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蝇和蜜蜂故事:品味谈吃 2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57:06
生活在粤、港、澳一带的人,大多知道广州市桨栏路有一间百年老字号的蛇餐馆,它就是誉满海内外的“蛇王满”。
    距今一百四十年前,即清咸丰七年,在南海县大沥堡荔庄村姓吴的贫苦农民家庭里,一名男婴呱呱坠地,父母亲单取一个“满”字,希望日后米缸常满,他就是以后名扬四海的广东最早的蛇餐祖师“蛇王满”。
    少年时,吴满以捕蛇、采药为生,被人称为“蛇仔满”。吴满捕捉的蛇最初在大沥圩摆卖,后来销路日广,便带徒捕捉,将蛇胆卖给制售蛇药的药店,人们尊称为“蛇王满”。
    光绪十一年,吴满在广州新基正中约开设蛇店,出售活蛇、蛇胆,以“蛇王满”作店名。到二十年代,他又在佛山汾流街开设“蛇王满”分店。吴满开设蛇店后,就在蛇上做文章,对蛇类综合利用。
    他用蛇胆制成药——三蛇胆陈皮未、三蛇胆川贝末、三蛇胆半夏末、三蛇胆南星末、三蛇胆油、三蛇胆追风膏药、三蛇胆酒。由于蛇胆成药能够治疗咳嗽、风湿、小儿急慢惊风等多种疾病,深受群众欢迎,产品远销国内外。
    随着蛇胆成药的发展,原来的眼镜蛇(饭铲头)、金环蛇(金脚带)、灰鼠蛇(过树榕)等三种蛇胆供不应求。
    经过长期的实践,吴满和他的伙伴们逐步将银环蛇(过基峡)、三索线蛇以及白花蛇(广西产)投入使用,并创制原装五蛇酒。
    过去,敢于吃蛇肉的人很少。吴满觉得杀蛇取胆后舍弃蛇肉十分可惜。他认为蛇肉不但美味可口,还可补养身体和治疗风湿。
    他鼓励病后体弱患者和风湿患者吃蛇肉,并教人加入少量肉类或药材熬汤,但许多人未敢尝试。他将蛇肉和配料熬汤后送给保滋堂药店店员品尝,他们吃后大加赞赏。
    后来,蛇王满店经营蛇餐,食客由少到多。吴满和伙伴们逐步改进吃蛇方法,他们将蛇肉撕成肉丝,加入冬菇、木耳、马蹄、姜、陈皮、鸡、蚬鸭等脍羹,称为“三蛇羹”,再加野狸,则称为“龙虎凤会”。在“蛇王满”的推动下,广州各大酒家也纷纷制作蛇餐。
    一九三八年,日军侵占广州、佛山,广州蛇王满店被焚,夷为平地,佛山分店也关门停业。翌年,吴满与伙伴吴楫川合作,在广州桨栏路重开蛇王满店,佛山分店则由女儿吴桂荷经营。一九五零年九月,吴满因病辞世,终年九十四岁。
    现在,“蛇王师”郑师文主营蛇王满蛇餐馆,继续在蛇字作文章,他带来新一套经营方法和新一代对蛇餐的理解,给这个百年老店注入了新的活力。
    来往广州的游客都把到蛇王满品尝蛇餐作为一件快事,犹如来往北京的外地游客都想到“全聚德”品尝烤鸭一样。 塞外古镇平泉,有一家餐馆字号叫“五奎园”。“五圭园”有道名菜叫“改刀肉”。
