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几个星球上有水:记者蹲点监狱发现:"回归者"回归之路不平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8:30:18
2011年12月05日 14:23:54
新华网江苏频道南京12月5日电(记者 朱旭东)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教人员能否重新回归社会?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还会影响到社会稳定。记者近日在江苏省盐城监狱采访发现,劳改人员普遍对回归社会存在恐慌心态,为“回归者”铺路的多项工作均有待改进。
盐城监狱目前主要关押服刑期15年以下的案犯。在盐城监狱的安排下,记者分别采访了4位关押的劳改人员,他们均因经济犯罪而入狱,服刑时间均超过一年半。面对将来的回归,他们普遍表示:“怕跟不上社会形势,怕被别人耻笑,怕低人一等。”
“将来到底该怎样面对以前的朋友?到现在还没想明白,我有种掉队的恐慌。”32岁的韩某说,他在接受改造的同时,拼命看书学技能,希望能拿个文凭。“这样出去后,生存能力才会强一点,才有可能把以前的帐还上。
张某原来是个计生干部,52岁的他在监狱内学技能非常吃力。“我出狱时就55岁了,没有一技之长,靠什么生存呢?原来在单位还有养老保险,进来后就没有了。”
34岁的曹某对自己的犯罪行为非常后悔。“将来我们必须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因为社会不可能把我们等同于普通公民。”曹某说,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出去后要努力把“大坑”填平。
监狱长余仁表示,对刑满释放人员,很多地方都有安置基地,但这些安置基地作用有限。盐城招商城是刑满释放人员的过渡性就业基地,每年只能安置10人左右,而每年回盐城的刑满释放人员远远超过这个数。
余仁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都很难,要拿出很多岗位来解决刑满释放人员的就业,并不现实,也不公平。他建议给予相关接纳刑满释放人员的企业一定优惠政策,重点结合新农村建设,将刑满释放人员引向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和特色农业基地等。余仁认为,50%以上的刑满释放人员来自农村,依托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不仅能安置大量农村刑满释放人员,而且能缓解农村劳动力的短缺问题。
劳动改造、让刑满释放人员自食其力以外,余仁认为政府或相关慈善组织应给予其家庭关怀。“因家庭困难而犯罪的占犯罪总数20%左右,不能因为有人犯罪而轻视他们的家庭。”余仁认为,每年的类似送温暖行动,也应该考虑到这些困难家庭。“这样能让罪犯更感恩社会,对稳定罪犯的改造情绪很有帮助,促进罪犯的改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