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股票对照表:人教版历史选修4教师用书第四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6 11:00:19
第1课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

  孙中山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与深远影响。

  难点

  孙中山思想的转变历程。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五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和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孙中山早年的革命志向、推翻封建君主专制的斗争、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和促成国共合作。这些内容一方面介绍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历程,说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的中国,为救国救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与探索,以及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伟大贡献。另一方面,也说明中国今天的繁荣与稳定、民主与独立是经过几代人不懈的艰难探索、浴血奋斗得来的,要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本课内容以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为线索,与内容相关的不同时期的图片、史料、文字资源十分丰富,建议教学中适当补充,并将本课内容投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国际大背景中,增加学生对孙中山革命生涯的了解,为学生正确认识其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和革命的局限性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由文字和照片两部分组成,介绍孙中山──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文字部分重点指出,建国后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的南侧都要竖起孙中山的巨幅画像,旨在说明孙中山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建议教师首先指导学生阅读引文,观看照片。向学生提问,问题一:引文中提到的对20世纪的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三个巨人是谁?问题二:其中孙中山对20世纪的中国民主革命做出过哪些贡献?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弃医从政图谋救国”

  教材叙述了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之前的生活、求学和从政经历。重点强调了他从“医人”到“医国”的思想转变。早年的国外生活和求学经历,使他萌生了“改良祖国,拯救同群”的愿望;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他认识到“医国”比“医人”更重要;上书李鸿章受挫,让他认识到清政府无可救药的反动腐朽本质,决心投身民主革命,武装推翻清政府。

  这一目谈到孙中山从政救国的原因时,应以“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的刺激”作为核心和重点,早年接受的西方式教育以及国外生活求学经历,使他向往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但此时的孙中山还不是一个革命者,受时代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他把挽救危亡的希望寄托在清政府身上。上书李鸿章是他以改良主义的美好愿望向腐败的清政府投去的最后一次热情尝试。然而上书的失败,使他彻底丢掉了改良主义的幻想,认清了清政府无可救药的腐败反动本质,毅然下定决心,拿起武器,走上反清革命道路。上书受挫是他从改良主义转向革命共和的一个契机,从他一生的革命活动看,是他思想上第一次重大转变。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回顾所学过的自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前夕,民族危机日益严重的史实,为人物的出场活动预先构置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可提出两个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问题一:孙中山为什么认为“医国”比“医人”更重要?问题二:美国历史学家史扶邻曾说过:“作为一个接受了几乎全部西方教育的人和一个现代医学潜在的先行者,孙中山所具备的条件使他将更多地求助于支持清王朝的改良主义者,而不是更多地求助于三合会。”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学思之窗”中孙中山对职业选择认识的有关内容,展开讨论,引入现实,启发学生思考:职业选择与服务祖国、个人理想抱负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关系。

  第二目“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教材以孙中山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活动为线索,叙述了从兴中会到同盟会的发展过程。从事革命斗争,迫切需要有力的组织和明确的政治主张。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斗争纲领。这是中国历史上资产阶级的第一个革命纲领,是孙中山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思想的初步萌芽。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遭清政府通缉流亡海外,这一时期国内出现多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孙中山在革命实践中深深地感到革命力量有迫切联合的必要。1905年8月,孙中山以兴中会、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部分成员,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即后来的三民主义。同盟会的建立和三民主义的提出,极大地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从此,中国的民主革命运动进入一个新阶段。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目内容时,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孙中山在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过程中,其思想认识的不断深入、发展与演变,政治纲领的不断充实与发展。三民主义的提出有一个历史发展过程,是与孙中山的革命认识与实践活动,与当时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密切相关。教师应帮助学生回顾过去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与理解。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中孙中山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时对留学生发表演讲的内容,围绕问题,结合史实,展开讨论。

  第三目“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教材围绕孙中山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展开叙述,交代了武昌起义前的革命准备工作,以及临时政府建立后孙中山制定和颁布的一系列改革和进步法令,高度评价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同盟会成立以后,首要的任务是统一认识,肃清改良派的影响。经过三年的激烈论战,革命派批驳了保皇派的言论,传播了民主革命思想,取得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权,为后来辛亥革命的胜利,做了重要的思想准备。在这场斗争中,孙中山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革命民主派的旗帜。与此同时,孙中山连续组织和领导了九次武装起义。虽然这些起义因为缺乏群众基础和条件不成熟而失败,但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统治,激发了群众斗志,促进了人民大众的觉醒,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重要准备。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清王朝土崩瓦解。武昌起义的胜利和各省的迅速响应,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多年革命宣传和革命斗争所结出的果实。孙中山作为公认的革命领袖,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任临时大总统,组成中华民国临时政府。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宣布退位,结束了中国历史长达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颁布带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之一。由于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强大压力与革命党本身的涣散无力,孙中山被迫在清帝退位后,辞去临时大总统一职,让位于袁世凯,共和制度名存实亡。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个革命最直接的结果是通过暴力方式,一举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也是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历史功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打开了一条新的宽阔道路。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这一目内容时,帮助学生回顾过去所接触过的相关知识,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教师应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有关介绍,与教材内容互相印证补充,帮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这一历史过程和孙中山的思想与革命实践活动。同时建议教师引导学生围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展开探究。

  第四目“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

  教材以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作为重点展开叙述,并在叙述中阐述捍卫共和斗争屡屡失败的原因。

  辞去大总统后,孙中山积极宣传民生主义,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相关介绍,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段历史事实。1913年,袁世凯刺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孙中山主张武力讨袁。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这一历史事实。7月,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失败后再度出走日本。袁世凯复辟失败,孙中山回到国内,继续为捍卫共和制度而斗争。1917年7月,因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除《临时约法》,孙中山联合西南军阀,领导护法斗争。但是受到军阀、政客的排挤,护法运动失败。这使孙中山深刻地认识到南北军阀是一丘之貉。1920年底,他返回广州,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但由于陈炯明的叛乱,二次护法亦告失败。虽然他坚持斗争,但孱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重点放在:孙中山捍卫民主共和的种种努力和活动;这些努力和活动均告失败的原因。在学习中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坚定的民主共和的捍卫者,其“一往无前,愈挫愈勇”的可贵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同时也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理想和斗争方式在当时中国的现实条件下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绝境,历史期待着翻开新的一页。

  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思之窗”,通过探究活动加深对本目的理解。

  第五目“促成国共合作”

  教材以孙中山促成国共合作为重点,着重叙述了孙中山思想的伟大转变,并对孙中山一生的革命事业,伟大的历史功绩作出高度评价。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后,将教学重点放在国共合作与新三民主义的认识和评价上。

  护法运动的失败,给孙中山带来极大困惑。在此情况下,他渴望着开拓新的斗争道路和采取新的方法,寻求能够摆脱困境并推进中国革命的新力量。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给予孙中山积极的影响和有益的帮助。孙中山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肩负的民主革命同自己倡导的国民革命,二者的基本任务是一致的,是时代和人民的需要。1924年1月,在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孙中山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主张,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奠定了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孙中山和共产党人的合作,使他的革命活动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无论是他的思想还是他的实践,都发生了巨大的飞跃。同年10月北京政变后,孙中山为了迅速实现全国的统一,毅然决定接受冯玉祥等人的邀请,离粤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在北京逝世。

  孙中山和共产党人首次进行的国共合作,不仅实现了北伐的大业,还为此后的中国革命树立了两党并肩战斗的楷模。1937年,在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之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再次携手,从而实现了抗日救国大业。今天,在共同完成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大统一和振兴发达的事业中,首次国共合作的经验与教训,依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孙中山的国共合作思想是伟大的,他为实现首次国共合作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后来者应加以继承和发扬。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弃医从政图谋救国一目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孙中山弃医从政的原因是民族危机加深的结果,可采用谈话法,例如:课文中“五年后以全校最优的成绩毕业”,说明他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可他最终选择了从政的道路,这是不是很可惜?这个选择是否正确?为什么?关于上书清政府,可设计讨论与思考:假如上书成功是否还会有以后的辛亥革命?以培养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探究,客观辩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目。教师首先指出“团体”与“政党”的区别。教材引用了两段材料和一幅照片,可直接让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最早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和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提问:怎样认识兴中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的成立使中国的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怎样的新阶段?以培养学生抓住问题本质进行分析的能力。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一目。首先学生自读课文回答:(1)归纳辛亥革命前孙中山所做的两方面的准备;(2)写出辛亥革命中的大事年表。培养学生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多媒体出示毛泽东的话“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7页),参考“历史纵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提问:毛泽东所说的革命性、民主性在约法中是如何体现的?缺点有哪些?使学生加深对辛亥革命成果的认识。

  为捍卫民主共和而斗争一目。首先,学生阅读课文,列举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而做出的努力;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探究:为什么孙中山的种种努力均告失败?使学生认识,孙中山的资产阶级革命方案因受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最终走向绝境。通过回答“学思之窗”的问题使学生认识到孙中山曾努力改造中国政治、经济状况,但无一例外地失败了,进一步认识政治体制对经济发展和国家命运的重大影响。教师可联系现实,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由于政治经济体制的改变,使经济出现腾飞。因此,孙中山的无奈,正是由于没有解决政治经济体制问题,经济思想也就无法实现,促使他再次走上探索革命的道路。

  促成国共合作一目,通过回答“学思之窗”,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感受孙中山一生最可宝贵的品质就是从不停止对真理的探索,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引文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画像。

  图片二:孙中山的放大画像。

  案例二讲创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时,出示图片和材料。

  图片:1896年孙中山在伦敦蒙难时的照片。

  材料:三民主义与同盟会的纲领。

  通过材料比较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民主义的进步性。

  案例三讲领导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时出示一组材料和照片。

  图片一:中华民国建立。

  图片二:清帝退位。

  材料:毛泽东的话“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好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127页)。

  通过展示图片,加深学生对辛亥革命成果的感性认识,通过对材料的深层分析,使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案例四讲促成国共合作时,向学生展示一组材料。

  孙中山的遗嘱。

  通过几份遗嘱的展示,使学生对孙中山一生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以及一生最可贵的对真理的不懈探索精神产生敬佩之情,以此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你怎样看待孙中山对职业选择的认识?

  解题关键: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思路引领:青年人的职业选择与国家命运与民族前途的关系。

  答案提示:孙中山弃医从政,充分体现了个人职业选择以国家前途、民族未来为重。只有国家独立、富强,个人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孙中山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做出了哪些贡献?

  解题关键:孙中山为推翻君主专制和巩固民主共和所从事的斗争。

  思路引领:孙中山一生的革命活动。

  答案提示: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

  2.如何评价孙中山的历史功绩?

