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湖花园二手别墅:郊特牲第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04:45:31

郊特牲第十一

【题解】

郑玄说:“名《郊特牲》者,以其记郊天用辞犊之义。”《释文》云:“郊者,祭天之名。用一牛,故日特牲。”今按郑玄所说尚不能概括本篇全部内容。以祭礼而论,除了祭天之外,还有社祭、蜡祭、庙飨。此外还有涉及朝、规、燕礼的文字。其中“冠义”一段,全同于《仪礼·士冠礼》之《记》;而“天地合”一段又似为解释《仪礼·士昏礼》而作。篇中既有论说之文,又有训话之语,层次比较散乱,解释亦颇有出入。近乎随手编辑之杂记,又非出自一人之手。考其时代,约在西汉中叶。

【原文】

郊特牲,而社樱大牢。天子适诸侯,诸侯膳用犊①。诸侯适天子,天子赐之礼大牢。贵诚之义也②。故天子牲孕弗食也,祭帝弗用也。大路繁缨一就,先路三就,次路五就③。郊血,大飨腥,三献悯,一献孰④。至敬不飨味,而贵气臭也。诸侯为宾,灌用郁笆⑤,灌用臭也。大飨尚股惰而已矣⑥。

【注释】

①天子适诸侯二句:已见于《礼器》。本节中见于《礼器》的文句还有几处。

②贵诚之义也:这是说郊天所用的犊和诸侯招待夫子用饭所用的犊,都是童牛,未有扎牡之情,一团诚实。

③大路繁(p6n盘)缨一就三句:已见《礼器》。

④郊血四句:已见《礼器》,但解释稍异。《jL器》释为“礼之不近人情者”为上品,而此处释为不贵口味而贵气味。

⑤诸侯为宾二句:其义亦见《礼器》。

⑥大飨:此指诸侯来朝而天子设宴款待之。尚股惰:上菜的时候,先上暇惰,然后再上其他热菜。缎惰是以姜桂作佐料的肉脯。尚服惰,也是贵气味而不贵口味之意。

【译文】

南郊祭天只用一头牛犊,而祭祀社援却要用牛、羊、永三牲。天子巡守,来到诸侯之国,诸侯招待天子进膳也是用一头牛犊,而诸侯朝见天子,天子赐宴却是牛,羊、采具备。因为牛犊尚不失童贞,这表明是以诚实为贵。所以天子不吃怀孕的牛,祭天也不用怀孕的牛。天子祭天所用的大格,只用一圈繁缨作为马的装饰,而用来干普通杂事的先格就用三圈,再低一等的次格就用五圈。这说明礼在某些场合是以少为贵。祭天而用牲血作供品,祭列祖列宗而用生肉,祭社樱乃用半生不熟的肉,祭群小祀却用熟肉。这说明神灵愈是高贵,愈是不以接近活人口味的供品为贵,而是以能散发强烈气味的供品为贵。诸侯互相拜访,宴席上也只敬以郁色香酒,而没有七碗八盘的菜,这也是看重郁色的芬芳气味的缘故。天子设宴招待各国诸侯,上的第一道菜是服惰,也是重气味而不重口味的缘故。

【原文】

大飨①,君三重席而醉焉②。三献之介③,君专席而醉焉④,此降尊以就卑也。飨谛有乐而食尝无乐⑤,阴阳之义也。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故春谛而秋尝。春飨孤子⑥,秋食眷老⑦,其义一也。而食尝无乐处。饮,养阳气也,故有乐;食,养阴气也,故无声。凡声,阳也。鼎姐奇而篷豆偶⑨,阴阳之义也。篷豆之实,水土之品也。不敢用衰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旦明之义也⑩。

【注释】

①大飨:此指诸侯互访,主国国君设宴招待来访国君。

②君三重席:诸侯的座垫是三层席子。古时座垫所用的席子,天子是五重,诸侯是三重,大夫是两层,士是一层。参《礼器》

③三献之介:指士。三献是指诸侯招待来访大夫的礼数。而大夫的随员则是士。

④专席:单席。

⑤谛:郑玄说当作“钓”,下同。《王制》:“夫子诸侯宗庙之祭,春曰钓,夏曰掩,秋曰尝,冬曰柔。”钓祭在春,春天是阳。尝祭在秋,秋天是阴。食(s了四):食礼。食礼以食为主,无酒无乐。飨礼则有酒有乐。”

⑥孤子:烈士之子。

⑦誉老:烈士之父祖。

⑧而食尝无乐:“而”字下当有“飨谛有乐”四字,孔颖达说这是不言而喻。

⑨鼎姐:古代祭祀、宴享时陈放牲体的礼器。牲体煮熟后从锅中捞出盛入鼎中抬到行礼之处,再把牲体捞出放在姐上以供祭祀或食用。篷豆:陈放主要由植物加工制成的干菜、湿菜的礼器。按牲体是动物,动物属阳,故其数奇。植物属阴,故篷豆数偶。

⑩旦明:郑玄说当作“神明”。

【译文】

诸侯举行盛宴招待来访宾客,如果是国君回敬国君的酒,则只须坐在原有的三重席上,不须变动。如果是大夫来访,主国国君向大夫的随员敬酒,主国国君就要把自己的三重席子改为一重席子,使与大夫随员的座席相等,这叫做“降尊以就卑”。春夏二季祭祖,举行飨礼,有音乐伴奏;秋冬二季祭祖,举行食礼,没有音乐伴奏。这是因为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凡是饮酒,意在保养阳气;凡是吃饭,意在保养阴气。所以春夏祭祖用飨礼,而秋冬祭祖用食礼。春天用飨礼招待烈士遗孤,秋天用食礼招待烈士父祖,其道理和上边讲的一样。而春夏二季祭祖的飨礼使用音乐,秋冬二季祭祖的食礼不用音乐。飨礼以饮酒为主,意在保养阳气,所以有音乐;食礼以吃饭为主,意在保养阴气,所以没有音乐。凡是音乐,都属阳类。鼎和姐的数目总是单数,芝和豆的数目总是偶数,这是因为鼎姐是盛放牲体的,牲体是动物,属于阳类;而篷豆中盛放的多是植物,植物属于阴类。篷豆中盛放的食品,都是水中所生,土中所长,属于阴类。祭品既不敢用生人认为味美可口者,也不敢追求品种繁多,因为祭品是用来供奉神灵的。

【原文】

宾入大门而奏《肆夏》①,示易以敬也。卒爵而乐闺②,孔子屡叹之。奠酬而工升歌③,发德也。歌者在上,鲍竹在下④,贵人声也。乐由阳来者也,礼由阴作者也,阴阳和而万物得。旅币无方⑤,所以别土地之宜,而节远迩之期也⑧。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⑦,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示服猛也。束帛加璧⑧,往德也。

【注释】

①《肆夏》:天子大飨诸侯时的迎宾乐曲。

②卒爵而乐闺(q峪确):大约是主人与来宾入席时开始奏乐,天子先酌酒敬诸侯,诸侯饮毕又回敬天子,天子饮毕,此时音乐也恰好奏完一节。阅,终了。

③奠酬:奠是放置,酬指劝宾饮的酒杯。孙希旦说:飨宾之礼,每献皆有醉有酬(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三:“凡主人进宾之酒谓之献。凡宾报主人之酒谓之醉。凡主人先饮以劝宾之酒谓之酬。”)此“奠酬”谓天子第一次献宾,宾醉天子,天子醉酒自饮,又酬宾,宾接受酬爵而放置席上,至此,一献之礼才算完成。

