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7屏保怎么设置: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五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4:43:31
第1课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他所从事的重大理论与实践活动

  难点

  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确立的原因和他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分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向学生介绍了马克思的革命活动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情况:“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的产生,伟大合作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流亡中的贫困生活与坚定的革命必胜信念,第一国际的灵魂,《资本论》与晚年。这些内容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形成,也包括马克思卓越的个人优秀品质和艰苦的政治斗争;说明伟大思想的形成离不开坚定的信念和艰苦的革命实践活动;对青少年人生理想的选择和人生的自我发展完善都有重大的启示和帮助。内容涉及的知识专业性强,时空跨度大,理论难度深;但是资料丰富,现实性强,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大空间。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补充感性材料,增强学生对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等哲学、经济学思想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准确、全面地认识马克思及其思想,从而为学生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奠定思想基础。

  本课引言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马克思的墓碑和世界各地人们对马克思的深深敬意。文字的重点部分是《共产党宣言》中的口号:“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和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两点在于强调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建议教师课前布置研究性课题,课上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的文字和图,提出讨论问题。问题一:通过引文你能够得到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马克思是如何改变世界的?这一思想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为人类工作”

  教材以马克思思想变化为线索,讲述了马克思思想两次伟大转变以及最终成为唯物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的原因与过程。思想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思想的解放又推动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马克思的思想经历了为人类谋幸福(即“为人类工作”)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革命民主主义共产主义的演变和跨越。

  (1)“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的树立

  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人生的指路航标──为人类的解放和幸福而工作。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关于马克思人生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有关信息,对学生进行“树立正确价值观(择业观)”的教育。例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你如何看待马克思“为人类工作”的人生观(择业观)的?这一人生价值观对马克思思想的一次次飞跃和发展起到了哪些作用?

  (2)由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实现价值观的第一次飞跃

  中学毕业后,马克思在家庭的影响下进入大学学习法律,但早已确定的“为人类工作”的人生价值观,使他对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哲学、历史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加入了青年黑格尔派的“博士俱乐部”,由于才学广博、见解深刻,马克思成为了该团体的核心。在对哲学深入研究与思考的基础上,马克思的人生价值观以哲学的形式反映在毕业论文中。在论文中马克思成功地运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辩证法思想为其创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但是马克思在中学时代就表现出来的社会现实主义倾向与黑格尔唯心主义社会观产生了严重的对立,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给马克思指明了出路。马克思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并将其与辩证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从而开始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伟大转变,为其最终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重要理论基础。

  教学建议:首先请学生阅读“学思之窗”,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讨论和探讨。教师设问:马克思为什么会把哲学当作一生的事业?马克思的思想一次次自我否定,发生质的飞跃,对我们中学生有什么启发?“马克思思想既是对历史的批判,又是对历史的发展”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由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实现价值观的第二次飞跃

  大学毕业后的马克思在“为人类工作”思想的指引下,开始用哲学的理性与德国政府的黑暗作斗争。1843年马克思与新婚妻子燕妮到了巴黎,由于对无产阶级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他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马克思的价值观开始与无产阶级的解放结合起来,并把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工人运动作为自己一生的事业:在实践上马克思同德、法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主编了《德法年鉴》;在理论上他提出了犹太人的政治解放,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使马克思的价值观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从而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

  教学建议:教学时指导学生分析马克思思想几次飞跃的原因,讨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与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的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内在活力源泉。

  第二目“伟大合作”

  教材主要从理论合作与共同的革命实践两个方面讲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成就。科学的思想理论来自于革命斗争的实践,革命实践进一步推动了理论的发展完善:马克思主义就是来自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反过来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回到实践中去,指导革命的继续和发展。此目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是马克思政治活动的第一个高峰。

  (1)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

  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日益严重,工人运动迅速发展。由于对工人运动关注和共同的人生理想追求,1844年,恩格斯到巴黎会见了马克思,这次会见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开始了伟大合作,开始了他们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

  首先二人合写了《神圣家族》,批判了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高度评价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1845年又合写了《德意志意识形态》,在书中他们把黑格尔的辩证法发展为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普遍规律的科学。同时,他们把唯物主义延伸到实践领域,提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的发展等原理,说明他们已经把唯物主义运用于研究人类社会和人类历史,这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唯物史观,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是马克思最伟大的两个发现,这两个伟大发现最终揭开了资本主义的秘密,从而使空想社会主义变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科学世界观的确立为无产阶级政党的出现做了思想准备。

  教学建议: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发展都属于理论化太强、缺乏感性认识的专业术语,教师应尽量用生动的例子,简明扼要的语言说明,没有必要太多展开。

  (2)《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十分注意理论与工人运动实践相结合,并为创立无产阶级政党而斗争。1846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在工人中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建党做组织上和思想上的准备。1846年,他们一同参加了“正义者同盟”,由于他们的工作,“同盟”的成员同意接受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并对同盟进行了改组。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在伦敦召开改组大会,接受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口号,把“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无产主义国际组织,也是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雏形。

  1847年底,马克思和恩格斯出席“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二次代表大会,并受委托拟定同盟纲领,这就是1848年2月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阐明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指出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和目标。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从此无产阶级找到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起来。

  教学建议:首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历史纵横”,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教师可这样设问:为什么说《共产党宣言》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这一理论对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以此引导学生分析《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为了工人阶级的解放,共同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

  教材从三个方面介绍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参加1848年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情况。首先在物质上给革命巨大支持;其次亲自回德参加革命斗争;再次创办“民主派机关报”──《新莱茵报》,在理论上指导各国人民斗争。1849年,革命失败后《新莱茵报》被迫停刊,但是他们继续为“工人阶级的解放”而工作,认真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经验教训,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马克思对东方特别是对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声援。马克思为什么关注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

  第三目“流亡中的贫困生活”

  教材主要从政治上的流亡和经济上严重拮据两个方面讲述了马克思从事革命理论研究的困难。要想在革命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能在艰苦的环境下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

  第四目“第一国际的灵魂”

  教材主要从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和支持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两个方面讲述了马克思政治活动的第二个高峰。革命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这一目中得到了有力的体现,革命的理论指导了革命实践,实践又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

  (1)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

  第一国际成立的重大历史背景有三:首先,从19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欧洲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出现了新高潮;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理论建设为其成立奠定了基础;再次,1863年6月沙皇俄国血腥镇压波兰人民起义直接促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

  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马克思为协会做了大量工作:亲自起草《成立宣言》、《临时章程》等重要文件,制定了协会的斗争策略和组织原则,指导各国工人的政治经济斗争。1876年在美国费城“国际”宣告解散,在12年的历程中,马克思始终是协会的领袖和灵魂。1889年第二国际成立时,把“国际工人协会”称为“第一国际”并以此名永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册。

  (2)支持和帮助巴黎公社

  马克思一直密切关注和积极支持各国的革命运动,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爆发后,他通过各种方式给予极大支援。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写了著名的《法兰西内战》:这份宣言深刻地揭露了法国梯也尔政府的反革命实质,高度赞扬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系统总结了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有力地回击了阶级敌人对公社事业的造谣诽谤。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和“资料回放”的内容,使学生深刻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革命实践的辩证关系。马克思探索的一生,革命的一生,发展创新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可以这样设问: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革命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其理论的发展有何作用?

  第五目“《资本论》与晚年”

  教材重点介绍了《资本论》的出版及其历史意义,马克思的逝世和他伟大一生的评价。

  (1)《资本论》的出版

  马克思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1842年开始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从19世纪50年代后期起,马克思和恩格斯深入研究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形态。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唯物辩证法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进行了深刻的经济分析,克服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缺陷,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这一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马克思先后写了《贫困的哲学》、《雇佣劳动与资本》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等著作。在这些理论著作的基础上,马克思于1861年开始写作《资本论》。1867年秋,《资本论》第一卷出版,第二、三卷在其逝世后由恩格斯整理后分别于1885年和1894年出版。

  《资本论》的主要内容有:它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揭示出资本家对工人剥削的秘密在于占有工人的剩余价值,科学地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从而把马克思的社会主义学说置于牢固的科学基础上。《资本论》的出版具有划时代性意义,是政治经济学中的一次革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2)马克思逝世

  由于艰苦的生活和过度的劳累,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悲痛地说:“人类失去了一个头脑,而且是它在当代所拥有的最重要的一个头脑。”马克思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伟大的社会主义运动,他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是全世界人民斗争的行动指南,他的学说将永放光芒。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发展创新问题,这则材料是教材内容与历史的对话和链接,运用马克思的现实影响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强大的生命力、影响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为人类工作”一目的教学。为了使学生认识到“崇高理想”的树立是人的一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应该早立志、立大志。建议教师先采用陶冶法和问卷调查法了解学生的“理想”。例如:播放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的立志篇影视材料,并设问,伟人成功的重要前提条件是什么?他们为什么会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他们的创造性思想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教师可利用伟人的“理想”和他们的成就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马克思人生价值观的两次质的飞跃为学习本目的线索。马克思中学毕业时成为青年黑格尔派,大学毕业时在吸收黑格尔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唯物论的基础上,由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大学毕业后开始从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领导工人运动,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伟大转变。马克思思想价值观的变化说明,马克思的自我否定、自我批判精神是其能够永领时代潮流的重要原因。

  关于“伟大合作”一目的教学。首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合作与竞争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就源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合作”,正是合作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教材在讲述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合作时侧重三个问题:一是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二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三是马克思与恩格斯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引导学生认识到,正是伟大的革命实践和革命理论的结合才诞生了马克思主义,并能使之不断创新,永领时代风骚。联系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加强学生对理论创新重要性的认识。以马克思对中国的关注,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马克思“为人类工作”崇高理想和精神。

  流亡中的贫困生活一目的教学。教师首先指出真正革命者是永远以追求真理为终极目的的,而假革命者则是以追求利益为目的。命题通过对比马克思经济的贫困和恪守崇高的革命信念使学生受到的心灵的震撼,增强学生为真理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第一国际的灵魂一目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革命实践是马克思思想不断丰富发展的源泉。通过学习马克思领导“第一国际”的斗争和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教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践性”的认识。

  《资本论》与晚年一目的教学。教师首先提出:丰富知识的积累和刻苦的科学研究精神,是划时代著作诞生的根本原因。马克思把一生的大部分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和研究,从1842年到1883年的41年中,多数时间都在研究经济问题,并最终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发展规律,从而开创了经济学的新时代。其次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使学生认识到真正伟大的科学思想会永远指导人类发展前进的。

  最后小结: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为了实现改造世界的梦想,进行了一生的不懈探索和实践,最终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从而开创了人类社会的新时代,让我们新时代的青年学生继续发扬马克思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吧!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为人类工作”一目时,播放马克思一生思想转变的幻灯片。

  图片一:中学时代的马克思及其价值观。

  图片二:大学时代的马克思及其思想价值观。

  图片三:《德法年鉴》发表时的马克思及其思想价值观。

  通过分析不同时期马克思的思想价值观,帮助学生理解:马克思价值观的不断发展,反映了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形成的基本过程。

  案例二讲伟大合作时,向学生展示马克思与恩格斯合作时的珍贵照片和合作成就的图片。

  图片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书稿照片及其核心思想。

  图片二:《共产党宣言》书稿照片和其中最经典的名言。

  图片三:《新莱茵报》被迫停刊时给读者的话:“工人阶级的解放”。

  通过对上述材料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伟大合作的巨大成就和他们为“工人阶级解放”而工作的崇高使命感、责任感,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对社会发展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案例三讲第一国际的灵魂时,出示《成立宣言》和《法兰西内战》两部著作中的核心片段内容,以及马克思参加革命斗争的画面。

  材料一:《成立宣言》庄严宣布:“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使命。”再次提出“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伟大口号。

  材料二:《法兰西内战》指出当农民转向革命时,就会“把负有推翻资产阶级制度使命的城市无产阶级看作自己的天然同盟者和领导者!”

  通过上述材料,指导学生分析革命实践与革命理论的关系,并用中国革命的实践加以说明,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和理论发展的辩证关系。

  案例四讲《资本论》时,出示材料,使学生在对比中理解《资本论》的划时代性和革命性。

  首先出示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经济思想,使学生得出这两种经济思想主要研究的是物物关系。

  其次出示《资本论》的主要经济思想,使学生得出主要是通过物物关系进而揭示人人关系。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怎样看待马克思的人生选择?

  解题关键:青年马克思的择业观是为人类服务。

  思路引领:“为人类服务”的择业观是马克思能够在贫困中为理想奋斗一生的动力源泉。

  答案提示:马克思认为青年人应该选择为人类服务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把个人的幸福和全人类的幸福完美结合起来,才能永远被人们所敬仰,并发挥作用。这一选择是伟大的、高尚的,我们青年人应该学习马克思,将自己的价值选择与时代和人民所关心的共同目标结合起来,才能够真正为理想而坚持奋斗,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马克思是怎样看待自己的人生追求的?从中你得到哪些启示?

  解题关键:人生追求应该有坚定的原则、信念和不怕困苦的精神。

  思想引领:人不能只为自己劳动,科学的道路异常艰苦。

  答案提示:马克思认为,只有为全人类劳动的人生追求,树立坚定的人生信念才能够成为伟大的人物和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一生为之努力和奋斗。

  我们青年人的人生价值追求一定要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选择最能为民族复兴做出贡献的职业,并能够坚定不移地奋斗终生。

  3.结合中国历史请思考,马克思为什么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

  解题关键:“不义战争”的本质是掠夺和严重践踏他国人权。

  思路引领: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屠杀和抢掠的史实,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内容。

  答案提示:英国殖民者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华民族犯下了滔天罪行:劫掠并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规定十口通商,侵略进一步深入内地,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传教;《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天津为商埠,强割中国领土九龙司地方一区,强迫清政府同意华工出国,变相进行“奴隶”出口贸易。这一切都严重地侵犯了中国主权和践踏了中国人民的基本人权,因此马克思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一场“极端不义的战争”。

  【资料回放】

  想一想,马克思从哪个角度分析巴黎公社的弱点?了解这些弱点对分析巴黎公社失败的原因有什么启示?

  解题关键:理解“仁义”、“讲良心”和“诚实”的本质是妥协和指导方针失误。

  思路引领:从马克思认为巴黎公社的两个错误中归纳出巴黎公社的弱点是丧失机会和过早地放弃了权力。

  答案提示:马克思主要从指导思想失误角度分析了巴黎公社的弱点,由于缺乏科学而正确的指导思想的指导,导致公社没有彻底消灭反动部队并过早地放弃了权力,从而导致革命失败。

  这一弱点说明,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马克思是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付诸实践的?

  解题关键:选择人生目标的原因和人生价值观的确立,为实践人生目标而做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思路引领:“为人类工作”人生目标确立的原因,进行一系列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活动。

  答案提示:

  人生目标:由于良好的早期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并因此确立了“为人类工作”的人生目标,立志献身于人类最大多数的幸福事业。

  付诸实践:

  (1)理论方面:深入研究与思考哲学问题,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无产阶级制定了科学的世界观;深入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现实经济问题,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先后完成几部经济学著作,主要代表作是《资本论》,这部书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深入研究了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和工人运动状况,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2)革命方面:与工人运动领导人建立了密切的联系;马克思和恩格斯一起创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参加并帮助把“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积极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领导第一国际的活动;支持关注巴黎公社革命运动,创办报刊宣传革命,如《德法年鉴》《新莱茵报》……

  2.概述马克思的主要理论贡献和实践活动。

  解题关键:抓住概述和理论、实践两个核心主题。

  思路引领:抓住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线索和几次重大革命实践活动。

  答案提示:

  (1)主要理论贡献: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主要包括系统阐明了唯物史观,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现了剩余价值规律,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主要革命实践活动:1846年马克思与恩格斯创建“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参加“正义者同盟”并将其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为同盟拟定纲领,即《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创办《新莱茵报》,宣传民主革命纲领;创建和领导第一国际;支持、帮助巴黎公社革命。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恩格斯和列宁怎样看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实际生活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解题关键:正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

  思路引领:马克思的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考虑现实情况。

  答案提示:(1)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方法论上的指导和基本规律的指导,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生动的现实相结合,而不照搬照抄。

  (2)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对社会实际生活基本规律的总结,在指导社会实践活动时,必须与社会实际相结合。

  2.阅读与思考

  请思考,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观点对后来的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解题关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无产阶级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治而建立自己的统治……”,“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

  思路引领:把提取到的有效信息与十月革命的措施,中共一大革命纲领和建国初的革命措施相联系,找到其内在的关联性。

  答案提示: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对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革命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列宁抓住一战机遇把帝国主义战争转变为国内战争,并领导了十月革命。夺取政权后,苏维埃政权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将一部分大型企业收归国有,并在危机中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以后又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些都说明列宁是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进行革命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中国共产党一大中的“党纲”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的最直接体现,但是由于不符合中国国情,导致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中国共产党人利用国内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并依据上述材料观点没收官僚资本,完成对私有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从而建立起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3.(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马克思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

  在选择职业上,马克思认为,刚踏上人生旅途、不愿受命运摆布的青年,必须严肃地考虑对职业的选择。他强调一个重要思想:不应局限在狭隘的利己主义的圈子里,而要寻求最大限度地造福于整个社会的道路和手段。

  我们的使命决不是求得一个最足以炫耀的职业,因为它不是那种使我们长期从事而始终不会感到厌倦、始终不会松劲、始终不会情绪低落的职业,相反,我们很快就会觉得,我们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我们的理想没有实现,我们就将怨天尤人。

  如果我们通过冷静的研究,认清所选择的职业的全部份量,了解它的困难以后,我们仍然对它充满热情,我们仍然爱它,觉得自己适合它,那时我们就应该选择它,那时我们既不会受热情的欺骗,也不会仓促行事。

  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不应认为,这两种利益是敌对的,互相冲突的,一种利益必须消灭另一种的;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

  ──选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0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3—7页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1843年3月到9月间,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了批判,这对他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起了重要作用。在《导言》中,马克思力求指出人类从各种形式的压迫下获得彻底解放的途径并论证共产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导言》还阐述了先进理论的革命作用。这篇文章标志着马克思完成了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

  即使从历史的观点来看,理论的解放对德国也有特别实际的意义。德国的革命的过去就是理论性的,这就是宗教改革。正像当时的革命是从僧侣的头脑开始一样,现在的革命则从哲学家的头脑开始。

  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载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16页

  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

  巴黎公社被颠覆后的第二天,马克思不顾身患重病,代表国际总委员会,发表一篇告国际全体会员的宣言,即《法兰西内战》。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歌颂了“冲天的巴黎人”的革命精神,揭露了凡尔赛政府的罪行,驳斥了阶级敌人对公社的攻击和诽谤,深刻总结了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进一步发展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1871年3月18日清晨,巴黎被“公社万岁”的雷鸣般的呼声惊醒了。公社,这个使资产阶级的头脑怎么也捉摸不透的怪物,究竟是什么呢?

