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沃尔玛超市有吗:《小成本电影:关钱屁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7:25:34

《小成本电影:关钱屁事!》

《买凶拍人》:癫狂中见真情
导演:彭浩翔
年代:2001
拍摄成本:50万美元

“在27岁零10个月的时候,我终于实现了我一生最大的愿望,那就是拍成了我第一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并正式在香港尖沙咀的港威戏院举行首映。当晚我显得格外紧张,因为先前放映室说拷贝的音质有点问题,弄得我和其它工作人员四处致电冲印方面查问,加上在影片开始时仍不断有人进场,坐在后排的我,须不断走去将出口幕布重新拉上,免得外面光线影响其它观众。”
这是彭浩翔撰写的文章《我的首映》的开篇,它记录了彭浩翔拍摄的第一部剧情长片《买凶拍人》首次上映的场景。让彭浩翔如此担心的《买凶拍人》,其制作成本其实只有区区的50万美元。但这50万美元,却几乎是彭浩翔赖以为生的全部家当。
在《买凶拍人》上映多年后,当年给了彭浩翔《买凶拍人》很大帮助的谷德昭回忆:“我不是看中他电影拍得有多好,而是觉得如果一个人愿意拿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来拍一部电影,那么他注定是要吃这行饭的了。”
“注定是要吃这行饭”的彭浩翔,拿着50万美元“全香港到处寻找机会”。而当这个机会因为谷德昭的帮助而到来时,彭浩翔却发现“当我经历了多年时间而争取到这个执导机会时,却正好碰上了香港电影业最低潮的时间,每年由制作三百多部影片,回落到只有六、七十部。因此,我只有十五个工作日去完成它。”
只有15天和50万美元的彭浩翔,真正动手开始拍摄电影时,却几乎不考虑预算,一部90分钟的电影一般只用3万尺胶片,彭浩翔却大张旗鼓毫不怜惜的用了8万多尺胶片。这让《买凶拍人》现场的工作人员误以为彭浩翔是“从外国回来的大导演”。但其实彭浩翔如此敢用胶片,是因为他把除了胶片之外要花钱的地方都做了“手脚”。《买凶拍人》的编剧是彭浩翔自己和知己谷德昭;拍夜晚跳楼的戏,因为时间有限就干脆用纸把窗户糊上装成夜晚;为了拍摄能别总是NG浪费人工费,彭浩翔把剧本也得极其详细,一个结尾他能写上约三十页剧本,而结尾时片中演员詹瑞文和陈辉虹并不是同时在片场,彭浩翔通过剪辑让观众认为他们同时在场;在电影最后主演张达明手拿金像奖站在红地毯上那场戏实际上是偷拍的,《买凶拍人》开拍时正好赶上第19届金像奖颁奖典礼,当时《买凶拍人》的配乐金培达正好因为一部戏获得了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于是谷德昭和彭浩翔叫张达明拿金培达的奖杯在红地毯上走了走,而谷德昭则拿着DV在旁边偷拍……
这标准的“磨房电影”式拍摄手法,让《买凶拍人》虽画面不精致,但却极其具有故事性和颗粒感很强的风格。这个关于落魄导演和落魄杀手的故事,一经推出便被CULT片迷奉为经典。也正是因为小成本,《买凶拍人》中大量运用了DV镜头来叙事,而DV,正是成就《买凶拍人》的重要道具。《买凶拍人》中,张达明扮演的三流导演阿全,因为没有拍戏机会而落落寡欢,而身为杀手却赶上金融风暴即将失业的杀手阿Bart(葛明辉饰),也苦于生计。当阿Bart的一个老雇主想要阿Bart拍下他杀害自己仇人的视频时,阿Bart的人生和阿全的人生碰撞出了火花。两个人组成了“买凶拍人”组合,阿Bart杀人,阿全用DV拍摄并后期制作成录像带送给买凶者……这么一个荒诞的故事,在彭浩翔手里像是“吸了劣质迷幻药瘾君子产生的幻觉”。但这幻觉着实有效,它安慰了在金融风暴下苦苦挣扎的香港人,也鼓励了对电影、对任何事怀有梦想的人们不要轻易放弃理想。也正是因为《买凶拍人》所传达出的荒诞力量,让该片赢得香港金紫荆奖最佳编剧奖的同时,被香港媒体誉为“2001年香港最有创意的电影”。香港国际电影节甚至把“罕有的癫狂中见真情”的美誉送给了《买凶拍人》。
对于彭浩翔和《买凶拍人》来说,15天花掉的50万美元,物超所值。

《女巫布莱尔》:越粗糙越真实
导演: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
年代:1999
拍摄成本:3万5千美元