④教(Pao泡)竹:鲍指笙竿一类乐器。竹指箫笛一类乐器。这里指为歌者伴奏的乐工。

⑤旅币:各国进贡的礼品。旅,众也。无方:无常。

⑥节远迩(er迩)之期:根据各国距离天子所在的远近而规定其朝聘次数及贡品。如邦瓷外五百里者,一年朝聘一次,贡品是牺牲之类;邦瓷外一千里者,二年朝聘一次,贡品是丝桌之类;邦瓷外一千五百里者,三年朝聘一次,贡品是尊彝之类。如此等等。详《周礼·秋官·大行人》。

⑦钟:指金属。金属可以铸钟。

⑧束帛加璧:见《礼器》注。

【译文】

夫子大宴来朝的诸侯,当客人进入宗庙大门时,乐队奏起迎宾曲《肆夏》。宾主入席,又开始奏乐,酒过一巡,乐曲也恰好终了。对于礼乐配合的如此得体,孔子曾多次加以赞叹。一献之礼完成以后,乐工就登堂高歌,意在颂扬宾主之德。歌手在堂上,伴奏的乐工在堂下,这是表示人的歌声为贵。乐曲是有声音可以听见的,属阳;而礼仪是人的德行的外部表现,属阴。乐曲的阳和礼仪的阴协调一致,万物就能各得其所。各国诸侯的贡品没有具体规定,原则上是贡献本国的土特产,各国朝聘的次数也要根据他距离天子所在的远近而定。在展览诸侯贡品时,龟放在最靠前的位置,因为龟有先知的本领。其次是金属,因为金性柔和,所以把它放在龟和其他贡品中间。贡品中的虎豹之皮,是表示天子、诸侯能够镇服四方最威猛的东西。至于束帛加璧的见面礼,是表示诸侯向往天子的美德。

【原文】

庭燎之百①,由齐桓公始也。大夫之奏《肆夏万也,由赵文子始也气朝勤,大夫之私靓,非礼也③。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靓,所以致敬也。而庭实私规④,何为乎诸侯之庭?为人臣者无外交,不敢贰君也。大夫而飨君,非礼也。大夫强而君杀之,义也。由三桓始也粤。天子无客礼,莫敢为主焉。君适其臣,升自昨阶,不敢有其室也。勤礼,天子不下堂而见诸侯。下堂而见诸侯,天子之失礼也,由夷王以下⑥。

【注释】

①庭燎:庭中的照明火炬。按照规定,庭燎的数目是,天子百,上公五十,侯伯子男三十。齐桓公当用五十,用百燎是潜天子。

②赵文子:晋国大夫,名武。

③朝觑三句:王引之说“‘朝觑’二字下,盖有言朝觑之礼者,而今脱去矣。‘大夫之私规’以下,则以聘礼言之,不蒙‘朝觑’为义。”今从之。私觑(d了敌):大夫奉命出访,以私人名义进见访问国的国君。

④庭实:诸侯朝天子,或诸侯之间相聘,将礼品陈于庭中,谓之庭实。

⑤由三桓始也:王引之说这句话是涉下文而衍,当从。

⑥夷王:西周时的天子,周就王之子,名燮。夷王时,天子微弱,不敢自尊于诸侯。

【译文】

庭中的照明火炬使用一百个,拟于天子,这是从齐桓公开始的。奏《肆夏》迎宾是诸侯之礼,如令大夫也奏《肆夏》迎宾,这是从晋国大夫赵武开始的。诸侯朝见天子(下有脱文)。大夫奉君命出使而以私人名义进见外国国君,这是不合礼的。大夫出使之所以须要执圭(那圭的作用如同今日的国书),就是要证明自己是奉君命出使的。不敢以私人名义晋见国君,就是为了表示尊敬自己的国君。如果大夫私人备礼作为庭实,又以私人名义晋见,那怎能像个诸侯之庭呢?作为臣子,不能背着国君与外国交往,否则就是与国君相抗衡了。大夫宴请国君,不合乎礼,因为这表明臣强君弱。大夫的势力超过了国君,国君可以杀掉大夫,这没有什么疑问。天子没有做客人的礼仪,因为普天之下,莫非王臣,没有哪个人敢当天子的主人。国君到臣子家里去,臣子要请国君从昨阶升堂,以表明臣子不敢自以为是此家的主人、诸侯朝见天子,按规矩天子不下堂迎接诸侯。下堂迎接诸侯,这是天子的失礼,这是从周夷王以后才有的事。

【原文】

诸侯之宫县①,而祭以白牡②,击玉馨③,朱干设扬④,冕而舞《大武》⑤,乘大路,诸侯之潜礼也。台门而旅树⑥,反站⑦,绣精丹朱中衣⑧,大夫之潜礼也。故天子微,诸侯潜;大夫强,诸侯胁,于此相贵以等,相规以货,相赂以利,而天下之礼乱泉。诸侯不敢祖天子,大夫不敢祖诸侯⑨,而公庙之设于私家,非礼也,由三桓始也⑩。

【注释】

①宫县:即“宫悬”。悬是乐悬,即悬挂在乐器架上的编钟、编磐。宫是围绕之意。天子宫悬,即天子庭中东南西北四面皆有乐悬。诸侯轩悬,即只东西北三面有乐悬。卿大夫判悬,即只东西两面有乐悬。士特悬,即只在庭中东面有乐悬。诸侯用宫悬,是膺用天子之礼。详《周礼·春官·小青》。

②白牡:白色的公牛。这是殷代天子祭天的牺牲。宋是殷的后裔,可用,其余诸侯只用时王之牲。

③玉磐:天子的乐器。诸侯用石磐。

④扬(yang洋):此指盾牌背面的金属装饰物。

⑤《大武》:古舞名。颂扬武王灭封之事。《乐记》有较详描写。诸侯可以舞《大武》,但不得“朱干设扬”。

⑥台门:见《礼器》注。旅树:在门内路上设置屏风,用以障蔽内外,有点像今日的照壁墙。旅,道也,树,屏也。郑玄说,按规矩,天子的屏风设在门外,诸侯的在门内,大夫用竹兼,士用布帷。

⑦反拈,(dian店):站是一个小土台,设在堂上两楹之间。两国国君会饮,主人献宾,宾醉主人,主宾饮毕,皆将空酒杯放回土台上。这是诸侯之礼,大夫不得用。

⑧中衣:外衣里边的一层衣服。此指以丹朱色之增制为中衣。

⑨诸侯不敢祖天子二句:按宗法制度,祖庙只能设于宗子(也就是嫡长子)之家,庶子之家无祖庙。天子、诸侯之位皆由宗子继承,天子的庶子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庶子分封为大夫。

⑩三桓:鲁桓公的三个庶子,即公子庆父、公子牙、公子季友。鲁植公的嫡长子即鲁庄公。庄公死后,三桓的后代孟孙氏、叔孙氏和季孙氏分别把桓公庙立干自己家内,即所谓“公庙设于私家”。

【译文】

作为诸侯而使用天子的宫悬,祭天用白色的公牛,敲击玉磐,红色盾牌的后面用黄金装饰,戴冕而舞《大武》,乘大格,这都是作为诸侯而潜用天子之礼。大夫的大门建成宫阀状的,大门内又设屏风,堂上也设置放还空酒杯的土台子,用大红绸子作中衣,并且在领缘上还绣有斧形图案,这属于身为大夫而僧用诸侯之礼。所以,夫子的势力微弱,诸侯就僧拟天子;大夫的势力强大,诸侯的地位就受到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诸侯、大夫皆无视王命、君命,爵禄由己,大夫也以财货私自与外国交通,贿赂公行,唯利是图,天下的礼也就乱套了。诸侯是庶子,不能像天子那样拥有祖庙;大夫是庶子,不能像诸侯那样拥有祖庙。今天有把诸侯的祖庙设置于大夫家中者,那是不合礼的,这种事是从鲁国的三桓开始的。