    清朝道光年间,御膳房有七位厨师,争相创造新菜谱。主厨师刘德才想,用猪肉、水笋并炒,其味道可能更佳,经多次试验,终于炒出美味佳肴。献给皇上,道光帝备加称赞。因为这道菜在刀工上经过多次改进,故名“改刀肉”。其做法是:用四成猪臀尖瘦肉,一成猪脖领肥肉,先切成极薄的肉片,然后瘦肥肉按四比一搭配,再顺切成火柴梗粗细的肉丝。粗细要均匀,不能连刀,不能切成韭菜扁,不能切成老鼠尾(一头粗、一头细)。切笋丝更精细,先将发泡好的水笋,用骨汤煮一遍,然后切成如纸的薄片,再顶刀切成如发的细丝。最后,配以口蘑汤、鸡鸭汤、料酒、陈醋、香油、白油、葱、姜、蒜等各种调料。
    刘德才创造了此味佳肴,到老了,还是被赶出皇宫。他孤身一人,辗转出京,流落到塞外八沟(即平泉)。当时的八沟是塞外通向关里的重镇,行客往来,商贾云集,有“拉不败的哈达(今赤峰),填不满的八沟(今平泉)”的盛誉。刘德才定居下来,在镇上开了一座小餐馆。由于烹调技艺超群,引来八方顾客,生意十分兴隆。许多顾客在这里吃过“改刀肉”以后,还要再买上几盘,装在食盒里,带回故乡给家人品尝。更有蒙古王爷每年进京路过这里,总要带上“改刀肉”到京馈赠亲友。
    刘师付过世后,五个徒弟谨遵师嘱,合力办好餐馆,兴旺不减当初。一日,共同商量起个字号,大师兄说:‘我们五个是一师之徒,起字号也应按这个意思起,就叫‘五奎园’怎样?”众兄弟拍手称赞。于是请来举人任维岚隶书“五奎园”金字匾额。
    “五奎园”师兄弟五人,各收门徒,代代相传,历传八代,160余年,据说,牌号至今未倒,名声未衰。 偶检旧箧,翻到一份成都“同仁堂”药膳食谱。
    食谱所开列的菜名,每一种都是以中药与鸡鱼之属配制烹调而成。如菜肴有:陈皮鸡、妙香舌片、黑芝麻兔、玉竹心子、丁香鸭、白果烧鸡、龙马童子鸡、杜仲腰花、贝母雪梨、虫草鸭子、天麻鱼头;点心有:茯苓包子、银耳鸽蛋;饮料则有:枸杞酒、洋参五汁饮等。
    这家同仁堂与北京乐家老铺虽然不是一家,但也有200多年历史了。
    药膳摆上台面来了,原来,并不是在大盘大碗中众人分而食之,而是每人一小盅、一小盘,吃完一道再上一道,很像中餐西吃办法。而且每上一道菜,侍应小姐都向我们介绍菜名、特色、医学上的滋补作用等。不过,据笔者吃过之后,深感虽名为药膳,其实讲究色、香、味俱佳还是主要的,并没有服那种又苦又涩的汤药的感觉。
    据“同仁堂”主人相告,中国的药膳远在周代即已在宫庭中出现。秦、汉、六朝、唐及后来各朝代的医学家都很重视“食疗”。饮食疗法在中医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药膳正是饮食疗法的精华所在。
    笔者所知,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孙思邈、孟诜、李时珍,在食疗方面都有专著。尤其是唐代医学家孟诜与其弟子合撰的《食疗本草》,为现存最早灼食疗方面的权威之作。孟老先生为汝州(今河南临汝)人,少精医学,五旬之后得识孙思邈,并以师事之,医术大进。他主张“若能保身养性者,当需善言莫离口,良药莫离手”。他所著的《食疗本草》原名《补养方》,是孟老先生汲取了孙思邈及历代医家关于食疗的论述,内容博而实效佳的著作。其宝贵之处在于:以食为药,以药为食,食药均为我用的养生见解。并且在每味食物药品下,都注明了药性,服用方法,对于益处与害处也加以分析。