  解题关键:孙中山引领中国走向现代化。

  思路引领:孙中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对中国历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答案提示:孙中山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为改造中国耗尽毕生的精力,在历史上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他所领导的辛亥革命引发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捍卫民主共和,促成国共合作,对中国和世界革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中国站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位伟人,是亚洲觉醒的先驱。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略)

  2.阅读与思考:

  在以上材料中,孙中山认为中国之大患各是什么?将材料(2)与材料(1)对比,可以看出孙中山在思想认识上有哪些进步?

  解题关键:孙中山对中国社会现实认识的逐步深入。

  思路引领:孙中山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渐加深。

  答案提示:材料(1)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军阀混战,材料(2)认为中国之大患是北洋军阀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奴役。

  其进步:由最初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到认清帝国主义的真实面目,要使中国独立富强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上李鸿章书(节选)

  (1894年6月)《上李鸿章书》,共8000余字,孙中山在这次上书里,主张以西方资产阶级为楷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发展工农业生产,使工商业摆脱封建束缚;改革教育制度和选拔人才的制度,达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的。信的基本内容,就是希望统治阶级上层由上而下地实行一些资本主义的改良措施,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孙中山的这些要求,是他早期学习西方的一大成果,也反映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表达了正在成长中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求解除封建主义束缚,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是确有进步意义的主张。

  宫太傅爵中堂钧座:

  …………

  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不尽在于船坚炮利、垒固兵强,而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此四事者,富强之大经,治国之大本也。我国家欲恢扩宏图,勤求远略,仿行西法以筹自强,而不急于此四者,徒惟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

  所谓人能尽其才者,在教养有道,鼓励有方,任使得法也。……

  ……所谓地能尽其利者,在农政有官,农务有学,耕耨有器也。……

  ……所谓物能尽其用者,在穷理日精,机器日巧,不作无益以害有益者也。……

  ……所谓货能畅其流者,在关卡之无阻难,保商之有善法,多轮船铁道之载运也。……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8-13页。

  檀香山兴中会盟书

  (1894年11月24日)

  联盟人某省某县人某某,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倘有贰心,神明鉴察。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0页。

  兴中会章程

  (1894年11月24日)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赏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造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荼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方令强邻环列,虎视膺瞵,久垂涎于中华之五金之富、物产之饶。蚕食鲸吞,已效尤接踵;瓜分豆剖,实堪虑于目前。有心人不禁大声疾呼,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之将倾。用特集会众以兴中,协贤豪共济,抒此时艰,奠我华夏。仰诸同志,盍去勉旃!谨定规条,胪列如下:

  一、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盖我中华,受外国欺凌,已非一日。皆由内外隔绝,上下之情罔通,国体抑损而不知,自民受制而无告。苦厄日深,为害何极!兹特联络中外华人,创兴是会,以申民志而扶国宗。

  二、凡入会之人,每名捐会底银五元。另有义捐以助经费,随人惟力是视,务宜踊跃赴义。

  三、本会公举正副主席各一位,正副文案各一位,管库一位,值理八位,差委二位,以专司理会中事务。

  四、每逢礼拜四晚,本会集议一次。正副主席必要一位赴会,方能开议。

  五、凡会中所收会底各银,必要由管库存贮妥当,或贮银行以备有事调用。惟管库须有殷商二名担保,以昭郑重。

  六、凡会中捐助各银,皆为帮助国家之用,在此不得动支,以省浮费。如或会中偶遇别事要用小费者,可由会友集议妥允,然后支给。

  七、凡新入会者,须要会友一位引荐担保,方得准他入会。

  八、凡会内所议各事,当照舍少从多之例而行,以昭公允。

  九、凡以上所订规条,各友须要恪守。倘有善法,亦可随时当众议订加增,以臻完美。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19-20页。

  《民报》发刊词

  (1905年10月20日)

  …………

  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罗马之亡,民族主义兴,而欧洲各国以独立。洎自帝其国,威行专制,在下者不堪其苦,则民权主义起。十八世纪之末,十九世纪之初,专制仆而立宪政体殖焉。世界开化,人智益蒸,物质发舒,百年锐于千载,经济问题继政治问题之后,则民生主义跃跃然动,二十世纪不得不为民生主义之擅场时代也。是三大主义皆基本于民,递嬗变易,而欧美之人种胥冶化焉。其他旋维于小己大群之间而成为故说者,皆此三者之充满发挥而旁及者耳。……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是故或于人为既往之陈迹,或于我为方来之大患,要为缮吾群所有事,则不可不并时而弛张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

  (1912年1月1日)

  中华民国缔造之始,而文以不德,膺临时大总统之任,夙夜戒惧,虑无以副国民之望。夫中国专制政治之毒,至二百余年来而滋甚,一旦以国民之力踣而去之,起事不过数旬,光复已十余行省,自有历史以来成功未有如是之速也。国民以为于内无统一之机关,于外无对待之主体,建设之事更不容缓,于是以组织临时政府之责相属。自推功让能之观念以言,文所不敢任也;自服务尽责之观念以言,则文所不敢辞也。是用黾勉从国民之后,能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以达革命之宗旨,完国民之志愿,端在今日。敢披沥肝胆,为国民告:

  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武汉首义,十数行省先后独立。所谓独立,对于清廷为脱离,对于各省为联合。蒙古、西藏,意亦同此。行动既一,决无歧趋,枢机成于中央,斯经纬周于四至。──是曰领土之统一。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虽编制或不一,号令或不齐,而目的所在则无不同。由共同之目的,以为共同之行动,整齐划一,夫岂其难?──是曰军政之统一。

  国家幅员辽阔,各省自有其风气所宜。前此清廷强以中央集权之法行之,遂其伪立宪之术;今者各省联合,互谋自治,此后行政,期于中央政府与各省之关系调剂得宜。大纲既挈,条目自举。──是曰内治之统一。

  满清时代,借立宪之名,行敛财之实,杂捐苛细,民不聊生。此后国家经费,取给于民,必期合于理财学理,而尤在改良社会经济组织,使人民知有生之乐。──是曰财政之统一。

  以上数者,为政务之方针,持此进行,庶无大过。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关于五四运动

  (1920年1月29日)

  …………

  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之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82页。

  2.课文注释

  中国同盟会

  清末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在孙中山的倡导下,以兴中会和华兴会为基础,联络光复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8月20日在日本东京成立,孙中山出任总理,黄兴等分任执事、评议、司法三部工作。正式确立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纲领。同年10月孙中山把这个纲领归结为三民主义即民族、民权、民生主义;制订《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发刊《民报》,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改良派展开论战;在国内外各地建立组织,联络华侨、会党和新军,组织领导反清武装斗争。自1906年起,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冈起义、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和1911年(宣统三年)4月广州起义(黄花岗之役)。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起响应,爆发了全国性的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同盟会本部由日本东京迁至上海,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又迁至南京。1912年(民国元年)8月25日,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同盟会对于推翻帝制与建立共和,曾做出伟大贡献。同盟会的弱点,是民族资产阶级软弱性的集中表现;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与它的领导政党的不健全密切相关。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公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献。1912年3月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11日公布施行。计分总纲、人民、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国务员、法院、附则等七章,共五十六条。①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规定“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领土为二十二行省、内外蒙古、西藏、青海”;“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②临时约法体现了民主主义精神。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和信教的自由;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同时规定,人民有纳税、服役等义务。③在政府的组织形式上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规定全国的立法权属于临时参议院,参议院有权议决一切法律、预算、决算、税法、币制及度量衡准则,募集公债,选举产生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弹劾大总统和国务员。对临时大总统行使的重要权利,具有同意权和最后决定权。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统帅全国海陆军,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等,但行使职权时,须有国务员副署。受参议院弹劾时,由最高法院组成特别法庭审判;法官有独立审判的权利。它否定了集大权于一身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此外,还规定了“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体现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要求。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胜利的重要成果,是一个历史性的进步。1914年5月被袁世凯废除,由《中华民国约法》取代。

  李鸿章

  李鸿章(1823—1901)清末安徽合肥人,字少荃。道光进士,授编修。1853年(咸丰三年)在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后投曾国藩,被曾保荐编练淮军。次年在上海和太平军作战,升任江苏巡抚,与戈登所部“常胜军”先后陷苏州、常州。1865年署两江总督。次年取代曾国藩任钦差大臣,督军务,后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达二十余年,掌管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洋务派首领。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开办近代军事工业,标榜“自强求富”,先后设立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上海织布局等企业,并利用海关税收购买军火和军舰,扩充淮军势力。1885年(光绪十一年)在中法战争中,与法国签订《中法新约》,从此法国侵略势力伸入云南和广西;同年,海军衙门成立,任会办。1888年建成北洋海军。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他避战求和,招致战争失败和北洋海军的覆没,签订《马关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1896年接受沙俄贿赂,签订《中俄密约》出卖主权,允许俄国在中国东北修筑铁路等。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时,参与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后被任命为全权大臣,与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善后借款

  1913年袁世凯以办理善后改革为名,向英、法、德、俄、日五国银行团进行的非法借款。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扼杀共和,消灭南方各省的革命势力,未经国会同意,指派国务总理赵秉钧、外交总长陆徵祥、财政总长周学熙为全权代表,于1913年4月26日非法与五国银行团在北京正式签订《善后借款合同》。该合同共21款。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五厘,按84%实交。但扣除折扣、到期的借款和赔款,实际收到的现金仅有998万英镑,即不及借款总额的40%。而规定47年还清的本利竟达6899万余英镑。合同规定以盐税、海关税及直隶(今河北)、河南、山东、江苏四省的中央税为担保。同时还规定中国政府须聘请外国人协助管理盐税征收事务。在北京设立盐务署,署内设立稽核总所,由中国总办一员、洋会办一员主管,又在各产盐地方设立稽核分所,由中国经理一员、洋协理一员会同担负征收、存储盐务收入之责任。从此中国盐务被帝国主义列强控制。善后借款是列强与袁世凯之间的一笔政治交易,帝国主义通过苛刻的借款条件,从中国攫取到新的重大特权和经济利益;而袁世凯得到帝国主义财政上的支持,镇压南方革命党势力,相对地巩固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三权分立

  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是根据近代分权学说建立起来的,近代的分权学说由英国的J.洛克倡导,由法国的孟德斯鸠完成。它建立的根据是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论基础是与社会契约论相结合的近代自然法学说。三权分立制度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关组织与活动的基本制度,但因各国国情有不同形式。三权分立制度对中国曾经产生过一定影响。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运用西方的分权学说,结合中国历史上的统治经验,创立了五权宪法理论,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外,加入监察、考试两权。1947年元旦,国民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权宪法”原则。