【原文】

天子存二代之后,犹尊贤也①。尊贤不过二代。诸侯不臣寓公②,故古者寓公不继世。君之南乡,答阳之义也。臣之北面,答君也。大夫之臣不稽首③,非尊家臣,以辟君也。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为君之答己也。

【注释】

①天子二句:如周代天子封夏禹的后代于记,封商汤的后代于宋,特许他们以天子之礼祭祀其祖。

②寓公:因失地或被逐而寓居他国的国君。

③稽首:叩首。这是大夫拜见国君之礼。

【译文】

天子要封前两个朝代的后裔为国君,准许他们以天子之礼祭祖,这是尊重前代贤者的表示。但这种尊贤也只以前两个朝代为限,再远的朝代就不好说了。对于流亡到他国的国君,诸侯不敢以臣礼相待,但这种优待只限于流亡的国君本人,其子孙就不再享有了。国君的座位朝南,这表示他是对天负责的;臣子朝见国君要面北而拜,这表示他是对国君负责的,大夫家里的臣仆不对大夫行叩头礼,这并非是尊重这些臣仆,而是由于叩头是大夫拜君之礼,大夫要避开自拟国君的嫌疑。大夫有所进献于国君,不亲自出面,而是派家臣送去;国君对大夫有所赏赐,大夫也不须当面拜谢。这都是为了避免国君的答拜。

【原文】

乡人杨①,孔子朝服立于昨②,存室神也。孔子曰:“射之以乐也,何以听?何以射?”孔子曰:“士,使之射,不能则辞以疾,县弧③之义也气”孔子曰:“三日齐④,一日用之,犹恐不敬;二日伐鼓,何居⑤?”孔子曰:“绎之于库门内⑥,仿之于东方⑦,朝市之于西方⑧,失之矣。”

【注释】

①杨(shang伤):古时在家中驱逐瘟疫和强鬼(死子非命之鬼)的祭祀。

②朝服:朝见国君之服。上穿缎衣,束细带,下着素裳,系素蔽膝。亦用作祭服。

③县(xuan悬)弧:者即知其家生男。古时生子,如生男详《内则》。则其家于门左悬挂一张弓,见

④三日齐:此指祭前的三日致斋。已见《礼器》注。

⑤居(ji姬):表疑问语气词。

⑥绎:正祭次日又祭叫绎。绎祭应在庙内堂上进行。库门:诸侯宫的第一道门。

⑦访(beng崩):此指绎祭开始时,奠而祝祭曰访。仿与绎是同时之祭。访字L应在庙门外的西室进行。

⑧朝市:早上的交易市场。据《周礼·司市》,一日三市,大市在日中,朝市在早晨,夕市在傍晚。朝市在东方,夕市在西方。

【译文】

乡里人举行驱除疫鬼之祭,孔子穿着朝服站在百家昨阶上面,为的是让自家的神灵有所依附,不被惊扰。孔子说:“举行射礼时有音乐来协调射者的仪容举止,因此听到什么样的音乐,就知道该怎样射。”孔子说:“作为士,,被邀请参加射礼,如果不会射也不能说自己不会,而要托辞说自己有病。因为男子一生下来门口就悬挂过弓矢,这表示会射是男子汉的本分。”孔子说:“祭前致斋三天,然后举行祭祀,就这样还唯恐裹读神明,而现在三天之内却有两天打鼓,真不知是何道理理”孔子说:“在库门内举行绎祭,又到庙门外的东边去求神,这就像朝市本在东方而设于西方,都是把地点搞错了。”

【原文】

社祭土而主阴气也①。君南乡于北墉下,答阴之义也。日用甲②,用日之始也。天子大社③。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也。是故丧国之社屋之④,不受天阳也;薄社北精⑤,使阴明也⑥。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故教民美报焉。家主中雷⑦,而国主社,示本也。唯为社事,单出里⑧。唯为社田,国人毕作6唯社,丘乘共粱盛⑨二所以报本反始也。季春出火⑩,为焚也。然后简其车赋而厉其卒伍⑾,而君亲誓社,以习军旅,左之右之,坐之起之,以观其习变也。而流示之禽,而盐诸利⑿,以观其不犯命也。求服其志,不贪其得。故以战则克,以祭则受福。

【注释】

①社祭土句:古代每年在仲春、仲秋祭社。社即土神。土地是阴气的集大成者。

②甲:天干的第一位,是一旬的头一天。

③天子大社:天子的大社,即天子为普天之下的百姓所立的社。社有全国性的,有地方性的,有为自己立者,有为百姓立者。详《祭法》。

④丧国之社:指周代所立的殷社。周之所以立殷社,是要以殷为鉴,希望避免重蹈覆辙。屋之:在社坛的上面加上一层遮棚。

⑤薄社:即毫社。殷曾建都于毫。所以毫社也就是殷社。

⑥使阴明也:郑玄说,对于丧国之社,绝其阳,只让它和阴气相通。

⑦中雷:室的中央。此谓家中的土神。

⑧单出里:单,通“掸”,尽也。里中的人家都要出来。每户出一人。

⑨丘乘(sheng胜):古代的地理行政单位。一丘含十六井,四丘为一乘。集盛(zi cheng资成):供祭祀用的谷物。集是黍傻,盛是放黍樱的容器。

⑩季春:郑玄说应作“仲春”。

⑾赋:指兵士及武器。古代按田赋出兵,故称。

⑿盐:通“艳”,使羡慕之意。郑玄说,凡田猎,大的野兽归公,小的野兽可以归己。’

【译文】

社祭是祭土神,而土是阴气。祭社时国君南面而立于社坛的北墙外边,其用意是表示对着阴面。社祭总是用甲日,也就是一旬的头一天。天子大社的祭坛,上面没有任何遮盖,一定要叫它能够接触霜露风雨,这样才可以使夭地之气贯通。至于亡国之社,其社坛上面就要加上一层覆盖物,为的是不让它接触上天的阳气。毫社只在北面开个小窗,也是为了让它只能接触来自阴处的光明。举行社祭,是尊敬土神的一种表示。大地孕育万物,上天垂示法象。种种生活资料都是取之于地,种种伦理法则都是效法于天,所以人们对天是尊敬而对地是热爱,百姓要尽量完美地报答土神。对于家来说,在中雷祭土神是主要的;对于国来说,在社坛祭土神是主要的,因为土地是一家一国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凡当里中举行社祭时,里中的家家户户都要出人帮忙。凡是为了社祭而田猎时,国中的人都要参加。也只有为了社祭,各地都要以丘乘为单位贡献祭祀所用的黍樱。所有这些作法,都是为了报答大地的生养之恩。仲春二月放火,是为了烧去田野的杂草。然后点验各地应交的车赋,检阅部队,国君亲自参加为社樱提供禽兽的田猎,并且当众约法,宣布注意事项,就开始操练部队。指挥部队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时而跪下,时而起立,以观察部队的熟练应变程度。操练结束,把禽兽赶至阵前开始打猎,并且宣布打到的大兽归公,用于祭社,小兽归己,以鼓励人们争先恐后,以观察人们是否违犯命令。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鼓舞士卒的斗志,一方面是为了不要士卒贪图私利。经过这样训练的士卒,用之于战场则战无不胜,用之于祭祀则一定能得到神的赐福。

