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水性环氧树脂官网:幕府德川第十八代当主德川恒孝先生在杭州的演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3 10:38:10
幕府德川第十八代当主德川恒孝先生在杭州的演讲
   [日本] 德川恒孝
  
   (2005年11月9日)
  我是刚才主持先生所介绍的德川恒孝。今天有机会向在座的各位中国朋友介绍日本的「近世」——也就是日本进入「明治」之前的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及其遗产,本人感到十分喜悦与荣幸。
  从西历一六〇三年到一八六八年的二六五年间,统治日本的是德川家族。在日本,我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德川时代」或「江户时代」,欧洲的历史学家有不少就干脆直称「德川日本」。作为时代划分,我们日本习惯把西化开始的明治时期称为「近代」,而把明治之前且又与「中世」性格完全不同的「德川时代」称为「近世」。
  我是德川家康的第十八代后裔,现在是日本「德川纪念财团」的理事长。这个财团成立于二〇〇三年,致力于保存并公开由德川家族传承下来的历史资料,并奖励有关日本近世史的研究。到纪念财团成立为止,我一直在一个叫「日本邮船」的海运公司工作并工作了三十八年;所以,我并非历史学家。
  然而,从孩童时代起,我就对历史充满兴趣。学生时代在伦敦生活了二年,后来由于工作需要,又在纽约前后二次生活了六年。另外,凭借旅行世界各地的经验,我能从日本以外的视角来审视日本的历史。我自一九八三年以来,来过中国十几次,每次都以北京、上海为中心,到这里来还是第一次。
  中国与日本具有二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关系。即使政权与国号变了,但是作为独立的两国间的关系,恐怕在世界上也是最为悠久的关系之一。这样的关系可以跟位于欧亚大陆西部的罗马文明与其周边的岛国英国相比。
  也就是说,尽管日本是具有独立悠久历史的国家,但又是受到巨大的中国文明强烈影响的周边岛国。特别在四至五世纪间从中国传来的文字、儒教、佛教以及在十五至十六世纪间传来的宋代的新儒教,成为其后的日本文明的核心价值。
  要向各位用很短的时间讲述两国间悠久的历史是不行的,今天仅就十六世纪初到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川时代其特色及其与现代的关联这一主题,向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在德川家族第一代德川家康取得政权前的数百年间,日本是处于旷日持久之战乱的时代,我们称这个时代为「战国时代」。这像是一种选举大会,在地方战胜了地方预选的「大名们」(大名是在地方上有自己领地的武将),最后还要在日本全土竞争「天下」的统治权。
  要说清楚日本的权力结构是相当困难的,十二世纪以后,天皇成为名义上的权威,受到全国民众深厚的爱戴,但在政治上,实权却是由武士阶层掌握的。
  在故事、戏剧以及电影中,那个「战国时代」是个华丽的、英雄与悲剧的时代。说到战争,无论哪个时代都是悲惨的;特别是在「战国时代」的末期,从欧洲传来了枪炮,在仅仅几十年间,日本就成为澜缟献畲蟮那古谏T诹骄稣街校罅渴褂们剐担丫哂辛私秸牟锌嵝浴?/P>
  先祖德川家康一五四二年出生在名古屋附近的一大名家庭。家康的父亲在连续不断的战乱中死去,家康三岁就与母亲分离,并在战乱中作过人质,在饱尝战乱的痛苦中长大成人。他在战场上使用的旗号是佛教用语:「厌离秽土,欣求净土」。这与其他武将的旗号是完全异质的东西,这也非常明白地显示他的理想是要在这个世上消除战争。
  我们把他取得政权以后的政府称为「德川幕府」,这个幕府最初实现了把日本社会从「武的世界」转换成「文的世界」。这个政策的基础,用现代的话说应该是「国家安全保障」,这除了一部分武士以外,也得到了全国民众压倒多数的支持。从「武」的世界向「文」的世界转换是多么困难啊,即便在现在,看看阿富汗、伊朗,就可以马上明白。
  为了这一大变革,家康所采取的最初政策是文教政策,他在幕府成立之前的一六〇〇年,在日本首次推行大量的活字印刷。他说:「世道浇漓,骚乱不绝是由于人伦之道不明。为了究明人伦之道,实行仁政,除了印行书籍以外别无其他方法。」于是,大量印行了诸如《贞观政要》、《群书治要》等中国的英明帝王与名臣良相的行政书籍,这些书籍与儒教的《四书》一起,是「德川时代」被用于武士教育的核心教材。这些家康出版的书籍是原封不动的中国书籍,当时日本的知识阶层、天皇及其周边的宫廷贵族、僧侣、武士阶层都会读写中国文,女性与一般人是不会的。
