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权价包涵期权费吗:《三岁决定孩子的一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3/29 14:14:18

 

 

  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喜欢动手的真正原因,那他就无法体会到孩子劳累之后满足而又愉悦的心情。这种快乐比吃美食更要有效。为了满足孩子成长的需要,成人就必须做出牺牲,抛弃他的谨慎心理。即使孩子在拿东西过程中真的打碎了什么,也不要大惊小怪,问问自己--难道孩子双手的锻炼和智力的成长还没有一只杯子重要吗?

  重复练习--专注力培养

  一个大约3岁的小女孩,在玩积木的时候,不停地把一些圆柱体放进不同的容器中,然后又把它们取出来。这些圆柱体大小不同,正好可以放进那些容器相应的孔里,就像用软木塞盖住瓶子一样。一切过程看上去缓慢而有节奏。

  出于好奇,一直在教室外观察她的老师便数了数她这种重复的动作,结果是42遍。所幸的是,周围都很安静,没有人去打扰她,她每完成一个动作的时候,脸上总是不自觉地微笑。到最后她好像累了,环顾了四周后感觉像刚从梦中醒来似的。


  这个女孩如此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以至于感觉不到有人在一边看着她。这样的情况在其他孩子身上也出现过,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种重大的任务一样,脸上充满了喜悦和快乐的表情。

  这个小女孩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这个时期孩子的注意力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移到另一件事。然而,孩子一旦碰到吸引他们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并一再地重复训练,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

  孩子的手脏了,妈妈就要求他去洗干净。后来发现他的手已经洗得很干净了,但他还在不停地洗。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还去再洗一遍。过了几天妈妈发现,她的孩子现在会自觉地洗手了,孩子见人就会自豪地伸出于净的小手给他们看。

  其实孩子们的这种重复练习,正是其锻炼和学习的需要。通过反复的训练,他们的各种生活能力得以完善,智力也因此得到发展。只要一开始教得仔细,甚至细致到每个细节,那孩子们就会不断地重复这个练习。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乐趣和满足,这些动作根本无需大人强迫,他们自己会完成得很好。

  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毫无意义的重复练习,孩子的能力才得到了锻炼和提高。而且在这一重复练习的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这样对孩子智力的培养也起到很大的作用。

  自由选择--让我自己做

  孩子不喜欢被父母或老师人为地规定,渴望自己选择不同的事物和行动。这种自由选择,使我们能看到他们心理的需要和倾向。只要有机会,而且保证大人们不去干涉他们,他们总会选择一些自己偏爱的东西,哪怕只是一把小尺子,他们也会玩得不亦乐乎。

  吉米是个2岁的孩子,妈妈总是买许多机器人的玩具给他玩,但其实吉米感兴趣的是积木,而妈妈认为积木太死板,不适合男孩子玩,结果吉米面对一大堆小机器人总是三分钟热情,有时候还时不时地发呆,一句话都不说。

  看着吉米整天闷闷不乐的样子,妈妈便来请教我。我于是建议她让吉米按照自己的心愿去做事或者玩耍。没过多久,妈妈发现吉米比原来机灵、活泼多了,而且吉米手中的积木总是像变魔术一样,能摆出各种各样超出妈妈想象的东西。

  当孩子一出生时,就具备了探索周围世界的潜能,对所有细小的事物感兴趣,充满好奇心和内在潜力。当孩子迸发学习的热情时,不仅对秩序、重复训练非常着迷,而且他们还有一种自由选择的需求。


  有些孩子在家里,一切事情都没有做主的份儿,小到晚餐吃什么,该看什么电视节目,大到是否参加培训班,一切都是父母说了算。孩子总有事不关己,无权过问的感觉,因而,他们的童年可能并不像成人所想象的那么快乐。正因如此,很多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做自己喜欢的事。

  让孩子们自由地做一些选择,是培养他们形成乐观性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父母在大多数事情上不能不做主。让孩子自由选择,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选择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而是选择需要做并且是正确的事情。但有些事让孩子做决定也无妨,比如听任孩子画白马而不是画花草。当然,随着孩子的长大,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决定更重要的事情。

  "请不要命令我,让我自己做。"听到孩子的呐喊,我们应该意识到不可轻易去干涉他们的选择,不要总是以为自己的安排就是恰到好处的,其实孩子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才会去不厌其烦地花费精力去做。如果给孩子不喜欢的东西,那只能给他增加不必要的精神负担,他们也得不到快乐。

  家庭育儿小提示:

  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

  近来有研究者对5~6岁的幼儿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脾气坏占15?72%,性格古怪占4?84%,神经质占28?33%,行为问题占9?02%,社会交往不良占2?86%,情绪障碍占10?33%,低能占0?66%。此外还有偏食、言语发育迟滞、分离性焦虑、强迫现象等。这些现象是如何产生的呢?

  调查发现,引起幼儿心理障碍的原因主要有三种。第一种发生在围产期,孕期母亲患传染病、中毒、营养不良、腹部外伤,小孩出生时窒息缺氧,难产或产伤;第二种是缺少幼儿园正规教育,家居的孩子就显得过分害羞、怕见人、在陌生环境中难以适应;第三种是家庭环境因素。

  在这些原因中,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和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家庭不和睦或父母离异,使幼儿不知所措,或失去应有的爱抚,容易形成自卑、抑郁、性格古怪、急躁等反常心理。其次,教育方法不当。一种是对孩子溺爱迁就、百依百顺,使幼儿形成骄傲、自私、任性等不良性格;另一种是采用打、骂、吓、关等教育,使孩子变得胆怯和抑郁。还有,父母双方育儿方法、要求、态度的不一致,使幼儿有恃无恐或无所适从。


  第四章孩子和父母的情感拉锯

  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却是苦的。

  "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

  大人们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罐里,因为物质很丰富。在一个家里,爸爸负责外出工作赚钱,妈妈负责洗衣做饭,他们齐心协力照顾孩子的生活。正因为这样,他们认为,孩子一直以来享受着最好的照顾,住起来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孩子的家。然而,现实中很多孩子却觉得自己并不幸福。

  孩子是什么呢?孩子只是父母创造出来的物品,很多父母都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丝毫不容他人侵犯。不仅如此,他们还要求孩子必须服从自己的意愿。可以这么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奴隶能像孩子被父母拥有那样被奴隶主完全拥有,也没有一个仆人像孩子服从大人那样必须永远服从主人的指示。他们没有自己的意志和行动,一切都被父母给代替了。他们盲目地服从父母的命令。至少工人也有下班的时候,还可以找个地方消遣,而他们却不能!

  确实如此,大人们总是用错误的眼光看待现在的孩子,说他们是在"蜜罐"里长大的。这所谓的"蜜罐"只不过是指衣食无忧、吃喝不愁,可是在这"蜜罐"里长大的孩子的内心却是苦的。 虽然他们生活好了、吃苦少,可奇怪的是自由少了、内心的幸福感少了。他们看上去似乎拥有了很多很多,事实上他们的心灵仍一无所有,他们仍十分"贫穷"。大多时候他们都不觉得自己生活在"蜜罐"里,因为他们一点儿都感觉不到幸福快乐。

  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想过孩子也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以及丰富的内心生活,他们并不是大人的附庸和支配的对象。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有自己的力量。

  然而,越来越多的孩子把 "真烦"、"真没劲"之类的话挂在嘴边;变得神情冷漠,整天不愿说一句话,把自己关在小房间里,拒绝与他人来往;小小年纪即有自杀念头;在压抑中成长,变得抑郁消沉、离家出走或厌学厌世……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教育的失败,不能不说是父母教育的失职。

  心理学专家告诉我们,小时候的心理创伤会影响一个人终生。他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孩子的心理问题都是由于所受教育不当造成的。实际上,那些看似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心却是苦的。我们要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并向他们提供适合的环境,保证他们毫无障碍地自我发展和成长。


  究竟是谁在无理取闹

  我们总会遇到孩子无理取闹的情况,在那时孩子脾气特别大,只要不顺心就会大哭大闹,而且很爱缠人。有人认为,这是因为平时太宠孩子了,这样下去孩子的脾气会越来越大。他们建议,如果孩子总是无理取闹,父母应该试着拒绝他,哭闹几次他就会慢慢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难道孩子真的是在无理取闹吗?

