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维溴铵片连续吃几天:临床腧穴学》纲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7:50:09
临床腧穴学》纲要  一、辨证论治基本步骤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也是针灸治疗学的基础。一般而言,中医辨证论治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采集和整理病史——要求在完真、真实的基础上,总结出四诊摘要,这是准确辨证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辨证论治简单的总结为八个字:定位定性,立法处方。下面具体介绍:

定位:中医辨证的方法有多种,它们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疾病。
脏腑辨证——普通内科疾病
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补充
六经辨证——伤寒
卫气营血辨证——温病,温热病
三焦辨证——温病,湿热病
经络辨证——针灸治疗用
通过以上不同方法,确定疾病的病位,要求尽量具体到脏腑,或气血津液,或经络。

定性:以八纲辨证为依据。特别是寒热、表里、虚实。

明确了定位和定性,所谓的“证型”就自然而然明确了,基本不需要背教科书上的某某病分为几型。

立法:针对证型,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即治则和治法。注意治则和治法有些区别,这是初学者易于忽视,而考试时必考的内容。
治则指治疗的一般原则,它包括下面五个方面:
正治反治:就是针锋相对,还是因势利导,一般正治占绝大多数。
标本缓急:就是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以及标本同治。
邪正虚实:就是扶正驱邪,补虚泻实。
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这是上述两条的补充。
三因制宜: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包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治法是在治则指导下,确定针对具体病证的具体治疗方法。

处方和用药:根据治法选择合适的方剂,并适当加减。
对于针灸而言,则是选择合适的穴位和操作手法。
二、从药性到穴性

这一讲引入了穴性的概念。
用中药治病和用针灸治病有什么区别吗?从根本上说,应该是没有区别的,因为都是在同样的理论指导下,只是手段不同。但是在立法之后我们可以很容易的确定中药处方,但针灸处方呢?离开了书本,面对并不那么典型的病人,你还能轻松的开具针灸处方吗?
为什么会这样?
原来我们在学习中药的时候,已有前人为我们总结了中药的药性和功用,而在学习腧穴时,只学习了十分凌乱的腧穴的主治,以及很少一点、用在临床上就显得捉襟见肘的腧穴主治规律。
既然中药有药性和功用,我们能不能也给腧穴总结出一套穴性和功用呢?当然可以!
首先,我们来看药性。药性包括中药的性味(四气五味)、作用趋势(升降沉浮)、毒性和归经。穴性的内容与之大致相当,具体我们放在下一讲讨论。这里仅提一句:中药的炮制大致相当于针灸的手法。
下面我们来看穴性的概念。我们认为所谓穴性,就是腧穴在治疗疾病时所体现的基本特征。而腧穴的功用就是对其主治范围的高度概括。
从总结穴性入手,我们可以很方便的掌握腧穴的主治规律,具体方法就是把腧穴按照中药的分类方法重新归类,反复学习。
中药为什么易学而不易忘呢?学习中药大致可分为下面几个步骤,或者说层次。

按照功用分类总结,这一点教科书已经为我们做好了。
背熟每一类药物的药名,比如解表药有那些,活血化瘀药有那些,这是药物的共性。
对比学习同类药物的作用特点,比如麻黄和桂枝是通过什么来解表的?这是药物的个性。
进一步掌握药物的特殊作用和其他作用,比如麻黄、桂枝除了解表以外还有什么作用?这是药物的高级个性,据此我们还可以把同一药物归到两种以上的类别中,比如麻黄可以放到平喘药中。

据此思路,我们在学习针灸腧穴时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把腧穴按照中药的分类方法重新归类。然后是记穴名,然后是同类腧穴对比,最后是具体腧穴的其他作用和特殊作用。具体的分类将在后面论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经络理论和特定穴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腧穴的治疗特性
在这一讲中,我们具体介绍腧穴穴性的内涵。
以下主要参考了仝建庭《百症临床腧穴指南》一书。

区域性:局部治疗作用,近治作用
整体性:全身治疗作用
双向性: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
特异性:对特定脏腑或特定疾病的治疗作用
方向性:随着针感或针刺方向产生相应的治疗作用
层次性:针刺层次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治疗作用