  北洋军阀

  以袁世凯为首的封建军阀集团。1895年清廷命袁在天津小站编练“新建陆军”。这支军队采用新的兵制,使用近代武器,归北洋大臣节制。1901年袁出任北洋大臣,所辖军队称北洋军。辛亥革命后,袁凭借北洋军的实力,控制中华民国中央和地方政权,出卖国家主权,镇压人民,实行独裁统治,企图恢复帝制。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化为三个派系,即皖系军阀、直系军阀和奉系军阀,彼此争权夺利不断发生政争和混战。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权,1920年7月发生了直皖战争,皖系失败下台,直系上台。1922年和1924年先后发生了两次直奉战争,直系失败后,奉系控制中央政权。不断的军阀混战,消耗了巨大的人力物力,给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北洋军阀自身的实力也受到削弱。1926年7月在国共两党合作倡导下,国民革命军进行了北伐战争,消灭了直系军阀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打击了奉系势力。1928年国民党各军事实力派联合再次北伐,奉系军阀张作霖因战败退回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关东军炸死。至此,北洋军阀的统治最后结束。北洋军的一些余部被并入国民党军队。

  袁世凯

  袁世凯(1859—1916)北洋军阀首领。字慰亭,号容庵。河南项城人。早年投靠淮军吴长庆。1882年(光绪八年)任朝鲜通商大臣。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以道员衔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军”,为其反革命事业打下基础。1898年插足维新派,又出卖维新派,深得慈禧太后赏识。次年升任山东巡抚,镇压义和团。1900年八国联军侵犯津、京时,参加帝国主义策划的“东南互保”。1901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及练兵处会办大臣,趁“新政”之机,扩编北洋军为六镇,北洋军阀势力从此形成。1907年调任军机大臣、外务部尚书。1908年被免职。1911年武昌起义后,出任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派兵向革命党进攻,要挟议和,一面威胁孙中山让位,一面逼迫清帝退位,从而窃取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职位,在北京建立了代表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独裁政府。1913年3月派人刺死宋教仁,进行“善后大借款”,发动内战,镇压孙中山领导的“二次革命”。10月,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总统,继而下令解散国民党,解散议会,篡改《临时约法》。同时推行尊孔读经,宣扬纲常名教,大造复辟帝制舆论。1915年5月接受日本提出的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12月12日悍然宣布实行帝制,改次年为洪宪元年。他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发动“护国运动”,武装讨袁,全国各地纷纷响应。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22日宣布取消帝制,仍然称大总统。6月6日,在全国人民的讨伐声中死去。

  孙中山遗嘱

  孙中山在1925年3月12日逝世前夕签署的遗嘱。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和《致苏俄遗书》三个文件。在国事遗嘱中,他总结了40年的革命经验,得出结论说:“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在家事遗嘱中,说明将遗下的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宋庆龄作为纪念,要求子女们继承他的革命遗志。在致苏俄遗书中,阐明他实行三大革命政策,坚持反帝爱国事业的坚定信念,表示“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俄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孙中山的遗嘱显示了他的爱国反帝和坚持三大政策的伟大革命精神。

  3.学术观点

  关于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孙中山上书的目的是为了观察上层统治集团的“虚实”,所以需要北上见李鸿章。其实他早已做好了颠覆清廷的准备。

  第二种观点认为,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是因为他是当时识时务的要员,如果李鸿章接受上书,在经济和政治制度上都进行改革,那么也是挽救中国的一个方法。孙中山寻求的是一个改革的切入点。

  第三种观点认为,孙中山在上书中提到的“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是很一般的改革要求,孙中山的思想是改良主义思想。

  第四种观点认为,孙中山当时上书是既有革命思想又有改良思想。

  第五种观点认为,上书李鸿章是孙中山改造中国的一部分,但他对和平改革的认识太简单,不过上书是他革命思想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环节。

  4.插图说明

  伦敦蒙难

  广州起义失败后,清政府侦骑四出,到处悬赏捉拿孙中山。1895年10月29日,孙中山由澳门潜赴香港。11月,又东渡日本,开始了他一生中的第一次政治流亡。1896年9月底,孙中山离美赴英,到达伦敦。伦敦的清使馆立即知道了孙中山到来的消息。经过了周密的布置,在10月中旬的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正当孙中山行经清使馆附近的时候,他们将他绑架了。孙中山被幽禁在清使馆的一个楼上。清朝驻英公使准备将他偷偷押回中国,如果不行,便就地杀害。但是,当这个阴谋还没有来得及实施的时候,孙中山说服了两位在清使馆服役的英国工友,通过他们,将他被囚的消息通知了他的英国友人康德黎。康德黎是孙中山在香港学医时的老师和挚友,得知这个消息后,便立刻到处奔走,设法营救。最后,孙中山终于在被囚禁十三天之后获释。这就是著名的“伦敦蒙难”。经过这次事件,孙中山在国外的影响扩大了。

  5.参考资料目录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中华书局。

  孙中山:《孙中山选集》,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尚明轩:《民国之父孙中山》,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李文海:《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5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历史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年版。

  《简明中外历史辞典》编写组:《简明中外历史辞典》,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简明社会科学词典》编辑委员会:《简明社会科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2年版。
第2课圣雄甘地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节重点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本节难点

  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评价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介绍了甘地及其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概况。印度被称为“英国皇冠上最明亮的一颗宝石”,甘地以其影响被印度人称为“圣雄”、“国父”。教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甘地及其成长历程。这些介绍有利于对近代以来印度历史的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甘地所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材涉及的内容时间跨度较大,甘地的一生多次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教材主要介绍了前两次的斗争,并扼要介绍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新发展──“英国退出印度”,二战结束前后甘地为印度的真正独立、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纷争做了大量工作。教材涉及史料时间长、跨度大、内容多,教学中有必要进行适当补充和拓展,从而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的把握与正确理解。

  本课引言是甘地成长中的一个故事,教学中建议首先对甘地的传奇一生作简单介绍。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鸦片战争爆发,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候,印度已经完全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积极思考,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新课的学习。

  第一目“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

  教材以甘地的成长历程为主线,主要介绍了甘地、甘地的主张、凤凰新村与南非的斗争及甘地成为国大党领袖等。

  (1)莫汉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印度民族解放运动著名领袖。生于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一个土邦大臣家庭,属吠舍种姓。从小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1883年就读于伦敦大学,学习法律。回国后在孟买以律师为业。1893—1914年在南非任一穆斯林商社法律顾问,目睹印度人的悲惨生活和遭受的种族歧视。1906年起领导印度侨民开展被称作“萨蒂亚格拉哈”(掌握真理)的非暴力抵抗运动,反对英、荷殖民者的种族歧视政策,逐渐形成“非暴力抵抗”的政治主张,并获得一定的成功。1915年回国后继续开展非暴力抵抗斗争。1920年12月,国大党那格普尔年会通过甘地拟定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方案”,从此,“非暴力不合作”成为国大党的指导思想和纲领性策略,甘地成为国大党最有权威的精神领袖。他发动和领导了1920—1922年和1930—1934年全国范围的轰轰烈烈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4—1934年、1940—1941年任国大党主席。1948年1月30日,因反对教派纠纷,被印度教极右分子刺死。甘地长期为印度民族独立奋斗,曾十多次绝食,三次被捕入狱。在反英不合作运动中身体力行,为抵制洋布亲自手摇纺车织布。为反对英国食盐专卖权,和群众一起自煮食盐。提倡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间团结,实行社会改良和妇女、贱民的地位平等,在人民群众中享有极高威望。因阶级局限性,反对暴力革命,对超出“非暴力”范围的群众斗争采取敌视谴责的态度,以至与英殖民当局妥协。但他发动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极广泛的群众性,沉重地打击了英国殖民统治,为印度独立奠定了基础。由于甘地为印度独立做出杰出贡献,被印度人民尊为“圣雄”和国父。

  建议在简介甘地后阅读“历史纵横”中有关材料,指出少年甘地的品质是青年学生学习的榜样。然后针对甘地的传奇经历进行讨论并设问,问题一:谈谈你对印度及甘地的认识?问题二:从甘地的奋斗经历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2)凤凰新村与南非的斗争

  在南非这个种族歧视根深蒂固的英国殖民地,甘地作为有色人种先后遭遇到了一连串的歧视与侮辱。民族自尊心和同胞在此所受的苦难,驱使他走上了领导南非印度人反种族歧视的斗争,成为引人注目的人物。正是在南非这块充满种族歧视的土地上,甘地对他曾经倾慕过的西方文明产生了否定,培养和锻炼了自己从事公众工作的能力,掌握了做一个成功律师的秘诀,基本形成了他的宗教观、人生观、社会政治观。他在南非领导的艰苦卓绝的反种族歧视斗争,为南非印度人争取到了基本平等的权利,他从中也试验成功了一种有效的武器──真理与非暴力学说及其实践。

  教学中建议引导学生思考凤凰新村与南非的斗争使甘地逐渐形成了他的非暴力理论,强调:在这一时期的反歧视斗争过程中,甘地对英帝国仍充满幻想。

  (3)国大党

  国大党,全称印度国民大会党。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政党。1885年,由退休的英国印度文官休谟创立。最初成立的20年间,它只要求在英国统治机构中让印度享有较大的代表权。1906年,它提出印度自主、抵制洋货、提倡本国工业和民族教育的斗争目标。1920年起,在甘地的领导下,对英国殖民者展开非暴力抵抗运动,曾多次遭到迫害。从1947年印度独立以来,该党一直是执政党。现在国大党分为两派,但都代表印度大地主及私人垄断资本的利益。

  1914年,甘地回到印度并很快成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

  教学中建议扼要指出国大党在印度的地位,引导学生认识国大党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之间的关系。

  第二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教材主要阐述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1)英国的殖民统治

  印度是英国最典型的殖民国家,20世纪初,印度的民族资本主义得到较快增长,印度有了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民族资产阶级。然而,英国的殖民统治妨碍着印度实现工业化,英国资本控制着一些重要的工业部门,如黄麻工业、制茶业和采矿业等。印度资本处于依附地位,印度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殖民统治和改变政治上的无权地位。

  教学中建议通过对英国殖民统治残酷性的了解,引导学生讨论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革命性与妥协性),并分析进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必要性,同时也可以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进行比较。

  (2)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该内容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建议分成以下要点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其一,英国的高压政策。一战结束后,英国为了缓和印度人民的反抗、维护对印度的殖民统治,一方面继续推行传统的“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保护并扩大落后的种姓制度,制造种姓间矛盾,煽动伊斯兰民族主义者的分裂活动;另一方面采用残酷镇压和欺骗改良相结合的反革命两面策略。1919年3月在总督的授权下,英国法官罗拉特颁布了一项法案,即“罗拉特法案”。规定总督有镇压之权,殖民当局随时可宣布戒严;不经起诉可逮捕、搜查和监督任何一个印度人;不加审讯就可判刑;警察有权解散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等。“罗拉特法案”的实行,激起印度人民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罗拉特法案”是激起印度人民反英斗争高潮的导火索,在学习时,教师可以适当补充材料,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教材。