  一天晚上,一位好心的妈妈要孩子上床睡觉。

  小男孩请求妈妈让他把已经做了一半的事完成后再去睡,但是这位妈妈一点也不肯做出让步。小男孩只得还是乖乖地上床了,可是过了一会儿他又爬起来想把事情做完。

  小男孩的妈妈发现孩子竟然背着她偷偷溜下床,于是狠狠地骂了小男孩一顿。

  小男孩对妈妈说:"我没骗你啊,我跟你说过我想要把事情做完的。"

  妈妈不想再和孩子说下去,就叫小男孩说对不起。

  可是这个小男孩还想继续和妈妈理论,他并没有欺骗,就像之前他向妈妈坚持说要把事情做完才去睡一样。

  小男孩解释说,因为他没有欺骗任何人,因此他不明白为什么他需要道歉。

  "好吧!"小男孩的妈妈接着说:"我知道了,原来你一点也不爱妈妈!"

  小男孩回答:"妈妈,我真的很爱你,只是我并没有做错事,为什么要道歉呢?"

  通过以上对话,我们可以感觉得到--孩子的谈吐才像大人,而这位妈妈的行为反而更像一个孩子那样无理取闹。事实上,孩子的无理取闹大都是需求被父母忽视的表现,他们想要一件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情但被大人给阻止了。大人不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一味地以自以为是的错误观点处罚孩子,这很容易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大人的种种做法,其实正是无理取闹的不理智行为。他们盲目地对待孩子的方式,给孩子的成长设置了许多障碍。

  大人的虚伪和小孩的绝望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说谎"这个问题。

  我完全同意哲学家罗素的说法:"孩子不诚实几乎总是恐惧的结果。"许多心理学家也认为:孩子说谎有种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出于无奈。撒谎有时是家长逼的--这可能是很多父母都没有想到的。

  一个和我熟悉的妈妈为了教导她的小女儿绝对不能说谎,向小女孩讲了许多说谎的坏处,她努力让孩子相信,一次小小的谎言到最后会让人犯下一连串错误,好比一句谚语所言:"说谎会让人失去理智。"


  然而这位妈妈自身又是怎样做的呢?一天,她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邀请她去参加音乐会,她委婉地推脱说:"啊!真不好意思,我头疼得厉害,实在没办法去。"谁知,电话还没讲完的时刻,就听到隔壁房间里传来一声尖叫。她赶紧冲过去,只见女儿双手捂脸,整个人痛苦地跌坐在地。"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小女儿连看都不看她,只是哭着回答:"妈妈说谎!"

  就这样,小女孩对妈妈的信任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了,一道隔离的高墙横亘在成人和小孩之间。这种隔膜日积月累,越来越厚,直至代沟形成,从此孩子把父母的教训当作耳旁风,因为他们看到了大人在生活中言行不一的"真相"。

  事实上,那些总是不厌其烦教导孩子一定要养成诚实习惯的父母们,都是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孩子包裹在层层的谎言之中。这些谎言都是提前设计好的,可以看作是大人故意编织的"谎言圈套",其作用就是迷惑和欺骗自己的孩子。比如许多父母总是告诉孩子圣诞老人和妖魔是存在的,天上有神仙和小天使等。这样的做法对孩子的成长不仅没有任何促进,反而有很大的阻碍。

  一个小女孩的爸爸是一名牧师,她每个礼拜天都会到教堂里听爸爸布道。牧师说:"我们所有人都是兄弟姐妹,穷人和受苦难者也是上帝的子民,如果我们希望获得永生,对穷人和苦难之人就必须呵护。"小女孩被牧师爸爸的布道感动得泪流满面。

  然而,当离开教堂在回家的路上,牧师的女儿看见路边有一个乞讨的小女孩,可怜的小女孩身上有许多伤口。牧师的小女儿跑过去,爱怜地拥抱和亲吻了这个小女孩。这时,牧师和他的太太简直吓坏了,一把抓回了他们穿戴整洁的漂亮女儿,一边急急忙忙走开,一边责骂孩子的行为。回到家,牧师太太赶紧帮小女孩洗了个澡,全身的衣服也重新换了个遍。其结果呢?事情过后,小女孩再听她爸爸布道时,就像听其他故事一样,已不再有任何感动。

  孩子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大人自以为是的态度以及那些错误不当的行为,孩子其实都看在眼里。大人是虚伪的,这种虚伪让孩子感到了绝望。这些隐藏的冲突和矛盾,总有一天会引发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在赢得胜利的同时,也失去了孩子对他们原有的信任,并且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情感也一道消失。

  在这种和大人的对立冲突中,孩子的心灵首先会受到伤害,然而许多父母仍然把对孩子的压迫误认为是爱的表现,因此忽略了孩子的真正需要。如今许多医生开始了解,孩子情绪失调的首要原因,源于幼儿时期受到的压抑。孩子在幼儿期的一些征兆,例如失眠、做噩梦、消化不良和口吃等,通常都是情绪失调的结果,而这些伤害将伴随孩子进入成年期。


  我们一定要让孩子受压制的精神重获自由,只有这样,孩子的心灵才能和身体一样茁壮成长。

  错误及改正方法

  过去我们经常看到,父母和老师会揪"笨孩子"的耳朵,或者狠狠地敲打不听话孩子的手。这样的惩罚方式是残酷的,而且可以想见,即使大人将孩子的耳朵揪红了、手指打肿了也很难让孩子变得真正"听话"。孩子并不能因此而聪明起来,实际上孩子只有借助不断的锻炼与汲取操作的经验,能力才能增强。

  我们处处可见那些批评或奖赏孩子的做法。这样做的老师和父母都觉得这才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动力和健康成长的保障。在学习和生活中,孩子多拿了几分会得到糖块,少拿了分数就会受到惩罚,父母和老师一般都采取着这种做法。甚至,他们固执地认为,教育孩子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夸奖和惩罚,这才是对付孩子的有效武器。

  然而,经过大量的教育实验证明,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件事情是绝对不能做的--那就是以夸奖、惩罚或打着改正孩子错误的旗号对孩子进行干涉。有人可能会问:如果你不以夸奖和惩罚的手段,帮助他们改正错误,又如何才能让他们走上正道呢?

  事实上,如果我们总是习惯于对孩子进行夸奖和惩罚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丧失自我约束的能力,他无法拥有自动自发的做事激情,一切的动力和细节约束都必须依靠父母和老师来提供,否则他们就不喜欢自己在做的工作,就会百无聊赖。这是一种有害孩子性格的做法,可以想象一下:当孩子豪情万丈地投入自己热爱的游戏和工作中时,父母和老师不停地提供奖励或惩罚,这很容易影响孩子工作的纯粹性和积极性,最终会扰乱孩子工作时的专注力和精神创造的自由。

  孩子一旦投入到自己喜欢的工作中,就会忘记一切。这时任何的奖励和惩罚都不能与他们手里的"工作"相比,父母和老师的所有表扬和批评都只能打消孩子的热情和积极性。假设一个父母为了惩罚孩子,愤怒地指责他是多么调皮和愚蠢,并用戒尺打他的脑袋。这不仅会在肉体上伤害他,更会在心灵上造成创伤。这样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本人不会有任何提高,即使孩子犯有错误,也不能因此而得到改正。要想让一个孩子改掉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在"工作"中反复练习,直到应用自如、炉火纯青,光是靠呵斥和奖励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


  父母和老师的指责并不是对孩子错误的修正,只是在重复陈述连孩子自己都明白的缺点。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主动训练并加以纠正。要知道,孩子完善自己的渴望甚至比我们的期待更要强烈,我们要做的工作就是及时为孩子提供训练的工具和环境。

  在具体的做法上,我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故意安排一些显而易见的错误,以此锻炼孩子敏锐的观察力,锻炼他们发现错误的能力,从而在不断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渐渐地让自己越来越完美。错误,对孩子而言,成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就会成为孩子的兴趣所在。

  一个小女孩在做"按命令行事"的游戏时,读到手中纸条上写着的这样的话:"到外面去,关上门,然后回来。"这个小女孩仔细研究了这句话,然后依照命令行动起来,但是还没有完全完成动作,她就跑到老师面前问:"如果我把门关上了,我怎样才能回来呢?"