  中央委员会在它的3月18日宣言中写道:

  “巴黎的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无能和叛卖,已经懂得: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懂得: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无可推卸的职责和绝对权利。”

  但是,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将永远作为新社会的光辉先驱而为人所称颂。它的英烈们已永远铭记在工人阶级的伟大心坎里。那些扼杀它的刽子手们已经被历史永远钉在耻辱柱上,不论他们的教士怎样祷告也不能把他们解脱。

  ──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3—81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的葬礼在伦敦海格特公墓举行。恩格斯在墓前发表了感人肺腑的讲话。他对马克思的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以下是恩格斯的演说节选。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

  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即使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但是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浅尝辄止。

  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是他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

  正因为这样,所以马克思是当代最遭忌恨和最受污蔑的人。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资产者──无论保守派或极端民主派,都竞相诽谤他,诅咒他。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现在他逝世了,在整个欧洲和北美,从西伯利亚矿井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革命战友无不对他表示尊敬、爱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他的英名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76—778页

  2.课文注释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19世纪德国哲学界的一个思想流派,是从黑格尔学派中分裂出来的派别。黑格尔把反动的普鲁士封建专制统治和禁锢人们思想的基督教说成是合理的和必然的,他的格言是:“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和必然的。”因此黑格尔本人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赞扬。他的哲学被推崇为国家哲学。但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对普鲁士封建统治阶级却是很不利的。黑格尔去世不久,由于他的哲学体系和方法之间的冲突,由于普鲁士各派政治势力的发展和斗争的激化,黑格尔学派也就分裂了。黑格尔学派主要分裂为两个派别:政治上保守、竭力维护封建宗教统治的人,形成了黑格尔右派,或者叫作正统黑格尔派或老年黑格尔派。而那些具有激进民主主义思想的人,则利用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他们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批判宗教服务,形成了黑格尔左派。由于这些人的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正统黑格尔派以轻蔑的态度称他们是青年黑格尔派。黑格尔哲学学派的解体,表面上是对黑格尔哲学的不同理解,实际上是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地主之间矛盾斗争的反映。“博士俱乐部”是柏林青年黑格尔派的一个组织。

  1842年以后,普鲁士政府急剧转向反动,青年黑格尔派内部发生了严重的思想危机,并促使了青年黑格尔派的解体。第一个站出来批判黑格尔学说的是黑格尔的学生、青年黑格尔派分子费尔巴哈。他在1839年写的《黑格尔哲学批判》一文中已经宣告转向唯物主义。1841年他又写了《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马克思在阅读了他的著作后,受到很大启发。马克思决定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研究。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不同于费尔巴哈对黑格尔的批判。费尔巴哈主要是从宗教哲学方面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则从争取劳动人民的社会利益和政治利益的斗争出发,把哲学观点和现实的社会政治斗争相辅相成地结合起来。他十分准确地批判、抛弃了黑格尔学说中的唯心主义体系,接受、发展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克服了费尔巴哈的缺陷。正如有人所说:“费尔巴哈把黑格尔哲学体系当作一盆脏水一下子倒掉的时候,连坐在澡盆里的活生生的婴儿──黑格尔体系的辩证法也一起给倒掉了”。而马克思既把脏水倒掉,又保护了婴儿。马克思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是与他对黑格尔唯心主义的批判紧密相连的。

  第一张无产阶级的报纸《新莱茵报》

  1848年春,马克思和恩格斯回到德国,参加革命斗争。为了有效地宣传革命路线和策略,团结、教育和组织工人和民主力量,他们决定在科伦创办一份大型日报。在紧张的准备工作后,终于在1848年6月出版了《新莱茵报》。

  《新莱茵报》是世界上第一张无产阶级的报纸。当时处于策略上的考虑,它以民主派机关报的名义出现,但它处处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性质。马克思作为总编辑,是报纸的灵魂。

  《新莱茵报》从它创办的第一天起,实际上成了无产阶级的战斗司令部。它向整个德国发出最响亮的声音,动员广大人民积极投入革命斗争;它在革命的每一阶段和每一个重大问题上,都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给人民指出了方向。

  《新莱茵报》引起了普鲁士政府和资产阶级的极大不安。他们用各种方式迫害马克思和恩格斯。1848年9月,科伦当局下令禁止报纸出版,并制造借口搜查恩格斯的住所,发布了逮捕恩格斯的通缉令。1849年5月,普鲁士政府封闭了编辑部,对马克思下了驱逐令,对恩格斯再次发布通缉令。1849年5月19日,《新莱茵报》用红色油墨出版了最后一号(第三百零一号)报纸。这张终刊号,成了《新莱茵报》为革命呐喊,为人民战斗的光荣纪念碑。

  马克思与第一国际

  19世纪50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十分迅速,大工业的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扩大。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各国工人运动由低潮逐渐转为高潮。

  在英国,随着1857年经济危机的到来,不同行业的各个工人组织又活跃起来。1860年成立了各行业职工联合会等工人组织。

  在法国,60年代初在许多城市成立了工人互助会,举行罢工斗争。

  在德国,拉萨尔于1863年5月组织了全德工人联合会。

  在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西班牙、丹麦等国,在60年代也先后建立了工人组织,工人运动蓬勃地发展起来。

  当时,大批德国和欧洲其他国家的职业革命家陆续在美国安居,他们对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1857年,纽约建立了共产主义俱乐部,1863年初成立了全国性的工人联合会。

  随着工人运动的发展,各国工人运动逐渐联合起来。1863年7月22日,英国工人为了抗议俄国镇压波兰起义,在伦敦举行了声援波兰起义的群众大会。法国工人代表参加了这个会议。会后,英国工人提出召开由法国、德国、英国、美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工人组织参加的大会,讨论各国工人阶级联合起来,共同进行提高工资等方面的斗争。法国工人积极支持这个建议。这样,英国工人就和法国工人组织了一个大会筹备委员会。筹备委员会派法国人勒·吕贝到马克思家里,邀请马克思作为德国工人的代表参加。马克思同意参加这次大会。

  1864年9月28日,由英、法、德、意大利工人参加的国际工人大会在伦敦圣马丁礼堂举行。英国工人联合会主席奥哲尔、英国水泥工会书记克里默主持了大会。马克思坐在主席台上,认真听取每一个人的发言,并思考和分析国际工人运动的形势和策略问题。

  大会决定成立“国际工人协会”,并选举了协会的领导机关──临时委员会的组成人员,马克思当选。临时委员会以后改为中央委员会,又改为总委员会。协会以后又被称第一国际。

  马克思在第一国际内担任了历届总委员会委员、德国通讯书记,先后兼任了比利时、俄国、荷兰等国的通讯书记。他始终是常务委员会或执行委员会委员,第一国际的纲领、章程、方针、政策、策略等文件都是马克思起草或提出来的。

  马克思是总委员会的智囊,第一国际的一切重要事情,没有马克思的直接参与和关注是做不好的。他为第一国际做的工作主要有:①为国际起草了从第一国际成立宣言到1871年总委员会关于巴黎公社革命的宣言──《法兰西内战》等许多重要文件。②为第一国际总委员会的委员们讲授理论问题。③担任第一国际机关报的宣传指导工作。④做第一国际历届代表会议和代表大会的准备工作。⑤在担任德国通讯书记的同时,兼任比利时、俄国、荷兰等国的通讯书记,与这些国家的国际协会组织的领导人和革命家进行了大量通讯联络工作。⑥参加总委员会的日常性工作。

  此外,马克思还领导第一国际同普鲁东主义、拉萨尔主义、巴枯宁主义等机会主义者进行了斗争。巴黎公社失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考虑到各国资产阶级对第一国际的种种迫害,第一国际在欧洲开展活动更加困难,他们向大会提议把总委员会驻址迁往美国,这个提议得到大会通过。以后,马克思又建议第一国际“这一形式上的组织退到后台去”。根据马克思的意见,第一国际完成了它的使命,于1876年宣布解散。

  马克思在名义上不是第一国际的主要领导人,但实际上正是他领导了第一国际的工作。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主帅和灵魂。

  3.学术观点

  苏东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趋向

  苏联东欧剧变,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一段时间内,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尤其是美国的政要们大肆宣扬“马克思主义已经破产”,“社会主义已经彻底失败”,“共产主义理想已经被埋葬”,似乎资本主义已经大获全胜,马克思主义和共产党组织已无立足之地,即将销声匿迹。但实际情况却是,第一,大多数共产党人顶住苏联东欧剧变、西方疯狂的反共浪潮的冲击,在低谷中奋斗不息。第二,马克思主义仍然吸引着尊重事实、追求进步、探求真理的人们。如美国马萨诸塞州立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塞·鲍尔斯就公开表示“我并不因为最近的事态发展而羞于被人们称为马克思主义者”。有些人甚至专程从纽约赶去伦敦凭吊马克思的墓。一些比较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并没有因苏联东欧剧变而减少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热情,在他们看来,马克思的思想已成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马克思是“资本主义的最彻底的解剖者”;不读马克思的书,就不可能成为有洞察力的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

  苏东剧变后,西方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第一,从以政治为依托的研究转向知识分子的独立研究。过去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多数是政治团体或政党,现在多数是一些独立研究者,他们或成立研究小组,或出版自己的刊物,更多地从学术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第二,研究与现实结合得更紧,现实感更强。西方学者所研究的主要问题如“马克思和现实社会主义”、“资本主义的持久性与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性”、“马克思主义和政治生态学”等等。第三,从综合性跨学科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过去马克思主义研究只是一个单一学科,现在西方学者从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甚至自然科学等方面研究马克思主义学说。

  另外,苏联东欧剧变引起世人震惊,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日子其实也不好过。20世纪70—80年代以来,这些国家相继爆发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危机,许多美国人的“美国梦”、欧洲人的“福利国家梦”逐渐破灭了,因而抗议、谴责、抨击和反对西方国家现存制度及其政府的新社会运动此起彼伏,而他们过去信奉的传统理论又不能提出根本解决办法。于是,许多青年人,特别是他们当中的学者对本学科中居于统治地位的传统理论产生了怀疑,甚至产生了幻灭感,转向关心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试图以此加强对社会问题的理解,并期望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王谨、刘献洲:“关于苏联东欧剧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状况及其发展前景的调研报告”,载陈学明编:《苏联东欧巨变后国外马克思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现代化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里既有对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后的探索,也有对马克思主义理解僵化、教条的失败教训。

  还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将胜利之际,毛泽东就明确提出“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的任务。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完成之际,他又提出并探讨了“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问题。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根本内容,毛泽东对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实际上就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讨,这种思想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世界工业化和中国实际双重结合的产物。当然,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走的是一条成功与失误交织的道路。

  邓小平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经过对中国及世界现代化的深刻反思,明确提出:“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对“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作了几方面的具体构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构想;关于“经济民主”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想;关于“政治生活民主化”以及民主政治制度化、法律化的构想;关于在向世界开放中走向现代化的构想等等。这种种“构想”具有内在的联系,它们互相依存、相互影响,形成了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的总体构想。邓小平因此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实践中,他拨乱反正,提出当代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制度上,使中国实现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发展方式上,中国由封闭半封闭型社会转向开放型社会。这些理论与实践,在指导思想上,都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与发展,而在效果上,“邓小平的影响力,不仅超越他生活的时代,而且超越了他生活的国度。”(《举世追悼敬爱的邓小平同志》新华出版社1997年版第191页)

  还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看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世界走向开放的时代。马克思论述道:“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从而使“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76页)“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而消灭得越是彻底,历史也就越是成为世界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86页)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成为邓小平“开放的世界观”的思想基础,他提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是不可能的,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中国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80年代初,中国设立了对外开放的经济特区,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总体开放格局,在向世界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

  ──杨耕著:《为马克思辩护》第四编“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

  世纪之交的1999年秋,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互联网上举办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评选活动。经过几周时间在国际互联网上反复评选,马克思被评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之首,遥遥领先于爱因斯坦、牛顿、达尔文、康德等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

  这表明,马克思在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知识分子中,尚且具有毋庸置疑的千年伟人、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的声誉。同时,这也从另一视角再次验证邓小平所揭示的一个伟大真理。邓小平在1992年苏东剧变后不久,高瞻远瞩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2页)

  事实上也是如此。150多年前,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的科学体系和革命学说时,可以说,世界上最初只有两个创始人相信它、赞成它。此后十余年间,直到第一国际创立之时,马克思的学说还是众多的社会主义流派或思潮中的一个而已,并不占统治地位。由于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能够掌握群众,令人信服,并不断被革命实践所验证,所以相信和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待到19世纪70年代初,马克思以前的社会主义大多被历史淘汰,剩下的残余也奄奄一息,而马克思的科学理论和革命学说,从此传播开来,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公认的指导思想。

  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毫无疑问是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大损失。但这种历史曲折,决然改变不了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不可逆转的历史发展总趋势。

  环顾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趋势在不断发展,新的科学技术革命日新月异,世界某些局部的动荡和全球经济发展态势的多变,并没有改变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我们时代的主题。国际局势的变动性,既可能使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面临严峻的挑战,也可能蕴含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社会主义争得了发展,就是人类进步的希望。展望未来,中国等一批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的传播和影响,以及整个人类的一切进步事业,在前进中可能有困难、有风险、有曲折,但人类走向光明、进步和发展,则是确定的,没有疑义的。

  全世界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必将彻底胜利,因为世界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不可逆转!

  ──李崇富/姜辉主编:《马克思主义150年》学习出版社2002年版结束语

  4.插图说明

  马克思与燕妮

  燕妮·冯·威斯特华伦(1814—1881)出身贵族家庭,是马克思童年时期的女友。她从小受过良好教育,具有卓越的才智和聪颖敏捷的头脑;她敬佩马克思的为人,爱慕马克思的才华;她冲破门第等级观念的束缚,不顾家庭亲友的反对,毅然与马克思结为终身伴侣。1836年夏,他们在家乡订婚。

  插图名为《忠贞的爱情》,是张文新所作的水粉画。表现了1841年春,马克思从柏林大学毕业后,回到特利尔。他和燕妮多年分离后,本来打算立即结婚,但由于普鲁士当局加紧镇压自由民主运动,马克思在波恩大学任教的计划落空,工作一时无着,加之马克思父亲去世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因此不得不延缓婚期,燕妮对此深为谅解。

  逼债

  19世纪50年代,黑暗的反动势力统治着欧洲。革命报刊在许多国家被取缔,马克思在经济上没有固定的收入,经历着一个极端贫困的时期,他有时连订报、买邮票和信纸的钱也没有,甚至不能上街,因为他平时穿的一套衣服还在当铺里。但是这一切丝毫没有减弱马克思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和豁达开朗的乐观精神。

  1850年春的一天,房东来催交房租,马克思夫人后来给朋友写信介绍当时的情况:“由于我们手头没有钱……于是来了两个法警,将我不多的全部家当──床铺衣物等──甚至连我那可怜的孩子的摇篮以及眼泪汪汪地站在旁边的女孩的比较好的玩具都查封了。他们威胁说两个钟头以后要把全部家当拿走。那时我就只有和冻得发抖的孩子们睡光地板了。”那时,马克思家里有4个孩子:大女儿燕妮6岁,二女儿劳拉5岁,大儿子埃德加尔3岁,小儿子格维多只有1岁。这是朱乃正所作的一幅油画。

  5.参考资料目录

  刘凤舞:《马克思传略》,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栾桂扶、王兴斌编著:《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之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卡尔·马克思画传(1818—1883)》,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83年版。

  陈学明编:《苏联东欧巨变后国外马克思列宁主义趋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杨耕著:《为马克思辩护》,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第2课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恩格斯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恩格斯的理论研究和革命实践活动。

  难点

  恩格斯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的原因和“第二提琴手”的含义。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以时间为线索,分三个历史阶段介绍了恩格斯从事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主要活动情况:《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二提琴手,国际工人运动领袖。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历程,另一方面着重介绍了恩格斯的伟大人格。本课内容与前课关系密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资料丰富。建议教师可进行有机的结合和补充资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无私奉献、为人类服务的责任感。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简明介绍了国际工人运动杰出领袖──恩格斯从事革命活动的历程。主要从树立帮助劳动人民的信念与马克思一起创立马克思主义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三个历史阶段,介绍恩格斯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活动。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文,观察插图,思考问题。问题一:从引文和插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问题二:恩格斯在国际工人运动中起了什么作用?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教材以恩格斯青年时期关注劳动人民生活为线索,讲述了恩格斯“帮助劳动人民”的人生信念、研究英国社会状况、树立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指出无产阶级解放的出路的基本状况。理想信念的树立促进了恩格斯的理论研究,理论研究的深入又进一步坚定了其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奉献一生的信念。

  (1)树立起“帮助劳动人民”的人生观

  童年时代的恩格斯从父亲那里接受了政治上倾向于保守的基督教普鲁士教育,但同时又从母亲那里受到了艺术和文学的熏陶,特别是母亲的善良对他人生目标的确立起了重要作用。由于父亲是个纺织厂的工厂主,这使恩格斯更多地了解了工人的劳动与生活状况,他看到了社会底层人们的生活,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平现象在少年恩格斯的心里产生了强烈的震撼,从而使他萌发了“帮助劳动人民”的人生信念和价值观,这一信念指引恩格斯不断进行理论的探索和革命实践。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马克思和恩格斯人生价值观树立的原因和结果,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通过环境与理想关系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唯物史观的熏陶。

  (2)唯物主义世界观的确立

  中学尚未毕业,在父亲的要求下,恩格斯被迫退学,到父亲的商行学习经商。在这期间,恩格斯进一步了解了工人的悲惨生活与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1839年他写了抨击社会现实和批判资本家剥削的政论文章《乌培河谷的来信》,这说明恩格斯已经开始投入了革命斗争。随后,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他的思想进一步发生变化,在柏林期间,恩格斯经常利用空余时间到柏林大学旁听哲学等课程,他还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在吸取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影响下,恩格斯开始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1842年恩格斯到了曼彻斯特,在这里他研究了英国的社会状况,并积极参加宪章派的会议,还同“正义者同盟”领袖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通过这些活动,恩格斯对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激发了他探索工业化时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兴趣。他认真阅读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结合现实,更加深入地从多方面了解英国社会情况,在此基础上,恩格斯逐渐树立起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并坚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必将为一种更加合理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工人阶级将在革命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1844年,恩格斯总结自己的研究成果,开始创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并于第二年春天完成。在书中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是无产阶级解放自身的根本出路,对近代社会两大阶级的对立和斗争进行了唯物主义的科学论述。同时恩格斯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文章,论证了消灭私有制和旧生产关系的必然性,指出无产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这说明恩格斯与马克思几乎同时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资料回放”,思考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能够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本书在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形成中有何历史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综合分析材料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第二提琴手”