    《食疗本草》,问世后不久,全文散失,但书中的内容却在一些医学著作中保留下来。
    成都为“天府之国”,物产丰饶,鸡嫩鱼鲜,川菜又是名满天下的佳肴,成都“同仁堂”的药膳自然是味美而又滋补了。 秋尽江南蟹正肥
    “秋尽江南蟹正肥”。忆往昔,每当此际,素有“蟹王”美称的太湖和阳澄湖螃蟹,整批运到南京。各大酒家无不以阳澄湖大蟹相号召,往往高朋满座,把酒持蟹,咏诗唱和。此时的螃蟹,正如曹雪芹借林黛玉赋诗所形容的那样:“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味道极其鲜美。无怪乎唐人卢纯要说“四方之味,当许含黄伯第一”了。
    中国人吃蟹历史悠久。据传晋代有名叫毕茂世的小吏,常常右手持蟹,左手执壶,一边吃喝一边说:“此足够我餍一生了。”记得当年京师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即是位出名的食蟹家,他每年深秋必南下一次,目的地是南京和苏州,目的是食蟹,此公食蟹不用姜醋,不执酒壶,蘸点酱油便大啖大嚼。这一点连素以”李百蟹”号称的著名清道人李瑞清也甘拜下风。施大夫还有渊博的蟹学,他把名地出产的蟹分为湖蟹、江蟹、河蟹、溪蟹、沟蟹及海蟹六等。每等还分为二级,如湖蟹以阳澄湖、嘉兴湖为一级,邵伯湖、高邮湖为二级;江蟹以芜湖一级,九江二级。他还戏将这些无肠公子由于出身不同,冠以官场名称:一等湖蟹为特任官,二等为简任官,三等荐任官,四等委任官……等而下之便是芝麻绿豆官了。当年在南京的各界名流几乎无不爱蟹;名教授黄季刚、胡小石等,嗜蟹如命。有一年黄氏在南京中了航空彩券,高兴之余,携家人登酒楼吃蟹,不意所食过量,归后染疾,不幸病逝,造成因嗜丧命的悲剧。
    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咏蟹诗。如李白在“月下独酌”中咏道:“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把蟹,酒、诗溶为一体了。宋代苏东坡亦写道:“可笑吴兴饶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圆”,传神地描绘了吃蟹的乐趣。《红楼梦》第三十八回中,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在大观园中食餐咏蟹,不仅托物寄情,而且逼真地描绘了螃蟹的形态,道出了吃蟹的最好季节和方法。
