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运动的英语作文:潘心元传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7:54:10

潘心元传略

刘发源   廖义和


潘心元,谱名深蓝,字国卿,号启瑞,曾用名斯人、米思元、潘星元、潘心源、彭西源、彭清泉、周清贤、潘心殷。1903年1月24日出生在浏阳丰裕伍家渡(今永安镇岐岭村)的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潘正鹄,母亲蒋添彩。潘心元出生时,潘家已是两代单传。此时家有良田近300亩,家庭殷实,视潘心元为掌上明珠,百般疼爱。潘心元的舅舅蒋小舟是乌龙乡有名的地主,他办了一所琼瑞学校。该校是一所比较进步的学校,教师大多从外地求学回来,有的还是同盟会会员,学校讲述民族英雄、维新志士的事迹,习武操练。1910年即父亲病故的那年,潘心元入琼瑞学校启蒙,接受了国情教育和变革维新教育。1913年,田波扬(后任共青团湖南省委书记,烈士)插入琼瑞学习与潘心元同班,两人成了莫逆之交。1917年夏,潘心元高小毕业,在祖母和母亲的操持下,仲冬与长他4岁的同班同学周坤元结婚。
1921年夏,潘心元邀田波扬、彭哓人一同去长沙求学,他考入长沙市私立岳云中学,田彭二人考入楚怡工业学校。星期天,他们常去文化书社(毛泽东、何叔衡、易礼容等筹办)阅读进步书刊。1922年秋,他们邀请几十人成立“浏北新民社”,创办《新民》刊物,潘心元任主编。刊登了郭亮撰写的《列宁记》等一批宣传革命理论的文章。每逢假期回乡,都要开展宣传农民、组织农民、打击反动团防的活动。1923年6月经夏明翰、田波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频繁从事党的活动,1924年下学期,他被学校除名。
湖南省委即派潘心元回浏阳从事工农运动,发展党的组织。冬季吸收了赵贵金等数人入党。1925年春在丰裕毛公桥留家庵,他主持建立了浏阳第一个农村党支部。1926年10月由他主持在浏阳文庙召开全县党员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共浏阳县地方执行委员会(县委),他当选为书记。1927年2月,他与县农协委员长罗纳川商定,以国民党县党部的名义,邀集各界代表和团总开会,宣布各团防局枪支一律交县农民协会接管。浏阳工农武装建立后,命名为浏阳工农义勇队,潘心元兼任党代表。
1927年4月下旬,潘心元作为湖南9名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共五大。会上,他全力支持毛泽东等提出的武装工农的思想。5月,他按中共湖南临时省委和省农民协会关于“扑城讨许”的决定,组织并指挥浏阳农军攻取长沙。7月中旬,按照党中央的部署,他带领浏阳工农义勇队赶往平江,合编到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第20军,参加南昌起义,赴南昌途中,得知起义提前举行。部队转往铜陵县待命。潘心元寻找省委,来到安源见到毛泽东。9月在安源参加了毛泽东主持的秋收起义军事会议,按照中央的指示,决定9月9日举行秋收起义,浏阳工农义勇队被编入工农革命第一军第一师第三团,潘心元兼任三团党代表。会后,他和毛泽东同赴铜鼓,直接指挥第三团。途中,在浏阳张坊七溪坳被一伙民团团丁拦住。在这危急关头,潘心元为引开团丁,掩护毛泽东,将随身携带的银元抖落在地上,并示意毛泽东横抄山路而去。潘心元被团丁扣押送浏阳县城。在押送途中他又设法逃脱了。与攻克县城的起义部队二团会合。随后二团又被反扑攻城的敌军打散了。潘心元突围后,在安源没有找到毛泽东的起义部队,遂返回浏阳与中共平浏酚特委书记夏明翰开展游击活动。1928年1月潘心元担任中共湘东特委副书记。
