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ven deploy 配置: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3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9:43:20
cocomini的BLOG
http://blog.sina.com.cn/cocominilmj[订阅][手机订阅]
首页博文目录图片关于我

个人资料

cocomini
播客微博
加好友发纸条
写留言加关注
博客等级:博客积分:173
博客访问:26,143 关注人气:8
相关博文
新!用微软Live Writer离线写博文
新浪官博
基督教中世纪是信仰的泛滥,社
人性本私
西斯廷圣母
雪伊
镜头人生之意大利托斯卡纳
梁念坚
欧洲记游(十六):意大利-佛
传播
潜入夜的细雨
阳光与海
文艺复兴后的范式转换
假如爱有天意
【MV赏析】 保加利亚性感双
悠展2217
欧洲文艺复兴是掩盖侵略发财的
柳鲲鹏
《艺术时代》10月第五期(总
鸣沙轩主人
教 养
森林小屋

英国名校男女“泡沫大战”

学习型猫的生活态度

90后办人体艺展惹争议

弹跳帝连飞9辆单车

上海美眉初冬怎么穿

名模刘雯:不是一个人战斗
更多>>
推荐博文
李稻葵:房价的快速增长已经到
柴静
大学女生寝室分娩的罪与罚
老丑
给力!世界各地最搞笑的婚礼照
博闻网
网友来函:美国海归详细比较中
陈晚
YY礼仪小姐
谭飞
外地女恨嫁北京土著男
世纪佳缘小龙女
孔子周游列国的经费来源
李开周
独家:朝鲜炮击韩国后的首尔政
首尔玩家李磊
篮球宝贝 半裸蕾丝美腿私房照
兔子
恭迎弗老大
没有重名
查看更多>>
谁看过这篇博文

186246…
11月17日

KOBE91
11月16日

棋行天下
11月4日

人字拖
11月2日

Czg1010
10月7日

冰释de…
4月24日

sufg
3月25日

淡如水
3月8日

与主同行
2月19日

江北顽马
5月2日
正文 字体大小:大 中小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3
(2007-06-30 19:26:42)转载
标签:名画欣赏
文艺复兴
分类:名画欣赏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两幅壁画作品应该是1550年绘于梵蒂冈巴奥林纳小教堂的《保罗归宗》和《彼得殉难》。构图处理仍然是人物众多的场景展示,表现的焦点还是集中在"归宗"和"殉难"事件最敏感的瞬间--上帝让保罗从马上跌落;人们把彼得在十字上竖起。
圣保罗皈依图


圣家族
蛋彩.木板画,直径 120cm,创作于1503-1505年间
佛罗伦斯乌菲兹美术馆。
这是米开朗基罗在画架上完成的少数作品之一。“Tondo”意为图型画面,当时在佛罗伦斯常用来表现圣母玛利亚与圣婴在一起的题材。画中的童贞女玛利亚和圣约瑟代表旧秩序,圣婴代表充满光明的新世界,背景中的裸体人物代表基督教之前的岁月。
米开朗基罗并不像达文西那样,将人物融于光线和环境之中,而是将他们勾出明晰的轮廓并着上浓重的色彩,使之看上去更具有雕塑感。这是米开朗基罗不断追求的风格。这幅画采用的是蛋彩画技法,用蛋黄将颜料固定住。米开朗基罗用画笔塑造形体,用光与影“他认为这些比颜色更重要”将其人物塑成浮雕状。他曾说:“绘画愈有浮雕效果就愈出色,而浮雕愈像绘画就愈糟糕”。
男性裸体赋予米开朗基罗无穷尽的艺术灵感。在这幅画中,他把一个男模特儿画成女性,这可从童贞女玛利亚那肌肉隆起的胳臂上看出来。画中的三个人物以螺旋式动作聚在一起,胳臂和腿构成一链条状。圣母玛利亚扭曲的身姿,以及其他人物扭曲程度稍小的姿态,在后来的西斯汀礼拜堂天花板壁画中被大量地使用。在这幅早期作品中,米开朗基罗显示了他对构图的韵律以及动作的偏好远远超过了对色彩的兴趣。
圣家族

