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荒怎么采蜜:仇和,当官就要这样干实事的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07:39:03

仇和是备受媒体和民众关注的“明星官员”。4年前,仇和空降昆明。甫抵昆明,仇和即开始强力推行一系列新政,试图改变昆明城市“温吞”的个性。在昆明大力实施的“仇和新政”,确实改变和改善了昆明的城市面貌。


  

“仇和对老百姓好,对官员苛刻” 
主席台上的仇和突然指着台下一位正在打瞌睡的青年干部说:你站起来,你是哪个单位的?你是来开会还是来睡觉的?

一时间全场目光聚集到仇和手指的方向,惊醒的青年干部慌忙起身,面对仇和的询问不知所措,稍后在旁人的催促下他报出了所在单位。“好,你坐下。”仇和说。


2月20日下午,在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发生的“瞌睡门事件”,再次显示了仇和整肃官场风纪的凌厉性格。事发两天后,那位蒋姓青年干部所在的呈贡县召开县纪委会议,蒋被要求辞去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职务,此事还向全县干部通报。昆明官场似被猛击一掌,“压力大啊,‘人人自危’哪!”一位市里的局级干部感慨万分。10年前,仇和在江苏沭阳任县委书记时,一位副县长开会迟到,仇和抬腕看看表:“你迟到5分钟,站着听吧。”岁月流逝,这位中国改革风云人物的刚正秉性依然纤毫毕现。


去年12月24日,仇和甫抵昆明就旋风般走访市属各部门和区县,行动之迅猛、思维之敏捷,让习惯于慢条斯理的昆明官场受到空前的震撼。此前,关于仇和将主政昆明的传闻不胫而走,当地官员们更多的是对这位“改革猛人”的好奇,有的县区还派员到仇和曾任职的宿迁考察取经,仇和的改革故事激动人心,但他们还没有真切感受。令人始料未及的则是“仇旋风”的强劲势头丝毫不减当年,昆明的官员们很快明白,仇和还是那个仇和。履新60天的仇和用行动警醒下属,如果一个官员不能尽到民众公仆的职责,他的仕途就到了终点。

“仇旋风”初次拂面而过,有心理准备的辖区官员便闻风而动。昆明新城所在的呈贡县新年伊始就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针对酒风盛行的陋习向全县官员下达“禁酒令”,规定除非接待县外来客或协调重大事项,公务员一律不得饮酒,并规定了惩戒条款。该县财政局局长尹宏说:“现在吃饭都是拿茶杯碰碰,意思一下。晚饭也不敢喝,晚上经常通知开会,脸红脖子粗喷着酒气进会场就完蛋了!”该县县委书记曾告诫说,会带着电视台记者暗访,发现违规饮酒者就曝光。这位书记还在一次全县干部大会上用目光仔细搜寻打瞌睡者,“如果发现有人睡觉,今天就免两个给你们看看!”会场里人人振作精神,无一懈怠。


也有把事情做过头的。今年元旦前两天,仇和到富民县调研,与随行官员共进午餐,餐桌上摆了17道菜和一道面点,席间仇和提议,能否每盘菜放一双公筷、一把公勺,吃不完的菜打包带走。富民县立即行动起来,1月7日召开全县干部动员大会,县委领导亲自部署,要求以此为契机“培育文明就餐新风尚”,同时还成立了领导小组,县政府办公室发布2008年1号文件,规定首先在公务员中推广“同桌同餐、公筷公勺、剩菜打包”,随后再推广到全县,违者轻则批评教育,违反三次单位领导将被撤职。富民县的这一超常举动受到网上热炒,舆论认为仇和的建议无可指责,只是以政府文件、大会动员的方式落实领导建议很有“作秀”的味道,反而让仇和下不来台。


据悉,仇和对富民的举措一直保持沉默,但日前在昆明市的“两会”上,他脱稿表示,公筷公勺的建议初衷是杜绝浪费,吃不了的才打包带走,但富民县发文件的做法不妥。


仇和雷厉风行的办事作风给温吞已久的昆明官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强烈冲击,官员们真切地感受到当官不是美差,而是苦活儿、累活儿。仇和要求所有领导干部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着,他自己以身作则,并经常在凌晨一两点还打电话布置工作,一位市委常委说:“凌晨我才接到仇书记的工作安排,早晨6点半他又来电话,他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这种敬业精神令人佩服!”知情者说,由于层层要求,昆明市大多数机关干部的手机彻夜不敢关闭,唯恐领导找不到,贻误事情“乌纱”难保。


