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区别四联:人教版普高课标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1教师用书 第二单元 第三节 第六课 投资理财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0 21:39:19

一、教育教学目标

  (一)教育教学目标要点

  1.知识目标

  ○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

  ○了解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

  ○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懂得存款利息的计算。

  ○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内容。

  ○理解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知道商业银行的含义。

  ○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了解股票的含义及其基本特征。

  ○知道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以及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了解债券的含义。

  ○知道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基本特征。

  ○了解商业保险的含义。

  ○了解保险业务的基本分类。

  ○知道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2.能力目标

  ○比较储蓄存款、购买债券、购买股票等投资方式异同的分析能力。

  ○利用有关知识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合理投资理财的实践能力。

  ○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融资提出建设性意见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理性投资、理性理财的观念。

  ○增强投资理财风险防范与控制意识。

  ○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积极投资,努力为国家经济建设作贡献的观念。

  ○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

  (二)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基本要求如下:解析银行存贷行为,比较商业保险、债券、股票的异同,解释利润、利息、股息等回报形式,说明不同的投资行为。
二、教学内容分析

  (一)内容结构分析

  1.总体逻辑结构

  经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到企业是现代社会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场所。众所周知,企业的设立、经营和发展需要资金,这些资金从哪里来呢?这就涉及企业的融资问题。对于资金需求者来说,是融资;对于资金提供者来说,则是投资理财。融资与投资理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融资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而现代家庭一般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金融投资理财行为,学生对此也多多少少有所耳闻目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关资金运转的基本知识,本课教材从融资的另一面──投资理财入手,以主要向学生介绍有关个人金融投资理财方式的做法,让学生逐步了解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等常见的理财手段。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由储蓄存款的含义引出储蓄存款的目的──由储蓄存款的目的引出利息的含义、影响因素以及计算公式──由利息引出储蓄存款的基本种类,即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特点──进而引出我国吸收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介绍商业银行及其主要业务──在此基础上,再引出其他各具特点的投资理财方式,即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股票投资,稳健的债券投资──最后介绍规避风险的商业保险及其基本知识。

  根据课程标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两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与“股票、债券和保险”。

  2.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本框下设两目,分别讲述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一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当前最主要的投资方式,也是学生最熟悉的投资方式。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首先介绍的内容。教材以一个介绍我国当前储蓄存款现状的探究活动切入,引出储蓄存款。本目共讲了四层意思。

  第一,储蓄存款的含义、目的及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大部分学生可能见过家庭的储蓄存款活动,或者本人就是现实的储蓄者。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或从第一个探究活动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储蓄存款,概括出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活动。然后可以让学生对教师、家长或其他人作简单的调查,以了解人们进行储蓄存款的基本目的和动机,如筹集子女上学的资金,筹集养老资金,筹集买房资金等。

  储蓄存款这一概念看似简单,实际上人们在对它的认识存在很多误区,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我国储蓄存款的对象是居民个人。在我国,目前的储蓄存款是专门针对居民个人开设的业务,只有居民个人才能开设储蓄存款账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钱存入银行一般称为对公存款,不是储蓄存款。

  二是储蓄存款并不等于存款。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只有活期存款的存款人才有权签发支票。

  三是虽然在我国商业银行是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但不要以为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也是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其实,有些国家的商业银行不能吸收储蓄存款。

  四是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居民开办储蓄存款账户必须持有身份证。虽然可以代办,但代办者必须持有自己和被代办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

  学生对储蓄存款比较熟悉,也容易理解,学生只要知道储蓄存款是谁在存、存什么、到哪里存、有什么凭证、为什么要存等问题就够了,教师不需要作过多的讲解。讲这些知识时,注意不要把任何存款都叫储蓄存款。

  第二,存款利息。关于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从本目探究活动的第二个问题引入:人们为什么会将钱存入银行?人们参加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孩子将来上学作准备,有的是为了以后购房、买车,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了资金安全等。最能吸引居民的是,取出存款时,除了能拿到本金之外,还能获得相应的利息,由此可引入对利息的介绍。

  从投资的角度说,存款利息是人们从储蓄存款中得到的唯一收益。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主要讲清以下几点就可以了。

  一是存款利息的含义。存款利息是银行因为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可以说,它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即“还本付息”中的“息”。

  二是决定存款利息多少的三个基本因素:本金、存期和存款利息率。在本金和存期一定的情况下,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存款利息率的高低。这里涉及银行利息率,这一专业术语学生可能不熟悉,为此,教材安排了名词点击。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利率的含义、三种表示方法及其关系。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当前银行利率表,也可课前或课后布置学生到储蓄机构观看利率公告牌。这些内容让学生了解即可,无须花太多时间。

  三是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对于储户来说,存款利息的多少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安排几道计算题,让学生熟悉利息计算公式。在我国,储户的利息收入是要向国家缴纳利息税的。

  对于存款利息的含义、决定因素与计算公式,学生应该有比较准确的了解。在这里,教师应提醒学生,在有些国家,有些储蓄存款是不能获得利息的,有些国家活期储蓄甚至要向银行交保管费(如金额没有达到一定数量时)。

  第三,储蓄存款的种类。目前,我国的储蓄存款主要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不宜在课堂花太多时间,可以让学生课外自己阅读、探究,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存入方式、存期、支取方式、当前利率等方面入手,了解二者的基本情况。为了增强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实际能力,教师可以适当介绍一些储蓄常识。

  一是对于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如储户提前支取存款,必须持有一单一证(即存单和储户本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取款。由他人代储户提前支取的,必须持有存单、储户身份证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这样做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

  二是对于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如储户提前支取存款,银行只支付活期存款利息。

  三是银行还可能办理保值储蓄业务,其目的是补偿三年以上定期储蓄存款因物价上涨而相应贬值的部分,以维护储户的利益。储户的收益=利息+保值贴补额。保值贴补率随着物价的变动而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或者不存在,银行也会停办保值储蓄业务。

  第四,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了解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投资特征,有助于增强学生将来的投资选择能力与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这是本目的重点。为了让学生从投资角度准确认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从流动性、收益水平、风险程度等方面,引导学生对二者进行归纳。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流动性