1494年,法国军队侵犯意大利,包围了佛罗伦萨。米开朗基罗因为在美
第奇家院的文物与美术收藏所待过,也仓煌逃离了该城。颠沛流离的亡
命生活,使他对自己的时代产生了怀疑。不久,意大利资产者联合城市
手工业者,发动了起义,打退侵略者并建立起以城市为中心的共和国。
米开朗基罗感到一切都新生了,他响应新政权的号召,应约于1501年返
回佛罗伦萨,创作了这尊在他的整个艺术作品中最重要的雕像之一《大
卫像》。
大卫,在《圣经.旧约》中,是以色列国的一个少年牧童;由于他英
勇杀敌,为国建立了奇功,遂成为以色列国的首领。在基督教教义里,
是作为爱国的英雄来记述的。雕塑
家米开朗基罗为使雕像具有象征性,把大卫塑成一个青年壮士的形象。
雕像作得很大,高两米五。大卫双目凝视着远方,左手拿着挂在肩上
的投石器,似乎正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雕像充分体现出了一种顽
强、坚
定和正义的精神气质。把大卫作为保卫共和制城市一名青年战士的典型
来塑造,反映了米开朗基罗的政治理想。为了使雕像在台座上显得雄伟
壮观,米开朗基罗有意放大了他的头部和两个路臂,这样,可以使观者
仰视时,感到雕像坚定有力。
雕像完成后,放置在什么地方成了当时热烈讨论的课题。佛罗伦萨
政府为此特设了一个委员会,邀请许多著名艺术家(也包括达·芬奇)来
进行讨论。最后,还是按米开朗基罗本人的意愿,放在市政厅的门前(
为便于保存,现已将原作移藏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原来市政厅门前,
安放了一尊同样的复制品)。它被作为城市保卫者的象征,鼓舞和教育
着后代及世界各国前来观赏的人。
米开朗基罗创作这尊雕像时,还不到三十岁,但他的艺术风格已趋
于成熟。在雕刻家的行会中,他已被公认为艺术大师之一。他的雕像大
部分表现健美人体。这是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人文主义思想的表现特点。
当时人们刚从黑暗的中世纪桎梏下解脱出来,充分认识到人在改造世界
中的巨大力量,因此,赞美人体的美,是对古代希腊艺术的一种“复兴
”,不仅如此,它的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反对宗教的虚伪,重视人及,其
现实的力量,是一种思想解放运动在艺术上的反映。这对整个欧洲具有
深远的历史意义。
用艺术再现传说中古代以色列的大卫王,这在前期的雕塑和绘画中
已出现过。过去的艺术家塑造或描绘大卫多半是表现他取得胜利时的情
景,如大卫割下了敌人的头颅,大卫持箭把敌人首级踩于脚下,等等。
而米开朗基罗表现的却是迎接战斗的状态(传说中讲,大卫在非利士人
入侵以色列时,去前线给哥哥们送饭。敌方巨人哥利亚异常凶悍,当
以色列人正难以抵挡时,少年大卫用投石器杀死了哥利亚,挽救了民族)。艺术的
效果之最高潮,不是激情的后面,而是产生激情的前一瞬间。大卫怒目
直视前方,就是准备迎受这一高潮的到来,因而在艺术上显得更有力量.
后来,人们把这尊历史名作视为保卫祖国,不放松警戒的象征,其意义
就在于此。
大卫像