【原文】

天子适四方,先柴①。郊之祭也,迎长日之至也②,大报天而主日也③。兆于南郊,就阳位也。扫地而祭,于其质也。器用陶鲍④,以象天地之性也。于郊,故谓之郊。牲用骤⑤,尚赤也户用犊,贵诚也。郊之用辛也⑥,周之始郊,日以至。卜郊⑦,受命于祖庙⑧,作龟于称宫气尊祖亲考之义也。卜之日,王立于泽⑩,亲听誓命气受教谏之义也。

献命库门之内@,戒百官也。大庙之命,戒百姓也⑩。祭之日,王皮弃以听祭报⑩,示民严上也。丧者不哭,不敢凶服,泛扫反道⑩,乡为田烛,弗命而民听上。祭之日,王被衰以象天⑩;戴冕,操十有二硫⑩,则天数也⑩。乘素车,贵其质也。旅十有二硫,龙章而设日月,以象天也。天垂象,圣人则之,郊所以明天道也。帝牛不吉⑩,以为樱牛⑩。帝牛必在涤三月叭樱牛唯具,所以别事天神与人鬼也。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此所以配上帝也。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

【注释】

①天子适四方二句:详参《王制》。柴:蟠柴。在柴堆上放置牲体、玉帛,播之以告天。

②迎长日之至:郑玄以为是夏至之日,朱熹以为是冬至之日。今从朱氏。盖冬至日虽极短,而其后则一日长复一日也。

③大:普遍。

④陶鲍:陶制的尊壶、姐豆一类器皿。

⑤碎(xing星):赤色。此指赤色之牛犊。

⑥辛:指夏历十一月的第一个辛日。

⑦卜郊:孙希旦说是卜郊祭之日。郊祭有定日而犹卜之者,审慎之意也。

⑧祖庙:指始祖庙。拿周代来说,就是后樱之庙。郊祭时还要以始祖配天而祭。

⑨作龟:犹言哟龟”。称(ni你)宫:父庙。

⑩泽:郑玄说:“泽宫也,所以择贤之宫今”《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泽者,所以择士也。”

@誓命:约束告诫之辞通俗地讲就是应该注意的事项。⑩献命:指在将要致斋时,天子重申誓命。

⑩百姓:指天子的亲属。

⑩皮弃:一种武冠,用白鹿皮制成,有点像今天的瓜皮帽。这里是指皮弃服,即配合皮弃所穿的全套服装,即皮弃,素衣素裳,素桦,细带。这是祭日早晨所著之服。临祭之时还要更换。

⑩反道:把新土铲到路的表面。

⑩衰:一说即龙衷,俗称龙袍,天子祭天的礼服。详《3L器》注。郑玄说此“衰”指大裘,因为大裘是祭天之服,而且其服有十二种图案,其中包括日、月、星辰,所以才说“以象夫”。亦详《礼器》注。译文从郑。

⑩操有十二旎:冕的上端有一长方形的木版叫做延,延的前端垂有十二条穿着玉珠的五彩丝带。

⑩则天数也:古代以天空唯十二次,故制礼以十立为极数。详《左传》哀七年。

⑩帝牛:祭祀上帝(也就是天)所用的牛。

⑩稠牛:祭祀后樱所用的牛。周人在郊天时,以其始祖后樱配享。郑玄说:担心帝牛不吉,改用樱牛,所以“养牲必养二”。

@滁:指打扫干净的牛舍。

【译文】

天子到四方巡守,在所到之处的名山要先播柴告天。郊外祭天,是为了迎接冬至的到来,是为了普遍回报上天诸神而以日为主。郊祭的地方选择在南郊,因为南方是阳位。瘾不在坛上进行,因为再高的坛也高不过天,所以清扫地面就可以行礼,这叫顺其自然。祭祀所用的器皿都是陶制的,不假雕琢,这是效法天地的自然之性。祭天是在郊,所以祭天又叫郊。祭天的牺牲用赤色牛犊,这是因为周代崇尚赤色。用牛犊作牺牲,是因为牛犊尚无化牡之情,其童贞可贵。郊之所以选用辛日,是因为周代的第一次郊礼是在冬至,那天恰巧是辛日,后人就因袭了下来。占卜郊天的日期,必先告察子始祖之庙,然后才在父庙中占卜,这表示对始祖是尊对父庙是亲。卜人占卜的那天,天子立于泽宫,亲自聆听有司宣布的应该注意事项,这表示连天子也要接受教诲约束。天子从泽宫回来,在王宫的库门之内重申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做意在告诫百官;又在太庙内重申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做意在告诫亲属。郊祭那天的早晨,天子穿着皮弃服听取有关官员报告郊祭的准备情况,这是向民众表示对天帝要格外尊敬。在通往南郊的道路两旁,谁家死了人也不敢哭,也不敢披麻带孝,道路要经过打扫,路面要铺上新土,乡民都在地头点燃火炬。这些都是百姓的自觉行动,用不着上边下命令。祭天的时候,天子身穿绘有日、月、星辰图案的大裘以效法上天,头上戴冕,冕的前端垂着十二条贯有珠玉的流苏,这是取法天有十二次之数。乘的车子没有任何装饰,这表示是以质朴为贵。车上的旗子有十二根飘带,上面画着龙和日月的图案,这也是取法上天之义。上天垂示日月星辰等等法象,圣人一一效法,郊天之礼就是为了让人们都知道效法天道的。祭天的牛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不便使用,那就用祭后樱的牛来代替。祭天所用的牛必须在清洁的牛舍里精心饲养三个月,而祭后樱所用的牛只要有一头就行,哪怕是临时拉来的。从这上面可以看出祭祀天神和祭祀人鬼是有区别的‘世上的万物都是天生的,世上的人也都是老祖宗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就是祭天时为什么要让始祖配享的原因。郊天之祭,就是一次对天对始祖的普遍回报。

【原文】

天子大蜡八①。伊曹氏始为蜡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蜡之祭也,主先音而祭司音也③。祭百种,以报音也。飨农及邮表暇、禽兽④,仁之至,义之尽也。古之君子,使之必报之。迎猫,为其食田鼠也。迎虎,为其食田求也。迎而祭之也。祭坊与水庸⑤,事也。曰:“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皮弃素服而祭。素服,以送终也。葛带棒杖,丧杀也⑧。蜡之祭,仁之至,义之尽也。黄衣黄冠而祭⑦,息田夫也。野夫黄冠。黄冠,草服也。

【注释】

①天子大蜡八:据孔颖达说,大蜡所祭的八神是:先音一,司音二,农三,邮表暇四,猫虎五,坊六,水庸七,昆虫八。实际上大蜡所祭的神很多,此八神可以说是主要自饥

②伊普氏:古天子之号。孔颖达说就是神农氏。

③先音:首先发明稼稿的人。郑玄说可能是神农氏。司音:主管农事之神。郑玄说就是后樱。

④农:田官之神。邮表暇(zhui缀):田间庐舍和降陌之神。

⑤坊:堤坊。水庸:沟渠。,

⑥葛带棒杖二句:’按礼,丧服用麻,杖用竹桐。今以葛为带,以棒木为杖,规格比丧礼低。杀(shai晒):减降。

⑦黄衣黄冠:这是农夫参加蜡祭时的装束。黄冠,指草笠。草色黄。

【译文】

天子的蜡祭,主要祭八种神。从伊誊氏开始才有蜡祭。蜡字的含义,从词源学上来讲就是索的意思,因为按古音“蜡”与“索”叠韵,读音相近。说具体点,就是在周历的十二月农事终了,把一切和农作物有关的神都找来祭祀一番。蜡祭的神灵,主要是,始创农业的先音,附带而及主管农事的司音。祭祀谷神,就是报答先音和司音的。还要祭田官之神、祭田间庐舍和叶陌之神,祭包括虎猫在内的禽兽,从报恩的角度上说,真可以说是仁至义尽了。古代的君子,对于有利于农作物的神灵,一定都要报答。例如,邀请猫来加以祭祀,那是因为猫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作物的田鼠;邀请虎来加以祭祀,那是因为虎帮助人们吃掉了危害农田的野猪‘所以要把它们请来加以祭祀。至于祭祀堤防和祭祀沟渠,也是因为它们有功于农事。蜡祭的祝祠中有这样的话:“希望堤防安然无事,沟渠不要漫溢;病虫害不要发生,荒草野树不要生于良田。”天子身着皮弃素服参加蜡祭。之所以穿素服,是因为有助于农事的万物都衰老了,这就等于为其送终。但是腰系葛带,手执棒杖,这种礼数又比丧礼略低。就蜡祭的这种礼数而言,真’可谓是仁至义尽了。身穿黄衣头戴草笠来参加蜡祭的人,都是终年劳碌难得有闲的农夫。农夫头戴黄冠身穿黄衣,是因为季秋草木黄落,服象其色的缘故。