  "你说得对,"老师说,"这是我的错",于是老师改写了作为"命令"的句子。"好,"女孩说,"现在我可以完成了。"

  错误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可怕的。任何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可能犯错误,不仅孩子,即使父母和老师也经常如此。正是由于错误的存在,孩子才变得越来熟练,在做事情的时候才变得越来越准确无误。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许多错误也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孩子在跌跌撞撞学习走路的时候,不免会犯下无数个小错误,然而他们都通过自己的力量克服了,并因此更健壮、更灵活。可以说,孩子正是通过改正一个个错误得以成长和进步的。

  一个孩子能否在成长过程中能力增强,主要由其自身改正错误的能力决定。一个孩子缺乏改正错误的能力,他将很容易变得自卑和软弱。如果父母和老师总是尝试代替孩子改正错误,自以为是孩子一生的"校对师",将剥夺和破坏孩子自身的修正能力。

  "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

  有的孩子喜欢每天清晨早早起来,跑过去唤醒自己的父母。父母也许会抱怨说:"我们已经跟你讲过多少次了!不要天一亮就来打扰我!"孩子这时委屈地回答:"我不想打扰你们,我只是想吻你们一下。"

  孩子天生就有一种爱的本能。这种爱是如此炽热,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父母,都是敏感而细腻的。而大人对这美好的一切却麻木了。大人们需要孩子的拯救。"天使"一样的孩子正唤醒我们。每天都会热诚地呼唤我们:"新的一天开始了,学会更好地生活吧。"是的,响应孩子的号召,醒来吧,感受爱的气息。


  孩子拥有一双独特的眼睛,能看到日常生活中大人视而不见的东西,这正是因为孩子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才让他们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他们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而不是像大人那样漠不关心。

  孩子爱的另一个特殊对象就是父母。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吃穿用等物品,并且只有从父母那里,他们才能得到自我发展的东西。同时,在孩子看来,父母的嘴唇仿佛是一个喷泉,能够源源不断地提供他们学习语言所需要的词汇。

  孩子是时刻爱着我们的,尽管有时他们发脾气或拼命反抗,甚至对我们大爆粗口。孩子之所以会发脾气或反抗,这只是因为他们想发挥自己创造的潜能,然而他们所热爱的父母却一直不能理解他们的需要,一味地忽视和漠不关心。他们终于忍无可忍,于是就大发脾气。我们一定要明白,当孩子与父母发生冲突的时候,并不是孩子不爱我们了,而是孩子对自己内心潜能的一种声嘶力竭的自我保护。

  这时,父母必须警醒--自己所说出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就像用刀子刻在石板上那样。正因如此,父母一定要仔细斟酌自己所要对孩子说的话,要知道,你所说的每一句话对孩子来说,都可能对其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我们到处可以看到那些所谓的教育家们,手持教鞭教育孩子要爱祖国、爱人民、爱自己的父母、老师和小朋友,然而,成人并不具备教导小孩的资格,这种教育可以说是大人小丑一样的闹剧。因为小孩根本无需教育,他们天生就有一种爱的本能,与之相比,那些教导他们的大人们却丢失了。

  小孩经常会弄出一些小的响动,来引起大人对他的注意。更有时候,孩子无理取闹:"看着我!跟我呆在一块!"然而,孩子是真的无理取闹吗?不!这只是他们爱我们的体现。作为父母,请你想一下--这个世界上,还有谁会像孩子那样对父母怀有如此深沉的爱。这种爱甚至等孩子长大后,就会消失不见。到了那时,还有谁会在睡觉前呼喊我们,并充满深情地说:"不要走,和我在一起!"相反,那个时候,他们只会礼貌而无关痛痒地对我们道一声:"晚安。"

  可以想象,没有孩子对我们的召唤,大人们都将萎靡不振,他好像在提醒我们:"如果不努力超越自我,你的心就会慢慢长出硬茧,最终变得麻木冷漠。"

  被生活抛弃的大人们习惯抱怨上帝:"你为何不爱我们,让我们沦落至此!"这时上帝回答:"我爱你们。每天早晨我都前来唤醒你们,但你们却拒绝我!""神啊!我们什么时候拒绝过你?""当孩子来喊你们时,他就是我!"


  爱让孩子以一种敏感的热情去观察周围的环境,内心那种不可抑制的冲动,促使孩子去认识、去感受,孩子因此而得到智力的发展。这一点对大人来说也同样重要,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失去爱和激情的人将是怎样的一个状态?失去活力,无精打采,如同行尸走肉……

  孩子就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天使,他们要让我们感觉到爱。是他们让我们懂得什么是爱,有了爱的力量,我们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正因如此,先知才这样告诫世人:"如果你们不变成如同小孩子一样,你们决不能进入天国。"

  新式教育--不要熄灭冒烟的蜡烛

  在饭厅里,一个大人抱着一个几个月大的婴儿,婴儿看到了一幅画了许多水果的画。他一边看着画,还一边做出假装吃东西的样子。当时这个婴儿本来还在吃奶,由于他曾经看过大人吃水果的样子便模仿起来。抱婴儿的大人看见孩子模仿的那么开心又很有兴趣的样子,就抱着他站在画前,一直到婴儿兴趣索然才离开。

  孩子最让人不可思议的地方,就是他们具有异常敏锐的观察力。大人想象不到的事物,孩子可以想象到,大人观察不到的事物,孩子都明察秋毫地看到了。

  孩子借助模仿大人的机会进行最早的练习,故事中这个大人满足了孩子塑造自我能力的需求。他无意中的配合动作顺应了孩子的天性。这个大人真是我们所称的"教育家"!

  一个小孩看见大厅的芭蕾舞者雕像后,立刻跳起舞来,因为孩子曾经看过别人跳舞的样子,所以他知道雕像的姿势就是跳舞的动作。

  这就是孩子天生的模仿和学习能力。他们正是这样得以进步和提高的。他们的智能也是这样得以开发的。所以,成人一定要学会敏锐地观察出孩子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其中让孩子参与我们的生活将是首要的一项。

  很多父母,乃至教育家们都认为,孩子就像"软蜡"一样可以任意塑造。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志任意塑造他们。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成长。这样的观点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致命的错误在于:大人可以像上帝造人那样随时捏制孩子的"软蜡"。而事实上,孩子必须依靠自己来塑造。任何的强暴介入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永久创伤。就是把大人的这种干扰称为邪恶,也不为过。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小孩被父母刻意塑造为"小大人",这种做法应该禁止,因为孩子必须依照自己的天性去发展,这种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肯定会给孩子致命的伤害!不仅如此,更残酷的是,父母总是破坏孩子好不容易塑造起来的自我。虽然孩子趁大人不注意之际,会将被大人破坏的自我重建,可是大人会再一次地将之破坏殆尽。孩子和大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一直僵持到孩子完全投降为止。


  从此孩子变得畏畏缩缩,向大人完全服从,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个性和灵魂。他们甘心做大人的木偶,懒得发表任何自己的意见,更不想出手去做本来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无聊透顶,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有趣的事了!

  这是一桩多么残酷的悲剧!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时刻都在上演,作为父母仍在执迷不悟,孩子的理想前景仍未到来。孩子呼唤着被拯救,而父母则需要反省。作为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必须依靠他们自己。

  孩子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即使这样,如果大人能顺应他们的天性,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冒烟的蜡烛仍能复燃。而大人如果执迷不悟,再一次将冒烟的蜡烛狠狠熄灭,孩子就永无燃烧的可能。孩子心中如汪洋一样浩瀚的潜就永远被埋葬了!

