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宁托普车轮怎么样:根道果——禅修的方法与次第 第四章 空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8:30:46

第四章 空性

  空性是万物产生的基础。

  ——第十二世泰锡度仁波切,《唤醒沉睡的佛》

单纯地安住时所体验到的开阔感,在佛教名相中称为“空性”(emptiness)一切现象(万法)原本无法描述的根源,所有的一切都能从中生起。,但“空性”或许是佛教哲学中最易被世人误解的名相之一。这个名相对佛教徒来说已经很难理解了,对西方读者而言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早期有许多梵文与藏文的英文翻译,都将空性译为“空无”(void)、“无物”(nothingness),误将“空性”和“什么都没有”两者画上等号。事实上,这与佛陀试图阐述的真理有着天壤之别。

  佛陀确实教导我们,自心本性就是空性,事实上,空性也是所有现象的本质。但佛陀的意思并不是指一切现象的本性像真空一样完全空无。他所说的“空性?,在藏文里由两个字所组成:“东巴-尼”(tongpanyi)。“东巴”(tongpa)的意思是“空”,它所代表的意义是某种超出感官能力所能感知,及概念性思考所能理解的状态。在佛教名相中,这往往称为“不可思议”“无法言喻”“不可说”等,但也可直接翻译为“难以想象的”(inconceivable)或“无以名状的”(unnamble)。而“尼”(nyi)这个字,在藏文日常会话中并没有任何特别意义,但如果将这个字放在另一个字之后,当作“后加字”时,它表达的是一种“可能性”,也就是任何事物都可能生起,任何事都可能发生的意思。因此,当佛教徒说到空?时,意思并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指一种能让任何事物显现、改变或消失的无限可能性。

  在此我们可采用一个现代物理学家观察原子内部运作时,所看到的奇异又精彩的现象作为类比。根据我的了解,一般物理学家认为所有亚原子现象的产生,起源于所谓的“真空状态”,这是亚原子宇宙中能量最低的状态。在真空状态下,粒子不断地显现和消失。因此,尽管看起来似乎是空的,但这个真空状态却是非常活跃的,充满产生一切现象的潜能。就这点而言,真空状态和“心的空性特质”相当类似。如同真空虽然被认为是“空的”,却是各种粒子显现的根源?般,心在实质上也是“空的”,缺乏真实可陈述的特质。然而这无法界定、不全然可知的状态,却是一切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不断生起的基础。

  由于自心的本质是空性,因此你具备了体验无限可能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的能力,连对空性的误解也是从空性中生起的现象!

  有一个简单的例子,也许能帮助你从体验的层次进一步了解空性。

  几年前有个学生来见我,请我为他讲授空性。我给了他一些基本的解说,而他看起来蛮高兴的,事实上应该说他兴奋极了。

  “真是太酷了!”我们谈话终了时,他这样说道。

  在我的经验中?空性不是只靠一堂课就能轻易了解的,所以我指示他接下来几天都要针对今日所学去做禅修。

  几天之后,这个学生突然出现在我房门外,脸上带着惊恐的表情:面色苍白、佝偻着背,而且不断颤抖,他步步为营地走进房里,仿佛在猜测前面是否有流沙一样。当他终于走到我的座位前面时,他对我说道:“仁波切,你吩咐我做空性的禅修,但昨天晚上我突然想到,如果一切都是空性,那么这整栋房子也是空性的,地板也是空性的,底下的地面也是空性的,这样的话,我们岂不是会穿过地板掉下去,然后穿透到地底下去吗?”

  我等他说完后,问他:“谁会掉下去?”

  他想了一下这个问题,然后表情完全变了。“哦,”他叫了出来,“我懂了!如果这栋房子是空性的,而人也是空性的,那么,根本就没有人会掉下去,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穿透过去。”

  他叹了长长一口气,身体放松了,脸色也红润了起来。于是,我让他以今天的新体会再回去做空性禅修。

  两三天之后,他再度不期而然地出现在我房门外,又是脸色苍白、全身发抖地走进房里。明显就可以看出,他正在尽力憋气,一副很怕把气呼出来的样子。

  他在我面前坐下,说道:“仁波切,我依照您所指示的去做空性禅修,也了解这栋房子是空性的,底下的地基是空性的,我也是空性的。但是,当我愈来愈深入这个禅修,不再看到或感到任何事时,我真的很害怕。倘若我只是空性的,那么我不是就要死了吗?这就是为什么我今天早上跑来见您的原因。假使我只是空性的,那基本上我什么也不是,那么,无论如何也无法让我不消融于空无之中!”

  确定他说完之后,我问道:“是谁会消融?”

  我等了一会儿,让他有时间消化这个问题,然后进一步说道:“你误以为空性是空无了。几乎所有的人一开始都会犯这种错误,试图以一种观念或概念性的角度去理解空性,我自己也曾经犯过同六的错误。但是,从概念的角度是绝对不可能了解空性的,只有透过直接的体验才能真正认证空性。我并不是要你相信我说的话,我只是要告诉你,下几次再正式禅修时要问问自己:‘如果万法的本质是空性,那么谁会消融?什么会消融?谁诞生了?什么生起了?谁会死去?什么会死去?’这样试试看,你得到的答案可能会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

  深深叹了一口气之后,他同意再试试看。

  几天之后,他回到我的房间,脸上挂着平静的微笑,告诉我说:“我想,我现在开始懂得什么是空性了。”

  “我遵照您的指示,针对这个主题做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修之后,终于领悟到空性其实并不是空无,因为必须先有‘有’,才会有所谓的‘无’。空性其实就是一切,是所有我们想象得到的各种可能的‘存在’与‘不存在’同时显现而出。所以,假使我们的真实本性是空性,那么,没有任何人可以说是真的死去或真的诞生了。因为每一刻在我们身上都同时具备‘可以是如此’或‘可以不是如此’的可能性。”

  “非常好,”我告诉他,“现在,你把刚刚所说的一切都忘掉,因为如果你试图一字不漏地记着,那么你就会把所学到的一切变成一种概念。这样的话,我们就得重新再来一遍了。”
胜义谛与世俗谛

  没有世俗谛(相对真理)作为基础,就不可能讲授胜义谛(绝对真理)……

  ——龙树菩萨,《中观论颂》

我们大部分人?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禅修才能了解空性。我在讲授这个主题时,通常最先被问及的问题之一就是:“嗯,如果实相的基础是空性,那么万物到底是从哪里来的?”这是个很好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非常深奥。不过,空性和经验之间的关系并没有那么简单,或者应该说,就是那么简单。但就是因为那么简单,所以很容易错失。事实上,由于空性的无限潜能才使得所有现象,包含念头、情绪、感官知觉,甚至物质等一切,因而能从空性中显现、移动、改变,最终消失。

  量子力学是现代物理学的一支,研究物质的原子与亚原子层次,但这并不是我的专长。所以,我们先把量子力学放在一边。我发现说明空性最好的方式,是回到佛陀时代所了解的“虚空”比喻:虚空是一种无垠的开阔感,它本身并不是一种“东西”(thing),而是一种无边无际、不具特性的背景。银河系、星球、动物、人类、河流、树木等都在这背景上,透过这背景而显现和移动。若没有虚空,这些事物就无法彼此有别或一一显现;若没有虚空,就不会有空间容纳万物,也不会有让万物被看见的背景。只有在虚空的背景之中,天体和星球等才能够诞生、移动和消失。我们之所以能够站立、坐下、进出房间,也是由于我们周围的空间之故。我们的身中也充满了空间:外部的孔窍,让我们能够呼吸、吞咽、说话等,还有内在器官中的空间,如肺部的空间会随着呼吸而张开或闭合。

