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5论坛:《张迁碑》技法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8 04:04:27

《张迁碑》技法

作者:杨国欣 马俊达   2010年1月5日

 

 

                            《张迁碑》的碑额、碑阴、临习及创作

1、《张迁碑》的碑额  

      碑额篆书题“汉故榖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十二字。字体为汉篆,颇似印文中缪篆字体,故也称之为缪篆。《张迁碑》碑额被誉为汉篆中神品。此种字体是一种篆书和隶书之间的一种过渡书体。此种书体既有篆书的盘绕和弯曲的线条,又有隶书方正古朴的结构,是一种比较有意思的书体,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近代书家齐白石先生就得益于汉篆。希望大家也可对此种书体多多下功夫,无论是对于书法还是篆刻都非常有利(见图一至图四)

               

                                                (图一至图四)
2、《张迁碑》的碑阴  

      《张迁碑》碑阴同碑阳的风格略有不同,碑阴主要记述镌刻《张迁碑》的人名及其钱数。书写雄厚多姿,醇厚雄健,寓巧于拙,较碑阳更加厚重古朴,结体朴实无华,放松自然。碑阴中的字多有重复,但变化丰富,未有雷同者,可见书者之高超境界。碑阴虽不被引起注意,但我们也可从中领悟到《张迁碑》书法特点的另一面。(见图五至图七)

            

                                          (图五至图七)
3、历代书家临习《张迁碑》的范例

《张迁碑》为隶书中的精品,历代书家对此碑下功颇深,如何绍基伊秉绶林散之等。他们所擅长的书体有的并不是隶书,但从《张迁碑》中所汲取的营养颇多,对于丰富各自擅长的书体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伊秉绶为清朝隶书大家,以篆书笔法写隶书,朴茂醇厚,自成一家。从其临作中可以看到他对《张迁碑》下功颇深,临习时虽加入自己的理解,但此碑的基本特点和规律都抓住了(见图八)。

何绍基擅长行草,亦涉猎篆隶,临习篆隶为行草服务,以篆隶用笔写行草,高古厚重,格调颇高,其带有篆籀气息的行草书对后代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见图九)。林散之先生被称为“当代草圣”,其草书线条质量高,结体跌宕起伏,给人以痛快淋漓之感。林先生对隶书尤其是《张迁碑》情有独钟,直至晚年仍临习不辍,可见此碑对散之老的帮助是多么的大(见图十)。            
  

4、如何结合《张迁碑》进行隶书创作 
      清杨守敬在《平碑记》云:“已开魏晋风气,此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清刘熙载云:“汉碑严密如《衡方》、《张迁》,皆隶之盛也”。《张迁碑》的用笔、结体的变化给后代的隶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外在朴茂浑厚的特点,固然是由于用笔、结体所决定的,但同时掺入的圆和之笔,使雄强的的力势之中不失圆润,而其变化多姿的外在特征又是牢牢地建立在厚重稳健的基础之上,险绝中求平正,因字造型,独具匠心。更高超的地方是用篆书笔意来写隶书,线质高古。而对于初学隶书者,不宜直接入手,只有具备一定汉碑基础后,才可涉猎此碑。另外与之风格相近者如:《衡方碑》、《鲜于璜碑》等也可多加临习。篆书中《石鼓文》、《散氏盘》也是不错的临本。另外强烈建议大家有机会到泰山脚下的岱庙观摩原碑,原碑的质感以及浩茫气象是任何高超的捶拓技艺和印刷技术不能传达的。
      对于书法创作来说,临习古代碑帖是基础,只有多多与古人“对话”,才能真切感悟到书法的真谛是什么,创作的源泉来自哪里。有了一定的临摹基础和体会后才能够谈创作。对于刚开始创作的人来说,集字是不错的方法。在掌握了此碑的特点后,将一个内容可以写成斗方、横批、竖式等,看看哪种格式最适合。另外集字创作不能能按照原碑亦步亦趋,要加入自己的一些见解,使之有所变化。总而言之,《张迁碑》为汉碑精品、名品,在隶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只要我们深入进去,深刻体悟此碑的精髓,再将其特点融入到书法创作中,坚信大家一定会有提高和收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