  强

  较差

  收益水平

  较低

  高于活期储蓄,但一般低于债券与股票

  风险程度

  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的风险

  以银行信用作担保,较安全,风险较低。但也存在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

  第二目:我国的商业银行。

  在我国,商业银行网点分布广泛,大部分学生都接触过。学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也可能有粗浅的认识,教学难度不大。本目以一个探究活动引入,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本目共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商业银行的含义。结合本目的探究活动,教师可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经营目标出发,告诉学生什么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为了准确了解什么是商业银行,在此特别提醒以下几点。

  一是商业银行因依靠吸收存款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故有些国家也称为“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这种短期资金来源只适用于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

  二是不要以为在银行体系中除了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以外,剩余的都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只是银行机构中的一种。与其他银行机构相比,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商业银行能够创造存款货币。

  三是我国的商业银行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份制改造情况帮助学生了解这一点。我国还有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如民生银行;有外资商业银行,如东亚银行、汇丰银行等。2007年3月20日,我国第一家邮政储蓄银行在上海成立,它也属于商业银行。

  第二,商业银行的业务。教材从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三个方面介绍了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其一,存款业务。教材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存款业务的含义。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教师要提醒学生,并非所有的存款业务都是储蓄存款业务,储蓄存款业务只是存款业务中的一种。

  二是存款的本质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当存款人向银行存入一笔资金时,在银行与存款人之间就建立起债权债务关系。存款人以信用方式向银行提供了一笔资金,成为债权人;银行则以信用方式获得了一笔资金,成为债务人。存款到期后或储户支取时,银行须向储户还本付息。银行吸收存款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银行开立账户,将本单位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这是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来源。二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银行在我国城乡广设储蓄网点,吸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三是存款业务的重要性。这项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基础业务,无此业务,商业银行就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基础开展其他业务。

  其二,贷款业务。教材讲了三层意思。

  一是贷款业务的含义。该知识点只要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即可,教师不需要在课堂花太多的时间进行讲解。

  二是贷款业务的重要性。学生不太熟悉这一业务,为此,教材安排了一组插图来形象地说明银行业务流程。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插图,分析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从插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吸收各类存款,并向储户支付一定的利息,银行在聚集相当数量资金的基础上向企业或个人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商业银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有差异,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有关费用就构成了银行利润的来源。贷款利息收入并非银行利润的唯一来源,包括结算业务在内的银行中间业务收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来源,而且在商业银行利润构成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三是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商业银行的贷款种类是多种多样的。按照贷款的对象和用途,可以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前者是发放给工商企业的贷款;后者是发给消费者个人,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这些内容只需要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无需花太多时间讲解。

  教材还专门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懂得诚信在金融生活中的重要性,从金融角度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讨论这一问题,列举正反两方面的实例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道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其三,结算业务。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行为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对此,银行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

  对于结算业务,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求学生知道这项业务是什么就够了,其他具体内容不用展开,以免增加学生负担。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教材重点列出商业银行的三项主要业务,但不要以为商业银行只有这些业务。现在,金融学一般将商业银行业务分为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与中间业务。教材所说的结算业务、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都是中间业务。办理这些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要收取一定的服务费,服务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从商业银行的业务中,我们可以看出,商业银行不仅方便居民生活、能给居民带来一定收益,而且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教材专门安排了一个专家点评,说明商业银行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这是相关教学内容的延伸,教学中,教师不必对此问题深入讲解,也不要求学生掌握。

  3.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本框内容共设三目,分别介绍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目: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教材以一探究活动引入,既连接第一框和第二框的内容,又顺利地引出股票。本目共讲了四层意思。

  第一,股票的含义与股东的基本权利。介绍这一内容时,可引导学生回忆第五课有关股份有限公司的相关内容,了解股票的含义与股东的基本权利。这一内容,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关键是要记住:股票是企业所有权凭证。

  第二,股票的基本特征。股票有两个非常鲜明的特点:一是股东购买股票后,不能要求公司返还其出资;二是股票可以流通买卖,具有较好的流通性。流动性与流通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所谓流动性,是指资产能否迅速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转化能力强,说明资产流动性好。当然,现金不需要转化,它的流动性最好。所谓流通性,是指资产能否在市场上交易转让。资产的流动性与流通性未必一致。如活期储蓄存款流动性好,但不能在市场上像股票、债券一样流通。

  第三,股票投资的收入构成与基本特征。

  股票投资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股息、红利收入,二是股票买卖差价。这部分内容学生不熟悉,教师讲授时可举一些股票投资的实例。

  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高收益、高风险。教师应当通过对投资股票风险原因的分析,增强学生的风险意识,进行投资风险教育。教师要提醒学生,股票价格最终取决于公司的盈利水平,如果脱离公司的盈利水平而过度上涨,可能导致股市泡沫,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第四,发展股票市场的意义与作用。教师可从三个角度归纳:对个人来讲,增加了投资渠道;对企业来讲,增加了筹集资金渠道;对社会来讲,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这些内容学生了解即可,教师无需作过多的展开。

  第二目:稳健的投资──债券。

  本目内容由一个探究活动引出,共讲了两层意思。

  第一,债券的含义。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发行者、债券性质、发行与购买的意义、收益情况等方面来掌握债券的含义。可以以学生阅读课文、教师提问的方式进行。学生要掌握的关键是:债券是投资者的债权凭证。在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债券发行者中所提到的“政府”,目前在我国指中央政府。我国目前不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债券。中央政府正考虑在有限制的条件下,授权地方政府发行债券。

  由于债券与股票有相似之处,为了更好地理解二者,教材安排了一个探究活动。通过对股票与债券的功能、性质、偿还方式的比较,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二者的异同。对此,可以采用学生讨论、填表,教师引导归纳的方式进行。这一内容是学生应该理解掌握的,应该多花些时间。

  第二,债券的分类及其各自的基本特征。根据发行者的不同,目前我国的债券主要有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对于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的含义,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学习重点是它们的基本特征。可以采用学生阅读课文、相互讨论,教师利用表格引导归纳的方式,让学生从投资角度把握三者的基本特征。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投资知识,教材在本目的最后安排了一个相关链接,介绍基金。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灵活处理。

  第三目: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本目内容由一个探究活动引出,让学生了解为了规避风险,人们通常可以购买保险。在此,教材讲了三层意思。

  第一,保险的含义。现在很多中小学校都提倡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购买学生平安保险的实际情况,探究什么是保险。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