用3万5千美元换来全球约2亿美元的票房,和用3万5千美元开创恐怖电影拍摄技巧的新纪元,以及用3万5千美元为电影营销学注入新词汇“病毒营销”,这三个绝不靠谱的事情,都发生在1999年上映的《女巫布莱尔》身上。
《女巫布莱尔》诞生于两个美国的应届毕业生手上,当时这两个名为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的学生刚刚从美国佛罗里达中央大学电影学院毕业,两个人手头上只有区区3万5千美元,还没有在纽约开公交车的司机年薪多(美国纽约公交车司机年薪约为6万美元)。用3万5千美元来拍一部恐怖电影,这在1999年绝对是个疯子导演才会想到的主意。但凭借着一台16mm的DV摄影机,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毫不犹豫动手就干,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他们疯了,而是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清楚的知道,电影可能会花很多钱,但创意本身其实花不了多少钱。
而《女巫布莱尔》卖得其实就是创意。在丹尼尔·米瑞克、艾德亚多·桑奇兹为《女巫布莱尔》撰写的简短剧本中,主线故事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三名闲来无事的学生想去美国马里兰州的布莱尔镇拍摄一个关于“女巫布莱尔”的恐怖传说,最终却在布莱尔镇边上的森林里被神秘力量害死。这个简单的故事需要的东西也很简单,三名主演、一台DV和一片森林就能支撑起全部拍摄任务。在真正拍摄时,两名年轻导演完全不按照常理出牌,他俩根据故事大纲一样的剧本,不时写给三位主演一些下面剧情应该怎么演的纸条,让他们按照提示自己去临场发挥。而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两个人更是在电影拍摄之前,就把这部电影设定成是一部“伪纪录片”,既用DV纪录片的方式来讲故事。这个想法几乎就是为3万5千美元量身定做的,它不需要灯光、大牌演员和电脑特效,《女巫布莱尔》拍摄得越是粗糙、画面越是没有构图感、甚至干脆没有剪辑,它反而在伪纪录片的层面上拍得越好,因为粗糙相对来说会让人觉得真实。而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甚至直接在电影开始挂上了这么一段字幕:1994年10月,三名制作电影的学生在靠近布克特斯威利镇的森林里拍摄纪录片的时候失踪,我们现在看到的影片就是他们拍摄的。这段字幕让《女巫布莱尔》越来越像是发生过的真实事件,而在电影拍摄时两个导演创建的纪录“女巫布莱尔”事件的网站,更是让《女巫布莱尔》几乎变成了板上钉钉的真事,同时,它也在日后让互联网成为了电影营销产业的新战场。
在花掉很短时间拍完《女巫布莱尔》后,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带着自己这部DV电影开始到处找买家。他俩因为电影而连打车钱都拿不出,于是两个人干脆自己背着沉重的拷贝去按照网上查来的通讯地址一个一个敲买片人的门。但几乎没有人对这样一部DV拍出来的学生习作感兴趣,于是丹尼尔·米瑞克和艾德亚多·桑奇兹决定把电影干脆送去电影节,没准还能让这部极低成本但极高创意的电影走上银幕。于是在1999年的圣丹斯电影节上,《女巫布莱尔》成功放映。放映结束后,艺人娱乐公司立刻宣布将以大约11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女巫布莱尔》的发行权。在《女巫布莱尔》真的走入院线上映时,它之前通过互联网进行的病毒营销产生了巨大效应,而电影开创式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和代入感极强的情节,让艺人娱乐公司用110万美元换来了亿元回报。在《女巫布莱尔》上映10年后,派拉蒙公司用同样的手法和投资仅为1万5000美元的成本,炮制了惊悚电影《灵动:鬼影实录》,它创造了上映五周就破亿万美元的新奇迹。