【原文】

大罗氏,天子之掌鸟兽者也,诸侯贡属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①。罗氏致鹿与女,而诏客告也。以戒诸侯曰:“好田好女者亡其国。天子树瓜华②,不敛藏之种也。”八蜡以记四方。四方年不顺成,八蜡不通③,以谨民财也。顺成之方,其蜡乃通,以移民也④。既蜡而收,民息已。故既蜡,君子不兴功。

【注释】

①尊野服也:草笠是野人之服,今岁终功成,由野人而得,故重其事而尊其服。

②瓜华:,王引之说是“瓜鲍”。瓜是瓜果,鲍是葫芦。

③通:行,举行。

④移(chi侈):通“侈”。此处为松弛之义。《杂记》下说到蜡祭时人们的高兴,有“一国之人皆若狂”之句。

【译文】

大罗氏,这是负责为天子掌管鸟兽的官,诸侯进贡的鸟兽由他接管。进贡的使者是戴着草笠而来,这表示对捕捉到鸟兽的野人的尊重。大罗氏搬出鹿和女子让使者们看,并且要他们捎话给自己的国君,告诫他们说:“喜好声色狗马的人一定要亡国。天子种的瓜鲍,其种子既不收回也不收藏,以免与民争利。”八蜡有探明四方年成的作用。如果四方风不调雨不顺年不成,就不举行八蜡之祭,这样还可以让百姓少花一笔钱。东南西北四方,哪一方风调雨顺年成好,哪一方才举行蜡祭,老百姓也好借此机会痛饮一番,松弛一下一年的紧张劳动。蜡祭之后,就把谷物收藏起来,让农民休养生息。所以蜡祭以后,君子就不再大兴土木征召民众。

【原文】

恒豆之范①,水草之和气也;其酿②,陆产之物也。加豆③,陆产也;其酿,水物也。篷豆之荐,水土之品也。不敢用常裹味而贵多品,所以交于神明之义也,非食味之道也。先王之荐,可食也,而不可着也④。卷冕路车⑤,可陈也,而不可好也。《武》壮⑥,而不可乐也。宗庙之威,而不可安也。宗庙之器,可用也,而不可便其利也。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以同于所安乐之义也。酒醛之美,玄酒明水之尚⑦,贵五味之本也。能敝文绣之美,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莞覃之安⑧,而蒲越、稿稣之尚⑨,明之也。大羹不和,贵其质也。大圭不琢,美其质也。丹漆雕几之美⑩,素车之乘,尊其朴也,贵其质而已矣。所以交于神明者,不可同于所安裹之甚也,如是而后宜。鼎姐奇而篷豆偶,阴阳之义也。黄目@,郁气之上尊也⑩。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祭天,扫地而祭焉,于其质而已矣。酸酿之美⑩,而煎盐之尚@,贵天产也。割刀之用,而莺刀之贵,贵其义也,声和而后断也。

【注释】

①恒豆:指朝事所献之豆。朝事,谓祭宗庙进献生血生肉之事。范:腌菜。腌菜中有水产之物,如昌本(昌蒲根)、茹殖(水葵)是也;也有陆产之物,如葵范(秋葵)、箔<小竹笋)范是也。详《周礼·天官·酿人》。、

②酿:肉酱。肉酱有用陆地所产动物制作的,如鹿鹤(ni尼)。有骨头的肉酱叫鹤。肉酱也有用水产作的,如鱼酿。不带骨头的肉酱叫酿。

③加豆:祭末醋尸所献的豆。

④誊:通“嗜”,爱好。

⑤卷(gon衰):当作“衰”。天子礼服。

⑥《武》:舞名。又叫《大武》,又叫《万》。详上文注。

⑦明水:用铜镜放在月下所接的露水。

⑧莞覃:见《礼器》注。按:本节文字有不少已见于《礼器》,可参看。

⑨蒲越(huo和):用蒲草编结的席。越,编结。稿稣:见《礼器》注。

⑩雕儿(qi祈):雕是雕刻。几是或凹或凸的花纹。

⑩黄目:酒尊名。周代所造,在诸侯使用的酒尊中为最上等。又叫黄彝。以黄金镂其外以为目形,故名。

⑩郁气:郁笆酒的芳香。

⑩酸(xi西)酿:用醋调制的肉酱。醛,醋也。

⑩煎盐:盐以煎炼而成,故曰煎盐。

【译文】

祭祀的时候,在朝事之豆中盛放的腌菜,都是由生长茂盛的水草加工制成的;而豆中的肉酱,几却是陆地所产之物制成的。祭末醋尸所献的豆,其中盛放的腌菜是陆地产品,而其中盛放的肉酱却是水中产品。篷豆中盛放的祭品,不是水中所生就是土中所长。这些祭品不敢制作得近乎活人的口味,也不敢讲究品种的繁多,因为这是献给神明享用的,而不是为了叫活人大饱口福。祭祀先王的供品,吃也可以吃,但味道欠佳:活人并不爱吃。祭祀时所穿的衰龙袍,所戴的冕,所乘的大路,尊贵是够尊贵了,陈列还可以,但平常并不好穿好坐。《大武》之舞虽然气势雄壮,但真正娱乐时也不用它。宗庙的建筑虽则巍峨壮观,但也不能平时寝处其中。宗庙祭祀时所用的器皿,活人也未尝不可以用,但说到方便适用就差得远了。道理就在于,用来和神明打交道的东西是讲究朴实的,它和活人所追求的安适欢乐大相径庭。酒酸虽然香甜可口,但在祭祀时却是以寡味的玄酒明水作为上品。这是以味寡为贵,而味寡乃是五味的根本。绣有脯敝图案的织品固然好看,但祭祀时却使用粗布蒙盖酒尊,因为粗布乃是最原始的纺织品。下面一层蒲席,上面再加一层竹席,活人寝卧其上自然非常舒服;而祭祀时只用一层蒲席或者铺上一层庄稼的秸秆就可以了,因为这是神明所用的啊。祭神的牛肉汤不加任何调料,这是以原汤原味为贵。天子所用的大圭不加任何雕饰,这是以其本身的质朴为贵。在车上雕出或凹或凸的图案,并且漆得红彤彤的,这自然好看不过,但祭天时却用毫无雕饰的车辆,这是尊重其朴质,贵重其本色而已。总而言之,凡是用以祭祀神明的东西,不可以活人所追求的舒服华丽去衡量。鼎姐的数目总是单数而篷豆的数目总是偶数,这是取阴阳相配之义。黄目这种酒尊,是用来盛放郁毯的上等酒尊。黄色,在五行当中居于中央;目,是人五官当中洞察外界的器官。这就是说,斟酒于其中而能清澈透亮于外。祭天,只要把地打扫干净就可以了,这也不外乎以质朴为贵罢了。以醋调制的肉酱虽然味美,而祭祀时却把煎盐放在前列,这是因为盐来自大自然,所以可贵。人们日常使用的刀锋利称手,但祭祀‘时杀牲却偏要使用莺刀,因为莺刀上有铃,铃声和谐然后才能割断。