  对于保险的含义,学生作一般了解即可。需要提醒学生的是,保险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分。教材讲的保险是商业保险。至于二者的区别,教师不必展开。如有学生提问,再作简单分析。

  第二,保险机构与保险业务类型。

  关于保险机构。在我国,只有依法设立的保险公司才能经营保险业务,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经营。这一点只要提及就够,无需展开。

  关于保险类型。从业务上看,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

  类型

  对象

  种类

  人身保险

  人的寿命和身体

  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除

  财产保险

  财产及有关利益

  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

  关于保险类型,可以让学生阅读课文,教师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加以了解,并从保险对象、保险种类等方面列表进行简单归纳。在我国,保险业实行分业经营。做人身保险的公司不能兼做财产保险相关业务,做财产保险的公司不能做人身保险的相关业务,这是为了控制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

  第三,订立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是参与人个人意志的体现。投保人和保险人应当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这些内容比较抽象,可以教师讲授为主。

  (二)教学提纲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1.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

  (1)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的含义

  ○我国的主要储蓄机构

  ○储蓄存款的主要目的

  (2)存款利息

  ○存款利息的含义

  ○影响存款利息多少的主要因素

  ○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

  (3)储蓄存款的种类

  ○活期储蓄

  ○定期储蓄

  (4)活期储蓄与定期储蓄的基本投资特征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

  (2)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存款业务

  ○贷款业务

  ○结算业务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1.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

  (1)股票的含义及股东的基本权利

  (2)股票的基本特征

  (3)股票投资

  ○股票投资收入的构成

  ○股票投资的基本特征

  (4)股票市场的作用

  2.稳健的投资──债券

  (1)债券的含义

  (2)债券的主要类型

  ○国债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金融债券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企业债券的含义及基本投资特征

  3.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

  (1)商业保险的基本含义

  (2)商业保险业务的基本类型及新发展

  (3)订立商业保险合同的原则

  (三)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第一框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第一目:便捷的投资──储蓄存款。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长。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新课。储蓄存款是我国居民主要的金融投资方式,学生最熟悉。教材以介绍我国当前储蓄现状的探究活动切入新课,充分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课改理念。二是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看待储蓄存款不断增加的现象,以调动学生思维,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活动所给的材料,侧重引导学生如何看懂图表材料。

  (2)让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对图表包含的信息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一方面,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逐年增加,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可供支配的资金日渐增多。不断增加的居民储蓄存款,有利于居民培养合理的生活习惯,并为我国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居民的投资方式单一,投资渠道不畅,国家应采取相应政策,疏通投资渠道,鼓励居民多渠道投资。在讨论中,教师要启发学生明白投资方式应多样化,还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图表中反映的经济现象:保持这种增长势头好不好?可能导致什么不良后果?国家应如何引导居民分流暂时不用的剩余资金?居民是否可以考虑其他收益更好的投资方式?居民是否应当适度扩大消费?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并归纳结论:不同的人储蓄存款的目的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孩子将来上学作准备,有的是为了以后购房、买车,有的是为了养老,有的是为了资金安全,更多的是为了获得相应的利息收入。

  (4)教师适时点拨,最后作简单小结。

  注意事项

  (1)本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有一定难度,教师可课前布置学生思考,也可在课后进行探究。这一问重在引导学生一分为二地看待经济现象。

  (2)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读懂图表内容,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本探究活动的答案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第二目:我国的商业银行。此目设计了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整洁的银行大厅。

  设计意图

  一是通过感受生活、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导入课文;二是从学生身边的日常经济现象出发,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商业银行,了解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操作建议

  (1)让学生列举自己所熟悉的商业银行,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归纳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以国家控股银行为主体,但也有民营股份制商业银行、外资商业银行。

  (2)让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引导学生明白,商业银行提供的各种便民服务,体现了银行的基本业务,然后导入后面的正文。

  注意事项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恰当运用。例如,城市学生对商业银行较熟悉,可由学生自己调查列举。我国县级以下的农村,商业银行网点不多,学生不太了解,可由教师列举介绍。

  (2)学生对商业银行的业务缺少全面了解,能讲多少就讲多少,教师要注意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本探究活动比较简单,教师不宜花太多时间。

  第二个探究活动:李先生贷款。

  设计意图

  一是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二是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商业银行如何从事贷款业务。

  操作建议

  (1)让学生仔细阅读材料,感知其蕴意。

  (2)联系银行贷款业务,让学生思考:李先生为什么贷不到款?引导学生明白,银行贷款本身是一种信用行为,它要求借贷双方都讲诚信。对银行来说,如果不讲诚信,银行会遭受损失;对个人来说,不良行为会被存储于个人的信用档案中,影响下次借贷活动。

  (3)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得出结论。金融活动离不开信用行为,从金融机构来说,要对客户负责,要讲信用;否则,会给客户带来损失,从而影响自己的正常经营活动。对客户来说,也要讲诚信,否则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方便和损失。因此,双方的诚信,既有利于金融机构正常开展业务,也有利于方便个人的生活,最终有利于维护我国正常的金融秩序。

  (4)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小结。

  注意事项

  (1)本探究活动的两个问题都可从正反两方面讨论。在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

  (2)可以结合第十课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内容进行探究。本探究活动为学生学习有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知识作了铺垫。

  第二框股票、债券和保险

  第一目:高风险、高收益同在──股票。此目设计了一个探究活动。

  股市风云。

  设计意图

  一是通过生活中的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对股票投资知识的学习;二是让学生初步感受股票投资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三是引导学生不要把股票投资仅仅看成个人行为,还要从国民经济发展的角度认识股票投资的积极意义。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材料,从正反两方面感受股票投资的特点。

  (2)组织学生讨论第一个问题,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要使学生认识到:收益与风险是正相关的,股票投资是一种高收益、高风险并存的投资方式,所以投资股票需慎重。

  (3)组织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教师可以通过各种设问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目前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与居民投资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结论:资金不足是我国目前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发行股票是企业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居民投资股票,在给自己带来一定收益的前提下,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促进企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注意事项

  (1)教师要灵活处理。本探究活动有难度,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探究,不适宜在课堂上花过多时间。如要发挥其导入功能,只要求学生通过阅读材料,能从赚钱与亏本两种相反的情景中初步感受股票高收益、高风险的特点即可。