  空性和现象之间也有着类似关系。倘若没有空性,就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显现;倘若没有现象,我们则无法体验万物之源的空性背景。因此就某方面而言,我们得说空性和现象之间有某种关联,但两者也有很重要的差异点。空性,或说无限的可能性是实相的绝对本质;由空性所显现的一切,无论是星球、银河系、人、桌子、台灯、时钟,甚或我们对时间和空间所体会的一切境,都是这无限可能性的相对显相,都是无限时空中暂时?显现。

  我也想借这个机会指出绝对真理(absolute reality,胜义谛)也作“胜义谛”,能使任何事物生起的无限潜能,与相对真理(relative reality,世俗谛)念头、情绪和感受每一瞬间不断改变的经验。之间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根据佛教的理解,以及现代西方科学某些学派的看法,只有永不改变、不会被时间或环境所影响,或不能分解为更小的,或跟他物毫无连接关系的,才能称之为绝对真实。以此定义为基础,我所学到的是:空性——这不可计量且难以言喻的潜质、一切现象的背景,既不是被创造出来的,也不受因缘条件影响——是绝对真理?不过,由于本然心是空性的,是全然开阔且不受任何可被命名或可定义的特性所限制,因此,任何人对现象的看法或说法,或者我个人对现象的看法或说法,都不能说是对其真实本性的真正定义。

  换句话说,绝对真理是无法以言语、图像,甚至数学公式符号表达的。我听说有些宗教同样也认为这些方式无法表达“绝对”的本质,因此他们也不愿以名号或图像来形容。至少佛教也赞同这一点:我们只能透过体验来领悟绝对的境界。

  然而,完全否认在我们居住的世界里,万事万物会在时空中有所显现、改变和消失,也是非常荒谬可笑的一件事。人们来?去去,桌子会损毁,有人喝掉杯子中的水之后,水就会不见了。经验不断在改变的这个层次,就是佛教名相中所称的“世俗谛”,也就是“相对真理”。而所谓的“相对”,是指相对于不变且难以言喻的绝对真理。

  所以,虽然假装没有体验到桌子、水、念头和星球等事物是非常愚蠢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说这些事物原本就以一种完整、独立、自足的方式存在。根据定义,原本就存在的任何事物必定是恒常不变的,无法被分解成更小的部分,或不受因缘变迁的影响。

  这样叙述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之间的关系,虽然非常理智,却无法提供我们了这种关系所需要的直觉性领会,或以现代语言来说,一种“本能式”(gutlevel)的领悟。当弟子一再请求佛陀解释绝对与相对真理之间的关系时,他时常以梦境为例,指出日常生活中清醒时的体验,就如同梦境中的体验一样。佛陀列举的梦境自然跟当时弟子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有关,比如说牛羊、谷物、茅草屋顶和泥墙等。

  这些例子对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却不一定具有同样的作用。因此,教学时,我通常都会举对方较为熟悉的例子。譬如说,假设你是喜爱汽车的哈车族,如果你梦到有人送你一辆新车,你一毛钱也不用付,那么你铁定会感到兴奋极了。?到这辆“梦中车”,“梦中的你”心里一定很欢喜,你会很高兴地开车去兜风,很开心地跟亲朋好友大大炫耀一番。

  然而,假设梦中的你开着车兜风时,突然间,另一辆车撞上了你,车头全毁,你的腿也断了。这时,梦中的你的心情肯定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变,马上从快乐的天堂掉到绝望的地狱。你的车毁了,你又没有保“梦中险”,断腿又让你痛得哭爹叫娘的。这时,梦中的你可能就开始哭了。梦醒时,枕头上竟然还湿了一大片呢!

  现在我要问你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难。

  梦中的车是真的吗?

  答案是否定的。既没有工程师设计了辆车,也没有工厂制造这辆车。车子既不是由真正的零件所组成,也没有任何分子或原子组成车子的不同零件。然而在梦境中,你所体验到的这辆车却非常真实。事实上,你将梦境中的一切都视为真实,而且也以非常真实的念头和情绪回应了这些体验。但是,无论你的梦境体验看起来有多么真实,我们还是不能说这些体验是原本就存在的,你说是吗?当你醒来时,梦境就消失了,你在梦中所感知的一切也融入了空性——万物生起的无限可能性之中。

  同理,佛陀教导我们,任何一种体验都是从空性的无限可能性中生起的显相。佛陀言教中,最广为人知的《心经》中说到: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我们也可用现代人的语言这样说道:

梦中车是原本不真实的车,原本不真实的车即是梦中车。

  梦中车无别于原本不真实的车,而原本不真实的车也无别于梦中车。

当然,可能也会有人争辩,日常清醒时所体验的一切跟梦境中所体验的一切,在逻辑上怎么能拿来相互比较?毕竟梦醒之后,腿并没有真的断了,也没有一辆撞毁的车停在车道上啊!此外,倘若真实生活中的你真的发生了车祸,现在你可能已经躺在医院里,还得面对一笔可观的修车费呢!

  然而,无论是梦境或清?时刻,你体验的基础都是相同的,即念头、感受和感官知觉等,都是随着因缘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如果你能将这样的对照谨记在心,那么,清醒时刻所经历的一切就会开始失去对你的影响力。念头就是念头,情绪就是情绪,感官知觉就是感官知觉;这一切在清醒的日常生活中轻易且快速地来来去去,正如同在梦境中一般。

  你所经历的一切随着因缘条件的改变而改变,即使只有一个条件改变了,你的体验形式也会随之改变。如果没有做梦者,就不会有梦境;如果没有做梦者的心,就不会有梦境;如果做梦者没在睡觉,也不可能会有梦境。当这些因缘条件?聚合时,梦境才会产生。空性的禅修练习

  心的本质是空性的,虽然是空性,但万物却不断从中生起。

  ——第三世嘉华噶玛巴,《噶玛巴道歌集:了义大手印祈愿文》

对空性具有智性的理解是一回事,直接体验又是另一回事。所以我们现在再来试试另一个练习,这个练习跟前几章所说的练习稍微有点不同。这次,你要非常仔细地看着自己的念头、情绪与感官知觉,看着它们从空性中生起,显现片刻,然后又消融于空性之中。如果没有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就蓄意编造一些,一个紧接着一个,愈多愈好,愈快愈好。这个练习的重点在于,尽量去观察不同形式的体验,愈多愈好。假如不去觉察这些体验,一不注意,它们就溜走了。所有的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都要观察到,一个都不要漏掉。

  一开始,以挺直且放松的姿?坐好,自然地呼吸。安顿好之后,就开始清晰地观察你的念头、情绪和感官知觉。记住,假如什么念头都没有,你就开始在心中胡乱制造一番。无论你感知到什么——痛苦、压力、声音等,都要清晰地看着它们,甚至连“这是好的念头”“这是不好的念头”“我喜欢这个练习”“我讨厌这个练习”等想法,也都可以是观察的对境,连简单感到哪里发痒也可以拿来好好观察一番。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一分钟。

  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看着心的变动……

  看着心的变动……

  看着心的变动……

  好,停。

  这个练习的重点是单纯地看着从你觉知中经过的一切,看着它们从空性中生起、刹那显现,然后消融于空性之中。这些变动就好像大海中不断起伏的波浪,别想阻挡你的念头、情绪等,也别追逐它们。如果你追逐它们,如果你让它们牵着你的鼻子走,你就会受到它们的制约,无法当下开放、即兴回应。反之,如果你试图阻挡你的念头,那么你的心可能就会变得很狭小、很紧绷。