  教材主要从恩格斯与马克思“伟大合作”的成就,他无私地在经济上给马克思巨大支持两个方面诠释“第二提琴手”的深刻内涵。

  恩格斯与马克思很早就有通信联系,1844年两人在巴黎见面,相互交流了在一些问题上的看法。两人历史性的会见,使他们开始了伟大合作,开始了共同创立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共同奋斗的光辉历程。建议教师利用课本插图和“历史纵横”,引导学生理解“伟大友谊”的真正内涵和恩格斯的博大胸怀、无私的奉献精神。恩格斯与马克思从1844—1850年有过共同的合作:共同改造正义者同盟,写作《共产党宣言》,参加1848年欧洲革命等。1850年以后,恩格斯主要在经济上和革命工作中无私支持马克思的革命理论研究工作,特别是恩格斯对《资本论》的创作和出版起了巨大作用:一方面他给马克思提供了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马克思病逝后,恩格斯用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整理并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这一切都说明恩格斯是马克思革命活动的一个伟大合作者,是他们共同创造了科学社会主义,但恩格斯却把主要成就归功于马克思,说自己至多算个“第二提琴手”,他们的合作共同谱写了人类最伟大的友谊乐章。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利用“历史纵横”和“资料回放”引导学生理解“第二提琴手”的真正内涵:这是恩格斯博大胸怀的体现和谦虚的说法,实际上恩格斯与马克思同样伟大,他们共同创立了伟大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目“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

  教材着重介绍了恩格斯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发展,这是本课的重点部分;恩格斯的逝世,对他一生的评价。

  巴黎公社革命失败后,国际工人运动发展出现了新特点,即进入“和平”的准备阶段。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逝世后,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任务,就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工人运动形势,恩格斯进行了大量艰巨的理论研究和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工作。

  (1)指导国际工人运动

  19世纪八九十年代,国际工人运动进一步发展,扩展到整个欧洲和北美大陆。恩格斯根据形势的变化,反复教导各国社会主义者要从本国的条件出发,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独立地解决本国革命的方针和策略。他说:“马克思的历史理论是任何坚定不移和始终一贯的革命策略的基本条件,为了找到这种策略,需要的只是指导这一理论应用于本国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1889年7月,在恩格斯的指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主义工人代表大会在巴黎召开,第二国际成立。恩格斯对第二国际的活动和发展给予密切关注和指导,并且同国际中的无政府主义者进行了坚决斗争,从而推动了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以中国革命为例,讨论分析“恩格斯对各国社会主义者的指导”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师生共同总结;读“历史纵横”,以“五一节”为切入点,激发学生的兴趣。这部分内容少,但却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进行纵向、横向拓展,尽量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

  (2)理论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19世纪八九十年代,恩格斯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同时,还在各个思想领域内从事理论研究工作,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这些发展主要表现在:1884年出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马克思主义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1886年发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划时代意义,对唯物主义哲学及唯物史观作了深刻的发挥;1894年在《德国农民问题》中指出,在农民占多数的国家里“为了夺取政权,这个政党应当首先从城市跑到农村,成为农村中的力量”;在再版的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著作中,恩格斯对19世纪末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发展,做了深入探讨和概括:如垄断组织的出现、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危机的新特点和资本主义各国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一切都充分说明恩格斯与时俱进地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有关科学技术与社会需要关系的内容。教师可以设问:科学技术对社会的推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如何理解“喜悦完全不同了”这句话?教师应提供给学生一系列关于恩格斯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材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找出符合近代中国革命发展规律的观点,并分析中国革命曲折的原因,反思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发展的问题,使学生理解“与时俱进”和“三个代表”思想的伟大之处。

  (3)恩格斯逝世:1895年恩格斯逝世,他把一生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了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以伟大的人格和学术被世人世代铭记和颂扬。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理论来自于实践,实践又促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辩证关系,教师首先采用谈话法,了解学生对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掌握程度。例如,人们为什么知道勾三股四弦五?这和人们的生产劳动有什么关系?这一理论对现代数学发展有何作用?引用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说明这一辩证关系。然后用读书指导法,教师出示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恩格斯为什么能写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这部书的出版在恩格斯的思想理论发展历程中有什么地位?引导学生运用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去分析《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书的历史影响。同时教师要联系现实的“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性,以及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决策的科学性。

  关于“第二提琴手”一目的教学。教师开篇设疑,恩格斯曾经说过自己是“第二提琴手”,拉法格则说:恩格斯是马克思的alterego──“第二个我”,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吗?我们应该如何理解这两种说法呢?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在讲述恩格斯与马克思的伟大友谊时,按时间顺序从共同合作进行革命实践,到恩格斯无私支持马克思革命理论研究两个方面进行概括。这里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使学生感悟恩格斯的博大胸怀和伟大人格魅力,并理解“第二提琴手”和“第二个我”的本质内涵。教师联系现实中的人或现象,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和谐的人生观、世界观,使学生理解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关于国际工人运动领袖一目的教学。教师首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也就是说科学的革命理论应该适时进行丰富、发展和创新。恩格斯对革命的指导和革命理论的研究,就是根据19世纪末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新发展而做出的新判断、新选择。教师可以让学生先看书和“历史纵横”,请学生概括恩格斯的新判断是什么?新发展是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恩格斯指导各国工人运动领袖根据国情进行建党和展开政治斗争,领导了第二国际,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教师要注重联系现实: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完善,这一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是什么?

  最后小结:恩格斯与马克思共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理论,但真正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社会实践飞跃的却是列宁,那么列宁是如何实现这一飞跃的呢?激起学生对下节课学习的兴趣。

  2.案例设计

  案例一讲《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文材料。

  图片一:油画《上学路上》

  图片二:恩格斯走访工人区

  文字资料:“工人比起资产阶级来,说的是另一种习惯语,有另一套思想和观念,另一套习俗和道德准则,另一种宗教和政治。”

  通过以上图文材料帮助学生理解,分析:正是恩格斯所处的时代,产生了他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以及其中所反映的科学精神。

  案例二讲“第二提琴手”时,向学生展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一起的照片和二人合作的伟大成果《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书影。设问: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发展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如何理解“第二提琴手”的真正含义。

  通过讨论、辨析,使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恩格斯的伟大人格魅力和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

  案例三讲国际工人运动的领袖时,向学生出示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不同阶段论述革命的经典理论。

  材料一: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爆发时,恩格斯与马克思认为“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这个决战将在一个很长和充满变化的革命时期中进行,而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1848—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材料二:“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我们当时所持的观点只是一个幻想”“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的程度”。

  ──1871年恩格斯

  材料三:过去以为“一个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

  ──1894年恩格斯

  设问:(1)1871年和1848年相比较,恩格斯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看法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通过材料分析使学生理解恩格斯怎样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

  四、问题解答

  【资料回放】

  1.恩格斯所描述的两种人是英国社会的哪两个阶级?他们之间的关系怎样?哪一个阶级更有前途?

  解题关键: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资产阶级与无产者”、“两种思想、观念、宗教和政治”,更加重要的是无产者组成的那一种人。

  思路引领:资产阶级“两种思想、政治”、“无产者”。

  答案提示:所描述的是英国社会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完全对立与斗争。无产阶级更有前途,因为他们是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2.这段话反映了恩格斯怎样的胸怀?我们在他身上能够学到哪些东西?

  解题关键:反映了恩格斯无私奉献与虚怀若谷的精神,从恩格斯的话语中感悟其人格的伟大。

  思路引领:“绝大部分指导思想是马克思的,马克思是天才,我们至多是能手”“这一理论用马克思的名字命名是理所当然的”。

  答案提示:体现了恩格斯博大无私的胸怀。我们能够学到谦虚、实事求是,不过份夸大自己等做人的优良品质。

  【学思之窗】

  恩格斯是怎样看待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的?

  解题关键: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加工。

  思路引领: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科学新发现对工业生产和人类历史的革命性影响。

  答案提示:恩格斯认为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根本性的、革命性的作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根据以下两份材料及课文内容,分析恩格斯为什么要写作《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解题关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文明人变成野蛮人”,“等待着工人的却是饥饿、失业和死亡”,恩格斯主观思想的发展。

  思路引领:作品是对客观世界和作者主观世界相结合的产物,应该从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恩格斯的优秀品质中去找原因。

  答案提示:

  (1)在中学时代就关注工人阶级的命运,树立起“帮助劳动人民”的价值观,并深入研究了英国社会状况,确立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资本家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唯利是图,使恩格斯坚信工人阶级将利用斗争获得自身的解放,并在社会变革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做了哪些领导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工作?

  解题关键:注意时间锁定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工作”的限定。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把其工作罗列即可。

  答案提示:在理论和思想上指导各国工人运动;指导和推动了第二国际的成立;全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其《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第一次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的史前史,揭示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起源、发展及其消亡的规律。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解题关键:按要求整理好材料,设计好表格。

  思路引领:先按时间顺序写出主要活动,再设计表格。

  答案提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生的主要活动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恩格斯一方面描写了英国工人的难以忍受的生活状况和劳动条件,同时指出无产阶级所处的这种地位必然推动它去为自身的解放,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而斗争。用列宁的话来说,恩格斯的这部著作是“对资本主义与资产阶级的一份义正词严的控诉书”。

  在“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书”中,恩格斯介绍了他的写作出发点:

  “我曾经在你们当中生活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对你们的状况有足够的了解。我非常认真地研究过你们的状况,研究过我所能弄到的各种官方的和非官方的文件,但是我并不以此为满足。我寻求的并不仅仅是和这个题目有关的抽象的知识,我愿意在你们的住宅中看到你们,观察你们的日常生活,同你们谈谈你们的状况和你们的疾苦,亲眼看看你们为反抗你们的压迫者的社会的和政治的统治而进行的斗争。我是这样做了。我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对此我感到高兴和骄傲。”

  恩格斯对工业革命时期工人阶级的居住情况的介绍:

  “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阶级的贫民窟。的确,穷人常常是住在紧靠着富人府邸的狭窄的小胡同里。可是通常总是给他们划定一块完全孤立的地区,他们必须在比较幸福的阶级所看不到的这个地方尽力挣扎着活下去。英国一切城市中的这些贫民窟大体上都是一样的;这是城市最糟糕的地区的最糟糕的房屋,最常见的是一排排的两层或一层的砖房,几乎总是排列得乱七八糟,有许多还有住人的地下室。这些房屋每所仅有三四个房间和一个厨房,叫做小宅子,在全英国(除了伦敦的某些地区),这是普通的工人住宅。这里的街道通常是没有铺砌过的,肮脏的,坑坑洼洼的,到处是垃圾,没有排水沟,也没有污水沟,有的只是臭气熏天的死水洼。城市中这些地区的不合理的杂乱无章的建筑形式妨碍了空气的流通,由于很多人住在这一个不大的空间里,所以这些工人区的空气如何,是容易想像的。此外,在天气好的时候街道还用来晒衣服:从一幢房子到另一幢房子,横过街心,拉上绳子,挂满了湿漉漉的破衣服。”

  ──以上选自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工业革命时期雇用童工和女工的状况是很普遍的,他们的生活、工作条件很差,所受的剥削更重。下文是1842年德比郡奥斯沃思煤矿工人塞缪尔·理查兹(40岁)的证词,载于《议会文件》中,可作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所描述情况的又一证据。

  使童工不打瞌睡的办法

  施鲁斯伯里镇马歇尔先生的工厂里雇用了年纪很小的童工(那里有很多六岁的儿童在做工),所以霍斯曼先生上午开工的时间往往比以前早。如果有童工打瞌睡,监工就拿着棍子在车间里转一转,然后碰碰那个童工的肩膀说:“到这儿来。”屋子一个角落里有一个铁槽,里面装满了水,他就抓住这孩子的两只脚,把他的头浸到水槽里,再放他回去把一天的活干完……

  小灾难

  除了棍棒没别的奖赏,挨打就是矿井男童工所能得到的一切奖赏。不出三个月,就看到一个九岁的童工被一个监工打得尿流在裤子里,因为他前一天没来干活。男童工们常常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即使父母在身边,也不敢讲什么,要不,他们就会马上从那地方被赶走。

  ──选自[英]E·罗伊斯顿·派克编,蔡师雄吴宣豪庄解忧译,巫维衔校:《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6页、156页

  恩格斯与自然科学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伟大的一生中,不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进行了深湛的研究,从事过繁重的社会科学和哲学的理论著述工作,而且还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演变的历史,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活动,并阐发了许多重要思想。以下是恩格斯对科学家们和人类自然科学成果的赞誉和论述。

  恩格斯高度评价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伟大功绩:

  “自然科学借以宣布其独立并且好像是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虽然是胆怯地而且可说是只在临终时)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尽管个别的互相对立的见解的争论一直拖延到现在,而且在许多人的头脑中还远没有得到结果。”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8页

  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是19世纪40年代自然科学领域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发现之一。恩格斯对这一发现,给予极大重视和很高评价,并精辟地概括了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发现的历史过程。他说道:

  “这时物理学有了巨大的进步,它的结果,由三个不同的人几乎同时在自然科学这一部门中的划时代的一年,即1842年总结出来。迈尔在海尔布郎,焦尔在曼彻斯特,都证明了从热到机械力和从机械力到热的转化。热的机械当量的确定,使这个结果成为无可置疑的。同时,格罗夫──不是职业的自然科学家,而是英国的一个律师──仅仅由于整理了物理学上已经达到的各种结果,就证明了这样一件事实: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电、磁,甚至所谓化学力,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互相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的损耗。”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14页

  恩格斯对蒸汽机的发明也曾给予精辟的概括: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国际性的发明,而这个事实又证实了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法国人巴本发明了这一部蒸汽机,而他是在德国发明的。如我们现在从巴本的书信集(由格兰特出版)所知道的,汽缸和活塞的应用这一主要思想是德国人莱布尼茨提示他的;莱布尼茨经常把自己的天才思想向周围散布,而毫不介意功绩归于他自己还是归于别人。不久以后,英国人赛维利和纽可门也发明了同样的机器;最后,他们的同胞瓦特给加上了一个分离的冷凝器,这就使蒸汽机在原则上达到了现在的水平。发明的循环在这个领域内完成了:从热到机械运动的转化实现了。以后的一切都不过是细节方面的改良而已。”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人民出版社1971年版第92—93页

  2.课文注释

  恩格斯与青年黑格尔派

  1839年初,恩格斯开始研究青年黑格尔派的著作,在对黑格尔哲学著作进行一段钻研后,他态度鲜明地站在青年黑格尔派一边,反对老年黑格尔派。他指出,谁也不像黑格尔那些保守的学生们那样多地损害了黑格尔;只有少数人,即青年黑格尔派的思想家,才无愧于自己的导师。

  1841年9月,恩格斯作为现役军人来到柏林。柏林是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中心,恩格斯到柏林后,积极参加青年黑格尔派博士俱乐部的活动,结识了著名的青年黑格尔派理论家布鲁诺·鲍威尔、麦克斯·施蒂纳、埃德加尔·鲍威尔等人。与马克思一样,恩格斯以他坚定的革命信念、广博的学识和雄辩的才能,很快赢得大家的信任。

  恩格斯在柏林的时候,马克思已经离开这里。两位革命导师错过了会面的机会,但从人们的介绍和谈论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革命品质、战斗精神和渊博学识,有着深刻的印象。他曾在一篇文章中对马克思作了这样的描述:

  是谁……风暴似地疾行?

  是面色黝黑的特利尔之子,一个血气方刚的怪人。

  他不是在走,而是在跑,他是在风驰电掣地飞奔。

  1841年,费尔巴哈的《基督教的本质》出版了,恩格斯认真研读了这部著作,认为“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像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218页)从此,恩格斯从黑格尔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同仍然坚持唯心主义的青年黑格尔派分道扬镳。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发表了划时代的著作《古代社会》。他发现了氏族的本质及其对部落的关系,认为氏族是原始社会制度的基本细胞;同时说明了一切文明民族一般地都经历了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发展过程。摩尔根还分析了婚姻和家庭的发展形式,从而把家庭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确定下来,并认定它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摩尔根的发现,揭示了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和典型特征,从而解开了人类史前历史之谜,开辟了关于原始社会研究工作的一个新时期。

  马克思和恩格斯高度评价摩尔根的重大发现,1881年马克思怀着非常喜悦的心情研读摩尔根的著作,并写了十分详尽的摘录和评语,马克思原计划根据这本书和其他一些有关原始文化史的资料,写一部原始社会史的著作,但因健康的原因,这个愿望还没有实现就与世长辞了。

  恩格斯在整理马克思的遗稿时,发现了马克思所写的《古代社会》的摘录、评语和独立阐发的各种见解。他详细地研究了马克思的手稿和摩尔根本人的著作,得出结论:“摩尔根在美国,以他自己的方式,重新发现了40年前马克思所发现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以此为指导,在把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加以对比的时候,在主要点上得出了与马克思相同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29页)同时,恩格斯还指出,摩尔根对古代希腊、罗马、克尔特人和日耳曼人的历史研究,所掌握的资料和论证,并不是充分的,有必要加以补充和改写,并进行全新的经济学的论证,以补偿马克思未能完成的工作。1884年3—5月,恩格斯写成《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同年在苏黎世出版。

  3.学术观点

  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

  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恩格斯具有双重的身份,他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之一,同时,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是由马克思创立的这一方面来看,恩格斯的哲学又是他对马克思哲学的一种理解和解释。

  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史上存在着不同看法:

  其一,在“正统”马克思主义运动中,主要的倾向是把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同起来。他们认为,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阐释者,恩格斯在哲学上与马克思是完全一致的。这种思想是自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以来,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

  恩格斯本人就持这种思想。他把自己从事的理论研究看成是“第二小提琴手所演奏的乐章”,而把马克思看作“出色的第一小提琴手”,并以有马克思这样的第一小提琴手而骄傲。

  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有许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思想家、革命家持这种观点,如普列汉诺夫、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还有当代一些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的专家等。

  其二,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上的“对立”论。这种观点把恩格斯的哲学思想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对立起来,认为恩格斯的哲学与马克思的哲学是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这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新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学”以及近些年来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研究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20世纪初,意大利哲学家与历史学家克罗齐曾说:“恩格斯的观点与马克思的完全不一样。”1923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家卢卡奇发表了他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在这本书中,卢卡奇认为:“恩格斯对辩证法的表述之所以造成误解,主要是因为他错误地跟着黑格尔把这种方法也扩大到对自然界的认识上。……

  在20世纪中期成长起来的“新马克思主义”直接受到卢卡奇的影响,诸如法兰克福学派、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的实践派等,都在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上,进一步发挥卢卡奇等人的观点。即使很少受卢卡奇等人影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阵营中的另一派──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也主张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

  其三,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系问题上的“首创”论。

  在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同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缔造者,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创建过程中,恩格斯不仅先于马克思确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而且存在着“恩格斯是给予者,马克思是承受者”的关系。

  以上三种观点各有偏颇:“对立论”把恩格斯和马克思对立起来,其实质是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一元论的世界观,否定客观的、普遍的辩证法,否定客观真理;“完全一致论”把恩格斯的哲学完全看作是马克思的哲学,从而导致不能更正确、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创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仅仅限于“狭义历史唯物主义”方式。

  作者认为,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同的方面:首先恩格斯是主要由马克思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者之一。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过程中,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状况及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研究,曾经给马克思思想的转变以重大影响。其次,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阐述者和发展者。恩格斯除了积极投身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外,还在哲学理论方面,坚定地站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立场上,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斗争,并在哲学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再次,恩格斯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解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学说,对它的正确理解,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恩格斯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既有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一致的一面,也存在着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差别的一面。

