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暨到断桥残雪路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00:58:46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结题细则

为提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引导多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见效好”的成果,健全教育科学成果评价机制,规范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引导教育科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增强中国教育科学的持续创新能力,根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细则。

一、工作原则

  列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的所有课题按期完成后,原则上最终成果均须进行鉴定,通过鉴定后予以验收结题。凡涉及政治、民族、宗教敏感问题的研究成果,须先鉴定后出版或发表。最终成果为书稿的,在通过鉴定之后出版的,须先报送样书,再领取结题证书。

  我办负责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国家重点、国家一般、国家青年基金和教育部重点、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和教育部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

  根据需要,我办委托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社科(科研处)负责所在地区和学校承担的部分教育部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的鉴定工作。

二、成果要求

   国家重大(重点)课题应在国家出版社出版30万字以上学术专著1部、在SSCI或CSSCI期刊上发表3篇以上系列论文。国家一般课题应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CSSCI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应在国家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在CSSCI期刊上发表2篇系列论文。教育部重点课题应出版专著1部或在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版)上发表3篇系列论文。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应出版专著1部或在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版)上发表2篇系列论文。教育部规划课题应出版专著1部或在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版)上发表1篇系列论文。

  所有课题申请结题均须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提交的研究总报告不少于3万字,成果公报6000-8000字。

三、免于鉴定的条件

  为鼓励优秀研究成果,减少重复工作,不同类别课题的最终成果具备以下相关条件的,可申请免于鉴定:

  1.列入国家社科基金的课题(国家重大和重点课题除外)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办法的具体规定,即获得省部级评奖二等以上奖励;提出的理论观点、政策建议等被省部级以上党政领导机关完整采纳吸收,并附有基本材料和相关证明。

  这里的奖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成果奖、国家教学成果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国家科学技术奖,以及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省级教学成果奖和省级科学技术奖。

  国家重大和重点课题不得申请免予鉴定。

  2.教育部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最终成果的主体部分被省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完整采纳吸收,并附有基本材料和证明;或最终成果的主体内容在《中国社会科学》、《新华文摘》发表或转载,并有明确标识。

  3.教育部规划课题最终成果的主体内容在《教育研究》、《心理学报》杂志发表,并有明确标识。

  教育部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达到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免于鉴定的条件,教育部规划课题达到列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教育部重点课题和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免于鉴定的条件,均可申请免于鉴定。

  申请免于鉴定的,在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时,要说明理由,并随寄相关证明材料、发表或转载原件。

四、鉴定方式

  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成果鉴定采用会议鉴定方式。其他课题成果鉴定一般采用聘请同行专家进行通讯隐名鉴定或会议集中鉴定的方式。教育部规划课题委托省级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鉴定。

  根据研究性质和质量,少数确需进行会议鉴定的课题,须经我办或其委托机构同意。

五、鉴定标准

  分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难易程度、应用价值等五个方面进行等级分类评价,定性(从五个方面进行模糊评价)和定量(分A级优秀、B级良好、C级合格、D级不合格)相结合,作为专家评价的参考标准。

  鉴定组织者根据5位专家的鉴定意见和鉴定分数,综合确定成果的鉴定等级。四个等级的量化标准分别是:“优秀”:①平均分在85分(含)以上;②不少于4位专家打分在85分以上;③不少于4位专家划等级为“优秀”。以上条件必须同时具备(下同)。“良好”:①未达到“优秀”等级;②平均分在75分(含)以上;③不少于4位专家打分在75分以上;④不少于4位专家划等级为“良好”(含)以上。“合格”:①未达到“良好”等级;②平均分在65分(含)以上;③不少于3位专家打分在65分以上;④不少于3位专家划等级为“合格“(含)以上。“不合格”的标准是指低于“合格”等级的标准。