1928年7月,潘心元带领游击队支援了彭德怀、腾代远领导的平江起义,并送一批子弹给黄公略率领的红五军二纵队。1928年冬,潘心元被增选为中共湖南省委委员并兼任省委农民部部长。1929年4月,中央通知他去苏联学习,后因中苏边界已被封锁,未能去成,改去上海党中央。7月2日他向中央写了《湘东各县工作报告》,给党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献。在中央工作一段时间后,被委以中央巡视员重任,赴湘鄂赣传达党的六大决议,到红五军与彭德怀商议红六军的工作,《彭德怀自述》中有《和中央巡视员潘心元的谈话》专门一节记述谈话和工作情况。不久,他担任红四军军委书记、政治委员。1930年2月,他与朱德、曾山、刘士奇等人当选为红四、五、六军总前委常委,书记是毛泽东。不久,又代理红三军政委。1930年6月他与黄公略率红三军编入红一军团,攻打浏阳县城。8月在浏阳永和红三军团与红一军团合编为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潘心元当选为红一方面军前委委员,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调回红四军任政委。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李立三的主持下,通过了《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的首先胜利》的决议。各地党组织为贯彻决议精神,纷纷扩充军队,筹划武装暴动。浙南党的武装红十三军,有红军3200余人,700多支步枪,670支土火枪,在政委金贯真、军长胡公冕的率领下,积极扩充武装,准备夺取城市。但由于在攻打平阳县战斗期间,政委金贯真被捕牺牲,浙南党和红十三军失去了直接领导人,军长胡公冕即赴上海向党中央汇报,请求中央派得力干部到浙南,以加强浙南党务和红十三军工作。
8月下旬,巡视湘鄂赣三省红军后的潘心元来到上海中共中央驻地,向中央呈报了《巡视湘鄂赣三省红军后之报告》。李立三和周恩来根据潘心元的革命经历,即决定派他前往浙南巡视党务和军事工作。面对新的任务,潘心元意识到凶吉难卜。临行时,他给妻子周坤元写了一封家书,告诉妻子自己日后“行踪不定”,“今后不管碰到什么,都要好好培养儿女们,万勿使他们失学,教其以继吾志”并嘱咐“侠生切勿轻易许人……”。
8月26日,潘心元化名潘心殷,和张侃在严朴、金国祥的陪同下,随参加苏浙皖三省联席会议的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一起乘船到温州。随后,王国桢召集浙南特委成员到温州召开特委工作会议,传达中央武装攻打夺取城市和苏浙皖三省联席会议关于建立行动委员会领导武装斗争的决定。潘心元在会上听取各特委委员对现阶段工作的汇报。会议根据中央指示,将浙南特委改建为浙南总行动委员会,各县、区委也同时改为委员会。为了便于隐蔽斗争,经潘心元建议,浙南总行委机关搬迁到瑞安县渔潭庆宁寺。
9月初,潘心元由总行委朱阿玉、金缄三陪同,到瑞安实地调查军事及党务工作情况,听取瑞安县行委书记郑贤塘的汇报。为进一步了解浙南地方党组织情况,潘心元深入瑞安北区区委、实地考察了瑞安与温州交界处的一个乡村党支部,听取基层党组织的意见。随后,潘心元在王国桢的陪同下,先后到平阳、永嘉调查,听取平阳县行委书记陈宗熙和永嘉行委书记李一龙的工作汇报。在永嘉,潘心元获悉红十三军军长胡公冕在楠溪一带活动,即派人前往联络,但因胡已率部队到缙云去了,联络员没有找到红十三军主力部队。
9月14日,浙南总行委机关被国民党侦破。总行委委员兼秘书金缄三和主要工作人员张子玉被捕牺牲。为了重建机关,总行委书记王国桢在永嘉召集浙南总行委会议,讨论转移干部,恢复机关和交通,布置今后工作等一切问题。会后,潘心元由石瑞芳陪同,到温岭、黄岩、海门等地调查,听取当地县行委的汇报,并获悉黄岩行委书记戴元谱率游击队和胡公冕的红十三军一起攻打乌岩,损失人员、枪支后撤回永嘉等消息。根据近一个月来的调查,潘心元觉得浙南党的军事和党务工作特别弱小,根本无法举行武装暴动,因此决定回上海向党中央汇报,重新计划一切。9月24日,潘心元带着购置枪支弹药的1300余元大洋,由海门乘船回上海。抵上海后,潘心元即向中央东方局写了《浙南的党务、军事及工作困难情况》的报告,提交建立强健的支部,由支部领导当地群众和军队,坚决执行土地革命,待斗争扩大后,再武装红军的建议。同时,他还口头向中央汇报了浙南的详细情况。中央军委听取他的汇报后,同意他关于重新武装浙南红军,在条件成熟时再夺取温州的建议,并任命他为红十三军政治委员。有了中央军委的支持,潘心元即着手采购枪支弹药,筹划重新武装红十三军,夺取温州的具体工作。
