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iding star: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0:46:50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5课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印巴冲突的原因。

  难点

  印巴分立为什么会激化两国矛盾。

  教材分析和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南亚次大陆发生的三次战争,分析了引发这些战争的原因。南亚次大陆发生的战争,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战争,它们与殖民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在实行分别立国时对一些地区和不同宗教、民族之间矛盾的处理失误有直接关系。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纠纷和战争,造成了双方的巨大损失,但并没能解决问题。

  本课导入从南亚的古代文明切入,可以使学生马上联想起古代印度,以及它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灿烂一页,从而对本课要讲的内容的发生地,有一个快速准确的定位。接着提及了时间,即20世纪下半期,又从时间上做出了限定。之后就是内容上,战火连连,生灵涂炭,一幕幕悲剧。这与悠久的古代文明发祥地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调动起学生了解和探究的兴趣。

  在“‘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一目中,介绍了英国殖民者“分而治之”政策实行的条件,印度两大政党的分歧,蒙巴顿方案的提出与实施,以及印巴分立带来的后果。

  1.英国殖民势力进入南亚次大陆的时间虽然比葡萄牙、荷兰要晚些,但势力发展较快。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后,积极向东扩张,一步步将西方竞争对手挤出印度。1757年,孟加拉成为南亚次大陆第一块英国直接管辖的地区,东印度公司也由海外贸易公司转变为拥有殖民统治权的殖民机构。随着印度在英国殖民体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1833年,英国政府取代东印度公司直接参与了对印度殖民管理。1858年,英国议会通过《印度法案》,宣布英国女皇为印度最高统治者,并在内阁中设立印度缅甸事务大臣。这标志着印度正式成为英国殖民地。

  印度民族资产阶级在1885年组成了“印度国民大会党”,在初期它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持者和合作者。但是随着印度民族资产阶级经济实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提高,国大党逐渐扮演起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角色,其力量也不断壮大。1906年,印度的穆斯林联盟成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穆斯林联盟也逐步扩大了影响。虽然两大政党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上有一致的要求,但在一些政见上仍有分歧。国大党认为,印度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应该联合起来;穆斯林联盟认为,印度的穆斯林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信仰、典制习俗、伦理道德和文化方式,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应该建立独立国家。1928年两党合作关系破裂,穆斯林联盟明确提出了“两个民族”理论,主张按照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把印度居民分为两大民族实体,即信奉印度教的印度人和信奉伊斯兰教的穆斯林,双方各自独立,应有自己的民族家园。1940年,穆斯林联盟基于“两个民族”理论提出了建立独立的巴基斯坦国的目标。这为英国采取“分而治之”手段,挑拨印度两大政治力量之间的关系,利用不同宗教信徒和民族间的矛盾冲突,削弱印度反殖民统治阵营提供了客观条件。

  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推动下,印度民族解放运动出现新的高潮,要求印度独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与此同时,英国的实力下降,继续维护庞大的海外殖民统治体系已经力不从心。1945年上台执政的工党政府,对形势判断趋于清醒,认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国和印度都发生了变化,印度本国的政治力量已经在印度社会中发挥着决定性影响,因此对印度的独立的态度,比保守党更加客观。1946年5月,受英国政府委派到印度进行实地调查的英国使团提出解决印度问题的方案,建议建立印度联邦,而不是两个独立国家。这遭到穆斯林联盟的反对。英国使团同时又提出按宗教信徒居住情况把印度分成三个大的区域,即印度教徒占多数的地区,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和有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每个地区都可以成立自己的政府,制定本地宪法。这又被认为是支持印巴分立,遭到了国大党反对。同时,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在如何实行自治问题上,矛盾也日益激烈,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之间的暴力冲突时有发生。英国的挑拨手段见到了效果,印度出现了危机局面。一位英国使团成员写道:“194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装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当时的问题是要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1947年3月,蒙巴顿勋爵出任印度总督,并受命提出印度自治方案。他在印度看到了危机局面,认为如果“不迅速采取行动,内战将在我任职期间爆发。”蒙巴顿的话和上面英国使团成员的话,都表明英国需要尽快从印度“脱身”。同年6月,他提出了印巴分治方案,即“蒙巴顿方案”。1947年7月英国议会参照“蒙巴顿方案”制定并通过了《印度独立法案》,规定同年8月15日前结束英国对印度的统治,分别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法案》生效,但还不能算是印度获得了真正的独立。蒙巴顿仍是印度总督,英国军队也还驻扎在印度。1948年2月,印度立宪会议公布了宪法草案,同月最后一支英军撤离印度。同年6月,印度人拉贾帕拉恰雷取代蒙巴顿成为印度总督。1950年1月,印度共和国宣告成立。普拉沙德当选第一任印度总统,尼赫鲁成为第一任总理。

  3.巴基斯坦也是在1947年8月15日宣告成立的。真纳成为首任总督,卡拉奇被定为巴基斯坦首都。巴基斯坦在地域上由东西两部分构成。西巴基斯坦由4个省组成,面积约80万平方千米,居民2500万人,其中穆斯林占800万人;东巴基斯坦主要由东孟加拉省构成,面积14万多平方千米,人口4400万,其中3100余万为穆斯林。1949年3月,巴基斯坦议会通过了建国目标,规定国家的基本原则是:主权归万能的真主,由人民推选的代表行使,巴基斯坦是一个建立在伊斯兰教原则上的联邦共和国。巴基斯坦成为独立国家,它的出现揭开了南亚政治格局的新一页。

  教学建议:建议在讲述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之间的分歧时,可用板书形式分别列出它们基本成员的宗教属性、政见分歧,尤其是在建国问题上的分歧。对“蒙巴顿方案”和《印度独立法案》注意指出两者之间的联系:“蒙巴顿方案”是《印度独立法案》的基础,《印度独立法案》是“蒙巴顿方案”的法律表现形式。同时,充分利用本目中的“资料回放”,其中明确了未来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法律地位:英联邦内的自治领;注意第二条第四款内容,其中有关土邦的规定,直接与下面克什米尔问题的出现联系在一起,需要提醒学生注意。另外第五条的规定,说明英国殖民统治留下了一定的残余。

  在第二目“三次印巴战争”中,介绍了自1947年到1971年期间三次印巴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其中说明了引发印巴之间多次战争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而这一问题又与民族、宗教、殖民统治者留下的隐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

  1.印巴战争的直接导火索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克什米尔是印度的第二大土邦。在《印度独立法案》中,土邦可以自行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位于西巴基斯坦东北部和印度北部,是由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组成,它分别与印、巴、中、阿(富汗)交界,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克什米尔面积19万平方千米左右,人口约500万,其中居民的78%为穆斯林,20%的印度教徒主要集中在查谟地区。在印巴分立时,克什米尔土邦由印度教徒哈利·辛格王公统治,从宗教信仰上,他希望加入印度,但这必将遭到占居民多数的穆斯林的强烈反对;相反,如果加入巴基斯坦,作为一个“异教徒”,他在土邦的统治权力也会遭到质疑。如果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克什米尔“自然”归属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对克什米尔特别重视。本课中“学思之窗”引用的材料可以证明这一点。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展开了推翻印度教徒统治、要求加入巴基斯坦的运动。与此同时,在印度教徒集中的查谟地区,穆斯林遭到大规模屠杀,当地约50万穆斯林中被杀害的就达25万人。另外,克什米尔是印度领导人尼赫鲁的祖籍地,这也不能不影响到他对这个问题的处理态度。印度不能允许克什米尔并入巴基斯坦。在接到哈利·辛格的求援后,印度政府考虑,应该利用这一机会迫使克什米尔加入印度,这样印度出兵也名正言顺。10月26日,哈利·辛格签署了克什米尔并入印度的文书。于是,印度在“法律上和宪法上”完成了合并克什米尔的手续,它可以在自己的领土上“清除”入侵者了。

  2.1947年10月27日,印度政府紧急调动一个锡克营的印度士兵当日在斯利那加机场着陆。同时,印度的精锐部队──第161旅,星夜兼程,迅速进入克什米尔南部地区,与穆斯林武装展开激战。

  巴基斯坦政府对克什米尔加入印度和印军进入斯利那加难以接受。真纳总督当即命令巴基斯坦代理总司令英国人格雷西立即调正规军进入克什米尔。但格雷西表示,他需要得到巴军最高统帅的批准才能下令。当时巴军最高统帅也是英国人奥金莱克,令人哭笑不得的是,他同时也是印军的最高统帅。这就是本课“历史纵横”中反映的情况。巴基斯坦政府只好放弃出动正规部队的念头,真纳号召穆斯林在克什米尔展开反对印度的“圣战”。巴基斯坦的穆斯林迅速行动起来,组成民军进入克什米尔。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第一次战争,在谁都没有宣战的情况下就这样开始了。

  双方的交锋主要集中在两条战线,即西线和北线。西线战事主要是争夺斯利那加地区。斯利那加城位于克什米尔中部,由印军控制。巴基斯坦民军占据人数优势,他们采用人海战术,高喊着宗教口号,轮番向斯利那加城郊的印军阵地发起冲击。印军指挥部急忙把最精锐的第7坦克旅调往斯利那加战线,并不断向这里增兵。坦克部队的到来使战场局面发生改观,印军坦克在河谷横冲直撞。而只装备轻武器的巴基斯坦民军,终于难以阻挡坦克部队的冲击。最多的一次,巴基斯坦民军一天就阵亡500多人。

  印巴两国正规军在克什米尔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是围绕争夺另一个军事重镇本杰展开的。本杰位于克什米尔西部,是克什米尔境内几条主要交通干线的必经之地。双方在本杰城下的争夺异常惨烈。本杰变成了一座日夜燃烧的城市,一座被鲜血浸透的城市,同时也是一座充满仇恨和死亡的城市。由于双方都知道这座城市的重要性,谁都不轻易放弃,一时间,这里的争夺难分胜负。

  在北线,印巴在克什米尔北部的乍吉山口也展开了长达数月的争夺。乍吉山口位于斯利那加东北65千米处,是横贯克什米尔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低点和从北部进入克什米尔的必经之处。印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向乍吉山口发起进攻。但由于巴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印军的两路进攻均未成功。印军秘密调动了坦克部队,并且成功瞒过了巴军。面对印军冲上来的坦克,巴基斯坦民军先是被震慑住了,等到清醒过来后,简陋的工事又让他们最终无法承受坦克的猛烈炮火施加的毁灭性打击。

  早在印巴在克什米尔发生冲突最初时刻起,巴基斯坦和印度就开始寻求国际帮助,争取使问题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解决。同年1月20日,安理会通过决议,建立专门委员会调查和调停印巴问题。委员会于6月15日在日内瓦召开了第一次会议。1949年1月1日,印巴双方宣布在克什米尔停火,至此历时15个月的第一次印巴战争结束。经过漫长的7个多月谈判,印巴双方终于就停火线的确认达成协议。这条停火线是根据当时双方实际控制的区域划分的,因此印度占据了克什米尔约3/5的地区,人口约400万;巴基斯坦占据了2/5的地区,人口约100万。当然,双方确认的停火线并没有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停火线两边日后变成了双方的实际控制区。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的争端依然存在,并且成为它们之间关系长期紧张、冲突不断的重要原因。

  第一次印巴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南亚次大陆爆发的首次大规模武装冲突。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投入的武装力量规模逐步扩大,最后达到了旅级建制的规模,显示出双方完成战争目标的决心。

  3.第一次印巴战争以双方达成停火协议而结束。停火线把克什米尔一分为二,形成了“印控克什米尔”和“巴控克什米尔”两个地区。显然,这只是结束战争的应急办法,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克什米尔所处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冷战的格局中具有了相当重要的军事政治价值。在当时飞机续航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果在这个被称为“亚洲的心脏”地区建立机场,就可以对亚洲大陆各国构成战略威胁。同时,与克什米尔直接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对峙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定与变化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1954年5月,美国和巴基斯坦共同防御协定签订。按照该协定,巴基斯坦在遭到入侵时,美国将采取适当的行动予以支援,包括派遣武装部队。9月,巴基斯坦与美、英、法等8国共同签署了《东南亚集体防务条约》,条约规定成员国要采用自主或互助的方式抵制武装进攻,防止和反对受外界指挥的颠覆活动。美国特别提出了一项谅解,即它对于侵略和武装进攻的承认,“只适用于共产党的侵略”,这就进一步加重了该条约的意识形态色彩。1955年9月,巴基斯坦又正式加入了由英国起主要作用的地区性军事联盟组织──巴格达条约组织。通过与西方强国的军事合作,巴基斯坦的军事力量得到迅速加强。从1954~1965年,巴基斯坦从美国得到1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获得了当时先进的坦克和飞机,其中包括巴顿式坦克200辆,1个中队的F—104战斗机,4个中队的F—86F喷气式战斗机和2个中队的B—57B轰炸机。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印度与苏联迅速接近。苏联给予印度经济和军事援助。从1955~1965年,苏联向印度提供了10.22亿美元的经济援助。仅在60年代的前半期,印度就从苏联购买了适用于高原的安东诺夫—12重型运输机和“猎狗式”直升机,购进了2个中队的米格—21战斗机,以及地对空导弹和萨姆—2防空导弹系统。这些先进武器可以使印度与从美国购进武器的巴基斯坦相抗衡。

  1965年8月,巴军首先发起攻势,对克什米尔地区的印军给予突然打击,攻占了印军重要据点昌布。同时,双方展开了激烈空战。巴军出动F—104A和F—86各一架与印军8架战斗机交战。相比之下,巴军战机性能略胜一筹,不仅装备了“响尾蛇”导弹,还配备了火箭弹,可以远距离打击敌机,而这正是印战机的致命弱点。结果,巴军战机以2对8,击落印军4架战机,自己无一伤亡,暂时取得了战场的制空权。

  1965年9月6日凌晨,印军不宣而战,越过印巴边界,向拉合尔方向发起攻击。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正式对印宣战。第二次印巴战争全面爆发。

  双方在拉合尔城至印度边境重镇克赫姆·卡兰一线展开激烈交战。巴军指挥部为增援拉合尔的守军,下令调用所有直升飞机运送援兵;军方还对把境内的铁路实行管制,用列车将第6坦克师紧急运往前线。得到加强的巴军进行反攻,印军被迫后撤,实际上有些部队已是在溃逃,损失惨重。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战线上,双方在查温达地区展开的一场坦克大战,印军400多辆坦克和巴军200余辆战车进行大战。巴基斯坦空军渐渐显出优势,不仅驱散了印军战机,而且开始参与地面作战,对印军坦克部队实施攻击。此战双方损失巨大,谁都无力再发起进攻。

  联合国安理会于9月20日通过了211号决议,要求印巴在3天内停火,恢复8月5日前的状况。9月22日,印巴两国接受了停火决议。在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的安排和主持下,1966年1月上旬,印度总理夏斯特里和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在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首府塔什干举行会谈,双方签署了“塔什干宣言”。宣言重申印巴两国将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争端,规定双方限期把军队撤回到1965年8月5日前各自的阵地上。但是,引起双方争执的核心问题──克什米尔问题仍没有得到解决,它依然是严重影响两国关系和地区稳定的不良因素。

  4.巴基斯坦建国时,其国土就分成东、西两部分,相距2000千米。两地居民虽然大多信奉伊斯兰教,但在语言、文化和习俗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巴基斯坦国家的中央政权和军事大权基本上控制在西巴人手中。东巴的农产品为巴基斯坦创造了大量外汇,但真正能够用于东巴的只有20%。这些都使东、西巴之间的矛盾日益增加,东巴人民对政府的不满,逐渐发展成为东巴要求自治的政治运动。1970年,东巴遭受历史上罕见的洪灾,巴政府救灾不力,引起东巴群众强烈不满,纷纷上街游行。同年底,巴基斯坦举行全国大选,在东巴获胜的人民联盟提出要求东巴自治的主张,遭到巴基斯坦政府的反对。1971年3月,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以东巴秩序失控、人民联盟分裂国家为由,派军队进入东巴镇压。一部分人民联盟成员逃往印度,组成“孟加拉国临时政府”。

  印度认为这是一个肢解巴基斯坦的好机会。它一方面支持“孟加拉国临时政府”组建军队,一方面从外交、军事上积极准备。1971年11月,印军不宣而战,同时向东巴的多处地区发起进攻。巴基斯坦总统于12月宣布对印度进行反击。这样,在东巴的战争变成了印巴之间的战争,第三次印巴战争正式爆发。

  准备充分的印军投入兵力46万余人,其中在东巴战场的16万人;出动了460架飞机和40余艘舰艇配合作战。巴基斯坦出动陆海空三军34万余人,在东巴战场9万人,另有200多架飞机配合。印军快速推进,多点进攻;巴基斯坦领土分开,增加了调动指挥难度。结果不到一个月,印军占领了东巴首府达卡,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同时,双方在西巴和克什米尔地区也有战斗。

  这次战争影响深远。首先,它的直接结果是导致了孟加拉国的成立。同时这也意味着巴基斯坦被肢解,巴基斯坦丧失了60%的人口,50%的外汇储备和20%的税收,整体实力大大下降。其次,这次战争并未解决印巴之间的矛盾,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冲突长期延续。

  教学建议:鉴于三次印巴战争中,战争过程相对比较多,建议教师充分利用地图讲解,最好根据需要在本课提供的地图基础上,细化每次战争的形势图,尤其是作为重点地区的克什米尔地区地图。另外,本课插图较多,可以在讲述中利用这些图片,具化战争场面,增加历史感。

  在“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一目中,主要从历史、国际法和国际政治等方面分析导致印巴冲突的原因。