六、专家选定

  鉴定组织单位分别建立相应的鉴定专家资源库,组织鉴定时,鉴定专家由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或其委托机构从鉴定专家资源库中遴选确定。鉴定专家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相应的行政职务、学历,思想作风正派,有较高学术水平。鉴定专家的职责是公正、公平、客观、准确地评价课题成果,鉴定工作接受相关法律法规及其信誉制度的制约,接受社会、鉴定组织单位的监督与管理。鉴定组织单位对鉴定专家的人选、鉴定过程的具体内容严格保密。

七、工作形式

  鉴定专家在认真审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照课题申请书预期达到的目标,参照《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等级评定参照指标》,实事求是地对成果提出客观、公正、全面的鉴定意见。

  采取通讯鉴定方式的,鉴定专家分别提出个人书面鉴定意见、分项评定成果等级、提出能否通过课题鉴定的明确意见。鉴定组织单位根据4/5鉴定专家的意见确定课题是否通过鉴定。

  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由鉴定专家个人分项评定成果等级,并由鉴定组集体评议,形成综合性鉴定意见和能否通过课题鉴定的明确意见报鉴定组织单位,经鉴定组织单位确认后确定成果是否通过鉴定。

每个课题的鉴定专家一般为5人,最多不超过9人。课题组成员(顾问)以及上级单位的人员不能担任本课题鉴定专家,课题负责人所在省区参与鉴定的专家不超过2人,课题负责人可以提出2位以下建议回避的鉴定专家。

八、经费保障

  成果鉴定所需经费从课题研究经费中支出。每项课题通讯鉴定费3000元。课题负责人在报送鉴定材料的同时向鉴定组织单位垫付鉴定费用,再由鉴定组织单位向专家支付。有直接经费资助的课题通过专家鉴定后,我办将其预留的课题研究经费拨付课题负责人。

九、时间

  鉴定组织单位在收到鉴定申请后的15天内对鉴定材料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即组织鉴定,鉴定工作原则上在鉴定组织单位收到申请人寄送的鉴定材料后2个月内完成。

十、公示

  课题鉴定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鉴定组织单位将公布课题研究鉴定结果和鉴定等级,公示鉴定专家的鉴定意见,接受社会监督。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课题成果、专家鉴定意见持有异议的,可在鉴定结果公布之日起30日内向鉴定组织单位提出。

  鉴定等级为优秀的,通报表扬,载入信誉榜,评奖时给予推荐;第一次鉴定未通过的,承担者须暂缓1年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第二次鉴定仍未通过的,按撤项处理,承担者3年内不得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并载入不良信誉榜。

  成果若出现抄袭剽窃等其他违规行为,除通报外,课题按撤项处理,并追回全部资助经费,承担者3年内不得申报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不结题者,冻结其申报课题权利。

十一、重新鉴定的规定

  第一次鉴定未通过的,鉴定组织单位将鉴定的结果反馈给课题负责人,课题组根据专家意见改进研究工作,须在半年内重新申请鉴定,并再次支付鉴定费用。

十二、鉴定程序

  1.课题研究工作完成后,课题负责人填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以下简称《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可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下载),经所在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审核合格后,将《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课题最终研究成果(成果主件及必要的附件)、《课题申请.评审书》复印件共7套鉴定材料(5套提交鉴定专家、2套存档)一并报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相应学科主管人员。申请免于鉴定的,报送鉴定材料2套,免于鉴定申请未获批准的,需再次报送鉴定材料5套。

  2.鉴定组织单位将鉴定材料及《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专家(个人)鉴定意见表》(以下简称《专家(个人)鉴定意见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鉴定等级评估参照指标》寄送鉴定专家(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鉴定材料须在鉴定会议前一个月寄送鉴定专家)。

  3.鉴定专家在审读最终成果后,分项评定成果等级,填写《专家(个人)鉴定意见表》,并提出成果能否通过鉴定的明确意见(采取会议鉴定方式的,鉴定会由鉴定组织单位主持,鉴定组长负责,鉴定专家独自分项评定成果等级,并通过讨论形成专家组鉴定意见,提出成果能否通过鉴定及鉴定等级的明确意见)。

