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基金提前清盘:气候贫困——全球变暖最严重的受害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02:16:57

甘肃省永靖县陈家沟村,提供村民日常用水的水井

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这是很多外国人看过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后共同的感受。很多外国朋友到中国旅游,在看过发达的首都后,也开始质疑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这种时候,我通常都会跟他们说:“不管往哪个方向,请开车走100公里,那里才是更真实的中国。”

从去年六月开始筹备“气候变化与贫困”这个项目,时过一年,《气候变化与贫困——中国案例研究》报告终于在近日发布。作为第一个从气候变化角度审视中国贫困问题的研究,经过多位专家的潜心工作以及绿色和平转战三地的实地调查,终于修成正果。回想准备报告的经过,虽然实地考察比较辛苦,但仍旧是最值得回味的部分。

我们第一站去的是甘肃,在一个叫苦水村的地方停了下来。一进村看到几位老人在空地上晒太阳,同行的当地老师希望去其中一位老人家里看看,老人试图站起来三次,都失败了,当地盐碱化严重的井水使得他患有严重的高血压和心脏病,但由于贫困,他没有条件去医院治疗。我们搀扶起老人,踉踉跄跄的往他家走。泥土垒起来的房子摇摇欲坠,往里走,炕上坐着年近70的老伴和不到两个月的曾孙子,典型的“996138部队”。这个名词还是从扶贫领域的朋友嘴里听来的,就是说为了改善家庭生活条件,青壮年男性都要外出务工,家里剩下的都是老(“九九重阳节”)少妇孺(38/61“三八妇女节”“六一国际儿童节”)。

甘肃省会宁县苦水村,由于王维新家的青壮年外出打工,家中只剩下老年人和刚出生的曾孙

跟老人攀谈起来得知,他跟老伴的身体都不好,他勉强还能行走,老伴已经卧床多年,由于没有钱医治,只能在家看曾孙。家里的地靠十几岁的孙女来干,说着,孙女也从外边回来了。当问及身体健康的问题时,老汉把我们带到村里唯一的饮用水源处——一个简陋的水井旁边。

老汉孙女拎起旁边的水桶,用辘轳打了一桶水上来。浑浊的水上漂着树叶等杂物,同行的老师指着水桶说:“这水又苦又涩,苦水村的名字就是由此得来,喝了这水,不得病才怪。”我到底要尝尝这水到底是啥滋味,伸手一捧,那味道,苦、涩还有一丝土腥味儿,“小心啊,外地人喝这水可是要拉肚子的……”老师有些担心的跟我说。抬头看看打水的女孩,问道:“你们平时就喝这水?”“嗯。”再没有更多的回答,十来岁的她因为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从没上过学,茫然的眼神飘忽不定,似乎不敢与我们的目光相对,又不知看着哪里。

甘肃省会宁县苦水村,村民王维新的孙女正在打水

告别苦水村,车行向前,来到另外一个村庄,这里的耕地条件似乎比苦水村好很多,大片大片的土豆正处在丰收期,同行的老师朝坡上喊道:“张家的……”一个中年大姐应声站了起来,随着走,我们知道她是从苦水村嫁过来的,现在一家人有30亩地,生活比以前好很多。“哦,那你找对了人家,嫁得好啊!”我高声跟大姐说,大姐哈哈大笑,一巴掌拍到我后背,“哪里的话……”这朴实的一巴掌拍得我生疼,但这浑然天成的亲近感确实让久居城市的我感动。就是这样一个“嫁得好”的大姐,现在一家人生活的村子还没有通电,大姐说:“如果一家人交200元就能通电的话我觉得还能接受,现在一个人要200,我们家四口人,承受不起嘛。”

不到24岁的大儿子已经当了爹

作别甘肃,又来到四川马边县,同样的贫困,同样的茫然,不同的是遭受的灾害。马边每年要遭受大大小小的泥石流不下十次,彝族的俄木一家就是因为山中的房子被泥石流摧毁才搬出大山来到县城边上的张油房村居住。我们采访时,5个孩子连同父母都在田里种水稻,不到24岁的大儿子已经当了爹,如此庞大的家庭只有不到4亩的土地,天气好时还能勉强温饱,遇灾年就要断粮,生活十分窘迫。

11岁才上一年级的小朋友

5个孩子中只有最小的俄木曲波在上学,11岁的他才上一年级,但据他说,同班同学最大的已经14岁了。家中墙上挂着的奖状是他的骄傲,“得到奖状的,全班只有一个人”说这话的时候,大眼睛泛着光。床就是他的书桌,打开书包,亮闪闪的彩笔格外打眼,这是他优异学习成绩的奖品,视若珍宝的天天背在身上。

中国的贫困人群,对全球变暖的“贡献”最少,但却遭受着最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从他们的嘴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就是“不知道”,然后就是“没办法”,是啊,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来说,“老天”出了问题,他们能怎么办?

对于城市来说,也许缺水只会让你少洗一次澡少游一次泳,也许暴雨只会造成城市交通瘫痪,也许狂风只会阻拦我们外出的行程,而对于他们,那些生活在生态环境本就十分恶劣地区的贫困人群,水、土地、阳光、风雨就是他们的饭碗,环境变化会危及他们的吃饭问题。全球变暖令他们的生活更加飘摇不定,而身在城市的我们又能为他们做什么?气候变化是全球问题,每个人既是源头也是解决办法,只有大家都行动起来,以积极的改变应对气候变化才能避免最严重的气候灾难。还等什么,拯救气候,我们需要你的力量

稿件来源:绿色和平 作者:李昂

[作者简介: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项目主任,接触环境保护从大学社团开始,收过废纸,做过校园垃圾分类,也回收过废旧电池,崇尚身体力行的环保理念,相信只有亲眼见证才会有参与环保的冲动。2007年加入绿色和平,为缓解全球变暖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