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疆 app: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59:08
 

農業廢棄物處理與再利用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 楊紹榮

前 言

農業廢棄物包含農產廢棄物與農業資材廢棄物,前者約包含七大類,第一類為穀類廢棄物,如稻草、稻殼、玉米桿、玉米穗軸、落花生藤、落花生殼、毛豆藤、大豆藤及甘藷蔓等。第二為特用作物廢棄物如蔗渣、蔗葉等;第三為蔬果廢棄物,包含果菜市場廢棄物,酸菜廢棄物;第四為食品工廠廢棄物有農產、水產及禽畜加工之廢棄物等;第五為菇類栽培介質廢棄物;第六為禽畜及養殖廢棄物;第七為樹皮、庭園及行道樹等廢棄物。這些農產廢棄物泰半均可回收再利用,製成堆肥、廄肥,再回歸到農田,惟若隨意傾倒,丟棄或燃燒亦或處理不當則均會造成環境污染。至於農業資材廢棄物主要有使用過之肥料袋、育苗袋(盤),廢農藥廢容器及一些被覆資材如PE膜、PVC膜,遮蔭網等,除了少部份為玻璃產品外,大部份為塑膠製品,由於不易腐爛、分解,故農民亦泰半隨意棄置於路旁,田埂及灌(排)水溝渠,致其所累積之廢棄物量亦多。近年來人們生活水準提高,加上環保意識的覺醒,因此對於大量劇增之垃圾廢棄物處理亦逐漸重視也開始謀求解決之道。筆者於85年4月及 月,86年11月之鄉間小路曾先後敘述農業塑膠廢棄物之處理。由於資料蒐集時,對於農產廢棄物之處理。由於資料蒐集時,對於農產廢棄物之處理亦頗多留意,因此特將目前本省農產廢棄物處理現況整理成篇,供大家參考。

農產廢棄物

根據調查,本省每年產生的農產廢棄物總量約為2,300 萬公噸,大致有下列幾種:(一)穀類廢棄物(二)特用作物廢棄物(三)蔬果廢棄物(四)食品工廠廢棄物(五)菇類栽培介質廢棄物(六)禽畜及養殖廢棄物(七)樹皮、庭園及行道樹修剪之廢棄物,茲將其分述之:

(一)穀類廢棄物
在本省,穀類廢棄物包括稻草、稻殼及雜糧作物廢棄物如落花生藤蔓、落花生殼、玉米穗軸、甘藷藤及大豆藤蔓等,穀類廢棄物之用途有直接利用,諸如撒布於耕地防止壤沖刷並供給養分,或作為禽畜之粗飼料,亦可經由化學藥劑,酵素及生化方法處理將穀類中所含木質素、纖維素及半纖維素分離做進一步利用或者是作為熱能利用如直接燃燒等,以節省殘留廢棄物之搬運費用。

1.稻草及稻殼廢棄物處理

(1) 稻草廢棄物之處理
據台灣農業年報(民國八十六年版)之資料,本省八十五年度種稻面積有 391,457公頃,而據估計每公頃稻草產量約 6公噸,故本省每年稻草產量約有 235萬公噸。

稻草一般成份為有機物大於95 %,其中碳41.3%,氮0.81%,半纖維素20.6%,纖維素24.7%,木質素7.7%。目前處理方法一般有製做草繩、草袋、草蓆、紙板,畦面敷蓋材料,充當燃料,或混合其他資材做成堆廄肥;也可直接掩埋土中,循環利用其養分或就地燃燒成灰。由於目前工資昂貴,因此利用稻草做燃料,飼料、草袋、草蓆等相當少,大部份均採就地燃燒與直接掩埋,焚燒雖可殺死病蟲害,但亦造成空氣污染產生濃煙甚而引起交通事故,且燃燒也會造成有機物、氮素及部份磷的損失。本省在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已立法禁止焚燒稻草,若焚燒稻草造成空氣污染將遭 5,000-100,000元之罰緩。直接掩埋可改善土壤物理,化學及生物性之效果,可請代割中心於水稻收割時直接用收稻機將稻稈切割成小段,當作基肥。目前代耕費用每十公畝為100元。此外稻草收割後晒乾運到外銷工廠栽成適當長度,以機器壓實打包或在田裡用機器直接打包,外銷日本做榻榻米或銷往歐美地區做為養馬乾草用。目前產地一般價格每斤稻草為 1元,每十公畝約可賣 500元。未來可嚐試用稻草為主要原料生產草纖維之農業用敷蓋膜,俾解決部份農地污染。

