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吉尼亚大学医学院:有效教学讲座四之十一(有效教学的多种反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06:34

有效教学讲座四之十一(有效教学的多种反思)  

2009-06-08 11:03:23|  分类: 有效教学讲座 |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有效教学讲座四之十一(有效教学的多种反思)

四川省荣县教育教学研究室主任 钟炜

编者按:本人对“课堂有效教学讲座”分为七个系列:一有效教学理论实践、二有效教学模式特征、三有效教学预计生成、四有效教学评价反思、五数学有效教学、六有效教学论、七有效教学管理指导”,对“有效教学讲座四(有效教学评价反思)”分为若干个专题。本文是“有效教学讲座四(有效教学评价反思)”之十一(有效教学的多种反思)”(来源:编者网上选稿),分为四个版块:一是有效教学需要反思;二是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三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反思;四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1、有效教学需要反思.

1.1、教学反思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

原作者:潘正庄 2008-05-14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反思倍受教师的关注,已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如何把教学反思作为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来抓,这是值得我们全体教师必须认真探究的问题。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作为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观念,做一个经常反思的实践者。

     ⑴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过去我们有些教师只死死地盯住教材和教参,无视学生的存在和感受,没有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

①我们必须了解并且进入学生的生活世界,才能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课堂上应时刻关注学生,使学生首先在心灵深处接受老师。教师的每一次上课不要把两只眼睛只盯在教学内容上,而要关注学生的感受。对于学生不欢迎、感觉很别扭的内容,教师就应该毫不吝啬地将其扔掉。

     ②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氛围里,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可变的是择用教材。新课程要求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教师就要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的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和补充,使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投身其中。

   ③课堂教学从“关注学”转向“关注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科本位观,有更高的人文素质。既要对每一位学生多一些尊重和关心,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只有用“心”施教,才能体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力求从“目中有人”到“心中有人”;还要关心学生的人格养成,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丰富的人生体验,让教学服务于“完整的人”的成长。

     ⑵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更好更多地关注课堂.多年来的课程改革,使我们明确了一个终极目标,那就是: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而这种发展必须落实到每一节课上。

①在课堂教学中,让每个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师生互动;做到课堂结构优化,设疑提问精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②开放的教学课堂应是民主的课堂,应营造一种宽松、和谐、自由的氛围,允许并鼓励学生提出有深度、开放性的问题。同时教师对教材中的知识点,以及板书要点的文字,要把握准确,真正把自己融入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自由交流,不吐不快,其乐融融。在这种课堂氛围中,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过程,始终带着渴望、带着创造的冲动去探求文本的意义,从而让教学成为一种充满亲和力的过程。

    ⑶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用心地带领学生入“场”.课堂教学要善于带领学生入“场”。这里所谓的“场”即学习的“场”、创造的“场”;是能够激发学生探索欲与创造欲的问题情境。

①这种情境的核心是有一种力量引导着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的创造,就在于为学生搭建这个“场”,在“场”中能动地、艺术地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种种问题、获取新知识的起点和手段,最终走向他们自己的再发现、再创造,形成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

    ②为了营造一个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情境,教师不仅要考虑问题本身的设计,还要注意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和连锁引发新的问题的方式等要素。“激发创造的场”,最重要的不是教师非常吃力地去落实知识点,而是提出问题。作为教师,我们曾经竭尽全力地试图把自己知道的最好、最多、最精彩、最与众不同的东西献给学生。

    ⑷只有通过教学反思,才能注意倾听学生的心声.新课程强调教师要改变教学方式和备课方式,多研究学生,上课时多倾听学生,多关注学生的即时反应,而不是一心盯着教学内容的讲解。

①学习是一个从无疑到有疑的过程,没有问题的课堂不一定是好课堂。如果学生没有问题,那才是最大的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是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在课堂上老师要倡导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对那些颇有新意或独到见解的问题要表扬鼓励,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思考。学生的敢于和善于提问的前提是由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来衬托的,而这种气氛又是老师创设出来的。无论学生问什么问题,说什么想法,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就是认真倾听。

    ②作为教师,面对各种层次的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思维过程极有可能含有独特的成分,这些独特之处往往是学生的创造性所在。教师要适时地启发、引导和鼓励。

    综上所述,欲想课堂教学独具特色,师生互动得以和谐发展且生动活跃,教师必须要通过不断的教学反思,检查教学中各个教学环节上的不足,调整教学策略、备课方式和教材使用,认认真真地、诚诚恳恳地通过挑战自我来实现“教学相长”只有这样,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才会出现勃勃生机的新局面。

1.2、有效教学要学会反思.