  在教育方法上,我们提倡:"不要毁掉孩子设计内在生命的软蜡。"父母要像呵护风中蜡烛一样呵护孩子的天性,而不能成为孩子发展的障碍。

  家庭育儿小提示:

  4种亲子互动操

  1? 爸爸累,我可以背着你--猜拳输了,背对方走10公尺。当然,在父母赢的情况下,只能施加适当的重量,陪他走10公尺!

  2? 爸爸重,我可以推动你--玩相扑:双脚站稳,让孩子试着推动你。父母跟小孩互相被推动、被推倒,更能添加游乐的趣味!

  3? 爸爸高,我可以跳更高--抱住孩子的腋下,让孩子低蹲起跳,再顺势举高,配合着节奏,让孩子感受身体的运动。

  4? 爸爸躲,我可以抓住你--找一固定物,爸爸最好让孩子来抓,在左右躲闪挡人,训练孩子的反应。


  第五章 孩子的自我需求

  孩子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小乐园。不用给他玩具,他需要的是一个家;不用给他洋娃娃,而是给他一群同伴,让他们一起去体验生活,一起健康成长。

  废墟上的奇迹

  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墨西哥大地震后,人们在废墟上发现了60个无家可归的小孩。这些小孩没有一个人知道自己叫什么也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他们的性格因这场灾难变得冷漠、恐惧、抑郁,经常失眠甚至出现了营养不良的症状。每当夜晚降临,周围的人都能听到他们哭喊和嚎叫的声音。毫无疑问,这是一群不幸而可怜的孩子。

  意大利皇后为了表示对这群不幸孩子的关心,特意出资兴建了一座收容所,所内有美丽的花园、清澈见底的池塘,适合他们玩耍的游乐园,还有漂亮的小家具,以及专供他们使用的刀叉、盘子、毛巾、衣服、鞋子之类的生活用品。即使墙壁上也搞了精致的装饰,挂几幅适合小孩年龄的图画,窗台上摆放着清香宜人的花束。不仅于此,还有像母亲一样关心疼爱他们的修女,她们承担着老师和母亲的双重职责,由于这里的修女大多是贵族出身,她们凭借记忆里的场景传授孩子上流社会的礼仪,指导他们如何像王子一样举止高雅地生活。

  奇迹出现了!这些孩子虽然食量没有大的增加,但是在精神上开始呈现出一种焕然一新的面貌。他们每天都沉浸在兴奋和激情之中。他们求知若渴,每天在快乐中成长。不久,他们的身心都健康起来,睡眠也完全进入正常状态。这一巨大的变化几乎让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首先需要父母发现孩子真正的本性,然后提供切实的帮助,从而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排除障碍,健康发展。

  下面,我们用列表的方式写出孩子喜欢的行为和抵触的东西:

  孩子喜欢的各种行为重复练习〖〗个人整洁自由选择〖〗感官训练控制错误〖〗与阅读分离的书写分解运动〖〗书写先于阅读良好的行为规范〖〗不用书本阅读环境中的秩序〖〗自由活动中的纪律孩子抵触的东西奖励和惩罚〖〗教室的讲台单词拼写课本〖〗共同的课程玩具和糖果〖〗教学大纲和考试其实,孩子想要的东西很简单--只是一个适合他们的环境,理解并支持他们的父母以及一些开发智力的物品。那些需要用手摆弄东西的活动,就像神奇的魔杖一样,能敲开孩子天赋的智力之门。如"重复练习"和"自由选择",还能展现孩子真正的特性。

  我们看到孩子欣喜若狂、毫不疲倦地工作,因为他迫切地想学会使用那些能促使他心智发展的工具,而不再对诸如奖品、玩具和糖果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他的各种行为有了秩序感和纪律性,并不断去遵守和完善……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他看上去永远那么生机勃勃、真诚可爱,还对所有人充满友善,喜欢并适应所有他看到的东西。

  3岁孩子的需求

  我的教育方式就是通过提供适合孩子力量、尺寸的用具,比如小香皂、小毛巾以及小自行车等,以此引起他的兴趣。就好像成人在家或在田间工作的方式一样,孩子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小乐园。不用给他玩具,他需要的是一个家。不用给他洋娃娃,而是给他一群同伴,让他们一起去体验生活,一起健康成长。

  一旦给孩子真实的东西,孩子的反应可能出乎意料。孩子会拒绝大人的帮助,清楚地表示要独立做事。父母、保姆、老师都会感到惊讶,这时候成人只能在一旁作观察者,因为现在孩子已经成了环境的主人。

  在我们所进行的早期教育实验中,发现三个有利因素能促使孩子健康地成长:

  第一,参加试验的家庭位于贫穷且生活比较艰难的城区边缘,那些孩子们虽然出身贫穷,但他们却因此得到了自由的自然天地,从而能够使内心的潜能得到发挥和锻炼。



  第二,参加试验的孩子的父母大都是文盲,这些家长虽然不能给予孩子知识上的指导,但至少也减少了用自以为是的教育理念"毒害"孩子心灵的可能。

  第三,试验中所任用的老师不是所谓的"专业教师",所以他们在思想上是自由的,不曾抱有传统教育的偏见,更能顺利地实施这种教育法。

  如果在几十年前的美国,其结果可能相反,当时传统的教育法就是要找最好的老师,而所谓的"好"老师只不过是扼杀孩子天性的刽子手,他们自己也承认在师范学校学了太多对孩子没有帮助的东西,而且满脑子都是与孩子天性相反的理念。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一味地把错误的教育理念强横地加在孩子身上,禁锢孩子的心灵,阻碍孩子的成长。

  可以说,一个自由的小孩,能够跟随自然的引导走向完善。他往往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做得很彻底。例如,我们原本只期望他能擦桌面,但让人意外的是,他连桌脚、桌边、底面和缝隙都擦得干干净净。

  3岁的孩子具有一种自我成长的本能,他们的内心天生就有一位老师,始终无误地引导他。父母和老师所做的努力就是提供他们需要的环境,为他们的健康成长铺平道路。

  孩子的"假累"现象(1)

  大人的另一个偏见就是对疲劳的看法。每当孩子忙碌一段时间后,就强迫他们去休息。其实当孩子对某个活动兴趣浓厚的时候,是不会觉得累的。如果大人强迫孩子每隔几分钟就休息一下,会使他失去兴趣,反而更容易感到疲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一个人能有机会拥有最大可能的满足,而且通过做某件事他将挑战和征服自己,这个时候无论多么累,他都会感到无比骄傲和快乐。这时,他在精神上会感到疲倦吗?不,事实上,他会感到自由和满足的。

  与之相比,很多人在工作了一天后,回家就说:"我好累呀!"难道他们是真的做了很多工作累的不行了吗?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过一会之后,他们就开始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如果他们真的感到很累的话,就会马上上床睡觉了。但是并没有,他们在自己的爱好上花费几个小时又几个小时,而且毫无怨言、不知疲倦,这是因为他们在爱好中获得了满足和精神上的放松。

  正是由于在工作中无法满足成就感,他们才容易感到累,这只是一种"假累"而已。如果工作真的能够获取精神上的满足,那么当他们完成手头的工作之后,一样会感到觉得轻松自如,因为这样的工作并不是负担,生命的激情在工作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如果一个人喜欢他的工作,把他的工作当作兴趣,每天都能以一种自我满足的心态积极工作,那么对他来说工作就不是什么痛苦的事情了,而变成了轻松而享受的游戏。这不仅让他感到了快乐,而且他的精神也会越来越好,根本不可能存在"假累"现象。

  在孩子教育中,父母也往往忽视孩子"疲劳"背后的真相。在父母的强迫和阻拦下,孩子很难从事自己热爱的活动,而父母提供的玩具又引不起他们的兴趣,因此当他们玩耍一段时间后就会对这一玩具失去热情,这时的表情是厌倦或疲惫,有时甚至烦躁不安,此刻父母一定会认为孩子累了,需要休息了!

