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广东飞远在哪里:20年创通信产业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30:05

20年创通信产业
十多项世界第一
——“04机”研发团队自主
创新攻关纪实
 
 
20年创通信产业

十多项世界第一

——“04机”研发团队自主

创新攻关纪实

20年前,一支平均年龄不满30岁、仅有15人的科研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设备——HJD04机,这一成果不仅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还打破了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通信产业的垄断。

20年间,同样是这支队伍,创造了一个个通信产业的“中国奇迹”,从一台通信交换机开始到实现跨网络通信,拿下十余项世界第一,取得110余项重大科技成果,3次摘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这就是信息工程大学邬江兴院士和他带领的“04机”自主创新科研团队——一支一次又一次把“中国创造”插上世界通信产业之巅的“尖刀”部队。

回首过去,我国通信发展史上曾经有着一段“尴尬”往事。

30年前,我国通信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当时全国电话装机量不足800万线,平均近百人才拥有一部电话,要想装电话,不但要交5000元钱,还要等上一年。然而,与此同时,美、日、德、法等七个国家八种制式的程控交换机纷纷抢滩登陆我国通信市场,每年数十亿外汇流向国外,我国通信网络安全也面临着极大威胁。

面对这种形势,1983年,在解放军信息工程学院,时年31岁的邬江兴,与鲁国英、罗兴国一道,带着一群满怀报国热忱的年轻军人“出发”了。

八年寒暑,在无图纸、无技术、无资料、无资金的艰难困境下,邬江兴和他的战友们采用创新的技术路线,一步一个脚印,从1200门的G1200样机,到2000门的HJD03程控样机,再到6万门的“04机”,终于研制出我国首台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话务量处理能力居世界第一,技术水平居国际先进水平,打破了西方国家“中国人不可能搞出自己的大型程控交换机”的断言。

随着“04机”逐步实现产业化,我国固定通信网发展速度和规模迅速跃升到世界第一,这不仅为国家节省了数百亿美元的外汇支出,更创造了近万亿元的产值,也为今天我国网络通信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看到我们用上自己的技术装备,不再看人脸色任人摆布,是我们科技工作者的最大愿望!”

 )“04机”成功研发,让邬江兴和战友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之中,但也感受到了沉重的责任。

责任是什么?时至今日,邬江兴还时常心怀这样的“愧疚”:每次走进超市,总会自觉不自觉地看看,这琳琅满目的货架上有哪件产品是我做的呢?“很惭愧,找了半天也没发现。我总想,人活一辈子,总该为社会贡献些什么,这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

动力,让创新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

上世纪90年代,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世界上已经完成了从第一代模拟移动通信向第二代数字移动通信的跨越,并向着第三代移动通信领域进军,而此时我国却仅仅只有少数人才刚刚用上“大哥大”这种模拟信号手机,而且每部高达上万元。并且,由于缺乏核心技术,我国第一和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的建设主要靠引进、购买国外的产品。

“如果按照第一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的传统模式探索,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受制于人,必须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式发展!”在反复研究后,“04机”团队提出一种全新移动通信体系结构,首次将软交换、软总线、软定义、软连接技术运用于第三代移动通信体系中,开创了我国基于全IP的分布式3G技术发展的新方向,并研制出我国首个复合移动通信系统,使我国成功赶上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脉搏,大大缩短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在前进的路上,“04机”团队不仅是国内移动通信技术研发的“主力部队”,而且还是国内移动通信安全领域的“领军团队”。

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从通信网技术向互联网技术转型发展,而此时,作为互联网“心脏枢纽”的核心路由器,其关键技术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我国使用的核心路由器100%依赖进口,国家互联网的“心脏”被紧紧攥在国外手中。

“卡脖子的滋味,谁都知道。缺‘芯’但是不能少魂,我们一定要打造自己的‘中国芯’。”朝着新的目标,“04机”团队大胆前行。

凭着顽强的斗志,敢碰硬的狠劲,他们一举成功实现6个核心算法,扫清了技术障碍,项目开发势如破竹,成功研制出我国首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路由器,其核心软件和芯片完全自主开发,使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由10年缩短至2年。

不仅如此,“04机”团队相继成功研制我国第一个移动交换平台、第一套高级智能网系统、第一个大容量光纤交换网络,并牵头组织建设了我国第一个“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高性能宽带信息网3TNet”,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国家第一,取得工程化科研成果百余项,申请国家或国防专利180余项,授权60余项。

从跟踪仿制,到齐头并进,再到引领发展,20年中,“04机”科研团队以持续的自主创新,为我国网络通信破解了一道道发展难题,突破了一个个技术瓶颈,使我国跨入了世界网络通信的先进行列。

如今,“04机”科研团队从当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百余人。研究领域从单一程控交换技术,拓展到电信网、移动通信网、宽带信息网以及SOC设计等,涌现出一批批一流人才,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30余人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政府特殊津贴、求是奖、何梁何利奖、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军队杰出人才奖、总参优秀中青年专家,3人荣立个人一等功,13人荣立个人二等功。

是什么给了他们自主创新的不竭动力?邬江兴的回答很简单:“我们是军人,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会竭尽全力、一往无前!”

本报记者 王 红

通讯员 邹 兵 解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