  其二,阿姆利则惨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为维持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继续采取残酷镇压与欺骗、改良相结合的两面策略。1918年7月,英国殖民当局抛出了使印度“逐渐发展自治体制”的改革方案,以此来笼络和利用印度的买办阶级、地主阶级等既得利益者阶层,分裂和破坏印度的民族解放运动。“罗拉特法案”激起了全印度人民的强烈反对。4月1日凌晨,在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市,两名民族主义者被当局逮捕,随后约有三万市民聚集到市政府,要求释放被捕者。示威群众遭到军警镇压。4月13日,五万多人在阿姆利则市广场集会,继续抗议。群众的集会是和平的,英国军队没发任何警告便下令开枪,打死近四百人,伤千余人,这就是阿姆利则惨案。阿姆利则惨案进一步激怒了印度人民,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由此而起。

  其三,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该内容既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建议在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括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内容。

  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印度的反英情绪高涨,1920年上半年各地罢工达200多次,参加人数达150万人。1920年12月,国大党通过了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其四,1922年惨案与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结束。

  甘地的计划得到了各阶层人民的支持,1921年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入高潮。这一年各地罢工396次,参加者60余万人,甚至部分地区出现农民拒缴租税和武装暴动。但是,到了1922年,由于群众斗争突破了非暴力的界限,甘地及国大党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使印度的民族反帝运动暂时走向低潮。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建议引导学生讨论:甘地及国大党为什么决定停止这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3)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严重地打击了印度的经济,特别是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地区。危机中,英国垄断资本进一步加强对印度的压榨和掠夺,从而加剧了社会的各种矛盾,导致30年代初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重新高涨。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从1930年3月12日甘地发动的“食盐进军”开始的,他们在海滨自制食盐,号召人民反对“食盐专卖法”。印度人民冲破“和平抵抗”原则的束缚,将第二次不合作运动推向了高潮。英国殖民高层采取了反革命的两手策略:一方面镇压反英斗争,颁布特别法令,宣布国大党等不受法律保护,实行戒严,禁止群众集会和示威游行。另一方面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法,同国大党谈判,允许国大党领导在狱中开会研究不合作运动问题,同意印度建立责任自主政府。经过斗争,殖民当局被迫改变策略,释放了甘地,撤销取缔国大党的禁令,允许沿海人民煮盐,甘地亦停止了不合作运动。

  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食盐进军”的内容,使学生认识:“食盐进军”是一次典型、悲壮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

  二战期间,甘地明确提出了“英国退出印度”的主张,再次发出不合作的号召,并因此再次入狱。二战后,随着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衰弱和印度人民的激烈反抗,英国殖民当局开始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实行印巴分治。1947年,最后一任驻印总督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方案”,即“蒙巴顿方案”。同年秋,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独立。在为祖国独立解放而奋斗的同时,甘地为消除种姓制度、消除宗教纷争,开始了艰苦的“赤脚朝圣”,周游全国。1948年初,甘地在德里被印度教极端分子杀害。印巴独立标志着英国190年殖民统治的结束,但是,这种根据宗教原则的分治,给日后印巴两国带来了严重后果。

  建议教师请学生阅读“资料回放”中关于泰戈尔、爱因斯坦评价甘地的内容,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甘地对印度和世界产生的影响。启发学生认识:英国殖民主义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是导致印巴分治和南亚次大陆不稳定的始作俑者。发展中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发展壮大自己,才能抵抗新老殖民主义的入侵,才能从根本上维护自己的利益。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讲授本节教材用1课时。建议教师在讲授新课时,引导学生回顾四大文明古国,简要介绍甘地的传奇经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关于“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一目的教学。对于甘地的思想即甘地主义的学习,应适当补充,使学生总体上了解甘地的思想。教师要结合甘地的学习成长经历,让学生参与讨论甘地非暴力理论的形成,从而有利于对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的理解。

  关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一目。建议首先从总体上概述亚非拉近代以来的民族解放运动,进而指出甘地倡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中国的“五四运动”、土耳其的资产阶级革命、埃及的“华夫脱运动”和朝鲜的“三·一”运动等一起冲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甘地一生多次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为印度的独立做了大量工作。教材分别论述了前两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及其新发展。在学习中注意启发学生思考:甘地为什么两次终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进而认识作为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甘地身上存在着历史与阶级的局限性,他不可能提出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对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新发展,建议可适当拓展并联系南亚次大陆的印巴冲突,从而说明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培养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最后小结,被誉为“圣雄”、“国父”的甘地,一生经历坎坷,颇具神秘色彩,他以非暴力主张多次组织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在其50年政治生涯中,为唤醒民众的抗争意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做了大量工作。他所创立的基于真理、道义和个人精神力量的非暴力斗争理论,不仅是印度人民伟大的思想财富,而且以其广泛的世界影响成为世界人民的宝贵财富。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述“凤凰新村与‘坚持真理’”时,向学生展示一组图片。

  图片一:圣雄甘地(1869—1948)

  图片二:在非洲时的甘地

  通过不同时期的图片,补充甘地的传奇经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从而认识:伟大的历史人物也是在学习中不断走向成熟与进步的,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在学习与斗争中逐渐形成的。

  案例二讲述“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时,结合甘地在二战后为平息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暴力冲突“赤足朝圣”的图片,出示近年来南亚次大陆的印巴冲突的相关史料,向学生说明现实是历史的延续。要合理地解决当今世界的重大问题,必须对其历史追根溯源,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吸取历史教训,使历史为现实服务。

  四、问题解答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源于何处?

  解题关键:非暴力思想。

  思路引领:非暴力思想是国大党开展运动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答案提示:

  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是很复杂的。其政治哲学是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其政治思想是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劳动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2.“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它?

  解题关键:“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表现。

  思路引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答案提示:

  甘地提出的“非暴力不合作计划”,规定运动采取渐进方式,大体分三步走:印度人放弃英国殖民当局给予的头衔和名誉职位;对英国人的立法机关、法院和学校实行普遍抵制,号召家家户户恢复手工纺织并抵制英货;逐步进行抗税斗争。

  “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反映了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愿望,促进了印度人民的团结,为印度的独立奠定了基础。同时,“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这反映了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反帝斗争中的动摇性和妥协性。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对我而言,羔羊的生命和人类的生命一样地珍贵。我可不愿意为了人类的身体而取走羔羊的性命。我认为,越是无助的动物,人类越应该保护它,使它不受人类的残暴侵害。”“无论是任何时期、任何地方,我都不认为肉食对我们来说是有必要的。”“我觉得,当心灵发展到了某个阶段的时候,我们将不再为了满足食欲而残杀动物。”“一个国家伟不伟大、道德水准高不高,可以从它对待动物的方式判断出来。”

  请对甘地的以上言论进行评价。

  解题关键:素食主义。

  思路引领:非暴力思想。

  答案提示:

  甘地多次撰写文章,大力倡导素食主义,认为一个人的情欲和食欲相伴而生,因此必须从节制口腹之欲开始。反映出甘地的思想深受印度教和耆那教的“非暴力”思想影响,其主张体现了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2.阅读与思考

  甘地把非暴力抵抗看成是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手段,认为这是勇敢者的武器。他在一篇题为“武力政策”的文章中说过:“我并不是因为印度衰弱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而正是因为认识了印度的力量我才号召印度实行非暴力主义”。

  你如何理解其中“认识了印度的力量”这句话?

  解题关键:非暴力抵抗运动强调爱与真理的统一是强者的武器。

  思路引领:非暴力的理论是指导不合作运动的思想武器,为印度在二战后独立奠定了基础。

  答案提示:

  甘地代表印度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从印度的实际出发,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印度的传统,提出了非暴力不合作的斗争策略。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未带来印度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但沉重打击了英国殖民当局,为印度在二战后独立奠定了基础。但是也带来一些消极影响,甘地反对暴力革命,把民族运动局限于非暴力的框架内,影响了民族运动的进一步发展。甘地极力维护印度资产阶级对民族运动的领导权,导致了印度民族民主运动的不彻底性。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非暴力抵抗运动的诞生

  “这时候在约翰内斯堡所发生的事情,都好像在使我这种自洁的功夫成为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初步工作。我现在知道在我的生活中,所有因为‘节欲’的誓约而达到极顶的重要事件,都在暗地里替这个运动做着准备。非暴力抵抗运动的原则,是在这个运动的名称还没有发明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实在说,当这名称诞生的时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它是什么。在古吉拉特文中,我也用过英文的‘消极抵抗’这几个字来描述它。有一次我在欧洲人的一个集会上发觉‘消极抵抗’这个词句的含义太狭隘了,我还发觉它被当作是弱者的武器,其特点是仇恨,最后还可以成为暴力。因此我不得不反对这些解释,而说明印度人这个运动的真正性质。显然,印度人必须创造一个新字来表示这个斗争。”

  ──[印]甘地著杜危、吴耀宗合译:《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77-278页。

  饮食方法的更多的体验

  “我急于要在思想和言行上实行‘节欲’,我也同样热望于把大部分的时间贡献给非暴力抵抗运动的斗争,并以培养纯洁的气质来适应这种做法。因此就饮食问题来说,我又做了更多的改变以便对自己加以更大的节制。从前的一些改变,动机大多数是出于讲究卫生,可是这一回新的实验却是着眼于宗教观点。”

  “现在绝食和节制饮食在我的生活中起了更大的作用。一般说来,一个人的情欲是和食欲形影相随的。我的情形就是这样。为了控制情欲和食欲,我遇到过不少困难,就是现在我还不敢说我已经完全把它们克服了。我自以为是一个能吃能喝的人。在那种情况下,朋友们认为我应该克制的东西,我却没有感觉到。如果我的克制能力达不到现有的程度,我就降低到比野兽还不如的地步,自己也就老早完蛋了。然而,正是因为我认识到自己的缺点,我才能以更大的努力克服它们,正是由于这些努力,这些年来我才能够振作起来工作。”

  ──[印]甘地著杜危、吴耀宗合译:《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第279页。

  2.课文注释

  甘地的“坚持真理”