原作者: zhuying    2008-10-14

⑴反思成功之处。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重点、难点、兴奋点目标效应的做法,课堂教学中灵活驾驭知识的生成过程以及把握课堂双边活动兴奋度的举措,直观显眼的板书设计,教学模式成功应用的过程等,都是值得反复咀嚼和回味的。

⑵反思败笔。任何一堂成功的好课,都不可能排除有败笔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对这些失败的细节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并对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往往是教师成就专业成长的节点。想通了,理顺了,后面的工作如鱼得水,卡壳了却又忽悠过去,则会一蹶不振,步履维艰。

⑶反思课堂上的不可预测因素及其应对策路。课堂教学中,随着师生情感交流的融洽,特别是兴奋点的出现,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因素而产生灵感,其存在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由自主地出现、不知不觉地退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及时捕捉,而且课后要及时反思。积累起来,坚持下去,何愁没有“智慧的火花”。

⑷反思课堂上的角色表现。自己是否依据脚本设计,切实履行导演的角色,学生作为演员进入了角色没有,进入角色的程度有多大,这个比例与实现教学目标有什么直接的关联。这些都值得反思。演员有对角色的独特理解,才有可能把角色演得鲜活,才有可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学生也是一样,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任何教学目标也都是针对自己的学生提出来的,所以,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或者有什么异样的表现的时候,我们应当充分肯定。有独特的理解方式和超常的理解结果,才会有个性,我们把这种个性保护好了,才有谈创新的可能。

⑸反思系统漏洞。一节课下来,静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通过“打补丁”的方式对原设计进行补充和完善 。

⑹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一有所得,及时记录,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必有所获。经验+反思=成长

1.3、多角度反思有效教学.

对教学有效性的追求是最近两年课堂教学中最热门的话题,在闲适的假期里回顾这一课题,我不仅想得更深更宽阔,反问自己几点:教学有效的考核主体是谁?教学有效能否量化?测量尺度应该谁来定?我想到了以下几点来给自己解答:

⑴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已有的知识技能和生活经验,把学习定位成学生对旧知和新知之间的建构,而老师在此之间要给予支持。教师要注重学生全面的发展,而非过高的估计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让学生不仅是在某一方面某一学科得到发展。师生之间的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尊重和利用课堂的有益生成,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教师每一个课堂行为不仅是为教学服务,更是为了学生个性发展服务,使课堂教学往高质量,高价值发展。

⑵关注教师自身的反思意识。“有效教学既要让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更主动,也要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高自己的主导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有反思的意识.在课后反思中,教师要记录下课堂生成,课堂精彩,教学败笔,教学灵感等等,在备课时经常会问自己“我这句提问有效么?”“在讨论之前要打点什么基础?”“这节课是让学生体会哪些数学思想?用这个情景合适么?”等,来对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⑶关注教学效益,教学过程凸现目标性。教师的课前预设要考虑各个环节的目标的体现,“只有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环节才是有效环节”,并且对课堂的生成也要有较详细的预设,这使教师在课堂上明确目标,而不是熟记教材,对待突发时间游刃有余,而不是措手不及,乱了阵脚,偏离目标。

⑷关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情绪因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绪应是积极,主动并且愉快的,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情绪特征,这是必要条件之一。

⑸关注所选策略是否最优化。根据教学的主客观的条件,比如教学目标,学情,学科特征,教师个性,安排最优化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来为这节课做一个整体规划,比如对于低段的学生,如果老师采用探究学习的策略,那学生很可能没有学习的意向,从而使学习变得低效甚至无效,而老师若采取情景教学策略,那学生很可能更乐于走进其中,乐于学习。所以选择一个好的教学策略是老师的必修之课。

2、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原作者:屯昌小学  梁海文   2008-06-10