  从历史上看,殖民统治者“分而治之”政策的实质,就是化解自己面对的威胁,或者说尽量减小威胁的程度。所谓“分”,就是分化瓦解,使自己可能的潜在对手处于分裂状态,无法形成联合,并且把注意的方向不是对准了殖民统治者,而是同样处于殖民统治下的另一批群众。这是一种有效的化解威胁的方法。所谓“治”,就是要对对手形成控制,不能任其为所欲为。就“分”而言,它的前提是要有可以进行“分”的条件和基础,历史上形成的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文化等,都可以成为这样的条件和基础。因此,如何人为地扩大和加深这种差别,利用这些差别挑动纠纷、制造矛盾、引发冲突,转移群众对殖民统治的不满,正是殖民统治者推行“分而治之”政策的常见手法。在他们的挑动下,同一地区的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居民之间的分歧与隔阂,会日益加深。而一旦扩大成为两个国家之间的矛盾,激烈冲突甚至战争就难以避免了。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居民之间出现分歧、隔阂、冲突、战争,也就给了殖民者和外部势力控制对立的双方或是一方的机会。这种控制的一般手段是,提供一定的经济、军事援助,给予某种声援和“道义”支持等。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分立过程中就伴随着矛盾、纠纷、甚至流血冲突,而由英国殖民者设计的分立方案,其出发点是怎样使英国尽快从印度“脱身”,而不是真正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站在印巴两国人民的立场上解决问题,因此它没有、也不可能公正合理地解决所有问题,这就为两国矛盾的扩大和加深创造了条件。

  将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的惟一标准,表面上看似公平,但实际上,极易导致宗教排斥和对立。印度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混杂的国家,民族差异、宗教差异客观存在。在这样的国家内,是尽可能弥合这种差异,还是刻意地突出和强化这种差异,结果是大不相同的。至少在印巴分立问题上,英国制定并实施的方案所起到的效果,是后者而不是前者。当然,这类问题非常复杂,在解决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

  印巴两国的冲突主要由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引发。这也是一个不同民族和宗教信仰混杂的地区。但是,它的归属从一开始就没有确定,没有被两国接受,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而克什米尔之所以没有及时确定归属,根本原因还是英国制定的方案存在着明显的漏洞,甚至是自相矛盾。英国的印巴分立的主要原则是“以教定土”,即按照一个地区大多数居民的宗教信仰来确定该地区领土的归属。按照这一原则,居民中77%信奉伊斯兰教的克什米尔地区就应归属巴基斯坦。但英国的《印度独立法案》又规定了“自由选择”的原则,允许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国家。这样,克什米尔王公选择加入印度也是“合法”的。正是这样关于确定领土归属上的“双重标准”,成了制造分歧与冲突的祸根。同时,它只规定土邦有选择权,但这种选择权怎样行使,是由土邦上层决定,还是由公民自己决定,特别是对像克什米尔这样民族、宗教成分复杂的地区,缺乏相应的、细致的明确规定。从历史事实上看,正是在该地区土邦上层的决定与当地大多数居民的意志出现了矛盾,才使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都认为自己“拥有”克什米尔的主权。

  美苏两国向印巴双方提供武器,并不是出于维护两国利益考虑,而是有深刻的战略目的。这首先涉及到20世纪下半期东西方冷战大的背景。在冷战背景下,美苏战略的主轴是遏制与反遏制。在欧洲这种遏制与反遏制自不必说,在亚洲,美国在1951年和日本单独媾和,使日本成为在亚洲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1954年,美国牵头组织了东南亚防务条约组织,把亚洲的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拉入其中。1955年,伊拉克与土耳其签订《巴格达条约》,在安全和防务上进行合作。之后,巴基斯坦、伊朗先后加入。由于土耳其是北约成员,而且美国也部分加入,这个条约自然被视为是北约在亚洲的延伸。这一系列文件造成了一种战略态势:西方国家形成了从东北亚、东南亚到南亚、西亚的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月形”包围圈。苏联自然要对此做出反应。

  教学建议:本目理论性比较强,可以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让他们尝试着自己进行概括总结。并且可以让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找出其他的例子,加深对本目内容的理解。也可以结合本目中的“学思之窗”,以克什米尔为例,迁移到一般的原因探究上。

  本课中的“学思之窗”,分别引用了印度和巴基斯坦政治领导人的两段言论,说明了克什米尔的重要性。让学生仔细阅读,结合本课内容进行思考。可以提示学生注意两段言论论述克什米尔的角度有何不同。印度领导人更多的是从中亚、亚洲政治格局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的;巴基斯坦政治家则是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论述的。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在书写了本课标题之后,教师可以用这样的问题加以引导:“谁知道南亚次大陆指的是哪里?那里在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国家?”如果学生顺利回答,就可以直接导入正文;如果还不能回答,可以给一些提示,说出“印度”国名。这样也可以进入导入环节。

  在讲述印度社会和政治状况时,可以设计以下板书,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快速了解:

  印度教──政治代表:国民大会党

  伊斯兰教──政治代表:穆斯林联盟英国“分而治

  之”的基础

  在讲述蒙巴顿方案和印巴分立时,利用课文中的地图,在了解了印巴两国地理情况后,可以提问:“巴基斯坦国在地理构成上有什么特点?”提示学生注意它的国土由东、西两部分构成的特点,为下一目讲述第三次印巴战争做准备。

  在讲述三次印巴战争时,建议自制一幅“克什米尔地区图”,比较详细地标出克什米尔地区的情况,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停火线或是实际控制区域,反映第一、第二次印巴战争后,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占有区域的大致变化。在讲述具体战争经过时,根据教参补充的材料,增加一些重要战斗的情况。(见案例二)此外,还应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简单介绍双方的武器装备,把武器装备作为战争过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纳入到双方的较量中去,以增加学生对战争因素的全面了解。

  在讲述“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课文,然后让他们尝试着自己进行概括总结。在学生总结完成后,可以把讨论引向深入,再让学生讨论这些原因中,哪些是客观原因,哪些是主观原因。以本目的第一自然段为例。这里所说的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是印度的客观存在,但殖民统治者“分而治之”政策却是主观推行的。一个国家中,并不是只要有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混居就一定出现民族仇视和宗教排斥,但如果统治者有意挑拨,就会导致民族隔阂和宗教排斥的出现。这样的引导,可以使学生结合历史事实理解主客观原因的辩证关系。

  有关“学思之窗”的内容,先让学生仔细阅读,结合本课内容进行思考。然后提问:“想一想,这两段言论反映出印巴政治家看待克什米尔问题的角度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差异?”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更深的层次。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在讲述印巴分立时,用实物投影或幻灯片:教材上的《印巴分治》图。

  就《印巴分治》图讲解:这就是根据英国的《印度独立法案》形成的印巴分立,所谓分立,就是分别成立两个国家。通过这张图可以看出,印度的领土占了分立前的大部分,面积达297多万平方千米,人口近3亿人;巴基斯坦94万平方千米,居民近7000万人。从这幅图上,同学们能发现巴基斯坦国构成上的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会对巴基斯坦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还有,国家的分立带来了居民的流动和迁徙。而这一过程是充满血腥的。在正式分立之前就已经出现的民族和宗教性质的暴力冲突愈发难以遏制,几十万人成为屠杀的受害者。之后,一股强大的难民潮席卷了几乎整个南亚次大陆。据统计,从1947年到1951年间,720万伊斯兰教徒抛家舍业从印度迁往巴基斯坦;870多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从巴基斯坦逃往印度。宗教仇杀和难民潮增加了两个新成立国家的社会动荡,也在不同宗教信仰的广大居民中深深埋下了敌视的种子。这都为日后的印巴流血冲突提供了不幸的社会土壤。

  案例二

  在讲述第一次印巴战争时,结合课文中图片《印军占领乍吉山口》,对这场战斗稍加描述:

  乍吉山口位于斯利那加东北65千米处,是横贯克什米尔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低点和从北部进入克什米尔的必经之处。这里高山峡谷环抱,只有一条盘山路穿隐其间,越接近山口道路越窄,有的地方干脆就是羊肠小道。如此险峻的地形,使双方的争夺更加惊心动魄。

  印军从东西两个方向向乍吉山口发起进攻。但由于巴军占据有利地形,居高临下,顽强抵抗,印军的两路进攻均未成功。眼看进入9月,天气条件越来越不利于进攻,印军指挥部心急如焚。于是,他们又想到了曾经屡显神威的坦克部队。为了达到进攻的突然性,印军先是拆掉坦克炮塔,把坦克放到汽车上,外面蒙上帆布,看起来像是运送一般的武器弹药。而且都在夜间行车,沿路设置严密警戒。就这样,印军把预定参战的坦克神不知鬼不觉地运送到通往乍吉山口的公路上。同时,大批印度士兵开始拓宽山路,以便坦克通行。在这样的道路条件上驾驶坦克,不仅高度危险,而且只有顺着道路往前进,绝没有掉头后撤的可能。

  这些精心的准备瞒过了巴基斯坦民军,但也花掉了整整一个月的宝贵时间。10月下旬,山口地区连降大雪,印军被迫把进攻时间一推再推。恶劣的天气和险要的地形,使印军几乎放弃了行动。但在坦克部队指挥官的坚持下,11月1日,印军还是发起进攻。

  当印军7辆坦克马达轰鸣、在雪后崎岖的山路上鱼贯着冲向山口时,巴基斯坦民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们弄不懂,这些印度人从那里得到的胆量,竟然敢把庞然大物般的坦克开上如此陡峭的山路,而且还是在大雪封山之后!也许,巴基斯坦民军太相信自然的力量了,他们不仅没有在这里安放足以对付印军坦克的火炮,就是防御工事也修得很一般。面对印军冲上来的坦克,巴基斯坦民军先是被震慑住了,等到清醒过来后,简陋的工事又让他们最终无法承受坦克的猛烈炮火施加的毁灭性打击。

  案例三

  在讲述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时,提问或设问自答:美苏两国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印巴两国人民的利益吗?当然不是,因为战争不符合人民最起码的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愿望。那是不是仅仅为了赚钱?也不完全是。而是有更深的原因,有它们的战略考虑。

  讲解(可以自制有关内容的地图或幻灯片):这首先涉及到20世纪下半期东西方冷战大的背景。在冷战背景下,美苏战略的主轴是遏制与反遏制。在欧洲这种遏制与反遏制自不必说,在亚洲,美国在1951年同日本单独媾和,使日本成为在亚洲遏制社会主义国家的基地。1954年,美国牵头组织了东南亚防务条约组织,把亚洲的菲律宾、泰国、巴基斯坦拉入其中。1955年,伊拉克与土耳其签订《巴格达条约》,在安全和防务上进行合作。之后,巴基斯坦、伊朗先后加入。由于土耳其是北约成员,而且美国也部分加入,这个条约自然被视为是北约在亚洲的延伸。这一系列文件造成了一种战略态势:西方国家形成了从东北亚、东南亚到南亚、西亚的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新月形”包围圈。苏联自然要对此做出反应。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印巴之间长期对立和战争的原因是什么?通过对印巴战争的回顾,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解题关键:要考虑多种原因的综合结果;如何公正合理地处理宗教、民族、领土问题。

  思路引领: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宗教、民族、领土问题容易引出的危险。

  答案提示:同一地区生活着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殖民统治者“分而治之”的政策起到的挑拨作用;以宗教信仰作为划分国家惟一原则的弊端;领土边界长期不确定归属酝酿矛盾与冲突;大国的介入与出售武器起到推波助澜作用。

  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在确定民族国家时,要遵循大多数人民的意愿,不能实行自相矛盾的“双重标准”;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试分析二战后印巴长期尖锐对立乃至三次爆发战争的背景原因及其影响。

  解题关键:印度的社会政治状况,殖民统治的政策,分立后遗留问题等。

  思路引领:从客观原因与主观原因多角度考虑。

  答案提示:不同民族和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在同一地区生活的实际状况;“分而治之”的政策的恶劣结果;分立后遗留的领土、边界等严重问题。

  2.列举大国插手印巴事务的典型事例,分析其与冷战的关系。

  解题关键:直接的插手与间接的“援助”;遏制与反遏制。

  思路引领:英国插手分立,大国出售武器;美国在亚洲的意图。

  答案提示:例如美苏两国向印巴双方出售武器,美国把巴基斯坦拉入针对苏联的条约体系。冷战对抗主轴──遏制与反遏制;在亚洲对社会主义国家形成战略包围。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蒙巴顿关于立即移交印度政权的方案(1947年6月3日)

  1.1947年2月20日英王陛下政府宣布,英属印度的政权将于1948年6月前移交给印度人。

  2.马德拉斯省、孟买、联合省、比哈尔、中央省和贝拉尔、阿萨姆、奥里萨、西北边境省的大多数代表,德里、阿杰默—默瓦拉和库尔格的代表在制订新宪法的任务中取得了进展。另一方面,穆斯林联盟,包括孟加拉、旁遮普和信德的大多数代表,以及英属俾路支的代表业已决定不参加制宪会议。

  3.英王陛下政府始终希望,移交政权应当符合印度人民本身的愿望。如果印度各政党之间意见一致,这项任务本来会轻而易举完成的。然而,由于印度各政党未能取得一致意见,寻求一种能够弄清印度人民愿望的方式,这项任务就由英王陛下政府承担了。英王陛下政府在同印度政界领导人充分协商之后,决定实行下述计划。英王陛下政府希望说明,它无意为印度制订一部最终宪法。这是印度人自己的事。本计划也无意阻止各社会集团为实现一个统一的印度而举行谈判。

  4.……英王陛下政府感到满意的是,下列程序就是在下述问题上弄清这些地区人民意愿的最切实可行的方法,即他们是愿意由(1)现有的制宪会议来制订宪法,还是(2)另外组成一个新的制宪会议来制订宪法,这个新的制宪会议将包括那些决定不参加现有制宪会议的各个地区的代表在内。这项工作完成后,就有可能决定政权应移交哪个或哪些权力机构。

  孟加拉和旁遮普

  5.因此,孟加拉和旁遮普的省制宪会议(不包括欧洲人),应当分别分成两部分开会,一部分代表穆斯林占多数的县,另一部分代表该省的其余县份。为了确定各县人口数目,将以1941年人口普查作为可靠依据。

  6.每个省制宪会议的现任议员都分两部分开会,他们将被授权分别投票决定该省是否分治。只要任何一部分议员以简单多数决定分治,就将实行分治并将作出相应安排。……

  7.为立即决定分治的问题,孟加拉和旁遮普制宪会议成员将分成两部分开会,一部分代表穆斯林占多数的县,另一部分代表非穆斯林占多数的县。……一旦作出其中一个省实行分治的决定,总督就将立即建立一个边界委员会,并同有关各方商定委员会的组成及其权限。

  艾德礼首相在下院关于印巴分治的演说(节录)1947年7月10日

  我现在提请进入“法案的第二读程序”。……这一法案结束了不列颠和印度长期联系的旧的一章,同时也揭开了新的篇章。英国对印度持续如此长久的统治,如今在英国的提议下即将结束了。

  历史上,一些国家在尖刀胁迫下屈服于其他民族统治的事例是很多的,但是,一个长期享受压迫别的民族的国家自愿放弃统治,这样的事例则是罕见的。……

  我们同印度联系的历史始于我们的商业冒险和东印度公司的故事。随着同法国争夺半岛的控制权,这种联系持续下来。英国的势力逐渐扩大,一方面是通过征服,但更主要的是处于莫卧尔帝国垮台后无政府时期的那些缺少自由与和平的人们,寻求我们的庇护而自愿将权力让与英国的。

  许多年后的今天回溯往事,我们可以为我们的同胞在印度的所作所为感到自豪。当然,也有过错误,有过失败,但可以确信我们在印度的统治,可以同任何肩负着统治如此不同于他们自身的其他民族的别国相比。……

  这里,我想起一件常被人们遗忘的事。正如印度将其摆脱外部侵略实现统一和自由归功于英国一样,印度国民大会本身也是由我们民族的人鼓舞创立的。进一步讲,在我们统治下的印度,印度人做出的任何判决所依据的标准,并非是从印度历史中得到的,而是由我们亲自向他们灌输的。我清楚地意识到,许多与印度有密切联系的人,很为我们已经为之放弃责任的成千上万印度人的前途担忧。对这种担忧,我能够理解。……

  塔什干宣言(节录)(1966年1月10日)

  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在塔什干举行会谈并讨论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当前的关系,兹在此宣布他们坚决要恢复两国之间的正常和和平关系并促进两国人民之间的谅解和友好关系。他们认为实现这些目标对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六亿人民的幸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一致同意,两国一切武装人员最迟不晚于1966年2月25日都撤至在1965年8月5日之前占据的阵地,双方将在停火线上遵守停火规定。

  ……

  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一致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将建立在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的基础上。

  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一致同意,双方将劝阻任何反对另一国的宣传,而将鼓励促进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的宣传。

  ……

  印度总理和巴基斯坦总统一致同意考虑恢复印巴两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交通运输以及文化交流的措施,并采取措施来执行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现有的协定。