  (2)教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接触过股票,可以由教师直接讲授。

  第二目:稳健的投资──债券。此目共设计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沈爷爷买国债。

  设计意图

  一是导入本目正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国债的主要特点;二是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学会联系地看问题。

  操作建议

  (1)学生自己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第一个问题有针对性地补充相关材料。要使学生明白:由于国债是中央政府发行的,它以中央政府的信誉担保,以国家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而风险较其他债券低、稳定性强、安全性好,所以被称为“金边债券”。

  (2)由学生通过课外调查,或由教师补充材料,使得学生知道除国债外,还有金融债券和企业债券。

  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地方,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前去当地商业银行了解当前我国国债与储蓄存款的利率情况。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学生,国债与储蓄存款相比,除利率较高之外,暂时还不用缴纳利息税。此点提一提即可,不用展开。

  (2)教师应该注意补充适当的材料。

  第二个探究活动:股票与债券的比较。

  设计意图

  一是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二是对课文有关内容进行归纳小结,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股票与债券这两种金融现象。

  操作建议

  (1)让学生结合课文知识,讨论、填写探究活动的表格。

  (2)师生共同归纳,用多媒体展示。

  功能

  性质

  偿还方式

  收益情况

  股票

  为企业筹集资金

  所有权凭证

  购买股票的资金不能退还,可以转让

  可能取得股息和红利,以及买卖股票的差价。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

  债券

  为企业或国家筹集资金

  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有明确的偿还期限,必须到期还本付息,一般也可以转让

  定期收取利息,安全性比股票大,但预期收益比股票低

  相同点

  都是有价证券,都是筹集资金的手段,都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金融资产

  注意事项

  (1)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灵活处理,如果时间紧,可以指导学生课后探究。

  (2)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拓展表格内容。

  第三目:规避风险的途径──保险。此目共设计两个探究活动。

  第一个探究活动:不可缺少的保险。

  设计意图

  一是让学生体验生活、参与生活,导入对保险的介绍;二是使学生了解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区别,以及保险对个人、社会的作用,掌握有关保险的基本知识。

  操作建议

  (1)让学生列举、归纳保险的种类: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包括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大业务类型。

  (2)让学生讨论第二个问题。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归纳结论:通过购买保险,投保人把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不仅有利于个人生活的稳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保险既具有保障的功能,又是为社会、为企业筹集资金的有效方式。

  注意事项

  (1)学生可能对专业术语不熟悉,列举的可能是他们所知道的具体事例,如家庭为贵重物品购买的保险、为家人健康购买的保险、家长每月工资单中所扣的保费等,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归类。

  (2)教师要提醒学生,课文中提到的保险是指商业保险。

  第二个探究活动:设计理财方案。

  设计意图

  一是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检查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二是增强学生理性的理财观念。

  操作建议

  (1)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将学生分组,小组讨论、设计理财方案。

  (2)教师随时检查学生的设计情况,选择几份有代表性的方案进行展示,并让学生点评其优点与不足。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个人理财应注意的问题。

  注意事项

  (1)本探究活动侧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学生如果课堂上完成有困难,可以在课外继续完成,还可以请家长给予一些合理化建议。

  (3)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设计情况及时小结、评价、指导、表扬。
三、重点、难点分析

  1.储蓄存款

  储蓄存款是我国公民个人投资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学生现在是消费者,同时有可能成为储蓄者。学习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品质。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储蓄存款这一概念看似简单,但是由于专业性较强,不少人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存在误区,所以,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课的难点。

  (1)储蓄存款的含义:储蓄存款是指个人将属于其所有的人民币或者外币存入储蓄机构,储蓄机构开具存折或者存单作为凭证,个人凭存折或者存单可以支取存款的本金和利息,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本金和利息的活动。对这一概念的把握要注意四点。

  第一,在我国,储蓄存款的对象是居民个人。在我国,只有居民个人才能开设储蓄存款账户,政府、企事业单位的钱存入银行一般称为对公存款。

  第二,储蓄存款并不等于存款。存款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其中只有活期存款的存款人才有权签发支票。

  第三,储蓄存款和储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储蓄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有广有狭,可分为三个层次。广义的储蓄即全社会积累,包括政府、企业和个人的积累。其公式为:国民收入-消费=储蓄。中义的储蓄指个人的价值积累,即居民持有的、不用于当前消费的各种金融资产,包括货币、存款、债券、股票、保险储金等。其公式为:居民货币收入-消费=储蓄。狭义的储蓄,仅指个人在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

  第四,居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拥有的,非法拥有的存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2)我国的储蓄机构。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是储蓄机构,我国的银行体系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属于我国的国家机关,不吸收居民存款)、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其中,只有商业银行属于储蓄机构。除商业银行外,我国的储蓄机构还包括信用合作社以及邮政企业等依法办理储蓄业务的机构。商业银行是我国吸收居民储蓄存款最多的金融机构,是我国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邮政部门具有点多面广、信息传递快、营业时间长等优点,它所开办的储蓄业务是对银行储蓄存款的重要补充。邮政储蓄能更广泛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是为国家建设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能更大限度地为广大群众存款、取款提供方便。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农村集体所有制性质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面向广大农民,在吸收个人存款储蓄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对银行储蓄存款的重要补充。

  (3)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居民开办储蓄存款必须持有身份证。可以代办,但代办者必须持有自己和被代办人的身份证或户口本。

  (4)储蓄存款是一种重要的个人投资方式。居民通过储蓄存款可以得到储蓄机构依照规定支付的存款利息,可以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因此,储蓄存款是一种重要的个人投资方式,在我国的经济生活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这里所说的投资,是指微观意义上的金融投资。

  (5)我国存款储蓄的种类。目前,我国储蓄存款的种类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定活两便储蓄、保值储蓄等。其中,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是储蓄存款的基本类型。

  活期储蓄,即活期存款。储户可以随时存入和提取,由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发给储户存折,凭存折存入或提取。这种方式能最大限度地吸收社会闲散资金,方便储户小额资金的存入和使用。其特点和优点是:存取期限活,可以随时存入、随时提取;存取数量活,一元起存,多者不限;存取次数活,存多少次、取多少次,完全根据储户的意愿。这种储蓄方便群众“有款即存、零星支用”的需要,但利率低。