从有效教学过程来看,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指导”,包括有效“讲授”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也包括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讲授”是任何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以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教师讲授也是必需的。教师清晰的有效讲授可以在师生互动中点拨、引领、启发、强化,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苏格拉底式的讲授方式虽然充满争议,但还是有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苏格拉底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以“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其次,苏格拉底总是很有耐心地“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想法,从学生的回答中进一步追问,以澄清学生的思考。一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讲授过程中也都会穿插教师的提问或者学生的提问,但真正能够倾听学生,从中展开教学的却比较少。教师的提问更多地是为了教师自己讲授的需要。教师“讲授”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关注教学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我们可以考虑加涅等人所建议的“教学事件”,包括创设情境以便吸引学生的注意;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便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供鼓励性的即使反馈以便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2.1、使“讲授”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在上课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这与一般性的维持纪律式的组织教学不同。对教师的要求更明确,教案中就要设计好用怎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学生不集中注意,所有的教学活动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

    ⑴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一是使教师引入话题是新颖而有趣的。它不该是简单的、干巴巴的内容介绍,或者诸如“请将美术课本翻到7页”。教师可以在开始讲课时,有时举一个结果令人惊异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⑵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二是“把目标告诉学生”。仅仅用某些吸引注意的手法引起学生的注意,或一般性的外围提醒,如“注意了,开始上课”、“看,这一排同学坐得多端正”等组织教学,有时并不一定能够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集中注意的一个常用方法是告诉学生在课时结束时应该哪些“行为结果”。“把目标告诉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在上课前组织思维,在他们头脑中提供可以挂靠要点的钩子。这激活了学习过程,并使学习者集中注意去获取所要求的行为结果。

    ⑶吸引学生注意的有用技巧之三是“让学生知道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无重点地蜻蜓点水,在多种呈现方式中的各项学习内容并不是同等重要的。在上课开始时就要引导学生了解这节美术课所要上的内容。在课堂教学的进行中、结束时强调相应的关键部分,以免学生只关注形式的多样热闹和参与的开心,却抓不住核心内容。多样化教学不能冲淡主题。强调难点和重点可以帮助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和绘画技法。

     2.2、使“讲授”保持一定的节奏.

     使讲授保持一定“节奏”。这一点非常重要,却被很多不细心的教师疏忽或遗忘。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它的效果将不限于能够带来艺术性的享受,更重要的是,这种节奏既能使教师的“讲授”变得轻松(凡抱怨上课劳累的教师多半与节奏感缺失相关),且能使学生借助某种暗示效应而更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最有效的教师会保持一种顺利的、相对快捷的节奏。……虽然教学活动的速度很快,但却与课程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能力很匹配。

      ⑴如何保持讲授以及整个教学的“节奏”,实在是值得考虑的教学问题。这里有一个教学艺术的领会过程和教学经验的积累过程,但还是有一些策略可以考虑:

      ①比如可以使教学节奏与任务的难度或复杂程度相适应。教师必须尽量避免在不重要的地方过长时间地停留,循序而不进;还要避免离题太远而做一些与教学主题无关的叙述;或者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单个学生或一些学生身上。

     ②比如应该重视教学环节以及不同主题的“过渡”。当教师改变话题、重点或活动时,就会出现过渡。“过渡,尤其是小过渡,是课堂上的常见现象,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的顺利进行。不好的过渡会极大地妨碍教学时间的有效使用。因此,教师应该保证过渡数量不多,但尽可能有条理、简洁。当没有处理好过渡,或者下一个环节由于某种原因被延误时,问题就会产生。

     ⑵为了使教学过渡顺利,教师在“备课”时就应有所考虑,尤其须预先准备好与过渡有关的材料设备。当准备上课时,就可以预先估计哪里会出现变化,哪里需要停顿。教师还可以将经常性的过渡常规化、惯例化。例如,当学生提前完成作业时,应该干什么,而不是坐在那儿等候。

     2.3、提供鼓励性的即时反馈.

     在提供参与机会,学生有所表现之后,紧接着,教师必须做出相应的适宜的即时反馈。这两种事件在时间上是紧密相连的。“行为和反馈之间尽可能短的时间间隔是学习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行为和反馈之间的联系越紧密,学习就会越快发生。也可以说,提供反馈是引发活动的完整和延续。反馈可能是引发活动的一部分,也可以是一个单独的活动。由于引发活动没有提供反馈,学生无法知道自己的行为是否正确。即时反馈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矫正和强化。所以,这两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间距要尽可能地短。

     ⑴在引发期待行为阶段,学生对绘画练习的回答必须是“个体”的,即个体尝试着进行回忆、概括、释义、应用或者解决问题,但紧随其后的反馈可以指向“全班”。这样做可以使个别学生的正确答案为全班所借鉴,使个别学生的错误为全班引以为戒,起到举一反三的范例作用。