  ……

  巴基斯坦总统阿尤布·汗谈塔什干之行

  阿尤布说,他前往塔什干,对于解决克什米尔问题本不抱什么希望,然而塔什干会谈可能为巴基斯坦同印度和平共处开路。印度可能认识到坚持克什米尔争端要付出代价。同时也抱有以下的想法:在苏联举行会谈不可能一无所获,印度人会理智地作出回应。阿尤布解释说巴基斯坦不可能抵制塔什干会谈,因这将意味着美国和其他大国在保证支持苏联主动斡旋时,巴基斯坦却让苏联难堪。碰了一鼻子灰后,苏联将通过行使否决权,继续阻拦关于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倡议。阿尤布说,他已告诉柯西金,克什米尔是头等重要的事,其他所有问题都是次要的。但是,印度不打算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作丝毫让步。印度人心中惟一的解决方案是,采纳稍经小小调整的停火线,作为印占克什米尔和自由克什米尔之间的国际边界。能做的抉择是破坏还是进行妥协。问题在于会谈破裂的责任将推给巴基斯坦,而这样会给巴基斯坦的一些极端分子以鼓励。阿尤布说,他同夏斯特里会谈时,他面对的是座石墙。他承认,“我们在军事上未能摧毁这座墙。我们还得等待。”他介绍了印度不断增长的军事力量,并强调巴基斯坦需要赢得时间,“巴基斯坦只要等到印度碰上一个能阻止它为所欲为的厉害对手的时候。”印度人怀着巴基斯坦急于要撤军的印象,来到塔什干。他们想同巴基斯坦签订不战条约,并要巴基斯坦担保再不违反停火协议,不同第三国接触。对他们来说,最后一点特别重要,因为这样他们会让得到巴基斯坦不再同中国发展关系的承诺。这些要求也适合于苏联。巴基斯坦不得不竭尽全力地说明如果克什米尔这一根本问题得不到解决,印巴之间的冲突仍将继续这一看法。同时,对双方来说,最明智的事是将各自军队压缩到可接受的水平。阿尤布说,在东巴对塔什干的反应很好,但在西巴某些人仍要煽风点火,“我们一定要坚决对付他们。”他明白“执行同印度教徒签订的任何协议都不容易,但是我们应给塔什干宣言一个机会。就我们这方而言,得有信心。”阿尤布回顾了签署宣言那天,他同夏斯特里的会晤。夏斯特里问他在返印途中能否飞越巴基斯坦领空,阿尤布表示同意。阿尤布在总结他对塔什干会谈的印象时说,就柯西金而言,他已认识到解决克什米尔争端的重要性。他援引了柯西金的话,“这问题需要思考。”

  2.课文注释

  尼赫鲁(1889—1964)

  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印度首任总理。1889年11月14日生于北方邦阿拉哈巴德的婆罗门贵族家庭。是国大党元老、印度名律师蒙蒂拉尔·尼赫鲁的儿子。16岁到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哈罗公学和剑桥大学。1912年回国后进入政界。1918年在阿拉哈巴德高等法院当律师。同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20年参加圣雄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1921年第一次被英国殖民当局逮捕入狱。在为争取印度独立的27年间,共在监狱中渡过10年。1929年、1936年、1937年和1946年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总书记。1929年、1936年、1937年、1946年和1951~1954年任国大党主席。1939年任全印度邦会议主席和全国计划委员会主席。1946年任临时政府副主席,兼外交部长和联邦关系部长。后来还任立宪议会议员、临时国会议员、人民院议员。1947年8月印度独立后,任首任总理兼外交部长、原子能部长,一度曾兼任国防部长,并一直担任总理职务到逝世为止。他还担任过国际开发委员会主席、全国统一委员会首脑、国防基金委员会主席和国防委员会首脑。他和周恩来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不结盟运动和万隆会议的倡导者之一。1964年5月27日逝世。1954年访问中国。著作有:《印度与世界》(1936年)、《苏维埃俄国》、《印度的18个月》(1936年)、《尼赫鲁自传》(1936年)、《世界史一瞥》(1939年)、《印度的统一》(1942年)、《印度的发现》(1946年)、《独立之后》(1950年)等。

  真纳,穆罕默德·阿里(1876—1948)

  巴基斯坦创建者。1876年12月15日生于卡拉奇的富商家庭。早年在英国伦敦林肯律师学院取得高级律师资格,回英属印度后操律师业。1896年参加印度国大党。1910年当选为印度中央立法议会议员。1913年参加全印穆斯林联盟,两任主席,1934年起成为该联盟的永久主席。早期主张印度建立统一的独立国家,协商订立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和解的《勒克瑙协定》(1916年)。1921年与国大党决裂,不再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合作。后来主张印巴分立。1940年穆斯林联盟在拉合尔举行代表大会,通过了真纳的建立“巴基斯坦”纲领(巴基斯坦即“清真国”之意),主张穆斯林聚居的省份脱离印度成立一个伊斯兰教国家。从这时起,建立巴基斯坦就成为穆斯林联盟的主要纲领。1947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后,任巴基斯坦自治领第一任总督、制宪议会主席。1948年9月11日因心脏病逝世。

  印巴分治的后遗症

  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布独立,从而结束了英帝国对南亚次大陆近两百年的殖民统治,这是南亚民族独立运动的胜利成果。

  然而,按《蒙巴顿方案》对南亚次大陆所进行的分治,却给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关系的发展带来了影响深远的后遗症。

  1.相互猜疑,缺乏信任

  印巴分治的第一个后遗症,是在两国关系发展中埋下了缺乏信任和相互防范的心理隔阂。

  《蒙巴顿方案》是依据“两个民族”的理论对次大陆进行分治的,这种理论为穆斯林联盟所坚持而奉为巴基斯坦建国的理论基础,但印度国大党则坚决反对。虽然印度国大党迫于当时的形势而接受了分治的方案,但印度至今也不接受两个民族的理论,并坚持认为,印巴分治是一个人为的错误,统一的印度的分裂损害了印度悠久文明的历史整合性,给印度的大国地位和防务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对之至今仍耿耿于怀。

  巴基斯坦也针锋相对,用突出自己立国基础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长期生存。在分治之前,穆斯林联盟就依靠两个民族的理论唤起了广大穆斯林的宗教、民族认同感,以此增强作为次大陆弱势群体的斗争力量,并进而坚持单独立国来维护自己作为次大陆弱势群体的切身利益。建国之后,巴基斯坦又有意识地努力使其具有一种不同于印度的身份特征,即一个更加非印度化、纯而又纯的伊斯兰国家及西亚国家,作为生存下去的重要支撑。

  这种相互猜疑、缺乏信任的心理隔阂又为独立以来两国冲突不断的僵持关系所强化,至今仍然根深蒂固。

  2.领土争端,僵持不下

  印巴分治遗留下来的领土争端长期得不到解决,使两国关系难以有实质性的改善。

  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不久,就围绕三个较大的土邦──海德拉巴、朱纳加尔和克什米尔──展开了争夺战,双方因土邦归属问题而矛盾重重。

  在朱纳加尔和海德拉巴两次失利的巴基斯坦不能容忍印度在克什米尔土邦继续得势,而采取了较强硬的立场,双方为克什米尔归属问题发生争端,并导致多次兵戎相见,至今仍是难解的结。

  3.宗教冲突相互影响,经久不衰

  印巴分治的原因是复杂的,包括外因和内因两大方面。英国殖民统治者实行“分而治之”的恶毒政策,挑动、助长次大陆两大教派之间的不和与冲突,产生了恶劣和深远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是印巴分治的主要外因。但把次大陆的分裂仅仅归结于这一原因,显然是不够的。事实上,印巴之所以最终选择分治,还有其复杂和深刻的内部原因即社会原因,包括宗教、经济、社会政治等多种因素,这是分治的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两方面因素共同作用,促成了次大陆的最后分裂和印度、巴基斯坦的单独建国。

  按宗教因素实行的分治,在某种程度上虽然可以说是当时教派矛盾和冲突难以调和的产物,但印巴分治并不能解决次大陆的宗教矛盾和冲突。分治之后,除了宗教冲突曾在一段时间里激化成为血腥的宗教仇杀,在两国人民心灵上蒙上浓厚的阴影,留下痛苦的回忆之外,两国国内不时发生的宗教冲突还相互影响,经久不衰,成为影响两国关系改善和正常发展的一大障碍。

  4.其他遗留问题及其解决

  分治初期,印巴双方忙于解决难民迁移、财产分配、边界划定等迫切问题,虽有争执,但尚能合作、妥协,逐步解决了上述问题。除了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之外,分治还产生了印度河及其支流的河水分配问题与“飞地”和边界争端遗留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的复杂化(1954~1972年)

  1954~1972年是克什米尔问题发展的复杂化阶段。

  20世纪50年代,美苏在南亚次大陆的争夺愈演愈烈。巴基斯坦加紧向美国靠拢以增强自己对抗印度的力量。而苏联为了拉拢印度,则明确表态支持印度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立场。外国势力的介入使克什米尔问题日趋复杂化。

  美苏出于自身的战略利益,利用克什米尔问题操纵印巴。50年代末60年代初,美国为达到“印巴联防反共”、建立针对中国的“新月形包围圈”的目的,积极促使印巴解决克什米尔问题。1962年,中印边界冲突爆发,美以军援为条件,压印解决克什米尔问题。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后,美压巴妥协停火,停止对巴军援,在克什米尔问题上不为巴说话,继续兜售印巴和克什米尔三方组成“联邦”的方案,导致巴美关系疏远。这给了苏联插手的机会。

  苏联一贯支持印度的立场,在国际论坛上帮助印度抵制美英等国的压力,从而拉住了印度。它又企图利用克什米尔问题,将印巴两国拉到一起,归入其兜售的“亚洲集体安全体系”中,加以控制和利用。

  总的来看,1954~1972年是克什米尔问题复杂化的演变阶段。这一阶段出现了以下重要变化和特点:(1)在大国介入的情况下,印巴双方对克什米尔问题性质的分歧公开化:巴基斯坦仍坚持这是归属问题,而印度则公开声称这不是归属问题而是巴基斯坦“侵略”问题。(2)虽然印巴双方仍然接受国际调解,但印方不再接受以联合国有关决议作为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基础,从而模糊了接受国际调解的基础;巴方仍然坚持按联合国决议解决这一问题。(3)印巴双方均采取措施巩固各自对占领区的有效控制,加紧推行宪政化,造成既成事实,迫使对方单方面做出重大让步。

  3.学术观点

  克什米尔问题──难解的结

  时至今日,克什米尔问题的解决越来越难,已经成为印巴关系中难解的结。

  首先,从印度方面来看,印度废止克什米尔邦宪法,强化克什米尔是印度不可分割的领土的做法,使任何一届印度政府和任何政治领导人都不可能再接受通过公民投票来解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否则就要承担“出卖国家神圣领土”的历史罪责,这也将构成违背印度宪法而归于无效。在印度方面看来,克什米尔归属问题早在1947年10月27日就已合法地解决了,现存克什米尔问题是巴基斯坦应停止对印进行“恐怖主义攻击”的问题和如何归还巴占克什米尔的问题。每次印度方面同意就克什米尔问题与巴基斯坦进行会谈,都是在这一含义上界定克什米尔问题的,当然,也就在双边会谈开始之前就注定了会谈破裂的结局。这样就使印方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缺乏做出妥协、退让的余地,而指望巴基斯坦单方面做出撤出巴占克什米尔的让步,这在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能的,除非印度以武力击败巴基斯坦或者趁巴基斯坦本身因国内问题而分裂时,乘机夺取巴占克什米尔,就像1971年出现的情况一样,但这意味着印巴间的全面战争甚至是核对抗。

  其次,从巴基斯坦方面来看,克什米尔问题也已经同巴基斯坦国内政治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虽然巴基斯坦一直坚持克什米尔的归属存在争议,这使巴基斯坦政府不必承担“出卖领土”的历史责任,因此巴方留有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做出一定让步的回旋余地,但这种余地也很有限。第一,克什米尔的穆斯林民众倾向加入巴基斯坦的意愿强烈,巴国内穆斯林已经把帮助克什米尔穆斯林实现自己愿望视为天经地义的责任,在巴国内形成共识,并成为国内政治的重要因素。第二,失去东巴后的巴基斯坦受到严重削弱,在抗衡印度的安全战略中,克什米尔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战略价值,巴基斯坦不能承受失去巴占克什米尔后的更为不利的安全战略态势。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克什米尔问题实质上已经成为巴基斯坦的战略安全问题,这涉及巴基斯坦的根本国家利益。鉴于此,巴基斯坦所能做出的让步极为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印方的要求,因此双方无法达成一致。

  第三,从克什米尔地区的现状来看,由于印巴两国均已分别在克什米尔各自控制区进行了地区大选,各自的占领进一步合法化、宪政化,这也增加了未来解决克什米尔问题的难度。

  总的来看,各种错综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克什米尔问题成为印巴双方难以解决的“死结”。

  第三次印巴战争的影响深远

  第三次印巴战争尽管持续时间很短,但其影响却很深远。

  首先,这次战争直接导致了孟加拉国的产生,印度肢解巴基斯坦的愿望得以实现。但就战后的情况来看,在孟加拉国独立后,并未与印度结成联盟而对印附首帖耳。事实上,印度又为自己培养了一个新的对手。

  第二,被肢解后的巴基斯坦进一步拉大了与印度的实力差距,印度的南亚大国地位得到确立。由于国土被肢解,巴基斯坦从此丧失了60%的人口、50%的外汇储备和20%的税收,其实力大为削弱。本来就失衡的印巴实力对比更严重地向印度这一方倾斜了。

  第三,这次战争对当时的国际关系也产生了一定影响。1971年以后,美印关系一度冷淡下来,而印苏关系则持续升温。美国在南亚的战略收缩态势在某种程度刺激了苏联实施南下印度洋战略,为苏军进入阿富汗埋下了伏笔。

  第四,这次战争并未能解决印巴之间的问题,却使积怨更深了。两国此后围绕克什米尔的摩擦和冲突仍然持续不断。

  第五,这次战争对印巴两国的对外政策也有深刻影响。从巴基斯坦方面来看,为了使把国家安危系于某一大国身上的悲剧不再重演,巴基斯坦调整了自己的外交政策,开始奉行新的不结盟政策:同美、苏、中三大国保持一种“平衡”关系,加强同海湾国家关系,缓和与印度的关系并参加南亚区域合作联盟,取得了丰厚的回报。从印度方面来看,确立对巴绝对军事优势后,印度外交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争取成为世界大国,其总的军事战略开始从次大陆转向印度洋,并努力发展海上力量,同时加紧推进其核政策,于1974年进行了核试爆,为充当世界大国准备必要的物质基础。

  巴基斯坦与美国关系的变化

  巴基斯坦建国50多年,对外政策经历了几次重大变化。从建国初期(1947~1953年)的不结盟走向50年代中后期到60年代初期(1954~1962年)的结盟,经过10年的重新审视和调整(1963~1972年),最后又回到不结盟的立场上来(1972年至今)。在70年代初以来的20多年中,巴基斯坦虽然采取不结盟的政策,但是,其对外政策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倾向性,那就是与美国之间的特殊关系。

  美国曾在巴基斯坦对外战略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两国之间的关系起伏很大。巴基斯坦独立后,历届政府都把对美外交作为巴基斯坦外交政策的三大支柱之一。

  巴美结盟的主要原因是巴基斯坦希望从美国获取军事和经济援助,增强抵抗印度、保卫国家安全的防务能力。印巴分治后,巴基斯坦主要是一个农业国,制造业不发达,军工厂极少,军队所需武器和装备只能高价购买。与美结盟,巴基斯坦可以获得美国的大量援助,以增强其国防能力,防止印度的进攻。

  此外,50年代,巴基斯坦经济形势恶化,也是巴美结盟的重要原因。1951年巴基斯坦重要出口品原棉和黄麻价格大幅度下跌,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1952年巴基斯坦粮食歉收,面临灾荒威胁。为渡过经济困难时期,希望获得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通过与美结盟,获得美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对巴的支持,让美对印度施加压力,通过公民投票的方式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巴基斯坦还认为,同美结盟,可以不参加以印度为重要代表的不结盟运动,从而向世界表明,在对外政策方面,巴基斯坦并非印度的随从,而是独立自主的。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巴美关系发生逆转。美国的反共反华政策和对印度态度暧昧,是巴美关系恶化的主要原因。1959年中印两国在双方边界地区拉达克发生军事冲突,美国认为,印度可以作为抗衡中国的重要国家。美国开始大幅度增加对印度的经济援助,公开支持印度的对华立场,并宣布要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政策进行重新审查。肯尼迪总统多次赞赏印度和尼赫鲁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再次声明对印增加经援,从而使印度成为非共产主义发展的橱窗。美国的上述政策激怒了巴基斯坦人,阿尤布·汗总统多次发表讲话,反对美国的亲印政策。1962年中印发生边界冲突后,美国向印度提供军事援助,这使巴基斯坦对两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更加感到不满。在1965年印巴战争中,美国对印巴实行武器禁运,对巴基斯坦是一次沉重打击。

  印度与苏联的关系

  在冷战时期,印度同苏联保持着非同寻常的友好关系。在过去的40年间,印度从俄罗斯(含苏联)总共获得3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1971年两国签订的《印苏和平友好条约》奠定了双方政治、经济、军事乃至安全领域特殊关系的基础。

  印度和苏联于1947年建交,苏联为了减轻美国对它的威胁,积极争取奉行中立政策的印度,另外印度反对美巴联盟的态度也有利于苏争取印度,这样两国在20世纪50年代关系有所发展,特别是1955年,两国领导人互访,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获得共识,两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随后苏开始向印度提供长期贷款,援助印度发展经济。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印苏关系更趋紧密,随着中苏关系恶化,印度乘机联苏反华。苏则借印压美遏华。因此,双方在共同的战略利益前提下携手合作。

  印苏之间的特殊关系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最根本的原因是各有所需。换言之,印度在经济和军事上有求于苏联,而苏联在政治上需要印度的支持。正因为如此,在整个冷战时期,印苏关系一直非常密切和稳定。从苏联的角度看,印度作为南亚地区大国,在苏美抗衡和制约中国的战略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苏联还把印度当作它与不结盟运动、第三世界和亚洲之间的“引荐人”。从印度的角度看,巴基斯坦是印的“宿敌”,对中国也始终存有戒心,美国对巴的军事援助,美中关系的改善,使印更需要从苏那里获得经济和军事援助,以对付巴基斯坦和同中国周旋。此外,在重大国际政治问题上,印苏的想法和态度一致多于分歧,这是双方关系密切的思想基础。由于印苏间互有需求,自60年代以来,两国关系愈益密切,苏联不断向印度提供经济援助和武器装备。

  苏联长期以来一直是印度最大的武器供应国。印度从苏联进口的武器估计已达150亿美元。苏联还许可在印度生产T—72坦克,米格21、23、27型战斗机,供给印度先进的米格29型战斗机。苏联租借给印度一艘C级核潜艇,这是未向其他国家提供过的。苏联还帮助印度实行其太空计划。

