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滋养体与包囊:“二百五”和“十三点”趣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4 04:01:44

“二百五”和“十三点”趣谈

2010-08-18 09:17:48|  分类: 典故由来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滴水穿石《引用 引用 东山孤 “二百五”和“十三点”趣谈》


 
          国人用数字贬人、损人、瞧不起人,和用现代语说“PK”人差不多。通常有两个数字组合语——北方人的“二百五”,上海人的“十三点”就是派在这种场合用的。

            先说“二百五”。北方人把作人,作事有点五霉三道、二愣子、堂郞子,钟点不准、脑筋搭错车,反正一句话,就是把办事不着边际的人称作“二百五”。这样解释还不能究其竟的话,那就说说“二百五”的由来也许您能开点窍。

          在关中农村,人们把那些蛮干胡扑的二杆子讥称为“二百五”。“二百五”是个数字,怎么能形容人的形为和形象呢?它的由来说法比较多,主要有五种:

(一)来自赌具牌九。牌九上有“二板”(四个点)和“幺五”,(幺读yao)(六个点) 两张牌。这两张牌搭配在一起就是10个点。玩牌九的人称之为“毙十” 。这毙十在牌九里是最小的点,什么牌都能管住它。所以,人们就用二板和幺五简称“二板五”来形容那些莽撞、傻气、做事不考虑后果的人。“二百五”是“二板五”的转音。

(二)来源于一则历史故事。传说战国时期,身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在周游列国搞统战工作时被人刺杀了。齐王发誓要为苏秦报仇,可一时又抓不到杀人凶手,于是便想出条妙计:在城门上张榜说苏秦是内奸,杀掉他是为国除了大害,应当赏黄金千两,请除奸的义士速来领赏。榜文贴出不久,有四个人声称自己杀了苏秦,前来领奖。齐王笑着说:“赏黄金千两,冒充者杀,你们可不能冒充呀!” 四人一口咬定苏秦的被杀是自己干的。齐王说:“那一千两黄金你们四人如何分法?” 四人齐声说道:“我们都是二百五”。齐王勃然大怒,拍案大叫:“把这四个‘二百五’推出去斩了!”,“二百五”由此而来。

(三)唐朝长安城的京兆尹权势很大,每出行都有庞大的仪杖队护行。走在最前面一个开道的开路官官名叫伍百,后来把一个开路官增设为两个,长安老百姓不叫两个五百,而是把五百除以二,由此也就由两个二百五开道了。

(四)古时十两银子为一锭,五百两为一封,半封就是二百五十两。而这二百五十两半封的谐音就是“半疯”也。

(五)还是古时,一千钱为一吊,五百钱就是半吊。被人评价为半吊子就不怎么样了,半吊子的一半二百五不就更差劲了?

再说十三点。江浙,尤其是上海人,都是经济脑瓜,干什么都精炼,就说这个二百五吧,说同样的事,到了上海人的口中就精减了二百三十七个点,只剩下了十三,故以十三点代用二百五。

据说这“十三点”还和上海人喜欢的越剧扯上了点关系。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一折,倾情于梁山伯的祝英台,在路上多次借景讽喻,向梁山伯吐露自己对他的痴情,傻乎乎的梁山伯却像个“阿木林”——无动于衷。梁山伯三个字用上海话发音就是“两三八”,把这三个数字相加就等于十三了,讥讽梁山伯是十三点:“侬真是梁山伯,伊拉主动对侬有意思格,侬还格戆搭搭!”。

还有一说,钟和表的盘面上,从1到12,顺时针以次排列,盘面上如果突然钻出个十三点,你说那多余的一点,你把它往哪里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