  4.鉴定组织单位根据4/5通讯鉴定专家的意见(或专家组鉴定意见)确定成果是否通过鉴定。

  5.公示课题成果、专家鉴定意见及鉴定结果,接受社会监督,接受单位或个人的书面异议材料。

  6.鉴定组织单位对鉴定程序进行审核,在《成果鉴定申请.审批书》上填写审批意见。

  7.最终成果鉴定通过后,由我办进行课题研究资料审核工作。

  履行立项申请承诺、通过课题鉴定、资料完备的,我办发给《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结题证书》。

十三、其它事宜

  1.课题通讯鉴定费一律邮寄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要写明课题负责人的姓名和课题批准号,以便查对。

2.课题结题材料统一装订成册,邮寄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同时把电子版发至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学科主管的邮箱。

如何设计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方案

在进行一项课题研究之前,我们都应要先对课题的研究方案进行设计,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课题的研究更具有目的性、可操作性、计划性和规范性。

    要学会制订教育科研方案,就必须了解教育科研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教育科研方案的类型及教育科研方案制订的基本要求。
    一、教育科研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
    教育科研方案究竟由哪些要素构成,并无统一看法,但人们对科研方案基本结构要素认识是一致的。任何一个研究方案,都应当包括这样三个方面:第一,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第二,进行什么样的研究;第三,怎样进行研究。简言之:研究的起因、背景,研究的内容性质,研究的途径和方式。