  4.图画说明

  (1)第一次印巴战争中印军利用牲畜转运装备。由于山地地形不便于汽车通行,所以,印军只好利用牲畜转运装备。

  (2)印军占领乍吉山口。乍吉山口位于斯利那加东北65千米处,是横贯克什米尔的喜马拉雅山脉的最低点和从北部进入克什米尔的必经之处。第一次印巴战争时,印军出奇兵,用坦克部队突袭成功,占领了这个要地。

  (3)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这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巴基斯坦空军飞行员驾驶美国飞机作战归来。

  5.参考资料目录

  辛哈、班纳吉:《印度通史》,商务印书馆1973年版

  拉希姆:《巴基斯坦简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赵德喜、王佑生:《印巴对抗何时休》,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年版

  雷启淮:《当代印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孙士海主编:《南亚的政治、国际关系及安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赵伯乐:《当代南亚国际关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6课两伊战争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两伊战争的教训与影响。

  难点

  宗教教派分歧与战争的起因。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经过以及它带来的教训与产生的影响。像其他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一样,两伊战争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与前面讲过的中东战争、印巴战争有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引发两伊战争的宗教因素并不是源于不同宗教信仰之间的矛盾,而是源于同一种宗教中的不同教派分歧。这使我们在认识引发局部战争原因上,眼界要更宽阔。两伊战争既给两伊自己带来巨大损失,留下了惨痛教训,也为中东局势和世界局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有关本课的内容有较多的文字材料和可视材料,教师可以适当补充到讲述中,增加学生的感性知识。在分析战争原因和总结教训和影响时,可以采用分析和归纳、对比的方法,引导学生从更深的层面认识两伊战争的特殊性,培养历史理性思维能力。

  本课引言采取一种“倒叙”方式,从两伊战争结束时的一个场景切入,表现了两伊人民希望停止战争,享受和平安定生活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流露得越强烈,说明他们对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不幸感受越深。这也是一种“反衬”,由这种“反衬”,通过一两个疑问句,如“为什么人们对这场战争的结束如此欢欣鼓舞,兴奋不已?”“这场战争是怎么发生的?”就可以自然地联系到这场战争以及它的起因,从而导入正文。建议教师抓住“倒叙”和“反衬”做文章,设计导入。

  第一目“矛盾重重的邻国”中,首先介绍了伊朗和伊拉克交界情况和宗教属性,并对它们之间的这场战争做出了评价,突出了两个“最”字。之后,主要介绍了两伊矛盾的方方面面,说明了它们之间矛盾的复杂性。本目基本上是从领土、教派、民族、国际因素四个方面展开的。

  1.领土争端。两伊之间最突出的领土争端源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阿拉伯河是由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最后注入波斯湾。全长205千米,其中100千米在伊拉克境内,10千米为两伊界河。围绕这条河的争夺由来已久。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曾在阿拉伯河一带展开激烈争夺。后来,英、俄等国也把争夺的触角伸到这里,插手阿拉伯河的划界成为它们体现自己势力存在的一种方式。1913年,在英、俄裁定下,奥斯曼帝国和波斯帝国签订了《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一年后确定了在阿拉伯河上的边界走向。除一段外,两国边界都以靠近伊朗一侧的浅水线为界,整条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解体后,该河的主权归独立的伊拉克所有。1937年,两伊通过条约对边界做出调整,在伊朗的阿巴丹附近两国边界以靠近伊拉克一边的深水线为界。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石油资源日益重要,伊朗和伊拉克的竞争趋于激烈,伊朗越来越不能忍受这一重要油运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了1937年条约,导致两国断交。1975年,双方一度达成协议,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为此伊朗应让出原属伊拉克的部分地区共300平方千米,作为伊拉克因水上边界改划受到损失的补偿。但伊朗并未履行协议,迟迟没有把上述地区交给伊拉克。伊拉克对此极为不满。1980年,伊拉克萨达姆总统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两伊边界领土争端骤然升级。

  2.历史传统和宗教文化。两伊正好处于两大文明的交汇处,伊朗继承了古波斯文化传统,伊拉克属于阿拉伯文化圈。两伊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教徒却分属两大教派。95%的伊朗居民属于什叶派,伊拉克有60%的教徒也属于什叶派,但国家政权长期掌握在逊尼派手中。两派在对宗教教义的解释上存在不同,对政权的态度也不同。简单地说,什叶派更推崇和信奉宗教领袖,而逊尼派更愿意服从政权。1968年逊尼派的复兴社会党上台执政,建立一党统治,自然对国内的什叶派穆斯林高度警惕并严加限制。而此时,伊朗的什叶派宗教领袖霍梅尼正流亡伊拉克,并在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中享有极高威望,被伊拉克什叶派反政府力量推崇为精神领袖。这就引起复兴党政府的不满与敌视。1978年,伊拉克政府将霍梅尼驱逐出境。

  1979年对两伊来说都是重要的一年。年初,伊朗爆发了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最高精神领袖,是实际的国家领导者。年中,萨达姆出任伊拉克总统,开始了长期的铁腕统治。霍梅尼掌握政权后,提出要建立高于世俗政权的宗教统治,严格按照古兰经教义行事,对外抵制西方的一切影响。霍梅尼主张对外输出这种“伊斯兰革命”,在中东各国什叶派穆斯林中造成强烈影响,伊拉克的什叶派穆斯林首次公开要求实行社会革命,改变政治制度,这给伊拉克政府增添了巨大压力。萨达姆上台后,更是视“伊斯兰革命”为国家安全的威胁,一方面对国内的什叶派进行严厉打击,另一方面,要利用伊朗革命后政局尚不稳定的时机,先发制人,对伊朗给予打击。

  3.国际社会的态度。伊朗“伊斯兰革命”的主张,特别是对西方世界的全盘否定态度,使西方国家深表忧虑。特别是美国,自然把伊朗视为自己在海湾利益的最大威胁者。遏制和打击霍梅尼势力的增长与扩张,成为西方国家的一致目标。

  教学建议:本目内容比较清晰,几个方面表述相对完整,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并概括总结。对于本课的难点──不同教派之间的分歧,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中的“历史纵横”,从基本观点上弄清两派的不同之处。然后,适当补充一些霍梅尼流亡伊拉克的活动细节,以及两派对政权的态度等内容。从宗教观点、对政权态度、个人恩怨三方面充实教派之间分歧的内容。

  第二目“两伊战争的经过”中,主要介绍了两伊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局。

  1.战争爆发。战前两伊都进行了战争准备。伊拉克的准备更为充分,伊朗的经济军事实力和潜力均胜过伊拉克。伊拉克总兵力22万人,其中陆军19万人;海军4000余人,各种舰艇43艘;空军2.8万人,各种飞机500余架。此外,还有人民军10万人,预备役部队25万人。伊朗军队经过霍梅尼大规模清洗,总兵力达到24万人,其中陆军15万人;海军2万多人,各种舰艇80余艘;空军7万人。还有新组建的伊朗革命卫队9万人,预备役部队30万人。战前双方都采取了一系列临战措施。伊拉克方面,制造“和平”空气,麻痹伊朗;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事先对伊拉克的进攻企图有所察觉,并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霍梅尼授权总统全权指挥国防部的神职人员,并释放一批被捕的前国王统治时期的军官和飞行员;突击购置武器装备,不惜一切代价购买零配件和设备;空军战斗机秘密向国内纵深基地转移,并紧急修好约200架F—4和F—14战斗机;积极改善外交上的孤立地位。但对伊拉克的突然进攻还是估计不足。

  自1979年以来,两伊的摩擦和冲突时断时续。1980年4月1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一次群众集会上,一名伊朗人投出一枚炸弹炸伤了伊拉克副总理阿齐兹,萨达姆总统立即指责这是伊朗背后指使的。这一事件成为两伊冲突升级的直接导火索。9月中旬,伊拉克部队先后收复了一些被认为属于自己的地区,9月17日,准备就绪的伊拉克宣布废除1975年协议,边界冲突急剧升级。22日凌晨,伊拉克出动空军袭击了伊朗19个重要军事基地和石油设施,地面部队6个师和1200辆坦克,分三路向伊朗发动了全面进攻,两伊战争正式爆发。伊朗方面缺乏准备,仓促应战,节节败退。伊拉克军队一周之内深入伊朗境内15~30千米,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地区。伊朗方面紧急动员,利用前线失利激发起来的爱国热情和宗教狂热,掀起全民参战高潮,10月底就基本阻止了伊拉克的全面推进。

  2.1981年双方基本处于相持状态。1982年3月,伊朗开始了反攻,先是集中了3个师和其他一些兵力,发动了胡齐斯坦战役,收复了部分失地。此役双方伤亡巨大,伊拉克损失2.5万人,伊朗损失1万多人。伊拉克希望停止战争,但伊朗用发动又一次大规模战役作为回答,基本收复了全部失地。6月底,伊拉克从伊朗撤回所有军队。但伊朗的停战条件过于苛刻,如要求恢复1975年边界,赔偿伊朗1000亿美元战争损失等,让伊拉克无法接受。同年10月,伊朗再次发动进攻,进入伊拉克领土作战。

  双方的战争越来越残酷。伊朗采用人海战术,甚至让成千上万的少年每20人编成一组,冲入布雷区,为后面的部队扫清道路。伊拉克则不顾日内瓦公约的规定,在部分作战地区使用了毒气。1985年3月,伊拉克又挑起了“袭城战”,用飞机和导弹袭击了伊朗首都和其他40余座城市,伊朗则首次用地对地导弹袭击了伊拉克的城镇。战争已经升级到了对和平居民实施打击。与此同时,双方在海上还展开了“袭船战”。伊拉克为了迫使伊朗同意停火,试图破坏其经济支撑,对伊朗的运油船进行袭击,伊朗也还以颜色。伊拉克和伊朗为了破坏对方的石油出口,还袭击了巴拿马、美国、科威特、英国、希腊等国的油轮,共有500多艘中立国船只遭到袭击,造成国际社会的恐慌,纷纷对此种行为给予谴责。美苏英法等国应国际社会要求,开始为中立国油轮提供护航,多次与两伊发生冲突。美国和强烈反美的伊朗冲突更为严重,双方直接交火。美国不仅打击伊朗的军事力量,还在1988年7月,击落了一架伊朗航空公司的大型客机,造成290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3.两伊战争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一些国家和组织多方进行调解,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决议,要求两伊立即停火。伊拉克表示接受,伊朗没有明确表态。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再次攻入伊朗境内。美国等国对安理会施加压力,要求对伊朗实行经济制裁。同年7月,在军事和外交压力下,伊朗终于同意停火。双方长达8年的战争至此结束。

  教学建议:本目和下一目有地图和较丰富的图片,建议与课文密切配合利用这些有形教学资源。如,在讲述两伊开战前的准备时,可以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中的“两伊的实力对比”,分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两个层次引导学生理解两伊的实力。在讲解伊朗的全民动员和人海战术时,可以结合图片“接受军事训练的伊朗女兵”和“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讲解伊拉克使用毒气时,可以让学生阅读“资料回放”及观看图片,增加感性认识。

  在“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一目中,从战争对两伊造成的经济破坏、物质损失等方面指出了战争留下的教训。这里还应联系前一目最后的战争造成的人员伤亡数字,给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对两伊战争后果的认识。同时,从两伊战后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探讨了这次战争的影响。

  1.两伊战争的损失。有关双方人员和物质损失的准确数字现在尚未见到权威的资料。但普遍认为对双方来说,这个数字肯定是巨大的。一种说法认为,8年中,两伊伤亡达160万人,其中死亡60万人,被俘8万~9万人。有300万难民流离失所,边境城镇几乎化为焦土。由于相互攻击经济目标,双方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达6000亿美元。在收入减少的同时,两伊为支撑战争都加大了军费开支,军费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伊朗为60%,伊拉克为164%,这使战前外汇储备370亿美元的伊拉克变成了负债700多亿美元的债务国。当然,如果加上为恢复经济而需要的费用,数目就更加惊人了。这充分说明,战争给两伊带来的首先是痛苦、损失和经济倒退。这是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惨痛教训。

  2.两伊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发生分化,埃及、约旦和沙特或明或暗支持伊拉克,叙利亚、利比亚和南也门等则公开支持伊朗,土耳其基本保持中立。在两伊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时,叙利亚关闭了经过其领土的一条伊拉克输油管道,给伊拉克造成巨大损失,叙利亚和伊拉克的矛盾日益加剧。同时,对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深怀恐惧的埃及、约旦、科威特等国,则向伊拉克提供了数百亿美元的援助,伊朗采取袭击这些国家的油船进行报复。

  3.两伊战争为国际势力,首先是美苏两个大国插手两伊战争,进而影响海湾和中东地区形势提供了三个“契机”:(1)由于伊朗鲜明的反美和反西方政策,在两伊战争中,美国和西方的总体政策是支持伊拉克,通过战争达到削弱伊朗现政权的目的,因而美国和西方各国对伊朗实行武器禁运,但这又为苏联的介入提供了机会。苏联希望借此削弱美国在海湾地区的影响,因此直接或间接地支持伊朗。(2)两伊开始“袭船战”后,一些承担运油业务的国家呼吁国际社会给予保护。美国担心会直接卷入两伊战争,迟迟没有回应。苏联认为这是渗入海湾的又一个良机,则立即抓住这一机会,表示可以提供护航,引起阿拉伯世界的关注。美国不敢怠慢,急忙答应提供护航。这样,美苏两国军舰都“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海湾地区。(3)在两伊战争结束后,两国军舰理应撤出该地区。但苏联利用美国不会轻易放弃在海湾的军事存在的考虑,要求所有非海湾国家军舰全部撤出海湾地区。不出所料,这一建议遭到美国拒绝。美苏两国军舰又这样“权利平等”地留在了海湾。美苏两国在海湾的军事存在,为两国插手海湾事务,左右海湾局势提供了方便。

  教学建议:本目以历史分析和总结为主,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回忆两伊战争的特点,即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提到的两个“最”,并找一找两个“最”之间的联系。规模最大,意味着双方的投入巨大,同时战争持续的时间也就更长,这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两伊惊人的损失。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分析一下战争的结果,看看双方是否达到了战争的目标。实际上,两伊的战争目标都没有达到,也就是说它们耗尽了几乎全部财力打的这场战争,双方几乎是一无所获。投入与收效出现了严重失衡,从这个角度可以更容易地理解两伊战争的教训。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的导入文字具有一定的现场性,比较生动,教师可以用板书写下这样一串数字“1988年8月8日”,然后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在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后,绘声绘色地讲述两伊人民庆祝停战时的情景。

  在讲述两伊之间复杂的矛盾时,可以按照课文顺序讲述。每讲一个问题时,先板书题目。如“领土争端”、“教派分歧”、“民族问题”、“国际背景”等,给学生提供清楚的线索。在讲领土争端时,引导学生仔细识读本课的地图,找到阿拉伯河的位置(图中没有标出,但它是由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河汇流而成)和一些重要城市(如巴士拉、阿巴丹)的位置。教派分歧是本课的难点,可以先引导学生阅读本目中的“历史纵横”,从基本观点上弄清两派的不同之处。对课文中提到的库尔德人少数民族问题,可适当增加一些背景资料。(见案例一)

  在讲述两伊战争经过时,可以采用“面”“点”结合的处理方法。“面”就是战争的基本过程,大线索。这里可以把两伊战争分成三个阶段,即伊拉克进攻阶段、双方互有攻守阶段、伊朗进攻阶段。还可以分别站在伊拉克角度,把战争进程看成是一个“涨潮──退潮”过程,相应的,站在伊朗的角度就是“退潮──涨潮”过程。这样比喻学生可能更好理解。“点”就是抓住几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战役或是重要事件,突出两伊战争的特点。如伊朗的全民动员,可以借助课文中的图片进行描述;伊拉克使用化学武器;“袭城战”和“袭船战”,伊朗客机事件;等等。“面”的讲述要突出两伊战争的规模大、时间长的特点,“点”的讲述要突出它的另一个特点,即损失惨重。这样处理可以做到本课内容的前后呼应。

  在讲述“两伊战争的教训和影响”时,总结“教训”要紧紧抓住“造成经济全面倒退,影响经济发展”做文章。经济倒退比较明显易懂。影响经济发展可以从三方面展开分析:第一,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源被损坏了。巨额军费开支,耗费了两伊多年积累下的国民财富,仅军费开支一项就达2000多亿美元,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外债,其中伊拉克的外债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为350美元。经济发展离不开劳动力,而战争使两伊大量人员伤亡。第二,经济发展的支柱受到破坏。两伊都是石油生产大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石油工业。战争中,双方不惜余力地对对方的石油工业进行破坏,双方的石油生产和出口能力急剧降低。第三,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也趋于恶化。战争没有解决两伊之间的问题,致使两伊双方关系没有根本缓和;在战争中随着中东地区格局的改变,两伊的对立国都有所增加。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的主张和行动,引起了海湾各国和中东国家的警觉与不满。伊朗在袭船战中,也把打击的目标扩大到了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国。同样,伊拉克的外部环境也没有好转。战后不久,伊拉克的地区争霸野心再度膨胀,与科威特的关系逐渐恶化,两伊战争结束仅仅两年,伊拉克又发动了海湾战争,并且与绝大部分中东国家关系紧张。输掉了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长期受到国际社会的制裁,经济发展更是举步维艰。这样的分析,也为后面的“海湾战争”一课做了一定的铺垫。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两伊的库尔德人少数民族问题。

  库尔德人是西亚古老的民族之一。他们世代居住的地区包括今天的伊朗北部、伊拉克北部、东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等地。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大部分属逊尼派。在他们的历史中,从未建立过独立的民族国家。进入20世纪,库尔德人也要求建立独立国家,但都未能实现。在伊朗的库尔德人约有400万,他们的自治要求屡次被伊朗政府拒绝,这就引起了库尔德人与伊朗政府的冲突。伊拉克对伊朗的库尔德人反政府武装给予了暗中帮助。而在伊拉克,库尔德人是第二大民族,总数在350万~400万之间。同样,这里的库尔德人要求自治的愿望也被伊拉克政府拒绝。库尔德人同样成为反伊拉克政府的力量,多次与政府武装发生武装冲突。而一些外部势力,也利用库尔德人问题,给两伊政府制造麻烦。在两伊矛盾尖锐过程中,伊朗政府就资助了伊拉克境内的库尔德人武装,反对伊拉克政府。他们遭到伊拉克政府军的镇压。两伊战争中,库尔德人武装频频出击,使伊拉克政府腹背受敌。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伊拉克派出正规军进行“剿灭”,摧毁了25个库尔德人城镇和4000多个村庄,150万库尔德人无家可归。

  案例二

  伊朗的全民动员。展示图片或幻灯片《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

  这是正在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从这幅图片上,你们可以观察到什么样的信息?或是有什么感想?