  难道事实真是如此吗?这只是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而已。孩子的这种表现理应引起他们的警觉,而他们却采取错误的方法,促使孩子的成长陷入了恶性循环。

  我做了一些调查和实验发现,文化层次较低的父母比有钱的父母更配合我的教育方法。当孩子写出第一个字时,不识字的父母会高兴得把孩子举起来。然而有钱人家的父母,对孩子类似的表现反映很冷淡,还会询问学校有没有开设提高孩子修养品味方面的课程,至于孩子是否能写字似乎无关紧要。如果孩子想动手做些日常劳动,这类家长会说:"这是下人的工作,我的孩子来学校可不是为学这些低贱的工作的!"他们不知道,这些工作对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和意志力有着多么大的作用。

  甚至,还有一些无知的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年龄太小,还不适合学算数,怕孩子的脑子用坏了。在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很复杂的情绪,他们既有优越感又有自卑感,可以说是心智上有一定的障碍。事实上,精神疾病患者几乎没有一个是用脑过度产生的,大多都是对工作、学习失去兴趣,以及遭受情感等打击造成的。

  孩子的"假累"现象(2)

  如果孩子在自己感兴趣的日常生活练习或智力游戏上"忙碌"一段时间后,父母就会认为,孩子一定是累了。他们做了这么多,还没有休息一下呢!于是就打断他们的活动,强迫他们休息。然而,孩子这时是真的累了吗?

  一个对心理学一知半解的老师,也会理所当然地误认为,孩子做了那么多的事,他一定是累了。所以,这个老师会打断孩子的活动,为了让孩子透透气,他会带着孩子们到操场上玩。等孩子们在操场溜达一圈或者玩耍一会后,老师才把孩子再带回教室。可此时孩子会比没到操场玩之前更好动,更没有办法专心完成手头的工作。孩子会继续从一项活动转换到另一项活动,这种"假累"现象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上述情形下,很多老师都认为他们是对的,其实这是盲目、错误的。孩子的表现很明显,玩了一会儿之后,又会开始烦躁起来。老师对此往往感到无可奈何,他们感觉自己用尽了各种办法,想让孩子休息或换一个地方玩,可似乎都不管用,孩子不但无法继续做原来的事,还变得更加不安起来。

  这类父母和老师看上去很努力地迎合孩子,但实际上他们缺乏对孩子必备的信心,因为他们没有尊重孩子的自主权。这些父母和老师虽然尽了全力,而且他们的每一项建议和计划也都非常完善,但他们没意识到,他们总是习惯干预和指导孩子,结果反而阻碍了孩子的自然发展,妨碍了孩子原本能从中得到的启迪和智慧。

  只有当孩子找到自己心智深处尚未被发现的潜能时,孩子焦躁不安的心情才得以平息。所以,如果父母和老师能够尊重孩子的自由,对孩子有信心;能够把所知道的东西暂时放置一边,谦虚一些,不把对孩子的指导当成是必要的;如果他们懂得耐心等待,就一定会看到孩子所发生的惊人转变。

  还要注意,如果孩子重新选的工作比之前的更容易,那他们不安的心情更不可能平静。想要再次完成这项新的活动,就必须能够吸引孩子的全部注意力。与此同时,外界还不能轻易去打扰他。当孩子完成他的重要活动之后,脸上会表现出和"假累"完全不同的表情。现在他的眼睛炯炯有神,看起来很平静。整个人也似乎有了新的动力,而且充满了朝气。

  孩子也需要工作

  我们大人都认为,孩子天生养尊处优,什么工作都不用干,每天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其实,孩子也是个工作者和生产者。

  这样说也许很多人很难理解,但孩子的工作却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孩子的工作与大人的工作截然不同。大人的工作一般是为了实现一个愿望,比如完成一个任务,或者只是为了赚钱,而孩子的工作则不是这样,他们在工作中并不怀有某种目的,他们工作的目的就是工作本身,是为了完善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尽管如此,孩子在工作当中,并没有感觉到自己是为了完善能力的,他们只是觉得好玩,觉得被某个活动某个游戏某个事物给吸引了,觉得这个东西太有意思了!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心理上一直是无意识的,他们就是在这无意识的过程中得以成长和提高的。


  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会像一个认真的学生一样遵循自己的学习计划,不断协调自己的运动并且积累情感、智力。同时,还不知疲倦地学会说话、站立、行走和奔跑。孩子们还要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化解痛苦和成功战胜困难等方式使自己不断地完善起来。

  我们大人总是低估孩子的工作,事实上孩子的这一工作比我们大人的工作更为重要。大人的工作只是为了赚钱,而小孩的工作则是发展自身,他们的工作将影响他们的一生。所以,大人应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有益的活动和游戏,这就是他们的工作,让他们在这些工作中健康成长和发展。

  母爱是孩子最强烈的需要

  我们常用这种想法来自欺欺人:我们已经给了孩子他们生活必需的,如漂亮的玩具、美味的佳肴,他们还缺什么呢?是的,我们已经想得够周到的了,吃的喝的都面面俱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提供的了。然而真是如此吗?

  在一家慈善育儿机构里,有一位长得很丑的小男孩被母亲嫌弃。欣慰的是,那位看护他的阿姨非常喜欢他。一天,这位善良的阿姨告诉孩子的母亲:"你的孩子真是越来越漂亮了。"听到这一消息后,妈妈便去看望那个小孩,但失望的是,她发现她的孩子还是那么丑陋,一点也没改变。过了一段时间,看护阿姨又向那位孩子的妈妈说,她的孩子又变漂亮了。这位妈妈又半信半疑地去看望孩子,发现孩子真的比以前精神多了,言语之间多了几分灵气和活泼,看上去确实漂亮多了,这位妈妈不由感到震惊。也许孩子就是在伟大的爱的影响下改变了。

  这个看护阿姨到底给了男孩什么?她好像什么都没有给,然而又什么都给了。而那个妈妈呢,看似提供了一切,其实什么也没有给孩子。

  是的,孩子缺少的是爱。一个幼小的生命需要在爱的包围下才能健康成长。一旦爱的环境缺失,对于孩子来说,他受伤害的不仅是他的心灵,他的身体也将备受痛苦。

  作为父母,我们一定要知道,丰衣足食与漂亮的玩具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依靠灵魂的快乐,来自爱的巨大召唤!

  在荷兰的一个慈善机构,人们将一些失去父母的孩子安置在那里,在那里的孩子都处在一种看似很完善的并且管理科学的环境中--那里不仅有营养丰富的食物,还有受过最新观念训练的护士。但奇怪的是,没多久这里发生了疾病,导致许多孩子死亡。而当地其他由低收入父母照顾的孩子反而没有患相同的病,而且比这些受到特殊照顾的孩子还健康。经过研究发现,原来这些夭折的孩子是因过早缺乏母爱,导致患上心理疾病。后来那些受过训练的护士开始用母亲对待子女的方式对待孩子,平时注意多抱抱孩子们,面对他们经常微笑,并和他们做游戏。时间一长这些孩子又逐渐恢复笑容与健康,以后再也没出现过孩子的意外死亡。


  一个幼小的生命作为父母爱的结晶,他需要在一个充满爱的环境里诞生并成长。法国生物学家法布尔在总结物种延续的问题时提出,父母对孩子的爱,不仅是因为他们有天赋的自卫武器,更由于有一种伟大的母性本能。

  所以我们对于孩子的爱,是出于情感的需要,并不是刻意而为的,这种情感与慈善家、宗教家或社会活动家所要唤起的同情之爱不一样,那是一种自我牺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爱,而对于父母来说,他们所做出的牺牲十分自然。

  母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许多自然赋予母亲的本能已经受到压抑或消失了。以前,母亲在用母爱保护孩子的同时,可以本能地带孩子到各种地方,而这也正好为孩子敏感期的发展提供了所需要的环境,但现在的妈妈早已失去了这种本能。

  作为母亲,必须重拾这种失去已久的母性本能。我们在这里强调母爱,是因为母爱和孩子自然发展的重要性一样,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母亲们必须认识到,她们一定要在孩子一出生时就给予心灵的保护,不要只是在表面上满足了孩子生理上的需要。