《电锯惊魂》:为了缓解头疼而诞生
导演:詹姆斯·温
年代:2004
拍摄成本:120万美元

出生于马来西亚却在澳洲长大的詹姆斯·温,在墨尔本上大学但主修的专业却是中国民族划分……这个14岁父亲就过世的具有两面性格的男人,长相温和笑容可亲。但在他温和笑容的背后,是用120万美元打造的美国媒体口中的“完全没有见过这么具有压迫感和逆转性”的《电锯惊魂》。《电锯惊魂》堪称世界恐怖电影史上最卖座的系列恐怖电影,其主要续集已经拍摄了7部,而各种模仿和跟风的作品更是数不胜数。
《电锯惊魂》是詹姆斯·温的处女作,他在拍摄这部处女作时只有27岁。《电锯惊魂》的故事来源于詹姆斯·温和《电锯惊魂》的主演兼编剧雷·沃纳尔异于常人的大脑,当时雷·沃纳尔也只有29岁。雷·沃纳尔和詹姆斯·温是大学同学,他上学时总是头疼,于是便不由自主怀疑自己得了脑瘤。大学毕业后,雷·沃纳尔和詹姆斯·温一起毕业后就失业。失业后的雷·沃纳尔常被剧烈的头痛折磨,他觉得这头疼可能是因为自己“好久没用脑了”,他找到詹姆斯·温,求他“只要能让我恢复健康,干什么都行”。于是一直想拍一部恐怖电影的詹姆斯·温和雷·沃纳尔说了自己的想法,雷·沃纳尔当即接手了剧本的撰写工作。如今雷·沃纳尔被恐怖电影迷们称为“Saw之父”和“恐怖电影的天才编剧”,谁也想不到这个天才编剧当初写剧本只是为了缓解头疼。
头疼的雷·沃纳尔和詹姆斯·温为剧本聊了几次,他俩把儿时做过的一些噩梦放置在《电锯惊魂》的故事里。雷·沃纳尔把游戏一般的环节贯穿在剧本里,他因为头疼而大量用脑,《电锯惊魂》最让人惊奇的便是通过非常简单的道具来提供线索,让观众和电影中的角色和“竖锯先生”(电影中的变态杀人狂)一起玩死亡游戏。《电锯惊魂》的故事也是以游戏开始,当 电影中的主角亚当的头被人按在了马桶的水里时,他肯定想不到自己被变态杀人狂放在了一个名为“珍惜生命”的游戏里。当亚当从呛水后的昏迷中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身处一间破败的地下室内,一只脚被铐水管上。在他的对面,还铐着另外一个人名为罗伦斯·高登的可怜虫。在两个人的中间,还有一具倒在血泊中的尸体。一间厕所密室,两个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的倒霉蛋,外加一具死尸,这就是《电锯惊魂》的故事。通过留在厕所里的一些事物,亚当和罗伦斯·高登发现自己是被一个著名的变态杀人狂“竖锯先生”绑架了,这个“竖锯先生”喜欢把人放在一个场所里然后让他们通过自己设置的规则逃出来。逃出来自然万事大吉,逃不出来就只有死。于是亚当和罗伦斯·高登开始绞尽脑汁想逃出去,当罗伦斯·高登用“竖锯先生”提供的锯子锯断腿后逃离厕所,一直躺在地上充当死尸的“竖锯先生”站了起来,他对着还铐在水管上的亚当说了著名的台词“大多数人活着都不知道心存感激。但是你不会了,永远都不会了。Game over”。
《电锯惊魂》在剧本完成后,只用了5天时间准备,然后花了半个月拍摄。参与拍摄的演员来彩排都没有彩排,直接站在摄影机前表演。而电影中那惊险的追车场景,其实是在车库里用简陋的装置拍摄而成。作为导演的詹姆斯·温对如此“粗制滥造”的电影信心满满,他最后连预付的导演报酬都没有领取,而选择了电影上映后分红。在《电锯惊魂》游戏感十足又充满悬疑味道的情节下,血浆横飞的场面和背后深刻的人性剖析让詹姆斯·温的信心得到了回报,《电锯惊魂》最终用120万美元,换来了全球1.03亿美元的票房。

《铁男》:条件越苛刻,作品越残酷
导演:塚本晋也
年代:1989
拍摄成本:16万美元

《铁男》是日本CULT电影的鼻祖,创造《铁男》的日本导演塚本晋也,是日式CULT电影鼻祖中的鼻祖。14岁就拿着8毫米摄影机到处拍来拍去的塚本晋也,29岁时用16毫米摄影机拍摄了“每次看都让我这个创作者自己觉得胆寒”的《铁男》。
《铁男》的影像以黑白为主,但黑白的色调丝毫没有影响其逼人的震撼。一个每天乘坐地铁上班的白领男人,某一天突然在地铁里发现自己的身体里钻出了无数铁丝、铁钉和铁质管道。异变引起的恐慌让白领男人在日本街头到处逃窜,他回到家,发现自己的异变越来越严重。白领男人在异变的痛苦中和女友交媾,却让女友也异变。最终,白领男人发现一切异变的源头是一个同样浑身都是钢铁的怪物(塚本晋也饰),两人在街头开始不断通过变形来互相攻击,但这场人体和钢铁、钢铁和人体的战斗中,没有胜利者……
在拍摄《铁男》这部用极端影像来诠释工业文明对人类群体戕害过程的电影时,塚本晋也充分体现了16万美元资金压力下的潜力。他一个人包揽了电影的导演、编剧、演员、摄影、灯光、剪辑、特技制作、美术等职,这部电影几乎就是塚本晋也一个人完成的。塚本晋也拍《铁男》时,因为《铁男》的故事实在太CULT,他费劲九牛二虎之力也只搞到了16万美元(1300万日元)。塚本晋也用这笔钱请了几个演员,然后用剩下的钱买了三盏有特殊灯光的摄影灯,便开始了《铁男》的拍摄。而《铁男》的拍摄场地,其实就是塚本晋也本人仅有四张半榻榻米大小的简陋住所。而塚本晋也找来的演员也都是省钱的全才,他们竟然能够在塚本晋也表演时,自己拿着摄影机拍摄。这样艰苦的拍摄条件,最终创造了日本CULT电影的开山之作《铁男》。而《铁男》中所运用的极其快速的画面剪辑,以及完全手工制作的血腥特效,让《铁男》这部压抑、暴戾的影像作品影响了包括三池崇史等日本一大批CULT电影导演。
在《铁男》上映多年后,塚本晋也回忆起那段艰苦的拍摄时光,对媒体曾如此说道:《铁男》其实可以用更少的钱做出来,它的意义和成本无关,反而拍摄条件越是苛刻,最终出现的作品越是残酷。这位日本CULT片的先驱,不仅电影风格扭曲、怪异,其电影创作理念也充满了让投资者不知是该笑还是该哭的乖张。