    研究方案的基本结构应当根据这三个方面来安排。否则,就是不完整的。下面提出的教育研究方案的基本构成要素,并不能视为惟一正确的对教育研究方案构成要素的认识。一般来说,教育科研方案大致都有如下几个基本要素:①问题的提出;②研究目的;③研究内容;④研究方法;⑤研究步骤;⑥研究成果的形式。大体上①回答“为什么要进行这项研究”,②、③回答“进行什么样的研究”,④、⑤、⑥回答“怎样进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是一项科研方案的开头部分,也称为“研究背景”或“研究意义”。
    在这部分里,主要阐述选题的依据或理由。选题的依据,应当既包括理论依据,也包括实践依据。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基础上进行的,如果没有科学理论根据,这项研究的科学性就存在问题。同时,科学研究又不能脱离实践,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因此,研究本身也应当有实践的根据。
    阐明选题的理由,对于他人来说,是让别人认识到这项研究的价值;对于自己来说,也是研究者自己明确研究的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包括教育科学研究,往往不是个人进行的,而是以研究这“共同体”的方式进行的。在科学研究的共同体中,需要取得研究的共识。因此,“问题的提出”部分,无论对于方案的主要制订者,还是对参与研究的人员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部分的阐述,可以让全体研究者都能明确研究的意义,这是有效开展研究的前提。对于科研方案的论证者来说,通过这一部分,可确认该方案的价值。若是为招标项目进行论证,论证者也可据此确定该研究项目是否有资助的意义,从而为政府或有关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咨询意见。
    (二)研究目的
    有人把“研究目的”放在“问题的提出”中,也有人把“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合在一起。但是我们认为,明确地提出研究目的是必要的。所谓研究目的,就是预期的研究结果。
    既然研究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那么在研究之前明白研究“为了什么”,就是很重要的。
    关于“研究目的”的表述,往往有惯用的句式:“本研究的目的是(为)……” “通过研究,本课题试图达到……目的”“本研究的意图是……”“本研究旨在……”    
    (三)研究内容
    研究内容是研究目的的具体化,反过来说,研究内容是实现研究目的的保证。
    研究内容是一个研究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判断一个研究方案能否取得结果的主要依据。
    如果说研究目的只是表明研究“为了什么”,但是还没有能够表明研究“要做什么”。如果不明白研究要做什么,那么这项研究就什么也不能获得。    
    正因为如此,研究内容也是最让许多研究方案的制订者感到困难的地方。
    研究内容作为研究目的的具体化,应当表明要达到研究目的,具体要做的研究工作有哪些。
    有些人不懂得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的关系,把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混为一谈。这样实际的研究活动就无法开展。
    (四)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广义地说,研究方法是实施整个教育科学研究全过程(从选题到完成研究报告)的方法;狭义地说,研究方法主要是资料收集的方法,也包括资料分析处理的方法。
    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任何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都不是单纯地收集资料的工具。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往往收集到的资料也不同,因此,不同的资料收集方法会影响到整个研究思路,包括材料的分析处理,甚至研究报告的撰写形式。
任何一项研究都不可能单纯使用一种研究方法,因此,方法总是被研究者根据特殊的研究任务综合地使用的。
    但不管怎么说,这里所说的研究方法是狭义概念上的方法,主要是指获取研究对象资料的方法,也包括分析处理资料的技术性方法。收集资料的常用的、基本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调查法、文献法、实验法等,资料处理的方法主要是社会统计软件“SPSS”。
  即便这里所说的方法主要指收集与分析资料的方法,但这里的方法不只是一般概念上的方法,同时也是具体的方法,即它们是指观察的具体工具、调查的具体工具等等。这些工具是研究者自己制作出来的。
    (五)研究步骤
    有计划、有目的的研究,不可能是没有任何时间限定的研究。尤其由有关方面提供经费资助的课题,更是有时间的规定。我国与国际经济规划相适应,也实施五年科研规划,如“六五”规划、“七五”规划、“八五”规划、“九五”规划和“十五”规划等。因此,申请经费资助的项目,必须根据时间要求拟出具体的研究实施步骤。
    拟定研究步骤,必须根据研究项目所规定的时间来考虑。一般来说,研究步骤不仅规定了在研究的哪一阶段做哪些事,而且还规定了在哪一研究阶段应当完成何种成果。
    (六)研究成果的形式
    通过研究要获得什么样的成果,这在观念上也要明白。这里的成果是指研究“成果形式”。所谓研究成果形式,就是用何种方式来表述的研究成果。研究是为实践及科学理论发展服务的。科学研究只有取得物化形式的成果,才能为人们所共享,才能对理论与实践产生作用。一般来说,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可以是论文、研究报告和著作等。当然也应当包括其他各种作为记录、传播科研成果的方式。人类还在不断发展自己的传播媒介,因此,我们不能完全知道科学研究的成果将会采取怎样的新形式。
    二、教育科研方案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个好的研究方案要制订出来,或评价一个好的研究方案,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科研方案的制订必须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进行
    前面我们已经指出,文献研究要贯穿在研究的全过程,在选题和科研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它显得尤其重要。一项科研方案的制订,不仅是研究者对于研究的规划过程,而且也是研究者自己对课题进行初步研究的过程。

  一项方案,涉及研究多方面问题:研究的价值、研究的假设、研究的方法、手段等等,因此,离开文献的研究,要完成一项质量高的、可行的研究方案是不可能的。                                    
    (二)科研方案必须经过论证
    教育科研选题要有论证的环节,科研方案的制订也要有论证的环节。如要保证课题研究的质量,开题报告会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开题报告就是对研究可行性的进一步论证,其本身就是科研研究的重要形式。
    无论何种形式的教育科研方案,必要的论证,是保证科研能够获得积极成果的重要条件。
    (三)科研方案的基本概念必须明晰 
   人所发现的世界,最终是以概念来反映的。一项研究,也是由—系列基本的概念来反映的。因此,制订一项研究方案,必须明确基本的概念,把概念界定清楚。
    (四)科研方案必须符合思维逻辑
   思维逻辑是客观逻辑的反映,思维逻辑或认识逻辑与客观逻辑应当是一致的。科研要获得的是客观世界的逻辑,因此,方案的思维逻辑就必须是正确的。

