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头蜂价值:[经济杂谈]天涯观察第395期:“淘宝恶拍”事件突显互联网商业模式之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19 20:41:26


淘宝深寒,是否意味中国互联网的春天即将来临?



  由于不满前一天淘宝商城提价新规,从11日晚上开始,小卖家们聚集在一起,针对被指定大卖家进行集中拍货,以 “拍商品、给差评、拒付款”的方式对一些知名店铺进行恶意攻击,殃及韩都衣舍、欧莎、七格格和优衣库等大卖家,部分店铺商品还曾悉数下架。在“反淘宝联盟”的组织下,短短数天内,参与人数从7000多猛增到了5万多人。一石激起千重浪,很快举国上下对双方批评的、谩骂的和同情的声音,都不绝于耳,甚至还不乏怀着某种意图看笑话的。
  
  我就此“恶拍事件”在网上发表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很快就有网友在微博上留言,问究竟站在哪一边。我一看就感慨良久,我们民众当中,还存在相当多的人以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思考问题,这也是很多困惑和纠纷的根源!事实上,中华民族有着世界上非常科学的一个基础思维模型,即“太极六十四卦图”,尽管基本构造还是阴阳二分法,但纯粹的阴卦和阳卦,也只有两卦,其他六十二卦都是阴阳混合卦。遗憾的是,我们太多的人在思维中只记阴阳,而忽视其他排列组合。
  
  就目前这个事件而言,其中情况远比谁是谁非要复杂得多。作为一个分析师,我无论站在哪方立场上,都不利于揭示事件背后所隐藏的更深层次问题,忠于事实,客观审视,得出的结论才可能对双方更有建设性。多年以来的咨询生涯,使我观察市场上的各种问题,更多倾向于从商业模式和项目运营角度去理解。我一直认为,作为一个合格的创业者,在享受某类商业模式成果的同时,还需对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弊端做一个全面评估。

媒体获利需要“双重投入”

网商的“眼球经济”最为明显


  
  从商业模式角度来讲,淘宝在本质上属于媒体,是典型的“眼球经济”、“注意力经济”、和“影响力经济”,适用媒体商业模式的一些规律,同时具备互联网商业模式很多特征。我在《给你一个公司,你能赚钱吗》一书中就曾提到,互联网项目,与报纸、杂志、广播及电视相同,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媒体,要想最终真正获利,需要“双重投入”,第一重投入发生在获取影响力的过程中,第二重投入发生在广告主或者会员开发过程中,在影响力达到一定程度之前,是很难取得收益的,但即使有了影响力,还需要进行第二重投入才能将用户转化为现实的客户。
  
  互联网商业模式的“眼球经济”效应更为明显,在同一细分领域,最终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三四家,其他的只能充当太子伴读。这也就使得互联网行业事实上的进入门槛很高,光为换取影响力的“第一重投入”,就需要巨额资金注入,遑论后续的“第二重投入”,95%以上的互联网项目,在导入期结束之前,就因投入难以为继惨遭淘汰。互联网项目在导入期所需的投入,至少是百万级的。也正是因为如此,互联网项目具有“投入资金量大”、“项目导入周期长”和“对风投依赖性强”的特征。
  
  在这种模式下,无论是内容型网站,还是商机类(包括各种电子商务)网站,在导入期只能更多地采用“免费”和“低价”来吸引用户与聚集人气。商机类互联网平台更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因为会员越多,用户越容易找到真正的商机,注册数量也就越大,会员登录频次也会越高;相反会员本来就少的网站,即使强拉注册数量也不会很理想,即使有人注册,登录频次也难以得到保证,比例相当高的会员长期处于休眠状态。
  
  商机类互联网平台,要想真正发展起来,就不得不斥巨资,以最好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免费”和“低价”来争夺市场和用户(还谈不上什么客户),使其获得良好的体验,并形成粘着力。这个过程实际上相当于用天文级数的资金来搞公益事业,为用户和社会充当真真切切的“活雷锋”,尽管如此,稍微伺候不到位,用户还一顿雷霆般的抱怨。运作过互联网项目的朋友,自然也是感同身受。

淘宝是靠巨资维持优质服务的形象

该到“收线”的时候了?


  
  淘宝取得目前的市场地位,也是阿里巴巴用巨资花五年多的时间砸出来的。据有关材料显示,淘宝网成立于2003年5月,直到2008年8月,才开始实现当月收支平衡,在这长达五年之久的导入期,阿里巴巴投入了14.5亿元。这个巨额投入背后,自然不可避免有着跨国风投的身影。风险投资的钱,最终当然不是用来做公益事业,解决社会就业问题,帮助草根实现创业的,他们为的就是超额回报,这种回报要求数倍、数十倍、甚至是上百倍,项目运作到一定阶段,风投必然要求兑现这种承诺。
  
  世界上确实有免费午餐,但没有永远的免费午餐,低于成本价的午餐,也不会长久存在。其实这也是“权利”、“义务”和“责任”对等原则的体现。就拿互联网商业模式来说,项目导入期长达数年之久的“免费”和“低价”,必须通过后期的收费及溢价来获得补偿,甚至是获得巨额超值回报。如果风投要求比较苛刻的话,在某个阶段项目大幅收费和提价也是情非得已的事情。
  
  风投获得超值回报的途径当然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通过上市融资来实现,但毕竟这只是其中一个渠道而已,不能当作渠道的全部,通过业务收费也是其中一个选择。马云是风光的,也是无奈的,各种滋味,同样是创业者的人们,特别是互联网领域创业者更能体会。马云12日在微博中有一段话道出了其中此种商业模式的心酸,“公司想挣钱是正常的,不想挣钱是不正常的。淘宝经历了九年不正常!九年来我们从未考核过淘宝收入,从未要求过淘宝一分钱的利润。今天也没!赚钱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是道德模范,但我们确实想在中国做一家不同的企业。我们全心帮小企业因为我们懂那种痛。但不是人人从商会挣钱,商业是门严肃的学问”。
  
