奇特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我把孩子交给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9:03:12
中国,我把孩子交给你

                一

  打下这行标题时,我想起某精英的一句话:你为什么不幸生在中国?

  我想说,没有为什么。生在中国,是宿命的安排。我生在中国,是因为我的父母生在中国;我的父母生在中国,是因为我的祖祖辈辈生在中国……一句话,因为我的根在中国。

  我们没有精英那样自由,可以自由地逃离中国,能够逃离中国的毕竟只是极少数。十几亿的中国人,能逃到哪里去?我们是99.6%,不是那0.4%。

                二

  我是七零后,我的儿子是九零后。十五年前他来到了这个世界,我成为了一个父亲。
 
  捧着这个柔弱娇嫩而又生机无限的生命,仿佛整个世界都捧在我的手上。我望着他一点点长大,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充满童真童趣的样子。童言无忌,妙语连珠,能把人乐翻;听着音乐,能自动地随着节奏舞蹈,那稚气滑稽的动作,笑得人肚子疼……我设想着他种种美好的未来——我是如何的充满柔情而又满怀憧憬啊。

  在中国,他是祖国的花朵;在我,他是全部的未来——因为他是我唯一的儿子。

  我,一个父亲,把我的儿子交给你,我的中国。在你的怀抱里,我希望他一生幸福;我也希望他对你有所报答,以爱,以奉献。他是我的儿子;他也是你的儿子。

  面对着一张洁白的画纸,想象中的图景是那么的美好;可是一旦真画上的时候,却发现其拥挤凌乱,单调而斑驳,并非“美好”可用来形容——我说的是儿子真实的生活。难道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不,他一定是讨厌的,只是无法逃离;他这样的生活,我看着也觉得讨厌,但是我,也只是眼睁睁地看着他在这世界沉溺,只有烦恼和担忧,无力而又无助。

  我开始感到,做一个父亲,真痛苦。

                三

  那么,他到底过着怎样一种生活呢?应该说,他的生活很普通,很平凡,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孩子差不多都在过着的这么一种生活。

  他的生活并不不极端,因而恐怕也就更有代表性。他其实还算“幸运”,没有成为留守儿童,也不因贫困而去领营养餐,也没有误入歧途,跟游戏室、网吧、娱乐场所绝缘,也没有染上抽烟、酗酒、吸毒、打架斗殴之类的恶习。他走的还算是正道,因为他有一个当教师的父亲。

  婴儿时期,他母亲奶水充足,使他幸运地躲过了毒奶粉;幼年阶段,红红绿绿的果冻之类他倒是常吃,是不是垃圾食品无从判断;上幼儿园,或许也算得上是快乐的,虽然幼儿园难免爱干些拔苗助长的事,比如会让孩子识字呀,写字呀……总之还算是有惊无险吧,没有让他患上学习恐惧症。

  然而,从上小学一年级开始,他就面临着被区分的命运了。其实这是所有的孩子共同的宿命,只要进了学校,就一定难逃被区分。在老师的眼中,有听话的、不听话的;聪明的、不聪明的;可爱的、不可爱的……

  我的孩子算是聪明的、也是听话的,但却不见得被老师喜爱,也少有被关注和重视。他从来没有被选中参加什么表演活动,也没当上什么班干部,举手发言也不积极,也很少得到老师的鼓励和表扬……这一切的原因,其实都在于我。

  如果咱当家长的和孩子的老师多多打点,节日时能送送礼,平时多套套近乎,孩子在老师的眼中就会可爱许多,被关注的机会将多得多。然而我明知世情如此,却偏不愿意去做这样的事情,只好愧对儿子。于是他在平淡中、偶尔在老师的批评抱怨中、成绩不差也不冒尖。如果就这样下去,他很可能就平庸而略带厌学地度过小学生涯了。

  他还是幸运的。后来他遇上了另一个老师,这个老师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这个学生我曾经给予她较多的帮助……后来她顺利考上了师范,成了一名小学教师。也许是为了回报我吧,她对我的儿子给予了一些关注和鼓励。就像缺水的秧苗遇到甘霖,我的儿子竟像换了个人似的,回到家里能滔滔不绝地说学校有趣的、开心的事了,原先在他的眼里,学校并不是多么可爱的地方。他开始冒尖,像春笋一样往上窜。这个老师只教了他一年,却改变了他。直到六年级,他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保持全镇前十名。

  但是,儿子的小学阶段,除了还算满意的学习成绩,其他方面则显得乏善可陈。课余时间除了做作业,就是看电视,很单调的。他的童年缺乏许多东西,缺乏游戏,缺乏跟大自然的接触,缺乏动手实践,因而也就缺乏探究的兴趣,一切都不过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或者说是为了分数而学习。

