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扬蜜蜂的作文:才干权谋兼具的争议人物袁世凯崛起之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43:15

才干权谋兼具的争议人物袁世凯崛起之路

2011年12月06日10:09腾讯读书[微博]我要评论(0) 字号:T|T

  文章摘自:《1911,共和一步之遥》
  作者:张洪涛 王利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版次:2011年10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那是一个悲壮的时代。已经统治了神州大地267年的满清王朝日薄西山,可是,仍然没有丝毫甘心退出历史舞台的意思,在竭力稳住摇摆的躯体。无数英烈前仆后继,千年帝制轰然倒塌,共和与民主的睹光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呈现在受尽磨难的华夏儿女面前……

转播到腾讯微博

袁世凯

永不停止的争议

历史上的事发生了就发生了,没有太多为什么,更谈不上多缜密的逻辑,如果每一件事发生前都要相关人等聚在一起开个会,少数服从多数才通过,那估计人类还在生吃牛羊肉呢。

每个历史人物,不管我们喜不喜欢,都真实存在过。

围绕慈禧、李鸿章的争议已经够多了,可是,和晚清另外一个人物比起来,这两人实在是过于轻量级。

关于慈禧、李鸿章是不是“卖国贼”,还没有定论,但史书上已经清晰地将一位重量级人物界定为“窃国大盗”。

好像,被安上这顶帽子的,历史上也就袁世凯一人。

古代的帝王们,真龙天子,不是一般人儿,出生时红光满地,长大了英武不凡,直接奔龙椅而去。

袁世凯的起点没那么高,出生那天恰好袁家第一位大名人——时任漕运总督的叔祖袁甲三与捻军作战的捷报传来,袁老爷子心花怒放:这是好兆头啊,袁家这位新男丁也就有一个很响亮的名字:袁世凯!

看来,这一辈子都要穿军装了。

老袁一辈子的头衔确实很多,经历也相当丰富,帮朝鲜人看过场子,给李鸿章打过工,替清政府卖过命,后来担任中华民国的第一任正式大总统,临终前还客串了83天的皇帝

但在谱写这传奇般的史诗之前,小袁的主要目标还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走一条科举发家的道路。

有主就有次,袁世凯应试教育的压力不是太大,小小年纪兴趣就很广泛,刀枪剑戟,样样喜欢,兵法谋略,个个在行,别的小伙伴还在家门口捏泥巴,袁世凯就曾放言:三军不可夺帅,我手上如果能够掌握十万精兵,便可横行天下!俨然另一个常遇春在世。

有点儿小悲剧的是,和常遇春有着共同目标的袁世凯在北京辛辛苦苦四年寒窗,两界乡试,功名却一无所获。

四年,在“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的长河里,也不算啥,找到不足,迎头赶上,从头再来就是。

但这不是他袁某人的风格。

袁世凯向往的是纵横沙场,叱咤风云的生活,既然科举的道路看不到希望,就一定有别的途径来实践这人生目标。

“洋务运动”已经红红火火地展开,那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也在时刻敲打着这个年轻人的内心,为国、为民、为自己,似乎都不应该寂寥地度过一生。

下定决心,整理行装,22岁的袁世凯带领家仆旧将奔向山东,投靠老叔的至交——淮军“庆军”首领吴长庆。

晚清政坛与军界的一颗新星即将划亮长空。

吴长庆很照顾这位文武双全的世侄,尽最大努力予以照顾、栽培。

1882年朝鲜一群缺饷少粮的士兵发动兵变,赶跑了明成皇后,莫名其妙地拥戴大院君执掌政权,落魄的明成皇后只好派人找清政府搬救兵。

如果在一两百年前,这不是个事儿,随便派些人过去就能平息政变,可这些年由于多了日本这个邻居对朝鲜虎视眈眈,清廷不敢懈怠,立即安排吴长庆等人水陆并进赶赴朝鲜。

吴长庆很长志气,袁世凯的表现也很抢眼,带领500人的突击队冲锋在前,顺顺当当地把局势稳定下来。

论功行赏,又有吴长庆的极力保荐,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成为藩国朝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