米开朗基罗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的地位。1499年创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这一时期的另一件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神化的人形已经确立。米开朗基罗其后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几组陵墓雕像,断断续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摩西》和《昼》、《夜》以及《晨》、《暮》。米开朗基罗晚年未完成的四件雕刻作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墓地雕像,是一样的题材《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细腻,或许是在走过了八十多年的人生路程之后,在向世人诉说,不是人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而是天国的奥秘藏而不露。米开朗基罗雕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与其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是一样的线索:英雄气概磨难而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早期的作品是其内心世界的表白,随后的一些作品表现为风格样式的定型,后期的作品仍然是艺术家的心情归宿。当时代的人们更多称道的是早中期作品中神人兼备明察的力度,后来的人们更注意其后期作品创作时悬而未决封闭的深度,美学的焦距不再是简单的对准艺术的创造物而是艺术家个人和作品之间、与现实之间纠缠不清的关系,现代艺术更是如此。
《哀悼基督》系圣经故事:耶酥被犹太总督彼拉多抓住,并被兵丁订死
在十字架上,圣母马利亚抱着死去的儿子耶酥的尸体号啕痛哭。米开朗
基罗在这座雕像上寄托了自己对宗教改革者萨伏纳罗拉的哀思。雕刻家
紧紧扣住耶酥在临死前,对大祭司该亚法所说的“我一向是光明正大地
对人世说话”进行构思,而萨伏纳罗拉这个为民请命的“殉道者”形象,
正是他心中的基督。抱着尸体悲哀的年轻美丽的圣母马利亚,则象征着
意大利祖国。
这座组雕原系法国主教所订制,准备把它放进罗马的大教堂的。
米开朗基罗完成此作品时,年仅二十来岁。按照一般艺术家的构思和设
计,圣母在哀悼时显示的崇高与伟大,往往是通过一位苍老而衰颓的母
性来表达的,但这种老框框不能使米开朗基罗满足,他要尽一切努力使
艺术形式达到前所未有的完美。于是决定打破常规,把圣母表现得异常
年轻,不仅年轻,而且貌美。后来,他在给学生解释为什么把圣母塑造
得如此俊俏时说:“既然圣母是纯洁、崇高的化身,是神圣事物的象征,
就一定能够避免岁月的折磨和世事的毁损。她所体现的青春永恒与形象
的不行性,正是人类对这种美好事物的最高理想。”米开朗基罗把圣母
表现得如此秀丽,不仅没有减弱她为基督的死所表示的悲痛,相反,她
的哀悼具有人间的普遍意昧。在那个年代里,美好的事物常常很快被专
制与暴力所虐杀,萨伏纳罗拉的被焚,正是在封建神权阴影下的大悲剧。
这尊雕像的写实技巧也是令人称奇的。米开朗基罗以娴熟的技巧,
塑造了人物的正确造型,细致入微的圣母衣裙,基督的完美人体结构,
都雕凿得楚楚动人,从而使观者能从逼真的外形上强烈地感受到人物的
内心痛楚。我们可以发现圣母的美是直觉的,而她的哀是本质的,这一
切使得大理石赋有了生命。为了使作品呈现光彩,米开朗基罗还给雕像
作了极其精细的打磨和揩光工作,在用刀凿刻的最细微部分,竞还用天
鹅绒细心地磨擦,直到石像的表面完全平滑光亮为止,就连观众见不着
的地方,也打磨得十分精细。雕像一经展出,立即轰动了罗马全城,观
众几乎不相信这尊组雕是出自一个年轻雕塑家之手。为了消除人们的猜
疑,米开朗基罗第一次把自己的姓名刻在圣母像胸前的衣带上面。
《哀悼基督》