  幕府开设的一百年内,在日本各地出版了庞大量的书籍,但其中六成是日文书。也就是说,在一百年间,家康开始的文教政策渗透到了日本的方方面面。女性、农民、市民也用日文来印行日本的诗歌,来阅读反映日常生活的小说、百科词典等实用书以及翻译成日文的中国古代儒教与佛教的书籍,《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是大受欢迎的书籍。
  在德川幕府时代最初的百年间,日本发生了巨大变化。以一六〇〇年开始计,到一七〇〇年,一百年间一千二百万的人口增长了二倍半,达到三千万。从世界史的角度来看,十七世纪欧洲人口由于起于宗教对立的各种战争、捕杀魔女、瘟疫的流行等有减少的趋势,南北美洲大陆的原住民则由于西班牙、英国、法国的殖民化而毁灭性地减少。另外,非洲大陆也由于奴隶贸易而人口急减。因此,可以说当时处于世界最东边的日本是极为幸运的。
  在这最初的百年时间里面,发生了许多事情:完成了日本全国河流的治水工程和开发了广大新田,是人口激增的最大原因;在全国范围整治了道路,统一了度量衡,金银货币由于有政府的质量保证而安稳地在全国流通;更进一步的是,这时大体统一了法律制度与裁判制度,在全国确立了罪刑法定的原则——裁判在德川时代对所有阶层都是公平而严正的,特别是对占人口百分之五至七的统治阶层——武士——的不法实施了极为严厉的法规。
  在百年的和平中,由于这些政策在日本各地得以贯彻,在一七〇〇年前后日本社会迎来了巨大的繁荣时代,史称「花样的元禄时代」。也可以说,是一种「泡沫经济」。那时,江户——现在的东京——的人口超过了百万。当时的伦敦、巴黎的人口是六十至八十万,江户是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说数一数二,是因为我不知道当时北京的人口。下面向大家介绍几个德川时代有特点的历史情况。
  第一,是教育与武士在时代发展中的日益贫困。
  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社会整体上富裕起来了,但处于统治阶层的武士反而贫困了——向西方人提起这事,他们说:「那会有这样的事,百分之五至七的统治阶层完全掌握了行政、司法、警察以及军事力量,财富理应集中地被这个阶层所操持啊。」这也许是世界的常识,但在「德川时代」,事实上武士阶层的确是渐渐地走向了贫困。
  武士的收入只是征收自己所辖土地上农作物产量的百分之三十五至四十作为食料,剩余的则在市场上出售,不归管辖土地的武士所有。这无论是中央政府的德川幕府,还是地方政府的大名,或者在他们下面作为官僚来工作的武士,完全是同一个标准。
  这样的话,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流通日益旺盛,货币经济的规模就扩大,武士的收入相对就减少了。也就是说,固定征收土地收成所得的财富在日益扩大的货币化财富中,比例是逐渐缩小了,武士政权与武士阶层于是就逐渐走向了贫困化。为此,无论是幕府还是各地大名,在贯彻货币紧缩政策的同时,进行了抑制经济扩张的努力;但是一旦品尝到富裕甜头的社会,上面的命令是决不会让他们向后倒退的。
  在日本,当时约有二百六十个藩国(各大名所管辖的地域),武士阶层的教育在各藩所设的藩校(各大名为自己家臣的子弟教育所设的学校)中进行。根据幕府的方针,内容都以儒教教育为中心,一开始以宋代中国的朱子学为主,到幕府末期,阳明学也被广泛采用。而在大多数的藩校里,都设有孔子庙,定期举行祭祀典礼。这些藩校的顶点,是江户的「幕府学问所」(昌平校),它接受各地藩校送来的优等生来学习,「幕府学问所」就是现在东京大学的前身。
  武士的教育是从四至五岁起背诵《论语》开始的,到二十岁前后要学完《论语》、《中庸》、《大学》、《孟子》。正如大家所知道的那样,儒教的教导是为了教导者推行给人民带来幸福的仁政,提高自己的学问、加深心性涵养、提升德行是其基本宗旨。还有,所谓武士阶层本来是无论何时都要准备献出生命以投入战斗的严格集体,因此武士的严格教育与儒教的道德律融合在一起,这造就了日本独特的武士道精神。
  另外,供武士阶层以外的社会子弟上学的地方称为「寺子屋」,在全国约有一万五千个。孩子们从六至七岁到十二至三岁,要掌握读书、写字和打算盘的能力。一般来说,他们从十二至三岁就要到社会上去边工作,边学习生存的本领。在二十岁左右就成为承担责任的实际社会人了。