    ①对于学生绘画不好的特别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对于绘画不好的学生作出富于鼓励的语言,从而保持引发活动的非评价性的特点。如“画得不错”,“你的答案部分是正确的”,“可以画得更好”等鼓励性话语。类似这样的回复能够使画得不好的学生能够有自信,而不因为学生画得不好受到批评。学生行为之后紧跟着表扬和鼓励而不是批评,更有可能促进学生的绘画学习和迁移。“在尽可能非评价性的氛围中引发学生自由绘画,这使学生能够自由地发挥想象力,只要给以恰当的反馈和纠正,都能成为绘画学习的起点。

     ②反馈活动既可以是即时的、随堂的、非评价的,也可以是延时的、脱堂的、评价性的。在有些时候,“延迟评判”多学生来说可能更具有鼓舞人心的效果。包括一些绘画作品,或者若干天或若干周后返回的延伸任务。一般而言,教师对这些绘画作业的评判应该尽快地向学生反馈,甚至可以“让学生当时知道结果”。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绘画作业和作品都需要“即使反馈”。有时“延时评判”会发生另外的效果,尤其当某种绘画作业的结论带有不确定性时,这种“延时评判”就变得更加必要。

      ③一个完整的课时计划往往包括以上多个“教学事件”。但在教学实践中,并不一定都要包括所有的教学事件。比如有时一整节课都是自由绘画,有时回忆先前知识和评估行为在当天的课时中没有出现的必要。灵活机智是有效课时计划设计和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

     ⑵无论教学如何改革,“讲授”仍然作为“有效教学”的一条有意义的教学方式显得卓尔不凡。它以它的“优势”使之在长久的教学实践中延续下来,并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①当教学目标是传递信息时,教师讲授是有效而经济的。教师讲授满足了教师一定的个体需要和职业需要。即便于教师的控制,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更好地对班级进行调控;益于学生成功,尤其是信息性的知识获得,讲授能增进学生的理解;时间经济,教师讲授是对时间的有效使用,是学生获得知识最经济的一条捷径。

②教师讲授也可能满足学生的一些需要。这些需要包括:“获取——学生获取信息的需要;顺从——钦佩他人的需要,在这儿,他人是指讲述者;一致——同意他人和相信他人的需要;求助——寻求帮助的需要。好的讲述能帮助学生发展重要的绘画学习技能,这包括倾听、绘画、创造的能力。

    ③教师讲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可能不容易充分地将学生卷入进来,使学生处于被动静听状态,单调乏味,加上内容过多或过长,使那些缺乏绘画能力、记忆力差的学生获益很少。传统的教师讲授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总是源于某种不恰当“讲授”。

    ④无论“讲授”多么有效,教师若想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绘画学习,则需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某种“互动”的、“对话”的教学。

3、课堂有效教学的反思

3.1、课堂有效教学的四点反思

原作者:路桥九鼎外国语中学  杨言兴

每个学校和教师都应该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但目前我们中小学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很辛苦,学生很辛苦,我们的师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真真实实从追求课堂有效教学做起,让我们的教师从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或技术做起。否则,最理想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都将是纸上谈兵。因此,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和课堂教学问题,讨论学校有效管理和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就显得十分迫切。下文仅谈课堂有效教学的四点反思。

⑴反思一: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作为教师,其价值就是在成就学生的成长中才体现出来的。而成就学生的成长,就要求学校的教师从追求课堂有效教学做起。但在目前,在学校追求平衡班教学的前提下,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差异仍然很大,这就要求教师要有强烈的自我反思意识,而不是生活在抱怨或推脱责任之中。

①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职业精神状况。如反思自己是否还认为教师是个很有价值的职业?自己是否经常流露出职业倦态?自己心中是否有学生?自己的教学是否是认真的?自己的教学追求是功利的还是长远的?等等。

②要不断地反思自己与学生相处并教育学生的基本能力。如了解学生的能力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的能力如何?是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鼓动学生积极向上的能力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等等。

③要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要不断地追问自己: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等等。

⑵反思二: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即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

①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进步或发展,那不管教师怎么教都是无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目前,每所学校都很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这是让人兴奋的,但问题是对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变量控制不严格,时间本位意识和资料本位意识还比较明显存在,如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是否提升仍然只重结果的话,那么教师课堂有效教学的追求就容易迷失方向。