1505年,米开朗基罗被教皇请到罗马工作。朱理二世扬言要把意大利著
名艺术家都集中到罗马来,美其名曰“保护”他们,实质上是想利用他
们来实现他宏大的墓葬计划,让米开朗基罗来设计“世界最大的”陵墓,
供教皇死后享用。可是这个喜怒无常的教皇在设计陵墓期间,一再更改、
缩减、否定原先的计划。米开朗基罗忍无可忍,只好毅然离去,逃回佛
罗伦萨。后来教皇动用武装力量直捣意大利中部,使佛罗伦萨政府不得
不以国事方式,强迫米开朗基罗回到教皇的身边。忍辱负重的米开朗基
罗从1508年起,为教皇完成第二次陵墓计划。对此,他不仅作了大量他
所不愿意作的壁画,还完成了全部雕像的任务。陵墓工程巨大,雕像颇
多。艺术家把多年的抑郁、愤懑和屈辱心情,全部寄托在这座陵墓的各
个雕像上。其中最有代表性的陵前雕塑,即是这两尊作于1516年的奴隶
像。
《垂死的奴隶》与《被缚的奴隶》是用来装饰陵墓的。在中世纪意
大利,统治阶级在墓前立奴隶像是象征死者的权威。显然,这是沿袭罗
马纪念碑常用囚犯作装饰的惯例。米开朗基罗为发泄他对统治者的抗议,
把奴隶雕成渴求解放而不可得的两个青年壮汉,使他们具有力士般健美
的体魄。《垂死的奴隶》,雕像双目紧闭,并不象垂死,好象在微睡;
胸前的绳索,象征着暴力与专政、他没有让奴隶表现出极度痛苦,或为
挣扎而显出痉挛,而是塑成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似乎沉重的劳动已
使他疲惫不堪:他左手枕在仰起的脑后,右肘弯曲在胸前、虽生命垂危,
仍想挣扎着再一次醒来与暴力、死亡搏斗《被缚的奴隶》的运动节奏则
更加清楚,他的壮实的躯体呈—螺旋形拧起,他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
这种动势的转折,体现了巨大的内在激情,似乎这个奴隶将要挣开绳索,
进发出一股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面部表情显露出坚强不用的意志。有人
称这尊雕像是“反抗的奴隶”。在这里,人的尊严得到了高度体现。艺
术家以卓越的技巧,使这两块冰冷的石头产生出生命的活力。它好象在
我们面前活着,一个在继续休息;一个在用力挣脱束缚。这种优美的造
型感受,正是米开朗基罗所期望达到的效果。由于种种原因,这两尊奴
隶雕像并没有安放在陵墓前,而是转送给了别人。现在被收藏在法国巴
黎的卢浮博物馆内。
《垂死的奴隶》

《被缚的奴隶》

十六世纪初,教皇尤里乌斯二世向往给自己修建一座世界上绝无仅有的陵墓,并将著名的雕塑家米开朗基罗招来为他工作。但由于教皇的反复无常,陵墓的施工几起几落,米开朗基罗遭受到了一生中最大的失望。在陵墓已完成的雕塑中,最著名的就是《摩西像》。
朱力阿斯二世陵墓雕刻正面全景

摩西是圣经旧约全书中的以色列人的首领,他曾带领几十万以色列男女老幼走出埃及,在红海彼岸的西奈半岛过上安定的生活。在西奈山上,摩西还为以色列人订立了十项律法,名为《摩西十诫》;但有一个名为亚伦的人触犯了《十诫》,鼓动人们膜拜异教偶像;摩西闻讯大怒,并将刻有十诫的木板摔碎。米开朗基罗的这尊雕像表现的就是摩西愤怒的瞬间。雕像中的摩西是一位体格强健的老者,头上长有象征“神”的一对犄角,身穿薄薄的无袖上衣,红肿的衣褶搭在两膝间。他双臂肌肉发达,手上青筋暴露,仿佛积蓄着无穷的力量。他一手抚弄着长及腰间的胡须,一手扶着刻有《十诫》的法版,头强烈地向左侧扭动着,威严而冷峻的双眼圆睁着,怒目而视,神情紧张,脸上充满了警觉的敏感。虽然是在坐着,但整个身体的姿势呈现出强烈的动感,左脚向后伸出,好象马上要站起来。虽然怒气冲天,但作为一个以色列人的精神领袖,他又必须尽力克制自己的情绪,所以表现出一种异常复杂的心理状态。他是一个悲剧性英雄人物的典型形象,仿佛大自然最本质力量的化身,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其中包含着艺术家对祖国命运的高度关注,和对人的尊严的无上崇敬,是作者人文主义思想的结晶之作,也被西方艺术评论家认为是米开朗基罗最成功的雕像之一。雕像最早设计是安置在高处的,作者也为此强调了它被仰视时的艺术效果;但后来由于教皇的干涉,不得不放置在陵墓的底层,其艺术价值受到一顶损害,但仍不失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雕像之一。
摩西像