  武士从孩子的时候,通过儒教的教育,因为学习了「物质追求是可耻」的观念,所以基本上不擅长经济问题。为此,从德川时代中期随着幕府与各藩的财政陷入困境,为了财政的再建,幕府与各藩就起用了许多武士以外的人才,像是现在的「经营顾问」似的。
  这些民间的顾问在各地努力振兴有特色的产业,武士作为个人到最后只有依靠销售大米来获得收入,而地方政府的藩从则把特色产品出口到江户或者外藩,以获得一定的收入来试图财政再建。在现在的日本各地,其名产品和特产品,实际上大多是那个时代所开发的。
  一八七〇年前后,是日本进入明治时代之「近代化」起点。那时,日本人全体的识字律男子约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女子约百分之四十至五十。这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进入近代工业社会的欧洲的水准,这一高教育的水准是支撑明治以后「近代化」的最大因素。
  第二,是和平而繁荣的市民社会。
  请各位看一张江户街面的绘画(展示绘画)。这是一八〇〇年前后江户市的中心地带——「日本桥」附近即现在的「三越百货店」附近的一则街景。
  从这张画上看,可以明白各种各样的事情。江户是水路纵横交错的城市,物资的运输几乎使用水陆进行。街道与今天的东京一样,纷乱繁杂。武士阶层或其他阶层的人们都完全平等地过着市民生活。太小了看不明白吧,腰上插着两把刀的是武士。
  画的最前方,下面的部分是鱼市场,一边四条、全部有八条撸的船叫「八丁橹」,是最快的小型船,用于把捕到的鱼在新鲜的状态下送到市场。送上岸的鱼马上进行出售,看,在扁担上挂着桶的鱼贩子在街上奔走叫卖。
  由于佛教的影响,当时的日本人不吃所有的兽肉,这一习惯一直到明治时期接受西化为止,约遵守了十个世纪。因为是在没有冷藏、冷冻技术的时代,所以出售的鱼几乎都是在江户湾(东京湾)捕获的;从那时起,日本人就非常喜欢吃用生鱼作的寿司以及生鱼片——新鲜是最重要的。
  江户湾是丰富的渔场,三百年中一直为江户的百万居民提供动物性蛋白质。在明治以后的近代化过程中,由于工厂废水等原因,湾内的水质污染日益严重,一段时间几乎捕不到鱼了。最近几十年努力的结果,水质明显改善,很多鱼再次返回是件非常令人高兴的事情。
  日本是个孤岛,并且山地占国土面积的的百分之七十至八十。在这里生活的人口有三千万,到江户时期的末期则发展到三千三百万。因此,珍惜资源的习惯非常彻底地普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诸如穿旧的和服,不要的布料、废纸,所有木材的剩料与碎片,炉灶里的灰,理发店的头发,蜡烛烧剩下的蜡,坏了的伞,木头或稻草做成的旧拖鞋等……所有用完的东西都回收用于重新生产,或用于肥料与燃料。另外,修理工匠把裂开的陶器、坏了的金属制品以及桶、蒸笼等木工制品修补好,以供重新使用。
  特别是木材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在整个江户时代得到非常慎重的管理,经常进行植树造林。即使是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的木炭与纸,它们也不是砍伐树木所制造,而是采集树上的树枝或底部的分支所制造,这样的话第二年就又有资源可以利用。现在占日本国土的百分之七十是森林地带,看上去好象是自然林,其实大多数是从江户时代开始种植的所谓「二次森林」(人工种植的森林)。
  即便是现在,日本与欧洲诸国相比,人均资源、能源的消费量也是非常少的国家。现在更要进一步贯彻这种节约精神,全体国民对节省能源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关心非常迫切——在这方面,大家日益认识到应该向江户时代学习的地方还很多。
  有点偏离主题了,江户时代特别是刚才向大家介绍的「元禄时代」之后的一百五十年,是市民文化整个日本花蕾盛开的时代。尤其是在以江户、大阪、京都为首的许多城市中,戏剧、文学、歌舞、饮食、绘画、美术工艺、新品种花卉的栽培、观光旅行等非常盛行,并且每个季节都有节日,这是非同寻常的和平繁荣之时代。
  在江户时代的中期,日本总人口的百分之十是城市人口。这在全世界来看也是非常早的城市化。当时最大的都市江户不断产生出新的学问、产业与文化,向日本全国传播开去。这里面,日本有一个叫「参勤交替」的独特制度作出了很大贡献。这个制度就是各地的大名(地方领主),把家庭主要人员放在江户,每隔一年在自己的领地与江户轮换居住。各地大名在江户拥有大面积的住所,在江户住一年,第二年回到自己的领地去住一年,依次更替。