【原文】

冠义①:始冠之②,细布之冠也。大古冠布③,‘齐则细之④。其缕也⑤,孔子曰:“吾未之闻也。冠而敝之可也。”道子冠于昨⑥,以著代也;酸于客位⑦,加有成也⑧;三加弥尊⑨,喻其志也;冠而字之,敬其名也⑩,。委貌,周道也。章甫,殷道也。毋追,夏后氏之道也@。周弃⑩,殷寻,夏收,三王共皮弃素积。无大夫冠礼,而有其昏礼。古者五十而后爵,何大夫冠礼之有?诸侯之有冠礼,夏之末造也。天子之元子⑩,士也。天下无生而贵者也。继世以立诸侯,象贤也。以官爵人,德之杀也。死而溢,今也。古者生无爵,死无溢。

【注释】

①冠义:冠礼的意义。按:本节文字与《仪礼·士冠礼》的《记》文全同,可以参看。

②始冠之:《仪礼,士冠礼》无“之”字,当是衍文。

③大古:即太古,上古。

④齐:通“斋”,斋戒。

⑤缕(r币葬):缨饰。即帽带缩好后的下垂部分。

⑥道:通“嫡”。

⑦酿:指加冠后宾向冠者敬酒,冠者先祭酒,然后尝饮一口就算礼成。不须再回敬宾酒。客位:指室的户与墉之间。乃协

⑧加:尚也,尊也。

⑨三加:第一次加的是细布冠,第二次加的是皮弃,第三次加的是爵弃。⑩敬其名也:名是初生时父亲所取,行冠礼以后便是成人,除非君父,除非自称,他人皆须讳其名而称其字,故曰“敬其名”。

⑩委貌六句:委貌、章甫、毋追是三代日常所戴的帽子,其形制已失考。道:制也。

⑩弃:案:此弃与下文的辱(xu吁)、收,是三代斋戒和祭祀所戴的冠。

⑩元子:太子。

【译文】

冠礼的意义:第一次加的冠,是细布冠。远古的时候人们是以白布为冠,到了斋戒时再把它染成黑色的。至于细布冠是否有缕,孔子说:“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细布冠有缕。细布冠在第一次加冠戴过之后,就可以弃而不用了。”为嫡子加冠,是在昨阶上近于主人的位置进行,这表示嫡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在客位对冠者行醛礼,这表示他已受到了成人的尊重。三次加冠,一次比一次尊贵,这是要启发冠者立志向上。加冠时给冠者取一个字,从此以后就要以字相称而避讳其名,这表示对父母所取之名的敬重。委貌是周代日常所戴的冠,章甫是殷代日常所戴的冠,毋追是夏代日常所戴的冠。斋戒和祭祀所戴的冠,周代戴弃,殷代戴辱,夏代戴收。至于皮弃和腰间有皱褶的素裳,则是三代所共同的。上古时没有大夫的冠礼,但是有大夫的婚礼。因为上古时五十以后才能受爵为大夫,而冠礼是在二十岁时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有大夫的冠礼呢?诸侯有冠礼,那是夏代末年才有的事。天子的长子举行冠礼也用士礼,这说明天下没有生下来就尊贵的人。之所以让诸侯的子孙继位为诸侯,是为了让他们效法自己祖宗的贤德,而不是说他们生下来就尊贵。至于说以官爵授人,也是因为他有功德;功德大的授以大官,功德小的授以小官,也不是看他出身是否尊贵。一如今不论什么样的人死了,都可以弄到一个溢号。古代可不一样,如果活着时没有爵位,死后就不给他加溢号。

【原文】

礼之所尊,尊其义也。失其义,陈其数,祝史之事也。故其数可陈也,其义难知也。知其义而敬守之,天子之所以治天下也。

【译文】

礼之所以值得尊重,是尊重它的深刻含义。如果不明了其深刻含义,而只会机械地模仿其形式和作法,那就是一般意义上的礼。所以说,礼的具体作法和形式是容易学会的,而其深刻的含义就难于领会了。领会礼的深刻含义并且恭敬地遵守执行,这就是天子治理天下的良方。

【原文】

天地合,而后万物兴焉①。夫昏礼,万世之始也②。取于异姓③,所以附远厚别也。币必诚,辞无“不腆”,告之以直信。信,事人也;信,妇德也。壹与之齐④,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男子亲迎,男先于女,刚柔之义也。天先乎地,君先乎臣,其义一也。执挚以相见⑤,敬章别也。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⑥。婿亲御授绥,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敬而亲之,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⑦。出乎大门而先,男帅女,女从男,夫妇之义由此始也。妇人,从人者也。幼从父兄,嫁从夫,夫死从子。夫也者,夫也⑧。夫也者,以知帅人者也。玄冕齐戒⑨,鬼神阴阳也。将以为社傻主,为先祖后,而可以不致敬乎?共牢而食,同尊卑也⑩。故妇人无爵,从夫之爵,坐以夫之齿。器用陶袍,尚礼然也。三王作牢,用陶鲍。厥明⑥,妇盟馈;舅姑卒食,妇饺徐,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阶,妇降自昨阶,授之室也。昏礼不用乐,幽阴之义也。乐,阳气也。昏礼不贺,人之序也⑩。

【注释】

①天地合二句:这是个大题目。夫妇合,而后子撒生,则是题中应有之义。

②万世之始也:《哀公问》作“万世之嗣也”。二者互补,其义乃足。

③取于异姓:《曲礼上》:“取妻不取同姓。”

④壹与之齐:郑玄说:“齐,谓共牢而食,同尊卑也·‘齐’,或作‘酸’。”王引之认为“齐”字当作“酿”,声近假借。而“醛”与“醋”同,醋是饮干杯中酒之意。二说皆通。

⑤挚:见面礼。此指亲迎那天婿执的雁。

⑥无别无义二句:《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磨。”聚唐,喻父子共妻,上熏下报。

⑦先王句:郑玄举的例子是周代的祖先太王王季和周文王。⑧夫也:有的本字作“傅也”。下同。

⑨玄冕:大夫以上所穿的祭服。此指亲迎时所着之服。

⑩共牢而食二句:这个“牢”,主要是指一个分作两半的完整的小猪,盛放在一个姐上。注意:绝对不能把左右两半分置于两姐,那样的话就做不到夫妇同尊卑了。因为周人的习惯是以牲牢的左半体为贵,右半体为贱,左右半体分置就等于有一个姐贵,有一个姐贱,不论夫妇谁得到贵姐或贱姐,总要有一人是贵,一人是卑。而如果左右半体共置一姐则无此弊。这个道理,清人郑珍的《仪礼私笺》讲的最为明白。⑩“厥明”至“授之室也”:这几句话讲的是嫡妇之礼。若非嫡子之妇,则无此礼。又,“妇盟馈”三字,有的本子无此三字,说者多以为是衍字。

⑩昏礼不贺二句:婚礼的实质是传宗接代,它意味着新的一代将要诞生,老的一代将要谢世,用这种眼光来看,婚礼就不值得庆贺。《曾子问》:“取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就有这个意思。