  甘地的“坚持真理”原则是以他的“真理”和“非暴力”理论为基础的,换句话说,“坚持真理”就是“真理”和“非暴力”学说在社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坚持真理”(Satygraha)一词原文为甘地家乡的古吉拉特语。这个词由两部分组成:“Satya”意为“真理”,“graha”意为“坚持”或“执著”,两者合起来则译为“坚持真理”,在英文中这个词常常被译为“真理的力量”,“心灵的力量”或“爱的力量”。当我们理解了甘地的“真理”和“非暴力”的含义之后,再来分析其“坚持真理”的思想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按照甘地的观点,真理就是神,神性寓居于每个人心中,每个人内含的神性就是最高神性,即最高“善”和“爱”的显现;只要人们牢牢地抓住自己内心中的神性,坚持依靠自己内在的“善”和“爱”,就会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通过这种精神力量就能战胜邪恶:清除社会的各种罪恶现象。甘地甚至把这种精神力量看作是反对暴力、专制和非正义的惟一力量。

  甘地的“坚持真理”原则,是以虔诚的宗教信仰和严格的道德修养为前提的。甘地认为,一个坚持真理者能够忘我地追求真理,甚至在危难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惜牺牲生命,就是因为他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即使今生得不到善报,来世也必得善报。

  甘地把他“坚持真理”的原则看作是普遍可行的,任何人在任何场合都可以应用。他说:坚持真理的“这种力量既可以被个人所用,也可以被团体所用。它既可以用于政治事务,也可以用于家庭事务。它的普遍应用性就说明它是永恒的和战无不胜的。男人、妇女和儿童都可以运用它”。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甘地已经把“坚持真理”当作解决一切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了。

  甘地“坚持真理”的学说,归根结底,是建立在“人性善”的理论基础之上的。我们知道,人的真正本质不在于他的自然属性,而在于他的社会属性。在阶级社会中,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甘地脱离了社会的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去看待人,把人看作是一个个孤立的、抽象的自然存在物,把某种神格化的、先天固有的“善性”强加给这些自然存在物,所以他不可能揭示人的真正本质。另外,甘地不是把社会平等、民族独立的根本障碍归结于人剥削人的私有制度以及帝国主义侵略和扩张的本质,而是归于剥削者和压迫者的内在“善性”尚未显现的结果。因此,他引导人们依靠“启迪善性”或“良心发现”的途径去争取社会的平等和民族的独立。我们说,这纯粹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空想。历史的经验已经证明,任何反动统治阶级都不会自愿退出历史舞台,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他们必然要做拼死的挣扎。尽管甘地的这种具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坚持真理”学说,在动员印度广大民众投身于民族解放运动方面曾起过重要作用,但是历史的事实证明,印度最终独立绝不是由于帝国主义者的“良心发现”。

  综上所述,甘地的“真理”学说实质上是一种宗教信仰和宗教伦理观。他先从神的概念出发,然后把神与“真理”的概念等同,给神戴上“真理”的桂冠,从而引出“真理就是神”的结论。他把“真理”或神看作是宇宙的最高实在,世界统一的基础,还把它视为宇宙最高的善,人类社会最高的准则。在万物统一于“真理”或神的前提下,甘地引导出“人性同一”、“人性善”的观念。而这种“人性同一”、“人性善”的道德伦理观念便成了甘地整个思想体系以及各种社会政治学说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

  凤凰新村

  甘地除了用语言、文字、行动训练人民使用“萨蒂亚格拉哈”(即“非暴力抵抗”、“文明抵抗”、“文明的不服从”)外,他在南非和印度先后办了4个训练非暴力抵抗战士的基地。这就是:一是南非德班附近的凤凰村。二是南非约翰内斯堡附近的托尔斯泰农场。三是印度古吉拉特邦阿默达巴德附近的“非暴力抵抗学院”(或译为“真理学院”、“真理修道院”)。四是在瓦尔达附近萨伐格拉姆的真理学院。现重点介绍凤凰新村。

  1904年,甘地从英国作家罗斯金的《给最后这一个》书中,总结出三点收获:一是个人的利益包含在大众的利益之中。二是律师的工作和理发师的工作具有同等价值,因为大家都有权利谋生。三是依靠劳动生活,如农夫和手工业者的生活都很有意义。甘地在自传中说,第一点他知道,第二点只有模糊认识,对第三点则从未想过,这本书又很清楚地说明了第二、三点都包含在第一点里面了。这本书给他的影响是如此之深,使他决心寻找一块基地来实现这样的理想生活。当他到达德班后,就在离德班14英里,距火车站两英里半的地方,花了1000英镑先后共买了100英亩的土地,建立了一个新村──凤凰村。这块土地虽然有泉水和许多果树,但是荒无人烟,杂草丛生,蛇虫又多。甘地反对杀生,毒蛇也不准消灭,在这个地方定居显然是很危险的,但他还是买了下来。

  在这里工作的人不分国籍、宗教、种族、肤色,一律平等,人人必须劳动,自食其力。他们利用朋友所给的废旧材料建立了简陋的厂房和宿舍。每个人在印刷厂周围分到3英亩土地耕作。每人每月一律3英镑作为生活费。在印刷《印度舆论》(周刊)时,他们有时故意放弃使用机器而单靠人力。甘地说:“我认为那些日子正是凤凰村中最高的道德上升的时刻。”这种新生活是大家都劳动,不分高低贵贱,人人平等和同甘共苦。这就是甘地所说对这本书的三点体会的具体实践,即实现了建立凤凰村的目的。

  3.学术观点

  对甘地的评价

  甘地是印度现代史上非常复杂的人物。他出身望族,却极富平民主义的思想。他上身赤裸,淡食素餐,不惜采取绝食办法(更多地是用于政治斗争)抑制自己的生理要求,以青壮之年开始严格节欲,大半生过着苦行僧似的生活。他力图兼收并蓄各种宗教的真谛,俨然像个圣徒,但又不是宗教改革家。他为祖国的独立战斗终生,却为“对于不列颠的忠心所驱使”多次支持英帝国主义的不义战争。他诅咒西方现代文明,却又认为过错并不在其制度本身。他受过西方现代教育,也很讲究养生之道,却又迷信难于想像的落后治疗方法。他的思想行为充满矛盾,看起来不可理解,但都不难从印度的历史和社会的根源上去追寻原因。应该说,他是印度这个特定社会的产物。这个社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高度的文化,但却遭受长期殖民统治的屈辱与损害。本国固有文化和波斯文化、中世纪阿拉伯文化以及近代的欧洲文明(全都来自西方)都在印度上层人士的思想中留下了烙印,甘地本人也不能例外。

  甘地并不是从天而降的圣人,也不是受之于天的先知。他从未以“圣雄”(意为伟大的灵魂,近乎对神祇的称号)的头衔自诩,却常以凡人自勉。他并非拥有崇高学位的学者,也不是精通法典的律师。他成为群众运动的领袖,享有极高的威信,表现出非凡的领导能力,并不是他有超人的天才,更非由于财富或特殊的社会关系的提携。事实上,他并不谋求领袖地位。他的组织能力表现在他具有同群众共甘苦的精神,处处为群众着想,善与人谋,密切联系群众,从不自视高人一等,从不假借权威。他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并亲自进行。他的公众生活始于旅居南非(那是少数白人居统治地位的世界,至今仍是种族偏见最严重的地方)期间,并非为了名利,只为反对歧视,反对压迫,为自己的侨胞争取公平的待遇。回国以后,他自觉地投身于民族独立斗争之中,成为职业革命家。他热爱人民,热爱祖国,没有种姓偏见,没有贫富好恶,没有宗教隔阂,兼备刚强的意志和善于妥协的双重性格。他为人诚实,正直,谦逊,廉洁,无私,与人为善。他对人对事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把为人民服务当作是对自己一种最大的奖赏。他同自己的结发妻子(是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一个目不识丁的文盲)白头偕老。他家教甚严:他的后代没有人因为他的地位声望而钻营名利。他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皈依真理,虔诚执著;体验真理,无所不至;体现真理,惟恐失真。他心目中的真理,指上帝,信仰,发自内心的良知,某种信念或准则,有时也指某种体验,本质上属于宗教真理观,而不是指经过实践验证的唯物主义的客观规律和原理,虽然他也重视实践。他舍己为人的献身精神具有巨大的感染力和号召力。他搭乘的三等火车(为了体验生活,也为了接触劳苦群众)所经之处,成千上万的普通农民从几十里外闻风而来,向他顶礼膜拜(即佛经中所说的五体投地,弯腰以右掌摸对方脚板然后以触及对方之掌加诸自己的前额,至今在印度仍为普遍的最高敬礼)。人们可以不同意他的思想,反对他的主张,但是对于他的品德,无不肃然起敬。他在政治上、理论上的成就可能不如一些同时代地位相当的领袖人物,但是他在道德上造诣之高,很少人可与伦比。

  现在,无论在印度国内还是国外,追随甘地主义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甘地的悲剧。倘若视这种情况为不可避免的历史发展,较之简单地归咎于甘地个人,也许更为公允。但是这并没有减少人们对甘地的历史贡献的应有肯定,尤其是对于他的为人,对于他的品德情操所怀有的崇高敬意,仍将历久不衰。他在历史上闪烁的光辉,毕竟全靠他非凡的品格。

  4.插图说明

  无

  5.参考资料目录

  [印]甘地著杜危、吴耀宗合译:《甘地自传[我体验真理的故事]》,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

  [印]克里斯纳·克里帕拉尼著陈武俊、李运民译:《甘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法]多米尼克·拉皮埃尔、[美]拉里·柯林斯著,周万秀、吴葆璋译:《圣雄甘地》,新华出版社1986年版。

  任鸿皋著:《圣雄甘地》,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任鸿皋、宁明编:《论甘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第3课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

  一、教学目标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凯末尔领导土耳其人民取得反帝反封建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

  凯末尔改革

  难点

  凯末尔改革的实质特点、局限性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大知识板块(凯末尔的青少年时代、凯末尔领导民族独立革命取得胜利、凯末尔的现代化改革)向学生介绍了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的英雄事迹,实则反映了土耳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从一个封建没落的帝国走向现代化新兴国家的历史变迁过程,对当时世界上反帝反封建国家的民族民主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本课内容涉及的知识较多,专业性强,关系较复杂,与内容相关的图片、文字资料也较丰富,建议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说明和补充,增强学生对凯末尔主要活动本质的认识,并运用联系比较的方法将中国的改革与土耳其凯末尔的改革进行比较,找出二者之间的异同之处,加深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认识。

  本课引言由人物图片和文字两部分组成,介绍了凯末尔及其领导的土耳其民族独立革命对土耳其崛起做出的巨大贡献。文字部分重点指出了一战后土耳其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凯末尔挺身而出,拯救危亡中的土耳其,并将其引向现代化道路,旨在说明凯末尔对土耳其的重大贡献。建议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增强感性认识,导读引文,预设问题:通过观察和阅读,你能从中获得哪些历史信息?请学生回答(略)。由此导入新课学习。