在大陸,利用稻草生產化學漿糊,每 100公斤稻草可生產 150公斤化學漿糊。市售價格為16元台幣,經濟效益頗高。

(2) 稻殼廢棄物處理
稻殼俗稱粗糠,為碾米工廠穀粒加工生產之副產物,本省每年之稻殼廢棄物約 有60萬公噸。一般碾米廠或農會大都採取露天燃燒或傾倒在河川空地的方式處理,造成環境污染。過去稻殼為主要的農家燃料,由於稻殼質硬疏鬆,且矽含量豐富,因此若能直接再施用於耕地,經分解腐爛後,可提供大量有效矽、鉀,供水稻生長利用。目前稻殼僅有少量作為飼料及建築材料之填充料,極少部份做為果園、花卉及蔬菜之畦面敷蓋。目前偶亦可見鄉村飲食店利用稻殼做為燃料進行烹調,以減少炒菜時之油煙。根據工研院的研究指出,稻殼是一種廉價的燃料,含水量低,每公斤燃燒後可產生3,600卡的能量,為省產煙煤的60%,燃燒後所產生的酸性腐蝕氣體又非常少,是一種很好的燃料,就資源回收的觀點來看,稻殼灰中90%以上為二氧化矽成分,經過加工後可做為高經濟價值的耐火及保溫材料。若將國內全年產生的稻殼拿來做燃料,每年可節省五億元的燃料費,而將稻殼灰外銷日本做隔熱材料,每年也會有五千四百萬元的產值。

在大陸,利用稻殼等含木質纖維之農產廢棄物製造人工木炭,每公頃人造木炭成本為 1,000元新台幣,惟市售價格可達 3,000元。

2.雜糧作物廢棄物之處理

雜糧作物廢棄物包含落花生藤、落花生殼、大豆藤、毛豆藤、玉米稈、玉米穗軸、玉米筍鬚,及甘藷蔓等,茲分述之

(1) 落花生廢棄物

Ⅰ. 落花生藤
據台灣農業年報(八十六年版)之資料,本省落花生栽培面積為32,041公頃,估計每公頃採收後之新鮮落花生藤平均10噸左右,故本省每年約產出34萬噸餘之落花生藤。目前落花生藤,除了少數就地焚燒外,在落花生產區之北港、 四湖、台西、元長等地已有機器進行採收後之落花生藤回收打包作業,可壓成四方型,每一個約15公斤。亦可打包成捲桶狀,一粒重達300公斤。 打包好之落花生藤目前已有乳牛及羊養殖場收購做為芻料用,代替部份盤古拉草。落花生採收後,可委由代耕中心處理代為打包,每十公畝僅收 500元之操作費用。 若全權交給代耕中心回收,則代耕中心會提供 200元補助費做為落花生藤之收購費用。本省第一期作花生於收獲時通常正好遇到雨季,落花生藤含水量高,不耐貯 藏,故此時期收獲的落花生藤大多數農民均置於田間作肥料。

Ⅱ. 落花生殼
據調查,每十公畝落花生田可採收12袋落花生,每袋平均30公斤。在剝取落花生種仁後,每十公畝平均殘留 5袋之落花生殼,每袋約18公斤左右,故每十公畝落花生殼約有90公斤。按本省八十二年落花生栽培有32,041公頃,故一 年內落花生殼之產量亦達2 萬 9仟多噸。落花生殼目前主要做為茶園敷蓋用,也可利用做為栽培介質。

(2) 毛豆藤
本省毛豆栽培面積每年約有 1萬餘公頃,以高屏地區最多。 毛豆採收剝取豆莢後所殘留之莖、葉及部份不合格豆莢可供作家畜飼料。每公頃春作藤蔓鮮重平均為19,710公斤,故本省每年之毛豆藤廢棄物約有20萬公噸餘,大部份(90% 以上)售予酪農戶做為養牛芻料。

(3) 玉米蒿、玉米穗軸及玉米筍鬚
玉米蒿為玉米穗經割取後所殘餘之新鮮玉米莖葉以及部份未成熟之玉米穗。

本省農家種植玉米所生產之玉米蒿,除少部份供自家牲畜作為飼料外,大部份均遭棄置於田間翻入土壤中充作基肥。往年玉米穗軸年產量達20萬噸,玉米穗軸可做為燃料、堆肥栽培用介質,亦可製造煙斗等。又玉米穗軸磨成粉後可做為育苗缽進行蔬菜及花卉之育苗。近年來,由於在田間採用機械採收打粒,故玉米穗軸已大為減少。又甜玉米之玉米筍採收後,其外包葉及鬚,晒乾後可做為養牛芻料用。