10月19日,潘心元和张侃等一起,带着一批枪支弹药,乘船重返温州。他们通过地下联络站找到浙南特委书记王国桢。浙南特委召集紧急会议,贯彻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潘心元传达中央军委关于重新武装红十三军,待条件成熟再夺取温州的指示。会议研究分析了浙南地区的形势,讨论并部署了重新整顿、装备红军,先攻打玉环、黄岩、仙居、再夺温州的行动方案。会后,潘心元即派员前往永嘉和黄岩,联络雷高升、胡衍真和戴元谱部队。但由于红十三军主力雷高升、张学东部在永嘉白岩休整时受浙保第四团和当地民团的袭击而惨遭损失,原拟计划遂难以实施。面对新的挫折,潘心元决定联络有生力量、再振红十三军。当他获悉红十三军二师尚保存着相当实力后,即派员前往温岭坞根联系。
11月5日至8日,浙南特委在路桥黄杰家中召开扩大会议,进一步贯彻党的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并改组特委,王国桢到军队,由石瑞芳代理特委书记,张侃任秘书。潘心元出席会议,听取了各县武装力量的情况汇报。会后,他到黄岩西乡,整顿戴元谱领导的葡萄坑游击队。由于戴元谱被国民党以500元大洋的赏格通缉而逃往上海,葡萄坑游击队红军一时无法聚集行动,只得分散隐蔽以图东山再起。
11月中旬,潘心元和杨敬燮、张侃来到温岭坞根,找到红十三军二师负责人柳苦民,听取了柳苦民关于红二师现状的汇报,了解到红二师因柳苦民处决违纪分子邵玉后产生的军心涣散、领导层裂痕加深等危机。为了整顿这支红十三军有生力量,潘心元即在坞根驻下开展工作。他通过找各级负责人谈话,初步掌握了红二师领导层的思想状况;再在领导班子中召开民主会,统一对处决违纪分子邵玉的看法;后又召开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强调党的政策方针和红军的组织纪律,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批评了地方和军队的宗派主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和流寇思想。在此基础上,潘心元主持召开全体指战员会议,进行党纪、军纪教育,并和红二师领导人程顺昌、赵裕平、叶勉秀一起,将柳苦民处决违纪分子邵玉的真相向大家作了说明,强调柳苦民的做法完全正确。通过 思想和纪律整顿教育,使部队中的一些谣传诽语得到澄清,从而增强了团结,加强了组织纪律性。
11月下旬,潘心元来到玉环县苔山岛,了解红二师海上游击大队在岛上的整训情况,听取应保寿、吴逊歪关于部队现状的汇报。根据游击大队战士战斗力较弱和文化素质较差的实际,潘心元白天整训武装,加强纪律教育,夜里创办夜校,教战士和村民识字学文化。由于他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岛上战士和群众都亲热地称他为“潘先生”。
1930年12月初,潘心元接到浙南特委通知,去温州开会。他和红二师一名战士乘卷底船从九眼港下海,再换乘外塘货轮赴温州。不料因人告密,潘二人一踏上货船即被早已埋伏在船舱里的国民党浙保四团水警队捕获,就地枪杀在九眼港对岸的玉环芦浦分水山麓。听到枪声后,红二师即派苔山渔民前去将潘心元和战士的遗体运回苔山,安葬在苔山岛的最高处城址南麓并召开了追悼会。潘心元牺牲时,年仅27岁。
几十年,人们只知道那是红十三军烈士湖南潘先生的墓。1994年,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与温州、台州、玉环等市县党史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考证了该墓系潘心元烈士墓。随即,当地党政有关部门给予了修缮,并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