《拜访者Q》:魔鬼一样的表现力
导演:三池崇史
年代:2001
拍摄成本:110万美元

昆汀·塔伦蒂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喜欢三池崇史,只是因为他让人说不出话。
《拜访者Q》是三池崇史公认最让人说不出话的电影之一,它是一部家庭伦理剧,但光是剧情简介就足以让你张大嘴巴哑口无言。《拜访者Q》电影中出现的山崎一家,乍看上去只是一个稍有些堕落的日本家庭。山崎一家中的父亲是个总是事业没有大进展的电视台记者,母亲则是个沉湎于毒品的妓女;女儿因为缺钱,便出去靠援助交际挣钱,而一向老被同学欺负又不敢反抗的懦弱儿子看上去也很普通。然而一切的扭曲都发生在父亲在嫖妓时遇到了援助交际的女儿,他在女儿面前可耻的早泄了。在这件事发生后,一切都变得不正常起来。在学校受尽欺负的懦弱儿子,一回到家就鞭打、虐待自己的母亲。在莫名其妙的名为Q先生对山崎一家的拜访后,他用石头敲了一下还趋于正常的父亲。父亲被打晕后醒来,他一改往日的正经,出门就把曾经辱骂过他的女同事掐死并带着尸体回家和妻子一起猥亵尸体。而一直欺负儿子的几个坏小子,在父亲兴奋的殴打、厮杀下都变成了尸体。Q先生在这之后找到了搞援助交际的女儿,然后暴打了她一顿。当挨打后发现自己不应该援助交际的女儿回到家,她看到往日死气沉沉的家里,父母正在和儿子、Q先生一起吃着晚饭,家里一片难得的温馨景象。
这样一个基本上不存在逻辑关系的故事,让三池崇史在日本电影界投下了一颗深水炸弹。表面怪诞的故事背后,隐藏着对日本当代社会种种弊端的嘲讽和解构。Q先生其实正是三池崇史的化身,他让Q先生用暴力告诉山崎一家“与其被生活折磨得变成疯子,不如自己抢先一步变成疯子折磨生活”。
三池崇史在拍摄《拜访者Q》时,大部分场景都发生在固定的日式房屋内。简单的场景内,三池崇史让演员的表演发挥巨大的张力来控制电影节奏。三池崇史用《拜访者Q》证明了固定场景的低成本电影,也是可以表达深层次的意蕴,甚至在表现力上不比拥有大场面的大投资电影逊色。《拜访者Q》上映后,日本媒体惊呼三池崇史为“三池恶魔”,并夸耀他“具有魔鬼一样的洞察力和表现力”。因为《拜访者Q》在日本的上映,作为日本导演的三池崇史,甚至在欧洲都开始有影迷为其创建了极其精美的个人网站。也是因为《拜访者Q》,三池崇史拍摄周期短、拍摄成本低的名声开始流传于日本电影圈,这让三池崇史多年后成为了日本拍片速度和数量都数一数二的导演。