(4) 甘藷蔓
根據台灣農業年報之資料,八十二年本省甘藷栽培面積為10,898公頃,據 調查每公頃甘藷之鮮莖葉重為22,713公斤(以台農57號及台農66號為基準)故每年所生產之甘藷藤蔓約有24萬 7仟餘公噸,由於其經濟價值較低,故目前大都就地做為基肥利用,惟亦因採收地區不同,其利用方式亦異,如嘉義縣產出形式為新鮮,全部作肥料用,而雲林縣產出形式約有60%為新鮮,40%為乾燥,其利用方式為66.7%作肥料、10.6%作飼料、 5.6%作燃燒、17.2%作贈送;臺南縣產出形式100%為新鮮,幾乎全部作為飼料。

(二)特用作物廢棄物

特用作物廢棄物中以甘蔗為最大宗,甘蔗廢棄物係原料甘蔗採收及製糖過程中產生,通常可產生蔗葉、蔗渣、濾泥及煙灰等廢棄物。蔗葉為原料甘蔗採收前或調製時剝葉所留下;蔗渣為經壓搾機壓後所餘甘蔗渣;濾泥則為製糖清淨過程中過濾所得之產物。濾泥含極微量重金屬,蔗葉、蔗渣則不含重金屬,均不足以為害土壤及作物。

此外上述廢棄物均含較多有機物及三要素等營養成份(表 2)。施用於田間,可防止土壤酸化,並能增進土壤肥力,茲將其詳述之。

(1) 蔗葉
原料甘蔗將成熟時,除本身有部分枯葉外,須澈底剝除枯黃葉片,以提高產糖率。蔗園所產生枯葉重量,約為蔗莖收量的 10%。本省每年約可生產 210萬噸蔗葉,由於蔗葉含有機物高達 80%,且含微量之三要素,故將蔗葉堆積、醱酵 做為堆肥再施於蔗田,或於甘蔗收穫後置放於蔗田,然後以曳引機翻入土中,可增加蔗田肥力。

(2) 濾泥
製糖工場過濾時可得廢棄之濾泥,約為壓榨蔗量6%,含有豐富的氮、磷、 鉀,可直接施用於蔗田、補充養分、增加地力、提高產量和肥料三要素混合研製成緩效性肥料,專供砂礫地使用,減少施肥次數。

(3) 蔗渣
蔗渣為原料甘蔗製糖時之副產品約為蔗莖收量的 23%,每年約生產百餘萬公噸蔗渣,近年來,除大部份用作鍋爐燃料外,其餘幾乎全部用於作紙漿。目前產生之蔗渣有 73%做為糖廠燒鍋爐之燃料,有23%則做為農場有機肥,進行茶園敷蓋,或高爾夫草皮之維護,有 1%則做為過濾劑以生產濾泥用,最後剩下3%則壓榨成大型磚塊,做為翌年工廠開工用(上述比例每一糖廠略有不同)。由於蔗渣含有機物成分高達60%,施於蔗田可增加肥力,惟新鮮蔗渣 C/N高達 160,不宜直接單獨施用。通常施用法為:於蔗田綠肥翻耕後,每公頃施20公噸不經壓塊之散裝蔗渣並加添尿素 400公斤,充分與土壤混合,再種植甘蔗。砂礫土則為80噸。蔗渣亦可施用於休閒地及新開墾地,以深耕板犁翻埋入土中,半年後種蔗時再酌加尿素,亦可使蔗田增加肥力。

(4) 煙灰
製糖工場製糖時必隨同產生不少煙灰,煙灰所含有機物約 36%,適用於酸性土壤之蔗田,可優先施用於休閒地,均勻撒施,再犁入土中。每公頃以不超過十 公噸為宜。亦可與豬糞、濾泥按不同比例混合醱酵,製成有機肥,再施於蔗田中。

根據陳氏(1989)之報告,本省穀類及特用作物等農作廢棄物之利用方式可歸納如下:

由於本省農作物栽培農藥使用偏高,據調查發現,毛豆藤中有 93.3%之樣本有農藥殘留,而玉米桿中之農藥殘毒雖經青貯後仍有殘留量。因此利用農作廢棄物做為禽畜芻料或產製堆肥時需格外小心,俾避免二次污染的發生。

(三)蔬果廢棄物

蔬果廢棄物包括果菜市場廢棄物及酸菜廢棄物等,茲分述之:

1.果菜市場廢棄物

本省果菜廢棄物以台北市及台北縣果菜市場佔最多,且以蔬菜所佔比例最大,由 於蔬菜廢棄物含水量高達90%以上,因此掩埋不僅佔空間,而且掩埋場會造成滲漏水問 題,引起二次污染。若採焚化處理也因水分過高,熱值不高,徙增處理費用。根據台北農產運銷公司之資料:民國八十二年本省總計生產18,603公噸之果菜廢棄物,果菜市場之蔬菜廢棄物以蕹菜、青梗白菜,結球白菜、芥藍、甘藍、蔥較多,其廢棄物比例均大於18% 。要減少果菜市場廢棄物,必須徹底做好產地分級包裝。在產地分級包裝後之廢棄物,有些直接翻犁入田區;也有部份做為家禽飼料或擇地掩埋。

目前果菜市場廢棄物可和稻草,稻殼等進行堆肥化處理,進行有用資源之再利用。

2.酸菜廢棄物
酸菜為雲林縣大埤鄉之特產,每年約有 1,500公頃農地種植包心芥菜,通常在每年立冬前後播種,約80-100天即可採收,先於田間曝晒2-3日,到萎凋至某一程度後, 除去尾葉,分層鋪於水泥做成之大醃桶內,一層芥菜,一層鹽,一般而言,100公斤之芥菜用15-18公斤之鹽。醃製時,剩下不易腐爛的酸菜尾與損失的酸菜,若隨意丟棄,則影響環境衛生,若丟入排水溝則造成河川,溝渠污染。在醃製過程中,酸菜液污水,隨意排放,則會造成土壤酸化,影響後作生產。目前雲林縣大埤鄉已開始規劃設置酸菜專業區及廢水處理,諸如改善排水溝,廢水淡化處理後方可排放及設置焚化爐,將廢棄物、葉菜焚化。

(四)食品工廠廢棄物

本省每年約有60萬公噸之農產品工廠廢棄物包含鳳梨皮、蘆筍渣、竹筍殼、番茄渣、豆腐渣及酒糟等。茲將其利用現況分述如下:

1.農產加工廢棄物
農產加工副產物乃農產加工廠加工後所殘留的部份,如竹筍殼、蘆筍皮渣、番茄渣、鳳梨皮渣、黃豆粉及敏豆渣等。

(1) 番茄渣

為新鮮番茄經加工製成番茄汁、番茄醬及番茄糊等產品後所殘留之廢棄物,包括有果皮、種籽及果渣等約佔加工原料的10%。番茄渣可做為養牛的粗飼料。

一般而言,番茄渣之產量以 3月最多, 2月次之。近年來由於加工番茄栽植而積劇減且產業逐漸外移,因此其殘留廢棄物亦相對減少。

(2) 鳳梨皮渣
鳳梨皮渣為食品加工廠所生產之鳳梨果皮廢棄物,其殘渣率佔加工原料的52.6%。近年來,由於鳳梨加工原料日漸減少,因此每年所生產的鳳梨皮渣約 15,900公噸上下,大部份做為養牛的粗飼料。

(3) 蘆筍皮渣
蘆筍皮渣為原料蘆筍於加工製罐過程中所切除之外皮及基部,平均殘渣率為18.0%,為一優良之養牛芻料。另外蘆筍皮及蘆筍頭亦可做為內銷蘆筍汁飲料。

(4) 竹筍殼
竹筍殼為麻竹筍加工製成酸筍、筍干及竹筍罐頭等產品時所剝除之外殼及其含纖維較多之基部。竹筍殼,過去加工廠大多以廢物處理,約佔94.1%, 但近來肉牛飼養戶以之作為粗飼料,故僅有22.1%作廢棄處理。

(5) 豆腐渣
豆腐渣為黃豆經過磨碎後所過濾出來之殘渣,平均每公噸黃豆可產出2.11公噸之豆腐渣,除直接作為家畜飼料外,亦可經加工脫水後混合於其他飼料中餵飼家畜。本省酪農戶利用豆腐渣做為養牛飼料之比率高達99.0% 。

(6) 酒糟
又稱酒粕為釀酒過程中所產出之廢棄物,酒糟中不但營養成分高,且牛隻亦頗喜歡採食。

2.水產加工廢棄物
國內水產加工廠每年約產生10餘萬公噸廢棄物,惟亦因加工廠分散各地,廢棄物收集不易。目前國內較大宗之水產廢棄物的實際利用情形如下:

(1) 鮪、鰹、鯖等罐頭或冷凍加工廢棄物之利用鮪、鰹及鯖等罐頭或冷凍加工廢棄物,經蒸煮,壓榨,及分離後,可粗製成魚油成品,售與飼料廠或做成濃縮汁液供飼料添加用;亦可將沈澱渣混合原先的壓榨渣乾凍粉碎成魚粉。

(2) 鰻魚加工廢棄物
通常鰻魚加工後,其廢棄物總量約佔原料鰻魚之 17-20%,每年約生產 4,000噸廢棄物,主要為鰻頭及鰻骨。目前大部份均做生飼料使用,但也有部份加工廠,粗製鰻油再精製成保健食品用膠囊裝魚油或生產鰻骨粉做為高鈣骨粉保健食品。

(3) 蝦類加工廢棄物
本省冷凍蝦加工廠每年產生草蝦及海蝦的蝦頭、蝦殼廢棄物約 2萬噸,以蝦頭廢棄物較多,約佔全蝦重量之40%。蝦類加工廢棄物大半是煮熟乾燥後粉碎成飼料添加物,利用價值偏低。目前已有部份水產加工廠產製高價值之蝦調味料。

由於萃取過調味料的蝦頭蝦殼殘渣,富含幾丁質及幾丁聚醣,因此歐、美、 日等國均在大力研究利用此一資源,開發新產品,如人造絲、薄膜等人造纖維;紙帶、紗布、外科縫線、人工透析膜、抗凝血劑等醫藥器材;層析用擔體、陰離 子交換劑、金屬鉗合劑。食品及其他工廠廢水處理、塑膠可塑劑、鋼鐵、表面處 理等或化粧品添加料、隱形眼鏡、土壤改良劑等其他用途。

(4) 魷魚內臟的利用
本省每年產生之魷魚內臟廢棄物約3,000噸,利用魷魚內臟,簡易處理後分離成魷魚油及魷魚粉,可供為水產飼料添加物。

3.禽畜加工廢棄物
豬加工後副產物有豬血、內臟、豬皮、豬骨及豬油等,除了部份供消費者直接食用及豬皮供製皮革之外,大部分均未適當處理。

至於家禽方面,除了部份內臟隨鮮肉賣給消費者外,大部份廢棄物均隨地流放,造成環境污染。家禽加工廠設立後,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成為提高工廠利潤的另一途徑。屠體經分切取肉後留下骨架目前多輪為飼料。畜禽的加工廢棄物除了食用之外,也可做為發展工業及醫藥用,如製造疫苗安定劑、乳化劑和接著劑;內臟可做抗凝血劑和胰島素;皮層可萃取膠質或製造醫用敷料和膠原蛋白;脂肪可製造肥皂;骨骼可做為鈣質添加物等。

(五)食用菇類廢棄物

本省每年平均有13,255萬個太空包進行菇類生產, 每包以乾重300-400公克計,採收後約產生39,765-53,020公噸以上之木屑太空包廢棄物 。目前一般菇農對廢棄太空包木屑的處理方式為直接傾倒於低地、河道、鄉間小徑或在空曠處燃燒;整包廢棄太空包木屑直接放置於果園表面做為畦面敷蓋;經過醱酵腐熟過程製成堆肥。由於食用菇栽培後之太空包廢棄物,含有機質達 74.8%,且其他要素含量亦豐,故目前在農政單位輔導下,已有利用菇類廢棄物為原料製造有機肥料之專業化工廠,如台中縣新社農牧廢棄資源處理中心,嘉義縣中埔農牧廢棄資源處理中心,以及台南縣佳里鎮農牧廢棄資源處理中心。利用太空包廢棄物混合黃豆粕,肉骨粉或與雞糞、豬糞混合產製有機肥施用於番茄、葡萄等有利於作物品質如糖度提升與增加產量。

(六)禽畜及養殖廢棄物

本省每年家畜排泄物高達10,508公噸以上、漁產廢棄物有 270,186公噸。 以養豬而言:本省養豬頭數高達10,508千頭,平均每日每頭排糞量為 3.5公斤,年 產出豬糞量達36,778公噸。這些排泄物若處理不當則導致公害污染。通常禽畜的排泄物有固態糞便及液體糞尿兩部份,前者可添加稻草等作物殘留物醱酵製成堆廄肥。新鮮的禽畜糞便未經醱酵,勿直接施用到田裡,以免土壤中氧氣被消耗殆盡,植物根部因缺氧而易枯死。又豬隻飼料常加入硫酸銅或硫酸鋅,故必須注意到含有上述重金屬的豬糞堆廄肥施用於酸性土壤所產生之重金屬累積問題。又豬糞尿處理不當,其惡臭氣味及含氮氧化物產生每造成空氣污染,破壤臭氧層。通常豬糞尿經固液分離後,每頭豬平均每天可蒐集到 0.2公斤的豬糞固形物,經堆肥化處理後,可成為良好之有機肥料。