  家庭育儿小提示:

  教你激发女孩潜质的6个招数

  1? 所有的孩子都需要很多的身体接触,确保你的女儿从你那里得到足够多的亲吻和拥抱。

  2? 带孩子去游乐场玩时,注意看她挑选哪些玩具玩。如果她选择的玩具是家中没有的,父母可以考虑买给她,以激发她的兴趣。

  3? 如果她喜欢,妈妈可以陪她一起做"女人"自己的事,比如可以花一个下午的时间来做化妆游戏,给她做头发,也让她给你做头发。

  4? 让女儿有许多不同的玩伴,选择玩伴不要太在意性别,既要有女孩,还要有男孩。

  5? 如果女儿害羞,从体育游戏里逃走,父母就不要强迫她参加。但父母一定要尽力去帮助她克服恐惧,比如牵着她的手,鼓励她模仿别的小朋友沿着墙走。

  6? 如果女儿喜欢一般男孩喜欢的球类玩具时,父母可以用在她身边踢球的办法来鼓励她的兴趣,或者给她买一个足球让她来练习。


  第六章影响孩子成长的心理障碍

  有一次,一位女士故意问一个本来知道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樱桃是什么颜色?"她没想到的是,这一问让这位胆小的孩子感到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他犹豫半天,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是怯怯地说:"我去问问老师。"

  怀疑癖--樱桃是什么颜色

  有一次,一位女士故意问一个本来知道樱桃是什么颜色的孩子:"樱桃是什么颜色?"她没想到的是,这一问让这位胆小的孩子感到十分紧张,不知所措,他犹豫半天,不知如何回答,最后只是怯怯地说:"我去问问老师。"

  这个孩子为什么如此地不自信,即使自己知道樱桃什么颜色,仍然向老师寻求所谓的"正确答案"呢?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有人总是喜欢依赖于他人呢?

  答案就是:这些人害怕犯错误,总是逃避可能出现的不良后果。就这样,一步一步地,跟在别人后面,直至变得完全依赖他人,丝毫没有主见。

  在心理病态症中,有一种被称作"怀疑癖"的心理症状。这种怀疑癖的一个最明显症状就是不能够独立做决定,同时当事人深深陷入一种痛苦情绪之中。

  在一家专治神经错乱的医院里,有一位患"怀疑癖"的病人。这个病人喜欢一遍一遍地检查垃圾桶,他担心有价值的东西留在了垃圾桶里,直到在他决定带走垃圾时,还会拎着垃圾桶爬上楼梯,挨家挨户地敲门,问他们的垃圾桶里是否有值钱的东西,直到确信没有后才离开。而且这样折腾一遍还不算完事,过一会儿,他又会返回来,再一次挨家挨户地敲门问一遍,如此循环往复。

  人们只有反复地告诉他,垃圾里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你可以放心了。这个时候,他眼里闪烁着泪光,人们的言语对他来说是多大的支持和安稳啊!他终于决定离开了,仿佛已经放心了。然而过了一会,他又回来了!他再次向人们征求意见:"我真的可以放心了吗?"人们只有再次告诉他:"你确实可以放心!"然而他死活都不肯相信,直到他妻子出现并强行把他拉走。

  事实上,怀疑癖的情况处处可见。不仅这些特殊病人,即使作为正常人的我们,在脑子里也有这种怀疑癖的潜意识。

  比如,一个人准备出门,当他锁门之后,会无意识地将锁摇动几下,更有的人会在走出十几步之后折回来,重新拽一下锁,验证自己是否真的把门给锁上了!他虽然记得自己已经把门给锁上了的,可仍然不相信自己。

  在小孩身上,这种情况也多有所见。有许多孩子在睡觉前都会看一下床底是否有猫、狗、昆虫之类的东西,其实这正是怀疑癖的表现。

  我们往往发现不了孩子就是我们的牺牲品,也无法意识到是我们的行为毁灭了孩子。我们用命令和自己拥有的权力,来强行要求孩子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我们用自己主观的意识来教育孩子,这是正确的,那是错误的。我们一方面期待孩子长大,另一方面却又在压制孩子长大。


  神游--椅子变成宝座

  在孩子的内心里,很容易产生一种假想的景象,比如一只旋钮变成了一匹骏马,一张椅子变成了宝座,一颗石子变成了一架飞机,他们看着手中的玩具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他们无法集中注意力,思绪四处游荡,没有一个固定的方向。

  一位营养专家的诊所里,有几名6个月以上的孩子出现了各种生理失调症状,经过反复观察和研究之后终于发现,这些生理失调的背后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心理因素。这些6个月以上的孩子们得了一种叫做"缺乏心灵营养而引起的倦怠"的疾病。

  于是,营养专家打算让这些孩子的心灵快乐起来,他给他们提供娱乐和消遣的环境,不再让他们像以前那样孤独地一个人呆着,每隔几天就把这些孩子带到不同的地方去玩耍。就这样,没过多久这些孩子们都恢复了健康。

  从这位专家的实验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不到1岁的儿童能够对他周围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印象,并能从众多的印象中学会区分它们。当孩子找不到可以关注的对象时,他就会游离不定、坐立不安地到处乱动。就算着手做一件事,但过不了多久就丢下,因为他们的心思分散在许多不同的事情上,无法长时间地集中在他不感兴趣的东西上。心理学家通常把这种状态称为"心理神游"。

  一种真相往往被人所忽视,即孩子需要两种"食物"才能健康生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往往只注重在物质上满足孩子,与此同时,孩子的精神却始终处于"饥饿"状态。

  如果父母为孩子提供适合的成长环境,我们将看到孩子们会很快集中精力、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幻想情绪也就随即消失了,无目的的"神游"变得有方向了,他们的四肢也会成为思想的工具,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更健康地成长。

  依附--永远离不开大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孩子很爱缠着大人。大人到哪里他们就要跟到哪里,寸步不离。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孝顺父母,殊不知这正是孩子依附心理的病态表现。如此缺乏独立能力的孩子,长大以后又会怎样呢?

  依附心理是许多孩子都具有的缺陷。他们的性格胆怯懦弱,习惯躲在成人的背后求得安全。他们害怕一个人独处,而且不相信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几乎事事都要大人帮助他们来完成。这样等上了小学,他们的课堂作业也习惯让父母或别人来代替完成。毫无疑问,依附心理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巨大。


  这一类孩子往往以弱者的姿态出现,仿佛正处于遭受痛苦的苦恼之中。这个时候,他们几乎对任何东西都无法满意,老是显得无精打采和心不在焉,他们喜欢抱怨所有的东西,喜欢哀求大人顺从他们的心意。他们依恋大人,似乎整个的生命都与大人捆绑在一起。他们经常让大人帮助自己,而自己却很少尝试着去做。他们喜欢哀求大人跟他们一起玩,给他们讲故事,唱歌给他们听,而大人不得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做,他们就会哭闹。就这样,大人成了这类孩子的奴隶。

  有时候,这类孩子的依附心理会以一种假象出现。他们每逢遇到问题就爱问大人"为什么",给人一种似乎他们正求知若渴的假象,误以为此时正是开发智力的关键时刻。

  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如果你能够进行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他们其实并没有认真倾听大人的回答,而只是一味地重复自己的问题,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解决问题。他们对大人一丝不苟的耐心解说并不十分感兴趣,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需要利用这种简单的手段,来维持大人在他们的身边。

  很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依附状态对孩子的危害,有的甚至对这种状态十分满意,因为他们发现自己很容易就能控制孩子的思想和意志,在管理孩子方面省下了不少精力。孩子不会跟自己顶着干,不会让自己愤怒得要爆炸,也就是说这种孩子不会让父母产生很多烦恼。于是,父母就觉得这类孩子是乖的、可爱的,被表象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这种状态对孩子的致命影响。

  孩子将在父母的控制之下,放弃自己思维和行动的能力,这无疑会影响到孩子智力的发展。而且,孩子的这种依赖心理也很容易演化为冷漠、懒散。孩子天生所具有的活生生的创造潜能就这样夭折了。

  占有欲--我要!我要!我还要!