佛罗伦萨巨头美第奇家族的陵墓位于圣洛伦佐教堂的一座小礼拜堂内,断断续续地前后施工长达15年之久。米开朗基罗为这座陵墓制作了几尊著名的雕像,成为他创作盛期最后阶段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位于尼摩尔公爵朱利亚诺·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昼》与《夜》和乌尔比诺公爵洛伦佐·美第奇陵墓前的一对男女人体雕像《暮》与《晨》,这是脱胎于古代河神的四件象征性雕刻。
美第奇.朱良诺墓.

美第奇.朱良诺.

《昼》、《夜》、《晨》、《暮》,大理石雕像,为美第奇家族的陵墓所作,米开朗基罗创作于公元1520-1534年,现位于罗马。美第奇家族陵墓和其雕塑作品是纪念碑式的杰作,同时也是米开朗基罗艺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尤其是这四件雕像所表达出的不安、紧张以及带有辛酸的屈从,正是作者心灵深处真实写照。米开朗基罗面对处于动荡之中的意大利现实社会,人文主义的理想破灭了,他的思想开始变得深沉和苦闷,作品中留下的只有对祖国命运的担忧和对人类美好未来的感伤。这些雕塑作品表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并成为后来“样式主义”美术作品的先驱.
《暮》被表现成为一个强壮的中年男子,他松弛的肌肉无力地下垂着,上了年纪的脸上沉浸在平静的反醒中,或许是由于苦闷而在发呆

《晨》的形象是处女的化身,她丰满而结实,全身焕发出青春的活力和光辉,似乎正从昏睡中挣扎着苏醒过来,但没有欢乐,只有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这四个人物形象都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感,他们辗转反侧,似乎是为世事所扰,显得忧心忡忡,既象征着光阴的流逝,也代表着受时辰支配的生与死的命运。
《昼》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男性人体雕像,他好象刚刚从睡梦中被惊醒醒,右手在背后支撑着身体,眼睛圆睁着,正越过自己的肩头向前方凝视着

《夜》是一个身材优美的女性,但身体的肌肉松弛而无力,她右手抱着头,正在深深地沉睡着,脚下的猫头鹰象征着黑夜的降临,枕后的面具则象征着恶梦缠身,她似乎已经精疲力尽,只有在梦境中才能得到安宁

酒神巴库斯

分享
0

阅读(652)┊评论 (0)┊收藏(0) ┊转载(1) ┊顶▼ ┊打印┊举报
转载列表:
转载 转载是分享博文的一种常用方式...
前一篇: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后一篇: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2
评论重要提示:警惕虚假中奖信息      新!用微软Live Writer离线写博文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发评论]
当第一个评论者吧!抢沙发>>
发评论新!用微软Live Writer离线写博文      全新育儿博客温馨上线      关注每日最热门博客

更多>>


登录名: 密码:找回密码注册 记住登录状态
昵   称:
验证码:收听验证码',1)">
评论并转载此博文
匿名评论
发评论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 前一篇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
后一篇 >米开朗基罗作品欣赏2
',2)">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不良信息反馈 电话:4006900000 提示音后按2键(按当地市话标准计费)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About Sina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招聘信息 |网站律师 |SINA English |会员注册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