②课堂有效教学就要求学校首先对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料进行控制,让教师回归并具有强烈的学生本位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才是真正课堂有效教学的革命。很佩服长兴实验初中学校和教师在这方面所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我们也应该朝此加速努力,这既是以学生为本的努力,也是以教师为本的努力。

⑶反思三: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强烈的教学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然而我们的教师对此研究得不够,在目前的课堂教学中,存在较普遍的教学目标迷失现象。

①由于受教学功利思想的影响,又有现成的网络和教参等资料,使教师淡化了对教材文本的深入钻研,淡化了对学生情况的分析,因此就出现了照搬教学目标的做法,出现了自己不能解读教学目标的尴尬,出现课堂热闹有余却不知教学目标迷失或远离了的状况,出现了课堂目标达成度低的现状等等。这样教师心中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能始终把握教学目标的方向,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跟着感觉走,教学目标也就失去了具体的指导和评价价值,这样的课堂就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②教师要有强烈的教学目标意识,确定的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在教学时要向着目标走,使目标发挥具体的指导和评价作用,以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⑷反思四:课堂有效教学需要教师有强烈的团队互助意识。学校中的一个年级是一个团队,一个教研组是一个团队,几个同伴也可以组成一个团队。

①目前教研组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单位,但很多教研组停留在传统的常规工作运转,又由于有现成大量的网络和教参等资料的影响,使教师认为现在的课堂教学可以不需要教研组合作,自己单打独斗也可,这样就在无形中削弱了教研组的作用。

②在新背景下,教研组如何作为?我认为能够促进作为团队的互助功能的就是有效教研组,有效教研组最重要的是做好有效集体备课和有效评课两件事。要改变一些原来的做法,如原来的集体备课是单向的要变为多向的,分工式的变为研讨式的,变“拿来主义”为“输出主义”,要探索一种促进互助的集体备课模式,长兴“问题前置式”集体备课模式就是一种有效的模式。

③很多的校内外教研开课实际上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互助平台,但实际发挥的互助功能很欠缺,如开课教师没有认真对待课后的谈教学设计环节,评课教师存在说无关痛痒的太平话、废话现象,不能引起与会教师的思考或触动,可能还在浪费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④每一位教师都要本着开放和真诚的心态参加交流活动,使我们的团队因互助而变得象团队,使自己实现与团队的共同成长,从而提高课堂的有效教学,这是一大幸事。

3.2、课堂教学有效反思四问.

原作者:江苏省如东县教育局教研室  朱唤民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重点,因为课程改革的理念大部分是通过课堂来实施的,加强对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正是切中了课程改革的关键。新课程追求有效课堂教学,同样要探索教师的有效教学反思。用问题引发自己的课后思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反思途径。

    ⑴一问: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这应该是一堂课结束后的首要问题。新课程理念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收获怎样。

①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教师的思维中心必须转移到学生上来,而不是教材、教参、教学内容,只有从学生的角度思考,有效反思才富有实效。

    ②“我这堂课让学生得到什么?”备课时当然要思考,课后的思考更有特殊意义。调研中我们发现,教师备课时制定的目标大多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表现为三种倾向:①是资料型,目标大多依赖于教师用书,未作思考,直接抄录;②是经验型,依赖于自我的教学经验,对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可能思考得还不深入,甚至有差距;③是套路式,每堂课都有一个知识与基础、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形式主义,大而无当。

③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实际,充分利用教材等教学资源,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制定具体的、贴切的“这一课”的目标,课堂围绕目标实施教学,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有收获、有发展。

    ⑵二问:这堂课学生收获了没有.这是课堂教学效果的反思,是有效教学实施水平的反思。“收获了没有”本身是比较抽象的问题,执教者应学会从具体可感知的视角来检验学生的收获。教师主要可以从学生的状态入手进行反思:

①看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是积极主动的,还是被动应付的?是全体参与的,还是几名尖子生的活动?表现为课堂有没有讨论,是否热烈?

