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军蚁吃大象后:管好你的嘴:职场:管好你的嘴 ~51~ 关键时刻可以玩些语言小花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9 05:17:21

花招不是绝招。无论在何种场合和任何人对话,人们对成功者充其量也只称其有巧言妙语之类,而不能恭之以有。因为语言本身是活的,所以说话是没有绝招的。即使世界上最著名的人际关系大师戴尔·卡耐基在其所出版的任何一本书中,也未曾把自己的观点吹成是绝招。我更不敢轻用绝招,因为绝招这个词是不能随便乱用的,乱用了会误人子弟。

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表达各种各样的感情,因而不可能会有事先被固定好的格式。所谓会说话,并不是掌握了什么绝招,而是深谙因人而异、随话而变的机巧——也就是我所要谈到的小花招

如果在关键时刻没有耍点语言小花招的本事,是不能真正地管好自己的嘴的。所谓小花招,并不是教你如何与他人诡辩,也不是教你如何去挖苦他人,而是教你如何用智慧的语言去摆脱来自职场的各种语言陷阱。发生在职场上的语言陷阱数不胜数,很多人陷入此种困境后无力自拔,要么撒泼,要么沉默,要么失去理智以拳相向,这些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因为你吃了一回亏后,很可能会被一些不怀好意者认为你好欺负,以至以你做乐子的语言陷阱会越来越多,愈演愈烈,你将如何是好?

依我之见,为避免可能的语言陷阱在你身上重复发生,最好自己要常备一些有针对性的小花招,这样你掉入陷阱的可能性就会大大地减少。以下我举数例,仅供参考。

巧转话锋  正如人不会十全十美一样,口才再好的人,也不可能每回都成为赢家。俗话说,马也有失蹄之时。语失、口误,这是在职场中常常会碰到的事,有的人遇到诘难时搜肠刮肚也找不到合适的答案。碰到这类情况,最好的办法是以调侃方式巧转话锋。就是在和对方对话中对一些看似简单却不易回答的问题以动脑筋,急转弯手法进行似是而非的迂回性的语言应对。

运用巧转话锋术,可以使你从窘态中得以自我解脱,即使遇到一些难题让你无法作答,你也可以巧换话题,分散和瓦解对方的注意力和攻击力。

有一个旅行社导游带团到某一历史名城参观。游客问:请问有什么大人物诞生在这个城市吗?”导游一下子茫然了,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但他灵机一动,非常机敏地耍了个小花招,说:先生,这个城市里诞生的都是婴儿。旅游团的成员哈哈大笑。

身为一个导游,陪同参观团参观古城,却连古城历史上有哪些名人都不知道,这本来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但这位导游却耍了个语言小花招,则从另一个方面表现出他巧转话锋的智慧。

多说好话  我们曾听到有些人发出类似的感慨:在职场说话不能说得太绝,说得太绝,没了余地,那是给自己断了后路。说话留点余地,一旦遇到突如其来的情况,要改口也就不那么困难了。当你忘乎所以地只顾把自己吹得天花乱坠时,可别忘了身边随时会有人听了心里不平衡而站出来向你发难。假如你在吹完自己后,再为迎合对方的求衡心理而顺便捧对方几句,你就容易过关。

某公司经理习惯于别人称他为头儿。一天,公司招来一位新雇员,他对这位新雇员训话时说道:在公司里我是头儿,所以,你以后只管叫我头儿即可。他只管说得痛快,不料,平常极少出现在公司的董事长偏巧在这个时候走进办公室里来,他显然觉得有些不对味

此时,这位新雇员也不识好歹地将他一军。问道:你是头儿,那么你还有上级吗?”

经理看看董事长,又看看雇员,立即改口道:当然有啦,那就是头儿的脖子——董事长!

新雇员这才附和:当头需要转动的时候,它确实是必须服从脖子啊。

这个例子中的经理初衷是为了吹嘘自己。如果不遇到别的因素的干扰,他的吹嘘自然没有改口的必要,可他却偏偏遇到了比自己还要厉害的董事长。为了不使自己丢尽脸面,又能让上司心满意足,他采用吹此又捧彼的语言小花招,至少在当时他还是圆满收场了。

王顾左右  在职场遇上难以解答的事经常会碰到,甚至有时候还会让你猝不及防。而这时候,你明知问题本身就是陷阱,你该做什么选择呢?耍耍小花招吧——王顾左右而言他。

某公司市场助理朱小姐遇到老板这样的问话:你觉得薪水够用吗?她不知老板的用意何在,于是张嘴就是一句慌不择舌的真话:我不敢说不够用……”

身处市场、公关这种花钱的部门,老板自然会担心你大手大脚。他看似不经意的一问,却是在考验你的理财观。

有些老板喜欢听手下说薪水不够,因为他以为抓住了你的软肋,对你施以小恩小惠你就会甘当座前走狗。但有的老板则会由此想开去:不对嘛,一个小姑娘,开销这么大?花自己的钱都这样,花公司的钱不就更……”这个朱小姐事后颇有感触地说:遇到此类事,最好是王顾左右而言他。

以谬制谬  使用这种方法听起来似乎有些大逆不道,但社会现实和人际关系的日趋复杂,使得许多经典性的说教沦于迂腐,甚至已经变得无甚意义。行使职场的职权进行语言上的类比制谬,盖因对方无理挑事而不得以而为之。恰当地抓住对方语言的破绽,以其人之道反治其人之身,这种即时的以谬制谬术只要用得贴切入理,不应受太多非议。

某城市汽车站候车室内,有个男青年一口飞痰吐在洁白的墙壁上,车站管理员见状,便上前指责说:喂,同志,请勿随地吐痰的标语你看到了吗?”那青年道:看到了,但我的痰是吐在墙上,不是吐在地上啊。管理员说:照你这种说法,那么我有痰就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了,因为衣服也不是地上啊。男青年哑口无言。

对于这样的青年,你和他讲道理显然是徒劳的,你耍个小花招,借对方的荒唐逻辑来以谬制谬,即先假定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推导出有痰可以吐到你的衣服上的同样正确的结论,从而准确而有力地驳倒对方诡辩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