  ──孙荣著:《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4.插图说明

  走访工人区

  1842年末,恩格斯来到英国曼彻斯特,到“欧门—恩格斯”纺织公司工作。除工作时间外,他“抛弃了社交活动和宴会,抛弃了资产阶级的葡萄牙红葡萄酒和香槟酒,把自己的空闲时间几乎都用来和普通的工人交往”。他看到,工人们住在狭窄的小胡同里,常常是几代人挤在一间小屋,有的工人因工导致伤残。在工人区中各种传染病流行,每天都吞噬着许多人的生命。

  在英国的21个月中,恩格斯走遍了曼彻斯特的各个角落,广泛考察了自产业革命以来英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和阶级关系的变化。他从英国工人的泪痕、血债、怒火和反抗中,看到了无产阶级的力量,看到了人类的希望。

  恩格斯与马克思在一起

  从1844年在巴黎会面以后,马克思与恩格斯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们在从事无产阶级解放斗争这一事业中,相互支持,密切合作。但由于谋生的需要,两位亲密的战友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被迫居住在不同的城市里,只能靠不间断的通信互相联系。

  1870年,恩格斯结束了“埃及幽囚”生活,搬到伦敦居住。1870—1883年间,他和马克思几乎天天见面。经常是恩格斯到梅特兰公园路马克思家里,有时马克思也到恩格斯寓所。两个朋友常常一道出去散步,也常常留在家里共同工作。他们之间的合作,谱写了人类历史上一曲最光辉最感人的友谊颂歌。

  5.参考资料目录

  肖灼基:《恩格斯传》,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解恩泽、邵福林编著:《马克思、恩格斯与科学技术》,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栾桂扶、王兴斌编著:《马克思恩格斯的人生之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孟氧著:《恩格斯传·经济学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孙荣著:《恩格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英]E·罗伊斯顿·派克编蔡师雄、吴宣豪、庄解忧译巫维衔校:《被遗忘的苦难──英国工业革命的人文实录》,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先达等著:《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龚榆:《唯物史观的创建:恩格斯是给予者,马克思是承受者》,载《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二十辑

  朱传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同论纲》,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2002年第4期
第3课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列宁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列宁为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

  难点

  列宁对苏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以列宁革命活动的发展为线索,分五个方面向学生全方位介绍了列宁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年轻的反叛者,建党活动,领导十月革命,巩固新生政权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我们一方面了解列宁适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创造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另一方面再次警示我们,马克思主义必须与时俱进,这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创新有重大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课内容涉及时间长,理论性强,与必修课交叉性大,处理起来较困难。建议教师在教学当中要适当与必修课相串连,增强对列宁主义发展的理性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理论创新的重要性。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介绍了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场景和历史意义。

  第一目“年轻的反叛者”

  教材以列宁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发展为线索,讲述了列宁民主革命思想形成的原因,民主革命思想的核心主张和早期民主革命活动的基本情况。革命的思想推动了革命的实践,革命的实践又促进了革命思想理论的发展创新。中学时期萌发民主革命思想:中学时代的列宁由于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产生了强烈的革命热情,但只是一种萌芽状态。他的哥哥因刺杀沙皇未果被处死刑,对列宁产生巨大震动,他开始阅读《资本论》等著作。其思想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提出了“必须依靠人民群众,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建设一个没有压迫、仇恨和谎言的新社会”思想主张。

  列宁大学时期,进行了民主革命活动。1887年列宁中学毕业,进入喀山大学法律系深造,学习期间开始参加学生民主运动和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1889年在萨马拉组织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小组,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进行了深入的社会调查,1893年列宁到了圣彼得堡,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斗争。1895年会见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团体──劳动解放社的主要领导人普列汉诺夫。

  教学建议:首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列宁中学时代民主革命思想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概括列宁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比较青年时代的列宁与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异同,从而说明人生价值观对人生发展的影响。

  第二目“建党活动”

  教材主要从列宁进行了建党准备和列宁主义诞生两个方面讲了列宁建立社会主义政党的艰辛。

  列宁的建党准备。19世纪80~90年代,俄国许多地区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小组,把这些分散的小组统一成为坚强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成为当时最迫切的历史任务。1895年,列宁创立了“圣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是新型的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雏形,列宁本来设想在各地成立类似的组织。但不久却被沙皇政府流放到西伯利亚,在那里列宁继续进行革命理论研究,1899年写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书,论述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革命的不可避免。1900年列宁获释,并在德国莱比锡创办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第一张机关报──《火星报》,为建党进行理论准备。

  列宁主义诞生。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列宁领导制定的党纲,即明确提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的革命纲领。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逝世后,国际共运史上第一次明确以争取无产阶级专政为基本任务的党纲。这是无产阶级政党的主要特点。这次会议标志着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的诞生。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劳动解放社、布尔什维克的介绍,帮助学生了解布尔什维克党和列宁主义诞生的艰难历程,理解列宁主义时期对马克思主义创造性的运用和发展的含义。

  第三目“领导十月革命”

  教材主要从理论指导方面介绍了列宁对十月革命的领导。首先,列宁于1915年8月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第一次明确指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得出理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这一理论充实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为俄国十月革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理论指导。其次,1917年2月革命后,面对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列宁的《四月提纲》解决了俄国革命发展的问题。他指出“革命的根本是政权问题,目前俄国革命必须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提出“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这一理论创新为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理论根据。再次,列宁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于1917年10月领导了十月革命。在俄国建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质疑,共同讨论。然后教师提问: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有何发展?这些新发展说明了什么?有何意义?学生归纳、互评,教师总结,增强学生对理论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并结合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说明理论创新与社会进步、革命成败的关系。

  第四目“巩固新生政权”

  教材主要从外交、军事、政治和经济几方面简要介绍了列宁领导苏俄人民“巩固新生政权”的基本概况。

  (1)外交上,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为了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巩固和恢复被战争破坏的国民经济,就必须摆脱帝国主义战争。1917年底,根据苏俄的国情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争取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2)政治上,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

  (3)经济上,和平建设被打断。

  随着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苏俄把党的工作由军事斗争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并于1918年3月将首都迁到莫斯科。正当苏俄人民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和平建设时,国际风云突变,帝国主义和国内反动势力对新政权展开了进攻。

  (4)军事上,反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的进攻。

  面对国外凶残敌人的进攻,苏俄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军事上来。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列宁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战时措施,并带领苏俄人民取得了军事斗争的伟大胜利,1920年底,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1922年最终把外国干涉军赶出了国境,胜利地保卫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有关“星期六义务劳动”的内容。提问:当时苏俄人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创举?这对巩固新生苏维埃政权有何现实作用?对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否还有借鉴意义?以此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感。

  第五目“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教材主要从战时共产主义的政策、新经济政策及列宁晚年关于政权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的思想三个方面,讲述了列宁领导苏俄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情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给出答案,需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具体国情相结合。理论在探索中创新和发展,反过来又促进探索的逐步深入。

  (1)试图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败。

  这个内容显然是难点,但是必修课中已经学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对争取战争的胜利起了很大作用,本来只是一种应急措施,布尔什维克党却认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种捷径,认为由此可以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但是这种理论随着战争的结束带来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使其与现实形成巨大的反差,宣布了它的失败。

  (2)提出新经济政策,找到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随着内战的结束,政策的失误使苏俄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并迅速演化成政治危机。农民不满,水兵叛乱,这一切迫使苏俄政府对直接过渡政策进行总结和思考,经过讨论和调查,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主要是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开放市场,允许自由贸易以及实行租让制、租赁制等方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苏俄开始建立起一种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经济得到恢复,政权得到巩固,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基础。

  (3)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政权、政党建设的探索。

  晚年的列宁仍然不断探索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首先是关于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著名公式;其次是提出了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一系列原则;再次,列宁对政治体制改革问题,例如加强执政党建设,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建立和加强法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4)列宁的逝世和对其一生的扼要评价。

  1924年初,年仅54岁的列宁逝世,他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国际无产阶级的伟大领袖,他领导的十月革命,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作为俄罗斯人民伟大的儿子,他用自己智慧、果敢和革命的灵活性为俄国、为世界人民开创了一条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年轻的反叛者一目。教师首先提出:伟大的革命者源于伟大的信仰,伟大的信仰造就了伟人风范。列宁勇于探索的革命生涯都源于中学时代革命信念的确立,而这一信念又推动着列宁不断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发展和创新。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再请学生归纳列宁树立民主革命思想的原因和早期的主要革命活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起为国家、民族的发展振兴而工作的人生目标。

  建党活动一目。教师首先指出:伟人的作用在于能够抓住历史发展机遇并能够促进历史的发展进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出现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机遇,列宁适时抓住这一机遇并开创了俄国乃至世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教师可用读书指导法,先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和思考。例如可以这样提问:列宁为创立俄国的社会主义政党在哪些方面进行了准备?其结果如何?并联系中国同盟会的建立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加深学生对社会主义政党建立的规律性认识。

  领导十月革命一目。教师首先指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突破创新是列宁能够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性因素,教材在讲述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创新过程中,主要以革命形势的变化为线索,先后提出了“一国胜利”理论、“和平过渡”理论和“武装夺权”理论,革命指导思想的变化说明了列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教师要紧密联系现实: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创新,从而引导学生树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

  巩固新生政权一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四个方面归纳概括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及结果,再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使学生从中感悟爱国主义的真切内涵。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一目。教师首先指出: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到社会制度的飞跃,开创了在经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并结合必修课的学习内容概括出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历程。教师请学生回答“资料回放”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列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俄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教师要联系现实: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有何关系?试分析“新经济政策”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有何异同?

  列宁晚年的政权和党的建设理论,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何借鉴意义?

  最后小结:20世纪初列宁第一次把科学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他依据时代的变化和从俄国国情出发,不断发展着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了一个新阶段──列宁主义时代,并在其晚年提出了一系列政治改革的设想,但遗憾没有得到后继者的重视。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年轻的反叛者时,向学生展示列宁的照片和思想。

  材料一:17岁时的列宁像和其思想。

  问:列宁为什么说沙皇政府已经腐朽了,一推就倒,我们可以从上面跨越过去?

  材料二:暗杀一个沙皇,还会冒出新沙皇。

  问:列宁提出这一问题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在其革命思想发展中有何地位?这一思想如何推动了列宁的早期革命活动?

  案例二讲建党活动时,向学生展示列宁在流放西伯利亚期间的照片和《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书的内容。

  (1)问:列宁的斗争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他认为俄国革命不可避免是否正确?为什么?

  (2)问:为什么说列宁主义具有划时代意义?

  案例三讲领导十月革命时,使用下表做比较

  通过图表使学生清晰地看到1917年2月—10月列宁革命思想适时的调整,从中体现了列宁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俄国具体革命问题。

  案例四讲巩固新生政权时,向学生展示苏俄人民在前线战斗,在劳动中一系列图片和列宁的《伟大创举》一文。

  问:苏俄人民为什么能取得巩固政权斗争的胜利?这与建国初期中国巩固政权的斗争有何异同?你从中有什么感悟?

  这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进行历史问题比较的能力。

  案例五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出示列宁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重要理论论述。

  材料一:“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1)问:材料一中所说的办法是什么?列宁为什么说错了?

  材料二:满足农民有关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的愿望……农民在本地范围内自由支配余粮等项要求。

  (2)问:材料二与材料一比较在农业方面政策有何变化?有什么现实作用?

  材料三:“我们的机关实质上是从沙皇和资产阶级那里过来的机关”,“是资产阶级和沙皇制度的大杂烩”。

  (3)问:依据教材分析列宁是如何设想改变上述理论的?

  (4)问:通过上述3例材料,你如何评价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四、问题解答

  【资料回放】

  粮食税是怎样一种政策?苏俄为什么要用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解题关键:过渡,农民不满导致暴动,水兵叛乱,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

  思路引领:粮食税是向这种粮食政策的过渡,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找原因。

  答案提示:(1)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正常社会主义产品交换过渡的一种政策。

  (2)原因:1921年初内战基本结束后,由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苏俄经济和社会秩序面临严重危机;农民暴动,水兵叛乱。

  【学思之窗】

  列宁是怎样看待个人与社会关系的?

  解题关键:社会需要造就伟大的个人,个人只有用社会知识丰富自己,才能成为伟大的个人。

  思路引领:历史创造了英雄,英雄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答案提示:列宁认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社会的需要创造了伟大人物的丰功伟绩,而个人只有努力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列宁为建立俄国无产阶级政党从事了哪些活动?

  解题关键:组织准备、思想准备。

  思路引领:从政党的条件方面归纳。

  答案提示:将圣彼得堡的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成一个统一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同各地革命者联系,计划把分散的马克思主义小组统一为工人政党;1900年创办《火星报》宣传革命理论,为建党做理论宣传。

  2.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哪些理论与实践探索?

  解题关键:列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活动。

  思路引领:按时间顺序把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按理论和实践两条线归纳概括。

  答案提示:1918—1920年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以失败而告终;1921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探索出一条符合俄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列宁晚年还在理论上对工业化、民族关系、政权建设和政党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解题关键:按要求整理好材料、设计好表格。

  思路引领:把列宁一生的主要活动整理好,按思想发展阶段归类,绘制表格填好。

  答案提示:略

  2.阅读与思考(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列宁关于民族问题的论述

  自16世纪起,沙俄就不断对外侵略扩张,到19世纪中叶,已吞并了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中亚等地区,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殖民帝国。在这个帝国中,有一百多个民族,非俄罗斯人占人口的57%,是人口的多数。沙俄政府将非俄罗斯人称为“异族人”,对他们实行残酷的镇压,并强制推行俄罗斯化政策。还在20世纪初,列宁就为解决俄国民族问题而提出民族自决权的口号。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也多次就民族问题提出看法。

  1902年,列宁在《关于制定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纲领的材料》一文中写道:“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最近的政治任务是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建立以民主宪法为基础的共和国,民主宪法应保证:

  ……

  (6)废除等级制,全体公民不分性别,宗教信仰和种族一律平等;

  (7)承认国内各民族的自决权;”

  ──《列宁全集》第6卷第12—13页

  1903年列宁在《论阿尔明尼亚社会民主党人的宣言》中说:“俄国一切社会民主党人在民族问题上都应当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联盟都拟定得非常正确。这就是:第一,不是要求民族自治,而是要求政治自由,公民自由和完全平权;第二,要求国内各民族都有自决权。”

  ──《列宁全集》第6卷第295—296页

  1922年12月30日和31日,列宁在《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中,对苏维埃的民族问题提出意见:“我觉得很对不起俄国工人,因为我没有十分坚决十分果断地过问有名的自治化问题,其正式的说法似应叫作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问题。”

  “在目前形势下应当采取哪些具体措施呢?第一,应当保留和巩固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二,就外交机关而言需要保留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第四,在加入我们联盟的其他各民族共和国中使用民族语言这个方面应制定极严格的规章,并对这些规章进行非常认真的检查。”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55、758、760页

  1917年4月4日(俄历),列宁回到彼得格勒的第二天,在自己的报告中宣读了著名的《四月提纲》,这个纲领性文献阐述了从民主革命阶段向社会主义革命阶段的过渡、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待战争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态度、苏维埃共和国的建立以及在苏维埃中争取多数的途径等问题。

  ①这次战争从俄国方面来说,在李沃夫之流的新政府的条件下,无疑仍然是掠夺性的帝国主义战争,因为这个政府是资本主义性质的。

  ②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③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指出它的任何诺言,特别是关于放弃兼并的诺言,完全是谎话。

  ④要向群众说明,工人代表苏维埃是革命政府唯一可能的形式,因此,当这个政府还受资产阶级影响时,我们的任务只能是耐心地、系统地、坚持不懈地、特别要根据群众的实际需要来说明他们的策略的错误。

  ⑤不要议会制共和国,而要从下到上遍及全国的工人、雇农和农民代表苏维埃的共和国。

  ⑥在土地纲领上,应把重点移到雇农代表苏维埃,没收地主的全部土地。

  ⑦立刻把全国所有银行合并成一个全国性的银行,由工人代表苏维埃进行监督。

  ⑧我们的直接任务并不是“实施”社会主义,而只是立刻过渡到由工人代表苏维埃监督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

  ⑨党的任务:立即召开党代表大会;修改党纲;更改党的名称。

  ⑩革新国际。发起建立革命的国际,同社会沙文主义者和“中派”相对立的国际。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16页

  国家电气化即统一的经济计划问题是列宁极其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上作的关于对外对内政策的报告中,列宁把俄国电气化远景计划称为第二个党纲,指出党的政策纲领应当用恢复整个国民经济并使它达到现代技术水平的工作计划来补充。它也是苏联第一个国民经济的长期发展纲要,在一定意义上说,它为苏联的计划制度奠定了基础。

  每一个细心观察过农村生活并把它同城市生活作过对比的人都知道,我们还没有挖掉资本主义的老根,还没有铲除国内敌人的基础。国内敌人是靠小经济来维持的,要铲除它,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把我国经济,包括农业在内,转到新的技术基础上,转到现代大生产的技术基础上。只有电力才能成为这样的基础。

  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不然我国仍然是一个小农国家,这一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们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比资本主义弱,在国内也比资本主义弱。这是大家都知道的。

  必须使每一个工厂、每一座电站都变成教育的据点,如果俄国布满了由电站和强大的技术设备组成的密网,那么,我们的共产主义经济建设就会成为未来的社会主义的欧洲和亚洲的榜样。”

  ──《列宁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3、364、366页

  2.课文注释

  普列汉诺夫和劳动解放社

  普列汉诺夫是俄国和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学识渊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劳动解放社是由普列汉诺夫领导的一批俄国革命知识分子组成的组织,它在俄国第一个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宣传马克思主义。

  格奥尔基·瓦连京诺维奇·普列汉诺夫(1856—1918)于1856年出生于唐波夫省的一个小贵族家庭。他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起就参加了民粹派的革命活动,对马克思主义也有所了解。1880年普列汉诺夫流亡国外,在巴黎和日内瓦等地更多地阅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开始相信马克思主义学说。在普列汉诺夫的影响下,巴·波·阿克雪里罗德、维·伊·查苏里奇等人也由民粹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立场。1883年,他们在日内瓦创立了俄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组织──劳动解放社。

  劳动解放社成立后,将一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如《雇佣劳动与资本》、《哲学的贫困》、《费尔巴哈论》、《关于自由贸易的演变》、《恩格斯论俄国》等书译成俄文出版。这些在国外印刷的出版物通过秘密渠道运往俄国国内,使俄国的革命者得以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最重要的著作。不仅如此,普列汉诺夫等还写了许多介绍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具有代表性的是《社会主义和政治斗争》(1883年)、《我们的意见分歧》(1885年)、《论一元史观的发展》(1895年)、《唯物主义史论丛》(1886年)等,对俄国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要作用。劳动解放社的成立,推动了彼得堡、莫斯科、基辅、敖德萨等地的社会主义团体和马克思主义小组的诞生。1895年,根据列宁的建议,彼得堡二十来个马克思主义小组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秘密的社会民主主义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这个协会的正式成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为在俄国成立工人阶级政党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列宁关于“一国胜利”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他们曾经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的经济政治发展情况,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在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而“不能”单独在某个国家取得胜利。他们一贯强调共产主义革命是世界性的革命,“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86页)