  "我要!我要!我还要!"当提到孩子,父母们都会议论起这些口头禅。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是自私的,只知道"要,要,要!"然而事实上,我们又有几个能看到孩子自私背后的真实原因呢?

  即使两个看不懂时间的孩子同时看到一只金表时,一个会说:"它是我的,我要它!"另一个孩子就会叫起来:"不,是我的!我要!"他们也许会为这只金表打架,就算把金表毁坏了也在所不惜。孩子们总是通过这种方式相互竞争,不惜毁坏他们想占有的东西。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地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他们会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灵的东西,不断在环境或活动中得到心灵的营养品。孩子在周围环境中找不到对其精神有利的"食物",他们的饥饿于是就转移到物品的占有上。这种情况完全可以看作是父母对孩子内心需求的忽视。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的心理畸变取决于在爱和占有之间做出的选择。孩子的本能就像章鱼的触角一样伸展出去,抓住他急不可待想要的东西。这种占有欲使他牢牢地抓住东西,然后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保卫它们。如果孩子没有找到他发展的精神动力,那他就会被物质彻底吸引,并渴望拥有它们。孩子的心力就这样被转移了。

  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有时也会把注意力转向毫无价值的东西上,只是他们占有东西的方式不同于性格外向的孩子。他们不会跟其他孩子发生争执,而是喜欢去积累并隐藏东西,所以,他们口袋里经常会装有一些随意拿的糖果或者小玩具。

  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这种病态心理,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本性。之所以发生这种情况,是因为一个人的自然能量被转移了。父母们应尽量不要让孩子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当孩子变得贪婪和自私之后,就很容易丧失自我,成为物质的奴隶。

  如果孩子一直处于厌倦的环境中,那他会感觉失望、乖戾,这种孩子缺乏独立、缺乏智慧、令人讨厌、甚至会产生畸形的念头,成为反社会的人。

  自卑感--连一个杯子都不如

  在"儿童之家",一个孩子正用字母玩具拼字。这时,意大利皇后来到了他面前,要求他拼出"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但这个孩子竟然好像没听到皇后的话一样,仍然很平静地忙活自己手中的工作,重复将字母拿走又放回原处的做法。

  当时,老师们都希望孩子能尊重皇后的要求,希望他暂时停下手头的工作,去执行她的命令。然而,孩子并没因为她是皇后就立刻响应。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奇迹发生了!只见孩子在完成手中的事情后,把字母玩具放回纸盒,然后从容地拿出字母拼写出了 "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此时,这个小家伙只有3岁多。但事实上,小家伙在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感,以及对周围环境的自信上,已经是个小大人了!

  事实正是如此,孩子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无能,他们可以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可以做出许多超出我们意料的事情。然而,像案例中这样幸运的孩子又有多少呢?大多数孩子的潜能都没有得到挖掘,他们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行动和情感,也不具备一些出乎意料的能力,他们一直处于大人的控制和压制之下。作为大人的我们,不仅一直在低估他们,而且还随时准备给予他们打击和压制。孩子的自卑感就是这样来的。在大人的阴影下,他们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之后我们发现,父母在对孩子成长中取得的进步虽然表示喜爱,但与此同时也总是表现不信任。他们不相信孩子能把事情做好,正如上面案例中那个皇后不相信小孩能拼写出"意大利万岁"这几个字一样。比如一个家长看见孩子端着一杯水,就会担心孩子被烫着或者杯子被摔破,然后狠心地从孩子手里夺走杯子。这时候,孩子心中无疑会有一种挫折感,他会认为自己是个无能的人。他相信自己在大人眼里,连一个杯子都不如。

  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想法,不仅要承认孩子的能力,更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锻炼自己,并且还应鼓励孩子使用更合理的方式去做。不能一味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比如看到孩子做游戏,就粗暴地打断他;人为地给孩子制订一个活动计划,当到了散步的时间,就不由分说地强行拉出孩子去散步,也不管孩子是否同意。

  孩子并不是大人的影子,他们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风格,作为大人一定要尊重他们的意愿。当大人不尊重孩子的需要,像一头莽撞的野牛一样闯入孩子的生活时,就会大大损害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觉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意义的。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突然打断另一个人的谈话之际,就要说声"对不起"或者"希望你不介意"之类的话。然而打断孩子的工作时,我们却感觉理所当然,一点都不感到内疚。这很容易让孩子觉得自己跟别人不一样,自己没有地位,不受尊重,是没有价值的,自己所要做的一切就是服从,无条件地服从大人。

  一个人自卑的最大根源是他相信自己没有能力做某些事情。如果一个残疾的人必须跟一个完全健康的人赛跑,他一定不会希望进行这场比赛。一个普通人也不会愿意跟职业拳击手对决。因为在比赛之前,已经有一种不能获胜的感觉使他丧失了比赛的勇气和信心。由于成人不断的轻视,使孩子感到自己软弱,从而压抑了孩子的行动欲望。"你不能做那件事,即使只是尝试一下对你也毫无意义。"或者"你这个傻瓜,你在做什么呢?你难道不知道你不能做那件事吗?"这样的语言不仅阻碍了孩子的工作,打断了他行为的连续性,而且还是对孩子的一种侮辱。

  如果父母总是责备孩子没有勇气去做某件事,就应该在自己身上检讨了,因为也许正是他们的某句不经意的话影响了孩子。他们对孩子所做的许多行为都破坏了孩子自我的成长,让孩子的内心开始萌发自卑感的幼芽,他们开始相信自己是笨拙和无能的,自卑感就这样逐渐长成了参天大树。此时,这个孩子就会陷入冷漠和恐惧之中,自卑感无处不在。这种障碍可能深深地扎根在他心中,使他觉得自己永远是无能的或比别人差。自卑感还会导致更多痛苦:胆怯、迟疑不定、面临困难退缩、经常流泪、绝望等等。

  与之相反,如果孩子能够受到父母的鼓励和赞许,那他就会感觉自己就是自己行为的主人。他的心中没有自卑感,敢于尝试一切力所能及的活动,几乎每天都充满激情地做着手中的工作,发展着自己虽然稚嫩却生机勃勃的心智。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对自己的行为有把握,并充满自信。即使父母老师不在身边,他们也一样忙活着自己手中的工作,让内在的完美个性得以充分表现。

  恐惧--看到小鸡就吓得乱叫

  有一个西班牙人的家庭,家里一共有4个女儿,其中最小的女儿胆子特别大。每当夜晚有雷雨时,她是这些女孩中唯一不害怕的人。她会带她的姐姐到父母的房间,在那里她们能得到保护。她是那些经受这种神秘恐惧所折磨的姐姐们的真正支柱。每当她们在黑暗中感到害怕时,她们就赶快聚集妹妹身边,以便获得安全。

  这个小女孩的胆子实在很大,无疑这是一种勇敢的健康心理体现。与之相比,一些孩子可能非常害怕穿过马路,或者担心自己的小床下藏有猫咪,也有一些孩子一看到毛绒绒的小鸡就吓得乱叫。这些恐慌的表现,非常相似于心理学家所发现的病态恐惧症状。

  这种症状,在对父母有特别依赖性的孩子身上容易发现,这些依赖性很强的孩子经常会莫名其妙地感到恐惧,恐惧的原因大都可以在孩子早期成长中找到。比如,父母常常利用孩子智力发育不成熟的弱点,用模糊的鬼怪恐吓他们,以为这样他就会服从自己。然而,这可以说是父母所用来对付孩子的最糟糕的一种手段,因为它利用无处不在的恐怖形象,令孩子内心深处对黑暗天生的恐惧又强化了。

  又该如何消除孩子内心的恐惧呢?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使孩子多接触现实物体,让他亲自体验和感受自己曾经十分恐怖的事物,经过多次重复接触,他们最终将发现,原来这些事物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可怕。这样一来,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就很快消除了。