  定期储蓄,即定期存款。储户存款时约定存期和存款的具体形式,银行或信用合作社等金融机构给储户签发定期存单,到期凭单提取本金和利息。定期储蓄的具体形式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存本取息、整存零取等。存期有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5年。存期短则利率低,存期长则利率高。定期储蓄的特点和优点是:储蓄形式多样、存期可长可短;存期固定,积累性强,适合人民群众节余款和积少成多的大宗用款的存储需要。未到期的定期储蓄,储户若提前支取,必须持有一单一证,即存单和储户本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取款。由他人代储户提前支取的,必须持有存单、储户身份证和代理人的身份证才能办理。提前支取定期储蓄存款必须持身份证,是为了保障储户的存款安全。

  定活两便储蓄是储户在存款时不确定存期,在存满5天后可以随时提取,利率随存期长短而相应变动的一种储蓄方式。这种方式既具有活期储蓄随时可取的灵活性,又具有定期储蓄利率的优惠,利率随存期长短而相应变动。存取方便,适合存期、用途未定,有保密保息要求的大笔款项。

  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银行还办理保值储蓄业务,其目的是补偿三年以上定期存款因物价上涨而相应贬值的部分,储户的收益=利息+保值贴补额。保值贴补率随着物价的变动而变化,如果通货膨胀率很低或者不存在,银行会停办保值储蓄。

  2.我国的商业银行

  (1)商业银行的含义。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因依靠吸收存款为其发放贷款的主要来源,在有些国家也称为“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存款作为发放贷款的基本资金来源,这种短期资金来源只适用于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在西方,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合资经营、集资经营、官商合营、国家经营等不同的组织形式。各国商业银行多数是按照股份公司形式组织起来的。为扩大政府对金融的干预和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国家的政府对某些大商业银行实行国有化。国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管理主要通过由中央银行、政府有关部门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监事会进行监督,但不干涉银行的日常经营活动。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等是我国最主要的商业银行,它们独立决定贷款投向,坚持银行资产的营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相统一的原则,争取在最小的风险下获得最大利润。它们原来是国有银行,近年来,陆续进行股份制改造,变为国家控股银行。

  (2)商业银行的业务。这部分内容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是商业银行的三大主要业务。

  吸收存款。吸收存款是银行其他基本业务开展的基础,是银行的第一项基本业务。存款业务是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社会吸收资金,并且按规定还本付息的业务。存款的本质就是银行对存款客户的负债。银行吸收存款有两个主要来源。一是企事业等单位的存款。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制度,各企业、事业单位都在银行开立账户,将本单位闲置待用的资金存入银行,这是银行吸收存款的重要来源。二是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银行在我国城乡广设储蓄网点,吸收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商业银行通过吸收存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资金。

  发放贷款。发放贷款是银行的第二项基本业务。由于银行吸收一定数量的存款,聚集到相当数量的资金,便可以利用这些资金发放贷款,支援国家建设。银行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贷款利息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再扣除费用即银行利润)。按照用途,贷款可划分为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前者是发放给工商企业的贷款;后者是对消费者个人发放的,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每一家银行都会本着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效益性等原则,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然后根据评估的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办理结算。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行为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所谓结算,就是把一定时期的各项经济收支往来核算清楚。银行应客户要求,可以为其办理经济收支往来的结算。结算有两种形式,即现金结算和非现金结算。使用现金完成货币收付行为的叫现金结算。通过银行账户用转账办法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叫转账结算(非现金结算)。我国有关法规要求各企事业单位在资金超过规定的限额时通过银行转账结算。

  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服务。这些业务与结算业务都叫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3.股票

  发行股票是公司筹集资金的一种有效方式。学习有关股票的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对股票了解较少,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课的难点。

  要把握这个问题,需要弄清以下几点。

  (1)股票的特点。股票是股份公司发给股东的入股凭证,是股东对企业所有权的凭证,是一种有价证券。股票对发行的企业来说,是筹集资金的一种形式;对持股的股东来说,是一种所有权凭证,是一种投资方式。股东购买股票后不能退回发行公司取回资金,但可以转让流通。股票的持有者即股东既可因公司盈利而获取收益,也可能因公司破产倒闭而受损失,因而购买股票是有风险的。股东能否获取股息收入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与预期盈利能力。由于预期的不稳定性,股东可能因股票的市场价格波动带来收益或损失。股东往往利用股票价格升降出现的差价,通过证券交易市场买卖股票以获利。当然,这是有很大风险的。

  (2)股票投资的收入构成。居民购买股票是为了获得收入。一般来讲,投资股票的收入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股息和红利收入。因为公司用发行股票筹集来的资金用于生产,股息和红利就是其获得利润的一部分。公司有盈利才能分配股息、派发红利,如果公司破产倒闭,股东不但不能获得收入,反而要赔本。这就是购买股票的一种风险。可见,股东能否获得股息红利收入完全取决于公司的生产经营状况。所以购买股票时,一定要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公司。购买股票获得的另一部分收入来源于股票价格变化带来的差价,又称资本利得,资本利得的高低最终取决于股份公司的盈利。股票价格要受到诸如公司经营状况、供求关系、银行利率、大众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波动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有可能使股票投资者遭受损失。价格波动的不确定性越大,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股票是一种高风险的投资方式。

  4.债券

  发行债券是企业或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有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对债券了解较少,并且涉及一些专业用语,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债券,需要弄清以下几点。

  (1)债券的含义。“债”有借钱、债务的意思。“券”是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是一种债务证书,即筹资者给投资者的债务凭证,对于投资者就是债权凭证。它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约定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一般来说,一张债券主要由期限、面值、利息率和偿还方式等组成。债券体现的是债务人与债权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债券的面值不等于债券在证券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交易价格既可能高于面值,也可能低于面值。

  (2)债券和股票的异同。

  二者的不同点。其一,性质不同。债券是债券持有者与筹资者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筹资者是债务人,债券持有者是债权人;而股票持有者是股东,也是企业的所有者。其二,受益权不同。债券以定期收取利息为条件,其安全性比股票大。股票以取得股息和红利为补偿条件,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决定着股票的收益。其三,偿还方法不同。债券具有明确的还本付息期限,一般可以中途转让。股票的持有者叫股东,股份公司不返还股东股金,股东只能通过转让股票收回本金,因此,股份公司的股东可以变化,但不会影响股份公司的资本额,使得股份公司具有一种生命的永续性。