    “蟹肥菊花香”,当年南京各大酒家还以丰富多彩的菊花蟹宴而招徕食客。如清蒸大蟹、味透醉蟹、异香蟹卷、嫩姜蟹钳、蛋衣蟹肉、鸳鸯蟹玉、菊花蟹斗、香烤菊蟹、仙桃蟹黄、锅贴蟹贝、口洁蟹圆、爆炒蟹虾、黄金蟹羹、蟹黄鱼唇、蟹黄鱼翅、蟹黄菜心、四喜蟹饺等,洋洋洒洒,令人垂涎。除了这些蟹菜外,还有一道“芙蓉蟹”的名菜,它是用完整剥下的大蟹制成。相传清乾嘉间,秦淮有家酒肆的朱二娘长得如花似玉,有一手剥蟹绝技,能完其全身不碎,芙蓉蟹之名由此而来。东江盐■鸡是广东的一道名菜,它以鲜、嫩、滑、香、软著称,历来被客家人所赞赏。据悉近年来它已成为国宴上的名菜。据传“东江盐■鸡”源于明末,创于民初。它的前身是“东江咸鸡”。惠州最早在“东江酒店”出现,兴盛于“东兴酒家”,为厨师梁一梅所创造。
    笔者早年认识“东江酒店”的学徒李林胜先生,故对其做法略知一二。“东江盐■鸡”用料严格,制作讲究。选用的鸡是本地出产的“三黄鸡”(即胡子黄、皮黄和腿黄),这种鸡大小适中,肥瘦相宜,且肉质厚滑,一只鸡,一般重2.5市斤。制作时,先将鸡宰杀,掏空内脏,洗净,将光鸡吊起干水。然后,在热锅里将2.5斤左右粗粒的海盐来回翻炒,当听到灼盐发出哗剥声,盐的颜色由白变焦黄色时,即将灼盐铲起搁置盆中。再将干水的光鸡用土(纱)纸裹实,放在锅中,将鸡用焦盐埋实,盖上锅盖,用中火去■,约■至20—25分钟左右方取出。用这种方法■出来的鸡,咸淡适中,鸡皮腊黄发亮,肉质嫩滑,皮骨香脆,老少咸宜,色、香、味俱全。装盘时,将鸡的皮、肉、骨分开成块状,按骨、肉、皮先后的顺序排装成整鸡。再在小碗碟里盛满用花生油、沙羌粉、芝麻油和精盐混成的佐料,以便顾客蘸食之用。食时顾客感到香味扑鼻,胃口大开,比食其他鸡味道更胜一筹。特别是鸡皮和鸡骨香脆,越嚼越有味道,令人百食不腻,回味无穷,且有补肾健胃之功能。依笔者之体会区别是否正宗的“东江盐■鸡”,主要是入嘴时是否有股烟熏的味道。
    不久前,笔者旅次惠州,当年的李林胜而今已是“东兴酒家”的经理。几十年来,一直坚持用传统方法来制作盐■鸡,因此,买卖兴隆。据说,每月可销售达3000多只。不少海外华侨和港、澳、合同胞回内地旅游时,都纷纷到“东兴酒家”,专门点这道菜。 “贴饽饽熬鱼”是天津人的土产小吃,也是一种家常饭。
    这种吃法的发明者乃是渔船上的渔民。后来陆地上一般居民也群起仿效,因味道奇鲜,所以远近驰名。其实“贴饽饽熬鱼”是船家的家常便饭,制作方法也颇简单。北方人把煮菜叫熬菜,所熬之鱼并非一斤以上的鲤鱼,也不是半斤以上的鲫鱼,而是从海中打上的小条杂鱼。制做时,把鱼洗净后放入大锅内,不烹不炸,锅内放少量食油,以防粘锅,然后加葱、蒜、花寂、大料、盐、醋、面酱和腐乳等佐料和少许清水。有时佐料不全,只加食盐和面酱也可。要知道,熬鱼之美,全在鱼鲜,佐料虽少,更能保持鱼的鲜味。熬煮约半小时;鱼汤耗尽,即可出锅。所谓贴饽饽熬鱼,是为了节省时间,在熬鱼的锅边上端周围,贴上一圈棒子面(玉蜀黍面)饽饽饼子,一锅熟,掀锅后,把饽饽取出,鱼盛在碟里,渔民们一手端着鱼碟子,一手拿块饽饽,坐在船头舱尾,大吃大嚼,不但鱼味奇鲜,饽饽里吸收鱼汤,也带有鲜味,真是美食。岸上居民仿效后,稍加改良,多是选用较大的杂鱼,或单熬鲤鱼或鲫鱼。制作方法略同,但因多加佐料,岂知反而有损鲜味了。