②看学生课堂答题状态,答题能直接反映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等情况,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如何?思路是否清晰?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准确、熟练?能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③看学生课堂思维状态,学生思维是肤浅的,还是深入的?是短暂的,还是持续的?有没有提出富有见解的问题?是否形成了师生、生生思维的碰撞等等,都可供教师反思。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是学生课堂收获的直接反映,当然更可以成为教师反思的重要依据。

    ⑶三问:我是通过什么方式让学生得到的.学生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感情,达到了预设的学习目标,但是,实现目标的方式是有区别的。

①新课改倡导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疑难处相互讨论、师生互动,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同时形成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也培养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教师的教学理念。

    ②课后反思这一问题便是强化课改理念的自觉实施、有效实施。通过反思,肯定会发现传统的影子,甚至课堂教学是新鞋旧路兜圈子,这就需要执教者具备自我解剖的勇气和胆量。

③要看到自己的发展,敢于肯定自己,但同时更要大胆剖析落后的教学方式、方法,认识其弊端,并尝试用新的方式组织教学。经常坚持这样的反思,先进的教学理念才会逐步代替陈旧的观念,有效教学的实施便会更自觉、更富于成效。

    ⑷四问:有没有比这堂课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这应该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反思,也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反思。这一问题是建立在自我对这堂课教学效果基本认可的基础上的,是对自我的再提升。

①有时执教者经过三思而选择的教学方法,实施后自我感觉还比较满意,自己认为教学是有效的,对课堂采用的方法会倍加珍惜,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教无定法,教无止境,我们应追求教学方法的精致、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更何况,学生群体不同、教学背景各异,都可能制约方法的选择。

②我们要善于向自己质疑,要挑剔每一个教学细节,要敢于否定自我。善于比较是教学方法再提升的重要途径,一个有思想的教师,最善于揣摩同行的教学方法,善于借鉴名师、特级教师的教法。教师应该学会这一技巧,敢于与名师比,与特级教师比,取长补短,为我所用。

③新课程在推进的过程中,各地经常举办同题教研活动,这是不同教学方法展示的平台,是不同教学个性展示的平台,是教学思想碰撞的平台。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平台更新观念,挑战自我,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成为更成熟的有效教学、高效教学。

3.3、对“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创造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

原作者:茉莉花开   2008-10-9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创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是我们每位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⑴合理调控、保证有效的教学时间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保证。教师和学生一样,应养成听到上课铃声响、人在教室里就位的习惯;在课前及时准备好教学所需各种教具学具,应尽量做到能在教室里候课。课前备课时要充分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兴趣程度和接受程度,根据班级学生所存在的学习能力差异,确定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妥善处理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分配使用时间,在课堂上能根据学生中出现的一些情况及时调整预案,不能以某种原因(如练习课等)提无效的问题、进行重复的讲解。

⑵借用现代化教学信息技术手段,也可以达到课堂教学高效。要合理运用电脑、小黑板、口算卡片等教学媒体和传统教具,对教学中需要出示、演示、操作的内容精心设计或制作课件、学具等,有效缩短学生的理解时空,提高教学效率。此外,要善于合理使用优秀的网络资源辅助教学。

⑶练习设计应做到精练、合理。一方面应杜绝“拿来主义”及随心所欲,要有计划、有明确的练习目的;另外,每次作业都要先于学生做过,以防有错题现象,对于那些学生有一定困难的习题可在课堂上进行适当的讲解后再让学生进行练习;还有,练习题的设计如能注意一题多练、一题多用、一题多效那就更好了。

⑷加强课堂教学反思。针对教学中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能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教学反思可以分成教学过程中的行动前反思、行动中反思、行动后反思,可以从教学设计是否切合实际、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是否解决现实问题、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方面进行。

3.4、有效课堂教学的反思与延伸.

设计有效的家庭作业是促进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家庭作业会给学生带来诸多益处。因此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家庭作业对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精心设计家庭作业。

⑴好作业的特征.①为学生提供明确的指示;②能够被学生成功完成;③不太长;④能够在一个灵活的时间期限内完成;⑤使用容易获得的信息与材料;⑥让学生巩固、练习过去所学的技能;⑦并非只是未完成的课堂作业;⑧学生感兴趣,且能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探究和研究;⑨在提高学生技能应用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任务;⑩激发学生在家或在课堂上讨论。

⑵为了提高家庭作业的质量,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该.①确保学生知道布置这项作业的原因;②短期和长期的家庭作业兼顾;③分出不同的层次和轻重;④让学生了解教师对作业质量的要求;⑤时不时让学生自己设计家庭作业;⑥时不时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⑦让学生知道家庭作业将是学习成绩的一部分.