    (五)科研方案必须符合过程逻辑 

所谓科研方案要符合过程逻辑是说科研方案与实际研究过程必须相吻合。如果一项研究方案,在际的操作中是不可行的,我们说这一方案就存在过程逻辑的问题。

关于如何进行校本课题研究的几点意见

  

课题研究既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学习活动。而校本课题,是以教师自身教学过程中发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课题。作为课题研究的承担者,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校本课题研究选题要有价值。

课题追求实用价值,即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当中遇到的问题,或为教育教学中的某个现象寻找答案。这样课题的针对性、时效性都比较强,对于改善传统教学中教与学的主客体的地位,平衡学生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培养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综合能力,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另外,教育工作具有很强的个性和艺术性,别人研究过、做过的工作,因为条件有差异,可能仍需探究,有创造性就可行。要使选题有价值可以用几个字来检查核准:

“近”,就是贴近教育,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少好高骛远。

“小”就是切口宜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以小见大学习研究。

“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关注。

较贴切的如“初中毕业班后进生转化研究”、“加强七年级学生自习课堂自主管理的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口语表达兴趣之研究”、“物理教学中加强学生解题技巧指导的研究”等等。

二、校本课题研究流程要明确。

校本课题研究来自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开展校本课题研究需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作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办法与策略,在教学实践中实施、反思、调整,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真正有效的方法,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选好课题以后,校本课题研究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准备阶段,包括材料,方法选择,方案制定等。

2、资料收集,这也是课题研究的基本活动,包括阅读书籍,查阅历史文献等收集书面资料,通过实地考察、调查,采访,获得直接研究材料,通过体验,模拟等取得相关材料。

尤为注意的是,有价值的教学案例、反思,需及时记录,这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力的素材。况且,一个研究成果的推广,需要有文字资料。

3、整理归纳分析材料,寻找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得出初步研究结论。

4、充实材料,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三、校本课题研究成果可多样。

研究报告、论文不是校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唯一表达方式。中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科研的现实场景之中的,其研究也应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表达方式——日志、叙事、案例、反思等,这些方式便于操作,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育科研活动成果的表达方式。

1、“教育日志”是教师对教育教学生活事件的定期记录,是用语言符号和文字梳理自身的行为,记载真实的生活场景,有意识地表达自己。通过撰写教育日志,教师可以定期回顾和反思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境,更多了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2、“教育叙事”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其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从故事中体验到教育是什么或者应该怎么做。

3、“教育案例”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含有问题和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写作教育案例为教师提供记录教育教学经历的机会,促使教师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促进教师对自身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升教学专业水平,也为教师之间分享经验、加强沟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4、“教育反思”的核心是通过不同的视角来观察我们是怎样思考和工作的。”教育反思的类型很多,有专题反思与整体反思,即时反思与延时反思,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与课后反思等。

四、校本课题研究认识要到位。

校本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在形式、名称上虽有不同,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并有利于常规教研摆脱形式主义和缺陷。在教学、听课、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听课中去领会、感受、试验,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解决一个问题之后,又开始另一个校本课题研究……可以说校本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是相得益彰的。

(1)校本课题研究对象必定是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也会体验到研究带来的快乐。

(2)务实的校本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寻找对策。需要全体教师动起来,发挥主观能动性,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多、更新的要求,这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也是一个促进。

(3)当一个校本课题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为了进一步规范教科研活动,切实搞好校本课题研究,要求各学科组:

组长认真组织实施已报批的研究项目,督导研究进程,尽快拿出研究成果;

各课题承担教师应及时搜集案例、整理研究成果,形成先进经验,以便交流;

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根据教学实际,应积极申报新的校本课题,作新时代的先锋,创辉煌业绩。

 

 

如何有效开展校本课题研究

一、合理选题

校本课题应根据“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校本研究理念,是为了解决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对策、依据,以供校长室作为决策参考,供有关部门和教师作为工作指导。

   二、成功开端

    研究的框架主要是开题报告,它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纲。开题报告,就是当课题方向确定之后,课题负责人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撰写的报请上级批准的选题计划。我们的开题报告实际已经迟了,它主要说明这个课题应该进行研究、自己有条件进行研究以及准备如何开展研究等问题,也可以说是对课题的论证和设计。可以说,一个好的开题报告就是课题研究成功的一半。

    如何写开题报告?