【译文】

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配而万物生。婚礼也是传宗接代繁衍子孙以至于无穷的事。娶异姓女子为妻,这既是为了和血缘关系疏远的人家结亲,也是为了严格区别血缘相近的族人。男方向女方献纳的礼品一定要诚信不欺,讲究实用,男方的使者在赠送聘礼时也不要说“礼物太菲薄了”这类客气话,要直言相告,开诚相见。这表示诚信是做人的立身之本,也是作媳妇应有的本分。只要和丈夫在同牢的仪式上同吃了一碗菜,同喝了一杯酒,那就生是夫家的人,死是夫家的鬼,所以丈夫死了也不再嫁。成亲的那天,男子亲自到女家迎娶,从女家出来以后,男的要先走一走,女的随后跟着,这表示阳刚阴柔的意思。这就好比天先于地,君先于臣,其道理是一样的。迎亲的时候,男子到了女家,先拜过岳父,然后放下礼品,这才和新娘施礼相见,这样做是要彰明男女之别。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才有君臣之义;君臣有义,然后才有礼;有了礼,然后才万物各得其所,天下太平。如果男女无别,无亲疏之分,那岂不是禽兽之行了吗!从女方家中出来,婿亲自为新娘赶车,让车子往前走三圈,然后又亲自把登车的引绳交给新娘,这样做是表示对新娘的亲爱。新郎对新娘表示亲爱,作为回报,新娘自然也亲爱新郎。对新娘又敬又爱,把这种敬爱推而广之,有的先主就是凭借这点得到天下的。从女家大门出来以后男的就一直在前,男的领着女的,女的跟着男的,夫唱妇随的表现就由此开始。所谓“妇人”,就是服从别人的人。幼小时服从父兄,出嫁后服从丈夫,丈夫死了则服从儿子。所谓“夫”,就是师傅的意思。作为师傅,自然要以智慧领导别人。迎亲之前,新郎要身着祭服,斋戒沐浴,察告祖先和天地。试想,成亲之后,新娘就成了内当家的,生男育女,繁衍后代,事体如此重大,怎能不虔诚地祭告天地祖宗呢。成亲的当晚,在新房里,夫妇同吃一个碗里的菜,其含义是夫妇平等,尊卑相同。所以妇人是没有爵位的,丈夫有了爵位,妻子就跟着作命妇,这叫夫贵妇荣;就是席间座次的安排,也是以丈夫的辈分和年龄为准。远古时的食器用的都是没有装饰的陶器,当时崇尚的风气就是如此。夏商周三代始有共牢之礼,其食器就沿用陶器。成亲次日的黎明,新娘先拜见公婆,然后洗手,向公婆进献食品,表示新妇开始履行孝养的义务;而公公婆婆吃毕,把剩下的食物赐给新妇,表示对新妇的疼爱。礼毕,公婆先从西阶下堂,然后新妇从昨阶下堂,这表示主持家务的权利将要授予新妇了。结婚典礼上不兴奏乐,因为婚礼属于幽阴之事,而音乐则属于阳气。举行婚礼,也不邀请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因为结婚就意味着新陈代谢,下一代将要产生,上一代将要衰亡啊。

【原文】

有虞氏之祭也,尚用气①。血腥悯祭,用气也。殷人尚声,臭味未成②,涤荡其声③。乐三闽,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诏告于天地之间也。周人尚臭④,灌用巴臭⑤。郁合巴⑥,臭阴达于渊泉⑦。灌以圭璋⑧,用玉气也。既灌,然后迎牲,致阴气也。萧合黍樱⑨,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⑩,然后嫡萧合擅萝吼凡祭,慎诸此。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故祭求诸阴阳之义也。殷人先求诸阳,周人先求诸阴。

【注释】

①尚:贵尚,祭时先献。

②臭味未成:指尚未杀牲之前。未杀牲,则无鲜血、生肉,故腥气未成;亦未煮熟,故口味未成。

③涤荡:犹跌宕。

④臭:指芳香的气味。

⑤灌:字亦作“裸”。以酒浇地降神。是宗庙之祭开始时的礼节。瞥(chang畅):柜毽。即用黑黍酿造的酒。

⑥郁:郁金,一种香草。古人常用来泡制郁瞥。

⑦阴:指入地。天阳地阴。达于渊泉:极言入地之深。

⑧圭璋:指灌郁色香酒时用的勺子。这种勺子有个专名叫攒。以圭为柄称圭攒,以璋为柄称璋攒,统名玉攒。

⑨萧:香篙。可以缓慢燃烧。

⑩奠:郑玄说:谓荐熟时。

@嗡(re热):点燃。擅:郑玄说当作“馨”,声近而误。馨萝,即馨香,指黍稠。

【译文】

虞舜时的祭祀,贵尚腥气。所以祭祀的时候,先是用鲜血,接着用生肉,再接着用半生不熟的肉,他们就是用这些祭品散发的腥气来敬神的。殷人的祭祀,贵尚声音。在尚未宰杀牺牲之前,先声音或高或低地奏乐,乐曲奏过三章,然后才出门迎接牺牲。这乐曲的声音,就是用来召唤天地之间的鬼神前来受飨。周人的祭祀,贵尚芳香之气,所以在祭祀开始的时候,他们用兽酒浇地,以笆酒的香气召神降临。泡有郁金香草的兽酒芳香异常,用它来浇地降神,其香气可以透入地的深层。再说,酌酒浇地用的勺子是以圭璋作柄,其用意也在于利用玉的洁润之气。先以酒浇地降神,然后才出门迎接牺牲,这是为了召致地府的阴气。杀牲之后,先在香篙上加上黍樱和牲体的肠间脂肪,然后将其燎着,缕缕烟气上升,弥漫于墙屋之间,这是为了召致天曹的阳气。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周人才在荐熟时燎着香篙使之产生冲天的烟气。凡是祭祀,其目的都是为了请神降临受飨,那就不得不留意于这些不同的降神方式。人死了以后,其灵魂上升于天,其躯壳下降于地。所以在祭祀降神时,既须要到天曹去请,也须要到地府去请。殷人是先到天曹请神,周人是先到地府请神。

【原文】

诏祝于室①,坐尸于堂。用牲于庭②,升首于室③。直祭祝于主④,索祭祝于仿⑤。不知神之所在,于彼乎?于此乎?或诸远人乎?祭于访,尚日求诸远者与⑥?仿之为言惊也⑦,所之为言敬也⑧。富也者,福也⑨。首也者,直也⑩。相@,飨之也。暇,长也,大也。尸,陈也⑩。毛、血,告幽全之物也⑩。告幽全之物者,贵纯之道也⑩。血祭,盛气也。祭肺肝心,贵气主也⑩。祭黍樱加肺,祭齐加明水⑩,报阴也⑩。取膝瞥播燎⑩,升首,报阳也⑩。明水说齐⑩,贵新也。凡说,新之也。其谓之明水也,由主人之絮著此水也⑧。

【注释】

①诏祝于室:即《礼器》的“血毛诏于室”。

②用牲于庭:即《礼器》的“纳牲诏于庭”。

③升首于室:谓庭中杀牲之后将其首升置于室中北墙下。

④直祭:郑玄说是正祭。向神敬献熟食算正祭,而此前的献鲜血、献生肉,不过是表示敬意而已。

⑤索祭祝于访(beng崩):与《礼器》的“为访于外”意思相近。索,求也。

⑥尚:庶几。

⑦访之为言惊也:这是汉人的所谓声训,即以读者相近的字作解释。访与惊,古音叠韵。惊,远也。

⑧所(qi祈):指所姐:所姐是放置心舌之姐。此姐与他姐不同,由主人亲自进献于尸,所以表敬。钱大听《养新录》说:“《说文》无所字,当与祈同,祈、敬声相近也。”

⑨富也者福也:一本作“福也者备也。”

