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朵2017新款及价格:姚承光先生意拳系统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45:48

姚承光先生意拳系统教学--谢永广

2008-10-25 00:01:2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一、意拳拳法概要
意拳的拳法包括不直的直拳、钻拳、栽拳、横拳四种。这些拳法包括几个方面的击打,如向前的直击,由下而上击,由上向下击,横向击打,但无论怎样出拳都不能离开"形曲力直"的原则,在这一点上与拳击的直拳、钩拳、摆拳截然不同。意拳出拳的击打,外形上击打的方向,分为以上几种,内里却包含有上下、左右、前后的争力呼应。即浑圆力的含义。意拳拳法又离不开意拳站桩、试力、发力等基本功的原则、原理。意拳的发力,大致可分为二种:一种是打,二是发,打是指在最近的距离和极短的时间里,迅速而且集中全部力量,打到对方的某一部位。这种发力的特点是,穿透力强,伤害力大,能在瞬间迅猛地击打对手,但摧动对方身体重心力较小。通过拳峰骨棱部这个极小的点,击打到对方身体的某部位,受击打者,会感到力量似有击穿、击透的之意,就是说受力的面积越小,击穿、击透的力量就越大。意拳定步拳法是在原地进行的拳法练习,它是进行意拳实战训练的基本功。
二、意拳定步拳法
1、定步不直的直拳发力
(1)定步左直拳发力
站立为左式浑圆桩,身体重心为前三后七,左足根微虚,将双掌握成拳状,似双拳各握一纸球,拳心向下,左拳高度与嘴部齐,右拳高度在下腭位置。两拳相至两至三拳,意念假借双拳、双臂之间似有弹簧前后左右相系。身体其它部位的意念要求,与左式浑圆桩起式相同。姿势站好后,首先进行左拳发力。后脚猛然下踩前蹬、上站,腿部向右后拧转,摧动身体向前,向右拧转。由于身体转体的撞击,左拳猛然前伸,腕部微扣,用拳峰骨棱部击打假借的目标。似有击穿、击透之意。左拳发力时,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猛然上下、斜面相争。双腿内侧,双拳、双臂之间,似有弹簧猛然前后左右相争,身体似有在树中拧转之意,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不直的左直拳起式。右式右拳发力,与左式左拳发力的要领相同(图1-3)。
(2)定步左右直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练习左拳的发力,与定步左拳发力相同,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随即练习右拳的发力。首先,右腿弯曲,脚掌下踩前蹬、上站,向内裹转,催动整个身体向左前拧转,这时左脚配合下踩,上站左腿向外,向后拧转,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前后、左右相争。在右拳猛然发力时,拳头紧握,用拳峰骨棱部击打目标,似有击透,击穿之意。身体向左转体时,带动左拳猛然向后外,肘微向下发力,似把双拳、双臂相系的弹簧猛然拉断,头与双脚,似有弹簧上下斜面相争。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身体似在树中拧转,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起式。走步右拳练习与走步左拳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相同(图4-7)。
(3)定步连续三直拳练习
以左式丁八步站立,第一、二拳的发力,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定步左右拳发力相同。随即练习第三拳发力。左前脚下踩、回蹬、上站,左腿向右、后拧转,膝部前指,催动身体向右后方转体,同时重心由前七后三变为后六前四,随即后脚猛然下踩前蹬、上站,腿部向右外拧转,摧动身体向前撞击,左拳猛然前伸发力,用拳峰骨棱部击打,似有击透、击碎假借目标之念。发力时,两拳之间、手臂内侧、头与前脚、右胯与左膝之间,似有弹簧猛然相争,一发即止,身体的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位置。右式的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8-12)。
2、定步钻拳发力
(1)定步左钻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左钻拳发力时,右后脚下踩、上站、前蹬,右腿向右后拧转,催动身体向前、向上、向右拧转,左拳左肘向内拧裹,摧动前拳向上发力,击打头顶上方假借的目标,似有击穿击透之意。在发力过程中,左拳心由下猛然变为向内,左脚掌下踩,上站,腿部向内拧裹,膝部前指,配合后腿同时上站,右臂右拳同时配合,拳心向下、向外、向上拧转,就在左前拳击中目标的瞬间,右后拳拧转到拳心向外,拳高肘低,面部偏右侧位。左拳发力时,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头与前后脚,双拳、双臂内侧似有弹簧猛然上下斜面相争,身体似在树中拧转之意,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后七前三,为定步不直的直拳起式。右式练习,其动作要领及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13-15)。
(2)定步左右钻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第一拳的发力,与左手钻拳发力要求相同,随即练习右钻拳发力。右脚猛然下踩上站、前蹬、内裹,催动身体向左前方转体;发力时,右拳右臂向内、向前、向上拧转,左拳同时配合左臂,拳心向外、向上,肘低拳高,用手臂护住面部。头与双脚,双拳、双臂内侧似有弹簧上下、左右相争,身体似在树中拧转。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位置。右式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16-19)。