    后来,市内也有一些专卖“贴饽饽熬鱼”小馆摊档,其中以南市“杨奶奶熬鱼”最佳,名气不亚于北京宣外穆家寨的炒咯哒。
    天津还有一种外地少见的吃法:烙饼卷蚂蚱。所谓蚂蚱即蝗虫也。天津南郑卫南洼,涝时一片汪洋,盛产鱼虾;旱年则遍地荒草,蚂炸成群。当地农民涝时捕鱼,旱年捕蚂蚱。市内居民或小摊买了新捕到的蚂蚱,去掉双翅,投入沸油锅内,片刻捞出,已成深红色,放入酱油加葱花的盆内浸透,用以下酒,或用新烙薄饼卷着吃,脆香可口。蚂蚱卵如鱼子,不仅富营养,咀嚼起来尤有异香,比空腹蚂蚱尤惹人爱。
    油炸蚂蚱不但下层市民爱吃,而且在大饭庄的席面上,也是一道好酒菜。当年天津头等的回民饭庄会劳楼,八个压席酒菜碟中,往往有一碟油炸干蚂蚱(晾干的蚂蚱)。记得北京东安市场北门内东来顺西侧的酱肉摊上,也卖过油炸干蚂蚱,可见这道美味也曾从天津传到北京。何时能再以炸蚂蚱下酒,饱餐“贴饽饽熬鱼”啊!多年客居海外,吃遍中西餐点和南北菜肴,忆及家乡风味,在久享盛名的大餐馆,诸如“狗不理”的包子,东来顺的涮羊肉,全聚德的烤鸭,聚合成的银鱼紫蟹火锅,丰泽园的燕翅全席之外,却不时想起天津的素食来。
    天津的素食餐馆,在当年很有几家颇为出名,所备素食菜馔,品种繁多,各有特色。例如河北大胡同真素楼的素什锦,劝业场小食堂的烧二冬,南市六味斋的干烧冬笋,罗汉斋的整桌素席,宫南石头门坎的素包,以及在街头巷尾设摊现炸现卖的油炸素卷圈。其中享名久远,且深受大众欢迎的,当属石头门坎素包。
    素食餐馆特定的主顾多半是佛教信徒,在不杀生的戒律下,要吃素食。再就是达官富贾在经常吃荤吃得脑满肠肥之后,要换换口味吃些清淡的菜肴。还有一些文人墨客讲求养生之道的,以为吃素可以增进健康,所以常去照顾素餐馆。于是这些素餐馆便生意兴隆了。素餐馆专用香油,所以其价码并不低于荤菜。又为吸引顾客,整桌素席同样有“鸡”、“鸭”上桌,只不过都是油和面的仿制品,形象逼真,浇汁之后,端上桌来,照样引人垂涎。如赶上烧香还愿,送到寺庙里去给佛上供的全桌素菜,看那“鸡”、“鸭”、“鱼”、“肉”的四大扒,真可以乱真。其实那都是仿做的假鱼假肉。因为多了一套面食塑造、涂色、油烹的手工技艺,难怪素菜要比荤菜贵得多了。
    素包价廉物美,是大众食品。它是以白面做皮,以绿豆芽菜、芫荽、粉皮、面筋、香干(豆腐干)切碎做馅,用芝麻酱、腐乳、香油调料,包入面皮内,捏成有绉折的素包,上蒸屉蒸熟。蒸熟后一掀蒸屉,只见雪白晶亮,柔软细腻的素包,散发着清素的香味,引人垂涎。
    每当早晚,天津各街巷之间常有清脆的叫卖声:“石头门坎的大素包!”“大素包,石头门坎的!”出门看时,可见小贩挎着黑漆提盒,缓缓走来,打开盒盖,见到那冒着热气的素包,谁能不买上几个品尝一番?