  如果放在五六年前,我也会认为马云这个话说的太矫情,但经历了创业过程的风风雨雨和众多难以名状的磨难之后,我对此时此刻的他深表同情。马云和淘宝现在遇到的问题,实际上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是几乎所有互联网项目,运作到一定阶段之后,不得不面临的一个坎儿。保持原来模式,还是提价套现?是每个互联网创业明星迟早会遇到的问题。当年马化腾尝试QQ收费,就面临过类似的困惑。社交网站、视频网站、电子商场、团购网站,终有一天也会面对如此大考。

小卖家可怜也可悲

“宝贝”放一个篮子里,规避风险意识太弱


  
  站在商业模式角度,我同样同情那些数以万计的小卖家。他们赖以生存的商业模式,是建构在淘宝这个平台上面的。相当多的人,全家老小之生计,完全依赖于淘宝网店。在没有涨价之前,去掉各种费用,天天忙早忙黑下来,也只够糊口而已,虽然勉强过得去,但也是建立在脆弱的平衡之上,这个平衡经不起冲击。现在淘宝猛然提价,对于很多人来说,一下子就将籍以养家糊口的利润吃没了,本来就非常脆弱的平衡被彻底打破。很多人除了这点收入之外,再也没有别的收入来源,多少年下来也对淘宝形成了依赖。出去找工作,或者寻求其他项目,短期内都不现实,一些人不光是被断了财路,更是被断了生路。转到其他电子商务平台?!其效果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肯定赶不上淘宝。
  
  一种完全依赖于某个平台的商业模式,抗风险能力是很差的。在实体行业中,我们也常常看见,某个许多年来一直死心塌地只经营某品牌的经销商,本来发展的顺风顺水,准备再展宏图,却被突然通知取消代理资格,公司就地倒闭的例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在同情之余,也为他们战略上的失策深感惋惜。商场上你也怪不得对方薄情寡义,谁让你将自己完全捆绑在对方的战车上?!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根本就不存在谁对谁错,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没有提前规划,规避风险,现在“鸭梨山大”,也只能自己来承受。
  
  无论什么原因导致小卖家们现在被动的局面,最终他们还是愤怒了。这种像烈火一样的愤怒,来源于一种被欺骗、被背叛和被抛弃的心理感受,自然也跟马云当年免费和支持个人创业的承诺有关,这在当年给了他们太高的预期。其实从商业模式和项目运作角度来讲,无论如何承诺,到了一定阶段提价是必然的。这就如同开发商花天价买地建了个大商场,刚开始几年为了招商,减免各种费用,租金超值优惠,到了某个阶段必然会通过大幅提价来回收成本。这一天,租户们自然是应该想到的。

小马哥的危机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希望中国互联网以此为鉴成熟起来!


  
  在事情发生之前,马云和众多的小卖家们,都对问题想的比较乐观。马云没有想到小卖家们反应会如此强烈,小卖家们没有想到有天马云会提价提的这么狠,还细分为“技术服务年费”、“技术服务费”和“保证金”,比起实体商城的店铺,有过之而无不及,“低成本创业”顿时变成了一个幻觉。这种冲突表面似乎带有突发性和偶然性,实际上从马云和小卖家们商业模式选择的那天起,就已经注定了。当然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大卖家遭受如此重创,是很多人始料未及的。
  
  尽管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二者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但马云还是有可能避免如此剧烈的事态发生。跟腾讯一样,阿里巴巴和淘宝发展到今天,某种程度上已经在业界形成了事实上的垄断地位,不再单单是一个公司,而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但由于成长过快,马云及其团队还没有完成从创业者到行业领袖心理状态的转变。不少问题,通过诉求调整、公关沟通、用户征询,还是可以规避的。尤其是在面对数以万计用户和公众批评的时候,说话需要讲求分寸和艺术,可能有时确实说的是事实,也未必能够得到公众的谅解。
  
  互联网商业模式,其本身也更容易受到互联网放大效应带来的冲击。11日晚上,YY上一下子聚集了7000多人,分工明确,统一行动,集中攻击,两天后又窜升至5万多人。串联之快、威力之大,在以往时代是无法想象的。这种情况不光让马云满身寒颤,也让互联网业界,以及众多网商和大卖家异常震惊,对这种破坏性心有余悸的。也许谁也没想到,这个事件在若干年后,会给中国互联网行业带来深远影响,甚至会成为一个分水岭。可以预料的是,今后众多与互联网关联性很大的商家,都会对经营思路进行重大调整,重新审视自己的企业战略。
  
  很多事情不在于实际情况怎样,而关键在于对方的印象和看法。2010年热闹一时的“3Q大战”中,腾讯也存在类似的失误,但腾讯为此进行了战略层面的深入反思,邀请72位专家“诊断腾讯”,并将要点梳理成了《X光下看腾讯》一书。

结束语

  
  也许这件事情过后,阿里巴巴和马云,同样需要类似的方式来对自己进行系统反思和战略定位。倘若果真如此,马云的境界会更进一步,阿里巴巴和淘宝以后会少走很多弯路。也许我们的创业者和小卖家们,经此一役,在心智上亦会更加成熟。。

出品:天涯观察编辑部 策划:金波 美工:盼盼 本期责编:周零壹 主笔:e路狂飙 邮箱:yiwen@tiany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