仇和的“一线工作法”颠覆了昆明官场的传统行政模式,“干部在一线工作,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创新在一线体现,成效在一线检验。”他在市委全会上对城市管理部门说,你们的办公室就在街上,你们不应该只坐在办公室里,要批文件晚上回办公室批。“要延长自己的政治生命,反正都是60岁退休,争取每天多做几件事。”一位副市长说,不到一个月仇和给她的批示就有100多个。


仇和在一次大会上说,年终要考核,如果大家不努力,到时在座的有人就撑不到底了。当时全场哗然,议论沸腾。相当一部分作风庸懒拖沓的官员自知大势不妙,或反躬自省,或主动适应,甚至抵触情绪也逐渐消融。


昆明约有300个“城中村”,长期以来一直是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疮疤”,屡遭诟病,政府似乎无可奈何。仇和在他的施政纲领中掷地有声地提出,5年内基本改造完“城中村”,市民备感惊喜。官渡区率先行动,2月23日与33家企业签约,采取政府主导、吸引社会资本等方式,誓言5年改造辖区内102个“城中村”。一位私营地产公司董事长感慨地说,以前向政府提议参与“城中村”改造无人理睬,现在政府主动找上门来,“仇书记就是不一样啊!”

“五倒逼”改革官风,全市推行行政问责

“五办”和“五倒逼”改革官风

具体就是: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五个倒逼”是指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

在2月20日举行的昆明市招商引资与开发区发展专题讲座上,呈贡县投资促进局副局长蒋文辉因在会上打瞌睡,被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当众点名批评。“第一排,在睡觉的,你是哪个单位的?站起来!”

“打瞌睡丢官”立即成了热门新闻。批评蒋文辉却有其事,但因此撤他的职却不是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的意思。这位新上任的市委书记事后在一定范围也对此事的过分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

同样矫枉过正的事情还有。去年12月30日,昆明市委书记仇和到富民县调研,对公务餐不使用公筷等公用餐具,导致不卫生和浪费提出自己的看法,结果今年1月初,富民县就以“一号文件”形式把市委书记的观点文件化了。

对此,昆明一些市民开玩笑地说:“看来,官员的理解力亟待提高。”

昆明官员的问题,市委自己总结出四点:思想解放不到位,理念观念落后;深化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顺;作风建设不到位,执行力不够强;严肃执纪不到位,工作效率不高。丁仕凯告诉记者,昆明市委正在采取“五办”和“五倒逼”来改革官风。

“具体就是,对基层、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问题"立即办";对老大难问题"主动办";对带普遍性的问题"上门办";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跟踪办";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问题"公开办"。”

丁仕凯说,“"五个倒逼"是指以目标倒逼进度、以时间倒逼程序、以社会倒逼部门、以下级倒逼上级、以督察倒逼落实。”

他还介绍说,行政问责范围已经从全市各级行政机关扩大到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及其所属机构,工青妇和公立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也在其中,“凡是党能领导的地方都要实行严格的问责制。”

据透露,两个月来,昆明市已经对全市506项市级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只保留197项。对17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全面清理,只保留95项,决定免收77项。

丁仕凯说:“免收费用由市级和各县(市)区财政给予相应的经费安排。政府增加了点行政成本,市民就减少了支出成本。”

……

潮打春城。昆明新一轮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正在渐显。

2月29日中午,记者走出市委大院,坐出租车回办公室,司机是一个中年男子,“您在市委工作吧?”不等记者回答,他马上说:“现在当官不好当了吧?是该好好整治整治了。”

这是个随机采访的好机会。记者赶紧说:“我不是当官的,我是记者,您详细说说您的看法。”他马上打开话匣子:“别的不说,就说规划,您看看———”他用手指着车窗外一处正在开挖的街道,“就是这样,这个城市20多年没有一天是完整的,这农民盖个鸡圈脑子里还有个大致的规划,也不能年年拆,年年建。这都是我们纳税人的钱呢……”

用纳税人的钱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或许这就是新一轮改革瞄准的民生目标。就在记者发稿的时候,3月20日,昆明市迎来了首个市长接待日,很多市民深夜排队等候市长接待,向市长反映急难问题。昆明市还专门设置了候访休息室……

两次跟偏的风波

长期以来形成的唯上不唯下的体制,让下面的和尚把经念歪了

仇和对官员的严格在3个月里遭遇到了两次风波。

一个是元旦前,仇和到富民县调研,与随行官员共进午餐。席间,仇和提议每盘菜放一双公筷、一个公勺,吃不完打包带走。元旦后,富民县召开大会,县政府办公室发布文件规定,在公务员中推广“同桌同餐、公筷公勺、剩菜打包”,违反3次,单位领导将被撤职。