  自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空前激化,从而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列宁深入全面地研究了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分析了这一规律和社会主义革命之间的联系,结合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新经验,勇敢地否定了“共同胜利”的传统观点,得出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国、数国获得胜利的新结论。1915年8月,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一文中指出:“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554页)

  他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书,为“一国胜利”论奠定了理论基础。1916年9月,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一文中,进一步明确肯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上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22页)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一国胜利”论的成功实践。

  关于《国家与革命》的主要内容

  七月事变后,列宁关注着事变的发展,并考虑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所必须采取的一切途径,以及无产阶级胜利后,工人的国家应当怎样组织、无产阶级专政应采取的形式。为此,他写了《国家与革命》一书,在书中,列宁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学说,指明了无产阶级所需要的国家形式。他指出,无产阶级不能利用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关来完成无产阶级的任务。它必须摧毁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应当建立一个专政:就是这样一个不和任何人分享,而是直接建立在群众武装力量上的政权。无产阶级专政将帮助无产阶级去粉碎剥削者的抵抗,并引导人民大众,首先是农民,来建设社会主义社会。

  列宁指出:无产阶级专政是马克思学说的精髓。

  新经济政策的含义及实质

  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严重问题,列宁、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政府认识到,必须另外探索一条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1921年3月,在列宁领导下,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决定从以余粮收集制为主要内容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以粮食税为主要内容的新经济政策过渡,并很快形成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措施。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国家调节下的自由贸易,大力振兴商业,通过商业流通加强工农联盟;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通过合作制引导小生产者走社会主义道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逐步扩大和提高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地位和作用;在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经济产量和效益;充分利用外国资本和技术来加快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限制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概括说,新经济政策就在于通过市场、商品和货币,把社会主义工业经济和农民经济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牢固的工农联盟,其实质就是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它具有以市场为导向、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改革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加强对权力的有效监督等特征。(何其颖主编:《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78—79页)

  新经济政策虽然是列宁从当时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的政策,但对于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普遍意义。邓小平曾对此评价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9页)

  新经济政策中国家资本主义的几种主要形式

  租让制:它是苏维埃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之间的一种协议,将一部分企业或资源(森林、矿山、油田等)租让给他们,在规定的期限内和条件下投资开发和经营。一般条件是:由他们进口设备、出资经营,产品一部分给苏维埃国家,一部分归承租人自由支配。但企业和资源的所有权仍属于苏维埃国家。

  租赁制:它是苏维埃国家把国有的中、小企业出租给本国资本家、合作社的一种形式。承租人同国家签订租用合同,并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组织企业生产、维修厂房和设备、交纳租金。租期一般为1—3年,最长者为6年,但可续订。期满后承租人应将企业完整无损地归还国家。租借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受地方苏维埃机关的监督。

  合营制:它是苏维埃国家与外国或本国资本家合资经营的企业。资本家作为股东之一,按其投资的比重和规定的标准分得利润,并有权要求抽回自己的资本。这种企业由国家代表和资本家共同经营和管理。除了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之外,苏维埃国家发展合资企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向资本家学习经营管理的经验。同外资合营的公司是1922年开始建立的,主要集中在森林工业。当时最大的合营公司有4家:俄挪木材公司、俄荷木材公司、俄英木材公司和德维纳木材有限公司。

  通过上述种种措施,当时苏维埃俄国形成了一种以国营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1923/1924年度各种经济成分占国民总产值的比重是:城乡小商品经济占51%,社会主义经济占38.5%,资本主义经济占8.9%,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占1%,宗法式的经济占0.6%。

  3.学术观点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

  列宁是国际共运史上第一个经历向社会主义过渡实践的领导人,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从俄国的具体实际出发,经过艰辛探索,成功地找到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过渡时期理论。

  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初步计划阶段。1918年3月,与德国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后,苏维埃政权立即开始着手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列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最初思路是: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个生产消费公社网,通过全民的计算来监督这个中间站(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所共有),把全部生产和分配置于国家的控制之下,由此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这个计划不久即由于国内战争的爆发和大规模的外国武装干涉而停止。第二,较为激进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在客观上是由于战争环境所迫,主观上,列宁和其他布尔什维克领导人的“直接过渡”思想也是一个因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对于赢得国内战争和抵抗外国武装干涉的最后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列宁后来总结道:“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176页)第三,迂回过渡的新经济政策。国内战争结束后,列宁通过阶级分析,认识到如不改变政策将失去广大工农群众,丢掉阶级基础。列宁在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进行深刻反思基础上,认识到小农经济占优势的俄国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而只能采取迂回过渡的办法。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效果非常明显,苏联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繁荣。它的意义在于:以列宁为首的俄共(布)党,经过艰辛努力和曲折探索,终于成功地走出了一条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迂回道路,形成了一整套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过渡时期理论的巨大丰富和发展。

  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内容主要有:经济文化愈落后,向社会主义过渡就愈困难;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不能直接而只能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这里的迂回过渡,实质就在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具体做法为,一要充分发挥资产阶级专家的作用,并给他们以很高的报酬。二是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的优秀文明成果。三是大力发展商品货币关系;在过渡时期,阶级斗争将继续存在,但形式有了改变。

  ──石镇平:《试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2期

  “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

  “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都是在马克思和列宁逝世后提出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则起源于1924年共产国际“五大”。

  “马克思主义”一词最初曾被作为一个贬义词使用。马克思生前,只把自己的学说称为“新唯物主义”、“共产主义”或“科学社会主义”,不赞成“马克思主义”这种突出个人的提法。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一些国家的先进工人和社会主义者为了肯定马克思在理论上的伟大贡献,开始从褒义上使用“马克思主义”的提法。恩格斯本来曾经用过“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和历史理论”等提法,从1886年起他也用“马克思主义”,随后,“马克思主义”被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广泛采用。

  “列宁主义”最初也被列宁的反对者作为贬义词使用。布尔什维克自己直到1923年列宁病重时才开始从褒义上使用“列宁主义”一词。1924年1月22日,即列宁病故后的第二天,俄共(布)中央在所发表的《告全党和全体劳动人民书》中,正式提出“列宁主义”。

  1924年7月,在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上通过的《关于共产国际及其支部的宣传活动提纲》中几次提到“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把两种理论跨越时空地组合到一起。其主要目的,是针对当时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各种不同的思想认识,用以统一共产国际及其所属各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以后,各国共产党也都以此为准,先后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

  在中国共产党的文献中,第一次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提法见诸1925年1月中共四大对于宣传工作的议决案;在毛泽东著作中第一次使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见于1929年12月,他为红四军第九次党代表大会起草的决议案。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简称为“马列主义”大概只是根据中文特点和中国习惯称谓。

  ──高放:《“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载《文史哲》2001年第3期

  4.插图说明

  克鲁普斯卡娅

  娜杰日达·康斯坦丁诺夫娜·克鲁普斯卡娅(1869—1939)是苏联早期著名教育家、列宁的夫人和战友。她从1890年起参加革命,是彼得堡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最活跃的成员之一,曾任《火星报》、《前进报》、《无产者报》编辑部秘书。

  十月革命后,克鲁普斯卡娅在教育人民委员部领导教育工作。1927年起任苏联共产党(布)中央委员。她广泛地论述了共产主义教育的目的和任务、共产主义道德和集体主义、综合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问题。对学前教育和教育史也做了很多研究。主要著作有《国民教育和民主主义》等。

  位于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列宁墓

  列宁逝世后,苏共中央和苏维埃政府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电报和信件,纷纷要求保存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遗体。中央执委会主席团作出决议:在克里姆林宫墙旁的红场上建造保存列宁遗体的陵墓。建筑师是舒谢夫(1873—1949,苏联科学院和苏联建筑科学院院士)。当时的陵墓是木制的,外观采用阶梯状正方形,象征永久。

  列宁的陵墓后来又进行过两次扩建。一次是在1924年3月底,陵墓扩大了规模,并增设了柱廊和检阅台;第二次扩建开工于1929年,这次一改过去的木制结构,而用石料替代。专家们走遍了全国的产石地,从中精选出60吨各种有价值的华美石块,然后在每一石块上刻下“列宁”的名字,源源不断地运往莫斯科。1930年10月,一座经过精雕细琢的列宁陵墓终于落成了。它的外部体积从原来的1300立方米增加到5800立方米,外表是阶梯状的三个立方体,显得朴素严整。红褐色的花岗石和黑色的拉长石,使陵墓显得更加雄伟壮观。陵墓里面饰有雕刻家萨德尔用花岗石雕刻的苏联国徽。在重建列宁墓的同时,还改建了红场。

  从列宁墓修建后,来自世界各地瞻仰伟人遗容的人们络绎不绝。列宁墓定期对外开放。过去,列宁墓前日夜有士兵站岗,每隔一小时,当克里姆林宫的钟声一响,士兵们就要换岗。1993年底,这个有名的1号岗撤掉了,目前1号岗在无名烈士墓旁边。

  20世纪末,俄罗斯曾有人提出,将列宁遗体从莫斯科红场迁往圣彼得堡的沃尔科夫公墓。据说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实现列宁希望和母亲安葬在一起的遗愿,然而,这只是某些人的一厢情愿,事实证明难以兑现。这是因为:一,列宁临终前未曾有过这样的表态;二,列宁墓是克里姆林宫的一部分,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任何人不得破坏人类文化遗产;三,列宁遗体的保存在世界殡葬史上是个奇迹,创下了遗体防腐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随意终止研究,会给生物医学界带来莫大损失。为此,普京总统于2001年7月正式宣布:为了保持社会稳定团结,迁葬暂不进行。时至今日,红场上的列宁墓依然如故,水晶棺内的遗体未曾离开地下墓宫,就像高大的列宁塑像仍旧矗立在圣彼得堡市政府所在地、矗立在当年十月革命的指挥地斯摩尔尼宫广场上一样……

  5.参考资料目录

  华辛芝:《列宁民族问题理论研究》,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樊亢主编王金存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七十年》,北京出版社1992年版。

  杨春贵主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100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3年版。

  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列宁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石镇平:《试析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载《高校理论战线》2005年第2期。

  高放:《“马克思列宁主义”提法的来龙去脉》,载《文史哲》2001年第3期。
第4课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毛泽东开辟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艰难过程,和曲折艰难地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

  难点

  毛泽东一生思想理论自我发展、完善的原因和对毛泽东一生的客观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思想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活动两个方面、分不同的历史时期向学生介绍了毛泽东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艰难历程的基本情况:立志改造中国投身中国革命,开创中国革命新路,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新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毛泽东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繁荣富强,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进行了一生的不断探索,说明毛泽东把一生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振兴和世界革命事业,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创新做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使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的科学涵义。本课内容涉及毛泽东一生的历史,时间长、头绪多、理论性强;但同时由于时间较近,相关的资料异常丰富,并且与前三课有着密切的联系和一脉相承性。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适当补充资料,并和前三课构建起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为学生充分认识“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判断和客观评价毛泽东的一生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介绍中国20世纪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少年立志和一生不断追求探索,终于成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人生发展轨迹。旨在说明人生理想的确立是人生的航标。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引文,并提问。问题一:马克思、列宁的青少年理想是什么?对其一生有何影响?问题二:毛泽东的青年时期理想是什么?那么它又是如何激励毛泽东一生不断探索的呢?由此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

  教材主要以毛泽东青少年时期的人生价值观和思想的发展为线索,介绍了毛泽东树立宏伟志向,由改良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投身中国革命的基本人生发展轨迹。宏伟志向的树立是毛泽东能够在一生中不断进行实践探索,追求真理和理论创新的动力源泉,这对于激励当代青年树立伟大的人生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毛泽东的宏伟志向初步确立于长沙求学时期,五四运动后逐步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信仰。

  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里,少年时代在家乡接受了早期启蒙教育,1910年进入县立高等小学堂学习,开始接触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零散的民主政治思想,并对康有为、梁启超的改良思想产生浓厚兴趣。1911年,他到长沙求学,并响应辛亥革命,投笔从戎。1913—1918年在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习,在这里,毛泽东勤奋学习,接受新文化运动思想,积极投入社会变革运动的洪流中。1918年创办了新民学会,把学会的宗旨确定为“改造中国与世界”,毛泽东说:“我们这个学会要为挽救国家,改造社会而奋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虽然是些年轻人,但也应该负起改造社会的责任。”这一切说明毛泽东较早就确立了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宏伟志向。

  中国革命的胜利,给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经过对各种思想的分析、比较和鉴别,逐步确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这期间毛泽东到了北平,在《共产党宣言》等书影响下,实现了思想上的伟大转折,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并于1920年底开始转变为共产主义者。1921年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一大,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从此走上救国救民,改造中国的革命道路。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和“历史纵横”中的内容。教师可以这样提问:(1)毛泽东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示?(2)毛泽东创办新民学会和确立“改造中国与世界”的学会宗旨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提出的?这种志向对毛泽东早期民主思想的变化有何影响?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崇高的人生目标是毛泽东能够紧追时代,与时俱进地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运用书中《湘江评论》的插图和适当补充材料,加深学生对毛泽东立志救国的崇高理想的认识、理解,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华振兴而学习的崇高信仰。

  第二目“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

  教材主要以毛泽东从1921年到1927年的革命生涯为主线,分两个历史时期,讲了毛泽东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基本情况。

  第一个时期是1921—1927年,这段时期毛泽东主要领导工农运动,是其革命思想理论萌芽时期。中共一大后,毛泽东回到了湖南,从事建立地方党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但由于照搬俄国“城市中心革命论”,导致单纯的工人运动纷纷失败。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失败后,中共走上了同国民党合作的道路,这期间毛泽东相继参加了涉及国共合作的中共三大和国民党一大。由于中共二大确认了农民是民主革命主力之一,特别是1925年中共四大形成了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农民同盟军的思想,因此在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在湖南主要从事研究农民问题和领导农民运动。在他的领导下,湖南农民运动迅速发展,他还发表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在深入调查和分析中国农民阶级的基础上,毛泽东认定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提出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是中国革命胜利主要保证的论断。在这些思想指导下,他在广州和武汉举办两期农民运动讲习班,推动了中国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为中国革命走向农村和继续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第二个时期是1927—1931年,毛泽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胜利的革命道路”。

  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党内充满悲观失望情绪,革命应当何处去和红旗还能打多久的疑问,使革命面临空前的困境,八一南昌起义的枪声再次振奋了共产党人的精神,并揭开新探索的序幕。毛泽东在1927年八七会议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中取得的”著名论断,并在同年秋领导了秋收起义。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做出改变中国革命命运的伟大决策──向农村进军。经过三湾改编后,他率领部队开赴井冈山区,建立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在实践上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新路。

  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展游击战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他还与朱德等人建立了中央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斗争模式迅速波浪式地推向各地,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在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相继发表了《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深入分析了中国国情,论证了红色政权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而在理论上阐释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为中国革命指明正确方向。

  教学建议: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目知识时,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问:毛泽东是如何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这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教师给予总结归纳和深入分析。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教师应该适当丰富拓展教材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作用。其次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关于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和毛泽东在实践中形成的反围剿作战方针,与教材相映照,帮助学生全面深入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创新性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含义。

  第三目“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教材着重介绍了毛泽东在革命危急关头力挽狂澜,以及遵义会议的内容和历史意义。

  在红军三次反围剿期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掌握了党中央的领导权,排挤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红军被迫长征,中国革命面临生死存亡。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内容,并适当补充马克思、列宁的革命思想内容,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左”倾教条主义的危害,使学生树立起真正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实际上就是说明“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最终战胜了“城市中心”革命道路,毛泽东的革命思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革命再次走出低谷,由胜利走向胜利。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毛泽东的七律长征,加深学生对毛泽东的了解和对毛泽东力挽狂澜的理解;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展现毛泽东军事指挥艺术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只有正确指导思想才能指引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第四目“建立新中国”

  教材主要以1937—1945年领导中国民主革命走向胜利为主线,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阶段,从理论建设和革命实践斗争两个方面,讲述了毛泽东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等伟大功绩的基本情况。

  (1)1937—1945年,毛泽东领导中共和人民军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毛泽东思想也成熟起来。

  在革命斗争方面,毛泽东在1935年华北事变后,就作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英明决策,并对这一理论作了分析和论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毛泽东根据情况变化,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在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的前提下,毛泽东领导中共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开进敌后,开展游击战争,建立一系列敌后抗日根据地,与国民党密切配合,先后取得了平型关战役、百团大战等重大胜利,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在理论建设方面,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首先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这一时期,毛泽东深入研究中国革命理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写出一系列分析和研究中国革命的著作。抗战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青年运动的方向》、《〈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和《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他在这些著作中深刻地分析中国革命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具体国情,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基本规律,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策略,从而使新民主主义理论形成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其次全面发展了党的建设学说,1942年毛泽东领导全党开展了延安整风运动,他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和《反对党八股》等报告,系统总结了建党以来党的建设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指出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和作风上进行党的建设的重要性,这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使全党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掌握了马列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教学建议:建议教师适当补充资料,使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活动的发展有较为全方位的了解和认识。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关于毛泽东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教材提问: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什么?举例说明毛泽东思想与革命实践有着什么样的关系?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走向胜利的?

  (2)1945—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腐败的国民党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和平、民主与内战、独裁两种命运和两种前途的选择。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为争取和平民主、避免内战进行了艰苦努力。1945—1946年,毛泽东为争取和平与民主,与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并参加了政治协商会议,签订《双十协定》和通过政协决议,争取到政治上的主动权。1946年6月,蒋介石国民党集团挑起反共反人民的全面内战,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指挥实施战略反攻并取得战略决战的伟大胜利。1949年3月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为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做了理论和政策上的阐释、准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建议教师适当补充材料,并与必修课联系起来,使学生对毛泽东在解放战争时期活动的认识更加丰满。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进行提问:你如何看待近代中国革命中那些为中国牺牲的民族英雄们?也可以做一个历史小调查:你最敬佩哪位革命家?你的理由是什么?从而准确把握现代中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并因势利导,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第五目“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教材主要以1949—1976年,毛泽东探索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为主线,分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个历史阶段,从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介绍了毛泽东探索中的成就、过失等基本情况。

  (1)确立社会主义制度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阶段。

  这段过渡时期主要分两个阶段:1949—1952年底,主要是继续完成民主革命任务、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时期,在这一阶段中,毛泽东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先后取得西藏和平解放、镇反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战争等重大胜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同时他还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土地改革、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和领导人民恢复发展生产等措施,实现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这一切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基本的条件。

  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并把本部分内容与必修课进行链接,使学生全面理解1949—1952年底这三年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艰苦奋斗。

  1953—1956年底,主要是实现向社会主义过渡,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时期。早在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毛泽东就系统地阐述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和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基本思想。随着政权的巩固和国民经济的恢复,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拉开了帷幕。毛泽东于1953年提出了以“建设改造并举”为特点,“一化三改”为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在总路线的指导下,“一五计划”顺利展开、推进,有中国特色(“和平”道路)的社会主义改造于1956年底胜利完成,这标志着中国最终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中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教学建议:本部分内容与必修课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是侧重点不同,本部分教学应该侧重于毛泽东“人”的主体,“事”是为“人”这一主体服务的,因此建议教师适当补充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使学生从多角度全面了解毛泽东在过渡时期的伟大历史功绩,并使人物形象丰满起来。可以这样设问:毛泽东在外交上是如何带领中国人民走向世界舞台的?在经济政治上又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其方式与马克思、列宁的理论是否完全一致?对你有何启示?