    首先我们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写开题报告了。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我们的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

    当然拟题得掌握一些基本的技巧,一是标题不能太长,要简洁明了;二是要准确朴素,不能为了好看而搞得花里胡哨的,反而让人不知所云;三是用语要规范,有些人为了哗众取宠,有意在标题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词汇,或者干脆现搬一些口号式的新名词,结果弄得文不对题。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课题研究的背景。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

   2、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就是本课题有没有人研究,研究达到什么水平、存在什么不足以及正在向什么方向发展等。开题报告写这些内容一方面可以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地位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课题研究人员对本课题研究是否有较好的把握。我们进行任何科学研究,必须对该问题的研究现状有清醒的了解。

   3、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课题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课题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

   4、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我们现在进行的课题基本上都是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必须有一些基本的理论依据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比如我们要进行实践课实验研究,我们就必须以课程理论、学习心理理论、教育心理学理论为研究试验的理论依据;我们进行教学模式创新实验,就必须以教学理论、教育实验理论等为理论依据。

   5、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我们有了课题的研究目标,就要根据目标来确定我们这个课题具体要研究的内容,相对研究目标来说,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研究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这对我们整个课题研究十分不利。因此,我们要学会把课题进行分解,一点一点地去做。对研究范围与内容的界定,主要是将原来过大的研究范围适当缩小,对原来不明确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有些课题研究内容比较笼统,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则要将这些笼统、模糊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可以着手研究的具体问题。采用哪些研究方法,要从拟研究的问题出发进行选择,应根据每一具体问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在报告中,要具体写清楚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并尽可能详尽地写出具体的操作过程。此外,还就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以求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论。

    6、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 ,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7、课题研究的步骤。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8、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在方案中,要写出课题组长、副组长、课题组成员以及分工。课题组组长就是本课题的负责人。一个课题组应该包括三方面的人,一是有权之士,二是有识之士,三是有志之士。有权了课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支持,有识了课题质量、水平就会更高,有志了可以不怕辛苦,踏踏实实去干。课题组的分工必须是要分得明确合理,争取让每个人了解自己工作和责任,不能吃大锅饭。但是在分工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全体人员的合作,大家共同研究,共同商讨,克服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总之,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题名称(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三)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五)课题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六)研究工作的步骤(七)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专长(八)现有基础(九)经费估算。

     写出开题报告后,就可由课题组组织召开开题论证会了。开这个会要发挥如下作用:

   第一,可以使课题组成员进入研究状态,明确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角色,同时,也使每个成员能够在课题研究的最初阶段特别是在研究设计上充分发挥作用。

   第二,可以使研究思路更清晰:课题组成员之间观点的交流与碰撞,更有助于提高研究设计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有了清晰的研究思路,就可以保障课题研究的方向,使课题组成员按计划有步骤地、系统地开展研究工作。

   第三,可以使研究计划更具体:对立项中的研究计划进行再次设计,同时进行具体化、操作化的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指导课题研究全过程的蓝图。使那些在课题申请时长不十分清晰的想法变成具体的思路和研究计划。

会后根据专家的意见及研究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再次修改开题报告。批准后研究工作进入实际研究阶段。

