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沱茶怎么弄开:新华网评:科研“群体性糊涂”背后的涟漪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27:19
2011年12月06日 08:54:1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字号:大中小】【打印】
朱四倍
日前,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首席科学家李国杰院士在深圳举行的“2011中国计算机大会”上,痛批低效研究开发,对于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他认为是群体性“糊涂”。据介绍,我国科研投入不断上升,2010年达到7062.6亿元。2009年,全国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的人员达到318.4万人,已是世界上这一领域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12月4日《中国青年报》)
与世界上参与研究与开发活动人力资源投入最多的国家相关联的一连串数字,让我们脸红:一是大量无用甚至无效的研究泛滥,二是科研经费年年增长但成了“分赃游戏”,三是发表论文数量世界第一但引用率低。如此种种,被认为是“群体性糊涂”,那么,是谁制造了这种“群体性糊涂”呢?
李国杰院士说,“我们是否应当反思一下,科研开发除了对个人评职称和为本单位排名次起加分作用外,能否对整个社会进步真正产生较大的影响?”这在笔者看来,戳穿了我国不少论文为利益而非为真正科学研究而存在的虚假面目。由此出现的后果就是我国大学与科研单位的研发效果不佳,许多所谓的科研工作既不产生新的知识,对企业也没有帮助。
以论文为例,长期以来,抄袭、拼凑、学术泡沫和学术交易在学术界和知识界严重泛滥,给整个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由此带来的不是学术繁荣,而是学术大跃进,学术市场化和产业化。有人明确指出,我国每年发表论文十几万篇、专著近万部,但其中90%没有什么创新,只是东抄西凑。低水平重复出版,制造论文垃圾,再加上以论文论英雄的学术评价机制使学者沦为生产论文的机器。论文成了为了写作而写作,使得学术造假应运而生,买卖论文通过权力和金钱请他人代笔等现象比比皆是。最终助长了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行为的蔓延,也给群体性“糊涂”的产生提供了可能。
群体性“糊涂”背后还有学术研究中“GDP崇拜”的阴影——科研被量化成项目的数量多少和经费多少,论文成了数量的比拼。其实,很多知名学者的一生其实著述并不多。法国研究体细胞克隆兔的研究组在克隆兔诞生前6年的艰苦工作中,从事基础研究的主要科学家没有发表一篇医学论文,而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的《真理和方法》,尽管对我国学术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该书是在他60岁那年出版的。这些在群体性“糊涂”下,是可以想像的吗?
面对群体性“糊涂”,应谨防其引发涟漪效应。涟漪效应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考白?库宁提出的,定义为一群人看到有人破坏规则,而未见对这种不良行为的及时处理,就会模仿破坏规则的行为。如果破坏规则的人是人群中的领导者,那么波及人群的效应就更加严重。就科研工作来说,小事件演化成为大危机,同样可以称之为涟漪效应——一种危机同时引发多种危机。在笔者看来,如果认识不到科研中群体性“糊涂”的危害,那么,就可能引发更加严重的危机和乱像。
笔者以为,应反思的是,当下科研工作中是否存在着群体性“糊涂”的集体无意识?果真如此的话,我们能在什么程度上阻止群体性“糊涂”背后的涟漪效应扩散呢?这是一个问题。
点击进入@新华网评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