《活死人之夜》:僵尸代表资本家,吃人意味着占有
导演:乔治·A·罗梅罗
年代:1968
拍摄成本:10万美元

《活死人之夜》是恐怖电影史上最有名也是最早出现的僵尸电影,它让僵尸电影得以越上大银幕,成为恐怖电影中至今最流行的类型之一。
1968年,28岁的乔治·A·罗梅罗同几位好友成立了Image Ten电影公司。作为公司的成员之一,对恐怖电影情有独钟的乔治·A·罗梅罗一直都想拍出一部不同于往日恐怖片的新式恐怖片出来。乔治·A·罗梅罗想到了僵尸题材,他找到和自己一起成立Image Ten电影公司的朋友,恳求大家每人出资1万美元资助他拍摄一部主角是僵尸的电影。在说通了约10个朋友后,乔治·A·罗梅罗动手开始拍摄日后让他成为僵尸电影大师的《活死人之夜》。
乔治·A·罗梅罗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他出生于纽约,大学就读于匹兹堡的卡内基·梅隆大学。从大学毕业后,喜欢电影的罗梅罗开始尝试拍摄一些短片和商业广告糊口。从没拍过剧情长片的罗梅罗,《活死人之夜》是他第一部剧情长片。手中只有10万美元的乔治·A·罗梅罗,把电影的重点不放在会花费大量资金的特效上,他转而着重体现僵尸肆虐时正常人面对灾难时的表现,“把恐怖电影第一次带入人文深度”。《活死人之夜》里,主角芭芭拉与哥哥强尼一起前往母亲坟墓祭拜,到了墓地,天空中突然坠落的人造卫星发出了神秘的放射线让墓地中的死人复活成为了僵尸。芭芭拉和强尼被从土里冒出的僵尸攻击,芭芭拉逃出了墓地,但她的哥哥强尼却因为被僵尸撕咬而也成为了僵尸。惊恐不已的芭芭拉开着汽车慌乱逃跑,她在路边发现一处民宅,并且遇到了也在躲避僵尸的班,正当两人在发现的民宅内一边等待救援,一边寻找枪支应对很可能随时出现的僵尸时,民宅地下室的门突然被打开,原来有几个幸存者一直躲在里面。为了防止僵尸入侵到房子里,同时也为了等待政府的救援,芭芭拉和幸存者们决定利用屋内现有的桌椅、木材封锁门窗。但幸存者中有人不同意在屋子里坐以待毙,于是意见不合者决定冲出屋子开着汽车逃跑,但逃跑前要先在附近的加油站加些油。但最终汽车没有开出多久,就在加油时因为慌张幸存者的误射而引起了爆炸……
《活死人之夜》因为投资有限,大量饰演僵尸的群众演员都化妆粗糙。但紧张的剧情和面对僵尸世界做出不同选择的幸存者,都让《活死人之夜》受到各阶层观众热捧,成为了1968年的欧洲票房冠军。《活死人之夜》被公认为开创了僵尸电影的几个重要法则,如僵尸本身没有任何意识和思考能力、僵尸喜欢吃人肉、僵尸会通过撕咬感染人类等等,甚至著名恐怖游戏《生化危机》都受到了《活死人之夜》的影响。电影史学家罗宾·伍德曾对《活死人之夜》中的吃人场景如此评价:这是对60年代末美国资本主义的批判,僵尸代表着资本家,吃人意味着占有,而遇难者则象征着民权激进分子、女权主义者、同性恋和反文化主义者。
1968年10月1日下午,《活死人之夜》在美国匹兹堡的富尔顿剧院首映。那时美国电影还没有分级制,一群孩子闯进了《活死人之夜》的放映场所。《芝加哥太阳时报》的影评人罗杰·艾伯特曾回忆当时的场景说:“那些孩子不知道自己将受到怎样的冲击,他们像平常一样去看电影,当然以前也看过一些恐怖片,可这部电影非同以往。观众席上的他们全都目瞪口呆了,全场鸦雀无声,有个小女孩就坐在过道对面,看上去只有9岁大,她坐着一动不动,已经被吓得哭了起来。”

《鬼玩人》:用匕首也无法让你从中醒来
导演:山姆·雷米
年代:1981
拍摄成本:8万5千美元

“叙述的薄弱由紧张的节奏、不安的气氛和极富想象力的肢解场景所弥补,《鬼玩人》是伟大的现代恐怖片之一,在考虑到它有限的制作费用时更令人印象深刻。”
这是BBC对《鬼玩人》的评价,它无情的暴露了有限经费下造成的叙述薄弱,但也盛情赞颂了《鬼玩人》精彩的气氛营造技巧和极富想象力的血腥场景。而后两者,正是因为前者的匮乏才能够出现。《鬼玩人》拍摄于1979年,它的拍摄周期长达两年,成本却只有区区8万5千美元。从没有受过专业电影训练的山姆·雷米,拿着便宜的16毫米摄影机在美国田纳西一个被人废弃的小木屋,外加木屋周边的小树林中拍摄了整部《鬼玩人》。而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外景,只有电影开始部分汽车开过铁桥的画面是电影中少有的几个外景之一。
同样是在电影开始部分,一个邪恶的魔鬼飘过池塘,而这个邪恶的魔鬼正是裹在黑毯子里的山姆·雷米,他在扮演魔鬼的同时还要拿着摄像机拍摄这一场景。《鬼玩人》的故事如BBC所评论的那样,剧情十分简单。五个性格各异的年轻人出外游玩,他们来到一个十分荒僻山林深处的一所屋子中。在屋子里,主角艾什无意中发现了一盘磁带,磁带里面录的是屋子以前的主人对于一些咒语的研究,而其中的某句咒语竟然因为重新播放,而把沉睡中恶魔唤醒。于是恶魔把魔爪伸向了艾什和他身边的朋友们——他们一个个都变成了恶魔般的僵尸。艾什成为了唯一幸存的人,于是他为了能够逃出生天,展开了和恶魔及僵尸的生死抗争。
《鬼玩人》虽然拍摄于摄影技术已经接近当今的1981年,但因为它是用非常简陋的摄像机拍成,使用的道具粗糙而笨拙,这让《鬼玩人》即使在今天用数码修复之后,看起来依然像80年代流行的家庭录影带。电影中出现的地下室场景,因为田纳西的那所废气房屋没有地下室,所有的地下室场景都是在山姆·雷米的车库拍的。而片种悬挂着的葫芦和骨骼,来自1974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剧组对山姆·雷米的捐赠。充斥电影中的那些血浆,都是由果汁、乳脂和红色食物的混合汁液做成的。因为化妆产品的劣质,电影中的主演之一  Betsy Baker在去除她面部的模型时失去了她的眼睫毛。这些后人看来极其粗制滥造的技术,并没有让《鬼玩人》成为一部粗制滥造的电影。相反,山姆·雷米用几乎是飞速的画面剪辑和镜头移动,塑造了让人喘不过气来的紧张感。山姆·雷米用大量的主观镜头和视角的反复切换强调着电影中恐怖的气氛,幽灵似的跟拍镜头和穿插其中的黑色幽默,让美国恐怖小说作家斯蒂芬·金一直都对《鬼玩人》赞不绝口,他称“《鬼玩人》就像吸了大麻后产生的幻觉,它用火焰无法烧毁,用匕首也无法让你从中醒来,它从黑暗中来,却并不在日光下消失”。