  (2)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关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教材从经济和政治两条主线进行概述,从正确和失误两个方面进行简评,充分肯定了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大贡献。

  首先,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55年底,毛泽东首次提出“以苏为鉴”的思想,同时在总结“一五计划”期间经验教训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于1956年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论十大关系》重点讨论了经济问题,明确提出要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想,以及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开始形成一个初步的比较系统的思路。

  1957年,毛泽东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重要讲话,重点讨论了政治问题,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及其特点。毛泽东在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思想,处理敌我矛盾要用专政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方法。

  毛泽东在探索中形成的基本思想,无论在当时还是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但遗憾的是这些闪光的思想由于“左”的思想不断发展被放弃了。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又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使“左”倾错误发展到高峰。这一切都给党、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

  总之,在从1956年到1976年的20多年间,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直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努力探索和认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虽然使命没有完成,但却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渊源。

  (3)对毛泽东一生的评价

  毛泽东的一生是为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他在取得巨大成果的同时,也犯了“左”的错误,但是错误是第二位的。他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教学建议:首先请学生阅读内容,提出疑问,师生合作解答。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有哪些理论成就?有哪些重大失误?由学生归纳总结,增强课堂的互动性。其次请学生阅读“学习延伸”中阅读思考的内容,请学生对毛泽东的一生进行简单评价,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毛泽东的一生是不断探索真理的一生,看到他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培养学生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一目。教师首先提出:毛泽东能够一生不断探索救国、救民真理和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根源,在于青少年时代就树立起了“改造社会”的崇高理想。教材在讲述毛泽东崇高理想的树立时,引用了两幅图片和“历史纵横”相配合。教师可以在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和材料时,适当补充影音资料,以丰富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人物形象,同时可以这样提问: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和新民学会的原因是什么?引导学生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得出结论。教师要联系现实:今天我们国家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我们新时期的学生应该学习毛泽东的救国思想,了解他的思想变化历程。教师可以请学生归纳这一演变过程,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人的一生就是不断追求探索真理的过程。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一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回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革命道路是什么样的?结果如何?然后设问:在这个时期毛泽东主要从事了哪些革命活动?他得出的结论有何重大现实意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中共成立之初主要走“城市中心革命道路”,以失败而告终。毛泽东对农民问题的研究为他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与“历史纵横”相结合,然后设问:毛泽东是如何在实践上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的?他是如何在理论上科学地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这是否违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革命理论?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表现,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学生树立起实事求是,反对教条主义的唯物史观。

  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一目。教师应首先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师应该通过对比增强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说明坚持“城市中心论”和“左”倾教条主义导致了第四次反“围剿”局部失利和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在这之前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却取得了重大胜利。教师可以这样提问:遵义会议中毛泽东为什么会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有何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历史是大浪淘沙,留下的只有闪闪的黄金般的真理。

  建立新中国一目。教师首先指出:伟大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促进了毛泽东思想理论体系的发展完善,并反过来指导战争走向胜利。教材在讲述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抗日内容时,插入了两处“历史纵横”,帮助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教师主要应指导学生自己归纳教材内容,可以这样提问引导:毛泽东在实践和理论方面是如何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其次要指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千百万革命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并这样提问:我们该如何看待近百年来中华优秀儿女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这种精神是否还有现实意义?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一目。教师应该首先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的确立,另一个方面是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人民民主专政)的确立。教材在讲述社会主义制度确立时,只讲述了经济制度,因此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补充说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历史纵横”中关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毛泽东的外交活动的内容,再请学生归纳概括毛泽东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过程。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毛泽东提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是指什么道路?是否违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本质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毛泽东的有中国特色的改造道路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科学运用。

  其次应指出:科学的思想理论能够推动社会的健康迅速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社会的健康发展。1956年—1957年,正确的指导思想推动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快速发展,而1957年—1976年“左”倾错误的泛滥则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毛泽东正确的指导思想为什么没有坚持下去?这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何启示?教师还应该紧密联系现实:例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提出,都充分说明我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而引导学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

  还应指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阅读思考,请学生对毛泽东的一生进行评价。注意引导学生科学、客观地评价毛泽东不断探索的一生。不能因为他的功绩而不见他的错误,也不能因为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

  最后小结:用毛泽东的话:“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来引起学生的深入思考。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立志改造社会、投身中国革命时,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一组图文材料。

  材料一:青年毛泽东像、离家言志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问题:从毛泽东的言志诗中,我们能感悟到什么精神?

  材料二:《湘江评论》书影、新民学会的宗旨:“改造中国与世界”。

  问题:毛泽东“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人生观是怎样确立的?这对毛泽东的一生有何影响?

  通过上述材料帮助学生了解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思想变化的轨迹,从而全面认识一个真实的青年毛泽东。

  案例二讲开创中国革命的新路时,向学生出示一组文字材料。

  材料一:“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若无农民从乡村中奋起打倒宗法封建的地主阶级之特权,则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总不会根本倒塌”。

  问题:材料一说明毛泽东对革命主力的认识与中共一大时有何变化?有何意义?

  材料二:红色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也是半殖民地农民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义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主要因素。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问题:毛泽东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得出上述结论的?这一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是什么关系?

  通过对上述材料分析探究,使学生理解“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伟大创造性及其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发展、创新。

  案例三讲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时,使用下表进行比较:

 

指导思想

实践

启示

毛泽东

工农武装割据

取得第一、二、三次反围剿胜利;长征胜利

 

王明

照搬俄国“城市中心革命论”

第四次反围剿局部失利;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通过比较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认识到只有正确的科学指导思想才能促进革命的胜利发展。

  案例四讲建立新中国时,放映记录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片段,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和平来之不易,以全面理解毛泽东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在实践和理论方面的伟大贡献。同时展示“新民主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案例五讲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和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首先放映解放初期经济衰败和恢复后经济繁荣的对比幻灯片,使学生产生强大的心理震撼;接着展示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毛泽东的过渡理论,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深刻理解毛泽东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其次,利用下列表格对比,加深学生对理论和实践辩证关系的认识。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你怎样看待毛泽东的学习和锻炼方法?

  解题关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和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运用。

  思路引领:首先应对毛泽东学习和锻炼方法进行科学的判断,其次要阐明自己的观点,再次谈谈对自己的启示。

  答案提示:毛泽东的学习和锻炼方法是科学而合理的。采用这种学习方法,毛泽东在积累丰富知识的同时,锻炼了自己对历史与现实的分析判断能力,这为毛泽东投身革命生涯和理论的不断创新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通过这种锻炼方法,毛泽东锻炼出良好的体魄、顽强的毅力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这为毛泽东一生革命生涯创造了重要的身体和心理条件。我们青年学生应该像毛泽东一样,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锻炼方法,促进自身德、智、体的全面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2.从诗中你可看出红军走过了哪些区域?这首诗反映出作者怎样的革命精神?

  解题关键:把诗中涉及到的地理名词与中国地域空间相结合;理解“不怕远征难”、“尽开颜”所表达的革命精神。

  思路引领:五岭地处湘、赣与闽、粤交界处,乌江主要流过贵州省,金沙江、大渡河和雪山都在四川境内。“不怕远征难”和“尽开颜”等体现了顽强、乐观的精神。

  答案提示:

  (1)区域:赣南地区、湘南地区、黔西南地区、川西北地区。

  (2)革命精神: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毛泽东对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做出了哪些独创性贡献?

  解题关键:抓住“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和“独创”三个限定语,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解答。

  思路引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指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胜利的革命道路”。独创是指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结合而创新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活动。

  答案提示:

  1927年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1927年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1928—1930年,毛泽东根据井冈山斗争实践,提出并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理论上对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作了阐述。

  2.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解题关键:理解“功绩”的本质含义,从不同角度进行评价。

  思路引领:先总体评价,然后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答案提示:

  毛泽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进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幸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其贡献突出表现在:领导党和人民找到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新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领导党和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党和人民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探索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努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毛泽东为古老中国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总之,毛泽东是20世纪中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时间最长、贡献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世纪伟人。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邓小平这段话的史实根据。

  解题关键:抓住关键词,锁定教材,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思路引领:以时间为序概括归纳毛泽东一生的伟大历史功绩,同时也不应忽视其晚年“左”的错误。

  答案提示:

  (1)国民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从而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指引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2)1935年,毛泽东在遵义会议上力挽狂澜,挽救了党、人民军队和中国革命。

  (3)1937—1949年,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4)提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并对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探索。

  (5)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犯了“左”倾错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导致社会主义遭到巨大挫折。

  综上所述可见,邓小平这段话是符合史实的,是有充分的史实根据的。

  2.阅读与思考

  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毛泽东?

  解题关键:准确提取材料的有效信息,坚持运用唯物史观评价历史人物。

  思路引领:毛泽东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答案提示:

  应该遵循基本史实,坚持唯物史观,客观地对毛泽东的一生进行公正评价。

  首先,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的一生是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建设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的一生。例如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其次,毛泽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中,犯了“左”的错误,给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损失。如发动“文化大革命”。

  所以,毛泽东晚年虽然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不能因为他的功绩而讳言他的错误,也绝不能因为他的错误而否定他的功绩。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农民问题是主要问题

  农民问题的严重性

  ……所有各种反对农民运动的议论,都必须迅速矫正。革命当局对农民运动的各种错误处置,必须迅速变更。这样,才于革命前途有所补益。因为目前农民运动的兴起是一个极大的问题。很短的时间内,将有几万万农民从中国中部、南部和北部各省起来,其势如暴风骤雨,迅速异常,无论什么大的力量都将压不住。他们将冲决一切束缚他们的罗网,朝着解放的路上迅跑。一切帝国主义、军阀、贪官污吏、土豪劣绅,都将被他们葬入坟墓。一切革命的党派、革命的同志,都将在他们面前受他们的检验而决定弃取。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每个中国人对于这三项都有选择的自由,不过时局将强迫你迅速地选择罢了。

  “糟得很”和“好得很”

  农民在乡里造反,搅动了绅士们的酣梦。乡里消息传到城里来,城里的绅士立刻大哗。我初到长沙时,会到各方面的人,听到许多街谈巷议。从中层以上社会国民党右派,无不一言以蔽之曰:“糟得很”……每个革命的同志,都不应该跟着瞎说。你若是一个确定了革命观点的人,而且是跑到乡村里去看过一遍的,你必定觉到一种从来未有的痛快。无数成群的奴隶──农民,在那里打翻他们的吃人的仇敌。农民的举动,完全是对的,他们的举动好的很!

  革命先锋

  乡村中一向苦战奋斗的主要力量是贫农。从秘密时期到公开时期,贫农都在那里积极奋斗。他们最听党的领导。他们和土豪劣绅是死对头,他们毫不迟疑地向土豪劣绅营垒进攻。……没有贫农阶级,决不能造成现时乡村的革命状态,决不能打倒土豪劣绅,完成民主革命。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红色政权发生的原因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者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而其存在和发生,亦必有相当的条件。第一,它的发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的国家,也不能在任何帝国主义直接统治的殖民地,必然是在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经济落后的半殖民地的中国。第二,中国红色政权首先发生和能够长期地存在的地方,不是那种并未经过革命影响的地方,例如四川、贵州、云南及北方各省,而是一九二六和一九二七两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工农兵士群众曾经大大地起来过的地方,例如湖南、广东、湖北、江西等省。这些省份的许多地方,曾经有过很广大的工会和农民协会的组织,有过工农阶级对地主豪绅阶级和中产阶级的许多经济的政治的斗争。所以广州产生过三天的城市民众政权,而海陆丰、湘东、湖南、湘赣边界、湖北的黄安等地都有过农民的割据。至于此刻的红军,也是由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和接受过工农群众影响的国民革命军中分化出来的。那些毫未经过民主的政治训练、毫未接受过工农影响的军队,例如阎锡山、张作霖的军队,此时便决然不能分化出可以造成红军的成分来。第三,小地方民众政权之能否长期地存在,则决定于全国革命形势是否向前发展这一个条件。全国革命形势是向前发展的,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不但没有怀疑,而且必然地要作为取得全国政权的许多力量中间的一个力量。全国革命形势若不是继续向前发展,而是有一个比较长期的停顿,则小块红色区域的长期存在是不可能的。第四,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红色政权存在的必要条件。若只有地方性质赤卫队*而没有正式的红军,则只能对付挨户团**,而不能对付正式白色军队。所以虽有很好的工农群众,若没有相当力量的正式的武装,便决然不能造成割据局面,更不能造成长期的和日益发展的割据局面。所以“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是共产党和割据地方的工农群众必须充分具备的一个重要条件之外,还须有一个要紧的条件,就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它的政策的不错误。

  *赤卫队是革命根据地中群众的武装组织,不脱离生产。

  **“挨户团”是当时湖南农村武装的一种,它分常备队两部分。“挨户”是形容几乎每一户人家都要参加的意思。在一九二七年革命失败以后,许多地方的“挨户团”被地主所夺取,变成了反革命的武装组织。

  ──毛泽东:《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选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49—50页。

  2.课文注释

  冲:是湖南老百姓对山间小块平原的称呼。

  秋收起义

  1927年秋,中国共产党领导湘、鄂、赣、粤等省农民,在秋收季节举行的武装起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八七会议之后,毛泽东以中共特派员的身份到湖南,改组中共湖南省委,成立了前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领导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参加秋收起义的部队有原国民党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安源工农武装、浏阳、平江的农军,组成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辖四个团,由卢德铭任总指挥。1927年9月9日,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爆发,工农革命军四个团分别从修水、安源、铜鼓等向长沙进攻,受挫后,集中到湖南浏阳文家市。9月19日,在文家市举行前敌委员会会议,讨论部队进军方向问题。决定在敌大我小、敌强我弱、敌人主要力量集中在中心城市的情况下。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将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霄山脉中段去。20日,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向井冈山进军。29日,部队在江西永新县三湾地方进行了改编。10月,部队到达井冈山。在那里创立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遵义会议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1935年1月红军占领贵州遵义。1月15—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出席会议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有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周恩来、陈云、朱德、博古。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凯丰(何克全)、邓发。会议讨论总结了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批评了博古、李德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通过了由张闻天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明确指出,红军所受到的严重挫折,主要原因是“在军事上的单纯防御路线”造成的,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会议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政治局常委重新分工,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责。随即成立了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的三人军事指挥小组,负责长征途中的军事指挥工作。这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过渡时期总路线

  中国共产党从新民主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时期执行和贯彻的基本路线。这条总路线有关的方针政策,早在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决议中即已经作了原则性的规定。1953年9月25日正式公布。它的内容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家工业化,这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实现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而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又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互相依赖,相辅相成。社会主义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同时并举,是这条总路线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童年故事

  一年秋天,晒谷时,天突然下起了大雨。毛泽东一家在晒坪上抢收稻谷,花了很大的工夫,才把稻谷收起来,但有一些被水冲走了。雨停了,毛泽东水淋淋地从别处跑回来,父亲问他哪里去了,毛泽东回答说,帮邻居收稻谷去了。父亲听了很生气:“自己的稻谷流到沟里去了,你倒好,帮人家去收!”说着就要打他。毛泽东站着不动,理直气壮地说:“人家是佃了别人的田,冲走一点也了不得。我们是自己的,比人家的又多,冲走一点也不要紧”。父亲冒火了:“你说不要紧,你还吃饭不吃饭?”毛泽东说:“好,我一顿少吃一口,总可以了吧!”父亲还在生气,母亲出来劝解,父亲不做声了。

  从1902年春天起,毛泽东开始在韶山南岸私塾读书。读私塾时,由于离家较远,毛泽东和许多同学一样常带午饭。一天,细心的毛泽东发现一位同学在大家吃午饭时独自跑到外面去拾柴,好像是有意避开同学们。原来这位同学家里穷,午饭未带,饿着肚子上学。毛泽东就把自己带来的分给这位同学,放学后,他放下书就到厨房弄饭再填饱肚子。母亲以为午饭带的太少,第二天就换个大碗给他带饭,可是儿子放学后,还是到厨房狼吞虎咽地弄饭吃。母亲很奇怪,就问他:“怎么你读书了,反倒吃下这么多饭?”毛泽东就把真实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不仅没有责怪他,还高兴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对的。”从此,母亲让毛泽东每天带两碗饭。

  读奇书,自辟储才奇径;交奇友,渐成团体核心

  1912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不久,毛泽东深深感到省立一中开设的课程已实在是让自己“吃不饱”了,诸多的校规也使他甚为反感。国文老师刘潜似乎窥破了毛泽东那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和不满于学校课程有限的进取心态,将自己珍存的一套一百十六卷本的《御批的通鉴辑览》借给了毛泽东。毛泽东如获至宝地认真研读,然而,读完之后,他又从学习方式的角度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在学校读还远不如自学。于是毛泽东作出惊世骇俗之举,在省立中学学习刚半年,便毅然退学,同时自辟求学新径。

  离开省立一中,毛泽东寄居在长沙新巷的乡会馆,按照自己拟定的自修计划,每天步行三里路到湖南省立图书馆自学。他严格地执行自定的自修计划。每天早晨图书馆一开门他就进去,中午则就近买两块米糕充饥,一直读到图书馆关门才恋恋不舍地赶回自己的住处。如此苦读了半年。

  半年里,毛泽东读了大量的中外书籍。其中,收获最大的是比较系统地阅读了西方18、19世纪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名著。如亚当·斯密的《原富》、约翰·穆勒的《穆勒名学》、卢梭的《民约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孟德斯鸠的《法意》以及赫胥黎的《天演论》等。此外,还研读了世界地理,俄、美、法、英的历史,中外著名诗歌、小说和希腊、罗马的古典文艺作品。

  正是这一切,使得毛泽东二十多年后还坚持认为,在图书馆自修的这半年,对他整个一生都是“极有价值”的。

  为了取友,毛泽东采取了别具一格的征友方式。1915年秋的一天,毛泽东发出了《征友启事》,旨在邀请有志爱国工作的青年与他联系,并指明要结交能刻苦耐劳、意志坚定、随时准备为国捐躯的青年。除了在本校、在长沙直接结交朋友之外,毛泽东还同各地许多学生和朋友建立了广泛的通信联系。在此基础上,他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有必要建立一个比较严密的组织。为此,自1915年秋开始,他以其特有的组织才干而出任一师学友会的文牍。至1917年10月8日一师学友会改选时,毛泽东被推举为总务兼教育研究部部长,从而一改一师素来由学监和教员充任总务和各部部长的历史,开创了由学生任此要职的先河。与此同时,毛泽东还发起成立了一师湘潭校友会。从湖南一师对于中国革命的历史贡献这一角度来讲,尤其值得称道的是,1917年冬,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几位朋友一起,发起成立了著名的新民学会。在毛泽东的精心主持下,新民学会的组织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学会有七八十名会员,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的名人。