  二者的相同点。其一,二者都是有价证券。有价证券是指证明持券人拥有按期行使收入权利的债权或所有权证书。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买卖,债券和股票是最主要的交易证券。其二,二者都是集资的手段。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发行债券、股票,目的是以有偿的形式聚集社会闲置资金。其三,债券、股票的持有者都能获得一定收益。债券持有者能获得一定的利息收入,股票持有者可以获得股息红利等。

  (3)债券的种类。债券种类比较多,根据发行者不同,可分为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公司债券。

  区别

  国债

  金融债券

  企业债券

  发行主体

  中央政府

  金融机构

  企业

  风险情况

  风险小

  风险比国债大,比企业债券小

  风险大

  收益情况(利率)

  只比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略高,低于其他债券

  高于国债,低于企业债券

  通常高于国债和金融债券

  流动性

  一般强于金融与企业债券

  一般强于企业债券

  一般比国债、金融债券弱

  5.保险

  面对突如其来的危险和灾害,人们逐渐探索出一条减少损失、防范后患、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法,这就是现代社会中普遍盛行的保险。学习有关保险知识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经济活动的能力,帮助他们规范自己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重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对保险了解较少,并且涉及一些专业用语,这部分内容又是本课的难点。

  关于保险,需弄清以下几点。

  (1)保险的含义。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保险有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之分。教材中所指的保险是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之上,是参与保险者个人意志的体现。商业保险的保障项目广泛,形式多样,给付标准较高。参加商业保险的费用完全由个人负担,是否购买、何时购买保险,完全由参与保险者自主决定,保障范围的大小、赔付标准的高低与缴纳的保险费成正比。从经济上说,保险是分摊意外事故损失的一种财务安排。因此,保险是一种有效的财务安排,并体现了一定的经济关系。从法律角度来看,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体现的是一种民事法律关系。保险具有经济性、互助性、法律性和科学性。要全面认识保险,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保险学中所涉及的风险是属于狭义的风险概念:是指在特定的客观情况下,在特定的期间内,某种损失发生的不确定性。风险是由风险因素、风险事故和损失三者构成的统一体,它们之间存在一种因果关系。这种关系可归纳为:风险因素引发风险事故,风险事故导致损失。风险因素是指引起或增加风险事故发生的机会或扩大损失幅度的条件,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是造成损失的内在或间接原因。风险事故是指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的偶发事件,是造成损失的直接或外在的原因,是损失的媒介物。风险只有通过风险事故的发生,才能导致损失。可见,风险不等于意外事故,也不等于损失。

  第二,探其本质,保险是一种社会化安排,是面临风险的人们通过保险人组织起来,从而使个人风险得以转移、分散,由保险人组织保险基金,集中承担。当被保险人发生损失,则可从保险基金中获得补偿,即“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可见,保险本质是一种互助行为。

  第三,从经济学角度看,保险是对客观存在的未来风险进行转移,把不确定性损失转变为确定性成本(保费),是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可以投保,生活中还有大量不可保的风险。

  第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主要区别。

  不

  同

  点

  社会保险

  商业保险

  承办主体

  政府

  保险公司

  性质

  解决大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

  建立在商业原则基础上,是参与者个人意志的体现

  保障水平

  只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平

  保障项目广泛,给付标准相对较高

  费用

  大多由个人、企业、政府共同承担或政府负担

  完全由个人承担

  保险依据

  不以被保险人的需要为依据,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规定

  被保险人的需要

  保障范围

  多数社会成员共同需要的最迫切的保险项目,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

  保障范围广泛,一般可分为财产保险与人身保险两大类

  保险对象

  以法定的社会成员为对象

  全体公民都可在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的原则上参加

  相

  同

  点

  都是一种投资行为,都是减少风险、保障生活、安定社会的有效方式

  (2)商业保险业务的分类。商业保险一般可分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两大类。财产保险是以财产及其有关利益为保险对象,如汽车保险、运输保险等。其主要业务是办理企业财产、货物运输、运输工具以及个人财产、国际财产保险。人身保险是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人身保险包括人寿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等。其主要业务是办理以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对象的人身保险。在我国,保险业务实行分业经营。

  近几年,国内保险市场上出现了诸如分红保险等新险种。分红保险是指保户不仅可以享受一般的保险保障功能,还可以定期获得保险公司对保险资金运作后所得利润的分红。分红保险之所以逐渐受青睐,是因为其具备“保障、投资、储蓄”三位一体的功能,即不仅具有一般保险的保障功能,还保证每年有与银行利率相近的保底收益,此外,还可参与保险公司的年度分红。
四、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建议

  本课共安排两课时,每框一课时。

  (二)教学方法建议

  1.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上的或者自己准备的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讨论、感悟、合作探究。本课教材共设计了8个探究活动,目的是为教学活动提供探究平台。对于教材上的探究活动,使用时要注意两点。第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当地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恰当运用。城市学生对商业银行、邮政储蓄较熟悉,但在农村商业银行网点不多,农村学生对信用社较熟悉,教师对于储蓄的探究活动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处理。再如,关于股票,我国目前证券公司基本上未在村镇开设营业部,那里的学生对股票缺少认识,关于股票的探究材料就应以教师介绍为主。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选取有本地特色的、更适合当地学生的探究材料与问题,替代教材上设计安排的探究活动。另外,对于探究活动的使用,教师要有所选择。组织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来学习,难免要比讲授耗费更多时间,如果教材上设计安排的每一个探究活动都在课堂上开展,就会面临时间不够的问题。所以,教材上的探究活动,教师有的可以用,有的可以不用;有的可以课堂上用,有的可以课堂外用;有的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有的可以由教师讲解;有的需要学生认真探究,有的只要让学生看看、知道就行了。总之,要根据教学实际与学生实际灵活处理。第二,对探究活动的内容,教师要有清醒的认识。要充分利用探究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作为教师,要了解每一个探究活动的设计意图,精心设计操作过程。当然,探究活动不宜耗时太多,不能因为探究活动而影响教学进度。要把课文内容与探究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2.灵活处理教学内容

  不同地区的学生,同一地区不同学校的学生,认知水平不一样,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要注意有详有略,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引导或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