《僵尸肖恩》:用僵尸找回人生曙光
导演:埃德加·赖特
年代:2004
拍摄成本:370万美元

对于一部场景众多、场面宏大而且充满僵尸和枪械的当代僵尸电影来说,《僵尸肖恩》300多万的成本已经算是极其节省,而“影片集趣味和惊恐于一身,足以让所有碌碌平庸的恐怖喜剧片无地自容”的媒体评论,更是让《僵尸肖恩》花掉的300多万美元没有白花。
《僵尸肖恩》其实最早脱胎于一部英国剧集,这部名为《空间(Spaced)》的剧集,讲述了懒散的英国年轻人在伦敦的搞笑生活。这部英国剧集由埃德加?赖特导演、西蒙?佩吉主演和编剧。这《空间》的某一集里,西蒙?佩吉扮演的角色陶醉在《生化危机2》电脑游戏之中。这一集让埃德加·赖特和西蒙·佩吉产生了把这个简单的故事扩展成一部恢宏的僵尸长片的想法。西蒙·赖特和埃德加·赖特都是“恐怖大师乔治?A?罗梅罗执导的《活死人黎明》的忠实影迷”,“我们并不想借着电视剧的声势延续出一部乏然无味的电影,我们希望忠诚于这种类型片。一般来讲,恐怖片是属于16至35岁男性的电影,但我们想让更多的观众来观看我们的电影。这是一部血腥、吓人的僵尸片,而且还带有源自人物和对白的喜剧效应。”
《僵尸肖恩》的故事很有英国人惯有的黑色幽默感,年近三十的肖恩(西蒙·佩吉饰)是一个一事无成的普通人,他每天的生活都按部就班,但工作却从未得到过别人的认可。肖恩和自己喜爱打电子游戏的朋友艾德住在一起,肖恩在忍受艾德种种令人讨厌行为的间隙,还和女友之间发生了感情危机。对于肖恩来说,他极其需要一个改变来缓解目前遇到的困境。这个改变很快就到来了,在某个和往日一样平常的早上,肖恩发现自己生活的城市布满了僵尸。惊奇的肖恩拉上好友艾德,准备穿越到处都是僵尸的城市去营救自己的女友和父母。当所有人都会合后,肖恩等人已经被僵尸团团包围。在和僵尸无休无止的搏斗中,肖恩用英勇的行为挽救了爱情的同时也获得了父母对自己已经冷淡许久的亲情,甚至就连一直让人讨厌的艾德,也在变成僵尸后变得可爱起来。因为僵尸,肖恩重新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曙光。
《僵尸肖恩》是在剧集《空间》第二季完成之后的间隙拍摄的,埃德加?赖特和西蒙?佩吉一起撰写了剧本。为了节省资金,赖特和佩吉召集了众多《空间》剧集的粉丝来扮演僵尸,他们让演员们自己来设定角色的性格和背景,每天只给每个群众演员1欧元的报酬。电影的取景采取就近原则,直接在伦敦的郊区拍摄。《僵尸肖恩》甚至直接拉来了《空间》剧集中的演员来表演角色,电影中的特效化妆都采用从简原则,如果你仔细观察电影中僵尸的妆容,你会发现他们只是群众演员抹白了脸装扮而成。
《僵尸肖恩》上映后,埃德加·赖特和西蒙·佩吉崇拜的乔治?A?罗梅罗对电影盛赞有加。英国媒体更是对这部充斥着幽默细胞的僵尸电影评论道:《僵尸肖恩》里的77次“fuck”所指的对象除了僵尸,还有那些根本想不到僵尸电影可以搞笑的老古板。