  当时,由于毛泽东以自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异成绩,加上他“志向非凡与众不同”,又常对人说,大丈夫要为天下奇,即读奇书、交奇友、创奇事,做一个奇男子。所以同学们用谐音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毛奇”,将他比做普鲁士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毛奇(Molkt)。

  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是如何开启中国革命新道路的

  1927年8月9日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召开第一次会议,会上有人提出应当将湖南的工农武装编成一个师的军队,与南昌起义部队配合,共同向广东方向发展。毛泽东坚决反对,他认为:“湖南民众组织比广东还要扩大,所缺的是武装,现已适值暴动时期,更需武装。要发展全省的土地革命,纵然失败也不用去广东而应上山。”8月12日,34岁的毛泽东离开武汉,以中共中央特派员的身份,星夜直驱长沙,着手直接发动和领导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

  关于起义要打出什么旗子问题。毛泽东又一次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以与蒋、唐、冯、阎等军阀所打的国民党旗子相区别。他认为国民党的旗子已成为军阀的旗子,只有共产党的旗子才是人民的旗子。

  关于土地问题,毛泽东不赞成“八七会议”关于只没收大中地主的土地的决定。他反复强调:“中国大地主少,小地主多,若只没收大地主土地,被没收的土地既少,贫民要求土地又多,但只没收大地主的土地,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和需要,要能全部抓住农民,必须没收地主的土地交给农民。”

  同“八七会议”的精神相对照,毛泽东的上述主张有许多都是具有首创意义的,同时也与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存在重大分歧。以至瞿秋白等党内有识之士在当时就已深深地体验到:“我党有独立意见的要算毛泽东。”

  1927年9月9日,秋收起义正式开始,卢德铭任总指挥,起义者高举镶嵌着金黄色的五角星和金色镰刀、斧头图案的军旗,白色函管上印有“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字样。

  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已走向低潮,反动军事力量在各处都大大超过革命力量。湘赣边界的群众尚未充分发动起来,本来就很薄弱的兵力又分散使用,各自为战,行动并不统一,进攻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根本就难以实现。毛泽东明确提出改变计划,将部队转移到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去,在农村开展土地革命,发动农民革命,坚持武装斗争,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这种对形势的分析,引起了大家的激烈争论。最后在卢德铭的支持下,大多数人举手赞同。这样毛泽东率领一千多人的起义队伍,高举“中国工农革命军”的旗帜,斗志昂扬地向井冈山进发了。当部队到达三湾时,在毛泽东领导下,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三湾改编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是:(1)把已经不足一千人的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2)在部队内部实行民主制度,官兵平等,待遇一样,规定长官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3)也是最具深远历史意义的,就是在部队中建立党的各级组织,部队的一切重大问题,都必须经党组织集体讨论决定。从此开始,人民军队便完全处在党的绝对领导之下。“三湾改编”是建设新型人民军队的重要开端,在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1927年10月27日,毛泽东率工农革命军进驻井冈山的中心──茨坪,从此开始了开创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他还改造了袁文才和王佐的绿林式农民武装。1928年3月,毛泽东又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从此之后,严格的纪律成为人民军队的标志。

  1928年4月24日前后,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主力,工农革命军和湘南农军一万余人胜利会师于井冈山,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简称红四军。朱毛会师成了人民军队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1928年6月,红四军彻底打破赣敌发起的第四次“进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设进入全盛时期。1928年,毛泽东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第一次提出“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正在迈向唯一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3.学术观点

  1981年6月27日至29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的主要任务是审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经过充分的讨论,全会一致通过了这个《决议》。

  《决议》的最核心部分和突出贡献是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

  《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恰如其分地论述了毛泽东的功绩和错误。《决议》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我们党和人民军队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决议》并没有回避毛泽东的缺点和错误。客观地指出了他的过失,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决议》阐明应如何正确看待毛泽东的错误,指出:从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毛泽东的错误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他在犯严重错误的时候还多次要求全党认真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著作。但他始终认为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是为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所必须的,这是他的悲剧所在。毛泽东作为党的主要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失误,特别对“文化大革命”这一全局性的、长时间的“左”倾错误负有主要责任,但也不能把所有错误归咎于毛泽东个人。

  4.插图说明

  无

  5.参考资料目录

  《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毛泽东著作选读》上册,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贾章旺:《毛泽东──从韶山到中南海(1893—1949)》,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蒋建农:《世纪伟人毛泽东》(上、中、下),红旗出版社2001年版。

  余泊流、陈刚:《毛泽东与井冈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顾娜:《金戈岁月──毛泽东和他的高级将领》(上、下),长征出版社2002年版。

  肖显社、王丽文:《统帅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蒋建农:《毛泽东》,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第5课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难点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五个方面介绍了邓小平的革命实践活动: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南方谈话,影响深远;“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这些内容介绍了不同时期的邓小平的主要革命实践活动和精辟的革命论断,从而说明邓小平不愧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是他使中国由落后的状态走向腾飞。本节内容涉及的时间跨度大,理论性强。与内容有关的图片、资料较为丰富,并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建议在教学中适当拓展,使学生在整体上对国情、对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形成正确的认识,加深理解。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插图两部分组成,高度概括地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主要功绩。文字部分重点介绍改革开放时期的邓小平在党的“十三”大上提出“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率领中国人民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旨在说明这位世纪伟人在20世纪后期改变了中国历史命运。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内容,观察插图,然后向学生提问。问题一:通过阅读引言,观察插图,你能分析、概括出哪些要点?问题二:怎样具体理解邓小平怀着“坚定的信念”领导中国人民开始新的长征?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

  教材以邓小平在中国革命过程中“三落三起”为脉络,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文化大革命时期和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的三个阶段,介绍了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整体上说明了邓小平能够从实际出发,坚持正确的革命路线,同“左”倾错误路线作坚决的斗争。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能够从实际出发不断纠正由于经验不足所造成的失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邓小平

  (2)文化大革命中的邓小平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中国共产党由于建设经验不足,导致“左”的错误思想出现并发展。在社会主义建设上表现为“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邓小平等一批老干部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当时的具体情况提出赞同“包产到户”的主张,但是这些主张在后来的北戴河会议和八届十中全会上,被认为是阶级斗争的反映。1966年8月在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上,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某些领导同志,……站在反动的资产阶级的立场上,实行资产阶级专政,将无产阶级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打下去。”将矛头直接指向刘少奇、邓小平等领导同志。1967年7月江青等人又策动对刘少奇、邓小平、陶铸等人的批斗。此后,邓小平被“打倒”并被送到江西南昌市郊的新建县拖拉机修配厂劳动。从1969年10月至1973年2月,他在这里度过了3年多的艰难岁月。这是邓小平被作为“中国第二号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第二次被打倒。

  1973年邓小平戏剧性地突然露面,曾使中外惊讶,舆论关注。这就是邓小平的第二次复出。1975年1月,四届人大召开以后,周恩来病重住院治疗,邓小平在毛泽东支持下,实际开始主持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日常工作。他坚决同江青集团作斗争,努力抵制“左”的错误,坚持全面整顿,使国民经济由停滞、下降迅速转向回升。

  (3)文化大革命结束前后的邓小平

  邓小平的全面整顿,实际上是系统地纠正“文革”的错误。从一开始,“四人帮”就猖狂反对这种整顿。毛泽东也不能容忍邓小平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的做法,于是发动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刚刚稳定的形势又陷入混乱。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全国各族人民无限悲痛。北京各地群众利用清明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悼念周恩来、痛斥“四人帮”的强大运动。其中,以首都天安门广场的悼念、抗议活动声势最大。这就是“四五运动”。这场运动遭到“四人帮”的残酷镇压。邓小平被诬为“天安门事件”的后台,再次被打倒。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努力下,邓小平再次复出。1977年7月,在北京召开十届三中全会。全会通过关于恢复邓小平中共中央委员、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职务的决议。此后,针对当时党的主要领导人继续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路线,邓小平领导展开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重申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就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全会果断地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正是在这次会议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

  由于本课涉及的史实较多,不可能补充更多内容,建议教师采取指导学生阅读本目教材,并按留学时期、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革时期和文革结束后几个阶段,提炼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列出表格,结合教材内容可以请同学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以增强学生对伟大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感性认识。

  第二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教材主要分两个阶段介绍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领导下思想领域拨乱反正的过程。其一是邓小平同志领导进行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确立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论断,为后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二是在1981年召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并从根本上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为什么要进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华国锋坚持“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拥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两个凡是”错误方针,致使文化大革命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促进拨乱反正的顺利进行,1977年8月,党的十一大前后,邓小平、陈云等一大批老同志亲自宣传党的实事求是的作风。于是,开始了党在思想、理论上规模巨大的拨乱反正工作。19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文章鲜明地指出,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从理论上根本否定了“两个凡是”,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从6月到11月,这篇文章在全党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迅速展开。这场大讨论,促进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做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2)十一届六中全会

  1978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思想领域的拨乱反正迅速展开。

  1981年6月27—29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全会一致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肯定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实事求是地评价了建国32年来的功过是非,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全会选举胡耀邦为中央委员会主席。

  建议教师把关于真理问题讨论的背景作为教学重点,可以运用讨论法,结合“学思之窗”组织学生讨论“什么是‘两个凡是’”?在此基础上加深理解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的相关问题。

  第三目“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材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核心,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四项基本原则三个方面,介绍邓小平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邓小平新时期做出的又一历史性贡献。

  (1)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经过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了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国家政治生活的正常秩序亟待重建,遭到严重破坏的经济和文化教育工作亟待恢复。百业待举,百废待兴,党和政府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全会还决定拨乱反正,并审查和解决党内一批重大冤假错案,以及一些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自此开始创立。

  (2)经济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的含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我国虽然已经建立起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基本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但是我们从苏联借鉴过来的经济体制却严重束缚、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经济体制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其次,原有经济体制不能迅速推动科技进步,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改革经济体制也是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迫切需要。

  经济体制改革的步骤: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概括起来分成两步走,其一是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二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业。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从1985年开始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其一是把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形式;其二是把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改变为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的管理体制。

  (3)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的含义: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推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的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世界进一步拉大,为了少走弯路,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智力,有必要开放;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底子薄,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开始后,资金不足问题大大束缚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引进国外充足的资金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

  对外开放的政策:加强友好往来;派遣留学生;先后创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省经济特区,开放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和先后建立珠江三角洲等5个沿海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4)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原因:首先,改革开放后,在引进外国资金和先进技术的同时,外国的腐朽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也进入我国;其次,极少数人想摆脱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错误思想也浮出水面。对此邓小平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意义: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提供了保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这关系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败,关系着党和国家的命运,关系到整个社会主义事业。

  这一目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论性也较强。建议教师明确本目的基本要点,以要点为纲,采用组织学生讨论、列表格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做到史论结合。突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内容。

  第四目“南方谈话,影响深远”

  教材从背景、基本内容和影响三个方面介绍了邓小平的“南方谈话”。突出强调了“南方谈话”的内容,反映出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个伟大政治家的胆识和魄力。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第一,东欧剧变。198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制度发生改变;第二,苏联解体。1991年苏联解体;1989年,中国发生严重的政治风波,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面临严峻挑战。中国的强国之路怎样选择?改革还要不要进行下去?1992年1月18日—2月21日,邓小平到南方考察,在从武昌到深圳、珠海和上海的路上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内容: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第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并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的论断;第三,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要警惕右,但是主要要防“左”。第四,提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主张。第五,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第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继续前进。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意义: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是在重要历史关头又一次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这些谈话被视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又一座里程碑,影响极为深远。

  建议教师采用讲授法指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世界范围内遭受挫折,并正确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的原因,以及中国的政治风波。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概括出南方谈话的基本观点。

  第五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

  教材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虽然建立,但是祖国统一还没有最终完成。为此,邓小平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并在香港、澳门问题上成功加以运用。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含义:这一构想主要指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第二,实行“一国两制”,是指在中国大陆和台湾、港澳地区实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各方面有根本的、重大的区别。第三,实行“一国两制”,国家主权是统一的,不可分割的。第四,实行“一国两制”有宪法和法律保证,在一些地区实行不同的制度有较长的时间稳定性。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形成: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针对台湾和港澳地区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包括1982年9月,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他谈到用这一构想解决香港问题。后来,邓小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对这一构想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1982年12月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中,关于特别行政区的明确规定,它为实行“一国两制”提供了法律依据。1984年5月六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解决台湾、香港问题的政策,这表明中国领导人的设想已成为一种国策而具有了法律效力。这是邓小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据中国的历史、现实状况提出的一个全新的战略思想,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为解决台湾、香港、澳门问题指明了方向,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伟大构想的成功运用:关于香港的回归。1982年,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问中国,揭开了两国关于香港前途问题谈判的序幕。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0年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把“一国两制”的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1985年5月,两国政府互换批准书,中英联合声明正式生效,历史遗留下来的香港问题终于获得解决。1997年6月30日午夜至7月1日凌晨,中英两国政府在香港举行了香港回归祖国的交接仪式。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香港被侵占的百年国耻,是实现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也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运用和发展,开创了香港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标志着我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例,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做出了新的贡献,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赞誉和高度评价。

  关于澳门的回归。1987年4月,中国和葡萄牙在北京签署了两国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告四百多年来遗留下的澳门问题得以解决。1999年12月20日凌晨,澳门交接仪式在澳门举行。继香港之后,澳门也回到祖国怀抱。

  建议教师首先提问学生,明确:什么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针对哪些情况提出?可以运用讨论法分析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据此加深理解教材内容。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第一目“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的教学。由于这一目主要叙述的是邓小平的革命活动,跨越的时间长,涉及的史实多,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抓住四个环节,即参加革命初期的邓小平和三次复出。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关于第二目“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对实事求是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关系的认识,即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了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正确路线、方针和政策正是革命成功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可以首先设问什么是实事求是?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进一步提出为什么要强调实事求是?解决“两个凡是”。那么怎样才能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此,展开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坚持实事求是的实际意义?最终纠正了“左”倾错误,正确地评价毛泽东思想。

  关于第三目“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教师可以明确指出,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是在新的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社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明确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任务。为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那么经济建设中束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进而使学生认识到有必要进行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于第四目“南方谈话,影响深远”的教学。为了明确南方谈话的重要性,教师应重点讲清楚邓小平南方谈话的背景,明确什么是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以及我国发生在1989年的政治风波,然后请学生阅读教材,概括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基本要点。运用讨论法让学生分析南方谈话的深远影响,即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挫折的紧要关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方向,有力地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影响极为深远。

  关于第五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伟大构想”的教学。为了加深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教师可以通过播放香港和澳门回归政权交接的录像片,引导学生分析香港和澳门回归前的政治状况,除此之外中国还有哪些领土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和澳门为什么会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针对什么问题提出及其基本含义?我们努力的方向是什么?进而高度概括邓小平同志不愧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到“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时,可以指导学生列表格。

  案例二讲到“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时,教师可以首先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然后提问,(1)这首歌曲的名字?(2)为什么使用这个名字?(3)唱响的是哪一年的春天?进而加深理解开始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案例三讲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之伟大构想时,播放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时,政权交接的录像,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设问这是香港回归的场面,我国还有哪些地方没有成为中国行政版图?展示1997年以前版中国行政区划地图,指导学生读图并请同学们指出。提问针对这些地区的回归,我国采取了什么方针?以此加深对“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解。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1.在已经被打倒的情况下,邓小平为什么仍关注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解题关键:邓小平是伟大无产阶级革命家

  思路引领:邓小平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答案提示:邓小平同志具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具有为天下人谋永福的远大政治理想,是一位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正像邓小平本人所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2.你怎样看待“两个凡是”的主张?

  解题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路引领:这一观点错误在于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答案提示: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党的主要领导人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使拨乱反正的工作出现了徘徊,为全党纠正“文化大革命”的“左”倾错误,设置了重重障碍。事实上,“两个凡是”就是要延续文化大革命以来“左”的错误。

  3.你认为“一国两制”是不是解决祖国统一的最佳方案?

  解题关键:“一国两制”首先是一个国家,在一个国家内实行两种社会制度

  思路引领:台湾、香港、澳门是历史遗留问题

  答案提示:“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国两制”的核心问题是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在中国国内可以两种制度长期并存,共同发展,由宪法作出各方面的规定和保障。两制并存尊重历史,尊重现实,充分考虑和照顾到了各方面的利益,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稳定和繁荣。“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

  “一国两制”构想,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又充分考虑到台湾、香港、澳门的历史和现实,体现了高度的灵活性,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的指导思想和最佳方案。

  4.对邓小平的谈话,你怎样理解?