    石头门坎在天津东门外天后宫南的一条街上,有两家具有百年历史的素餐馆,都做素菜,但更以素包最能招揽主顾。因为素包出了名,天津各处卖素包的都吆喝“石头门坎大素包”,人们吃起来味美可口,也就不问其真假了。 被誉为中国“国菜”的豆腐,向来以其物美价廉、营养丰富、老少皆宜而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据记载,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食谱上,一顿早膳菜单就有四个菜是由豆腐装成的,分别叫做羊肉炖菠菜豆腐、卤煮豆腐、熏干丝、五香干等。一九八六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到中国访问,在招待其用餐时,有一道杭州名菜——清淡别致的龙井豆腐,女王用后,倍加赞赏。据说在女王到来之前,曾从白金流宫传来消息说,女王不喜欢吃中国菜,嫌太油腻。但当她遍尝了中国各地的名菜和豆腐后,即完全改变了原来的印象,而被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凝聚而成的中国菜肴所折服。
    豆腐的制作历史,在中国流传已久。在河南密县发掘的一座汉墓中,即发现了石刻豆腐作坊,说明汉代已有豆腐制作,距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了。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也曾经写道:“豆腐之法,始于汉高祖之孙,淮南王刘安。”
    相传刘安因贪图享乐,妄想永久为王,急于寻求灵丹妙药,以图长生不老。当时在淮南有八位自称能炼取金丹的方士,刘安即带着金块跟随他们登上一座高山炼丹。但见方士们把金块埋在地下,上面架起炼丹炉,口念咒语,说等九九八十一天即可炼出长生不老丹来。但是,当刘安及其随从回府中等候时,他们却挖出金块来企图远走高飞。不料,刘安在山下派兵士把守,末能逃脱。为了掩饰罪过,他们胡乱找来一些黄豆,磨成浆粉,然后放进炼丹炉内加温,谁知又加入一些卤水后,炉内即变成了又白又嫩的水豆腐,他们谎称此为长生不老丹液凝成。待刘安一尝时,果然味道非常鲜美,于是信以为真,并令其做成块状,火速送往京城进贡。
    豆腐从此便诞生了,而且久传不衰。
    一个新的食物品种的形成,往往是无意中产生的。这八个方士本来是一伙骗子,在逃走不成时,为了应付刘安,却制出了鲜美的豆腐。当其正式问世后,又经不断改进和提高,从品种到质量都越来越赢得人们的喜欢。据不完全统计,两千多年以来,在中国用豆腐类烹饪出的风味菜肴,至今已有四百多种。从大的类别分,就有水豆腐、干豆腐、老豆腐、嫩豆腐、豆腐汁、豆腐皮等,像国宴上用的“东方龙脑”、上海的“五香豆腐”、成都的“麻婆豆腐”、陕西的“水煮豆腐”、无锡的“银鱼豆腐”等都称是中华名菜。就连乡间的“小葱拌豆腐”也是人们盘中的美餐。至于那些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则更是中国一绝,不少制作臭豆腐的厂家因此而“臭”名远扬。
    李时珍把豆腐也归于医药类。据称:病人多吃豆腐,能消炎健身,老年人多吃豆腐,能延年益寿,少女多吃豆腐,能永保青春貌美。它虽然不是长生不老丹,但其营养价值却是众所公认的。 徐悲鸿在《张大千画集》序中曾写道:“大千蜀人也,能治蜀味,兴酣高谈,往往入厨作羹饷客。”大千曾笑对朋友们作过自我评价:“以艺术而论,我善烹调,当更在画艺之上。”可见他的烹饪手艺之高。但说来很奇,大千的烹饪手艺竟是在土匪窝里学的,那还是大千十八岁时发生的事。