  这是重中之重,因为许多人都误以为禅修就是要刻意停止念头和情绪的自然变动。你也许可以暂时阻挡这变动,甚至因此而达到短暂的平静,但这种平静只不过是僵尸般的平静罢?。这种毫无念头和情绪的状态,完全不具识别能力而且也不是清明的。

  如果你能练习让自己的心如实呈现,那么你的心终究会自己安顿下来,你会开始有一种宽广的感觉,你清晰、无偏地体验事物的能力也会逐渐增强。一旦能够以觉性看着这些念头和情绪的来去,你就会开始认出它们全都是相对的现象。它们之所以能够被界定,完全是由于它们和其他经验之间的关系。能够辨识快乐的念头是因为它和痛苦的念头不同。这就好像某人个子很“高”,是和个子比他矮的人比的结果。事实上,这人本身既不高,也不矮。同理,除非是跟其他念头相比较,否则念头?感觉本身并不能被定义为正面或负面。如果没有这样的比较,念头、情绪或感知就只是念头、情绪和感知罢了,它们本身并没有任何天生固有的特质或特性。除非透过比较,我们无法对它们下任何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看经验

  物质实体并非存在于空间之中,而是空间性的延展。依此,“虚空”的概念便失去了它的意义。

  ——阿尔伯特·爱因?坦,《相对论》

与现代科学家的对谈中,我惊异地发现,量子力学原理跟佛教徒对空性与显相关系的理解,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由于所使用的语汇不同,经过好长一段时间之后,我才发现其实我们的观点是一致的:现象,通过无数相关事件的因缘和合,一瞬间、一瞬间地展现。

  为了充分领会这些相似处的意义,我发现了解古典物理学原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是量子力学发展的基础。“古典物理学”是一个通称,泛指基于17世纪奇才牛顿(Isaac Newton)及追随他脚步的科学家们,根据实验观测所建立的一系列理论。古典物理学从宏观的角度,阐述?然界的基本物理现象和运作法则。根据古典物理学的看法,宇宙是一个运作有序的巨大机器。根据这种机械理论模式,如果我们知道宇宙中每一个粒子的位置和速度(velocity,指粒子的速度和移动的方向),也知道它们之间在某个特定时间点的作用强度,我们就可能预测宇宙中每一个粒子在未来任何时间点的位置和速度。同理,我们也可以根据对宇宙目前状态的完整描述,得知宇宙过去的全部历史。宇宙的历史可说是个别粒子依据绝对及可知因果定律所连接而形成的历史巨网。

  然而古典物理学的定律和理论,主要是基于对宏观体系的观测,诸如行星和恒星的移动,以及地球上物体之间的互动。但是,19世纪和20世纪的科技发展和进步,让科学家能研究愈来愈微细的现象行为。他们的实验开始显示,微观体系(如原子、分子、核子等)的物理现象,并不像古典物理所描述的宏观体系那么有规则、那么可预测。这些实验形成量子力学的基础,也成为现代物理学的基本架构。

  这些实验有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例如我们平常所认定的“物质”,可能不像我们过去相信的,是实体而且可以明确定义的。亚原子层次的观测显示,“物质”的行为相当奇特,有时展现粒子的特性,有时却展现波的特性。据我所了解,我们其实无法同时准确测知粒子和波的位置和速度。所以,根据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描述宇宙状态的传统观念于是瓦解。

  如同量子力学是由古典物理学定律逐渐发展出来,佛陀针对经验本质的描述也是渐进的,是根据听闻法教者理解程度的进展,逐步加深他所提出的见解。历史上,佛陀所阐述的法教被分为三个系列或三个阶段,也就是所谓的“三转法轮”。“法”(Dharma)梵文,即真谛,或一切事物原本的真实面。,在梵文中称为“达摩”(dharma),在这里的意思是“真谛”(truth),也可以说是“事物的本质”。佛陀首次开讲的地方是鹿野苑的一处空地。鹿?苑位于瓦拉纳西附近,属于现今印度的贝拿勒斯辖区。初转法轮的法教以可观察的实质经验为基础,阐述了实相的相对本质。这些法教总结为众所周知的“四圣谛”(Four Noble Truths)佛陀证悟后,在鹿野苑初次的教导,后以“四圣谛”名之,佛陀四圣谛的教导亦广知为三转法轮中的初转法轮。,不过,更贴切的说法应该是“洞悉事物本性的四种清净见解”(Four Pure Insight into the Way Things are)。简单地说,这四种见解是:

一、凡夫的生命受制于痛苦(苦);

  二、痛苦起源于苦因(集);

  三、苦因可以息灭(灭);

  四、有简单的修行之道可帮助我们息灭苦因(道)。 二转法轮和三转法轮佛陀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针对经验之本质所教导的三套教法。时,佛陀开始讲述绝对真理的特性。二转法轮的教示是在位于印度东部?哈尔省(Bihar)灵鹫山所讲述的,主题是空性的本质、慈心(lovingkindness)佛教名相,指的是希望其他有情众生,甚至是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众生,都可以体验自己也渴望感受到的喜悦和自由。、悲心(compassion)藏文,心全然直接延伸扩展的状态。和菩提心(bodhicitta,梵文,也称为“觉醒之心”)。三转法轮时,佛陀则说明佛性的基本特质,讲述地点分布在印度各处。

  三次转法轮的教导各有特色,除了对心的本质、宇宙,以及心如何感知经验有不同的解释之外,也用于澄清当时佛陀追随者们的疑惑。佛陀涅槃之后,他的追随者对如何诠释他所宣说的法教,时或具有不同的意见,其中有些人可能并没有听闻佛陀前后三次转法轮的全部教导。所以他们之间意见不一致,其实也是很自然的,因为佛陀一再强调,只靠知识性理解是不可能领会这些言教的根本要义,唯有透过直接体验才能真正有所了悟。

  那些只听过初转教导的人后来发展成两个学派:“说一切有部”(Vaibhasika,或简称“有部”或“分别部”)梵文,即“有部”,佛教哲学早期的一个学派。和“经部”(Sautantrika)梵文,佛教哲学早期的一个学派。。根据他们的见解,极微小的粒子(finitesimally small particles)被视为绝对“真实”,也就是说,极微小的粒子本身是完整的,无法分解为更小的部分。这样的极微小粒子在藏文中称为“度趁”(dultren)或“度趁恰美”(dultrenchamay),可大致译为“微小至极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在汉传佛教名相中称为“微尘”或“无方分极微尘”。这些基本粒子被视为一切现象的基本组成元素,不可能消融或消失,只会转变为不同形式。例如:当木块燃烧时,木头“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并没有消失,只是转变为烟或火焰,这跟“能量不灭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energy)并无不同。能量不灭定律也称为“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的一项基本法则,意指能量既没有被创造,也不会被消灭,只会被转化为不同形式,例如汽油的化学能量可被转化为启动汽车的机械能量。

  此刻的你可能满头雾水,弄不清楚现代物理学的发展跟达到个人喜乐到底有什么关系。但是,如果你耐着性子继续听我说下去,这之间的关系就会愈来愈清楚。

  佛陀后期的教法说明“极微小的粒子”或“不可再分割的粒子”可以被转化的事实时表示,所谓的极微粒子,其实也只是一种无常或暂时的现象,因此不能被视为根本或绝对“真实的”。2500年之后,爱因斯坦以他最著名的方程式“E=mc2”证明了这一点。这简洁的方程式说明粒子就像是一个能量小包包。

