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声冰箱南京维修电话:智商、情商、财商,你有“险商”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15:45:09

“智商”、“情商”、“财商”等概念已经耳熟能详了,“险商”你听过吗?据了解,为倡导科学寿险消费观,南开大学商学院和恒安标准人寿已联合设立“险商”课题组,希望通过对行业寿险指数及个人寿险指数的进一步研究,建立科学的寿险观念检测和识别模型(即“险商”模型),发现个体消费者对人寿保险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为其提出个性化的引导和建议。

误认为保险等于投资

国家经济的科学健康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观念的进步,表现在民众的消费观念上。随着国内寿险业的蓬勃发展,消费者对于寿险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然而时至今日,消费者在寿险认知上仍存在诸多盲点与误区。

“寿险最大的误区是把保险和股票和、债券相联系相比较,把买保险当成一种投资。”国家理财规划师专委会秘书长刘彦斌指出,许多消费者认为购买某些投资型保险就是理财的全部,兼备了保障和投资功能,甚至更为重视投资功能。但实际上,保险最基本的功能是提供风险保障。

“买保险就是买自己的未来、买自己的养老,不是为了做投资。一纸保单所提供的是一种保障,是对于未来不确定风险的预防,而返还型险种所具有的本金返还、利息给付等职能,只是保障功能的一种补充。”刘彦斌认为,消费者买这类保险存下的钱,在某个年龄以后得到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年金,用作未来养老生活是很必要的。

个人投保寿险是获得对未知风险的保障,使其在受到意想不到的损害时,本人或家庭可以得到经济上的补偿,确保家庭经济的安定。同时,也可作为一种储蓄工具,在保险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可以得到保险金额和养老所需的支出。

“住院保险、大病医疗险等险种将单个的风险分散到整个社会,由大家来共同承担,可以说是一种社会风险共担的机制,同其他投资方式有本质的区别。”刘彦斌这样定义保险与投资的区别。

忽视专业服务附加值

消费者在进行寿险消费时,往往过多考虑保费的支出,而忽视自身的需求、保险公司的实力、诚信度以及理财规划师专业建议的价值等重要因素。

“这主要是源于消费者对寿险‘价格与价值’关系的不当认知所导致的。”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中国发展中心执行长朱旭龙为,深入理解与统筹平衡“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消费者建立科学寿险消费观很重要的一环。就寿险而言,价格是某种寿险产品的货币定价,而价值则涵盖了保险公司独特的产品和服务,包含了对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一种匹配,因此同样价格的产品对于不同需求的人而言,具备不同的价值。

“这更凸显了专业人员的专业建议应受到更大的重视,因为只有合适的寿险消费,才能发挥寿险产品最大的价值与功用。”朱旭龙表示,由于寿险产品虚拟性的特质,理财规划师更需要根据消费者自身及其所处时间与空间的不同,而做出相应的选择与规划。

科学寿险消费观在于理好“五大关系”

建立科学寿险观,处理好五大关系:“享受与责任、当下与未来、机会与风险、价格与价值,以及知与行”。

理财是为了明天的生活存储今天的财富,保险就是为了未来存今天的钱。当前许多年轻人存在啃老等现象,用父母的钱支付自己的生活,对父母家庭缺少责任,只重个人享受。一旦发生意外受伤或生病,就可能没钱支付医疗费用。

刘彦斌建议,年轻人应转变消费观念,如避免过分超前、攀比、抢购等不良消费行为,把节省下来的钱放到家庭的保险基金里,购买保险要覆盖生活中发生意外风险的方方面面。“买保险是对自己和家人的一种责任,可以说既是老人为子女分担一份忧愁,也是晚辈献给长辈的一片孝心。” “单纯的储蓄不会应付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的巨额花费,即使你的存款足以应付,却会使你的生活质量大为受损,甚至捉襟见肘。

保险有双重功能,在你平安时是一种储蓄,在你万一遇到事故时又能挺身而出,支付巨额费用,弥补意外损失,使你得以维持以前的生活品质。”刘彦斌认为,保险不同于一般的普通商品,选择保险更重要的是要看保险服务带来的价值,而非对比价格来决定保险是否适合自己。

“以我自己为例,我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之后,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买了保障型和消费型的保险。我认为这些保险对我来说就足够了。”刘彦斌强调了保险的知行合一,不但认识到保险的重要性,还要把认识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背景新闻

中国人“险商”不及格

 日前,南开大学商学院与恒安标准人寿再度联手,献上寿险研究领域的最新发现。

本次寿险指数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寿险认知虽然逐年提升,但财务规划的能力、意识远未成熟,“险商”不及格现象较为普遍,中国人“险商”不及格。

首先,对家庭的责任和态度不明晰。调研结果显示,一些消费者过分沉溺于自身享受或工作忙碌忽略了家庭责任。很多年轻消费者认为自己很年轻,用不着买寿险,还有消费者存在月光、啃老等现象。其次,关注当下消费,忽略未来规划。由于现代社会节奏不断加快,职场竞争日益残酷,许多人为越来越大的压力疲于奔命,忽视了对未来的规划和人生美好愿景的追求。最后,对风险缺乏正确的认识,不相信专业建议,重价格轻价值以及寿险消费的“只知不行”。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关爱指数与风险认知、安全规划指数的割裂,反映了国人在财务规划上的无力与不成熟;专业建议价值认知和寿险行业价值认知与购买意向之间的鸿沟,则体现了行为上的排斥。

值得欣慰的是,国人寿险认知指数从2007年的66.85跃升至72.87,这一变化主要来自于中国人对寿险行业价值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在寿险认知指数的六个分指数中,寿险行业价值的认知从2007年的58.27逐步提高到74.19。虽然还有不少人对寿险行业本身表示怀疑,但这种固有观念正在慢慢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