                四

  为了儿子上哪所初中,我颇费了一番周折,有我当年(2008)在强国论坛的帖子为证:《农村教育的大失血仍在继续——一个家长兼教师的无奈和痛苦》。

  现在回过头来看,所谓的好学校和差学校,其实是走向两个极端。好的学校,生源、师资、硬件设备都占极大优势,但是学生的空间也被挤压得最厉害,时间被剥夺得最惨重,这又自然牵涉到教师的重负与牺牲,所以是教师也累,学生也累;差的学校呢,生源也差,师资也不均衡,硬件也不完备,教师于教育于教学于管理也显得敷衍,学生则显得过于散漫放纵,于是问题学生成堆,网吧游戏室频频光顾,抽烟酗酒也成为常事,谈情说爱乃至到旅馆开房也时有所闻。

  我的儿子是进了我认为比较好的学校。三年后我得到的回报是:他考上了本县唯一的一所重点高中;而且还考进了实验班,也就是重点班;他成了一个略带驼背、双眼分别为275度和350度的近视眼;性情沉闷、说话木讷,优柔寡断,没有主见,一切都在接受别人的指示和吩咐,在他身上看不到青少年该有的朝气蓬勃。

  那是所全封闭寄宿制学校,号称全县升学率最高的学校。一个月学生回家一次,每次回家,都有一大堆作业。我有时带儿子出去玩玩,散散心,但这样做的代价是,儿子往往要做作业到半夜,直到回校的前夕,还得拼命赶作业。问起在学校情况,除了吃饭,睡觉,整天就是伏案,有做不完的作业。儿子有时课间到教室外面透透气,(课间十分钟,他的大多数同学都在教室里赶作业,根本不出来)被老师看到,会受批评,被认为是学习不够用功的。

  儿子在这所学校680名的同年级学生中,最好成绩记录是第7名,一般为30名左右,多次获得一等奖学金。然而中考后他跟我说:其实他在初二时就开始厌倦学习了,又苦又累又烦,真想逃离这种生活。整天都是作业试卷,压得透不过气来。

  中考刚过,被重点高中录取,马上又开始适应性上课。在闷热的暑假,刚上了一天的课,就在学校就寝时,他连夜逃回了家,步行30多公里,黑夜里走了五六小时,然后坐在门外等到天亮,我们起床后才发现,他说是怕吵醒我们就不敲门。他似乎是不堪重负了,可是我当时竟做了一个相当愚蠢的决定:第二天立即把他送回学校,理由是怕他跟不上新课的进度。

  我不久就得到了报应:他开始对学习不感兴趣,只要回家,除了课外书偶尔翻翻,对于教材是动也懒得动。高一刚过了半个学期,明显感到后劲不足:成绩连连退步,学习被动应付,在他身上看不到主动进取的精神。这也不奇怪:本来一切都是老师安排好了让他做的嘛,让做啥作业就做啥作业,让做啥试卷就做啥试卷,何曾有过自己做决定的时候?

                五

  曾经是那么可爱的儿子,每长大一岁,可爱就丧失一分,如今,已经变得很不可爱、很是可怜、甚至是面目可憎了。

  我当初把他交给你的时候,是如何的满怀希望啊。你,中国,中国社会,中国教育……我把一个可爱的儿子交给你,十年后,二十年后,你,还给我一个什么样的儿子?

  才十五六岁,却长成了豆芽菜的身材兼驼背;

  才十五六岁,却戴上了厚厚的近视眼镜;

  才十五六岁,却完全失去了活泼天真,变得郁郁寡欢;然而又不是成熟,而是缺乏主见、缺乏主动,畏畏缩缩;

  才十五六岁,却像六十五岁!

                六

  是的,你们尽可以责怪我。你自己就是教师,也是家长,是你自己没有教育好儿子,是你自己没有选择好学校。

  我也经常反思:作为一个家长,我能够为儿子做什么。钱不是问题:吃得好一点,穿得好一点,完全可以做到;嘘寒问暖,生活上关心爱护,他也并不缺乏;思想上也时有交流……然而,他内心的压力,似乎很难得到舒解。他真的是很少有时间和我们在一起,我们也很少有时间和他相处。小时候,我带着他趟趟溪水,爬爬山巅……这样的情形已经是非常珍贵而难得了。他的时间哪里去了?基本上没有星期六,星期天只有一个下午可得自由:因为需要时间理发、洗澡……

  那么,是不应该送他去这样的学校,甚至让他考重点高中干脆就是错误的?