  第一目“独立之路”

  教材从凯末尔的身世和青少年时代的成长历程,讲述了凯末尔是如何走上领导土耳其民族民主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这为日后凯末尔改革,土耳其的振兴创造了前提条件。

  (1)青少年时代的凯末尔

  又译基马尔(1880—1938),全名是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土耳其共和国的缔造者,首任总统(1923—1938)。1934年,大国民议会为表彰他对土耳其人民的贡献,授予他“阿塔图尔克”(土耳其之父)称号。

  1880年的春天,凯末尔诞生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美丽的爱琴海城市萨洛尼卡(今属希腊)的一个中等犹太木材商家庭,母亲是虔诚的穆斯林,父亲阿里·李查曾经是一名帝国政府海关的低级官员。在凯末尔的童年时代,奥斯曼帝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以素丹为首的专制统治集团的无能和卖国,奥斯曼民族的屈辱,外国人的跋扈,在整个奥斯曼帝国已表露得很明显,特别是巴尔干地区的政治动乱,冲垮了他的家庭赖以为生的木材生意,父亲经受不住这个打击,在凯末尔7岁时,不幸身染重病,虽耗尽家中资财,仍在凯末尔小学未毕业时忧郁病逝。凯末尔只好跟着母亲投奔乡下的舅舅,放羊看田,吃了不少苦,也磨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

  凯末尔从小酷爱军事,似乎对军事有着一种天生的悟性。12岁那年,他违背母亲的意愿,偷偷考入萨洛尼卡的军事学校,开始了他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涯。他聪慧、勤奋、为人正派,很受老师的喜欢。有位同名的数学老师干脆不叫他的本名穆斯塔法,而是称呼他凯末尔(土耳其语“正义”的意思)。在军校学习期间,除军事课程外,他对数学、化学、历史、文学都有浓厚的兴趣。他立下宏愿,要读尽天下的好书,以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为自己的楷模,长大后成为国家民族的栋梁之才。18岁时,他考进伊斯坦布尔军事学院深造,这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已经是日落西山,沦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青年凯末尔的爱国主义意识被唤醒,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法国启蒙学者的著作和土耳其诗人凯马尔的爱国诗篇,进一步认识到封建领主的贪婪残暴,民族压迫的深重与素丹专制制度的野蛮落后。于是,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组织了一个秘密革命小组,办了一份手抄小报,写文章揭露素丹黑暗的专制统治。他曾经说过:“为了拯救国家,没有其他的办法,只有摧毁从政府机器到国民精神的一切,并树立新的东西”,这些思想为凯末尔以后的革命和改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由于传播反对专制的新思想,1905年凯末尔以上尉军衔从军事学院毕业时,遭到了放逐式的派遣,驻防在国内外各种社会矛盾都很集中的大马士革。1906年,他在大马士革发起组织了“祖国自由协会”。1907年调到了马其顿第3军任职,加入统一进步协会,同青年土耳其党人联系密切。1911—1913年,奉命参加了奥斯曼帝国对意大利的战争和两次巴尔干战争。1913年,任奥斯曼帝国驻保加利亚武官。

  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本目内容时,对凯末尔的成长经历选其精干讲述,不必赘述,最好是让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资料,课堂上以学生介绍为主,教师适当地进行归纳总结。凯末尔历经曲折磨难但志存高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节约课堂时间。

  (2)军事上崭露头角: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一战爆发时,凯末尔敏锐地指出,土耳其加入同盟国参战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但作为军人,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奔赴前线,任第19师师长。在1915年的达达尼尔海峡保卫战中,他两次率领土耳其军成功地狙击了协约国军队的登陆,粉碎了协约国优势兵力的进攻,使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免遭不幸,为奥斯曼赢得了惟一的胜利,同时他本人也赢得了“伊斯坦布尔救星”的美誉。同年8月,凯末尔再露锋芒,指挥土耳其军队打退沙俄军从安纳托利亚东部的猛攻,收复了大片失地。俄军总参谋部心服口服,承认他是土耳其“最负盛名、最勇敢、最有才能,精力充沛,最富独创性”的将军。一战结束前,由于战功卓著,凯末尔已升任军长、集团军司令等职。

  对“达达尼尔海峡战役”的讲述,建议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简要介绍,着重说明该战役显露了凯末尔的军事才能,是凯末尔登上土耳其政治舞台的转折点,不必拓展。

  (3)凯末尔民族革命

  凯末尔的军事天才并不能挽救土耳其战败投降的厄运。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摩德洛斯停战协定》。昔日的殖民地被协约国瓜分得干干净净,老谋深算的英国还鼓动土耳其的边邻希腊等国,妄图将它肢解分裂,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凯末尔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沉重打击,他暗中发誓一定要雪洗民族耻辱。他挺身而出,着手把全国各地分散的爱国组织统一起来,成立全国性的民族主义组织“安纳托利亚和卢梅利保护权利协会”,通过了坚持民族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广泛政治纲领。不久,凯末尔毅然辞去军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拯救祖国的斗争中。在他的推动下,1920年1月,议会通过了庄严的土耳其独立宣言《国民公约》。但是,协约国很快正式占领了伊斯坦布尔,驱散议会。凯末尔抓住时机,同年4月23日,在安卡拉发起召开大国民议会,成立以他为首脑的国民政府。他开始组建正规军并与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建交,缔结友好条约,争取尽可能多的国家的同情与支持,为独立战争的胜利打下基础。1920年6月,希腊军在英国的支持下,大举猛攻土耳其,企图扼杀土耳其的独立运动。第二年8月,九万希腊军向安纳托利亚内地发起总攻,企图一举攻克安卡拉。危难时刻,凯末尔出任国民军总司令,他果断地下令土耳其军撤退到萨卡利亚河,重新修筑防线。希军进攻的炮声已传到安卡拉市区,市民、政府机关纷纷撤离,但是凯末尔镇定自若,给全军下达了一道充满必胜信念的命令:“祖国的每一寸土地在浸透同胞们的鲜血之前决不丢弃”,他本人在巡视战场中掉下马摔断了两根肋骨,但仍坚持指挥战斗,振奋了全军士气。经过22天的血战,终于赢得萨卡利亚河战役大捷,土军从此由守转攻,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突破希军防线,把希军赶下地中海,活捉了敌军总司令。协约国英、法、意、日、希、罗、南等不得不于1923年7月24日在瑞士洛桑签订《洛桑和约》,正式承认土耳其的独立和主权。《洛桑和约》的签订是土耳其人民在军事取得胜利后,又在外交战线上取得的胜利,它将凡尔赛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阴谋。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奥斯曼帝国6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和神权统治,建立了土耳其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民主共和国,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凯末尔革命的胜利,使土耳其摆脱了民族危机,为发展民族经济,推动文化和社会进步,创造了前提条件。

  建立民族国家体系,是20世纪亚洲、非洲民族民主运动发展的趋势。土耳其共和国的建立,开创了这一趋势的先声。

  建立民族国家后,进行现代化改革成为落后国家的当务之急,也是以后独立民族国家走向富强的道路。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所进行的以世俗化为特征的现代化改革,具有深远意义。

  建议教师在讲述“凯末尔民族革命”时,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指导学生对革命背景、经过、意义进行分析、归纳、阐述,教师适当进行补充说明,并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资料和插图,加深感性认识。对凯末尔革命的历史,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具有拓展思维和知识面的研究性题目:如,土耳其革命与日本明治维新、中国辛亥革命相比较,有何异同?

  第二目:“凯末尔改革”

  在取得反帝民族独立战争胜利后,凯末尔政府进行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土耳其走上了现代化道路。

  政治方面:凯末尔政府在1922年废除了素丹制度,1923年宣布建立共和国,1924年废除了哈里发制度,实行国家制度的世俗化。原来的奥斯曼帝国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封建神权国家,素丹不仅是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臣民的君主,而且兼任哈里发。哈里发是全世界伊斯兰教的最高领袖,正统穆斯林的精神首脑。因此,政教合一的素丹哈里发制度,极大地加强了奥斯曼帝国的封建制度,在思想和政治上严重地束缚了人民,是造成土耳其落后、贫弱的主要因素,也是社会进步的障碍。1922年11月,土耳其大国民议会正式决定废除素丹制度,1924年3月又正式废除了哈里发制度。

  教育和文化改革:1924年凯末尔政府通过法令,关闭了宗教学校,取消了公立、私立学校的宗教课程,实行宗教与学校教育相分离的政策。学校教育摆脱了宗教的控制和束缚,由政府教育部管理,开始实行完全的普通教育。在学校教育方面,政府注意实行小学义务教育,在农村建立五年制小学;同时发展各类专业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高等学校也有扩大。

  字母改革在文化教育改革中占有重要地位。凯末尔政府坚持实现土耳其字母的拉丁化。凯末尔还身体力行,亲自授课,教人们如何掌握新字母,被称为“首席教师”。随着教育和文字的改革,扫盲和初级教育得到较快发展。1929年,全国有六十多万人进入国民学校学习新字母,有150万人在几年内摘掉了文盲的帽子。

  法制改革:政治与宗教分离必然导致法律与宗教分离。1924年3月,土耳其政府撤销了宗教基金事务部,废除了宗教法和宗教法院,确立了国民议会的立法权。1926年2月7日,大国民议会颁布了以瑞士民法为蓝本的《民法》,以意大利刑法为蓝本的《刑法》,瑞典诉讼法为蓝本的《刑事诉讼法》,德国商、海法为蓝本的《商法》、《海上法》等,并做出规定,在总统、议员和政府官员宣誓就职时,不再用宗教仪式,而是表示向国家、法律和人民负责。特别是1924年4月大国民议会正式颁布的新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土耳其的国体是共和国”,它还指出“国家主权无限制地和无条件地属于国家”,实际上从法律上根本否定了素丹、哈里发和各级神职人员的统治权和政治特权。土耳其人民在法律领域内摆脱了宗教法的束缚,从而获得了现代人世俗化的生活环境,尤其是废除了男女不平等的规定,占半数人口的妇女在政治和社会上的权利得到承认。此外,凯末尔政府还采取措施,破除一系列束缚妇女的陈规陋习,大大提高了妇女在社会中的地位,这具有解放妇女的进步意义。