  引导答案:这些女兵的年龄并不大,应该也是求学的年龄;她们要拿起武器和男人一样走上前线。她们的装束是伊斯兰教式的,不是一般的军装,与远处的那位男子的穿着完全不同,这说明她们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

  再看这幅照片,这是准备开赴前线的伊朗士兵。看看他们的眼神,看看他们的年龄,再看看他们的装束,你又能感觉到什么?

  引导答案:他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但又不像渴望战斗。年龄有大有小;穿的也不是军装,不是正规军。这两张照片从一个侧面说明了伊朗的动员程度。在战争中,伊朗采用人海战术,甚至让成千上万的少年每20人编成一组,冲入布雷区,为后面的部队扫清道路。

  案例三

  两伊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问题。

  实物投影或幻灯片:图片《战争的幸存者》,文字《一位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的伊朗士兵的回忆》。

  从这幅照片上可以看出,遭受化学武器袭击后士兵的痛苦状态。化学武器用于战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开始了,由于其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对受害者造成极大痛苦,所以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和反对。1925年,专门制定了禁止使用化学武器的日内瓦公约。但是一些国家却公然违背日内瓦公约,1935年的意埃战争中,意大利就使用了毒气,日本臭名昭著的“731”部队,也在中国研制和使用毒气弹,并且贻害至今。

  从这位士兵的回忆中,可以感觉到作为普通士兵,他们对化学武器的恐惧与无奈。两伊都对对方使用化学武器进行了指责。从1984年到1988年,联合国先后派出5个调查组调查两伊使用化学武器问题。他们报告说,两伊都使用了化学武器,并且造成了平民伤亡。1988年5月,安理会通过决议,对两伊战场以前所未有的密集规模使用化学武器感到震惊,强烈谴责了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行为,要求两伊不再使用化学武器。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结合课文想一想,造成两伊之间冲突的还有什么原因?

  解题关键:引发两伊冲突的多种因素。

  思路引领: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

  答案提示:(略)

  【探究学习总结】

  本课测评

  1.两伊战争爆发的背景原因是什么?交战双方各自有哪些有利条件?

  解题关键:背景原因中包含多种因素;实力对比。

  思路引领:领土纠纷、教派分歧、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国际因素;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外交环境。

  答案提示:两伊之间围绕阿拉伯河部分领土归属问题的争执;什叶派与逊尼派之间的分歧,伊朗输出“伊斯兰革命”对伊拉克政权的威胁;两国相互帮助对方的反政府武装;美苏在海湾地区的争夺和对两伊的分别帮助。

  双方各自的有利条件:伊朗石油资源丰富,石油出口大国;兵力和武器与伊拉克不相上下;可以得到苏联的帮助;国内民族成分和宗教信仰比较单一,霍梅尼新政权鼓动起宗教狂热。伊拉克经济实力略占优势;兵力较强;得到美国支持帮助,在领土问题上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普遍支持。

  2.试分析两伊战争给中东地区局势和世界和平带来的负面影响。

  解题关键:使中东地区出现新的矛盾,美苏乘机插手海湾及中东地区。

  思路引领:中东出现三个阵营;美苏加强了在海湾和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

  答案提示:两伊战争造成中东国家分裂,出现了三大阵营,形成更复杂的矛盾,给这一地区增添了新的不稳定因素。美苏趁机插手中东事务,以护航为名派军舰进入波斯湾,加强了在中东地区的军事存在;在战争中美国和伊朗发生军事冲突,增加了紧张局势,也殃及了和平居民。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伊朗和伊拉克就解决边界争端达成协议(1975年3月6日)

  两伊战争爆发前,伊朗和伊拉克的边界争端,在阿尔及利亚布迈丁的斡旋下,曾达成协议。

  据阿尔及利亚新闻社3月6日报道,在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第一届首脑会议期间,在阿尔及利亚革命委员会主席胡阿里·布迈丁的倡议下,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萨达姆·侯赛因在阿尔及尔就两国关系问题进行了会谈,并且签署了一项联合公报。

  公报说,会谈“表明了双方要求最终和持久解决两国之间一切悬而未决的问题的真诚愿望”。

  公报说,根据领土完整、边界不可侵犯和不干涉内政的原则,双方决定“最终划定两国的陆地边界”和“根据中心线划定两国的水上边界”。

  公报说:“双方将在整个共同边界上重新建立彼此的安全和信任。双方保证对边界进行严格、有效的监督,以便最终制止彼此之间一切颠覆性的渗透活动。”“双方一致认为上述措施是一项全面解决办法的不可分割的因素。”

  公报说:“双方决定,通过消除两国关系中的一切消极因素,通过经常地就共同关心的问题交换意见和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来恢复传统的睦邻友好联系。”

  公报说,双方庄严宣告:“必须使这个地区不受到任何外来的干涉。”

  新华社记者关于两伊战争爆发的报道

  海湾上空硝烟弥漫,战火纷飞,从一个个被炸毁的贮油罐、油库和油田冒出的黑色浓烟在翻滚飞腾。海湾两个产油国伊拉克和伊朗的大规模武装冲突已持续了半个多月,目前仍无停止的迹象。

  在这场大规模武装冲突爆发前夕,[1980年]9月17日,伊拉克方面宣布,废除它在1975年同伊朗签订的边界协议(伊拉克政府同伊朗当时的国王签订的这项协议规定,重划陆地边界和根据中心线划定两国的水上边界)和恢复伊拉克对阿拉伯河的完全控制权。并说,伊拉克打算收复根据协议它应得到的那几块领土。18日,伊朗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决不能接受伊拉克政府对伊朗领土的主权要求。

  此后,伊拉克空军于9月22日袭击伊朗10个空军基地,揭开了这场战争的序幕。十多天来,战局的特点是:(一)武装冲突规模大。双方都出动了陆、海、空三军,使用了各自最先进的武器,包括飞机、大炮、坦克、导弹、舰艇等;(二)双方打击的目标集中在对方的首都、军事基地、工业城市,特别是经济命脉──石油工业;(三)战斗最激烈的地区是在阿拉伯河两侧两国的主要产油区,特别是伊朗的胡齐斯坦省;(四)伊朗军队作战之顽强出乎许多人的预料,使战争不能速战速决。

  伊拉克地面部队一开始很快就越过阿拉伯河,沿边界线分三路向伊朗境内推进,到达纵深最远处达几十千米。北线从攻打伊朗边境城市希林堡开始;中线向迈赫兰和提斯孚尔等战略要冲进攻;南线重点围攻伊朗石油主要产地胡齐斯坦省的三个战略要地──炼油中心阿巴丹、重要港口霍拉姆沙赫尔和省会阿瓦士。上述战斗中,以霍拉姆沙赫尔之战打得最激烈,反复争夺,至今仍处于胶着状态。与此同时,伊朗则利用其海、空力量,轮番袭击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及基尔库克、摩苏尔、埃尔比勒、巴士拉和法奥等地的石油设施。

  就在战斗进行期间,伊拉克外交部发表声明,提出解决双方冲突的四项条件:(一)伊朗必须承认伊拉克对它的整个领土和领海其中包括阿拉伯河河口的主权;(二)必须作出安排,以便在两国一千多千米长的边界线建立永久和平;(三)伊朗必须保证不以任何形式干涉伊拉克内政;(四)伊朗必须把在海湾入口处的三个岛屿──阿布穆萨岛和大、小通布岛的主权归还给伊拉克。

  10月4日,伊拉克宣布,它决定从10月5日开始单方面停火三天。当晚,伊拉克武装部队副总司令、国防部长阿德南·海拉拉说,现在伊拉克军队已达到伊拉克领导人所确定的中心目标,他们已停止前进。但是,伊朗方面拒绝伊拉克的停火建议,声称除非伊拉克接受战争开始以前的边界线,否则伊朗是不会同意同伊拉克停火的。伊朗领袖霍梅尼4日在写给伊拉克和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穆斯林的信中表示,伊朗不取得最后胜利,誓不罢休。伊朗总统巴尼萨德尔说:“萨达姆·侯赛因(伊拉克总统)以为伊朗的军队将望风披靡,但是情况恰好相反。”他还说,萨达姆·侯赛因“可以提出停火建议,但是我们要继续战斗”。因此,5日凌晨伊拉克单方面停火后没多久,双方又重新交火。美联社9月30日援引一位伊拉克外交官的话说,伊拉克这次同伊朗作战是为了“解放”北自希林堡南至靠近阿巴丹的一个新月形地带。这位外交官还说,这场战争的目的还要把伊朗政权的威风打掉,粉碎霍梅尼想把伊斯兰革命向邻国输出的迷梦。

  在半个多月的战火洗劫中,双方都遭到严重的损失──大批的飞机、坦克、大炮、军车等被击毁;两国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石油工业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损失以百亿美元计。伊拉克的最大油田基尔库克油田设施85%遭到破坏。伊朗最大的炼油厂阿巴丹炼油厂一半被炸毁。两国在开战后不久,都停止出口石油。

  由于这场战争发生在西方世界最大的石油供应地──海湾地区,其破坏性影响超出两伊的国界。据石油界人士的估计,这场战争使世界原油日供应量减少了350万桶左右。西方国家担心两伊战争的继续和扩大会危及它们在海湾地区的石油利益。西欧国家和日本更关心海湾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畅通,因为它们进口石油的40%和70%要经过那里,如果这个海峡被封锁,就等于卡住它们的脖子。

  两伊战争给海湾政治局势增加了新的复杂因素,为本已动荡的海湾地区蒙上了新的阴影。所以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特别是海湾地区各国呼吁两伊立即停火,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它们的争端,以防止外来势力的插手。

  目前,超级大国正利用两伊冲突,在海湾地区展开激烈争夺。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9月30日不指名地指责美国企图从两伊冲突中“捞到好处”。美国总统卡特10月2日说:“我们要防止可能由于苏联进而卷入伊朗或伊拉克的事务而引起任何动乱。”在两伊战争期间,苏联对于伊朗向它提出的停止对伊拉克提供军火的要求没有承担义务;相反却向伊朗表示,如果它需要的话,愿意向它提供武器援助。

  这是一个不祥之兆。它显示,如果不力求停止冲突,和平解决争端,战争将按其本身的规律发展。如果因此而引进超级大国的插手,将会出现按伊拉克和伊朗的民族利益来说原本不希望出现的局面,更不要说对于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危害了。

  安理会598(1987)号决议及其重要意义

  1987年7月20日,安理会一致通过了第598(1987)号决议,主要内容有:(1)要求两伊双方立即停火,停止陆上、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军事行动,并立即把所有军队撤到国际承认的边界内,作为走向谈判解决的第一步;(2)请秘书长派遣一组联合国观察员,以“核查、证实和监督停火与撤军”,并请秘书长与当事各方协商,作出必要的安排;(3)请秘书长与两伊协商,探讨“委托一个公正的机构去调查冲突责任的问题”,并尽快向安理会提出报告;(4)安理会敦促按照1949年8月12日日内瓦公约规定,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5)安理会促请两伊双方与秘书长合作,协助他执行本决议和进行调解努力,以期按照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各项原则,“就一切待决问题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全面、公正和体面的解决”;(6)促请所有其他国家“力行克制”,不采取可能导致冲突进一步升级和扩大的任何行动;(7)安理会确认这场冲突造成了重大的破坏,“一旦冲突结束后”必须在“适当国际援助下”进行重建。

  这一决议的重要意义在于:第一,决议中断定“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冲突破坏了和平”,安理会是按照宪章第七章第39条和第40条的规定采取行动的,带有强制性。598号决议最后规定,如果双方或任何一方拒绝执行这一决议,安理会决定“必要时再次开会,审议确保本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步骤。”这一决议是联合国历史上为数少见的动用了宪章规定的所有手段的决议,也是安理会第一次作出强制性停火和撤军决定的决议。第二,在通过这一决议前,五个常任理事国首次举行非正式的私下磋商,先对决议草案取得一致意见,然后在充分征求非常任理事国的意见和尊重广大会员国的意愿的基础上再向安理会正式提出,并获一致通过。这种先由常任理事国通过会外协商以对重大问题求得一致的做法,为提高安理会的效能和减少常任理事国之间的会上争执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这是安理会在调解两伊冲突过程中创造的一种很有意义的新的工作方式。

  2.课文注释

  霍梅尼(1902—1989)

  伊斯兰教什叶派领袖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著名伊斯兰神学家。生于库姆,其父、祖父都是著名伊斯兰学者。早年师从著名伊斯兰神学家什兹迪,20世纪50年代末获“阿亚图拉”(宗教领袖)称号。60年代初成为伊朗六大阿亚图拉之一。在库姆任教40年,现在伊朗的著名宗教学者大多是他的学生。提出反抗暴君是穆斯林的首要职责,主张过“简朴、公正、自由的生活”。1963年因对国王土地改革计划中的缩减教会地产和解放妇女公开加以指责,一度被监禁。1964年11月被放逐,长期在伊拉克什叶派圣城纳杰夫生活,1978年10月移居法国巴黎。流放期间坚持反国王的斗争,在国内的声望日益提高。1979年1月,在伊朗国内的动乱中,国王被迫流亡。同年2月,霍梅尼回到德黑兰,通过公民投票建立了伊斯兰共和国,并成为伊朗政治和宗教最高领袖。坚持政教合一、神权高于一切,实行社会伊斯兰化;外交上“既不要东方、也不要西方”,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主张“输出伊斯兰革命”,同阿拉伯邻国的关系紧张。他领导了伊朗同伊拉克进行的8年战争。1989年2月,他要求全世界的穆斯林处死《撒旦诗篇》的作者──英国作家拉什迪,导致伊朗同欧洲国家关系迅速恶化。霍梅尼于1989年6月3日病逝。著有伊斯兰神学著作20多部,代表作为《伊斯兰政府》。

  伊朗伊斯兰革命

  1978~1979年伊朗发生的、以伊斯兰为旗帜、推翻君主制、建立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的群众性革命。伊朗巴列维国王实行独裁统治,大搞脱离伊朗实际的“白色革命”和一系列改革,实行亲西方政策,引起群众不满。1977~1978年全国连续发生反国王事件,宗教领袖霍梅尼成为群众的精神领袖,反国王运动演变成一场席卷全伊朗的群众性革命。游行、罢工使经济瘫痪,而军队宣布“中立”。国王被迫以“度假”名义于1979年1月16日离开伊朗,同年2月1日霍梅尼从国外返回,建立伊斯兰临时革命政府,4月1日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司法等各个领域实现“全面伊斯兰化”,《古兰经》和《圣训》被宣布为指导人们思想和行动的准则。霍梅尼还宣布:革命并未结束,要将伊斯兰革命进行到底,到达整个伊斯兰世界。伊朗伊斯兰革命对国际伊斯兰复兴运动及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发展有巨大影响。

  萨达姆·侯赛因(1937—)

  伊拉克共和国总统、革命指挥委员会主席、阿拉伯社会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1937年生于提克里特一农民家庭。1957年加入复兴党。1959年因参与行刺卡塞姆未遂而被捕,后逃往叙利亚。1960~1962年在开罗大学读书。1962年底成为复兴党开罗支部领导成员。1963年2月,复兴党推翻卡塞姆,回国任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成员。同年11月,阿里夫发动政变后被捕,两年后越狱。1968年7月,复兴党再次政变执政,他于11月出任革命指挥委员会副主席、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副总书记,并连续当选。1972年领导伊拉克石油公司国有化。1976年1月晋升为上将。1979年7月接替贝克尔任共和国总统、革命军事指导委员会主席和复兴党地区领导机构总书记。其称霸海湾的目标同伊朗发生冲突,1980年2月下令进攻伊朗,导致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双方损失惨重。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吞并科威特,引起次年1月爆发的海湾战争;在受到联合国制裁和美国军事打击的情况下,被迫撤出科威特。1994年5月后兼任总理。1995年、2001年在全民公决中再次当选为总统。其政权在2003年3~5月的伊拉克战争中被推翻。他被美军捕获。

  波斯湾

  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为阿拉伯湾,是印度洋伸入阿拉伯半岛和伊朗高原之间的陆间海。西北起自阿拉伯河河口,东南至霍尔木兹海峡;全长1040千米,宽180~320千米,面积约26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5米,最深处约130米,是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际通道。波斯湾沿岸集中了8个重要的产油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巴林、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主要港口有阿巴丹、哈尔克岛、巴士拉、法奥、科威特城、拉斯塔努拉、迪拜、阿布扎比等。海湾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是世界最大的产油中心和石油出口地区。2000年初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6971.3亿桶每桶原油约重136千克。,约占世界石油总量的65.8%,1998年石油产量约10亿吨,占世界总产量的30.24%。该地区每年出口的原油达8亿多吨,为世界石油贸易总量的60%。

  库尔德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

  库尔德人是西亚最古老的土著居民之一,属雅利安人种,具有本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其语言属印欧语系的波斯语族。作为一个古老民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库尔德人世代居住的地区习惯上称为“库尔德斯坦”,包括今伊朗西部、伊拉克北部和东北部、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东北部的一个狭长地带,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他们相对集中聚居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四国,约2000万人。他们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主要属于逊尼派,什叶派信徒约有200万人。库尔德人没有统一、独立的历史,在不同历史时期为不同民族所征服,从未建立过独立的库尔德民族国家。这种有土地而无祖国的民族生存状况,与库尔德人长期形成的传统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库尔德人不论是从事游移的牧业还是定居的农业,基本上都是生活在与外界隔绝的山区,以氏族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形式。封闭隔绝的自然环境限制了库尔德人与外界的交往,分散的、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部落组织束缚了统一的社会迅速形成,这些因素或许就是库尔德民族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于中东其他兄弟民族的根本原因。