  随着领主的移动,地方的年轻武士以及为他们服务的随从人员——农民、商人的年轻子弟,通过旅行获得了在江户居住一年的机会,因而就得以接触到江户的学问、文化、经济,并且与同样从各地出来的年轻人交流。
  另外,到德川时期后期,在「参勤交替」以外,许多普通的人也开始享受旅行的乐趣。以参拜神社、佛阁的名义,外出游览遥远的温泉与名胜古迹。这种观光旅行非常安全,他们印发了许多旅行指南,许多地方还推出了地方名菜,观光业成为了很大的产业。与现在相同的是,女性群体的观光、购物旅行也非常盛行;不同的只是不是利用「新干线」或汽车,无论是谁都用自己的双脚徒步外出。
  关于德川时代,还有很多内容想要向大家介绍,由于时间关系,先回归主题。
  德川幕府在一八五四年实行开国,废除推行了近二百年的严厉限制与外国通商的政策,并同西方国家缔结了通商条约。亚洲最大的强国中国在鸦片战争中败给英国的事件给幕府带来了强烈的冲击,二百六十年的和平之后,日本终于明白了日本无法抵御西方的军事力量。
  打开国门的第十四年即一八六八年,德川幕府把政治权力交还给了天皇,于是诞生了明治新政府,我们把这个体制的大变革称为「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是日本全体国民认识到一种明白无误之事实的结果——这个事实就是如果继续维持德川时代的政治、社会制度原封不动的话,日本是无法作为近代国家与西方列强进行抗衡的。
  同时,此前以儒教为中心的教育完全转变为学习西方学问的教育,以武士为顶点的身份制度也废弃了。在亚洲,最早实现近代化的日本,其近代化的原动力是在德川时代接受过儒教教育并且又接受了西方教育的知识精英——这个历史事实十分令人深思。
  从这些人从社会上逐渐消失的时候,日本迅速变成了夜郎自大的令人忌惮的军事国家。其结果,日本给以中国为首的亚洲国家带来了悲惨的战祸——这是我们这代人无论怎样追悔,无论怎样愤怒都无法挽回的事实。
  我生于一九四〇年,现年六十五岁,我最初的记忆是强烈的饥饿感与化为一片焦土的东京的街道。我进入小学是一九四六年,即日本战败的第二年,也就是战败后日本「珍惜和平教育」的第一届学生。
  我有很多外国朋友,在与美国人、中国人、韩国人、英国人以及很多欧洲人、阿拉伯人的亲近友人交往时,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会发生那样的战争?为什么不能预先防止那场战争?
  我想「教育」是最大的问题。孩子们的头脑是柔软的,可以接受任何事情。正因为这样,我觉得是错误的世界观与不断膨胀的对自己国家的美化,以及错误的所谓「爱国心教育」,造就了「军国主义」的日本。
  最近我在想,与现在填塞知识、只以经济富足为目标的教育相比,恐怕优先培养道德高尚与正确人生的德川时代的教育是更正确的……
  日本的人口从今年起开始「负增长」,孩子的出生少了,人口又是世界上最长寿的,于是我们日本迅速成了像我这样的老人越来越多的国家。
  经济学家们说,由于日益成为「老人国」,丧失社会经济的活力是令人担忧的,我也十分担心。但是另一方面,成为成熟的「大人」的社会,我们也一样可以享受高度的文化,但如果这样的社会又能够为消除世间的争端而提供思想智慧并对人类世界作出贡献的话,那么这样的社会还是值得赞美的。
  最近在日本各地旅行,发现到处都有让孩子背诵《论语》等教授中国儒家典籍的动向。孔子是二千五百年前的人物,他的教导虽然有很多也已不适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不断地继续学习和提高道德涵养的教导,则是万古常新。
  具有各自悠久的历史并且是「一衣带水」的中日之间彼此关系真正友好,或者说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人人都彼此怀有善意与尊敬,这对两国来说以及对整个世界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我想对于我们来说,有必要考虑开创为了下一代「超越过去、走向未来、培育友情的」新教育。虽然还是很小的动向,但中国古典教育在日本的复活是新教育迈出的第一步吧!
  谢谢诸君倾听我关于日本「近世」社会文化变迁的一些浅见,谢谢诸位,谢谢。
  (本文为德川恒孝先生在杭州某大学的演讲稿,由杨际开译,林桂榛校;题目为校者所加,原稿题目为《日本近世的繁荣与现代》,由德川恒孝先生用日文亲笔撰写;另,校后的译稿未经演讲者和翻译者审阅。)
  【德川恒孝先生现为德川家康家族第十八代当主[家督]、德川纪念财团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