  举个日常生活的实例:水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变成冰;在常温下,则是液体;加热之后,会变成为蒸汽。在研究室的实验中,水分子可被分解为氢原子和氧原子,但是当我们深入检验这些原子时,它们又是由更小的亚原子所组成。

  有部和经部的见解跟古典物理学说之间,存在着一种很有趣的相似之处。根据古典物理学(为了使这些观念更易了解,我可能过分简化了这个例子),物质基本元素和宏观物体,例如行星、恒星及人体,都可用位置和速度等可精确测量的特质来描述。此外,透过和地心引力及电场等作用力之间的完美协调互动,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中的运动是可以预测的。古典物理学在预测宏观现象的行为方面,例如星球的运行等,仍然是非常有用的。

  不过,19世纪的科技发展提供了许多新工具,让物理学家能够观察物质现象的微观细节。20世纪初期,英国物理学家汤姆森(Thomson)进行了一连串的实验,发现原子并不是一个固定本体,而是由一些更小的粒子所构成,例如带电的粒子——电子(electron)带电的亚原子粒子。。另一物理学家拉塞福(Ernest Rutherford)以汤姆森的实验为基础,提出了原子模型(model of the atom)。学过高中化学或物理的人应该都很熟悉,在这个类似微型太阳系的原子模型中,电子绕着中心的原子核运动。

  拉塞福的“太阳系”原子模型学说的问题是,它不能解释原子加热或以其他方式获得能量后,为什么必定会发射出某种特定能量的光。不同的原子有不同的能阶组,称为“原子光谱”(atom spectrum)一组能量的阶层,每种原子的光谱都不尽相同。。1914年,尼尔·玻尔(Neils Bohr)发现,将原子内部的电子当作一种波时,就能准确说明原子光谱的现象。这是量子力学早期的一大成就,迫使科学界开始重视粒子也具有波动性质的这个奇异新理论。

  大约与此同时,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也指出,我们不一定要把光当成波,我们可以把光当作粒子,也就是他所称的“光子”(photons)。爱因斯坦所引证的实验现象是,当超过某种频率的光束照射到金属板上时,金属板中的电子会吸收光的能量而脱离金属表面产生电流这个现象在物理学中称为“光电效应(hoto electric effect)。光电效应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所发现,当光束照射在金属材料时,若是此光束的频率超过某一临界值,则金属材料会发射出电子,而所发射电子的能量取决于光的频率,而与光的强弱无关。长久以来,古典物理学都不能够解释这个现象,一直到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论或光量子论,亦即光是由跟频率有关之能量单位的“粒子”所组成的,光电效应才开始有了理论的解释。。继爱因斯坦的发现之后,许多物理学家便开始以实验证明各种形式的能量,基本上都可以用粒子来叙述。这样的观点跟“有部”所有现象都是由极微小粒子所组成的见解非常类似。

  当现代科学家继续研究亚原子的世界时,他们仍然面对同样的问题:亚原子(“实相”或“经验”的建构基石)有时呈现波的特性,有时呈现粒子的特性。因此,他们只能测定亚原子会呈现某种特性或行为的概率。在实际运用方面,量子理论显?很正确,激光、电晶体、超级市场光电子扫描机和电脑晶片的发展等就是很好的证明。然而量子理论对宇宙现象的诠释,仍停留在一种相当抽象的数学叙述阶段。不过我们也要记住,数学是一种符号语言,是一种以数字和符号代替文字所写成的诗歌,表达潜藏于世俗经验背后的实相。可能性所带来的自由

  对生起的一切保持清新的觉性……就足够了。

  ——第九世嘉华噶玛巴,《大手印了义海》

佛陀在早期的教导中指出?痛苦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我们执著于某种原本存在或绝对“真实”的经验,包括相信有原本真实的自我(人我)和原本真实存在的物质现象(法我)。当听法弟子的程度愈来愈高时,佛陀就开始较直接地演说空性及佛性的见解。同样地,古典物理学家对于物体的本质和行为的认识,也是在19世纪末期多位科学家的努力之下,逐渐重新加以定义并修正。

  诚如先前提到的,现代科学家在观察物质的亚原子层次行为时,发现亚原子世界的元素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表现得很像是物质的粒子,但在其他条件下则表现得像波。从许多方面来看,这些“波与粒子双重性(waveparticle duality)”的观察研究显示了新物理学,即量子力学的诞生发展。

  我可以想象得到,科学家刚开始观察到这些奇异的行为时,可能会感到很不习惯。我们可以简单类推一下,想象某个你自认为很熟的人,刚刚才把你当成知心好友看待,半小时之后,却表现得好像从来没见过你一样。你可能会把这样的行为称为“两面人”。

  另一方面,这必定也非常令人兴奋,因为对物质变化的直接观察,而开展了研究的新视野,这跟我们开始积极观察自心活动,而打开新视野的情况非常类似。有好多要看!有好多要学习!

  秉持科学家一贯的投入?努力,20世纪初期的物理学家又开始寻求新的探讨方法,以解释粒子具有波动性的现象。以玻尔原子内电子具有波动性的理论蓝图为基础,科学家最后成功地以精密的数学方程式重新描述亚原子的世界,说明为何已知宇宙中每一个粒子都可由波的角度去理解,而每一种波也都可由粒子的角度去理解。换句话说,组成宏观世界的粒子一方面可被视为“物”(things),另一方面又可视为延展于时空中的波动现象。

  那么,物理学跟快乐有什么关系?我们都觉得自己是实质且独立的个体,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性格,但如果我们坦然看待现代科学的新发现,就不得不承认我们对于自我的看法实在是很不完整。

  佛陀的言教通常被分为两类:一是有关智慧或理论的教导,另一则是针对方便道(方法)或修持的教导(即佛教名相所说的“教证二法”)。佛陀自己时常将教法和证法比喻为鸟的双翼,若想展翅高飞,非得要有一双翅膀不可。“智慧”的羽翼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对自己的目标一点基本认识都没有,无论“修持”的翅膀再怎么拍动,也将徒劳无功。譬如去健身房健身的人,不论是汗水淋漓地踩踏跑步机或拼命地举重,他们至少都大概知道自己到底想从中获得什么。直接认证自己天生拥有获得喜乐的能力也是一样,我们必须先弄清楚目标是什么,才能通过适当的努力来达到目的。

  现代科学,尤其是量子物理学与神经科学,提供我们探讨及开展智慧的另一种方法。对21世纪的现代人来说,这比佛教通过主观分析而洞悉实相本质的传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证明。现代科学不仅能够站在确实且科学化的分析角度解释佛法修持为何有效,同时也对佛教所认识的,基于因缘变化而瞬间显现又消失的短暂现象“无方分极微尘”,提出了微妙且深刻的观察,但是,我们必须更深入科学的领域,才能发现两者之间有何相似之处。 

第五章 感知的相对性(1)

  心的本质本自清净,完全超越语言文字、概念和思维。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大千世界》

将空性定义为“无限的可能性”,只是陈述了这个极为复杂名相的基本意义而已。早期的英文译者可能都忽略了空性较微妙的一层意义:空性是由这无限可能性所生起的一切,无论是念头、字句、星球或桌子,都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thing)”,而是许多因缘条件聚合的结果。如果其中任何一项因缘条件改变或去除了,就会出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现象。如同二转法轮所陈述的要点,量子力学也倾向于将经验描述为事件发生的多种可能性,而非只是“单一可能性的连续事件导致单一结果”。说来也奇怪,这相当接近佛教对绝对实相(胜义谛)的看法,也就是说,理论上各种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为缘起种种不同因缘条件众合,而造成某种经验。

