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纳斯各公司招聘信息: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政府与市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07:41:10

转变发展方式中的政府与市场

作者:包心鉴 来源:学习时报 字数:3305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十二五”时期,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把发展方式转变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发展方式问题,不仅涉及生产力结构,而且涉及经济基础乃至上层建筑,其中尤其包括党的执政方式和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变与创新。能否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和社会实际变化调整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保证,又是使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适应现代化目标与趋势的题中应有之义。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实质上是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传统中国是高度集权的一元化社会结构,政府具有无所不管、至高无上的权力,社会发育和发展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正在逐步打破这种高度一元化的社会结构,这是促进社会发展、实现现代化的基本生长点。但是由于传统因素的深重影响,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的每一步推进、现代化事业的每一步拓展,都无不是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而改革中遇到的难题,抑或是障碍,也无不可以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中找到深层根源。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尤其是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再一次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和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要求我们必须加大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切实解决好政府对市场的调控内容和调控方式。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由来已久。在这次世界金融危机中,市场主导主义和国家干预主义争论又起。在我们国内,2004年以来,关于政府干预主义与市场主导主义的争论,事实上一直没有停息过,甚至愈演愈烈。造成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不仅有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且有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仅是由于“市场失灵”造成的,而且也是由于“政府失灵”造成的。政府与市场相脱节,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由理性走向非理性,从而引来市场的无序与疯狂;而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严重违背市场经济规律,从而给市场埋下更大的隐患,才是造成这次世界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

金融危机所引发的风暴虽然渐近平息,我国经济虽然经受了危机的考验而回升向好,但是它所带给我们的反思却是长久的。是迷恋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危机的抗击作用,还是着力探索应对危机的现代市场机制?是主张“回到凯恩斯”,还是主张“回到马克思”?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还远远没有结束。在美国等一些国家,人们多把金融危机的原因指向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而对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引发危机的根源性作用则没有进行深刻反省。事实上,美国社会各界并非不清楚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无度使用正是这次危机的真正根源,而是采取了轻描淡写或视而不见的立场,反之严厉指责市场的非理性,以转移世人的视线,为政府出手来救市广造舆论。不难看出,虽然美国大力度运用“看得见的手”来救市可能给美国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灾难,但是借助美元国际货币的特殊地位,美国完全可能在更大范围将危机向外部经济体转移,由此有助于减轻美国承担的危机损失。

面对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严重冲击,尤其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期可能出现的困难和矛盾,我国政府保持了清醒的头脑,采取了科学的明智的应对措施。一方面,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及时果断地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迅速出台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对缓解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信心,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继续加大经济体制改革力度,按照现代市场经济规律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各种生产要素的质量和水平,为保持我国经济长远发展打下更加牢固的基础。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已见成效,再一次印证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一条基本经验,这就是,必须把社会主义制度同现代市场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把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的调控作用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我们应对危机的信心与力量所在,也是我国经济能够保持长远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原因所在,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环节所在。

无论是我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化进程所取得的成就与经验,抑或是当前关键发展时期我们面临的问题与矛盾,都无可辩驳地表明,政府与市场这“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的作用都非常重要,缺一不可,绝不可把两者对立起来。现代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体制,在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不可相互取代。对于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大国走向现代化,尤其如此。实践表明,现代市场机制的功能与作用主要体现在:(1)配置社会资源;(2)促进公平竞争;(3)提高经济效率;(4)调动社会成员积极性。而政府管理体制的功能与作用则主要表现在:(1)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以确保经济平衡稳定发展;(2)对市场运作进行行政监管,以确保市场秩序与规范;(3)对社会机体进行协调保障,以确保社会安全稳定;(4)大力发展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向社会成员提供公共产品,以确保社会成员在市场经济中共同受益。显然,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两者既具有不可相互取代的优长,也同时存在着各自不可克服的短缺。必须将政府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融两者之长,克两者之短,形成强大的经济社会发展合力。

现代经济学理论逻辑指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之所以必需,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具有相当程度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如果得不到有效扼制,完全自由放任,就会使市场由理性走向非理性,导致市场的无序和疯狂,乃至引发经济危机。这便是所谓的“市场失灵”。因此,“看不见的手”需要“看得见的手”适时适当地干预。那么,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会不会“失灵”呢?如果政府干预“失灵”了又由什么来弥补和挽救呢?许多事实表明,无论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还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失灵”的可能。市场运作“失灵”,主要表现为由于利益的驱动而导致的对社会公平正义秩序的干扰和破坏;而政府干预“失灵”,则主要表现为由于权力的驱动而导致的对市场竞争规则的干扰和破坏。这两种“失灵”,都会各自走向极端,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危害。所以必须把市场运作这只“看不见的手”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有机地结合起来,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这是防止和克服市场运作“失灵”或政府干预“失灵”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关键在如何“结合”,“结合点”选在哪里?这是“十二五”时期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下功夫解决的最关键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实践表明,市场运作与政府干预的“结合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制度与规范;二是道德与情操。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制度与规范。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确立制度化的市场规范,以使市场运作在规范的制度体系中进行;同时按照现代服务型公共政府的职能确立制度化的政府规范,以使政府行为在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中进行。无论是市场还是政府,都不可游离规范,蹈入随意化的误区。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在深度推进我国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尤其要加强政府规范,在深化改革中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平与效率、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的关系,把维护社会事业的公益性、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作为各级政府的主要职责,把应该由市场发挥作用的事情真正交给社会和市场,切实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社会事业发展,切实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实现社会公平与秩序。其次是要张扬道德与情操。现代市场经济是“道德经济”,不可没有道德内涵;现代政府机构是“道德政府”,不可没有道德内力。在市场化过程中,任何市场经营实体都应具有起码的道德底线,绝不可违背规律、损人利己。而在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和行政干预过程中,任何政府工作人员都应具有起码的公共服务道德,绝不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只要我们既具有规范的政府和规范的市场,又具有道德的政府和道德的市场,就一定能实现政府与市场的有机结合,克服一切困难和危机,确保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