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暨朗臻熙苑学区:中医基础理论-参考模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8:28:06

您现在的位置是 > 参考 >目 录 > 病 机
1 病机的概念及其层次
2 中医病机学的源流
3 正气与免疫之比较
4 中医发病学的整体观
5 “内外合邪”的发病观
6 体质的概念及分类
7 中医学对体质的认识
8 体质与发病的关系
9 邪正盛衰与病证虚实的关系
10 虚实错杂与虚实真假之辨
11 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12 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13 “阳胜则热”与“阳胜则阴病”辨析
14 阴阳偏衰与阴阳偏胜之寒热辨识
15 阴阳偏衰与阴阳互损之别
16 阴阳格拒与阴阳转化之别
17 亡阴与亡阳的机理与辨识
18 疾病阴阳失调的变化规律
19 气郁为六郁之先论
20 气虚与气陷的联系与区别
21 气逆与气陷之别
22 气闭之诸厥证辨析
23 气脱与亡阳之辨
24 血瘀与瘀血之别
25 津液代谢失常的机理
26 伤津与脱液的区别
27 风气内动的机理及其临床表现
28 “治风先治血”的理论与临床意义
“治风先治血”是临床治疗风邪为病处方用药需要遵循的指导原则。
“治风先治血”之“风”字,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风邪,二是指风病。
“风”指风邪及由此而为病。风为阳邪,善行数变,又为百病之长。因此,临床所见,因于风邪而病者,为病广泛,见症多端,如头痛、痹证、痉证、中风、眩晕、出疹性疾病、瘙痒、便秘、脱发、咳嗽等。
“风”言风病。风病有内外之分,外感风病,如痉证、痹证、头痛、中风、眩晕、咳嗽之属;内伤风病,起于内风,而内风或为热极生风,或为肝风内动,或为阴虚风动,或为血燥生风。外风属实,内风则以虚为主虚实夹杂,或纯虚无邪。
外风易扰血分。风无定体,善动不居,伤人为病,则上下内外,无处不至。外扰气分,内扰血分,导致气血不畅,经脉不利,发为痹证等病证;而风邪中络,出现口眼歪斜,眼睑不合等;风入血分,肌肤不仁,则为血痹;风性属阳,风胜则燥,易于伤血;或风毒自伤处侵入肌肤,使营卫不得宣通,经脉阻滞,筋脉失养,可见牙关紧急,面肌痉挛,呈苦笑面容,肢体抽搐,角弓反张;风毒入血,外泛肌肤,发为斑疹瘙痒等皮肤病;风毒入血,凝滞经脉,阻遏气血,可见关节红肿热痛;风扰血燥,可致毛发脱,称为“游风”;风邪侵扰,常作止无时,当其休止,常伏于血分,故外风之与血,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内风起于血病。内风之起,原因甚多,机理复杂。但血病而生风,临床颇为常见。
血虚生风。素体血虚,或汗吐下失宜,失血过多,产后失血,血液亏虚或枯少,血不养筋,以致眩晕、颤动、手足蠕动。《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提出:“新产妇人之病,一者病痉……”,即因产后失血,筋脉失养而发生痉证。或血虚不润而生燥,血燥而内风自起,常见皮肤瘙痒,干燥脱屑,大便燥结,手足发麻,头晕目眩等。
血热生风。脏腑蕴热,入燔于血,血分热盛,内风由生。肢体抽搐,牙关紧急,神昏躁扰,或见肌肤发斑,舌质红绛。
血瘀生风。血行脉中,畅行无阻为其常,若气机郁滞,或年老体衰,气虚不能推动,则血不畅行为瘀,瘀血内生,常能窜扰清窍,阻滞经隧,导致半身不遂,口舌歪斜,肢体麻木,四肢抽搐,颤动等病证。
总之,内风之因于血病者,常由血虚、血热、血瘀所致。
“治风先治血”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主要体现于以下两个方面:
治外风常须活血、养血、凉血,血行风灭。外风为病,治当祛风,而祛风之中,常须活血,血活则风无所藏,其外解也易。如治关节疼痛,游走不定之行痹的防风汤,方中以防风、麻黄祛风散寒,当归、秦艽、肉桂活血通络,即是风病治血之意。风性开泄,体轻而性燥,常伤血分,故活血常兼养血,其中当归活血、养血、和血之力悉具,尤为常用要药;大秦艽汤治气虚不足,风邪外中,发为中风,即在祛风之中,配以当归、芍药、生地、川芎以求养血活血并举。风为阳邪,常兼热邪为患,关节红肿疼痛,肌肤隐疹瘙痒,故活血又须佐以凉血,常用药如赤芍、丹皮、生地、紫草之属。
治内风常宜养血行血,则内风易熄 内风宜平熄。内风之因于血病者,欲熄其风,必先治血。血为人体之精,为病易虚易滞,虚则筋脉失养,虚风内动,故治当养血以熄风,常用四物汤养血调血,充养百脉为主方,随证加入柔筋止痉药。血宜畅行,虚则宜滞,故养血亦须行血,如四物汤之当归、川芎功兼养血补虚,行血活血,有相得益彰之妙。血燥生风而脱发,初宜凉血消风,继用凉血润燥,若血分热盛,血热生风,则当凉血清热为先,用犀角地黄汤;如血热生风,毛发大量脱落,头部烘热,则宜养血散风,清热护发。因瘀血内阻而生风者,活血化瘀便是熄风要法,如中风半身不遂、眩晕的治疗过程,活血化瘀是十分重要的方法。
29 内寒生成的机理
30 内湿生成与脾肾的关系
31 内燥产生的机理
32 内火产生的机理
33 少火、壮火、虚火、实火、阴火、阳火之辨
34 君火、相火、龙火、雷火之别
35 火与热之辨
36 风火痰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