  凡是依赖因缘条件的一切,都可以说是空性的……

  ——《马卓巴请问经》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假想有两把不同的椅子,其中一把四支椅脚都结实坚固,而另一把有两支椅脚是好的,另外两支椅脚却坏了。坐在四支椅脚都结实坚固的那张椅子上时,你会觉得很舒服。但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你最后可能会摔得四脚朝天。表面上看起来,两者都是椅子,但你坐在这两把椅子上的感受显然完全不同,因为两者的基本因缘条件不一样。

  各种不同“因”的聚合,在佛教名相中称为“互为缘起”?interdependence)。“互为缘起”的法则随时都在我们周遭的世界中运作着,例如一粒种子本身具备了成长的潜能,但是只有在某种特定的因缘条件下,这潜能才能展现出来,才能变成一棵树、一丛灌木或一株爬藤。种子需要被种下、灌溉,也需要适量的光线。然而,即使在合适的条件下,从土里会长出什么,也还得看种下的种子本身到底是什么。苹果种子不会长成橘子树,橘子种子也不会变成一棵突然冒出苹果的树。因此,即使只是一粒种子,也适用“互为缘起”的法则。

  同样地,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也都具有相对性效应,都会启动因缘条件的?用,而在相对实相的范畴中产生必然的后果。相对的选择就像是把石头投入水池中,即使丢得不远,不管它落在哪儿,同心涟漪必定都会从石头掉落的地方往外扩散,要这样的结果“不”发生是绝对不可能的。(当然,除非你瞄准的功夫差到没把石头丢进池塘,还砸进了邻居的窗户。这样的话,你得到的会是一组完全不同的后果。)

  同样地,你对自己的看法,比如说“我不够好”“我太胖了”,或“昨天我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等,都是依据先前的因缘条件而来的。但这也许是因为你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或今天早上有人说了什么你不中听的话;或者,你只?肚子饿了,你的身体急需维生素或矿物质才能正常运作,身体缺水这类单纯事情都可能会导致疲劳、头痛,或让你无法专心。许多因素会影响“你是谁”的相对经验,但这并不能改变“你是谁”的绝对实相。

  在威斯康辛州实验室中接受神经科学家的检验时,我问了很多关于现代科学家如何理解感知作用的问题。佛教徒有自己的理论,但我对西方科学的观点感到很好奇。我得知,由纯粹神经科学的观点而言,任何感知动作都需要三个要素:一是外来的刺激物,例如可见的形体、声音、气味、味道,以及我们碰触或碰触到我们的东西;二是感官;第三个则是一?脑神经回路,用来组织并理解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

  以对香蕉的视觉感知为例,和我交谈过的科学家解释道,视神经,也就是眼睛内的知觉神经元,首先侦测到的是一根长长的、黄色的、弯弯的东西,其中一端还可能有咖啡色的斑块。被这个刺激物刺激之后,神经元就开始发射信息到视丘(thalmus)脑部正中央的神经元构造,负责将感受信息汇总过后,再传到脑部的其他部分。——脑部正中央的一个神经元组织。视丘有点像是老电影里常看到的中央电话总机一样,会先将感官所接收到的信息做某些汇总分类,之后再传送到脑部其他区域。

  视神经接收到的信息经过视丘分类之后,会被传送到脑边缘系统,也就是脑中负责处理情绪以及痛苦和愉悦感的主要区域。这时,脑会立即判断所见的刺激物——就这例子而言,这根长长、黄黄、弯弯、一端有着咖啡色斑块的东西,到底是好是坏,或是中性的东西。这有点像我们和某些人见面时,可能会产生的一种特别的感受,类似“直觉反应”(gut reaction),只不过这种反应并不只是出现在肚子里(编注:gut英文原意为肠、内脏)。用这样的简略描述比用“脑边缘区域中的神经元刺激反应”这种细节说法要简单多了。

  脑边缘区域在处理这项信息时,同时也会把它“上传”到大脑皮质层,也就是脑中主要负责分析的区域。脑皮质层会把这项信息组织成某种模式——更明确的说法是“概念”,而这些概念即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所依赖的指南或地图。大脑皮质层会评估这个模式,并判定刺激视神经细胞的这个物体是一根香蕉。这时,如果大脑皮质层之前已制造过“香蕉”的模式或概念,它就会根据以往的经验提供各种相关细节,例如香蕉的味道、我们是否喜欢这个味道,以及其他跟“香蕉”这个概念有关的种种细节。而这些细节让我们进一步决定如何对我们视为香蕉的这个物体,作出更精准的适当反应。

  以上描述的只是感知过程的概略轮廓,然而,即使对这个过程的一瞥也能提供一些线索,帮助我们了解即使只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物体,如何能成为快乐或痛苦的原因。一旦到达认出“这是香蕉”的阶段,我们实际上看到的,已经不是原本的物体了,而是大脑皮质层所建构出来的影像。这个影像受到极多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期待、先前的经验,以及我们神经回路特殊的结构等。在脑中,这个感知过程与这一切因素可说是互为缘起,持续相互影响。脑皮质层提供我们借以辨认、命名所认识的物体,并预测与其相关的行为或“规则模式”,影响极为深远。因此我们的确可以说,是脑皮质层塑造了我们的世界。换句话说,我们并不是“在看”香蕉的绝对实相,而是“在看”一个由心理所建构出来的影像。

  为了说明这个观点,在1987年首届“心与生命学会”研讨会中,李文斯顿博士描述了一个简单的实验。这个实验让一组实验对象观看一组精心设计过且垂直线和平行线长度完全一样的英文字母“T”。当实验对象被问及这两条线哪一条比较长或一样长时,他们给的答案可分为三种,而每一种答案都和他们的背景有关。住在平地或主要在平地长大的人,例如荷兰人大多倾向认为平行线比较长;相反,住在山区或在山区长大的人,由于较常看?垂直物体,大多觉得垂直线比较长。只有少数的实验对象能够认出这两条线的长度相同。

  纯粹就生物学的角度而言,脑是塑造和修正感知作用的积极参与者。虽然科学家并不否认在身体范围之外还有一个“真实的世界”,但他们也普遍认为,即使感官经验看起来似乎非常直接且即时,它所涉及的过程却远比表面上看起来细微且复杂多了。如同法兰西斯寇·斐瑞拉后来在研讨会上解释的,“仿佛是脑让世界透过感知而显现”。

  脑部在感知过程中所扮演的活跃角色,是决定我们内心一般状态的关键。对于那些勇于尝试心智训练,想要逐步改变多年积习?人来说,这个活跃的角色开启一种可能性,即透过不断的修心训练可让脑部发展出新的神经元连接。这不仅能转化既有的感知,更可超越焦虑、无助感和痛苦等心理状态,进而迈向较持久的喜乐与平静经验。

  对于任何一个局限在“生命就是如何……如何……”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你所经验的一切,无论是念头、情绪或感官知觉,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牢不可破或无法改变。你所感知的一切只是大约近似事物的真实本性而已,事实上,你所居住的宇宙以及你心中的宇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宇宙。一些神经科学家、物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向我解释,现?科学以客观理性的语言从崭新的角度去描述实相,已开始将“存在”的神奇伟大还原到我们心中。

  从神经科学看主体和客体

 二元对立的思想是心的动态能量。

  ——蒋贡·康楚·罗卓泰耶,《生起次第与圆满次第》

现在,我们对物理学和生物学的认识已经增加了一点,所以可以开始问一些比较深入的问题,继续探讨空性的绝对实相与日常生活经验的相对实相。例如,从物理学家的观点来说,物体本身只是一堆旋转的微小粒子的集合体,假使我们所接收的对境只是目标物的某种影像,那么,为什么我们会认为面前的桌子是具体的?我们是如何看到或感受到桌子上的那杯水?喝水的时候,水似乎相当真实、可触知的,怎么会这样呢?不喝水的话,我们就会觉得口渴,这又是为什么呢?