另外一个事件引起更大争议。2月20日,在一次专题讲座上,一个姓蒋的干部打瞌睡,仇和对他提出了批评。两天后,这位干部被要求辞去职务,并全县通报。

这两件事情引发了关于仇和人治和唯上级论的质疑。熊思远认为,这是有的干部长期以来形成的看上级脸色的习惯,“跟仇书记跟偏了”,长期以来形成的唯上不唯下的体制,下面的和尚把经念歪了。

冀望打好昆明底子

对于仇和得罪官不得罪百姓,市民表示赞许,认为他是在做实事

仇和对企业家的重视影响着官员的态度。仇和在一个场合碰到云南白药厂党委书记,他主动询问白药厂有什么困难。党委书记就说白药厂的土地手续问题几十年一直没有解决。仇和听了后,立刻找了相关秘书,并告诉党委书记,晚上10点就会开会解决你的问题。晚上10点,仇和打电话给该党委书记称,问题已解决。

仇和得罪官不得罪百姓,昆明的多位市民表示赞许,认为仇和是在做实事。但他们也有自己的担心。“我们老百姓要的是结果。”市民化有才说,看到结果才算真正成功。

昆明一个网友曾在论坛上写道,希望仇和能在昆明待够10年,把昆明的底子打好。

旁观者说

吕日周:请关注仇和慈的一面

吕日周,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曾轰动全国的小说《新星》中改革者李向南的原型之一。4月2日,吕日周在中国行政学院讲课,主要就是讲对仇和改革的一些看法和思考,讲题是《求天求地不如求和》。

吕日周说,在改革创新中,必须有人带头。这种行动,可叫“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任何个人是没有力量的,不是仇和有多了不起,而是他代表了人民,人民支持他。每一项改革,只有人民得利才会成功。之所以有争议,是在利益调整中,要把计划经济的权拿出来交给市场、交给人民而遇到的暂时的痛苦,这不是改革的对立面,改革唯一的对象就是旧体制。关于仇和,新闻界更多关注他严的一面,几乎没有关注他慈的一面。仇和在宿迁时,一名干部住医院,他去看过3次。目前,对仇和慈的一面反映得太少了。
从江苏调任昆明的仇和,再次成为舆论焦点。


同样是施以铁腕,上次人们知道得更多的是他在江苏宿迁针对一般社会成员的强制行为,这次人们知道的是他在昆明对官场所加的疾风暴雨。而舆论的反应也因之大变,上次他遭到了很多批评,这次他收获了不少掌声。


但仇和仍然是仇和。作为市委书记,他在昆明所做的,与在宿迁所做的,也许并无不同,只是在宿迁的仇和被作了选择性的报道,而在昆明的仇和还未及充分全面展现而已。而不管是要求交通违章的市民穿特制马甲站马路,还是公布全市官员办公电话、让开会打瞌睡的副局长迅速辞职,仇和都是个性毕现。

很多人对仇和发出人治还是法治、靠铁腕人物还是靠制度的思考。这些思考无疑是有意义的,但可能也是过于简单的。答案很容易,办事情要靠法治、靠制度。然而,如果以此去要求普通人,或许不无问题。现实中,民意既无展现的机会,也缺少展现的途径,民众在法律和制度中地位被动,指望“青天”,指望“好人”,就不可谓不正常。


事实上,仇和之作为也很像“青天”和“好官”。他勤勉、敢决断、敢作为,但与其说他表现了现代官员率然而行的特性,不如说更加类似于我们从古代历史上看到的能臣干将。能臣干将既可能恩重如山,也可能威重如山,既可以是英雄,也可以是枭雄。


在一个并非现代形态的社会里,可能出产的最好官员实在也只是能臣干将,更高产的则是庸臣昏将。你说铁腕的仇和靠的不是法治,那些在潜规则下混事固位的官员难道靠的是法治?你说仇和不尊重制度,那些毫无个性的官员难道更尊重制度?法治和制度的缺陷,是所有这些官员的总环境,不论能庸,概莫能外。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农产品展销会上,与一名不愿与他握手的公民对骂。利文斯通把伦敦治得英国政府“针插不进,水泼不进”,这名市长一直谴责英美政府的行为,甚至2005年在伦敦受到恐怖袭击后声称这是英国政府造成的。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白宫与实习生做性游戏。这些政治人物可谓个性十足,但稳定的民主制度不仅使这些人获得了担当职务的合法性,也有效限制其个性演变为乖张的政治行为,几乎没有人担心其个性会导致社会灾难。