⑶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不应理所当然地认为.①所有学生已经掌握了很早以前就教过的技能;②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教室以外的资源。

⑷有效家庭作业的练习与反馈.通过有效家庭作业的练习与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思考有效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从而达到有效课堂教学效果。

4、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反思

原作者:天津第四中学  付海霞

有效性是指在最短时间内达到最佳效果。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何改变诸如填鸭式等陈旧教学模式、提倡新型教学模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有价值研究的课题,值得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反思。这也是新课改的目标之一。我是一名初中数学老师,就我浅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在于,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创造一个“和谐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而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4.1、创设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要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这一过程,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为这一过程创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⑴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参与学生学习探索过程。实现由传道、授业、解惑向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人们常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友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心理轻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产生愉悦的求知欲望,无顾忌地充分表达自己的创意。例如,在学生讨论、争议不休时,我经常说:“能让老师发表一下意见吗?”以“和蔼可亲”的态度,“商量”的口气,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讨论。既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没有精神压抑的、以人为本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同时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

⑵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感染学生。“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在课堂教学中,我总是诚于衷而行于外,应满腔热情、精神饱满地出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恰当地组织教学。教师要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通过对一个个问题导语,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话语,激发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爱,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

4.2、创设开放式的教学过程.

开放式的教学过程是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机会,教师要尽量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教学过程,给学生主动探索的机会和更多有思维空间。例如,我在教学时,经常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⑴课前让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通过让学生自己准备学习材料,使学生对新的学习内容有了心理准备。实践活动中选择的素材又是他们自己所熟悉的、喜欢的。课一开始,通过两三分钟,让学生开展小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得到梳理。小组合作交流后,每组推选一位同学到前面与全班同学交流。

⑵在交流中,学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并在交流,争议中解决问题,达到“和谐的课堂”状态的。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也通过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达到了“和谐课堂”的完美境界。

⑶学生在这种“和谐课堂”中,不仅仅学到了知识,而且不知不觉中经历了一种交流合作、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又会反作用于学生,使他对数学产生兴趣,喜欢数学,热爱数学,从而使数学课堂形成了良性循环。

4.3、创建“各抒己见”的学生言论氛围.

新课改要求我们彻底摒弃过去那种“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就是“能让学生说的老师不说”。当然,我们也看到,由于各个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及学生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一部分学生想说而不敢说、不会说。我努力利用各种因素资源,让每个学生都想说都会说,促进课堂上的多向互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上创设一个自由、积极的言论氛围,使每个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下有一种安全归属感,从而调动他们充分表达观点,展示数学中的自我。

⑴在教学中,我大胆放手,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知识的主动探索者。我经常告诉学生:“课堂是你们的,数学课本是你们的,三角板、量角器、圆规等这些学具也是你们的,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也是你们的。老师和同学都是你们的助手,想学到更好的知识就要靠你们自己。”这样,在课堂上,学生始终处于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节课下来不但学到了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还使自己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⑵创建“各抒己见”的言论氛围。在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引导学生说出他们对每个数学问题的真实想法,也许,从这些想法中,我就能会找到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我的感受是,教师一定要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个“只要你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你就是最棒的”的言论氛围,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回答以积极的评价,始终能以信任的目光对待每一个学生。切不可在学生回答得不清楚或不符合自己的心意时,就粗暴地打断学生的回答。从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思路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有利于开展下一个内容教学的信息,或针对学生的问题灵活改变我们的教学设计,使我们的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精神。

⑶创建“不懂就问”的言论氛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学中我发现,初中学生思想单纯,对事物充满好奇,求知欲强,因而上课提问积极。但随着年级的增长,出现思想顾虑,担心提的问题不得要领而被老师批评或被同学嘲笑,有失“面子”,造成积极性不高。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个积极的提问氛围,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在这种舆论的导向下,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大家都以自己能提出问题得到老师同学的欣赏而对学习更自信了。

⑷创建“相互质疑”的课堂氛围。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其中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学生好胜心理强,教师如能在学生有良好的提问意识前提下,注重培养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的质疑能力,将会更有效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抓住几个关键的环节,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中相互讨论,小组之间相互质疑,在这种积极有效的学习活动中去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更有效,通过他们自己的主动探索,去理解一个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和被解决应用的,使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培养得到落实。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也是一名教师永远追求的目标。随着形势的发展,课堂教学势必将呈现出形形色色的教学方式,只要对教学有益,都有可尝试的价值。让我们一起努力探索!

 

注:钟炜的联系方式 ①0813—6201674(办) ②邮箱zhongwei1962@163.com

③博客 zhongwei196207.blog.163.com

2009年5月25日。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