  但是,作为一个家长,你也会发现:你别无选择。要想孩子有前途,你还真非得选择这种炼狱一般的学校;如果你选择了一般的学校,你又得担心另一个问题:如何预防孩子学坏、变坏,那可能会更加让你焦头烂额。

  而所谓有前途,其实仍然是能应付极为功利的考试。中考已经是一道鬼门关,高考又是一重鬼门关。考上重点高中,才能考上好一点的大学;考上重点大学,才能有好一点的工作……

  而要命的是,对“为什么而读书”这个问题,如何回答,确实使我感到为难。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为祖国强盛而读书?到底他会发现:他现在所有努力,很可能就是为了某个老板而读书而已。封建时代,“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现如今,“学成文武艺,货与资本家”而已。为国内外资本做一个打工仔,顶多是高级一点的打工仔。高级一点的打工仔,不还是打工仔么?

  报效祖国,具体到现实生活中,许多时候已经变成了报效老板、报效上级、报效领导……或者,自己创业当老板,挣老多老多钱,那不过是报效自己。

  在整个社会的风向都在倡导人人为自己、一心只捞钱的时候,报效祖国之类显得多么的空洞、苍白、无力啊。

  即使我能重返青春,重新参加高考,我也会迷茫:我为什么而读书?

                七

  我的童年清苦多了,但却长得壮实,过得幸福而快乐;儿子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年代,却长得单薄,过得单调而乏味。他何曾玩过我们当年那么多丰富多彩的游戏?他何曾亲手去做过各式的玩具?童年的我,我们,用竹片木板,用木柴,用柴刀,做出了大刀、红缨枪,踩着自己做的高跷去上学……弹弓、手枪、羽毛球、毽子……都是自己动手做的。作业一个课间都足以完成,山坡地、树林、高山、田野、溪沟……到处是我们欢乐的天堂,采野果,捉鱼儿,玩打仗游戏……是的,那会儿没有那么多零食,可地里挖的红薯生吃起来是那么的美味!那会儿父母根本没有给我们零花钱,可是到山上采橡子、挖刺株、折狼箕、拾桕籽……都能到供销社换到钱,买到自己心仪已久的课外书。

  我们自由,我们快乐,我们健康,我们自信,我们乐观进取,我们好学而勤奋,纯朴而懂事,我们不仅对自己的人生有着强烈的责任感,我们对于社会也怀着一种责任感,这二者甚至是可以合二为一的。那个时候,我们真的有过美好的憧憬: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

  现在呢?他们有什么?他们衣食无忧而满怀焦虑;他们物质丰富而精神贫乏;他们面临残酷的竞争,经常被耳提面命:没有好成绩就进不了好学校,进不了好学校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他们无从逃避,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竞争,竞争!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竞争的起点已经转移到了孕妇的肚子里了。

  照理说,物质越丰富,人类的生活应该越幸福才是。然而,现在人生的意义何在?就是要应付无穷无尽的竞争吗?当我们的孩子,把自己的理想定为要做贪官,要做大款,要有华宅豪车、要私驾飞机周游世界……总之,就是要高人一等,如此严重的功利心,如何不令人浮躁?而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又是谁营造起来的?又是谁在推波助澜?

  而一旦考上了大学,或者再迟一点,一旦大学毕业,找到了工作,书本就完成了作为敲门砖的使命,书本以压迫者的形象被报复般地鄙弃,有些人得了一辈子的厌书症,而这厌书症,正是在受压迫最甚的中学时代落下的病根。

  这样一代人,他们急匆匆地奔走在时代之路上,根本无暇顾及沿途的风景,他们的心灵缺乏审美、缺乏细腻的感受力,他们已经感受不到生活的美好,受惯性驱使般地疲于奔命,他们的这种缺失可能终其一生都将难以弥补!

  他们所缺失的,正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幸福的根基。

  我已经隐隐地感到,我的儿子正在成为这样的人……他现在就已经对于书本没有太多的好感,只是“壮志未酬”,不敢抛弃而已。而他的“壮志”是什么呢?我问他为什么而读书的时候,他茫然无语……

                八

  在梦中,儿子告诉我说:“爸爸,我读书是为了得到一个好分数,为了让你们得到安慰。”我恍然觉得自己成了贾政,面前是贾宝玉,考取功名只不过完成宿命的安排而已,飘然登船,修道归真才是他最终的结果。我潸然无语,儿子,你爸爸真的很无助,或许,这不仅是爸爸的无能,也有时代的无奈。

  儿子,毕竟是我的儿子。中国,毕竟是我的中国。他是幸耶,不幸?比他境遇更不如的孩子呢?他,似乎还算是幸运的,毕竟,他还算是考上了重点高中的重点班!但是,我从他身上所感受到的,却是深深的切肤之痛!……一个父亲的痛!

  我,以及我的儿子,还有千千万万类似的家庭,都注定是那99.6%,而不是那0.4%。我们无法逃离你,你也无法抛弃我们,否则,“中国”这个词,将失去意义。

  怎样让你幸福?怎样让你这一代人幸福?中国啊,我把孩子交给你,你将还给我一个怎样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