  首先,心以许多种方式进行一种所谓的“执持”过程。“执持”在藏文中称为“紧巴”(dzinpa)藏文,紧握或执持。,是心“执著对境为原本真实”的习性,也可翻译为“执著”。佛法的修持提供了一种替代方法,让我们放弃原本基于恐惧的生存观点,而把生命当作是一连串奇特和美妙事件的展示,并以这种态度去体验生命。两者的差异可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想象我一只手掌心朝下地握住一串念珠(Mala)梵文,用来计算持咒次数的串珠。(就像天主教徒祈祷时所使用的玫瑰念珠)。在这个例子中,念珠代表人们一般认为需要的东西:好车、华衣、美食、高薪的工作、舒适的家等。如果我紧紧握住念珠,念珠的某些部分看起来就像是想要逃出我手掌心的样子,总有一段垂吊在手掌外。如果我试?抓住垂吊在外面的那段念珠,更长的一段念珠就会从指间滑落;如果我又企图抓住这段念珠,那么更长的一段念珠又会滑落。这样继续下去,最后我一定会失去整串念珠。但是,如果我把掌心向上翻转,让念珠搁在自然张开的掌心上,那么念珠根本就不会掉落,反而会安适地窝在我手中。

  再举个例子,想象你坐在挤满了人的房间里看着面前的一张桌子。你的习性是把桌子当作是一样东西,是一个完整、自足的客体,独立存在于主观观察之外,但桌子有桌面、桌脚、后面和前面。当你想到这张桌子是由这么多不同的部分构成时,你真的还能把它当作是一个单?的物体吗?

  神经科学家在探索这个“没有指挥者”的脑时,发现人脑的进化在模式辨认与模式反应方面特别发达,功能专门化的程度非常精细。组成人脑的几百亿个神经元中,有些特别专精于辨认形状,有些则专司辨认颜色、气味、声音、动作等。同时,脑部也天生具备一些机制,让我们有能力选取出神经科学家所谓的“整体”或模式性关系。

  以电子邮件中常用的情绪脸谱为例。情绪符号其实是一组组的视觉符号,其中“∶)”这组符号很容易就被认出是一个“笑脸”,“∶”是两只眼睛,(-)是鼻子,而“)”则是嘴巴。不过,如果这组符号重?排列成“)∶”,脑部便无法认出这个模式,只会将这解读为随机的点、线和弧线。

  我认识的那些神经科学家告诉我,透过“神经元同步(neurnal synchrony神经元跨越脑部不同区域,彼此之间自发且瞬间产生的沟通过程。”作用,模式辨认机制几乎在神经元一识别出形状、颜色等的同时就开始运作了。所谓神经元同步,简单地说,这就是遍布脑部各个区域的神经元立即自动相互沟通的过程。例如,当视神经元侦测到“∶)”这组符号准确的形状时,对应的脑神经元就依照辨认出的特别模式,协调无间地彼此传递信号。如果没有任何已存在的模式可循,对?的神经元就只是随机地发出信号。

  目前我所接触的例证中,辨认模式或对象物的这种倾向,最能表达“紧巴”在生物学上的意义。我猜这可能是一种生存机制的进化,因为区别有害、有益及中性物体或事件的能力实在很有用!如同稍后我会再详加解释的,临床研究显示,禅修练习可以进一步开展神经元的同步机制,让感知者能够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心,以及自心感受到的体验和对象物其实是一体的,是一样的。换句话说,长期的禅修练习能够消融主体和客体(能者与所者)之间的人为区别,让领受外境者能够自由地决定自身体验的性质,也能自在地分辨什么是真实的,什么只是显相而已。

  消融主体和客体的分别,并不表示所领会到的一切境相就会变成模糊的一大团。你的感知经验仍然会有主体和客体的分别,只是在这同时,你也会了解到这种分别实质上只是概念性的。换句话说,你所感知的事物和感知事物的心并没有什么不同。

  由于这样的转换很难用理智去领会,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一点,我要再度以梦境为例。做梦的时候,如果你能认出自己正在经历的一切只不过是梦,那么你就能认识到,你在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只发生在自己的心中。认识到这一点之后,你就能让自己脱离“梦中难题”“梦中之苦”或“梦中限制”。梦境虽然仍持续着,但是,“梦是梦”的认识会让你从梦中情境的痛苦和不悦中解脱出来。恐惧、苦恼及痛苦都会被一种几近孩子般的惊奇感所取代:“哇,你看,我的心竟然能够制造出这样的东西来!”

  同样地,想要在清醒时刻超越主体和客体间的区别,就相当于认出“所经历的一切”和“经历一切的心”并不是分离的。日常清醒的生活不会因此而停顿,但是你对生活的体验或感知,却会从有限的状态转换为神奇惊异的经验。不确定性原理的恩赐

  心无所缘时,即是大手印。

  ——帝洛巴,《恒河大手印》

再回头来讨论“看到桌子”这个例子。我们可以说,即使在一般的观察层次上,桌子也处在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中。从昨天到今天,木头有些部分可能已经损坏了,某部分的油漆也可能剥落了。若以物理学观点来看这张桌子,在微观的层次上,我们可以看到组成桌子的木头、油漆、钉子和黏合剂等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所构成,而分子和原子则是由快速移动及振动的亚原子粒子所组成。

  在亚原子层次上,物理学家遇到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也就是当他们试图测量粒子在亚原子空间中的确切位置时,便无法百分之百精准测量粒子的速度;而当他们企图测量粒子的速度时,则无法精准确认粒子的位置。想要同时准确测量粒子的位置和速度时所遇到的问题,就是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海森堡测不准原理,是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于1927年提出的量子理论,用以说明物理测量精确度的基本极限,而此极限与测量仪器的品质无关。这项原理指出,在测量粒子的物理状态时,粒子位置的不确定性与粒子动量的不确定性的乘积将大于或等于h/4π,h为蒲朗克常数,π是圆周率。所以,当粒子的位置被精确地测量到时(位置的不确定性低),粒子的动量就无法被精确地测量到(动量的不确定性就高),反之亦然。由于粒子的物理状态无法如古典物理学般被完整又精确地描述出来,所以量子理论是透过概率来描述粒子的行为。(Heisenbergs Uncertainty Principle)所要解释的原理——这是以提出这项原理的量子力学先驱之一的华纳·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而命名的。

  他们告诉我,问题产生的部分原因是,为了“看到”亚原子粒子的位置,物理学家必须用一种短波长的光照向粒子,而这种光会强化粒子的能量,也会改变粒子移动的速率。另一方面,当物理学家测量粒子的速度时,所测量到的是照在移动粒子上的光波频率变化,就像交通警察用雷达光来测量车速一样。因此,根据科学家所设计执行的实验,他们对于粒子的特性,只能两?取其一地测量到结果。简而言之,实验的结果取决于实验的性质,也就是说,取决于设计及观察该实验的科学家所问的问题。

  如果你视这种矛盾性为描述人类经验的一种方式,你就会发现,如同粒子所属的特性取决于科学家进行的是哪种特定的实验,同理可推,一切我们所思考、感受和所感知的对境,都是被我们心理习气所制约的。

