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残疾车联系电话:甘溪·六脉渠·东西澳·四大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7 05:26:23

  宋代的广州城市建设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是,为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用水和排水进行大开发、大整治,引流甘溪,修筑六脉渠,疏浚了西澳和东澳,深挖了四大濠。1999年从中山四路的商业旺地出土了高低错落、首尾不见、渠体甚长的宋代排水砖渠,可见一斑。

  甘溪

  甘溪对于古时的广州,是一条生命线。早先的广州城很小,除了北部是山地,东、南、西三面都是海(那时称珠江为海),城内的居民大多饮用珠江水。那时的珠江河面浩淼,江连着海,海连着江,水带有咸味。

  三国东吴时,广州刺史陆胤进行了引白云山东侧的"蒲涧帘泉"入城的水利建设,解决城内居民饮用水问题。白云山泉水清凉甘甜,所以人们称作"甘溪"。

  "甘溪"泉水白云山流下,经上塘、下塘、在小北花圈附近分为两支:一支经今仓边路入清水濠,另一支经今大石街华宁里注入今西湖路的"古西湖"。然而,从宋代起,甘溪由于水源不足而渐渐干涸。北宋时,苏东坡也曾促成甘溪的引流和疏导,使甘溪除了供饮用外,还负有载船运货、排水泻水和灌溉农田等作用。

  后来,掘井的技术提高了,城内许多家居都挖有水井。广州比较著名的井有甜水井、流水井、日泉井、月泉井、九眼井等。

  六脉渠

  从宋代起,甘溪由于水源不足而渐渐干涸,"六脉渠"应运而生。

  六脉渠是广州古城内的下水道,于宋代兴建,是关系到整个广州城的排水大渠。为什么叫六脉渠?脉就如人的血脉,些渠与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取名"六脉渠"。

  六脉渠的分布和走向,多在甘溪故道或附近地区。水自北向南,通过城内的濠涌入珠江。六脉渠分成向东和向西,左和右两大部分,称为"左三脉"和"右三脉",共六脉,在广州城内起到分洪、排水、蓄洪、蓄潮、防旱涝的作用。一旦山洪暴发,六脉渠就"分洪";每当海潮自南向北向广州城涌来,六脉渠又能容纳部分潮水,避免城南遭受涝灾;六脉渠平常可以行船,疾风暴雨时,可作船只的避风港。

  可是,六脉渠也曾目睹过人间惨剧。清朝初年,广州民众对入城清兵进行抵抗,清军将领尙可喜扬言,要"连杀十八铺路",即要将西关第一津到第十八甫的居民杀绝。当时众多的西关居民远处逃生,祇好躲进六脉渠内。不料广州连降大雨,山洪暴发,成千上万人淹死在六脉渠中,那情景,惨不忍睹!滚滚六脉渠水,饱含着广州人民的血泪。

  可修筑六脉渠是广州古城建设的一个重大工程,至今已有八九百年历史。现在的六脉渠有的淤塞,有的改作马路,有的塡土建房,有的成为广州市的下水道。

  如今文德路中山图书馆南馆尙有一块"六脉渠"的碑石。

  西澳和东澳

  宋代的广州在城南还疏浚了两大内濠:西澳和东澳,主要供船舶避风之用。当时的珠江水辽阔,有"小海"之称,河宽浪急,停泊在珠江中的船舶常常受到台风威胁,东澳和西澳就成了广州的重要内港。到了清代,却成了新城下的排水渠。

  西澳在如今的惠福西路南濠街一带。由于外国商船常停泊在此,它不仅成了宋代广州重要的对外贸易码头,附近一带不成为商业闹市。外国的、广州的以及中原的商人多聚集附近。西澳附近的大市街一带,成了外国商人的居住地,"番坊"、"象牙街"、"玛瑙巷"等由此得名。西澳附近还建了娱乐场所,澳边建筑的"共乐楼",面临珠江,气势雄伟,反映了宋代广州城生意兴隆,歌舞升平的盛况。明代后,因城墙的扩展,加上泥沙淤塞,西澳码头的功能便荒废了。

  东澳在如今清水濠一带,曾是宋代广州的盐运码头。宋代的盐仓在如今的旧仓巷。城内有一穿城而过的河涌,名文溪,文溪的出口必经东澳流入珠江。盐船就由东澳溯溪而上,来往运盐,十分繁忙。东澳码头功能在元代消失,由于文溪逐渐淤塞,东澳码头不再使用,后来成了一条排水渠。

  东濠·西濠·南濠和清水濠

  宋代在广州建成中东西三城后,在城内挖南濠、清水濠和内濠,共长六百米,这些内城濠即可水路运输,又可用来防火和排涝。城市地下六脉渠的兴建,出口是与内城的河涌相通的。

  明代,浚通旧的濠涌"清水濠",约长七百米,环绕内城,这样可将旧城的六脉渠通到濠涌,由濠涌通向大海。濠涌的作用,一是可以让商贸往来的船只在此避风,二是可成为城市的排水系统。

  清代嘉庆初年,大力浚通濠涌,将城内的小濠涌浚成东濠、西濠、清水濠、南濠四大濠。随着广州城市的发展,那四大濠,有的因建马路,被塡掉了,有的还存在,如东濠;有的则成了街名,如清水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