以上是腧穴的基本特性。

协同性:不同腧穴配伍可以增强治疗作用
拮抗性:不同腧穴配伍可以减弱治疗作用,或某一方面的治疗作用

这两条讲腧穴的配伍,提示我们处方应少而精。由于目前对腧穴的拮抗作用研究甚少,从理论上说,处方越大,出现拮抗作用的概率就越大。

时间性:主要指子午流注

耐针性:同一腧穴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疗效下降,即“疲劳”现象
成瘾性:有些病人在长时间针灸治疗时,由于内源性吗啡的作用,会出现对针灸的依赖,和药物成瘾的表现类似

以上两条讲腧穴的不良反应。实际上不良反应还包括疼痛、出血、晕针等,但已不能算作穴性的范畴。 四、常用腧穴的分类
下面是一百个左右最常用腧穴的分类,其他腧穴可类推。

解表:
表寒:大椎,风池,合谷,风门,肺俞
表热:大椎,曲池
止咳与平喘:
列缺,尺泽,肺俞,中府,太渊,定喘
化痰:
丰隆,肺俞,脾俞
理脾胃:
中脘,足三里,公孙,三阴交,脾俞,胃俞,神阙,天枢,上巨虚,下巨虚
通便/止泻:
天枢,足三里,大肠俞,支沟,小肠俞,上下巨虚
清热:
曲池,十二井,内庭,大椎,陶道,身柱,阴郗,鱼际,劳宫
安神:
百会,神门,心俞,神庭,印堂
补益:
补气:气海,关元,肺俞,脾俞,足三里,太渊,膻中
补血:肝俞,脾俞,血海,膈俞,足三里,三阴交
补阴:太溪,照海,三阴交
补阳:气海,关元,命门,肾俞,复溜,神阙
利水:
阴陵泉,水分,中极,肾俞,膀胱俞,三焦俞
理气:
气海,中脘,下脘,上脘,期门,章门,合谷,太冲
活血:
血海,膈俞,委中,曲泽
止血:
孔最,上星,隐白
平肝熄风:
行间,太冲,期门,章门,照海,合谷
开窍:
十宣,十二井,水沟
固涩:
合谷,复溜,阴郗,带脉,气海,志室 五、腧穴主治规律
我们从另一角度来探讨腧穴的穴性和主治规律。
一、        内脏病的辩证取穴
1、        痰:支沟  间使  人中  丰隆——祛痰
支沟具有开窍作用,主去痰温(面瘫、痰湿型)
人中:具有开窍作用,兼可安神
间使:安神
丰隆:补脾胃之气,高血脂、胆固醇。
2、        湿:是去湿功能
水分——大腹水肿(阴虚)
水道——大腹水肿(阳虚)灸
水泉——用于下肢水肿,小便癃闭,水道不通
曲骨——下肢部之水湿(带下、癃闭)尚可用于落枕
涌泉——下肢肿(行气去湿)痰湿嗜卧,生南星敷贴发泡用于小儿脾虚流涎,成人亦可
阴陵泉——脾虚水泛
3、        气虚:百会  膻中 中脘  气海  脐中  足三里
百会——提升中气,神气
膻中——补中发散,用于气机
中脘——补脾胃之气,着重于阴(从阴引阳)
气海——脾肾之气,用于久泻(隔盐灸)
足三里——脾胃之气,补气兼行气
合谷——益头面之阳气(面瘫、牙疼虚证)
4、        血虚:血海  膈俞
血海——兼行
膈俞——养血
5、        气滞:期门  阳陵泉  历兑  内关  日月  中府(行气)
期门——肝郁(情志)气滞
阳陵泉——胆气不舒,未必有情志变化,刺法:先刺在二骨上,然后刺入骨间
历兑——行肝气(静脉曲张)
内关——上焦心胸之气滞
日月——肝胆,长于胆气虚(胆囊炎)
中府——上焦心胸寒滞
6、血瘀:极泉  金津玉液  天池  地机  中都  蠡沟
极泉——用于真心痛,少用指拨法
金津玉液——广用于全身的瘀滞
天池——寒凝胸痛(内寒)
地机——下腹(痛经)
中都——少腹,(痛经、疝)
蠡沟——气滞血瘀
7、阴虚:三阴交  太溪  肾俞
三阴交——肝(浅)脾(中)肾(深)
太溪——肾阴(用于阳气阻滞)
肾俞——肾阴(用于肾阳不足)
8、        阳虚:命门  丹田
命门——补阳中之阳
丹田——(气海、关元、石门)补阴中之阳
9、        外感:大椎  曲池  外关  风府  风池  翳风
大椎——又督脉之阳气
曲池——清阳明之热,恶寒不明显
外关——寒湿袭表,治面瘫,先解表(同步法)
风府——风邪胜时
风池——风邪留恋
翳风——风热犯表
10、火旺:太冲  内庭  血际  少商  商阳  中冲  二星
太冲——泻肝火(降压,但八风疗效较快)
内庭——清胃火
血际——清肺火
少商——清肺火(常有外邪)
商阳——清胃火(外邪)
中冲——火邪扰心(实火)
上星——肺火兼窍络闭塞者
11、        神志病:神门  灵道  四神聪  神庭  本神  巨阙
神门——心神失养(养神)(气虚轻症)
灵道——行气,用于气郁神乱者
神聪——用于痴呆(老年性)
神庭——用于气虚神不归舍(阴阳气血俱虚)重症
本神——气滞,且于情绪有关巨阙——气机阻滞