  经济方面:民族独立战争胜利后,政府以“国家主义”来发展民族经济,主张“经济应该由国家控制”,把一些与社会利益有关的企业和机构收归国有,但并不排斥私人资本,给私人资本提供各种优惠。国家以国营银行作为经济杠杆,调节公私经营企业的经济行为。对外国资本采取限制和利用的政策,政府以赎买方式收回了外资经营的铁路、港口、矿山和公用事业,建立起国家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由于采取了上述政策,土耳其的工业和交通运输有了明显的发展,1938年比1929年工业总产值增长80%。凯末尔政府的措施,为土耳其国民经济的现代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在农业方面,1925年大国民议会通过法令,废除了封建的什一税。但在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上,直到1936年,政府才通过关于赎回地主土地分给无地少地农民的决定,成效不大。

  凯末尔的思想统称为凯末尔主义,这实际上是一种东方的“世俗改革型”的民族主义,主要内容包括在六项原则之中:(1)共和主义或民主共和主义,体现了反对专制主义,坚持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体原则;(2)民族主义,体现了保卫土耳其的领土完整、民族独立和国际上应有地位的原则;(3)平民主义,体现了公民主权,即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公民和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4)国家主义,体现了以国营经济为基础,同时积极鼓励私人工商业和坚持独立自主地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则;(5)世俗主义或反对教权主义,体现了反对伊斯兰封建神权势力干预国家政权、法律、教育和社会生活的原则;(6)改革主义,体现了反对满足现状、盲目保守和听天由命的思想,体现了坚持不懈进行社会经济改革的原则。

  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凯末尔政府的改革,促使土耳其走上民族国家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它代表了土耳其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的中心内容是反帝反封建,而反神权是反封建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政治方面,政权、社会同宗教的分离,有助于巩固民族独立和共和制度,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在经济方面,基本上改变了封建的、半殖民地的生产方式,使土耳其基本上摆脱了封建主义的束缚和帝国主义的奴役,初步发展了民族资本主义;文化教育和社会习俗的改革,振奋了民族精神,坚定了人们的民族自信心。因此,凯末尔的改革是同时代亚非半殖民地国家中惟一取得成功的一次改革。

  凯末尔在政治和社会改革中存在明显的不彻底性,经济改革的缺陷是:国营企业管理不善,缺乏效率,忽视了农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影响到最大资源的开发。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关于保护妇女权益的内容,它既补充了教材内容,更直接辩证地说明凯末尔改革的成效与局限性是并存的。本目内容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理论性强,不易理解,建议教师在学习时,对改革内容的具体含义、目的、作用用唯物史观进行详细分析、讲解,以助于学生的掌握。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介绍独立之路一目时,为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凯末尔自小生长在艰难的环境中却能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为日后在军事、政治上的辉煌成就奠定坚实基础,教师可采用谈话法,看看学生对时势造英雄,英雄又推动时势发展辩证关系的认识程度。例如:教师设问,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养?凯末尔又是如何具备这些条件的?凯末尔为什么能将自己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教师利用“凯末尔的成长故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人生观,以凯末尔的军事和政治活动作为学习本目内容的基本线索。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教师可利用研究历史的比较法,比较土耳其革命、日本明治维新、中国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在介绍凯末尔改革一目时,教师首先提问:独立革命胜利后,凯末尔为什么要进行改革?而改革又为什么要以学习西欧为主?我们该如何评价凯末尔改革?凯末尔认识到,要巩固独立革命的胜利果实,就必须振兴国家,封建的政教合一统治是阻碍土耳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凯末尔认为西方就等于“文明”,故学习西方资本主义进行改革。在讲述改革内容时引用了两幅插图。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这两幅插图说明了什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凯末尔在改革中决心坚定,身体力行,才能在当时阻力重重的困难状况下,取得较显著的改革成效。教师可联系我国目前改革,说明在改革中我们应该有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意志,才能取得成功。

  课后小结时用“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结合凯末尔的主要活动,来评价凯末尔的一生,指出只有将个人命运同祖国民族的正义事业紧密相连时,才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自身的人生价值,以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

  2.教学案例

  案例一讲土耳其革命胜利时,联系亚洲与其命运相似的两次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辛亥革命,列表比较:

  案例二讲述凯末尔改革时,向学生展示插图

  图片四:身着西装的凯末尔;

  图片五:凯末尔亲自授课,推动文字改革。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库比莱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

  解题关键:封建宗教残余势力的顽固、凶残。

  思路引领:通过库比莱事件认识封建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和改革的不彻底性。

  答案提示:在土耳其,1922年消灭素丹制,1923年建立共和国,1924年废除哈里发制,但封建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时刻都在伺机反扑,凯末尔改革又不够彻底,给封建残余势力可乘之机,说明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还在进行着你死我活的较量,资产阶级反封建任务还很艰巨。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了解凯末尔在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主要活动;

  解题关键:号召人民进行反帝斗争;领导了武装反帝运动;

  思路引领:凯末尔和土耳其人民进行了彻底的反帝斗争,建立了共和国。

  答案提示:

  (1)土耳其在一战中遭到惨败,被迫接受屈辱的停战协定与和平条约。面对领土被肢解的状态,土耳其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凯末尔号召人民捍卫民族的尊严和荣誉。

  (2)凯末尔领导了土耳其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1920年4月,凯末尔在安卡拉召开大国民议会,当选主席兼国民军总司令。他亲临战场指挥,击败协约国支持的希腊武装入侵。

  (3)签订了对土耳其较为有利的《洛桑和约》。

  (4)在1923年10月宣布成立土耳其共和国,首都设在安卡拉。

  2.根据凯末尔改革的内容,评价其对土耳其的贡献。

  解题关键:政治改革、社会改革、文化教育改革、法律改革、经济改革,一分为二的评价方法。

  思路引领:从改革内容作用的得失上,辩证分析其贡献。

  答案提示:见“凯末尔改革内容的评价”。

  (二)学习延伸

  1.百家争鸣

  有人认为,上述举措都有“形式主义”之嫌,你是怎样看的?

  解题关键:生活习俗,服饰,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思路引领: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从形式(服饰变化)与内容(资本主义),或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分析探讨。

  答案提示:略

  2.探究活动:略

  3.阅读与思考:

  结合凯末尔的改革,说说你如何认识上文叙述的事件?

  解题关键:封建主义残余势力沉渣泛起,改革不彻底。

  思路引领:长期的封建神权统治根深蒂固,在短时期内,难以彻底干净地清除其影响,再加之凯末尔改革又存在不彻底性。

  答案提示:土耳其的封建宗教神权统治有长达600多年的历史,其势力强大而根深蒂固。凯末尔的改革又存在不彻底性,未能从人们的灵魂深处彻底消灭封建思想,以至于1965年,共和国成立40多年后,封建势力仍残渣泛起,并且参与人数多、势力大、影响恶劣。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凯末尔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指导原则及改革时间表

  (1)《洛桑和约》意味着凯末尔个人的巨大成功。衰朽的奥斯曼帝国在经历了500年盛衰无常的历史之后终于灭亡了。1923年10月29日,以凯末尔为总统的土耳其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在创立了新土耳其之后,凯末尔又致力于创造新土耳其人这一同样艰巨的任务。1921年,他提出了生存斗争的指导原则:

  “就我们这场运动的哲学观来说,我们的眼光要转向西方。我们将把西方的制度移植在亚洲的土壤上。我们将按西方的模式改造我们的学校。亚洲的新口号不再是泛伊斯兰教主义,而是民族主义。……我们希望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我们的头脑愿意接受现时代思想,但我们仍得保持自身不变。我们并不希望被看作是一个渴望孤立在道德屏障背后的亚洲民族。”

  ──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纽约1929年,第257页。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页。

  (2)按照上述观点,凯末尔无情地清除了过去那些陈旧的制度。在变革的巨大洪流中进行了一个又一个的改革:

  “1923年10月14日──土耳其国家的首都从君士坦丁堡迁移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高原中心地带的安卡拉。

  1924年3月3日──废除哈里发制,奥斯曼帝国皇室的所有成员被逐出土耳其。

  1924年4月20日──通过设立总统、总理、内阁和大国民议会的宪法;大国民议会每四年一次由选举产生,选举方式为间接投票。

  1925年9月8日──取缔所有的宗教社团和寺院,禁止个人以宗教社团成员的身份生活,禁止穿戴与之有关的服装或拥有与之有关的头衔。

  1925年11月──规定官员和平民必须戴礼帽以代替传统的土耳其帽。妇女是否戴面纱任其自便,但不鼓励戴面纱。

  1926年1月至2月──采用新的民法典、刑法典和商法典,它们分别以瑞士、意大利和德国的体系为蓝本。

  1926年8月17日──废除一夫多妻制。

  1926年9月19日──强制推行世俗婚礼。

  1928年11月3日──推行拉丁字母以代替复杂的阿拉伯字母;首先在报纸上,然后在书籍中实行这一改革。

  1930年3月28日──更改地名: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安哥拉改名为安卡拉,士麦拿改名为伊兹密尔,阿德里安堡改名为埃迪尔内,等等。

  1934年12月24日──给予妇女以选举权,并允许她们参加议会。”

  ──H.科恩:《东方民族主义的历史》,纽约1929年,第257页。转引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627-628页。

  2.课文注释

  奥斯曼帝国与伊斯兰教

  土耳其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奥斯曼土耳其人是以种族和语言结合起来的一支游牧部落,他们最早生活在西伯利亚南部广袤的平原及里海和阿尔泰山脉之间的草原上。蒙古人西侵时,他们从中亚的伊斯坦布尔向西迁徙。历经几个世纪的发展,奥斯曼人于1299年宣布完全脱离塞尔柱帝国的控制,建立起独立的奥斯曼政权。

  从14世纪初至16世纪中叶的200多年中,通过不断的军事扩张,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从多瑙河的布达佩斯至尼罗河的阿斯旺,从幼发拉底河伊朗中部至曼德海峡阿拉伯半岛南部,势力范围包括小亚细亚、东南欧、埃及和叙利亚、伊拉克、北非、阿拉伯半岛,以及地中海、红海、黑海地区的部分岛屿,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伊斯兰教大帝国。它鼎盛的态势可以从当时欧洲基督徒对其敬畏的态度中看出来,他们把奥斯曼帝国形容成是“一团日益增长的火焰,‘不管遇上什么,都紧紧抓住,并进一步燃烧下去’”。

  在帝国崛起的过程中,土耳其人凭借奥斯曼帝国的力量,逐渐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力量。作为征服者的土耳其人,将伊斯兰教向西带到了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西洋沿岸,向东则传播到了中国的疆土。伴随奥斯曼征服而来的是一些地区居民的伊斯兰化,许多基督徒在物质利益的诱惑或暴力的胁迫下皈依伊斯兰教;奥斯曼征服的另一个后果就是人类文化中无与伦比的一个组成部分──伊斯兰文化的广为传播。正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影响使得“作为伊斯兰教象征的清真寺和尖塔顶四处耸立,从菲律宾的棉兰老岛绵延至西北非的卡萨布兰卡,从俄罗斯的大草原漫布至开普敦”。所以,15世纪末至20世纪初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土耳其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刘文龙、袁传伟主编:《世界文化史》(近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8-279页。