  3.教学方法上注意灵活多样

  不要以为课程改革就是抛弃传统的讲授方法。实际上,凡以前行之有效的方法,都可以使用,都要继承。本课涉及很多的专业术语,如储蓄存款、银行结算、股票、债券、保险、风险等,有的可以通过学生借助于以往的知识、经验来感悟、体会、探究,有的需要教师讲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酌情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课堂讨论法、课堂辩论法、读书指导法、调查法、图表教学法、实例教学等方法,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又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澄清误区。

  4.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

  本课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当地可以提供很多的实践场所与机会。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适当安排、指导学生的校外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或布置学生去当地储蓄机构、证券公司营业部、保险公司参观、访问、调查。请相关投资专家来校举办讲座,开展课外研究性学习等。教师要对实践活动进行全方位指导,实践活动的内容不宜太深太细,也不鼓励学生现在就尝试进行多种方式的投资。

  5.注意运用现代信息手段

  如果条件允许,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运用录像、投影、课件等。

  (三)教学评价建议

  1.知识评价

  对于本课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应当及时、准确掌握。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参见本课知识目标。评价的方式可以采用课堂提问测试、课后作业、阶段考试等。

  2.学习表现评价

  对学生参与本课教学的表现、自我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收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课前准备、课上发言、合作探究等,应予以随时的、整体的评价。评价要以激励为主,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励他们深入思考,提高思维能力,保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学生评价要注意综合性

  本课可以安排适当的校外实践,对学生的评价要注意多渠道进行,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如调查访问对象的意见、家长的意见、同组同学的意见、学生自己的反思等,再结合教师的观察,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对客观的评价。

五、自我测评与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人们从储蓄存款、投资国债的活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称为()

  A.利息B.股息C.红利D.赔偿金

  2.下列不属于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的选项是()

  A.吸收存款B.发行股票C.发放贷款D.办理结算

  3.“我的前途在你手上,你的保证在我手上。”这句口号形象地揭示了()

  A.我与储蓄的关系B.我与保险的关系

  C.我与股票的关系D.我与债券的关系

  4.债券与股票的共同点是()

  ①都是可能获得一定收益的有价证券②都是筹集资金的有效手段③两者的偿还方式相同,都能还本付息④都能上市买卖,两者的收益风险水平相同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5.公司债券相对于其他债券来说,其特点是()

  A.安全性好,预期收益最高B.流动性很强,预期收益最高

  B.流动性最弱,预期收益最低D.利率最高,风险最高

  6.居民进行金融投资,会给他们带来收益,但是也会面临风险。关于投资收益和投资风险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A.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B.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

  C.风险与收益没有关联D.风险是投资收益的源泉

  简答题

  7.保险公司说:保险是送给孩子的红包,它是孩子的成长费用,它是孩子踏上社会的本钱,它是孩子成家立业的基础。家长说:少了保险无疑是一种缺陷。

  上述材料中说的保险是什么性质的保险?这种保险包括哪些业务种类?在签订这种保险合同时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辨析题

  8.财政部2007年2月26日发布消息说,中国将发行2007年凭证式(一期)国债,发行总额为300亿元人民币。其中,三年期210亿元,票面年利率3.39%;五年期90亿元,票面年利率3.81%。本期国债发行期为3月1日至3月31日,从购买之日开始计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不计复利,逾期兑付不加计利息。本期国债面向社会公开发行,投资者可到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以及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等40家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成员的营业网点购买。

  辨题:商业银行发行国债,能吸收更多的储蓄存款,增加发放贷款的资金。

  论述题

  9.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决定,2006年8月18日,在2004年调息的基础上再次上调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

  (1)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我国商业银行基本业务的认识。

  (2)除储蓄存款外,你所熟悉的我国目前居民“钱生钱”的投资渠道主要有哪些?

  (3)假如你是一个投资者,你认为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单项选择题

  1.A2.B3.B4.A5.D6.A

  简答题

  7.答:这是商业保险。商业保险包括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种类型。订立保险合同应该遵循平等互利、协商一致及自愿的原则。

  辨析题

  8.答:(1)此观点不科学。

  (2)在我国,国债不是由商业银行发行,是由国家财政部发行的,只是由财政部所指定的商业银行承销。因此,“商业银行发行国债”的观点是错误的,混淆了国债的发行主体与承销单位。

  (3)银行通过承销国债所吸收的资金不属于商业银行所吸收的储蓄存款,不能增加银行的储蓄存款数量,也不能增加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资金。银行只是从承销中收取服务费。

  论述题

  9.答:(1)①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有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②吸收存款是银行开展其他基本业务的基础,是银行的第一项基本业务。③发放贷款是银行的第二项基本业务。银行发放贷款,贷款到期后收回本金和利息。由于贷款利率高于存款利率,发放贷款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④办理结算。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为社会经济活动中发生的货币收支行为提供手段与工具的服务,银行对此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⑤除上述三大业务外,商业银行还为我们提供债券买卖及兑付、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提供保管箱等中间业务。办理结算及其他中间业务的收费也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来源。

  (2)我国目前居民的投资渠道较多,除储蓄存款外,还有购买股票、购买债券等。

  (3)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流动性。储蓄存款与购买国债风险性最小,而购买股票、公司债券等风险相对较大,投资时应慎重。②要注意投资方式适当多样化,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精力、专业知识水平等条件适当选择并组合使用。③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弱,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强,可选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如购买股票、投资房产等。④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六、教学资源链接

  (一)名词解释

  1.非银行金融机构

  它是指从事金融业务而不具有创造支票存款能力的金融机构。它主要有五类:信托投资公司、租赁公司、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和财务公司。不具有创造支票存款能力即不能创造支付能力,这与商业银行创造支付能力不同。例如,一居民存入银行100元,银行可拿出80元贷给企业,企业暂时不用,把80元又存入银行,银行又可把80元再贷给其他人,就是创造支付能力。而非银行金融机构只能一次性支付,是金融类的消费,即在整个货币创造链条中,不具有派生扩大货币供应量的功能。

  2.股票

  股票是一种主要的有价证券,是股份公司发给投资并承担经营风险的人的股份资本所有权凭证。股票的持有者即为股份公司的股东,有权分享公司的利润,同时也要分担股份公司的责任和风险。股票作为股份资本所有权证书,投资入股并取得收益的凭证,其本身没有任何价值,不是真实的资本,而是独立于实际资本之外的虚拟资本,只代表资产所有权,是一种集资工具及股份公司产权的存在形式。股票一经认购,持有者就不能要求还本退股,但可在证券市场上转让、出售。股票上面一般写明公司的名称、设立登记的日期、每股金额、股数、股票发行日期和股票发行者的董事长的签名。按不同的标准,股票可以分为优先股、普通股,记名股、不记名股,有面值股票、无面值股票,单一股票、复数股票等。