当今世界,在现代转型并未完成、政治文明尚未建立或稳固的社会里,也代不乏人地产出个性领袖,他们的个性往往会令人担忧是否带来国家的悲剧、国民的苦难,因为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个性独特的人后面是无数个无个性的平民,一个人的个性足以主宰其他人的生活。像仇和这样的个性官员之所以让人时欣时忧,忧欣交织,原因也无非如此。


类似仇和这样显示出个性的官员近年不断出现,并非偶然。他们既是由改革以来不断松动的社会所催生,也预示着改革向政治纵深发展的趋势。如同当年在经济领域产生许多“弄潮儿”,如同随后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许多特异者,现在官员中也在不断出现个性张扬的人物。而经济改革的“弄潮儿”、思想文化界的特异者各不相同、起伏跌宕的际遇,或许也预示着个性官员的命运。
这些个性官员的复杂性,是强固的体制开始松动的阶段所决定的,他们既给人惊喜,也使人忧虑,既带来了铁腕,也撞击了铁桶。如果朝前看,你会觉得铁腕不是未来的方向;如果朝后看,你会看到那不容新鲜空气进入的铁桶必须被撞破。个性官员就在这样的历史格局之中,现代形态的官员则只在我们关于未来的观念世界里。

仇和新政未出旧路亦有价值仇和是中国官场的另类标签,其标签效应,也随他升迁一次次放大。2月14日,已是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的仇和在讲话中要求,各县市区、各部门“一把手”,要在新闻媒体上公开亮相,作出承诺,并将姓名和联系方式一并公布,接受群众监督。两天后,昆明媒体纷纷用整版公布了从市委书记、市长到5区、1市、8县及市直各部门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的联系电话,同时详细刊登了各领导的职务分工情况。这份公开的昆明官员通讯录很快销售一空,仇和新政的气象开始在春城流布。

旧式的官民视野之中,仇和之于昆明,必同清官之于百姓,厉令亲民的举动,也颇有如沐春风之幸。官威何其大,见官何其难,仇书记要让官员们站到台前,于是就有了公开的官员通讯录,就有了脱销的报纸。仇和甫一出手,刷新的便是整座城市的官民记忆,但毕竟也只是公布了官员电话而已。深谙现实艰困的媒体和民众,难道真掂不出几个电话号码于今日破局的分量和意义?什么样的价值坐标和政治语境里,这竟会成为一座城市的幸事和一个社会的话题?

仇和调任昆明时间尚短,藉此一举而声名愈盛。他理应得到掌声。并不是所有的政绩和作秀,都是可鄙的官场垃圾,那些体现选民意志的政绩和作秀,显然就可以被允许甚至受鼓励。即使只是偶尔合意的小概率事件,仇和新政的意义也相当积极。它表明,更大的权力,如何可能成就更大的机会,即使官场有千人诺诺的存在,一士谔谔的价值,仍是难能可贵。英雄主义的官员个人,如何找寻历史的机会,获得进取的合力,仇和不过以他一贯的铁腕作风,于暗淡现实中放出生气。这点榜样,勇气和眼光堪称俱佳。

仇和新政的偏狭和困境当然也显见。在更远的宪政理想中,仇和的价值可能微渺,但在未能彻底改变权力的一言堂之前,进步的一言堂也应该承认有其价值,在未能根本改变官本位之前,进取的官本位也应有其积极意义。仇和新政,未有脱出长官意志推动的旧有路数,但其不止步于平庸,努力掘出新路的胆识和作为,尤为重要的是,在某些历史方向上的与民同路,都是仇和于当前政治的标签意义。

然而,如果追问,谁制造了仇和和他的“铁腕”,制度的流水线又能否复制得出更多仇和式的新政人物?答案却是飘忽茫然。作为官员的仇和,其行为风格的背后,制度的刚性驱动极其少,个性与经历的本能驱动极其多。昆明市民的幸运,正是建立在与一个人的相遇,而不是与一个官员的相遇之上。仇和新政的光亮,是以更灰蒙的官场现实为大幕而放射。这仅得的光亮,还请他坚持。

仇和新政的意义:

不在于简单地提出一个“强工兴城”模式,而是对昆明的城市发展有一整体思路!

不在于简单地提出一个“白加黑”“五加二”,而是调动了昆明整个干部队伍的工作能动性!难能可贵的是革新了干部的思路。改变了整个干部队伍懒政的思想。                   

不在于简单地提出一个“应争得应有地位”而是风物宜长放眼量,高起点地规划昆明的未来!

 改变外面的世界容易,改变自己的精神世界则很难!    

当官就要这样干实事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