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擎天华庭:华山庙碑:汉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作品_中国翰园碑林书画碑刻拓片,中国书画碑帖网,书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3:31:23
发布日期:2011-01-07

                                           

        华山庙碑全称《汉西岳华庙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隶书,郭香察书。22行,行37字。原碑已毁,旧碑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   
  此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其结体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汉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作品。
   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清朱彝尊谓;“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翁方纲则说:“朱竹垞于汉隶最推是碑。以余平心论之,则汉隶自以《礼器碑》为最。此碑上通篆,下亦通楷,借以观前后变之所以然,则于书道源流是碑为易见也。使人易见者,非其至者也。”(《两汉金石记》)
  汉碑极少有留书者姓名的。此碑之末,因有“遣书郎书佐新丰郭香察书”一句,历来就书者是谁颇存争议。唐徐浩《古迹记》主书者为蔡邕,“察书”(意即检查校对)者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何以是蔡邕所书。此说一出,影响甚大。如宋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南原《隶辨》以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即均沿徐说。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乃开始对此说提出怀疑,而认为真正的书丹者当是郭香察。《石墨镌华》书前目录中《华山碑》下,题“郭香察书”,《金石史》则直称《华山碑》为《香察碑》。近世学者,基本上已确认郭、赵之说为是,而以启功先生的文章论辩最详(见《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原石拓本传世者有四,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后归商丘宋荦,为宋拓早本,后归日本中村不折氏。“华阴本”系明陕西东云驹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明本”为四明丰道生所藏,又归宁波天一阁范氏,现亦藏故宫博物院。以上三本清末又曾均归端方,后散佚。“玲珑山馆本”为清初马日璐、马日琯兄弟玲珑山馆所藏,后归李文田,现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学。
   《华山庙碑》全称《西岳华山庙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隶书。碑高七尺一寸,广三尺六寸。共二十二行,每行三十七字。
   华山为五岳的西岳,华山以北七公里处的西岳庙是古时祭祀华山神的庙宇,系汉武帝时所建,名集灵官,东汉桓帝时改称西岳庙。庙内保存有很多历代碑石,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当时所立的《华山庙碑》,内容记述了周至汉间历代统治者祭山修庙、祈天降雨等内容。《隶释》曰:“威宗延熹四年(161),袁逢守弘农郡,以华岳旧碑文字磨灭,遂案经传载原本,勒斯石以垂后。”此碑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关中大地震中仆倒,旋为无知复建者捣碎衬砌庙基。今存庙中者为后人钱甫实重刻。或谓碑嘉靖中犹在,一县令修西岳庙石门,碎之为砌石。碑额两旁有唐李商隐、张嗣庆、崔瑁、李德裕等人题名。
   《西岳华山庙碑》之末,因有“遣书郎书佐新丰郭香察书”一句,历来就书者是谁颇存争议。唐徐浩《古迹记》主书者为蔡邕,察书者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何以是蔡邕所书:此说一出,影响甚大。如宋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南原《隶辨》以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即均沿徐说。《隶释》日:“东汉循王莽之禁,人无二名,郭香察书者,察莅他人之书耳。”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蛹《石墨镌华》乃开始对此说提出怀疑,而认为真正的书丹者当是郭香察。《石墨镌华》书前目录中《华山碑》下,题“郭香察书”,《金石史》则直称《华山碑》为《香察碑》。近世学者,基本上已确认郭、赵之说为是,而以启功先生的文章论辩最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