   三、细致研究

   1、校本课题必须要有针对性,尤其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上,要细致、可行。

   2、研究必须真正进行,搞研究必须要静下心来,不能有功利之心,必须老老实实做学问。

   3、要脚踏实地,不能闭门造车,所引材料、数据必须可靠、翔实;要定期、不定期集中探讨,发挥集体智慧。

   4、要有研究成果,这里的成果是指新的、对学校有帮助、有建设性意见的成果,而不是照搬前人或书本的。

 

 

 

校本教研课题研究管理制度

 

校本研究是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从本校教育教学实际出发,主要依靠学校自身的条件、设施和资源,开展教育科研、教学研究和教育培训,并在教育教学中取得成效。校本研究活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校本教育科研活动、校本教学研究活动和校本培训活动。校本研究的主体是全校教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校本研究的目的。学校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广泛深入和多种形式的研究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积极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促进深层次的教育改革,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的质量,同时发挥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为兄弟学校提供教育实践和教育研究的成功经验。

 一、课题的领导机构

    1、校本教研领导小组:统筹管理全校课题工作。(组长:许秋凤校长  副组长:谢尔副校长)

 2、教研处:具体负责本校课题的立项、管理、评审和评选、奖励等具体组织工作,并向上级组织推荐优秀课题和成果。

二、课题的申报和立项。

(一)课题的申报

[课题申报原则]

1、 科学性原则:课题指导思想正确,立论依据充分。

2、 实用性原则:课题必须联系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对学校教育教学改革有指导作用和实用价值。

3、 创新性原则:课题要在他人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创新。

4、 可行性原则:课题研究目标要明确具体,研究步骤及操作措施扎实,并具有相关保障条件,能按时完成研究工作。

[课题申报条件]

学校在职教师均可按规定程序申报校级以上教育教学研究课题。教师可以单独申报,也可与他人合作申报课题。

(二)课题申报程序

课题申报人应是课题负责人,必须是该课题的实际主持者,并在课题研究中承担实质性任务。教师申报校本课题,直接向教研处提出立项申请,提交课题研究方案,并完成“南宁市教育科研课题申报表(一式三份,一份交教研处,一份交教研组长,一份自留)。教研处组织有关人员对课题进行论证、审批。

注:每一申报人同一时间内不能申报或为主承担两项以上研究课题(不含上级单位委托的)。

(三)课题的立项

[校本课题的立项]

1、 立项条件:课题研究以教育教学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为落脚点,研究目标明确,实施措施切实可行。课题研究人员具备完成课题研究的基础和能力。

2、 立项审批:教研处负责受理校本课题的申报,负责指导填写申报材料,并负责组织有关力量对课题进行论证后,批准立项。

 

三、课题的过程管理

1、经批准立项的各类课题,由教科室和课题负责人负责管理。

2、课题负责人应按照“课题申请书”和课题方案,团结课题组全体成员,认真、扎实地展开研究工作。

3、课题研究各阶段要有研究计划,在研究过程中要牢牢把握研究方向,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坚持理论联系实践的原则,落实措施,努力完成各阶段研究任务,各研究阶段结束要有阶段性研究报告。课题研究要适时推出教学研讨课等形式的校内、校外公开交流研讨活动。教研处通过《课题研究实施手册》来加强校本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课题研究实施手册》由校本课题组组长负责填写,作为课题组及组长科研工作的考核依据之一。

4、课题研究结束后,课题负责人应及时总结、提炼科研成果,递交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及佐证材料。

5、课题研究要认真做好资料积累工作。校本课题研究资料由各课题负责人自行保管,计划和总结性材料交教科室备案。区级以上课题研究资料积累工作由教科室和课题负责人共同负责。

6、教研处处对课题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不定期检查。

四、课题结题

1、校本课题由教研处组织力量,根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及佐证材料,结合课题研究实际情况,进行成果鉴定。课题承担者要按照课题方案如期形成研究成果,成果形态包括案例、教案(包括教育教学活动方案、设计意图及后记)、校本教材(需附教材开发说明)、课件(需附设计方案及价值)、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经验总结、实物模型(需附设计或制作说明)等。