(3) 定步连续三钻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相同。第一、二拳的发拳动作、意念要求与定步左右钻拳相同。第三拳发力时,左脚猛然下踩、回蹬、上站,腿部向后拧转,右腿下坐,随即猛然下踩、上站、前蹬,向外拧转,摧动身体向上撞击,左拳发力,拳心向右后拧转,用拳峰骨棱部击打头顶上方假借目标。这时右拳也随着身体向右后拧转,拳心向外,拳高肘低,护住面部右侧。发力时,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双手和双臂似有弹簧上下、左右、前后相争,身体似在树中拧转。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的位置,为定步不直的直拳起式。右式的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等与左式相同(图20-24)。
3、定步栽拳发力
(1)定步左栽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意念假借前方似有一巨石。发力时,首先后脚猛然下踩、上站,微微前蹬、外旋,带动身体向右后拧转,前脚猛然下踩、上站,腿部内裹,膝部意向前指,双脚内侧似有弹簧前后相争。头与前脚,胯与前膝,似有弹簧上下斜面相争。身体向右转体时,似在树中有拧转之意。身体带动左臂、左拳由上而下、向内微裹,肘关节吊起,近乎直立,拳头微扣,用拳峰骨棱处击中巨石,似有穿入地下之意。拳峰打击点在左脚内侧10公分左右,以不超过自己鼻梁中线为准。发力时,右拳同时配合,向后撕拉,似把双臂、双拳内侧之间弹簧猛然拉断。右拳也可向内挤合,护住鼻梁中线。此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后七前三位置,为定步不直的直拳起式。右式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相同(图25-27)。
(2) 定步左右栽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第一拳发力的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定步左手栽拳相同。右拳发力时,右后脚猛然下踩、上站、前蹬,右腿向左拧裹,左脚同时配合猛然下踩、上站,腿部外拧。头与后脚似有弹簧上下斜面相争,带动右拳猛然向上、向前、向下,肘部吊起,用拳峰骨棱部击打目标,似有穿透入地之意。在发力的瞬间,左拳同时配合,向后撕拉或向内与前拳挤合,但都要有与前拳相争、挤合之意,掩护面部,这时身体向左侧转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后七前三的位置,为定步不直的直拳起式。右式练习的动作要领、意念要求相同(图28-31)。
(3) 定步连续三栽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第一、二拳的发力,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定步左右栽拳相同。第三拳发力时,左前脚下踩、上站、回蹬,腿部内裹、外撑,右腿同时配合膝部弯曲。随即,脚掌下踩、上站,腿部向外拧转,头与前脚、右胯与前膝、两腿内侧似有弹簧上下、前后、斜面相争。身体同时配合向右后转体,似有身体在树中拧转之意,左拳同时配合身体拧转,猛然双拳紧握,意向前指,肘部吊起拳头由上而下,用拳峰骨棱部击打假借目标。这时,右拳同时配合,既可向后撕拉,也可向内挤合,但都有与前拳相争,挤合之意,后拳护住面部,一发即止。身体重心仍回到后七前三的位置,为定步不直的直拳起式。右式练功,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相同(图32-36)。
4、定步横拳发力
(1)定步左横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左横拳发力时,右后脚猛然下踩、上站、前蹬,后腿外旋,前脚同时猛然下踩、上站,前腿内裹,膝部前指,身体同时向右拧转,头与前脚、后胯与前膝似有弹簧猛然上下、前后相争,摧动左肩左拳向内发力。发力时,左拳微扣,肘尖外指,拳心向下,用拳峰骨棱部横向击打假借目标,似有击穿之意。发力时,右后手同时配合,既可以向后撕拉,也可以向内与前拳挤合,但都要有与前拳相争之意,并保护面部。在发力的瞬间,身体向右转体45度,一发即止。身休重心仍回到后七前三位置。右式的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37-39)。
(2)定步左右横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第一拳的发力,与左手横拳发力要求相同。身体的重心为前七后三,随即练习右横拳发力。首先,右腿弯曲,脚掌下踩前蹬、上站,向内裹转,催动整个身体向左前拧转,这时左脚配合下踩、微微上站,左腿向前、向内裹转,催动整个身体向左前拧转,这时左脚配合下踩、微微上站,左腿向外、向后拧转,两腿内侧似有弹簧前后、左右相争。在击打目标的瞬间,拳头紧握,右后肘向内微裹,腕部内扣,用拳峰骨棱部击打,似有击透、击穿之意。左后拳既可以向后撕拉,也可以与前拳挤合,但都要有两拳相争之力,并保护面部。在发力的瞬间,头与两肩似有弹簧上下斜面相争。发力时,身体重心为前七后三,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起式。右式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40-43)。
(3)定步连续三横拳发力
站立的步法、手形与不直的直拳起式相同。第一、二拳的发拳动作意念要求与定步左右横拳相同。第三拳发力时,首先左脚下踩、回蹬、上站,腿部向后拧裹,右脚同时配合下踩、上站前蹬,腿部外拧,身体向右后拧转,前后腿内侧似有弹簧前后、左右猛然相争,摧动前拳,拳头紧握,腕部内裹,用拳峰骨棱部击打前方假借的目标,似有击透、击穿之意。发力时,头与左脚、右胯与左膝似有弹簧上下、前后相争;身体向右拧转时,似有在树中拧转之意。同时,右拳既可以向后撕拉,也可以向内与前拳挤合,但都要有双拳相争之力,并保护面部。一发即止,手形、身体重心仍回到前三后七起式。右式练习,其动作要领、意念要求与左式相同(图44-48)。
(责编:高生)

摘自:《搏击》2005年11期 作者:谢永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