⑩首也者直也:这是解释“升首于室”的。直,正也。

@相:佐食者,即劝助尸饮酒进食。

⑩尸,陈也:尸有陈尸示众之义,但郑玄认为此处不作此解,是神主之义。

⑩幽全:血在体内,故谓之幽。毛遍布全身,故谓之全。

⑩纯:谓里外皆佳。

⑩气主。滋生生气的器官。

⑩齐(ji祭):指五齐,即泛齐、醛齐、盎齐、堤齐、沈齐。五齐都是未经过滤之薄酒,但其中也有清浊之分。明水:即露水。见上文注。⑩报阴也:孙希旦说:黍樱和肺可吃,五齐和明水可饮,这是用口味来飨神,故曰“报阴”。

⑩蟀瞥(加虑僚):牲血与其肠间脂肪。

⑩报阳:孙希旦说:“播燎和升首,既不可吃,也不可饮,只是产生一种气味,因为是用气味飨神,故日“报阳”。颐悦(shui税):滤清。

@絮:通“洁”。

【译文】

宗庙之祭,未杀牲时,在室中举行告神之祭;杀牲之后,则在堂上设祭飨尸。在庭中杀牲时要举行告祭,献首于室时也要举行告祭。正祭时,祝官以祝辞告于神主;寻求众神之祭则在庙门外举行。在这么多的地方设祭:由室内而堂上,由堂上而庭中,由庭中而门外,就是因为不知道神究竟在哪里。在那边呢?还是在这边呢?或是在离人更远的地方?连庙门外都设祭,应该说请神也请得够远了吧?庙门外之祭之所以叫做“访”,是因为访有远的意思。所姐之所以称“所”,是因为所有敬的意思。什么叫福?万事具备就是福。为什么要“升首于室”因为首是牲体之正,是牲体的最尊贵部分。所谓相,就是劝导尸享用供品。所谓暇,有长久和广大的意思。因为暇辞是神灵对其子孙的祝福,哪个祖先不希望自己的子孙福寿绵长呢。尸是神主的意思。祭祀时的进献毛血,是要向神表示所用牺牲完整无缺。向神报告牺牲完整无缺,是表示子孙很重视牺牲的选择,只有内外都挑不出毛病的才敢进献。用牲血祭神,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血是生气最盛的东西。至于以肺、肝、心作为供品祭神,是看重它们是滋生生气的器官。用黍樱加肺祭祀,用五齐加明水祭祀,这是为了报答阴气。把香篙抹上牲血和肠间脂肪,点燃让其冒烟,以及用牲首作为供品,这是为了报答阳气。用收集的露水冲淡五齐,是看重它的清洁透明。凡是加水冲淡,都是为了提高酒的清洁透明度。至于把露水称作明水,是取义于主人的明洁之心就像露水显示的那样。

【原文】

君再拜稽首①,肉袒亲割②,敬之至也。敬之至也,服也。拜,服也;稽首,服之甚也;肉袒,服之尽也。祭称孝孙孝子,以其义称也;称曾孙某,谓国家也③。祭祀之相④,主人自致其敬,尽其嘉,而无与让也。腥肆悯脸祭⑤,岂知神之所飨也。主人自尽其敬而已矣。举翠角⑥,诏妥尸。古者,尸无事则立,有事而后坐也。尸,神象也。祝,将命也。缩酌用茅,明酌也⑦。酸酒说于清⑧,汁献悦于酸酒⑧,犹明清与酸酒于旧泽之酒也⑩。祭有祈焉,有报焉,有由辟焉⑥。齐之玄也⑩,以阴幽思也。故君子三日齐,必见其所祭者。

【注释】

①再拜稽首:两次行拜稽首礼。其分解动作是先拜,然后稽首。未拜之前,采取长跪姿势。拜时,弯腰九十度,以两手据地,这是拜。然后继续弯腰,以首至地,并稍作停留,这是稽首。参顾炎武《日知录·拜稽首》。

②肉袒:脱去上衣左袖,露出左臂。

③谓国家也:指诸侯和卿大夫。因为诸侯五庙,卿大夫三庙,均得祭其曾祖。就诸侯而言,即令是祭高祖、始祖,也以“曾孙某”自称。

④祭祀之相四句:相是赞礼的人。在不同的场合,相的作法也不同。如果是宾主之礼,相就要向双方告之以谦让的礼仪;如果是祭祀之礼,则一方是主人,另一方是代表神的尸,这种场合中的相就只能是劝尸多喝多吃,绝不劝尸谦让。

⑤肆(qi剔):肢解后的牲体。脍(ren忍):熟肉。

⑥翠角(ji6iu忌):两种酒器。翠,已见《礼运》注。角,已见《礼器》注。

⑦缩酌二句:按《周礼·天官·酒正》有五齐(ji剂),又有三酒。五齐是未经过滤的酒,供祭祀用。三酒是已过滤去滓之酒,供人饮用。所谓五齐,即泛齐、酸齐、盎齐、堤齐、沈齐。其中,醛齐以上较浊,而盎齐以下差清。在祭祀中使用五齐时,如果是使用泛、醛二齐,因其较浊,要先用事酒(三酒之一,临事而酿的速成之酒)将其冲淡,然后用一束茅草加以过滤,使其透明可用。至于盎齐以下三齐,因其相对较清,毋须过滤,只要用清酒(三酒之一,冬酿夏成之酒,历时最久)冲淡一下就可以了。缩,滤酒之意。《说文》作“茜”,正像以茅滤酒之形。

⑧酸(zhan展)酒:即盎齐。实际上包括盎齐以下三齐。参上注。

⑨汁献(su。莎):即郁巴酒。因摩莎郁金香草出汁,搀进色酒,故名。

⑩旧泽(yi醉)之酒:陈年老酒。泽,通“醉”,醇酒也。

@辟:郑玄说:“辟”,读为洱。谓饵灾兵,远罪疾也。”

⑩齐:通“斋”。下“齐”字同。

【译文】君在祭祀时要行再拜稽首之礼,要袒露左臂,亲自分解牲体,这是表示对神的极端尊敬。极端尊敬,就意味着服从。俯身下拜是表示服从;稽首则表示加倍服从;袒露左臂,那是表示毫无保留的完全服从。祭于祖庙,自称“孝孙”;祭于父庙,自称“孝子”。诸侯、卿大夫在祭祀曾祖以上的祖先时,统统自称“曾孙某”。祭祀中的相,只须劝尸吃好喝好,毋须劝尸谦让,因为主人的目的就是要表达他对神的虔敬。祭祀时,或进献生肉,或进献肢解后的牲体,或进献半生不熟的肉,或进献熟肉,也搞不清楚神究竟享用了哪一样,对于主人来说总算是对祖宗尽了孝敬之心罢了。把尸迎入室内之后,当尸入席并举起放在他面前的酒杯时,祝要提示主人对尸行礼,请尸安坐。古时候,尸一般都是立着,只有在饮酒吃饭时才坐着。尸是神的代表。祝是沟通神和人的传话者。对于五齐中的泛齐、醋齐,因其混浊,要先用事酒冲淡,再用茅草过滤,使其透明可用。对于盎齐以下三齐,因其较清,不用过滤,只须用清酒冲淡一下就行了。至于郁色,用盎齐来冲淡。古代的这些作法,就像如今的事酒、清酒与盎齐都要和陈年老窖搀兑一样。祭祀有三种作用,一是祈福,二是报恩,三是消灾。斋服之所以是黑色,是因为黑色属阴,能够使人静下心来思念鬼神。所以,君子如果专心致志的致斋三日,到了祭时,就能仿佛看到了自己要祭的神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