2、校级课题由学校发展研究中心进行结题评审,课题承担者需提交研究成果和相关附件的文本和电子文稿。不能通过结题评审的课题,由课题承担者提出延期或终止研究的申请。

 

五、成果的鉴定和评价。

1、鉴定提供一式三份鉴定申请表,交教研处。

2、由课题领导小组和教导处组织力量进行鉴定,鉴定内容:论文、研究报告、研究计划、全部档案资料,必要时,进行现场调查。

3、校本课题每年评审一次,时间为每年的5月份。

4、鉴定时要提交的材料有:

⑴课题申报表;

⑵研究方案;

⑶研究计划;

⑷研究报告或实验报告、调查报告;

⑸研究课题的主要附件:主要的原始记载、论文专著等。

六、课题的检查和验收

    1、课题领导小组会同教务处采取不同形式检查课题实施情况,对进展不好或不落实的课题,要求制定整改措施,整改后仍不合格的,撤销该课题立项。

    2、收集学生反馈意见。

    3、查阅各项材料。

4、课题研究结束,课题组向教务处提交结题报告,学校课题领导小组进行审定验收,并颁发结题证书。

七、几项保障制度

1、 课题组组长负责制度:课题研究实行组长负责制。各级课题组长、副组长要团结课题组成员,群策群力,扎实地展开课题研究。在发挥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完成撰写研究方案,填写课题申报表,设计阶段性研究计划和落实措施,总结阶段性研究情况,撰写课题研究报告,完成申请结题材料等。

2、 理论学习制度:实践研究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课题组组长要积极组织好组内的科研理论、方法的学习、交流活动。课题组要分期、分阶段布署与课题有关的学习内容,并做好学习过程记录。课题组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征文征稿活动。每个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写1篇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每个校本课题组争取每年至少有1篇围绕课题研究的科研论文在市、区级或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区级一等奖以上奖励。

3、 汇报、交流制度:(1)课题研究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如文章发表或获奖(市级以上)、业务竞赛获奖(区级以上)等,各课题负责人要及时向教科室汇报,提供相关复印件(集体类获奖证书等原件交教科室统一保管)。(2)各课题组每学期要进行一次中期汇报:校本课题由组长负责组织,邀请学校有关领导参加。(3)每学期末,各课题负责人要进行阶段性总结,形成阶段研究报告,在期末全校科研总结会议上交流。

4、 检查、考核制度:教研处定期对各课题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每学期1-2次,内容包括:检查《课题实施手册》,科研资料积累,听研究课等。检查结果作为课题组及组长工作考核依据。(2)各课题在实施过程中注意版权问题,一是在参阅网络资料等不能照搬照抄,合理选用的要注明出处。二是课题组成员中谁负责或参与做了什么工作,组长要作好记录,在提交成果时予以注明,便于学校考评、奖励。

 

                                                         南宁四中教研处

                                                           2007年9月

 

结合新课改带来的各种变化而产生的各种问题,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学校从五个方面初步拟定以下课题研究方向,也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自拟课题。

附:参考课题名称

  一、教学与管理:

    1、新课程实施后高三总复习模式的探究

    2、学生管理新模式的探究

    3、考试方法的改革与创新研究

    4、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实践与研究

    5、复习课模式的实践与研究、练习课模式的实践与研究、讲评课模式的实践与研究

    6、班级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7、年级教学管理的实践与研究

    8、对低差生的管理与研究

    9、对某一学科的某一方面的教学研究

   10、对我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研究存在的

    二、教研与管理:

    1、教研制度改革与创新

    2、校本教研的有效途径与方法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有效整合

    4、以新课标为指导探索课程资源开发和教材整合

    三、德育:

    1、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1、新时期家访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评价

    四、评价:

    1、学生发展性综合评价方式的研究

    2、学生成长记录评价的操作与管理方法

    3、教师发展性评价标准与模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