    这年春节后,张大千跟随一伙商人从内江回重庆“求精中学”读书,途中,他被一彪人马蒙眼带上了山。山寨大王要大千写信告诉家中被绑了票,要家中速拿千块银元来赎人。后来见大千信中称他们是江湖好汉,又写得一手好字,遂改变主意,要留大千当山寨“军师”。从此大千“落草为寇”,开始了他平生奇特的“土匪生涯”,过着“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草莽生活。山王为防大千逃跑,叫一姓张的厨师负责他的“安全”,队伍外出他就跟厨师在一起守山寨,大千无事也就经常观摩或帮助厨师烧菜,在厨师指点下,大千竟将蜀味学得似如名厨。日久山王对大千戒备也松了,大干在取得张厨的理解和同情后,终于逃跑。他在这百天与土匪生活的唯一收获,使他对烹饪入了门。
    大千一生不吸烟、不饮酒,但生性好客,所以大千家中经常人来人往,食客不断。大千有一习惯,客多热闹,他的兴致就高,胃口也就好。著名老画家谢稚柳在回忆时说:“大千的旁出小技是精于烹饪,且待友热诚,每每亲入厨房弄菜奉客。”他和客人谈笑的高潮,也几乎都是餐桌上评厨论菜的时候。张大千曾幽默地说过:“读了一辈子孔圣人的书,就只两句做得到,那就是“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大千一生遍游名山大川,赏尽各地美食,他集诸味之长去粗取精,以在自己的烹饪中巧妙吸收,融汇合一,从而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大千风味”。如“红烧狮子头”是大千拿手菜之一,他在国内制作时,沿袭传统做法,精瘦肉与肥膘要有严格比例,剁细调料精拌更有论究,必须下油锅炸至艳丽的金黄色,脍制时的火候亦有学问。
    大千设家宴总有亲手书写的菜单,这既是张家作客的宴请凭证,也是大千的墨迹真实,故客人赴宴不是争尝菜肴,而是争抢菜单。一九八一年张学良在大千家作客时得到一份菜单,他精心装裱成手卷,特在后部留下空白,于次年邀大千书题留念。大千“戏图数笔博笑”,画了白菜、萝卜和菠菜,题名“吉光兼美”,并赋诗一首。这张集诗书画于一身,有九位名人在录的普通家宴菜单,如今仍收藏在张将军藏品中,成为烹饪界和收藏家瞩目的一件稀世艺术珍品。 据“金学”专家考证,已确认山东临清是《金瓶梅》的写作背景地。临清至今仍流传着一些与《金瓶梅》书中所描写相似的菜肴和饮食习俗。
    元以后,因运河山东段开通,临清渐渐成为运河沿岸热闹的商埠。它的繁盛景象和社会习俗也为产生于明万历年间的古典文学名著《金瓶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以《金瓶梅》(词话本)为例,书中写了主食、菜肴、糕点、酒、茶、干鲜果等多达三百余种,为研究临清是它的写作背景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金瓶梅》中写的面食有五十五种,多用北方的小麦、小米、黄米、豆类制作,少为大米或糯米。这五十余种面食,至今在临清多有流传。如“炊饼”(烧饼)、“黄米面枣儿糕”、“烙饼”(厚饼)、“寿面、寿桃”、“玉米面鹅油蒸饼”、“惠花羊肉一寸扁食”(水饺)、“■子”、“冷糕”(切糕),还有“花糕、包子、桃花烧面、馒头、元宵、麻花”等,都是临清人常吃的面食。“炸酱面、温面”、更是临清人喜爱的饮食之一。