  解题关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路引领: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答案提示:实践出真知,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才可能找到符合客观实际的、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反之,必然违背实际情况,导致工作的失误。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叙述邓小平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的主要活动

  解题关键:在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前期

  思路引领:主要革命活动

  答案提示:参照案例一。

  2.为什么说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在新时期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解题关键:邓小平同志规划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和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新时期是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思路引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答案提示:1978年,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果断地提出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口号,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决定实行改革开放。1982年,党的十三大上,在邓小平同志的主持下规划了经济发展的三步走战略,并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坚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路线。所以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邓小平同志是我们党继毛泽东之后最伟大的历史人物。邓小平最大的历史功绩,就是他果断地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思想,实现党和国家历史的伟大转折,确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道路。

  (二)学习延伸

  探究活动(略)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邓小平的用人原则

  要提一下干部政策。总的是又红又专,红专结合,管工业的一定要专。一个令人高兴的情况是确有一批司局长和一些副部长比较强,并且懂得业务。省、市也有一批这样的干部。要把这些人放到企业(中小企业,不一定大企业)中去当两年厂长,然后再上来当部长、副部长。这样,我们就会有一批又红又专的强的领导骨干,我们的管理水平就会大大提高。这个问题关系到我们的前途,在组织上要采取这个政策。

  ──《立足现实,瞻望前途》(1963年8月30日),《邓小平文选》第1卷第336页

  有的人一头钻到科研里面埋头苦干,应当鼓励。如果这也成了一条罪状,那怎么行?他们可能有些缺点,领导工作者要经常同他们谈谈心,政治上思想上帮助带动。不要求全责备。毛泽东同志说过,要打破“金要足赤,人要完人”的形而上学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态度。

  ──《关于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几点意见》(1977年8月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51页

  毛泽东同志提倡知识分子又红又专,鼓励大家改造资产阶级世界观,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世界观的重要表现是为谁服务。一个人,如果爱我们社会主义祖国,自觉自愿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应该说这表示他初步确立了无产阶级世界观,按政治标准来说,就不能说他是白,而应该说是红了。我们的科学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致力于社会主义的科学事业,做出贡献,这固然是专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红的表现。

  ──《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92页

  今后选拔干部要严格。对于那些搞打砸抢的、帮派思想严重的、出卖灵魂陷害同志的、连党的最关紧要的利益都不顾的人,决不能重用。对于看风使舵、找靠山、不讲党的原则的人,也不能轻易信任,要警惕,要教育,要促使他们改造世界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8页

  用人的政治标准是什么?为人民造福,为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积极贡献,是主要的政治标准。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1978年12月13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51页

  选干部,标准有好多条,主要有两条,一条是拥护三中全会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一条是讲党性,不搞派性。

  ──《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1979年7月29日),《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2页

  邓小平:全党讲大局,把国民经济搞上去(1975年3月5日)

  现在有一个大局,全党要多讲。大局是什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和四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讲了发展我国国民经济的两步设想:第一步到1980年,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到20世纪末,也就是说,从现在算起还有25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全党全国都要为实现这个伟大目标而奋斗。这就是大局。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1977年5月,邓小平在同王震等人的谈话中阐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科学技术这么落后怎么行?要承认落后,承认落后就有希望了。邓小平设想要在大力把科技搞上去的同时,必须抓教育,从小学抓起,一直抓到中学、大学。他希望能在20年内大见成效。为此,邓小平大声疾呼: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2.课文注释

  早期的革命生涯

  1920年10月,年仅十六岁的邓小平(学名邓希贤),满怀“工业救国”的热望,和八、九十位同学一起乘坐法国邮船“鸯特莱蓬”号,远渡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到法国后的所见所闻,与他原来出国留学时的愿望相反,艰苦的生活环境使他不得不花大部分时间去打工。他先后当过克鲁梭钢铁厂的轧钢工、巴黎比扬古雷诺工厂的钳工和哈金森橡胶厂的雇员,以及火车司炉、饭馆杂工,收入仅够糊口。后来邓小平回忆这段经历时说:“每天我能买得起一块羊角面包和一杯牛奶时,我总是感到很高兴。”仅有较短时间到巴耶中学、夏狄戎中学等学校读书。然而,就是在这种艰难而又紧张的环境中,他开始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并走上革命道路。

  当时的法国,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革命运动风起云涌,马克思主义和其他各种社会主义思想广为传播。邓小平受赵世炎、周恩来等革命青年的影响,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参加各种政治宣传活动。1922年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来又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成为青年团旅欧总支部的领导成员之一。在此期间,他参与编辑了油印杂志《赤光》(原名叫《少年》,是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组织的机关刊物),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以帮助在法国、德国和比利时的中国留学生学习理论。邓小平既当编辑,又当作者,还负责刻蜡纸和油印。因为他刻写的字迹端正有力、落落大方和设计的版面精巧美观,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油印博士”。1925年,他受命出任里昂区党的特派员,负责领导该区的党团工作和华工运动。

  后来由于法国当局对革命运动的破坏,旅欧各国的中国党团员有很多人分批离法转赴苏联学习。1926年1月,邓小平从巴黎经柏林到莫斯科,先进东方大学,不久转到新办的中山大学读书。这是一所以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名字命名的大学,专为中国革命培养输送人才,全称是“孙逸仙劳动大学”,简称中山大学。在第一期六百多名学员中,既有共产党人,也有国民党人。邓小平与当时只有15岁的蒋经国编在同一个班级,而且排队时两人时常站在一块儿。两人在中山大学同窗共读一年,关系十分密切。蒋经国时常称邓小平是“大哥”、“学长”。邓小平回忆道,蒋经国在中山大学里“学习得不错”。邓小平在莫斯科读书近一年,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并善于用所学的马列原理解释中国革命问题。一些独到见解,常常赢得同学们的称赞。

  ──郝智慧著:《邓小平军事生涯》解放军出版社1996年版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冯玉祥曾召开过一次会议,在会上表示将要反共“清党”。这时,邓小平立即站出来连喊3声:“打倒蒋介石!打倒蒋介石!打倒蒋介石!”敢于这样做,是需要相当大的勇气的。那时候,有谁能知道冯玉祥会怎样对付共产党?几十年后,邓小平回忆说:1927年蒋介石清党的时候,别人都在杀共产党,他(冯玉祥)对我们的态度还是比较缓和的,礼送出境。“礼送出境”的共产党员大约有240多人。冯玉祥将他们用一个闷罐车皮拉到武胜关,让他们下车,即算了事。邓小平没有同这些人一起行动,而是在6月底的某个时间离开了西安,经郑州到武汉寻找中共中央去了。

  邓小平到达武汉即向中央军委报到。也是在这里,为了适应党的秘密工作需要,他开始使用“邓小平”这个名字。邓小平报到后,担任中央秘书工作。领导他的中央秘书长也姓邓,是邓中夏。邓小平到达武汉时,正是中国革命面临极大困难的转折关头。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于7月中旬即不再视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的是五人常委:张国焘、周恩来、李维汉、李立三、张太雷。很快,中共中央决定举行南昌起义。周恩来、李立三、邓中夏等相继到南昌去了。李维汉继任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则在李维汉的领导下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作为中央秘书长,邓小平不仅要协助中央政治局常委周恩来等领导人处理中央日常工作,还要列席和参加中央各种会议,负责处理文件、电报、交通、经费、会议安排等。最为重要的工作是当时的中央领导人需要不断地变换居住地点和姓名,住处一个月半个月就要更换一次。为了秘密工作的需要,中央领导人之间都互不知道别人的住地。掌握和安排所有中央负责人、各处中央秘密机关的地点以及联系办法等绝密情况的只有邓小平。为了工作方便,邓小平开过杂货铺,当过杂货铺老板,还当过古董店的老板。他时而西服革履,时而长袍马褂,去平民居住的地方就换上工人衣服,到上层人士公馆别墅就身着礼服像个官僚绅士。一年多的秘密工作,使邓小平养成了思维严谨、处事细密、当机立断、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在邓小平做中央秘书长的一年多时间内,中共中央在上海的安全工作一直是很出色的,这无疑与邓小平的精明强干、机灵聪慧密不可分。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指挥渡江战役

  淮海战役胜利后,邓小平和陈毅到西柏坡参加七届二中全会。会后,毛泽东对邓小平说:渡江战役就交给你指挥了。1949年4月20日20时,渡江战役按预定计划开始。在总前委的统一指挥下,东、中、西3路大军在西起九江、东至江阴的长江防线上全线出击,强渡长江,一举突破长江天险。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了国民党统治的中心──南京。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从南京总统府的旗杆上落下,代之以共产党那鲜艳的红旗。邓小平和陈毅走进总统府几十年后,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问父亲:“你们在蒋介石的总统宝座上坐了坐吗?”邓小平微笑了:“总要坐一坐嘛!”南京解放之后,邓小平、陈毅指挥部队横扫江南,直通上海。5月27日,上海战役结束,歼敌15万人,上海获得了新生。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文革”中谪居江西

  1969年10月的一天,南昌市郊的向塘机场,降落了一架飞机。汽车拖着舷梯靠近了机舱。邓小平、卓琳和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走下了舷梯。从此,他们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谪居生活。这是一段异常艰难的日子,但是,邓小平丝毫没有松懈自己的斗志。虽然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沉默中度过的,但他的大脑并没有停止思考,他在忧虑,在为中国今后的发展而忧虑。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厂。在“文化大革命”艰难的岁月中,这个小厂却同20世纪中国的一位世纪伟人──邓小平,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邓小平在江西安顿下来之后,他和卓琳被指定在这个小工厂参加劳动。邓小平到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参加劳动,这是工厂的工人们根本没有想到的事。在邓小平还被冠以“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大帽子的情况下,这个小工厂的工人们对邓小平的到来,充满了好奇心。他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尽管如此,工人们还是以他们那诚恳正直热情的态度迎接了这位遭受极不公正待遇的老人。

  邓小平在劳动中赢得了工人们的尊敬和爱戴。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的工人师傅们在那是非颠倒的岁月里,以自己所能尽的最大努力来使这位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崇高威望的所谓“党内第二号走资派”减少痛苦,能够生活得安定一些。他们确实这样做了,并且做得还不坏。在邓小平到工厂劳动的前夕,工厂处理了厂里谁也惹不起的一个“造反派”。有一次开会,这个“造反派”带头呼口号,把“打倒刘”喊成了“打倒毛”。事出后,工人们认为这是一个“机会”,将他调离了新建县。这无疑是有利于邓小平来劳动时保持厂区的平静的。

  邓小平的沉默具有惊人的力量。毛泽东发现他这种性格后,曾说他是“绵里藏针”。确实,每一个了解邓小平的人都知道:邓小平的任何个人与家庭的痛苦,都难以从他的外表上看到点滴痕迹。邓小平具有超乎寻常的战胜困难与痛苦的毅力。然而,能够战胜困难与痛苦并不意味着他不曾感受到这些困难与痛苦,相反,他的心灵所感受到的比平常人要沉重得多。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的时候,那场史无前例的“文革”所带来的不幸与巨痛,便在邓小平脑海中一幕幕闪现,使他难以入眠。个人的屈辱、家庭的不幸、国家的动乱、人民的灾难……一桩桩、一件件,不停地在他的脑海里出现。他为他所爱着的党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焦虑,为远离自己的儿女们担忧。但是,邓小平以坚强的毅力,顽强地支撑着、坚持着,怀着一颗永远不变的赤诚之心,默默地与困难和痛苦抗争着。而工人师傅们所给予他们夫妇俩的信任和关怀,向他们表示出的无价的友情,常常使他遭受创痛的心灵得到无限的慰藉。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对“左倾”错误的抵制

  公共食堂,是在大跃进、人民公社运动中产生出来的“新生事物”,当时被称为“共产主义的创举”。但邓小平恰恰是抓住了群众最不满意的公共食堂问题,开始了他在城镇农村的调查研究。1961年4月7日到21日,邓小平深入到京郊顺义县,亲身了解农村的实际情况。邓小平到顺义后,首先抓住食堂问题了解情况,并采取办法着手解决。4月15日,邓小平在北小营召开了田上辇、北小营、仇家店等大队支书、生产队长参加的座谈会,反复询问干部:“公共食堂是吃好,还是不吃好?”当时多数人不敢说不吃好。随邓小平来调查的卓琳由于在上辇村孙旺家住了一个星期,了解实情,就告诉邓小平:“上辇吃食堂是假的,由食堂分粮食,社员自己回家做饭吃才是真的。”邓小平听后高兴地说:“你们村的干部对共产风、平调风顶得好,锅、碗、瓢、盆没有被刮跑,锁没有砸,门没有拆,是很好的事,而且你们村把生产搞上去了,粮食单产1959年达到540斤,比1958年提高60多斤,副业收入3万多元。社员生活水平提高了,对国家的贡献也大了。你们的好经验应该总结一下,推广下去。”他还指出:吃食堂光荣,不吃食堂也光荣,吃不吃食堂由群众决定。在牛山公社白庙村,邓小平看到食堂已经停火,只养着一头20多公斤重的小猪。在深入农户访问时,他看到一位老大娘养着羊,猪圈却空着,便问:“您养羊,为什么不养猪?”大娘说:“还养猪,人还没吃的呢!”

  邓小平经过深入的考察了解,觉得问题严重。他在桑园村召开的社队干部会上明确说:“吃食堂是社会主义,不吃食堂也是社会主义。以前不管是中央哪个文件上说的,也不管是哪个领导说的,都以我现在说的为准。根据群众的意见,决定食堂的去留。”在公社、管理区、大队干部座谈会上,一些干部反映说,有些群众愿意办农忙季节食堂,冬季时自己回家做饭吃。邓小平说:“这样也可以,一年农忙6个月吃公共食堂,农闲时自己回家做饭吃,还可以解决社员冬天烧炕取暖的问题,能节省一些煤。”邓小平的指示像春风一样,很快吹散了干部群众心中的积云,吹到了千家万户。第二天,仅上辇村就有250多户退出了食堂,余下的也仅仅坚持了两个月。

  ──苏杭编著:《走向辉煌──历史巨变与邓小平》济南出版社1998年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指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是:

  (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邓小平在报告中强调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告诉我们,不打破思想僵化,不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可见,能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际上是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党中央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形成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正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解放思想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这是对20多年来党的政治路线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也是建国以来党史上的重要转折。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一再指出: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搞现代化建设就是最大的政治。他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所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转折,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重点的转移,而是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从封闭转到开放,从固守成规转到各方面的改革”。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20年的实践证明,党中央始终贯彻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坚持两个基本点不动摇,因而取得伟大的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是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的。

  (3)开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早在1978年7—9月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务虚会上,李先念在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时,就提出了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实行对外开放的思路和方针。十一届三中全会根据国务院经济工作务虚会精神和代表们的意见,对经济管理体制和经营管理方法着手进行改革,做出了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合作关系,努力采用世界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的决策。这些决策以后逐步发展为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改革开放,虽然在当时还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举措,人们的认识还有很大的历史局限性,但确实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4)开始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调整和加强中央领导机构,充实领导成员。全会增选陈云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增选邓颖超、胡耀邦、王震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增补黄克诚、宋任穷、胡乔木、习仲勋、王任重、黄火青、陈再道、韩光、周惠为中央委员,以后提请党的十二大予以追认。这是全国解放以来所没有过的临时措施,这一临时措施是根据当时实际情况的变化、工作的需要和许多与会代表的意见做出的。在这次会议上,虽然华国锋仍然是党中央主席,但就指导思想和路线政策的确立来说,邓小平实际上已成为党中央的领导核心。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是一个错误的方针。它的内容是:“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这一错误方针是由华国锋提出来的,在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的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中公布。当时,正是在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随着揭发批判“四人帮”运动的开展,广大干部和群众越来越迫切地要求彻底查清和彻底摧毁“四人帮”的反革命帮派体系;对包括“天安门事件”在内的一大批冤、假、错案进行平反;希望在全党、全国享有崇高威望的邓小平同志和陈云同志尽快出来参加中央的领导工作。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两个凡是”,引起了广大干部特别是老干部的忧虑,如果按照“两个凡是”的方针办事,那么“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就不能克服,人民群众的希望就要落空。“两个凡是”之所以是错误的方针,这是因为:第一、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第二、它背离了我们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革命学风和优良传统。第三、“两个凡是”的方针,实际上是借口“高举”,把毛泽东同志的只言片语当作不可移易的金科玉律,这本身就违背了毛泽东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违背我们党所采取的“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正确立场。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教育全党和全国人民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认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功绩,完整地、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这对我们端正思想路线,完成拨乱反正,保证我们党的工作继续胜利前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成为当时最为紧迫的任务。邓小平率先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提出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支持和领导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1)支持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大讨论

  1978年5月10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党校《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发表了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逐渐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78年6月,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邓小平指出:“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批判了一些人教条地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本本当作真理的标准,而不是真正理解他们思想中的精髓。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思想。通过这场讨论,全党上下以及全国人民解放了思想,为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基础。

  (2)发表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1978年12月13日,在为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做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他高度评价了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强调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性,他说:“目前进行的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的讨论,实际上也是要不要解放思想的争论。大家认为进行这个争论很有必要,意义很大。从争论的情况来看,越看越重要。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顺利进行,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争论,的确是个思想路线问题,是个政治问题,是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这个讲话实际上是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正是这个讲话,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终在全党重新确立起来,因此,这一讲话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

  邓小平离开深圳后,又分别到珠海、上海进行视察。他走到哪里,就把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哪里。在南巡期间,为使中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为廓清中国人民头脑中的迷雾,为反击“左”倾思潮对改革开放的攻击,他发表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谈话,鼓起了改革开放的东风。他认为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革命。他说: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他鼓励人们:“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针对阻挠改革开放的“左”倾阴霾,邓小平一针见血地指出:现在,有右的东西影响我们,也有“左”的东西影响我们。根深蒂固的还是“左”的东西。有些理论家、政治家,拿大帽子吓唬人,不是右,而是“左”。“左”带有革命的色彩,好像越“左”越革命。“左”的东西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可怕呀!一个好好的东西,一下子被它搞掉了。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怎样判断改革开放出现的新鲜事物是姓“社”还是姓“资”,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标准: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的南巡讲话,提出了一系列关系到改革开放和中国社会主义前途的重要论断,明确回答了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犹如和煦的春风,吹开了在中国上空飘浮着的“左”倾阴霾。

  3.学术观点

  关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有的同志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逻辑起点,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划分为形成主题、形成轮廓和形成体系三个阶段,对邓小平理论发展史的研究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种分期法有不妥之处,既把邓小平理论形成的起点定得过迟,又把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看得过长了。我们认为,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和发展从1975年到1997年党的十五大,可以划分为形成、成熟和发展三个时期,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也历经初步确立,正式确立和进一步确立三个阶段。(1)1975—1978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时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初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由于邓小平理论在1978年底已经形成,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才在实际上成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三中全会才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胜利召开。这标志着邓小平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邓小平理论已被我们党所接受。(2)1978—1992年是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时期,党的十四大正式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和初步确立邓小平理论在我们党的指导地位,为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成熟创造了重要条件。邓小平理论的成熟时期经过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十二大的理论论证、十二大至十三大的理论完善和十三大至十四大的理论体系化三个阶段。(3)1992—1997年是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时期,党的十五大进一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党的十五大又明确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概念,并把邓小平理论正式写进党章,以党的根本大法的形式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肯定下来,这反映了我们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既坚持又发展的科学态度。从邓小平理论形成、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不仅正式宣告了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而且初步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这是一场对拨乱反正乃至对整个历史新时期都具有重大影响的全国范围的思想解放运动。党史界对这场讨论同拨乱反正之间的密切关系及其对于拨乱反正的促进作用等问题,有比较一致的看法。许多研究论著都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拨乱反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如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当事人之一杨西光几次撰文指出,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展开以前,当时《人民日报》和其他许多报纸以及社会舆论已经就教育上的“两个估计”问题,所谓“文艺黑线”问题,“走资派”与老干部问题,知识分子问题等,特别是天安门事件问题,强烈地提出了拨乱反正的要求。而当时有的人则阻止和妨碍这些问题的讨论,并且继续设置禁区。当时两条思想路线的争论,已经在相当范围内展开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表的。王洪模等著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一书还谈到:粉碎“四人帮”以后,华国锋等继续坚持“左”倾指导思想,推行“两个凡是”的方针,在思想理论上设禁区,严重阻碍着拨乱反正的进行。因此,批判“两个凡是”,就成为开展拨乱反正的前提条件。而批判“两个凡是”,主要的问题就是应确定检验和评判一切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是非的根本标准。所以,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形势发展的需要,是拨乱反正在触及到指导思想问题时必然要提出并解决的问题。党史界认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不仅对于拨乱反正的深入和成功起了巨大推动作用,而且还为后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实现党的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奠定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对于这场讨论给予了高度评价,指出它对于促进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解放,端正思想路线,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大家在研究中还普遍感到,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支持和引导,是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得以冲破阻力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如果不是邓小平和一批老一辈革命家对“两个凡是”的观点及时进行批评,及时提出并反复阐述实事求是的思想主张,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形成、开展并最终发展成意义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都是难以想像的。

  孙大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拨乱反正的研究综述》,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2期

  4.插图

  (略)

  5.参考资料目录

  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1年版。

  郭大均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49—1993)》,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朱育和主编:《中国革命史通论》(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岂之主编杨先材本卷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程中原、夏杏珍:《历史转折论──从遵义会议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盖军主编:《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八十年》,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版。

  关海庭:《“文化大革命”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7年第1期。

  朱佳木:《胡乔木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2期。

  汪青松:《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理论创立的标志和走向成熟的起点》,载《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