  伴随着近代欧洲殖民化浪潮的推进,库尔德民族意识的觉醒也有所发展。这与亚、非许多被压迫民族因反抗殖民统治而开始觉醒的历史过程是一致的,但结果却明显不同。19世纪下半叶,内忧外患的奥斯曼帝国更趋衰落,成为欧洲列强侵吞的目标。为了削弱对手,欧洲列强暗中支持奥斯曼境内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与此同时,库尔德民族意识开始觉醒,在伊斯坦布尔、开罗、贝鲁特和欧洲的库尔德上层人士和知识阶层中间出现了民族主义宣传活动。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库尔德人站在协约国一方,参加反对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大战结束后,出席巴黎和会的库尔德代表团曾在会上重申库尔德独立的要求。当时英法为进一步削弱土耳其和伊朗,原则上同意和支持这一要求。在1920年签订的《色佛尔条约》中,划定了库尔德斯坦的领土,但有关各方无一践约,条约成为一纸空文。1922年,凯末尔率领的土耳其军队打败了希腊占领军,以胜利者的姿态参加了于同年举行的洛桑会议,以《洛桑条约》代替了《色佛尔条约》。这样,根据《洛桑条约》,库尔德斯坦被正式分割为几块,分别隶属于土耳其、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和苏联。这次分割是对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首次致命的打击,从此,库尔德民族的政治命运一次又一次地屈服于大国的利益。

  库尔德斯坦被周边国家分割后,库尔德人失去了祖国意义上的统一领土,他们纷纷拿起武器,以武装斗争来捍卫民族的权利和尊严。此后,库尔德人的武装暴动与所在国家的武力镇压成为库尔德问题的集中表现。

  二战过程中,为了确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英军和苏军于1941年分别进驻伊朗境内。苏军占领库尔德人居住区后,采取支持少数民族反对中央政权的实用主义政策,库尔德人在苏军支持下多次举行暴动,削弱了英国在伊朗的势力。

  二战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极大地促进了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给库尔德民族独立运动以巨大的推动力。

  1946年苏军撤出伊朗。英国曾以“保证举行公民投票、允许库尔德人自治”为条件居间调停,但伊朗政府军开入库尔德人居住区后,立即开始血腥地屠杀,库尔德民族的权益再次被大国所出卖。

  战后,随着世界各地民族、民主运动的蓬勃兴起,中东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并未给库尔德问题的解决带来希望。相反的,无论是土耳其、伊朗,还是阿拉伯的伊拉克、叙利亚,在战后通常被国际上公认为已经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因而在法理、道义和实力上,都压倒了居于弱势的库尔德民族主义。在领土、主权的意义上,库尔德问题一般被视为是独立的主权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或内政问题。而在外部关系问题上,库尔德问题则继续成为大国在中东地区争夺利益的一个工具和讨价还价的筹码,这实在是库尔德人的一个时代的不幸。

  3.学术观点

  两伊战争爆发的原因

  伊朗对外输出革命仅仅是两伊战争的导火线,但对这一导火线仍有必要作深层次的分析。人们注意到,1980年4月就在两伊之间发生一系列边界冲突后,伊朗便开动全部宣传机器,号召伊拉克的穆斯林立即行动起来,推翻伊拉克复兴党政权。这一判断是建立在对伊拉克国内形势错误分析的基础之上的,流露出伊朗领导人在革命胜利后的某种宗教狂热和自信。

  首先,它错误地断定伊拉克会发生全国性动乱。这一判断的重要依据是霍梅尼在客居纳杰夫时个人的亲身经验。当时在国际伊斯兰复兴浪潮的冲击下,伊拉克南部连续多次发生什叶派穆斯林民众的反政府示威,但在伊拉克政府的严厉打击下,很快便扭转了混乱局势。纳杰夫作为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的中心,其宗教学者反政府的立场和态度,在全国不具代表性,用个别现象来代表普遍现象,是认识上以偏概全的谬误。

  其次,它错误地估计伊拉克什叶派穆斯林社团的实力。什叶派信徒约占伊拉克全国总人口的60%,他们对政府的不公正待遇一直存在着不满情绪,但什叶派社团并非铁板一块,其内部存在明显的差异。由于什叶派信徒分属于不同的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他们彼此之间不仅没有统一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态度,互相之间也有利益冲突。因此,无视什叶派内部的复杂性、差异性,把它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具有统一的宗教意识形态和政治态度的观点,是一种脱离实际的谬误判断。

  第三,它错误地估计伊拉克复兴党政权的群众基础。美国和西方的一种流行观点是把复兴党政权看作是靠强权维持的独裁政权,似乎它毫无群众基础。霍梅尼也持有类似看法,认为萨达姆政权和被推翻的巴列维国王一样的脆弱,一场全国性的民众暴动便可轻而易举地将其埋葬。这种片面观点忽略了70年代以来伊拉克所发生的许多重大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税收的大幅度增加,伊拉克政府增加了对文化教育、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行业的资金投入,国家在资源的均衡分配上发挥了更突出的作用,使南部什叶派省份与北部逊尼派三省在发展水平上的差距明显缩短。什叶派居民的物质福利得到改善,“南贫北富”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随着经济地位的改善,什叶派这些巨大的变化表明,即使在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居民中间,伊拉克复兴社会党也有广泛的群众基础,那种把什叶派简单地一律看作是反复兴党政府的政治反对派的观点,是缺乏事实根据的。

  伊拉克的地区霸权主义

  一些中外学者在分析两伊战争成因时,注意到霍梅尼在客居伊拉克时受到监视和冷遇,加之萨达姆·侯赛因迫于伊朗巴列维国王的压力,粗暴地将他驱逐出境。认为这是霍梅尼发誓要对之进行报复从而发动了两伊战争。这种看法过于简单,也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此点。

  霍梅尼在流放伊拉克期间,与当地什叶派教士和信徒的确接触频繁,在“伊斯兰革命”胜利后,伊朗对外输出革命,这都被认为威胁到伊拉克的安全。无疑的,这是造成两伊关系恶化的宗教的以及与宗教密切相关的政治因素,可能是两伊战争爆发值得注意的广泛背景之一。但两伊战争不是因为霍梅尼为报当年萨达姆·侯赛因的“一箭之仇”而发动的。

  考虑到两伊之间存在着领土纠纷、民族纠葛、教派矛盾和因争夺地区霸权而引起的利益冲突,在分析两伊战争根源时,应看到确实与萨达姆·侯赛因急于在波斯湾地区称霸有密切关系。当时,世界范围的伊斯兰复兴运动正趋高涨,埃及因不顾大多数阿拉伯国家的坚决反对,在美国与以色列签订了戴维营协议,被阿拉伯联盟停止了成员国资格,威望急剧下降,难以像以往那样发挥非它莫属的领导作用,而在70年代一直扮演“海湾宪兵”角色的伊朗,则因巴列维国王政权的倒台、霍梅尼的伊斯兰政府尚难以立即取代这一“宪兵”角色,而使海湾霸权悬空。同样的,沙特也因麦加禁寺事件而急于调整内部关系,无暇顾及境外事务,同时,在军事实力上它也不是伊拉克的对手。正是在此有利的时机下,素有称霸海湾野心的萨达姆·侯赛因,企图凭借军事优势一举打败其宿敌伊朗,确立海湾霸主地位。无论从海湾地区局势还是从中东地区形势看,伊拉克决心采取先发制人的策略,主动挑起领土边界纠纷,直到发动战争,应当说这一分析还是符合实际的。

  两伊和谈取得突破的原因

  1990年8月2日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而爆发的海湾危机,为两伊和谈带来一个转机。在海湾危机中,伊朗始终坚持反对伊拉克入侵和吞并科威特,反对大国干预海湾危机。伊朗外长韦拉亚提曾说过如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现在世界应该认清了,谁是本地区的侵略者。西方报刊纷纷著文总结教训,说它们错误地支持了伊拉克,并把它武装成了如今这副骄妄的样子,海湾危机给伊朗修补自己的形象提供了难得的机会,伊朗还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推动两伊争端朝着符合自己意愿的方向解决。8月6日,伊朗总统拉夫桑贾尼致信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提出两伊间实现公正、持久和平的条件。8月15日萨达姆总统复信拉夫桑贾尼总统,出人意料地宣布接受所有条件,即伊拉克从占领的伊朗领土上撤军;释放全部伊朗战俘;在1975年阿尔及尔协议的基础上解决两国间存在的悬而未决的边界问题,两国共享阿拉伯河主权。这是自两伊停火以来伊拉克作出的最大让步。当然伊拉克这样作实乃迫不得已,它的战略考虑是要解除侧翼威胁,以集中力量对付南线强大的国际压力以及争取伊朗合作,打破国际封锁。但无论如何,由于伊拉克的这一让步,使两伊和谈出现了突破性进展。到1991年2月27日,安理会接受了秘书长的建议,决定终止已几经延期的两伊观察团的任务期限。至此安理会598号决议中规定的双方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把一切部队撤到国际承认的边界内、释放和遣返战俘这些基本条款已得到履行,两伊实现了和平。

  两伊战争造成的损失

  一种观点认为两伊战争中,双方从破坏对方支持战争的经济力量着眼,展开了一场大规模袭击经济目标的斗争。据统计,伊拉克空军对伊朗经济目标的袭击次数占总袭击次数的38%,伊朗对伊拉克经济目标的袭击次数占总袭击次数的70%;双方因空袭所遭到的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美元。油田、炼油厂、运油船、港口,输油管及其他经济目标都在空袭之列,空袭使两伊双方的经济实力大为削弱,使本来就十分薄弱的后勤力量更加薄弱。

  英国学者艾伦·乔治认为:

  一个经济学家情报机构的报告曾把这场战争开头4年造成损失的修复费用估计为伊朗是1480亿英镑,伊拉克是大约它的一半。假定过去的4年大致以同样的程度造成破坏,重建的费用现在对伊朗来说将是2960亿英镑,伊拉克是1480亿英镑。

  但是对两国来说,战争的经济代价不限于大规模破坏石油设施、工厂和住房。据估计,伊朗的直接军事开支平均每年是36亿英镑。而比对手更容易得到先进装备的伊拉克估计是每年67亿英镑。因此,战争8年,直接军事费用伊拉克是大约530亿英镑,伊朗是290亿英镑。

  此外,双方都受到了沉重的间接损失,例如,由于设施遭到破坏而损失的石油生产,由于人力转移到武装部队而损失的工农业产出。对伊拉克来说,这种损失估计大约每年125亿英镑,整个冲突期间总计是1000亿英镑。没有提供关于伊朗间接损失的估计,但是假定其程度同伊拉克的一样,那么德黑兰的间接损失将是大约每年67亿英镑,整个战争期间合计是540亿英镑。

  把战争的直接和间接代价同战争破坏的实际费用合在一起,总数达到伊拉克是3010亿英镑,伊朗是3790亿英镑。这些数字同其他人所估计的相似。今年1月份,在东京的一次座谈会上,考文垂工艺大学的一位高级讲师卡姆兰·莫菲德估计,到1987年年中,战争总的耗费伊朗是3690亿英镑,伊拉克是3300亿英镑。

  ……

  还有“油船战”的代价。据劳埃德商船协会说,大约有520艘船受到袭击,索取的保险赔偿总计为大约5.55亿英镑。

  ……

  但是,破坏很大,而财政资源则有限,这意味着重建工作将持续几十年。两国都沉重依赖它们的石油业。伊拉克1988年的石油收入总共将是大约55亿英镑,而伊朗是大约33亿英镑。即使假定──这是错误的假定──石油收入的每一分钱都将花在重建方面,那么重建费用为1480亿英镑的伊拉克将需要花27年的时间来修复破坏。重建开支更大而收入较少的伊朗要完成这项任务将需要90年的时间。

  美国学者丹尼尔·普莱特卡认为:

  伊朗自称的和伊拉克的圣战已把它的经济推上了一条走向崩溃的道路。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拒绝削减石油产量,油价将处于低水平。迄今,这场战争已使伊朗耗费了5000亿美元。

  ……

  伊朗现在已进入同伊拉克交战的第八个年头,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说,仅在1986年,它就花费了将近20亿美元来购买军火。1986年,伊朗的外汇收入约为60亿美元,与战争有关的开支总额至少为40亿美元,可能还要多得多,因此,财政拮据。

  美联社记者尼古拉斯·塔特罗分析:

  据以色列估计,伊朗在海湾战争战场上伤亡的人数可能远远超过伊拉克,但是,伊拉克在经济上付出的代价要超过伊朗。

  据一些人士援引以色列一位政府分析家的话说,到1988年初为止,敌对双方已经耗资2000多亿美元。这些人士要求不要披露他们的姓名。

  分析家们说,持续了七年的战争已经使伊拉克花费了总收入的大约60%。巴格达已经消耗了战前从石油收入中盈余下来的350亿美元,现在还欠了550亿美元的债务,其中绝大多数是欠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的。

  这些人士说,使两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总共损失了1300亿美元,巴格达就损失了900亿美元。

  这些人士说,到1988年年初,伊拉克为购置武器、弹药和其他武器已经花费了550亿美元;伊朗已经花费了250亿美元。支出超出了战前正常的国防预算,战前的国防预算估计每年大约30亿美元。

  据美国军备控制和裁军署说,从1981年到1985年,伊朗购买外国武器共花去64.4亿美元。在同一时期内,伊拉克花费了239.3亿美元,为伊朗的近4倍。鉴于德黑兰在本财政年度中可望通过出口石油获得120亿美元,它用于采购外国武器的大约16亿美元的预算是不大的。

  ……

  4.图画说明

  (1)接受训练的伊朗女兵。在伊朗军队中,女兵尽管不是很多,但这是伊朗全民动员的一个缩影。

  (2)准备开去前线的伊朗士兵。这些并不是伊朗的正规军,但在“人海战术”中他们同样肩负着重要使命。

  (3)准备向伊朗发射火箭弹的伊拉克士兵。这种肩扛式火箭弹适合于对敌坦克的机动打击。

  (4)战争的幸存者。这是遭受化学武器袭击的一名伊朗士兵。1988年3月,伊朗方面说,有5000名士兵在伊拉克使用的化学武器中死亡,另有5000人受到感染。同时伊拉克也宣布,有80多名士兵死于伊朗的化学武器。

  (5)遭袭后,石油码头燃起大火。两伊都把袭击对方石油基地和设施作为打击对方的重要手段。双方石油基地遭到严重破坏。

  (6)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使用的各种美制炮弹。由于伊朗的反美情绪强烈,美国向伊拉克提供了大批武器弹药,希望借伊拉克之手打击伊朗。

  5.参考资料目录

  李红:《两伊战争:回顾与前瞻》,《人民日报》1988年8月13日

  黄民兴:《中东国家通史:伊拉克卷》,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李援朝:《中东问题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彭树智:《二十世纪中东史》(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江红:《为石油而战──美国石油霸权的历史透视》,东方出版社2002年版

高中电子书:人教版历史选修3教师用书第五单元第7课海湾战争

  教材设计与建议

  重点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沙漠风暴”行动;海湾战争的特点。

  难点

  美国领导多国部队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海湾战争的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和建议

  本课主要介绍了1990年8月伊拉克悍然入侵邻国科威特,挑起海湾战争,及国际社会通力合作,最终制止其侵略行径的全过程。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后,萨达姆政权面临着政治、经济、外交等多方面的危机。为了缓解这些危机,并增加伊拉克在国际能源领域的发言权,萨达姆挑起了侵略科威特的战争。其野蛮的侵略行径受到了联合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并最终导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击溃伊拉克侵略军,解放科威特的胜利。此后,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实行了长达十余年的制裁。本课内容叙事性与分析理解并重,建议教师采用讲解描述法、问题探究法并结合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的一些方式,引导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以便尽可能地达到学习最优化的目的。

  本课的引言采用了陈述的句式,配合以引人深思的图片,表明了伊拉克挑起的海湾战争的一个客观后果。这种对客观事实的具体描述本身也构成了一个不带问号的问题。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可适当补充更多的相关图片,由此引发学生思考导致这些悲惨景象的原因,自然而然地导入“海湾战争”一课的学习。

  第一目“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教材介绍了伊拉克挑起海湾战争的原因及出兵侵略科威特的简况。通常认为海湾战争始自“沙漠风暴”行动,但究其根本,则在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行动,因此说伊拉克挑起海湾战争更为合适。

  1.伊拉克侵略科威特的原因。首先,伊拉克方面认为科威特自古以来是伊拉克的一个省;其次,两国之间的鲁迈拉油田之争是战争的重要导火索;再次,伊拉克寄望于吞并科威特后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生产国之一;最后,历时8年的两伊战争结束以后,伊拉克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危机。为缓解危机,伊拉克向科威特提出了包括勾销债务和租借岛屿等无理要求,遭到拒绝后即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

  2.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过程。教材简要陈述了入侵的经过,包括战争爆发、科威特埃米尔流亡、伊拉克宣布吞并科威特等三件史实。

  第二目“‘沙漠盾牌’行动”,教材介绍了国际社会对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一事的反应及美国领头组织多国部队,驻扎海湾地区,准备驱逐伊拉克侵略军的史实。

  1.联合国的反应。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即召开第2932次会议,讨论伊科局势并作出了第660号决议,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径并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从科威特撤军。此后至1990年11月29日,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对伊拉克的最后通牒之前,先后通过了11个相关决议,一再要求伊拉克遵守《联合国宪章》,无条件撤军,以恢复科威特主权的独立与完整,但伊拉克置若罔闻。