《漂流欲室》:爱是人赠予对方的催眠
导演:金基德
年代:2000
拍摄成本:100万美元

100万美元,对于一部纯粹的文艺片来说投资并不小。但《漂流欲室》的100万美元投资,几乎百分之90都用在了演员的薪酬上,所以实际上《漂流欲室》最终用在拍摄上的成本不足10万美元。作为韩国艺术电影大师的金基德,用100万美元中的百分之10,拍摄出了让他在世界影坛名声鹊起的艺术电影《漂流欲室》。
《漂流欲室》带有强烈的金基德风格——压抑、淤滞的同时又充满隐忍的暴戾。《漂流欲室》一开场,便是一片长满芦苇的湖中的一排水上小屋。这排小屋是用以给在湖中打渔的渔人休息用的宾馆,宾馆的主人是一名叫做熙真的美丽女人。熙真白天驾着船招揽住客,并且卖鱼食给渔夫们,晚上,她以自己迷人的美色来慰藉渔人,但如果有人敢于侮辱自己,熙真便趁夜半无人时杀死对方。某日,一位杀了不贞女友的警察贤植逃亡到了熙真的水上宾馆,他想要在此自杀。然而就在贤植准备自杀时,熙真潜入水中,用刀插进贤植的大腿中阻止了贤植的自杀。贤植和熙真从此相识,两人之间产生了暧昧的情绪。在警方追捕另外一个犯人的过程中,怀有罪恶感的贤植吞了鱼钩再次自杀,发现一切的熙真救了贤植,并用身体日日夜夜抚慰着他。在熙真时而冷淡时而热烈的感情中,贤植日渐疯狂。在占有欲和自毁欲因为纵情声色而不断达到高潮时,贤植和熙真的生活卷入了看不见的黑洞中……
金基德因为《漂流欲室》,曾被韩国媒体起了个外号叫做“超低预算导演”。《漂流欲室》中的主角熙真,由韩国非常知名的美女徐情扮演,因为资金的短缺,虽然请来了徐情,但徐情并没有亲自出演激情的床戏,她最大尺度的表演仅限于电影前半部分的裸露。但好在徐情是一位“喜欢和有才华的导演合作独立电影”的个性演员,这才让金基德能以相对低廉的价格邀请到这位演技和相貌均十分出众的美女。《漂流欲室》主要以室内戏为主,室内憋仄的空间为金基德延展了他本身具有的电影风格。《漂流欲室》拍摄完成后在威尼斯影展公映时,有观众当场呕吐甚至晕倒。这一切皆因电影在沉郁的氛围里,所呈现的诸如用鱼钩勾伤女阴、被刀刺入的身体等限制级画面。但《漂流欲室》里重口味的场面并不频繁,它让人形成“痛苦、被碾压着”一般的感觉,完全出自于金基德独特的电影语言所造成的感官效果。金基德自己在阐述《漂流欲室》的拍摄目的时,也把“束缚”和“束缚后极端的行为”作为表达的重点,“《漂流欲室》属通俗及破坏性的,但我想把它描绘得深入及美丽一些。即使人到达极端的情绪,他们都会被社会的束缚压抑。这种压抑转化成愤怒,慢慢地谋杀他们的意志。在这部片中,我想用影像动作来表达人性极端的情绪。爱是人赠予对方的催眠,占有欲亦是一种催眠。《漂流欲室》是一个我们渴望已久的地方,但是我们又会因为闷而离去。男人是女人的‘岛’,女人是男人的‘岛’。我希望能拍出男与女在这种关系中的心理。”

《黎巴嫩》:装载着恐慌和罪责的坦克
导演:塞缪尔·毛茨
年代:2009
拍摄成本:约150万美元

《黎巴嫩》是塞缪尔·毛茨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导演的第一部电影处女作,它脱胎于25年前塞缪尔·毛茨身为坦克兵参与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亲身经历。整部电影大部分镜头均在一辆坦克车内拍摄,约150万的投资预算让《黎巴嫩》在坦克车内拍摄的手法形式感极强,这部“既是战争片也是展示成长的剧情片”,在2009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的最高荣誉金狮奖,时任评委会主席的李安认为《黎巴嫩》“用与众不同的方式、以以色列士兵的眼光来审视黎巴嫩战争”,“我看完电影非常庆幸我当时不需身处那部坦克里,在世界其他角落,还会有另一部装载着恐慌和罪责的坦克”。
1982年,20岁的塞缪尔·毛茨作为一名坦克操作手参与了以色列入侵黎巴嫩的战争。这次经历成为了毛茨人生中永不能释怀的经历,毛茨在那次经历八年后开始准备拍摄《黎巴嫩》。他用了10年的时间撰写《黎巴嫩》的剧本,但“每次写了几行字,又搁在一边”。直到“第二次黎巴嫩战争爆发,我又在媒体上看到记忆中的那些场景。我对自己说,该去正视那段记忆了”,鼓起勇气的毛茨,真正拍摄《黎巴嫩》的时间只有短短的33天。
因为《黎巴嫩》涉及到的敏感主题,加上导演毛茨是正统的以色列人,该片最初的投资方法国MK2 影业在电影开拍中途突然宣布退出。没有了资金的毛茨只能四处求助,最终以色列的某个电影基金帮助了毛茨,电影才能继续拍摄。因为只有150万美元的资金,毛茨和《黎巴嫩》的布景设计师阿里尔·罗什科商量了很久,最终决定用一个摄氏45 度的小黑屋来当成坦克内部,而不管是战争还是遭受导演袭击,所有的故事都会发生在这个小黑屋内。由于空间狭小,毛茨根本没法在电影中运用长镜头,影片中出现的镜头几乎全是特写。而置于坦克外的画面,除了电影开始部分的向日葵田,基本上全部都是用坦克的眺望镜作为呈现方式。
《黎巴嫩》完全根据塞缪尔·毛茨的真实经历改编,电影从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开始。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他们被要求配合一队地面士兵作战。该部队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黎巴嫩的普通村庄,清除那些看上去明显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指挥官贾米里描述该行动要领是要“迅速简单”,然而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一场屠杀噩梦。塞缪尔·毛茨用身处坦克内部的四个以色列士兵影射了世界上所有参与战争的年轻人,他们是杀人机器的同时也是杀人工具。“没有人真的想要杀死别人,但身处战争中,你又几乎无法选择,这是悲剧的同时,也让人心的末日在战争中一次次提前到来”。
在参与了黎巴嫩的那次军事行动之后,塞缪尔·毛茨再也没有因为任何事流过眼泪。这个坚强但心里背负着人性重压的昔日士兵,在《黎巴嫩》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时,突然哭得涕泪横流。事后他回忆道:那一刻,我感觉坦克里的四个年轻人站在会场上,他们终于从坦克中出来了。