  土耳其文化的传统

  土耳其文化从来都是一个多种因素的混合物,它没有像阿拉伯人那样形成一种自己的独特风格。早期土耳其人曾流浪于波斯,并受到波斯化的小亚细亚塞尔柱人的影响,所以他们的大部分思想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斯思维方式的影响。例如,素丹是无可争议的、至高无上的国家首脑,这种思想即源自波斯人观念。土耳其人在历史著作方面竭力模仿波斯人,使用的词汇也尽是从波斯文中借用的,这些著作的风格颇似波斯著作的虚夸之风。在文学方面,土耳其人的独创性很少──很长一个时期内,土耳其人进行创作时仅仅是模仿波斯文学原型。土耳其人以其特有的坚韧不拔精神钻研波斯诗歌,在用语言学论释波斯经典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然而,最深刻地影响了土耳其文化的还是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有许多共同点:都是游牧民族,也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因此,土耳其人接受了大部分阿拉伯文化也就很自然了。在学术方面,土耳其人几乎没有独到之处,因为对穆斯林来说,最有意义的学术活动仅仅是尽可能全面地掌握关于宗教法规的知识。而伊斯兰教经典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奥斯曼的神学作家一般也使用阿拉伯文写作,只有供俗人看的某些书籍才使用民族文字。阿拉伯字母及数千个词语、表达方式和习惯用法被土耳其人接受,一直沿用到凯末尔时代。后来,当土耳其人试图清除他们语言中所有的阿拉伯词汇和表达方式时,面对许多已深深融入他们思维方式中的阿拉伯因素而感到束手无策。

  ──刘文龙、袁传伟主编:《世界文化史》(近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79-280页。

  《洛桑条约》

  全称《协约和参战各国对土耳其和约》。1923年7月24日,英、法、意、日、希、罗、南等7个协约国和土耳其在瑞士洛桑会议上签订。1922年秋。凯末尔领导的土耳其民族革命政府战胜了英国支持的希腊侵略军,并废黜了叛国的素丹,取得民族民主革命的胜利。英法被迫修订《色佛尔条约》,并另订新和约,即《洛桑条约》。主要内容:土耳其保全它的主要领土,收回士麦那地区和东色雷斯;土放弃对埃及、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地的领土要求;对世界大战及协约国武装干涉土耳其所造成的损失和损害,双方互相放弃赔偿要求;取消在小亚细亚的法、意势力范围和协约国在土的一切治外法权,海关由土耳其自主,海峡实行国际航行自由原则。洛桑条约是土耳其外交的胜利,也是土耳其独立战争的最后一战,土耳其成为一个拥有主权的独立国家。

  3.学术观点

  对凯末尔改革的几点评价

  凯末尔为土耳其选择世俗化发展方向具有非凡的远见和魄力。近代以来,在伊斯兰国家,伊斯兰教旨主义和世俗化成为两种并存的趋势。世界在不断地发展变化,无论在科学技术还是在思想文化方面,都表现为强者为先。而奥斯曼土耳其与时代相比,则显得过于沉重,拖着庞大却不堪一击的躯壳蹒跚于历史之后。用一句话概括而言,此时的奥斯曼土耳其已失去生存和竞争的机制。而主要原因便在于宗教在国家、政治体制和社会生活方面对人们的思维与行动进行层层包裹,使国家日益沉重落伍,没有生气。在军事胜利之后,凯末尔毅然为土耳其选择了世俗化方向,凯末尔要为土耳其引进新的生存机制,将土耳其推向世界,在与世界共同前进中谋求自身的发展。而这一切并非一两个法令便可以改变,在凯末尔面前有着重重的困难。几个世纪以来,伊斯兰教无论在人们的思想上,还是行为上都已内化为一种感情倾向。土耳其人对哈里发的愚忠,而且世俗化改革不仅会引起本国人民本能的愤怒,还会招来整个伊斯兰世界的不满。哈里发制的废除也使土耳其不再拥有在伊斯兰世界的领导地位。这一切都在考验着凯末尔,而凯末尔以坚定的态度为土耳其选择了世俗化的方向。历史正是被这些有远见卓识且勇敢坚定的人所谱写的。

  改革中的西化是为了促进民族的独立。凯末尔推行世俗化的目的是在于把国家推向现代化,为国家引进新的生存机制。而凯末尔在改革过程中都是以西方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为标准的,在抛弃旧文化的同时,进行了全盘西化,而全盘西化与土耳其民族发展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在这方面凯末尔心里有三点明确的认识。首先,凯末尔承认现代西方文明的先进地位,西方征服世界靠的就是自身先进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强者为上,现实不会因为哪个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有过辉煌而对它的现在表示同情。再者,土耳其要生存就要引进新的机制,给自身以活力。而这个新的机制在凯末尔看来就是要向西方靠拢,只有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能挽救土耳其。第三,凯末尔明确强调西化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促进自身发展,为自己赢得真正独立的资本,而绝非倒向西方。凯末尔在改革过程中表现的极端西化这一点,在现代史的改革浪潮中是非常显著的,但凯末尔的极端西化是由于凯末尔深感土耳其的落后和凯末尔极端化的性格造成的。凯末尔的出发点是为了民族独立,而且也收到了实际效果。

  凯末尔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改革,以世俗化为主要内容,废除了伊斯兰教在土耳其的传统地位,力争从政治体制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国家推向现代化,而在现代化方面,则是以西方文明为标准的。凯末尔改革虽是以世俗化为主要内容,但也涉及经济领域。不管对凯末尔改革有何种评价,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凯末尔改革的历史功绩:现代土耳其在各个方面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是凯末尔时代留下的。戴维森在《从瓦解到新生》中这样写道:“虽然土耳其在他(凯末尔──引者注)死后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但这个国家所遵循的原则基本上还是他生前制定的指导方针:建立及捍卫疆域有限的土耳其民族国家;启迪土耳其人民的民族意识;摆脱伊斯兰教对国家法律和教育的控制;不但要物质生活西化,人们的思想及风俗习惯也要西化……”

  ──李丽颍:“试论凯末尔改革”,载《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土耳其的改革也有缺陷,这主要表现在政治方面。土耳其共和国没有给予公民应有的权利。虽然书籍和刊物比较自由,国内也没有恐怖气氛,但仍没有民主。凯末尔曾想创建一个反对党,但一当这个党真正成为反对党时,他就被吓得退避三舍,急忙宣布解散。在实施国家主义阶段,政府也想在其中加强控制。1931年1月,一个半官方报纸甚至宣布政府将在全国“创立一个类似法西斯组织的青年组织”。共和人民党实行一党专政,该党占据着国家的各级领导职务,粗暴地对待持不同意见的人。总统也实行终身制。不同意见没有发表的正常渠道。这些现象同后来土耳其政局的动荡,军队的干预无疑有直接关系。

  ──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87-88页。

  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政策及其评价

  国家主义是土耳其共和国缔造者凯末尔的六项原则之一(六项原则分别是:共和主义、民族主义、平民主义、国家主义、世俗性和革命性),凯末尔称之为国家社会主义。土耳其是在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原则的指导下,第一个推行计划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是除了苏联之外第一个采用中央指令性计划概念,并像苏联那样将发展重心放在工业化的国家。国家主义的主旨就是由国家来控制经济。

  土耳其政府为推行凯末尔国家主义经济原则,采取了一系列主要措施:

  (1)以俄国为师,制定五年发展计划。苏联工业化的经济,是凯末尔国家主义借鉴的主要蓝本。

  (2)强化国家计划管理,严格经济总体控制。为了贯彻实施“经济由国家来控制”的发展原则,土耳其政府先后创办了苏美尔银行和埃提银行,作为国家银行,以此来控制工矿、商业、电力等生产部门,并及时地向企业提供资金。

  (3)实行外资企业国有化,优先发展国营企业。从30年代起,政府开始接管铁路、港口设备等,并用购买的方式对外国公司实行国有化,原来租让给外国的特许权也被赎回或提前结束。

  (4)高筑关税壁垒,厉行进口替代战略。从30年代开始,土耳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新的关税法案,严格规定对本国已能生产的工业产品禁止或限制进口。对本国尚不能生产而又需要进口的工业产品征收50%的高额关税,从而限制外国货物的输入和限制对外国人员的雇佣。在实行保护主义关税政策的同时,土耳其政府积极鼓励用本国生产工业品来替代需要进口的工业产品,全面贯彻执行进口替代发展战略。这些措施的实施,对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的土耳其民族工业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5)在农业方面,农业银行的作用大大扩大。农业信用合作社也开始建立,其目的就是向农民提供贷款,减少高利贷的剥削。政府还建立了模范农场,向农民展示新技术和新农具的好处。

  凯末尔的国家主义经济政策利弊如何仍在争论。有人认为这种政策限制了私人企业的发展,把国家搞得一团混乱;它既没有资本主义的好处,也不带有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因此是一个失败。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土耳其的工业获得了重大的发展,国家主义为土耳其增加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促进了土耳其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使土耳其比较顺利地度过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为建立独立自主的现代化工业奠定基础。正如国际建设开发银行的报告指出:“在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下,土耳其取得了可观的进展,如果仍然处在本国的私人企业之下,加上奥斯曼的传统障碍,这段时期之内是否能够取得同样的成就,是很有疑问的。”的确,国家主义的经济改革巩固了民族独立。

  4.插图说明

  “凯末尔亲自授课,推动文字改革”

  土耳其人在皈依伊斯兰教时就接受了阿拉伯字母。这种字母没有足够数量的元音,不适合表达土耳其语言的口音,而且书写不便,印刷麻烦。1928年8月,凯末尔宣布要把土耳其人从多少世纪来“那些令人无法理解的符号”的“铁箍似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新的拉丁字母取代阿拉伯字母。11月,大国民议会通过了关于改革字母的法律。那时,整个土耳其变成了一个课堂,政府官员和知识分子带着黑板和黑板架,来到各地,教人阅读和书写新文字。插图反映的是凯末尔前往全国各地,亲自教人们学习新字。凯末尔的言传身教产生了强大的推动和示范作用。

  5.参考资料目录

  [英]伯纳德·刘易斯著范中廉译:《现代土耳其的兴起》,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彭树智主编:《二十世纪中东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戴维森著,张增健、刘同舜译:《从瓦解到新生》,学术出版社1996年版。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译:《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

  刘文龙、袁传伟主编:《世界文化史》(近代卷),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黄维民:“凯末尔与国家主义”,载《西北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