  3.红利

  普通股股东所得到的超过股息的那部分利润称为红利。股份公司在派发优先股的股息后,常将盈余的部分作为红利分配给普通股的股东。股东之所以认购普通股,其目的也在于获得红利。

  4.产业投资基金

  产业投资基金是与证券投资基金相对应的一种基金模式,是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集合投资制度,在国外通常被称为风险投资基金,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它一般是指向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或准股权投资,并参与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在所投资的企业发育成熟后,通过股权转让实现资本增值。产业投资基金分为公司型和契约型两种形式。

  5.电子式储蓄国债

  电子式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境内发行,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它只面向境内中国公民,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等机构不能购买。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利息免征所得税。到期后,承办银行自动将投资者应收本金和利息转入其资金账户。

  (二)资料选辑

  1.实施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

  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是指个人在金融机构开立存款账户办理储蓄存款时,应当使用本人法定身份证件上的姓名及其证件号码,以确定其对所开立账户上的存款享有所有权的一项基本制度。实行这一制度将对社会经济、居民个人及金融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

  第一,个人存款账户实行实名制,将对社会经济产生诸多影响。实名制有利于拆除“黑色收入”的庇护所,有利于铲除“公款私存”的温床,有利于国家的税收征管。此外,存款实名制的实行,也有利于社会经济信用的重筑,有利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第二,个人存款账户实行实名制,居民个人的利益将得到进一步的保护。虽然在办理存款业务时,必须出具有效身份证件会使人感到不便,但这一刚性约束能使居民个人的利益得到切实的保护。这种保护体现在:个人的金融资产置于法律保护之下,更加安全;存款人将得到银行更方便的服务。

  第三,个人存款账户实行实名制,将给银行业务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实行存款实名制,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总量会有所下降,进而可能影响个别金融机构的支付能力。但从长远来看,实行存款实名制,为金融业提供了一个持续可靠的融资空间,同时也更有利于对金融、经济的宏观调控。

  2.购买商业保险的一般程序

  投保人与保险人遵循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的原则订立保险合同。首先投保人提出保险要求,经保险公司承诺,然后就合同的条款达成协议。保险公司应当及时向投保人签发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并在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中载明当事人双方约定的合同内容。保险合同成立后,投保人按照约定交付保险费,保险公司按照约定的时间开始承担保险责任。

  保险事故发生后,投保人依照保险合同请求保险公司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保险公司依法对事故进行核定,并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履行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

  3.买分红保险和储蓄相比,哪种更划算

  存款利率下调后,部分市民转而购买分红保险。那么,时下买分红保险和储蓄,到底哪种更划算?一般来说,保险收费会随着降息而上涨,因为,计算保费时的预定利率是按两年期存款利率来确定的。目前保险的预定利率为2.5%,而银行利率两年期为2.25%。此外,存款要扣利息税,而保险不扣税,因而,目前分红保险在利率上有明显的优势,二者相差28%。但另一方面,买保险要扣除赔偿金(赔给别人的费用中有你分摊的一份)等费用,到底哪种划算还真难说。分红保险集保险和投资功能于一体,基本上按期返还,还会有分红。下面以国寿鸿泰两全保险(分红型)为例,与银行储蓄进行比较。一位32岁居民一次性交5000元投保5年,其基本保险金额5242.8元,也就是5年后保底收益有242.8元;而5000元在银行存5年(利率是2.79%)可获益558元,二者相差315.2元。划不划算就看分红能不能超过315.2元。据测算,如果每年的红利率为1.5%,则累积红利为386.4元。一般来说,专家理财的收益会高于一年期银行利率,但理财收益受制于多种因素。如果你相信保险公司每年分红会在1.5%以上,买保险就划算,否则就不划算。

  4.区分投资与理财

  投资指企业或个人以获得未来收益为目的,投放一定量的货币或实物,以经营某项事业的行为。有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将货币或实物直接投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称为直接投资;将货币用于购买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称为间接投资。

  理财指个人、家庭、组织、企业、国家通过跟踪日常生活的开支情况,对过去的结算、对未来的预测,达到满足各主体的“富庶”与“宽裕使用”的目的。通常指制订一份完整、科学、合理的“资金开支与收益计划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进行成本预测;在计划内开支,防止超支、浪费和损失的发生;在执行的过程中进行调节,总结得与失;在执行完毕之际,进行结算,考核项目成功与失败及其所带来的效益与损失。简单来讲:理财和投资的关系是:理财活动包括投资行为,投资是理财的一个组成部分。

  5.证券投资基金与股票、债券的区别

  (1)它们所反映的关系不同。股票反映的是所有权关系,债券反映的是债权债务关系,而基金反映的则是基金投资者和基金管理人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2)它们所筹资金的投向不同。股票和债券筹集的资金主要投向实业,而基金主要投向其他有价证券等金融工具。

  (3)它们的风险水平不同。股票的直接收益取决于发行公司的经营效益,不确定性强,投资于股票有较大的风险。债券的直接收益取决于债券利率,而债券利率一般是事先确定的,投资风险较小。投资基金主要投资于有价证券,而且其投资选择相当灵活多样,从而使基金的收益有可能高于债券,投资风险又可能小于股票。

  6.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

  开放式基金与封闭式基金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基金规模是否固定以及交易价格的确定方式。封闭式基金有固定的存续期,存续期间基金规模固定,交易价格按照二级市场的价格进行交易;而开放式基金无固定存续期,投资者可以随时申购、赎回,因此规模是不断变化的。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思想政治必修1第六课的参考答案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急!急!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实验修订本·必修)英语朗读与听力录音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新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一的听力哪里可以下载? 在北京去何处可购到高三思想政治教科书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 跪求人教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高一上册 数学 答案 成都市哪有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思想政治教科书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英语》第一册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怎样学?有学案或每课的知识框吗? 请问!人称小学语文课本“人教新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么?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为什么要出版小学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紧急求救!谁有新编教材高1高2高3英语说课稿???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 那本书啊! ! 在线等!广东新课标 物理必修1第86页的实验.???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相同吗? 高中数学必修1 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