这一年,袁世凯才23岁。

这几年,袁世凯的事情并不是太多,协助朝鲜人搞好治安与城防,出于国际主义的精神再帮人家训练下军队,说是训练,其实也无非是站站队形、踢踢正步,没有一点儿高科技含量。

不需上场作战,也不要啥技术成分,当朝鲜国王看到这批新兵蛋子经袁大人短短几个月的调教之后,可以“步伐进退前后左右如之,举枪放响亦如之”,已经对袁世凯佩服得不行了。

这教官,有前途。

训练场上显示不出真本事。1884年,朝鲜又发生了政变,亲日派系“开化党”在日本人的唆使下,挟持朝鲜王室,麻烦面前,袁世凯倒是没有着急,先向李鸿章请求指示,同时走外交程序,向日本大使表达抗议与责问,前者来不及回复,后者不可能给答复,袁世凯开始大展拳脚了,“号召中国驻防各营,并策动朝鲜左右两营勤王,在军事上,甚至外交上做详尽周密的部署,发号施令,统驭中韩联军,击溃日军,摧毁政变集团的势力,拯救韩王,恢复李熙政权,同时维持汉城的治安”。

千里之外的李鸿章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儿,朝鲜政变已经被平息,还是这个袁世凯,想不对这个25岁的小伙子刮目相看都不太可能了。

感到震撼的不仅是李鸿章,日本人酝酿多日的计划毁于一旦,心里肯定是格外的不平衡,可人家也承认“袁世凯当日之谋,实有令人可惊可畏者,使清政府与李鸿章能明断敏速,出师图韩,一跃而登,真令我日军无从措手……袁之外交,诚有彪悍之手腕哉”。

甲午战争,大清国惨败,袁世凯在朝鲜的逍遥日子也到了尽头,逃回国看看能不能找个新的工作岗位。

国势危艰,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又那么高,到哪儿谋业呢?

在袁世凯忙着找工作的同时,清廷也没有闲着,痛定思痛,不断反思甲午败绩。1894年11月,清政府下令成立“督办军务处”,以恭亲王奕为督办,庆亲王奕劻为帮办,翁同龢、李鸿藻、荣禄等人为会办,“参酌中外兵制”,着手编练新军。

看得出来,这是一帮大佬的游戏,根本没有袁世凯的位置。

军务处有了,但这些王公大臣的军事水平低得可怜,找不到发展方向。

这时,有人建议要进行军制改革,别多想,这个人不是袁世凯,而是和军事八竿子打不着的一个征粮官:广西按察使胡燏棻。

胡兄先是把旧军队批成垃圾中的战斗机:“军需如故,勇额日缺,上浮开,下折扣,百弊丛生”,“同属一军,而此营与彼营之器不同,前膛后膛,但期备数,德制奥制,并作一家”,进而指出当务之急是建立一支在武器装备和军制上都借鉴西方军队的新型陆军,最好是在北洋辖区训练5万人,在南洋辖区训练3万人,广东和湖北各训练2万人,其余省份各练1万人。

下定决心,整理行装,22岁的袁世凯带领家仆旧将奔向山东,投靠老叔的至交——淮军“庆军”首领吴长庆。

晚清政坛与军界的一颗新星即将划亮长空。

吴长庆很照顾这位文武双全的世侄,尽最大努力予以照顾、栽培。

1882年朝鲜一群缺饷少粮的士兵发动兵变,赶跑了明成皇后,莫名其妙地拥戴大院君执掌政权,落魄的明成皇后只好派人找清政府搬救兵。

如果在一两百年前,这不是个事儿,随便派些人过去就能平息政变,可这些年由于多了日本这个邻居对朝鲜虎视眈眈,清廷不敢懈怠,立即安排吴长庆等人水陆并进赶赴朝鲜。

吴长庆很长志气,袁世凯的表现也很抢眼,带领500人的突击队冲锋在前,顺顺当当地把局势稳定下来。

论功行赏,又有吴长庆的极力保荐,袁世凯被清廷任命为“通商大臣暨朝鲜总督”,成为藩国朝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人物。

这一年,袁世凯才23岁。

这几年,袁世凯的事情并不是太多,协助朝鲜人搞好治安与城防,出于国际主义的精神再帮人家训练下军队,说是训练,其实也无非是站站队形、踢踢正步,没有一点儿高科技含量。

不需上场作战,也不要啥技术成分,当朝鲜国王看到这批新兵蛋子经袁大人短短几个月的调教之后,可以“步伐进退前后左右如之,举枪放响亦如之”,已经对袁世凯佩服得不行了。

这教官,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