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跑卡丁车合区在哪里: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8:48:22
在天安门广场上立孔子像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作者:李华宇


不知是不是“巧合”,在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华和胡锦涛主席即将访美之际,我国的歼—20于1月11日实现了成功首飞,谁都知道这件事有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上人深意。更为巧合的是,也就在1月11日一座高9.5米的孔子像在中国具有政治地标意义的天安门广场上落成了,不知道这件事有没有什么政治和外交上的深意?就我个人的看法,歼—20首飞和在天安门立孔子像这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在同一天发生当然不排除这仅仅是一种巧合,但如果是人为的安排(这一点我们不得而知),那么在政治和外交上的深意就一定是有的。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的是文武之道相得益彰。当前,中国周边形势,尤其是东北亚局势颇为复杂紧张,胡锦涛主席此时访美,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当然了,压力之大也同样不言而喻。我想中国此时要向美国和全世界传达的讯息主要是这两个方面:第一,我们倡导和热爱和平,中国要和平崛起。第二,我们不惧怕武力威胁,中国人民有信心也有能力应对外来的挑衅甚至是侵略。从外交的铺垫上来讲,表明后者立场的便是歼—20的成功首飞;而表明前者立场的铺垫或是暗示呢,我想其中之一是不是就是这尊在天安门广场上竖起来的孔子像呢?不知道这个信息有没有传递给盖茨和奥巴马先生,如果有意把这个信息传递给他们的话,那么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打的一张文化外交牌吧。
   而从长远看,这个信息是必然要传递给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因为通过我们三十多年的大力宣传,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孔子是主张“和为贵”的,把他的像立在中国的地标性广场上,让人联想起到“和为贵”这个主题,应该不是什么胡思乱想罢。
   但是有两点需要强调,第一和平和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要对话,不要对抗,这是全世界公认的原则,所谓的“和为贵”只是中国人的另一种语言表述方式而已,所表达出来的东西并无新意。第二,“和为贵”是绝对要有前提条件的,是有原则的和为贵,比如在完成国家统一大业和反抗外来侵略的时候,一旦对话解决不了问题,那只有诉诸于武力,否则“和为贵”就成了懦夫的遮羞布。就拿中国来讲,如果一味的讲什么“和为贵”,恐怕等到今天,秦始皇也没有办法解决统一六国的问题。
   另外,和稀泥式的“中庸之道”更不可取。要在世界立足,存在中立的国家,但不存在中庸的国家,中庸者连中立的底线也是守不住的,只能是越来越被动。中立者可能会左右逢源,之所以左右逢源,也是自己努力争取的结果,先天上要有地缘等方面的优势,后天上要经过军事、外交等外面的努力。自古今中外,能够左右逢源者,还必须做对这两件事:一是明确敌人,二是选对盟友。因为没有一个人会成为所有人的朋友,国家也是一样。
   再有,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说法,说“和谐社会”的提法最早也是源于儒家思想,所以倡导儒家思想是“和谐社会”的追根溯源。这简直就是扯淡,如果说传承的话也只是在语言上的传承,仅此而已。从思想意义上讲,此和谐绝非彼和谐,我们现在的和谐社会是要建立在社会的民主与法制、人民的平等与自由基础上的和谐社会,而绝不是建立在“三纲五常”,建立在“礼不下庶民,法不上大夫”的严格的等级制度上的奴化的和谐。那些主张什么儒家思想治国的人更应该醒醒了,都二十一世纪了,你拿个起源于奴隶社会晚期的思想体系来治理当今之中国,真可谓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中国的发展即便走“自由、平等、博爱”的路子,也不能走封建复辟的老路,那是对历史的倒行逆施,广大人民也是决对不会答应的。有人问,你不去尝试,怎么知道行不通?我告诉你,100年前大清国在临灭亡的时候,还在死抱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大腿不放,最终走向了灭亡的历史必然,这个“中学为体”里的“中学”指的什么?饱读读书的大儒们,就不用我再去对你们多说了吧。
   当然,历史是一个传承的过程,是不能也不会被随便割裂的。天安门广场上建国以来的大多建筑从意义上讲更多的是为纪念中国的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可以说天安门广场是一个“红色”的广场,所以才对新中国有着重要的象征性意义。它是我们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但这决不是对历史的割裂,它所反映的正是近百来中国历史的发展,是对历史的真实反映,更是对历史的传承。当我们俯瞰北京,除了天安门广场,还有故宫、前门、天坛、长城……,天安门广场是被包围和包容在其中的,是被融入于其中的。历史怎能被轻易割裂?即便你站在这个红色的广场上,即便你站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站在毛主席纪念堂前,只要你放宽自己的视野和眼界,你就会发现,你所站的地方只是历史的一个结点。它的作用是承前启后,而绝非是割裂。所以,不要试图在这个结点上寻求什么平衡,放一个孔子像,不仅不能实现平衡,相反会破坏那里在思想性上的总体格局,是在画蛇添足。
   其实如果站在立像者一方的观点上来考虑这个问题,似乎还是有几分的道理。因为它毕竟是立在了国家博物馆门前。在国家博物馆门前,立一个中国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人物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当然,立像者把孔子当成了可以全权代表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人物,这一点值得商榷。不过,孔子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影响恐怕无人能及,因为就算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最多只管得着自己当权的那一段儿,人走了茶也就凉了,甚至是要改朝换代了。而我们的孔老夫子呢?却被历朝历代的当权者推崇了两千多年。真可谓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呀!这样一个被帝王将相们爱不释手的伟人,把它的像立在国家博物馆门前也自有其道理。但是为什么会引起人们如此强烈的反感甚至是抵触呢?因为孔子作为一个教育家和思想家,大多数国人能够接受和认同,而把他的像立在了天安门这个中国的政治地标上,自然也就赋予了它政治上的意义。在解放思想、追求自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多元化的今天,树立孔老夫子,无疑会让人想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制思想禁锢。人们反感、人们抵触、甚至要拆之而后快,可以说,与其是出于对历史的思索和追问,不如说更多的是出于对现实的担心和考量。
  
   华宇作于元月十三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