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粉是什么意思:长江下游马家浜文化的经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14:41:15

公元前 5000 年至前 4000 年左右,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的农业氏族部落进入了马家浜文化发展阶段。这一文化以浙江省嘉兴县马家浜遗址而命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区,南达浙江的钱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苏常州一带。马家浜氏族部落的活动范围界限比较清楚,与周围其他氏族部落的来往似乎不多,主要与宁镇地区和苏北的原始文化有一定交流。考古发现的典型遗址还有浙江吴兴邱城、梅堰、桐乡罗家角、江苏吴县草鞋山、常州圩墩、苏州越城、武进潘家塘和上海青浦崧泽等。
  马家浜氏族过着稳定的农业定居生活,以种植水稻为主,同时从事采集和渔猎活动以补充经济生活。圩墩遗址发现了当时的农业生产工具木铲,两面削成扁平状,刃部较薄,是一种很有效的掘土工具。收获用的石刀数量不多,而且制作也较粗糙。根据河姆渡遗址发现的在陶器上刻划的稻束来看,马家浜氏族先民的收获水稻是采用连根薅拔的方法,成捆晾晒。石刀可能主要用来采集野生植物的籽实。在罗家角、草鞋山和崧泽遗址下层都发现了当时的稻谷,经鉴定有籼稻和粳稻两种。罗家角遗址出土的粳稻最早,年代在公元前 5000 年前后,是目前中国大陆发现的最原始的粳稻遗存。不过,从发现的两种水稻实物比例分析,马家浜文化各氏族种植的水稻主要还是籼稻。马家浜、梅堰和草鞋山遗址都发现了加工粮食的陶杵,说明长江下游这一古老部落是用杵臼去掉稻壳,与北方使用石磨盘、石磨棒的习惯有所区别。早期亦曾使用的石磨盘,石磨棒,这时已基本上被使用杵臼的舂捣技术所代替了。
  采集和渔猎经济在马家浜氏族部落的生产活动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各遗址发现的骨镞以柳叶形的居多,十分尖锐锋利。一些地点有大量的兽骨堆积,其中马家浜遗址有的兽骨堆积厚达二三十厘米。圩墩遗址出土的野生动物骨头已经过鉴定,有梅花鹿、四不像、野猪、獐、貉、蟹、蚝等,此外还有各种鸟类和草鱼、鼋、鲫鱼之类水生动物。有的遗址还发现了野生的桃、杏梅的果实和菱角,这些都是人们采集和渔猎活动的例证。
  马家浜文化的居民还饲养猪、狗、水牛等家畜。草鞋山遗址的马家浜文化早期堆积中发现的狗的头骨,介于狼和现代狗之间,说明狗是从狼驯化而来,在这时已经成为家畜。
  马家浜文化的手工业生产发展不平衡,石器制作技术和葛麻纺织技术水平较高,而制陶业的发展尚处于比较落后的阶段。考古发现的陶器有釜、鼎、豆、罐、瓮、盆、钵、盉等,还出土了陶质的炉、箅、三足长尾鸟形陶壶。这些陶器均为手制,主要是夹砂陶器,泥质陶器很少,一般陶色不甚纯正,器表以素面不加装饰的为多,没有彩陶。大部分陶器火候不高。炉箅的出现,是马家浜文化的一大发明;宽檐陶釜则是马家浜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在手工业生产中,玉石器制造技术发展较快,许多遗址都发现了制作精美的玉器,主要有玉块、玉环、玉镯等装饰品。这一时期的玉器工业发展,为其后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的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
  适应江南水乡的特点,马家浜氏族部落的竹木器制作在手工业经济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在圩墩遗址中,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出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木制生产工具和建筑构件。从遗存的情况看,木器的品种和数量都很多,有水上交通和生产用的船橹、船桨;农业工具点种棒、木铲;手工工具木锥、木凿;狩猎和防卫用的木矛,建筑用的木楔、带孔的木梢钉、榫卯构件等,还有一批木材原料和经过砍削的半成品。此外,这个遗址还出土了风格独异的穿孔木针。大量使用木质生产工具,与长江下游缺乏制造石器的原料有一定关系;木质建筑构件的出土,则说明当地营造房屋多用木料,与北方多用草拌泥砌筑有较大区别。在草鞋山等遗址发现的房址中,许多柱础洞中还保留着一段完好的木柱和柱下的木垫板,有的木板上砍劈、锯截的痕迹尚十分清晰。圩墩遗址还发现一种凿刻成的喇叭形木器,下端有暗红色略带光泽的涂料,说明当时的木器制作和加工工艺都达到了很先进的水平。
  马家浜文化的纺织业也是手工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草鞋山遗址的最下层,发现了 3 块已经炭化的纺织物残片,这是中国原始社会发现最早的纺织品实物。这种织物的纤维原料为野生葛,是纬线起花的罗纹织物,花纹分别为山形斜纹和菱形斜纹,组织结构是绞纱罗纹,嵌入绕环斜纹,还有罗纹边组织。这一发现是中国远古时期纺织工业的珍贵资料,经碳 14 断代测定,制作时间为公元前 4400—前 4100 年之间。此外,马家浜文化的先民还把纺织技艺与手工编织结合起来,善于用芦苇、竹蔑、茅草等编织各种实用器物,使手工业生产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在手工业生产中,骨角器制作也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部门。许多遗址出土的兽骨都有经过劈削、锯割的痕迹,发现的一些完整骨器亦相当精致美观,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