  2.美国等国家的反应。也是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当天,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即向安全理事会递交了一封信,表达美国对此事的关注。同时,美“独立”号航空母舰即奉命驶往海湾。8月6日,美总统乔治·布什下令实施“沙漠盾牌”行动,向海湾部署军队,并组建了以美军为主的多国部队。英、法等38个国家决定派遣20万人的战斗部队或支援部队,日本等10多个国家共为多国部队的军事行动筹款540余亿美元。其间,美伊曾进行外交接触,但最终谈判破裂。在安理会通过的全部12个有关伊科问题的决议中,美国均投了赞成票。

  3.中国的态度。中国明确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要求伊拉克遵守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通过的相关决议,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中国同时反对任何大国的军事干预,所以在联合国安理会对第678号决议,即要求伊拉克撤军的最后通牒进行表决的时候投了弃权票。中国希望海湾国家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自行或借助联合国的帮助解决这一危机。中国外长钱其琛还曾经出访阿拉伯国家以寻求解决的方案,但未果。

  第三目“‘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课本详细介绍了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侵略军的军事打击行动的全过程。联合国安理会第678号决议,限令伊拉克在1991年1月15日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即授权多国部队采用任何必要方式加以驱逐。伊拉克拒绝接受此最后通牒,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遂在1991年1月17日开始发动代号为“沙漠风暴”的空中打击行动。短短38天内,摧毁伊军80%以上的军事力量。1991年2月24日多国部队发动了代号为“沙漠军刀”行动的地面攻势,伊军全面崩溃,伊拉克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整个行动历时仅100小时。

  在“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中,伊军曾试图以多种方式进行抵抗,均遭到惨重失败。伊拉克还曾经以导弹攻击以色列,以求将战争的焦点转换成阿拉伯世界与犹太人的矛盾,在美国的安抚下,以色列没有进行任何反击。情急之下,伊拉克点燃了科威特境内的大量油井,并将数以万吨级的原油倾倒入波斯湾,严重危害了当地的自然环境。

  海湾战争中,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以极小的代价取得完胜。

  第四目“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教材把海湾战争定位为一场高科技战争,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不但在战争中使用了大量新式武器,更以其崭新的战争理念震撼了世界。海湾战争的影响包括: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海湾地区的控制能力明显增强,阿拉伯世界严重分裂,中东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本课可采用多种形式导入。例如:展示一系列像课本提供的“被油污所困的海鸟”等表示海湾战争结果的图片,配以曲调相对比较低回哀婉的音乐,使学生在直面战争残酷性的基础上,开始本课的学习。再如:可从2003年爆发的伊拉克战争中萨达姆被擒等仍可算作是时事的热点话题导入本课。

  关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充分思考其根本原因。在讲解战争爆发的原因时,教师宜展示相关地图,并适当提供中东地区及世界主要产油国的石油储量及产量数字,以便使学生能够理解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根本原因,也为后面讲述美国等国家打击伊拉克从而掌控中东地区的目的做一铺垫。至于伊拉克认为科威特自古以来就是属于自己的一个省,此处不宜详说。因为这牵扯到中东地区古代历史和近现代国家概念的许多问题,而且并非教材内容的主旨,故建议一带而过。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经过相对比较简单,教师可采用静态图片陈列法或者要求学生事先搜集资料,在课堂上自行讲述的办法完成本阶段的教学。选修本课程的同学通常对于战争饶有兴趣并略有研究,完成介绍战争经过等基础性任务应该是游刃有余的。教师可在此处补充“亚洲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法赫德亲王在伊拉克发动的突然袭击中不幸遇难身亡”,以为后来讲述中国对伊拉克侵略行径的态度时做一铺垫。伊科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也可以提供给学生,作为整个海湾战争军事科技方面迅猛发展的一个反衬。此非重点,教师可根据自身教学状况斟酌选用。

  关于“沙漠盾牌”行动,建议教师从联合国、美国和中国三方面对待伊拉克侵略的态度入手,在讲清史实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这三方态度的异同及其深层次原因。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全理事会对于伊拉克这种明目张胆地践踏国际法、侵略邻国的野蛮行径不可能置之不理,遂根据《联合国宪章》的相关规定,谴责伊拉克的侵略行为,要求伊拉克立即停火并无条件撤军,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在伊拉克拒绝执行安理会通过的一系列决议之后,授权美国领导的多国部队,把伊拉克侵略军驱赶出科威特以维护国际道义和秩序。

  美国等西方大国在受命驱逐伊拉克侵略军的过程中不遗余力,是这些国家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以美国为例,虽然美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大规模石油开采、加工和使用的国家,但是美国的石油蕴藏量在世界上只排到第11位,而且随着连年的大规模开采,美国的储油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大约只有3.4%左右。而同时期美国每一天的石油消耗量比本国的石油出产量高七千多万桶。这就要求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对世界主要石油产区的影响和控制。波斯湾地区的石油总储量达到世界已探明石油储量的60%以上,依照目前的开采速度还可以继续生产原油八十多年。毫无疑问,波斯湾地区是对美国的国家利益至关重要的地区,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会不遗余力地插手海湾事务,以求进一步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影响力乃至控制力。

  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负责任的大国,对于伊拉克侵略科威特战争的态度自始至终非常明确,即:坚决反对伊拉克的侵略行径,谴责伊拉克并要求它无条件撤军,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和科威特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同时反对任何大国借机插手海湾事务,特别是直接或间接的军事打击。基于这一思路,中国在全部谴责伊拉克和要求其撤军的安理会决议中,均投了赞成票,但是对安理会第678号决议,即对伊拉克的最后通牒,投了弃权票。这张弃权票的含义表明,具“一票否决权”的中国一定不会阻拦科威特最终获得解放,但是我们对使用武力能否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持怀疑的态度。

  关于“沙漠风暴”和“沙漠军刀”行动,建议教师采用相关的视频资料。例如,“沙漠风暴”行动侧重于空中打击和远程打击,场面壮观,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可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目前可供选择的视频资料有:浙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战争经典片·海湾战争(VCD)》、贵州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世界大战100年全程实录·海湾战争全程实录》、中华文艺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海湾战争实录(20世纪战争纪实系列之五VCD)》等。教师可以利用相关设备或计算机软件根据自己的教学需要截录相应的片段,亦可在事先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观看整个战争进程。

  关于“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战争实况的纪录片自行总结海湾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学生应可比较容易地得出美伊两军之间存在“代差”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把这些代差一一具体化,即可得出海湾战争的特点。至于海湾战争的影响,亦可由教师引导学生逐层深入思考。首先,科威特主权得以恢复,伊拉克侵略军无条件投降,维护了海湾地区的和平和国际正义;其次,美国等西方大国以解放者的姿态,长期驻军海湾地区,极大地增强了它们在这个世界石油蕴藏量最为丰富的地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苏联作为冷战时期的两极之一,在海湾战争前后几乎没有发挥任何实质性的影响力,表明其世界大国的地位受到严重削弱;阿拉伯世界因此战形成更深的分裂,中东地区的局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可以试着从图片导入新课。课本引言部分的被油污包裹的海鸟图片可以从一个细腻的角度展示伊拉克挑起海湾战争的残酷与罪恶。上面的这一张照片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在这里,既可以用提问法导入,也可以用描述法导入。例如:

  “这是美国新闻记者史蒂夫·麦克卡瑞拍摄的作品,发表在1991年8月号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大家可以试着观察这张图片,看看你能从中读取哪些信息?(稍事停顿)劫后余生的海湾地区,自然环境受到极大破坏。滚滚浓烟遮天蔽日,炎炎烈焰狂舞飞腾。几头仓惶无助的骆驼,正试图逃离这人间地狱。究竟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一幕人间惨剧?你或许还记得我们上节课提到的这位关键人物。(展示萨达姆·侯赛因的照片),这回的战争又是他一手策划的。”

  案例二

  关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热衷于参加海湾战争打击伊拉克的原因,教师可采用层层深入的提问法与学生一起展开探究与思考。例如:

  (师):美国为何要干涉伊拉克?

  (生):为了石油,推行霸权……

  (师):那么说都是为了美国的私利喽。好,那么大家如何评价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军事行动呢?

  (生):那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侵略。

  (师):既然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那么打击侵略者的军事行动又怎么能说是完全为了美国的私利呢?

  (生):(略)

  (师):基于史实,我们首先应当承认,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联合国的授权下实施打击伊拉克的军事行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是,同学们所说的也不为错,美国有一句很经典的俗语叫做“没有免费的午餐”,请大家看下面这两段材料。“材料一:据统计,海湾地区已探明的石油储量约为世界探明总储量的66%。西方国家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石油占其国内石油总消耗的比重分别为:日本64%、法国35%、意大利32%、英国14%、美国11%……”“材料二:美国官方称,海湾战争总费用为610亿美元。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由美国、英国、沙特阿拉伯等共34个国家组成,美国之外的国家派出的作战部队约占总兵力的24%,但它们支付了战争总费用的88%。仅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日本三国就承担了其中的484亿美元。美国实际在海湾战争中只花了70亿美元,不足全部战争费用的12%。”同学们从这料段材料中可以提取哪些有效信息?

  (生):日本对海湾石油的依赖性最大;日本是非海湾国家中为海湾战争出钱最多的国家;美国在资本主义工业国中对海湾石油的依赖度排名第五;美国出钱不多,但是出兵最多……。

  (师):好,日本对海湾的石油的依赖与其给海湾战争出钱的数目成正相关,这很好理解。美国出钱的情况也差不多。但是不好理解的是,美国为什么出兵数量占多国部队总兵力的3/4以上?美国不是最不怕花钱而最怕牺牲人命吗?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

  (生):美国知道日本等国家不便出兵,只能出钱,有人埋单当然好过自己出钱;海湾战争中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战略战术、军事装备的水平上都远超伊拉克军队,不会造成太大的伤亡;美国主导对伊拉克的军事打击,是为了以解放者身份在海湾地区保留驻军;花钱多大家未必看得见,出兵多大家看得才清楚呢……

  (师):你是把美国给琢磨透了。

  四、问题解答

  【本课测评】

  海湾战争前后,伊拉克的哪些行为践踏了国际法的基本准则?

  (1)强迫科威特免除伊拉克所欠债务;

  (2)强迫租借科威特的岛屿;

  (3)悍然发动对一个主权国家的军事侵略;

  (4)杀害亚洲奥林匹克运动委员会主席科威特的法赫德亲王;

  (5)单方面宣布吞并科威特;

  (6)向非交战国以色列发射导弹,希望挑起阿以矛盾;

  (7)点燃科威特的600多口油井,并向波斯湾倾倒大量石油;

  (8)学生能够从课本以外的渠道获知的其他内容(如试图销毁科威特人口档案、大规模地抢劫、凶杀等)。

  五、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联合国安理会关于海湾局势的决议(部分)

  自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一系列关于海湾局势的决议。

  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当天,联合国安理会应科威特政府请求举行紧急会议,以14票对零票(也门代表未参加投票)通过了第660号决议。决议谴责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入侵,认为这一事件破坏了国际和平与安全,要求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将其入侵科威特国土的全部军队撤至入侵前的位置,并呼吁伊科两国立即举行谈判解决争端。

  8月6日,安理会通过第661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进行强制性经济制裁和武器禁运。决议要求所有国家立即停止进口伊拉克或科威特的一切商品和产品,停止向伊拉克和科威特出口一切商品和产品,包括武器和其他军用设备,并且不要向伊拉克提供任何资金和任何其他财政和经济资源。决议还呼吁各国保护科威特合法政府及其机构的资产,并且不要承认占领国扶植的政权。

  8月9日,在伊拉克政府于8日声称科威特已并入伊拉克,组成“统一国家”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662号决议,宣布伊拉克对科威特的吞并无效。决议说,伊拉克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借口吞并科威特,均不具备法律效力,都是无效的。同时要求伊拉克政府撤销要外国关闭驻科外交使团的决定。

  8月18日,安理会通过第66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政府允许外国公民立即撤离伊拉克和科威特,允许他们立即与他们国家驻伊拉克和科威特的领事官员进行接触。还要求伊拉克不得采取任何危害外国公民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行动。

  8月25日,安理会以13票赞成、2票弃权通过了第665号决议,呼吁在海湾地区部署海上力量的国家“必要时采取与具体情况相称的措施”以阻止出入伊拉克的船只,并对其货物和目的地进行核查,从而确保安理会关于对伊拉克实行贸易制裁的第661号决议得以实施。

  9月13日,安理会通过第666号决议,规定了向伊拉克或科威特提供食品的有关原则。决议要求安理会制裁委员会不断审查伊、科两国食品供应情况。决议说,该委员会如确认伊科两国需要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而必须向其提供食品时,应迅速向安理会报告如何提供这些援助。决议还规定食品分发须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等机构的合作下进行。

  9月16日,安理会一致投票通过第667号决议,强烈谴责伊拉克军队侵犯外国驻科威特使馆的行为,并要求伊拉克立即释放其扣押的外交人员和外国侨民。决议要伊拉克遵守关于外交关系和领事关系的《维也纳公约》和国际法,保护驻科威特和伊拉克外交使团及其工作人员的安全,并且不得采取任何阻碍使、领馆履行职责的行动。

  9月24日,安理会一致投票通过第669号决议,授权安理会制裁委员会审议因制裁伊拉克而遭受损失的一些国家所提出的援助要求,并向安理会主席提交采取适当行动的建议。

  9月25日,安理会举行部长级会议,以14票赞成、1票(古巴)反对通过了第670号决议,决定对伊拉克和被其占领的科威特实行空中封锁。决议要求所有国家不得准许任何来往伊拉克或科威特的飞机载运货物自其领土起飞或飞越其领空,除非所载货物经过安理会制裁委员会核准。

  10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674号决议,要求伊拉克停止扣留第三国国民为人质,不得虐待和迫害科威特及第三国公民。

  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允许并协助第三国公民,包括外交领事人员立即离开伊、科两国,保证在这两国境内的外国公民立即获得食品和其他生活必需品。

  决议认为,伊拉克必须对因其入侵和非法占领科威特而使科威特和第三国及其公民和企业所遭受的任何损失、破坏或伤害承担责任,并要求有关国家、公司和个人记录这方面的情况并报告安理会。

  11月28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677号决议案,强烈谴责伊拉克改变科威特的人口构成和销毁科威特合法政府的档案材料的行径,要求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监管科人口调查记录和公民档案。

  伊拉克为改变科威特的人口构成,没收了科威特政府颁发给其居民的所有身份证明文件:公民证、护照和身份卡等,焚毁了科威特许多政府部门的民事档案材料,把大批伊拉克人移居到科威特。

  11月29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2票赞成、2票反对(古巴、也门)、1票弃权(中国)的多数通过第678号决议,授权联合国成员国在伊拉克于1991年1月15日之前仍拒不执行从科威特撤军等安理会有关决议的情况下,使用一切必要手段,维护、执行有关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决议要求伊拉克完全遵守安理会关于伊拉克立即、无条件地撤出科威特、恢复科威特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第660号决议及其它所有有关决议,同时规定了期限,给予伊拉克最后一次遵守决议的机会。

  决议请求所有成员国对执行该项决议所采取的行动提供适当支援。

  1991年3月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第686号决议,重申安理会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后通过的12项决议继续有效,并要求伊拉克采取进一步的行动来结束海湾地区的敌对行动。决议案是由美国拟定的,由美、英、法、苏、比利时等国联合提出。表决结果是,11票赞成,古巴投了反对票,中国、印度、也门弃权。决议要求伊拉克立即取消其意图吞并科威特的行动;承担赔偿损失的责任;立即释放它所拘留的所有科威特和第三国国民,交还已经死亡的科威特和第三国被拘留国民的遗体;立即开始交还它所攫取的一切科威特财产,并在最短期间内完成。决议还要求伊拉克停止一切敌对或挑衅行动,包括停止导弹袭击和派出战斗飞机;指定军事指挥官同科威特和多国部队指挥官会晤,尽早作出停战的军事方面的安排;释放所有战俘并交还科威特和多国部队死亡人员的遗体;提供一切资料并协助查明在科威特和在多国部队暂时留驻的伊拉克地区以及在海湾内设置的地雷、饵雷和其他爆炸物以及一切化学和生物武器和材料。决议确认安理会先前通过的与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有关的12项决议继续具有充分的效力,并强调在伊拉克实施上述要求期间,安理会授权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第678号决议仍然有效。决议没有提到正式停火,也没有提到取消对伊拉克的制裁和向海湾地区派遣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等问题。

  中国代表李道豫作了解释性发言时说,“刚刚通过的决议提出要迅速获得确定的停火,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这个决议没有规定安理会在安排和核查停火方面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反而延长了第678号决议生效的期限。这是与各国人民早日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愿望相违背的。众所周知,中国一贯主张通过谈判解决争端,而且对678号决议投了弃权票。我们本来希望能对这一草案有关段落进行修改,但是我们的意见没有被采纳。在此情况下,根据中国关于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一贯立场,中国代表团难以投票赞成这一决议草案。”

  1991年4月3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海湾战争永久停火的687号决议。古巴反对,也门和厄瓜多尔弃权。

  1991年5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要求伊拉克应支付海湾战争赔偿金和设立赔偿基金委员会的第692号决议。

  ──《华声报》2003年3月24日

  (注:全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关于伊拉克问题的决议原文可在联合国官方网站上找到。网址为:

  http://www.un.org/chinese/aboutun/prinorgs/sc/committees/iraq/iraqres.htm

  2.课文注释

  伊拉克与科威特领土争端的由来

  在一个多世纪里,伦敦把海湾地区完全视作英国的领土,它由此可以控制前往印度和东亚的通道。伦敦决心不让任何其他势力染指这个地区,英国外交在这里纵横捭阖,这为今日的冲突埋下了种子。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伊拉克和科威特还都属于奥斯曼帝国。实际上,科威特这块1.8万平方千米的弹丸之地当时隶属伊拉克巴士拉省。1913年,爆发战争的传闻在欧洲甚嚣尘上,英国和土耳其签了一个协议,将科威特变成一个自治县。在大战激烈进行当中,由于奥斯曼人站在德国人一边,于是伦敦承认了科威特埃米尔国和它的边界,承认它完全独立于土耳其帝国。