二、        外经病——以痛为输
找阿是穴的方法:局部,穴位附近(不拘泥于穴位);在动态(活动时)找。

三、        选择规律:火行最远,气行较远,湿后为痰,血滞较近。
例如:脾经  隐白——商丘——地机——
                            气虚    湿阻    血瘀
肺经  少商——大渊——孔最——
                 清火     调气       血
心经  少冲——神门——少海——
                     火      气        血
膀胱经  京门——风门——秩边——
                     气      
承扶——委中——昆仑——至阴——
       血阻         气     (寒)
四、        全息规律
肩凝——养老、阳陵泉
落枕——中渚、外劳宫、昆仑、 六、十二经常用腧穴(一)

手太阴肺经穴——气、气机病
尺泽——气机上逆(肺气不宣);浮肿(急性肾炎初期)
列缺——肺与大肠气机雍遏
太渊——肺气虚
鱼际——火邪扰肺
中府——外感之后宣散无力
喉痹:
鱼际——实火实热,清肺热
少商——实火实热,常用刺血,行气为主,气机雍于表
经渠——虚火,养气(经穴、有补气作用)
特殊作用
太渊——无脉症
鱼际——疳积
中府——胸闷痛
尺泽——肘挛
孔最——咯血

手阳明大肠经——主气,主血
商阳——开窍
二间——清热
三间——旦偏于调理肠胃
合谷——头面疾病
天鼎——伴声音变化(声嘶)
扶突——咳、唾、痰多
特殊作用
合谷——牙痛
曲池——发热,血热身痒,虚热
肩髃——肩周炎,通常取“叉腰”位,用合谷刺
迎香——鼻塞
天鼎——声嘶(喉返神经)
二间——膈食,
三间——指挛

足阳明胃经
腹痛、泻泄:
足三里——痰性泻泄
上巨虚——痢
下巨虚——泻泄
天枢——止痛较好,止泻
内庭——胀满,气滞,肠鸣
陷谷——水样泻
胃痛(寒)反酸:
梁门——止痛
梁丘——降逆
特殊作用:
四白——暴盲
条口——气滞面痛
乳中——肝气滞

足太阴脾经
养阴:
阴陵泉——去水湿(小儿遗尿,浮肿)
三阴交——
补脾气:
隐白——脾气虚
大都——风动(慢脾风)
太白——脾虚,重点在脾失健运,食则胀满
公孙——调理肝脾(完谷不化)
商丘——去湿
特殊作用
血海——养血,祛风(百虫窝,主要用于皮肤)
食窦——(命关)治疗脾气衰败(灸法)虚衰,大泻不止

手少阴心经
灵道——神“欲归无路”(宁心安神)
神门——神游戈无所归(宁心安神)
心痛
通里——隐痛(活血化瘀)
阴郗——急痛(活血化瘀)
少海——心痛,时轻时重(化瘀)
极泉——持续重痛(化瘀)