目前臺灣地區家禽在養隻數已達到一億零五百萬隻 , 每年之排泄物達5,095,078 公噸。其排泄物含有機質、氮、磷、鉀、鈣、鋅、銅及鈉等成份,若能 適當的處理,不僅可避免污染環境,亦可施用於農作物上,以提升地力及增加產量。

在雞隻方面,本省養雞數量有 86,088 千隻,平均每隻日產雞糞量 0.1公斤,全年雞糞產量高達1,549,584 公噸。又本省每年雞隻之屠宰量約為 2億隻,約產生一萬 噸雞毛廢棄物,由於這些廢棄物每含有豐富角蛋白(α-Keratin),易發臭且不能久放。目前大都未予妥善處理, 僅少數和禽畜糞便混合醱酵製造堆廄肥做為有機肥料,也有工廠將雞毛廢棄物經140℃高溫高壓蒸煮後,烘乾研磨成粉以 2%比例與飼料混合做為動物飼料添加劑。至於雞糞,大部份養雞場,將雞糞清出,晒乾裝袋後交中盤商負責再轉給有機肥料廠商製成有機複合肥料。近年來農政單位大力推廣並輔導蛋雞糞及肉雞糞的醱酵處理,以避免環境污染,並鼓勵將醱酵後的產物,做為植物生長所需的營養物質。

禽畜糞便尿液及其體毛,若未經適當處理,也易造成環境污染,醱酵製成堆廄肥則可改善土壤理化特性,增加作物產量,惟由於禽畜糞尿中的氮大多為有機氮,須經過轉換成氨態氮或硝酸態氮,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禽畜糞尿製成之有機質肥料,肥效較緩慢。本省乳牛飼養頭數有11萬頭,每頭平均每年產出牛糞量有 9.1公噸,牛糞因纖維質含量較高,其所產製之有機肥料,碳氮比適宜,頗受農友喜愛。或者利用家畜糞尿產生沼氣,代替部份熱源。目前農政單位在雲林縣崙背鄉之崙背牛糞處理中心及嘉義縣民雄鄉之民雄禽畜糞堆肥處理中心已分別用牛糞、豬糞混合蔗渣或稻殼產製有機肥料。

(七)樹皮、庭園及行道樹修剪之廢棄物

1.樹皮廢棄物
目前本省每年原木消費量六百萬立方公尺以上,而樹皮、鋸屑等木質廢棄物產量頗鉅,每年約有 5萬噸之廢棄物。這些廢棄物除了小部份做為燃料利用外,尚無專業化之處理。在美、日早已利用樹皮、鋸屑等廢棄物製成堆肥,以改良土質,提高作物之產量。近年來,台灣木材工業發展甚速,木材消耗量大增,而樹皮、鋸屑等廢棄物處理也形成嚴重問題。

樹皮、木屑混合其他農產廢棄物堆積醱酵可產製樹皮堆肥。樹皮堆肥可用於一般花卉園藝時,每十公畝施用量為1~3噸。 一般果樹園之樹皮堆肥每十公畝施用量約為1~2噸,樹皮堆肥亦可做為畦面覆蓋用。

2.庭園及行道樹修剪之廢棄物處理
在本省,目前庭園及行道樹修剪後之殘枝、枯葉,大都往垃圾場掩埋或焚燒,殊為可惜。在日本大阪市利用由公園及街道旁樹木所剪下之樹枝及葉子加工製造為園藝用土壤。所製成之土壤分裝成 5公升之袋裝,免費贈予市民。不僅減少垃圾,又可綠化市區。

日本大阪市內公園及街道之樹木計 731萬棵,每年所修剪下之枝條、葉片達 2萬 5千立方公尺,以往均運往垃圾場焚燒,或用以填補人造陸地。為了進行綠化,大阪市乃設立綠色廢物再利用設備,將枝葉栽剪為 1公分之小碎片後,直接覆蓋在樹根上以防乾燥或鋪於公園步道;一部份發酵製成堆肥,培育樹木或摻入山土製成園藝用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