  现代物理学已指出,我们对物质现象的理解多少都受限于我们所问的问题,然而无法精确预测粒子在亚原子宇宙中可能出现的方式及位置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同时也代表我们拥有某种程度的自由可决定自身经验的性质。 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看事件的来龙去脉

  我们的生命由自心塑造而成。

  ——《法句经》(The Dharmmapada)

佛法修持能引导我们?渐放弃惯有的假设,尝试以不同的论点和角度去看待事物,这样的转变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我在尼泊尔跟一个专精于认知心理学的学生谈话,话后知道,原来转变自己看待事物方式的能力是心的基本功能。依照认知心理学的说法,我们接收到的任何资讯的意义,主要取决于我们是在何种情境下看待它。认知心理学以不同层次的情境去了解资讯,和量子力学以不同方式去观察现象,两者似乎有非常明显的相似之处。

  例如,当我们看到下面这行中文的时候:

  明 就 仁 波 切

  我们可以用好几种不同的方式来解读这些字的意义,包括:

一、线条和空间的排列;

  二、一组中文;

  三、只是一个名字;

  四、跟我们认识的某个人有关;

  五、跟我们不认识的某个人有关。

应该还有其他许多不同层次的解读,但我们只列举这五种为例。

  有趣的是,任何一种可能的解读方式都无法否定其他解读方式的正确性。不同的解读方式只是代表根据不同脉络而有的不同层次意义,而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经验。

  比方说,假如你刚好认识我本人,当你看到“明就仁波切”这几个字时,你会想:“哦,是啊,就是那个矮矮的西藏人,戴着眼镜,穿着红袍子跑来跑去,到处?人家说桌子并不是绝对真实的存在。”

  假如你不认识我,或不清楚关于我的一些事情,只是曾经在报纸杂志上某篇报导藏传佛教教师的文章中,看过“明就仁波切”这几个字,那么,“明就仁波切”也只是戴着眼镜、穿着红袍子,到处跟别人说桌子并不是绝对真实存在的那群矮个子西藏人当中,某一个人的名字而已。假使你对中文不太熟悉,你可能会将之认定为一组符号,却不懂得其中的意义,也不会知道这指的到底是人名还是地名。假使你根本就不懂中文,那么这些文字对你来说,也许只是一堆可能有意义亦或没有意义的古怪有趣线条和圆圈罢了。

 因此,当我说到要放下平常的逻辑,以不同的观点去看待自己的经验时,我的意思是,当你开始比较仔细地去观看事物之后,你会逐渐体会到,要指出绝对实相有多么困难。你会开始明白,你之所以会赋予事物恒常性或独立存在性,是由于你在那样的情境中看待它。如果你能训练自己从不同观点来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世界,那么你的感知就会随之转变。

  当然,改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和期望不仅需要努力,也需要时间。因此,为了超越这个障碍,真正开始体验空性的自在,你必须学会以不同的观点来看待时间。 时间的蛮横

  过去不可察,未来不可察,当下亦不可察。

  ——《般若经》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来看我们的经验,我们可以说,桌子或一杯水等确实是存在时间之中,但这也仅只是就相对的观点而言。大部分人都认为时间可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我去参加了一个无聊的会议。”“我正在开一个无聊的会议。”“我必须去开一个无聊的会。”“今天早上我喂了孩子。”“我正在喂孩子吃午饭。”“糟了,我必须做晚饭给孩子吃,但冰箱里什么也没有。一开完这个无聊的会,我就得赶快去买菜。”

  但事实上,当你想到“过去”的时候,你只是在回想已经发生的体验——你已经开完会了,你已经喂了孩子了,你已经买完菜了。过去就像是已经被火烧掉的种子,一旦烧完以后,种子就消失了,它只是一个记忆、一个从心中经过的念头而已。换句话说,“过去”仅只是一个概念而已。

  同样地,我们所谓的“未来”,也只是尚未发生的一个时间层面。你不会把一棵尚未种下的树当作是具体、活生生的对象来谈论,因为你没有讨论它的背景;你也不会去谈论一个尚未受孕的孩子,像讨论某个当下正与你相处的人。所以说,“未来”也只是一个概念,一个从你心中流过的念头而已。

  那么,你还剩下什么真实的体验可谈呢?

  现在!

  但是,我们又怎么可能去定义“现在”呢?一年分成12个月,每个月的每一天又分成24个小时,每小时?分成60分钟,每分钟又分成60秒,每秒又可以分成愈来愈小的单位——微秒(百万分之一秒)、奈秒或毫微秒(十亿分之一秒)等。你可以把“现在”分解成无数更小的单位,但是,从体验发生的那一刹那,到你将“那一刹那”认定为“现在”的那一瞬间,那个当下体验发生的刹那也已经过去了,已经不再是“现在”了。

  佛陀知道一般人对时间概念的局限性。在某次教导中,他解释道,从相对的观点来说,将时间区分为个别的段落,诸如一小时、一天、一星期等,或许有某种程度的道理存在。但是,从绝对的观点来看,一刹那和一劫劫,古印度的计时单位。一劫为67.2亿年。四个一劫合为一大劫,一劫中有20中劫,而一中劫中有20小劫。(eon)并没有任何不同。一劫之中可以包含一刹那,一刹那之中也可以包含一劫。这两个时间段落之间的关系,既不会让一刹那变长,也不会让一劫变短。

  佛陀说了一则故事来解释这个观点:有个年轻人来到某位大师跟前,请求大师传授深奥的法教。大师同意传法,但建议这个年轻人先喝杯茶,“喝完茶之后,”大师说,“我就会将你所寻求的深奥法教传授给你。”

  于是,大师倒了一杯茶给他。这年轻人拿起茶杯靠近自己的嘴边时,这杯茶倏然间变成了一个群山环绕的?湖。当年轻人站在湖边欣赏美丽的风景时,有个女孩从他身后出现,提着水桶走到湖边取水。这个年轻人对她一见钟情,而这女孩一看到站在湖边的年轻人,也立刻坠入爱河。年轻人跟着女孩回到她家,见到跟她同住的年迈双亲。女孩的双亲也逐渐对这个年轻人产生好感,而他也很喜欢他们,于是两个年轻人顺理成章地结婚了。

  三年之后,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是个男孩,过了几年又生了一个女儿。两个孩子既健康又快乐地长大,直到有一天,14岁的儿子生了重病,却无药可医,一年之内就魂归西天了。

  丧子的悲剧才发生不久,有一天,他们?小女儿到森林里捡木柴。小女孩埋头忙着干活时,却惨遭老虎攻击而死。年轻人的妻子由于无法承受失去一双儿女的悲痛,最后投湖自杀。她的双亲一下失去孙子孙女,又失去了女儿,悲痛之余,不思饮食,最后也饿死了。接连失去了妻儿、岳父母的年轻人心想,自己不如也死掉算了。于是他走到湖边,决定投湖自杀。

  然而,就在他即将跳湖之际,突然间,他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大师的房子,手里仍端着茶杯靠在嘴边。虽然他刚才已经历了一辈子的生活,但实际上连一刹那时间都还未过去,手中的茶杯还是温的,杯中的茶水也还热乎乎的。

  他望着桌?对面的老师,老师点点头,说道:“现在你明白了吧!一切现象都出自于心,而心是空性的。现象并不真实存在,它只存在心中,然而现象也不是虚无的。这就是你要的深刻法教。”