    《金瓶梅》中写到的菜肴计一百零五种。所用原料仍与临清现在差不多,如鸡、鸭、鱼、肉、蛋、虾等主料。以《金瓶梅》第三十四回和七十五回中写过的菜肴为例,可以看出这些菜肴仍列临清食谱中。如三十四回中有“干蒸的劈晒鸡、王瓜拌辽东金虾、白炸猪肉、水晶膀蹄、油炸烧骨”。劈晒鸡即今临清的风干鸡;白炸猪肉即今之干炸肉、干炸里脊;油炸烧骨即今红烧排骨。七十五回中有“烧脏肉酿肠儿、黄炒的银鱼、银苗豆芽菜、春不老炒冬笋、黄芽韭和海垫”。烧脏肉酿肠,即临清今之粉肠、南肠;银苗豆芽即妙无根豆芽。《金瓶梅》一书写了三十一种糕点,基本上是糕、酥、饼、卷之类的甜食。有的名字虽异、形状不同,但用料、味道差别不大,大多在今天临清市场见得到。如:“果馅饼、玫瑰饼、果馅椒盐金饼、丁皮饼、糖薄脆、白糖万寿糕、果馅寿字雪花糕、玫瑰圆宵饼、香茶桂花饼、玫瑰八仙糕”等。其中用玫瑰花做的糕点多种,现临清每年仍有玫瑰做的“鲜花饼”大量上市。据糕点业老师傅回忆,书中那些糕点,他们大多做过、见过。
    《金瓶梅》书中为茶、饮料有二十二种。书中饮茶多用果仁、盐笋佐茶。今临清仍有饮茶用瓜子、牛肉干、豆腐干、姜片等当“菜肴”。
    《金瓶梅》书中写的干鲜果三十二种,其中多为北方产品。如“雪梨、莲子、榛松、栗子、荸荠、苹果、盖柿、大枣、核桃”等。
    近年临清名厨们已挖掘整理出有特色的《金瓶梅》筵,以飨远方来客。 世人多知马叙伦是革命家、政论家、哲学家、教育家,还兼擅古文、诗词、书法,殊不知他还是一个美食家。
    马叙伦字夷初,浙江余杭人。年轻时追随孙中山先生,是老同盟会员。参加过南社、编辑过《国粹学报》、《大共和日报》等等,为当时士林之俊彦。民国以后在北京大学任过哲学教授。讲老庄哲学,对儒、道、释诸家兼而通之,著有《庄子义证》等。一九一六年袁世凯称帝,马先生大愤离职而去,一时有“挂冠教授”之誉。
    马叙伦的信仰诚如他自己所云是为社会“生死不计”,但他的兴趣却又是多方面的。从他早年出版的两种随笔集《石屋余沈》、《续沈》中,竟然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美食家,竟善治佳肴美馔。
    二三十年代北京餐馆食谱中有三种以当时名人命名的肴馔:赵先生肉、张先生豆腐、马先生汤。而其中的“马先生汤”即为马叙伦先生所创。当时北平中山公园辟有茶座,为当时社会名流茗谈雅集之处。马先生常光顾那里的川黔馆长美轩,看到那里菜烧得好,唯独汤不甚佳,遂将己之所手创“三白汤”制作方法告诉厨师。长美轩仿制后命名为“马先生汤”,到此品尝者无不称誉,以后便成为长美轩的名肴。
    何为“三白汤”?三白者,即白菜、笋、豆腐也。因皆为白色之物,故名。原料看似简单,做法却十分复杂,不但主料要选最好的,还要配以雪里蕻等二十余种佐料。此汤烧制后,味极鲜美。马先生在《石屋余沈》中说:
    ……此汤制汁之物无虑二十,且可因时物增减,惟雪里蕻为要品……
    看来佐料中最重要的是雪里蕻,别的尚可“增减”,惟此不可缺也。
    据说,长美轩仿制的马先生汤虽然鲜美,但比马先生亲自所制“三白汤”的味道仍要略逊一筹。其中奥妙恐怕自然在火候、佐料配置上。现在中山公园里的餐馆中已然没有“马先生汤”了,现在的人们也已不知当年还有这样一道镇堂的名菜。那时能在长美轩品尝“马先生汤”而今又健在者,至少要有两个条件,当时有一定社会身份,还要当时年龄起码在二十岁左右。我认识两位老先生:一个是健在的张中行先生,今年八十六岁高龄,在他的《负曝闲话》一书中谈起马叙伦和“三白汤”,但他没有品过;还有一位是已故的南社老人郑逸梅先生,他一九九三年故去,享年九十六岁。在其所著的《南社丛谈》一书中也提到过“三白汤”,但郑老也未曾品尝过。可见称之为“广陵绝响”并不为过。
    马先生虽说可称是美食家,但据郑逸梅老人记叙,他平生最爱吃大蒜烧豆腐,并云:
    色香味三者具备,且又价廉物美,大快朵颐。
    马先生不仅善佳肴味,他的兴趣和余事还有书法、诗词等,亦皆可成家。五十年代他出版过《马叙伦墨迹选集》,自书诗居多,人民美术出版社线装影印。印数极少,当时得者已可庆幸,今天则是只可与闻而不可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