  这条分割线使英国得到一个盟国和一个战略要地,而伊拉克却被掐掉了通往波斯湾的出口,并且被剥夺了一块在伊拉克看来从未独立存在过的地区,所以伊拉克非常失望,从未接受这一现实。

  ……

  事实上,在这个国界线走向不清的地区,伊拉克和科威特一样,也是一个人为制造出来的国家。法国和英国为了瓜分奥斯曼帝国遗产,于1916年签订了锡克—皮科(Sykes-Picot)协议,根据这项协议,伊拉克由原土耳其的三个省组成:即巴格达、巴士拉和摩苏尔。

  有一个说法绝妙地概括了这种状况:“伊拉克是丘吉尔发神经病时造出来的,丘吉尔要把基尔库克和摩苏尔这两个毫不相干的油井连成一体,又要把三个水火不相容的人民凑到一块儿,即库尔德人、逊尼派穆斯林和什叶派穆斯林。”

  海湾战争中伊拉克袭击以色列

  但打到以色列的“飞毛腿”导弹的情况就不一样了,美国要员们从“沙漠盾牌”行动一开始,最担心的就是萨达姆可能想方设法使以色列卷入这场战争。而以色列对于任何来自阿拉伯的威胁总是全力进行反击。他们因此肯定会进行报复,从而不计较这种行动会给布什多国部队中的阿拉伯成员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萨达姆想把海湾危机同巴勒斯坦问题联系起来的企图并未得到阿拉伯世界的支持。目前,伊拉克开始袭击以色列,这就出现了新的问题,而且具有危险性。就叙利亚来说,它就不会允许自己哪怕是间接地与以色列同盟去反对一个阿拉伯国家。出现这种情况,甚至还会给沙特及海湾其他国家施加难以忍受的压力。按照后来的报道所说,布什被迫与以色列总理沙米尔进行磋商,以期使以色列放弃任何报复性行动。

  施瓦茨科夫在接受弗斯特新闻社采访时承认,以色列一旦进行报复,多国部队中的一些阿拉伯成员可能会脱离多国部队。施瓦茨科夫没有指出这些成员会是谁。

  施瓦茨科夫说,“我认为我们大家都肯定伊拉克会使用‘飞毛腿’导弹袭击以色列”,“但问题是,我们需要多久才能控制住这种局面,以色列在介入冲突之前又会有多大耐心等待我们控制住这种局面。毫无疑问,一旦以色列被激怒采取行动,整个多国部队方面都将面临极大的压力。”

  苏联的斡旋

  此时,苏联人突然介入。他们似乎刹那间意识到了他们中东的主要庇护国处境危险。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提出一项新方案,发起了一场外交攻势,根据这一计划,伊拉克可以在非特定性时间内从科威特撤军,而联合国必须取消对该地区的制裁。

  2月22日,当美军打头阵的多国部队继续完成战斗的最后准备时,莫斯科宣布,萨达姆·侯赛因政府已宣布同意接受莫斯科方案,美国海军上校麦克·道布尔迪听到这一消息后说,“我的天啊,他正在向苏联人投降”。

  几小时后,布什在白宫玫瑰花园里说,尽管他“真诚地欣赏”戈尔巴乔夫的努力,但他还是坚持必须带有附加条件撤军。如果不能敦促伊拉克遵守联合国的所有决议,单纯撤军的方案是不能接受的。他提出一个相应的方案,给伊拉克一周的期限从科威特撤军,执行联合国各项决议,接受其他有关方面的各项要求。并指出伊拉克应于纽约时间2月23日,星期六午时,开始撤出科威特。

  当伊拉克没有作出任何反应时,苏联人则认为自己输了。在最后限期的数小时前,戈尔巴乔夫的一位发言人说,萨达姆已经失去了苏联提出的方案为他赢得的机会,他现在应该“鼓起勇气”,尽快主动从科威特撤军。

  海湾战争双方兵力对比

  多国部队人数为69万人;坦克3700辆,其中美国2000辆;装甲车5600辆;作战飞机1740架,包括了美国F—117A隐形战斗机59架,B-52轰炸机40架;战舰247艘,航空母舰9艘(美国的“萨拉托加”号、“肯尼迪”号、“中途岛”号、“罗斯福”号、“突击者”号、“美国”号、法国的“克里孟梭”号、“福煦”号和英国的“皇家方舟”号)。

  在海湾战争中,美国投入了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如射程1200千米的舰载“战斧”式导弹;CBU—S型和“敲击”型远距离投掷的激光、电视制导炸弹;具有“三防”性能且装甲、火力、机动性都堪称一流的M-1A1主战坦克;“坦克克星”阿帕奇直升机和隐形轰炸机等等。加上现代尖端技术手段,使多国部队占有武器、技术上的明显优势。多国部队甚至调集了战术核武器,在它们的舰船上和沙特阿拉伯境内的基地上有400多个核弹头。

  ……另外伊拉克的化学武器库中还拥有大量芥子气、塔崩、沙林、路易氏等化学武器,有效储备近万吨。从伊拉克的防御计划看,石油也将被作为武器运用到这场战争中来。

  海湾战争的特点

  海湾战争是冷战结束以后规模最大、参战国最多、现代化程度最高的一场局部战争。多国部队不仅在空、海军方面占有绝对优势,在科威特战区的地面部队与伊军也大体持平,在装备及战术理念上则大大优于伊军,双方的实力判若云泥。

  海湾战争改变了传统的作战模式,对二战以来形成的传统战争观念产生了强烈的震撼。其最大特点为,这是一次高科技战争。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普遍使用各种先进技术:(1)电子战对战争进程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的电磁优势将成为战争中的新制高点;(2)空中力量发挥了决定性作用。海湾战争开创了以空中力量为主体赢得战争的先例,在空袭中,由于大量精确制导武器的使用,提高了空袭的准确性,又使平民伤亡降低到最小程度;(3)作战空域空前扩大,战场向大纵深、高度立体化方向发展,不存在明显的前方和后方;(4)高技术武器大大提高了作战能力,使作战行动向高速度、全天候、全时域发展。

  海湾战争的影响

  (1)对美国的影响:海湾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其干预国际事务的能力和信心,也助长了其独霸世界的野心。在海湾战争中,美国通过各种手段迅速建立起强大的反伊联盟,扮演了盟主的角色,表现出其处理国际事务的“领袖”作用;它把苏联撇在一边,无视许多国家和平解决海湾危机的建议和呼声,执意发动战争,充分暴露其支配、领导全球的野心;它仅以死亡286人的代价换来了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在军事上重新恢复了信心,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多年来一直影响自己的“越南战争综合症”,使其干预国际事务的信心大增。海湾战争后,美国制定了“同时打赢两场局部战争”的新的地区防务战略,克林顿上台后更加快了独霸全球的步伐。(2)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海湾战争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两极格局的终结,客观上有利于多极化趋势的发展。苏联在海湾危机和战争中的表现说明,它作为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已名存实亡,昔日的超级大国只能听任事态的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讲,美国在海湾战争中既是打伊拉克,也是在打苏联。海湾战争后,苏联最终解体,为两极格局画上了句号。美国在海湾战争中大获全胜,成为冷战后惟一的超级大国,但这并没改变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相反,世界加速向多极化发展。

  海湾战争后遗症

  贫铀弹影响:美国核物理学家道格拉斯统计,美英两国在海湾战争中共向伊拉克投下了大量贫铀弹,摧毁了上千辆伊拉克坦克,造成了严重的放射性污染。近年来在伊拉克南部城市巴士拉儿童医院出生的婴儿患白血病、癌症和先天性畸形的比例,比海湾战争前增加了4.6倍。联合国方面提供的资料也表明,伊拉克成年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战前的7倍。专门研究海湾战争后遗症的伊拉克专家最近说,伊拉克南部地区现在的放射物含量是其他地区的10倍多。

  海湾战争综合症:海湾战争后的十数年内,有近10万名美国士兵,及数千名英国、加拿大、法国士兵,陆续报告出现诸如情绪抑郁、慢性疲劳、头晕眼花、失眠、腹泻、记忆力衰退、注意力难以集中、肌肉和关节疼痛、呼吸障碍等各种肌体不适的综合症状,医学界将海湾战争老兵们出现的一系列症状称为“海湾战争综合症”。

  3.学术观点

  海湾地区石油储量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中东石油富甲天下,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大量开采后,迄今仍然是世界上不可取代的石油蕴藏地和供应地。

  中东石油几乎都埋藏于波斯湾及其周围约100×104km2的范围内,主要是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和伊朗5国。这5国亦即是当今世界排序前五位的储油国,2001年它们依次占世界石油探明储量的比重为24.9%、10.7%、9.3%、9.2%和8.5%,合占中东石油探明储量的96%和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的62.6%。因此,一般所指的中东石油,实际上就是海湾石油。几十年来,尽管在世界其他地区陆续发现了许多大油田,但海湾石油探明储量在世界石油探明总储量中的比重始终占60%以上。按现有探明储量和现有开采水平计算,海湾地区可持续产油87年,而世界其他产油地区,除拉美与非洲可在30年左右外,一般皆低于20年。2001年世界各地区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见表1。

  20世纪60年代以来,海湾石油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量与出口量持续高居世界首位。80年代后,海湾产油国因执行欧佩克减产保价和限产保价政策,其石油产、销量在世界上的比重大幅下降。2001年,海湾地区平均日产原油2223万桶,平均每日出口石油1910万桶,在绝对数量上稍高于1978年,在相对比例上,则分别由1978年的占世界原油总产量和石油出口量的37%和59%下降为30%和44%。尽管如此,但海湾地区仍不失为世界石油最重要的供应地。

  由于海湾在世界石油供应中的特殊地位,西方国家对海湾石油的严重依赖难以逆转。经合组织(OECD)的石油消费量一直占世界石油消费总量的大部分:1979年占63%,2001年占62.4%。然而,同期,它们的原油产量合计只占世界的22%与28.1%,因此每年都要大量进口石油。2001年美国、欧洲与日本合计进口石油2835万桶/天,为它们国内原油总产量的2倍多,相当于世界石油进口总量的64.8%。其中37%(1053万桶/天)是从海湾地区进口的(美国从海湾地区的进口比例为24%、欧洲31%,日本81%)。由于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美、欧、日采取不过度依赖海湾石油的政策,这一比例同危机前比较已有明显下降,但同1993年比较则又显上升趋势。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今后的20~30年里,石油仍将是世界主导能源,届时,海湾以外的大多数产油国,鉴于自身资源的枯竭,非但不可能向国际市场出口石油,反而要从国际市场进口石油,而海湾石油却还能向国际市场大量供应几十年。这一趋势看来已确定无疑。

  美国的石油现状

  美国曾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从19世纪60年代起,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开采,特别是经过20世纪后半叶的大规模开采,国内每年新增的石油探明储量已入不敷出,储采比逐年恶化。2001年,美国国内剩余石油探明储量下降为304亿桶,与1981年相比已减少61亿桶,平均每年减少了3亿桶,年递减率为0.9%。同期,在世界剩余探明储量中的比重亦由5.4%,跌落为2.9%。1975~2001年美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见表2。

  从国外进口石油是填补美国国内庞大石油供应缺口的惟一途径,而今后能够向美国持续大量出口石油的地区,首要的只能是海湾地区。舍此,别无选择。海湾石油产销久盛不衰,但恰恰又是世界上民族、宗教、外来势力等各种矛盾聚焦的最不稳定的地区。20世纪70年代在海湾爆发的两次石油供应中断危机,对美国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害,至今记忆犹新。据美国能源委员会估计,两次石油供应中断对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害分别占美国1973年与1979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5%和3.5%。鉴此,石油供应安全被看成是美国国家安全的基础与生命线。为了防范进口石油供应中断,美国在建立规模巨大的战略石油储备的同时,竭力降低对海湾石油的依赖程度,于20世纪90年代完成了把石油进口主源地从东半球的海湾地区和非洲向西半球的拉美和加拿大转移(美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量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比例:1977年43%,2001年24%)。但是,美国政府十分明白,这一举措不过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为拉美和加拿大毕竟不是第二个“海湾”,在今后的几十年里欲满足美国与日俱增的进口需求是根本不可能的。毋庸置疑,再过若干年后,美国的石油进口重心必将再度东移中东海湾。然而,如若石油依然掌握在阿拉伯人手里,美国就很不放心,没有安全感,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后,更是把桀骜不驯的萨达姆看成是美国石油安全的最大威胁。因此,为今后石油进口主源地东移海湾创造“安全条件”,就成为美国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着眼点之一。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目的

  石油是现代经济生命的血液,它维系着每个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外交与军事。在这个世界上,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世界。因此,争夺石油不仅是现代国际政治、外交斗争的重要目标,而且也是现代国际军事斗争的重要目标。美国夺取海湾石油控制权的图谋由来已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阿以冲突中,美国矢志不移地偏袒以色列,不断地给予财政输血和最新武器装备,美国如此钟情以色列,最好的解释只有一个,那就是以色列在大国争夺海湾石油中的重要战略地位:以色列是海湾石油进入地中海去欧洲的重要通道,也是美国从地中海登陆海湾地区的桥头堡。同时,美国选择波斯湾南北两翼的主要产油国,通过结盟、扶植亲美政权,建立自己的立足点。波斯湾南翼的沙特阿拉伯,拥有全球1/4的剩余石油探明储量和最大的石油生产能力,在海湾与欧佩克的石油生产与出口中具有压倒优势的地位,因而通过结盟,以军事保护为名,长期驻兵在沙特产油集中的东部地区,把沙特作为美国控制海湾石油首要的立足点。波斯湾北翼的伊朗,不仅石油资源丰富,而且还拥有扼守海湾石油向世界各地输出的重要通道──霍尔木兹海峡。为此,美国精心扶植了亲美的巴列维政权,以和南翼的沙特互相呼应。但是,事与愿违,1979年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发动的伊斯兰革命推翻了巴列维政权。随即,美国扶持怂恿萨达姆于1980年发动两伊战争,试图扼杀立足未稳的伊朗新政权。岂料此举非但未能得逞,反而助长了萨达姆欲借其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称霸海湾的野心。1991年初,在伊拉克军队占领科威特并危及沙特之时,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萨达姆兵刃相见的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包容着美国绝不允许萨达姆与其争夺海湾石油控制权的祸心。关于这一点,当年的美国总统老布什说得十分明白“如果世界富饶的石油储量落入萨达姆之手,我们的工作、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自己的自由和世界各地友好国家的自由都将蒙受损失!”

  伊拉克地处海湾的心脏,是波斯湾南北两翼的结合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加之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异常丰富,其剩余石油探明储量达1125亿桶;其西部沙漠还是一个有巨大石油希望的未勘探的处女地,据称蕴藏有2200亿桶石油。因此,美国控制了伊拉克就有利于从南北两翼控制整个海湾地区的石油。

  伊拉克战争前后,大国对海湾石油的争夺

  丰富的海湾石油资源,不仅是美国向阿拉伯人夺取的目标,也是其他大国与之相争的目标。法、德、俄等国在联合国对伊实施经济制裁期间,就已盯上伊拉克石油,三国乘美伊交恶之机,分别同萨达姆政权签订了数十亿美元的石油合同,并成为伊拉克巨额外债的主要债权国(据美国媒体报道,在伊拉克所欠外债中,头号债主是沙特,达250亿美元,法国和俄罗斯居第二、第三,各在80亿到90亿美元之间);法、德两国还出于自身及欧盟高达90%以上的石油需要依赖进口,今后特别要依赖从海湾地区进口的考虑,因而,那时三国竭力主张终止联合国对伊拉克的经济制裁,与美国唱对台戏。如果能在美国“倒萨控伊”之前,取消对伊经济制裁,三国同伊拉克签署的庞大石油合同便可顺理成章地付诸实施,它们的石油利益即可得以兑现。美国“倒萨控伊”后,萨达姆政权时期的对外债务问题成了美国与其他大国间的一个尖锐问题。据观察家认为,美国对法、德、俄等的“反战”一直耿耿于怀,可能会鼓动伊新政府借用一条古老的法律条文“厌恶性债务”而拒绝归还。对此,俄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表示:“俄罗斯绝对不同意免除伊拉克拖欠俄罗斯、法国和德国的债务”。美国则在参与战后伊拉克重建的国家名单中,剔除了法、德、俄三国。显然,围绕着海湾石油与伊拉克战后重建问题,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争斗还在展开。

  4.参考资料目录

  张绍飞:《伊拉克战争与世界石油形势》,载《石油化工技术经济》2003年第19卷第4期

  解力夫:《海湾战争实录》,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

  刘义昌、王文昌、王显臣主编:《海湾战争》,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赵国忠:《海湾战后的中东格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张国瑞、邱光纯等:《海湾战争中的现代武器》,宇航出版社1991年版

  航空科技情报研究所编:《海湾战争中航空武器装备面面观》,航空工业出版社1991年版

  《世界知识画报》编辑部编:《海湾战争新闻摄影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美]皮埃尔·塞林格、[法]埃里·洛朗著:《海湾战争──秘密档案》,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版

  [美]理查德·派尔著:《施瓦茨科夫:男人、使命、成功》,法律出版社1991年版

  [美]罗杰·科恩克劳迪奥·加蒂:《风暴之魂──海湾战争多国部队总司令施瓦茨科普夫将军传》,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沙特]哈立德·本·苏尔坦亲王殿下、[英]帕特里克·西尔著:《沙漠勇士:联合部队司令对海湾战争的己见》,军事谊文出版社1996年版

  [美]鲍勃·伍德沃德:《800天三次出兵──布什领导核心决策揭秘》,军事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

  [秘鲁]哈维尔·佩雷斯·德奎利亚尔:《德奎利亚尔回忆录》,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