  从佛教的观点来看,时间的本质是空性的,就如同空间与在空间中移动物体的本质一样。试图以愈来愈小的单位审察时间的努力,到了某种程度之后,必然会瓦解。你可以利用禅修来体验对时间的感知,试着将时间分解为愈来愈小的单位,直到再也无法命名或下定义的地步。达到这种地步时,你就进入了一种超越言语、超越观念、超越概念的体验。

  但“超越观念和概念”,并不表示你的心会变得像空蛋壳一样空洞,或是变得像石头一样愚钝。事实正好相反,你的心会变得更加广阔、开放。你还是会感知到主体和客体,但会比较清楚那是幻相;你会知道它们只是概念,而不是原本存在或客观的实体。

  我请教过很多科学家,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新发现中是否有任何类似佛教的时间观和空间观。虽然他们提出了很多观念,但似乎没有任何一个是完全相称的,直到一天有人为我介绍了量子重力的理论。量子重力学研究时间和空间的根本性质,探索的基本问题包括:空间和时间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它们的存在是绝对的,或是出自某?更基本的结构?微观尺度下的空间和时间看起来是什么样子?时间是否具有最小长度或单位? 他们告诉我,在大部分物理学派中,空间和时间被视为无穷无尽、始终如一,而且平稳流畅,是物体移动及事件发生的静态背景。观测宏观物体与亚原子粒子的性质和特质时,这样的假设是可行的,但是在观测时间和空间本身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

  在人类平常的感知层次上,这个世界看起来非常分明、清晰、具体。四条支架撑着一块厚板的东西,在一般的感知层次上,显然是一张桌子。如果是一个圆柱状物体,有着平坦的底部,上方有开口,则显然是一个玻璃杯;如果再加上一个柄,我们也许就会称之为茶杯或咖啡杯。

  现在,想象我们透过显微镜在观察物体。逐渐扩大显微倍数之后,照理说,这物体细部结构的影像应该会更分明、更清晰,但事实正好相反。当我们把倍数扩大到可以看到个别的原子时,这世界开始变得愈来愈“模糊”,脱离了古典物理学大部分法则适用的领域,这是量子力学的领域。如同先前叙述的,在微观尺度下,亚原子粒子以逐渐增强的频率,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四处跳动,突然生起又突然消失。

  继续扩大倍数时,我们可以观察到愈来愈小的物体,最后我们会发现空间和时间本身也开始跳动——空间本身逐渐产生微小的曲线和扭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迅速显现及消失。这种现象发生在极度微细的尺度,比原子的尺度还要细微,就好像拿一个原子和整个太阳系相比。物理学家称这种状态为“时空泡沫”。你可以想一下刮胡膏泡沫,远看很平滑,近看之下,却是由许多小泡沫所构成。

  也许以快速沸腾的水中快速升起又消失的水泡作比喻,更能说明这个状态。在更短的距离及时间尺度上,正如快速沸腾的水蒸发消失为水蒸气,空间和时间本身也失去了意义。这时,物理学本身也开始不适用,因为失去了时间的基准,物理学家根本无法研究物质、能量和物体运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在这个状态下,物理学家们承认他们根本不知道要如何形容还剩下什么,这种状态可以说是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一切可能性。

  从佛学的观点来看,量子力学对实相的描述提供了某种程度的自由,但这可能是大部分人都不习惯的状态,一开始时可能感到很奇怪,甚至有点可怕。虽然西方人特别重视自由的能力,但观察事件的行为本身会以随机、不可预测的方式,影响到观察结果的这种概念,所负的责任似乎太过沉重了。相形之下,把自己当作受害者,而将责任或过错归咎于自身之外的人或力量,可就容易多了。然而,如果我们正视现代科学的新发现,我们就应该为自身每一瞬间的经验担负起责任。

  这么做虽然能够开创以往无法想象的各种可能性,不过,要完全断除受害者的习性仍旧很困难。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我们开始对自己的经验负责,生活就会变成像游乐场一样,能提供给我们无数学习和创造的机会,个人的局限感和脆弱感会逐渐被一种开放感和希望所取代。我们也会以崭新的观点来看待身边的人,不再把他们当作是威胁我们个人安全或快乐的人,而是体会到,他们只不过是不认识自身本质无限可能性的人罢了。由于我们自身的本质并不会被“是这样”或“是那样”的任意武断区别所限制,它不会只具备某些能力而欠缺其他能力,所以我们绝对有能力应付任何境遇所带来的任何挑战,并在其中发掘自我。无 常

  没有任何事物是永恒的……

  ——巴楚仁波切,《普贤上师言教》

大部分人都受自己生活所在的社会影响或制约,为不停涌现及变化的心与物质现象贴上概念的标签。例如,当我们仔细观察桌子时,还是会直觉地将它贴上“桌子”的标签,虽然我们已经知道它并非一个单一的物体,而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所组成,如桌脚、桌边、桌面、正面和后面等,而且其中没有任何一个部分可以被称为“桌子”。事实上,“桌子”只是我们给予这些迅速生起又消失的现象的名称,因而制造了一种“绝对真实”的幻相罢了。

  同样地,我们大部分人都习惯将“我”的标签,贴在一连串肯定我们个人的自我感——即一般所称“自我”(ego)的经验上。我们认为自己是不会随着时间改变的单一实体。一般来说,我们都认为今天的自己跟昨天的自己是同一个人。我们记得自己曾是个青少年,曾经去学校上学,而且认为现在的“我”跟从前那个去上学、长大成人、离家、就业等的“我”,都是同一个人。

  但如果看看镜中的自己,我们就会看到这个“我”其实已经随着时间而改变了。去年还不见踪迹的皱纹,或许现在已经出现了,也许戴上了老花眼镜,也许头发已经变了颜色,或根本已经秃头了。从基本的分子层次来说,我们体内的细胞不断在改变,老化的细胞会死去,新的细胞会诞生。用观察桌子的相同方式来检验这个“自我”的感受,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称为“我”的这个东西,其实也是由许多不同的部分构成的。这个“我”有腿、手臂、头、双手、双脚,以及内脏等不同部分,我们能认定其中任何一部分确实就是“我”吗?

  我们或许会说:“嗯,我的手不是我,但却是我的手。”然而,手又是由五根手指头、手心、手背所构成,而每个部分又可进一步分解成指甲、皮肤、骨头等,这当中哪一个部分可以单独被认定是我们的“手”呢?我们可以这样继续分析下去,一直分析到原子和亚原子的层次为止。但终究还是会面临相同的问题,我们根本无法找到任何可以明确认定为“我”的东西。

  因此,无论是分析物体、时间、“自我”或我们的心,分析到某种程度时,我们终究会发现这些分析完全失效,此时,寻求某种不可分解之物的努力终于崩解。就在这时候,在这放弃寻找某种绝对事物之际,我们终于首次尝到空性的滋味——无限、无法言喻的原原本本的实相。

  当我们反复思维,制造一个特定的自我感竟然需要具足这么多因素之后,我们对这个“我”的执著将开始松解。我们会变得比较愿意把控制或阻挡念头和感官知觉的企图都放下,而开始能够毫无痛苦或罪恶感地体验它们,把它们从心中经过当作是一个无限可能性之宇宙的显相。如此,孩童般的天真观点恢复了。我们会对他人敞开心胸,宛如花朵绽放。我们会变成更好的聆听者,更能感受周遭的一切,也能更自在、更贴切地回应往昔让我们烦恼或迷惑的情境。也许因为这一切发生的层次是如此微细,我们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从未梦想到的自由、清明且充满爱的境界中觉醒了。

  但是,我们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学会如何看到这样的可能性。事实上,也只有极大的耐心,才能让我们“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