手太阳小肠经
七星台——肩颈痛(颈椎病,落枕,肩周炎)用短针,
后溪——外感落枕
养老——肩凝(擦骨膜,以增强行气力量)
听宫——耳鸣
少泽——通乳(主用于气滞者) 七、十二经常用腧穴(二)
足太阳膀胱经
通经行气
金门——寒厥,肢端青紫、厥冷
京骨——补气,用于小儿惊厥(无高热)
束骨——去实热(外感)
通谷——高热之抽搐,风热
跗阳——霍乱转筋
昆仑——项背强
仆参——腰背疼痛、中恶(四肢发冷、面色苍白、神志不清)
申脉——足外翻
特殊作用
睛明——眼病
次髎——通督,用于腰痛,不孕(子宫后曲)深刺,清利湿热,截瘫病人的二便失禁
委中——腰痛(扭伤时放血)拔罐放血大于15ML
承山——脚转筋,轻证,进针时站立(注意,重证时不用,改用手、上肢部位穴)
飞扬——眉棱骨痛(较新用法)痔(痔疮急性发作时用挑治法)
委阳——下肢痿软
膏肓俞——虚劳,结核(注意,用“抱肩”体位)
噫嘻——具行散阳气,化痰之功,还可用于瘰疠、痰核

足少阴肾经
养阴:
太溪——养阴作用专一,一身之阳
复溜——偏于清热(消渴)针刺体位:足背屈
阴谷——偏于养阴,本脏之阴
照海——偏于清热,一身之热
特殊作用
涌泉——去湿(脚气、下肢水肿)(湿从下起)新病用针,久病用灸
照海——足内翻
太溪——耳鸣
复溜——盗汗
水泉——内湿,下肢水肿,闭经

手厥阴心包经
心胸疼痛:
郗门——剧痛突发
间使——(化痰)痰阻持续性疼痛
内关——气郁,胸闷痛
曲泽——热邪(热郁)

手少阳三焦经
宽胸:
支沟——开窍、去痰湿
(内关)——行气,散瘀
(太渊)——补气、行气
化痰
支沟——痰阻心窍
(丰隆)——行气(气停痰阻)  用于减肥
(列缺)——降气(痰阻肺络)
喉痹:
(少商)——火热
翳风——湿热
天容——外感
特殊作用
中渚——指关节因浮肿而不利,落枕
外关——外感挟风湿
角孙——痄腮(灯火灸三下,放血亦可)

足少阳胆经
水湿上侵,脚气:
足临泣——行气去湿
(公孙)——调和肝脾
(涌泉)——直接去湿
(八风)——泻实邪
(阴陵泉)——健脾除湿
特殊作用:
悬钟——补益穴,截瘫(灸),小儿行迟,阴急(缩阴)加丹田灸,踝扭伤
光明——眼病
阳陵泉——胸肋胀满(肝脾不调)
风市——萎、痛(气血将通)
环跳——下肢胀痛,沉重(扇面刺——找坐骨神经)
带脉——赤白带下
日月——胆田虚而痛(慢性胆囊炎?)
肩井——驱风,舒筋,泻刺足,配补足三里
风池——外感,外风
率谷——腮肿(同角孙),偏头痛
上关——上牙痛

足厥阴肝经
疝:
大敦——行气、降气,用于疝有风有火者
气冲——行气、散气,用于疝有局部热象者(无全身症状)
归来——提升,湿补,用于疝有受寒者
急脉——湿
清热:
大敦——引火下行,头热急而重
行间——泻热
太冲——气郁化火
章门——健脾(灸),顽固性呃逆(因脾气衰败)灸
期门——热入血室 (抑郁) 八、常用任督脉腧穴和经外奇穴
任脉:阴病,下焦疾病

中极:清热利水,温阳化气
关元:补益脾肾,温阳散寒
气海:益气温阳,理气行血
神阙:温阳固脱,散寒仝脉
下脘:和胃导滞,温胃散寒
中脘:和胃导滞,化痰消积
上脘:和胃降逆,理气散寒
膻中:宽胸利膈,理气通络
天突:化痰止咳,平喘利咽
廉泉:开窍利咽

督脉:阳病,神智病

长强:清郁热,散壅结
命门:补益脾肾,温阳散寒
大椎:解表退热,固表散寒
哑门:通督开窍
百会:熄风潜阳,通督醒脑,益气升阳
人中:开窍醒神,利水
风府:祛风开窍
身柱:强腰脊,壮阳气,镇静安神
陶道:祛风清热,退骨蒸

经外奇穴:

太阳:清利头目
心平:(在心经上,肘下三寸)心律不齐,心病
胃下:(下脘旁四寸)
肩痛:(足三里外下压痛点,交叉取穴)
胃痛:(口角下一寸,针向对侧)
头痛:(太冲——行间之间)
膝痛:(即曲池,交叉取穴)
醒脑:(翳风——风府中点,用指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