重新点燃地下电影风格的150万美元
《水牛城66》:重新点燃地下电影风格的150万美元

年代: 1998 

成本:150万美元
导演:文森特·加洛

《水牛城66》是文森特·加洛的电影长片处女作,虽然是第一次执导剧情长片,但文森特·加洛的才华从他负责的拍摄工作之繁杂就可窥见一斑:在《水牛城66》里,文森特·加洛身兼编剧、导演、主演和配乐创作多职于一身。《水牛城66》堪称是文森特·加洛的半自传体电影,文森特·加洛在电影中灌输了自己对于人应该为纯真的感情而活下来的世界观。在电影中,刚刚出狱的比利(文森特·加洛饰),一出狱就因为找不到厕所而大为光火。比利虽在监狱,但他一直都在写信骗自己父母说自己在外地赚钱。出了狱又找不到厕所的比利,愤怒的来到一家舞蹈排练室一边上厕所,一边绑架了其中的舞蹈女孩蕾拉去充当自己外地赚钱归来娶的媳妇。但回到家的比利,却发现父母表现出的冷漠让自己根本无法感受到家的温暖,在比利人生似乎就要步入黑暗时,被绑架的女孩蕾拉用爱重新温暖了这个可怜的、卑微的男人,让他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方向。
1962年出生于纽约水牛城的文森特·加洛,父母都是来自意大利西西里的移民。文森特·加洛家有三个孩子,因为收入微薄,文森特·加洛十六岁时候被父亲扫地出门。孤独的文森特·加洛独自一个人在纽约打拼,之后又单枪匹马去欧洲流浪。文森特·加洛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喜欢上了电影、霹雳舞和音乐。执导《水牛城66》时,文森特·加洛已经人到中年。但文森特·加洛的才华并没有因为年龄而消减,他在《水牛城66》里把分镜头摄影的技巧运用得炉火纯青,甚至当时有美国媒体评论《水牛城66》“让约翰·卡索维茨曾经发扬光大的‘美国地下电影风格’重新死灰复燃”。文森特·加洛靠着自己仅有的150万美元成本,自己撰写剧本和自己导演之余,干脆自己来主演。喜欢音乐的文森特·加洛还为《水牛城66》省去了找人演唱片中音乐的钱,他在电影中自弹自唱的片中音乐,优美、动情的同时又颇具真诚。在《水牛城66》这部“风格介于地下和新浪潮之间,但又充满清新感”的电影拍摄完成后,文森特·加洛还觉得不过瘾,又在著名电子厂牌Warp!旗下发表了多张原创音乐专辑。

用11万打造的杀人犯狂欢之旅
《杀手的肖像》:用11万打造的杀人犯狂欢之旅

年代: 1986 

成本:11万美元
导演:约翰·麦克诺顿

被誉为“黑色电影和公路电影最后巅峰”的《杀手的肖像》,拍摄成本仅有11万美元,而且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部跨越了很多场景的“杀人犯的狂欢”是在一个月之内拍成的。
《杀手的肖像》讲述的故事改编自美国有名的连环杀手Henry Lee Lucas的真实人生经历,电影中,和连环杀手同名的亨利从小就经常受到母亲的虐待。他在充满痛苦回忆的家中,经常会被逼看着母亲与各种陌生男人交媾。在亨利14岁的生日那天,亨利爆发了隐忍的愤怒,他亲手杀死了亲生母亲。因为杀人入狱后,亨利在监狱中认识同为犯人的奥提斯,两人在在出狱后成为朋友,同租了一间公寓。但在亨利逐渐暴露出嗜杀本性后,奥提斯竟然也受到亨利影响,开始乐于杀戮……这个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过于猎奇的故事,在《杀手的肖像》导演约翰·麦克诺顿手里,变成了“极具爽快感”的解放黑暗人性的暴力电影。为了塑造亨利这个开着雪弗莱汽车行驶在美国州际公路上的连环杀手,约翰·麦克诺顿东拼西凑了11万美元。因为资金实在太少,约翰·麦克诺顿找来了很多自己的朋友来充当灯光师、录音师等工作人员。一个月的时间,约翰·麦克诺顿几乎每天只睡几个小时。当《杀手的肖像》在美国电影院试映后,美国影评人麦克·索伦盛赞此片“在凌厉的剪辑和让人肾上腺激素暴增的配乐下,《杀手的肖像》会激起每一个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内心潜藏的犯罪欲望——没有什么比为了杀人而杀人更酷,因为它毫无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