  事实上,孩子常常给自己设置危险。街上的流浪儿会偷窃汽车里乘客的钱;农村孩子会爬到树上或从陡坡上冲下来;淘气的孩子还能跳进海里或河里自学游泳。他们的勇敢行为还表现在无数次拯救他们的同伴中。例如,有一次,加利福尼亚一家儿童医院的盲童病房着火了,在这些孩子中,有一些是能看见东西的。虽然他们当时在着火的大楼的另一边,但他们还是冲进大火中去救助其他盲童。

  通过接触实际生活,许多孩子变得大胆而谨慎,在各种情况下尽量做到避免危险。比如,他们会使用厨房的刀,用火柴点火,能够独自站在水池边,还会自己穿越马路。这样的孩子已经学会了如何通过避免急躁心理来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使他们可以过一种更平静、更健康的生活。这就是现实所教给他们的生机勃勃的能力。

  说谎--孩子的狡猾手段

  一个3岁的小女孩,去朋友格利兹家玩,回来时手里多了一只玩具狗。她妈妈看见后,就问她玩具狗是从哪里来的。她的回答是格利兹送给她的。然而,到了第二天,格利兹的妈妈就对小女孩的妈妈说,小格利兹正到处寻找一只玩具狗,并问小女孩是否看到。女孩妈妈立即就让女儿把玩具狗拿出,然后送还给了格利兹。事后,女孩的妈妈非常生气地责问她:"你为什么撒谎?"

  孩子为什么要说谎?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事实上,孩子说谎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为了逃避惩罚。心理学家的分析表明,为了避免惩罚而说谎是大多数孩子都会出现的情况。这种避免惩罚的说谎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就像成人有时不得不说谎来保护自己一样。

  父母们只知道发现孩子撒谎后去批评孩子,却忘了这种谎言背后的原因--它们只是孩子面对成人攻势下所做的自我保护。就像人们观察一棵枝繁叶茂的树,往往只看到了朝四面八方伸出的枝叶,却忽视了深埋在地下的根--撒谎的深层原因,只有在那里才能找到孩子说谎的秘密。

  从这个意义上说,说谎也是具有价值的,说谎似乎是出于生存与适应的"自然能力"。大多数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父母惩罚得越严厉,孩子越可能说谎。因此,父母对孩子的严厉惩罚更可能造成说谎和欺骗行为。

  这种隐瞒真相的欺骗,不管是经常还是偶然,都与孩子有意的自我保护有关。然而无论如何,撒谎对孩子来说,大多时候都是一种偏离正轨的恶习。正常孩子在日常生活环境中也会说谎。谎言可能起源于孩子为描述某种东西而产生的幻想,这种虚构可能是对其他人认为是真实的东西添枝加叶。它也可能是采用了一种艺术的形式,就像一个演员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中去一样。例如:

  有一个孩子在学校告诉老师,他的母亲会给她邀请的客人做调制的蔬菜汁,这种饮料不仅有益健康,而且美味可口,客人说他以前从未尝过如此好喝的东西。后来老师家访时请教这个孩子的母亲究竟是如何制作这种饮料的。但是,遗憾的是,她说她从来没有做过这类东西。这就是孩子在谎言中表现出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实例,他除了编造故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意图。这种谎言与孩子因为懒惰和不愿探索真知而说的谎不同。

  有时候谎言可能是巧妙推理的产物,这是孩子所擅长使用的狡猾手段。例如:

  一个3岁的小男孩,他母亲把他临时寄托在一所寄宿学校里,老师对这个孩子照顾得非常周到,但是校长非常严厉。一段时间后,这个小男孩开始向母亲抱怨,说这个老师十分严厉。她母亲就去询问校长,后来她得到证实,这个老师对她儿子其实很疼惜。当这位母亲问她儿子为什么要撒谎时,他回答:"那我不能说那位校长坏啊!"所以说他这种行为并不是因为没有勇气指责校长,而是他屈服于传统的势力或者权威。

  孩子在适应环境方面,有很多类似的狡猾手段。心理分析学家对说谎做了解释,认为谎言就像动物的毛皮或羽毛,隐藏了事实的真相,以及自己的真情实感。一个人正是凭着自身说谎的能力,才能生存在一个跟他自然情感不一致的世界中。孩子利用狡猾的说谎手段,巧妙地与大人周旋。

  当发现孩子说谎时应该怎么办呢?首先,父母应该明白,孩子说谎并不是什么罪大恶极的恶行,只不过是一种逃避惩罚的"自然本能"。一旦孩子说谎,父母不能一味地抓住说谎事件不放,最好的做法就是针对问题核心来引导他,让他认识到错误并加以改正。

  比如开头案例中那个偷拿玩具狗的小女孩,她的妈妈就不应该抓住"你为什么对我说谎"这个话题,而应该引导她知道"随便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这一点上。等这个孩子明白这个道理后,就会将此教训记得牢牢的。这样一来,她就无需挖空心思编造谎言来掩饰什么了。

  娇生惯养--富家子弟的缺陷

  富家的孩子正如他们的父母一样,被社会所提供的优越感包围。他们所受到的娇生惯养比平常孩子更甚百倍。毫无疑问,他们是生活在特殊环境下的一类孩子。

  一位叫玛丽的美国教师,写信给我说:"这些孩子总是从对方的手里抢东西,如果我拿某样东西给一个人看时,其他人就会丢掉手中已有的东西围住我。当我讲解完一种物品时,他们全都会为它而争起来。这些孩子对各种各样的感官材料并不真正感兴趣,好像对任何东西都毫不留恋,总是挑挑拣拣。给他们的每一样东西,他们甚至连摸都很少摸就扔在一边了。在很多情况下,这些孩子的运动是无目的的,他们满屋乱跑,毫不在乎这样做会给别人带来影响。他们会故意碰撞桌子,掀翻椅子,踩在给他们提供的物品上……"

  还有一位法老师写道:"我必须承认我的教学经验十分失败。这些孩子最多能在一项工作上集中几分钟的精力。他们经常就像一群羊一样,相互跟来跟去。当-个孩子拿起一件物品时,其余的人也要这样东西。有时他们甚至在地板上打滚,弄翻椅子……"

  两位老师的经验基本相同--虽然这些孩子在生活上很优越,但物质上的富裕会带来精神上的贫瘠。他们不会轻易被花园中的小径、美丽的花朵和清幽的环境所吸引。他们往往对那些让贫穷孩子着迷的事物都不太感兴趣,他们也不会选择那些本应能满足他们需要的物品。因此,他们的父母觉得力不从心。他们散漫无力、缺乏秩序,在这个世界上很难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对此,我给她们提了一些有效的建议,两位老师实践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孩子以上的不良习惯都有了好转。这真可以说是一桩奇迹。

  玛丽老师写信来讲她的经验:"几天以后,那些孩子对起初不屑一顾的物品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独立行动了。一个孩子如果被一件物品所吸引,他就不会对其他的东西分心。这些儿童开始寻找他们各自感兴趣的东西了。

  "我曾经试图用学校里几乎所有的物品去激发一个孩子的兴趣,但却丝毫没能引起他的兴趣。但偶然一次,我给他看两种不同的颜色。他马上高兴地接受了,在一堂课的时间里,他就认识了五种颜色。在以后的几天里,他拿起了所有过去瞧不起的物品。

  "有一个孩子最初只能持续很短时间的注意力,但当他对一件复杂的计算工具感兴趣之后,就摆脱了以往的紊乱状态。整整一个星期,他不断地摆弄这个东西,并学会了如何数数和做简单的加法。然后,他又开始玩一些较简单的材料,就这样对所有的物品都感兴趣了。

  "我发现,孩子一旦发现某种使他们感兴趣的东西,就可以摆脱那种不稳定性。有一对3岁和5岁的姐妹,这个3岁的女孩没有什么个性,她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模仿她的姐姐。如果姐姐有一支蓝色的铅笔,妹妹就会不高兴,直到她也有一支蓝铅笔为止。如果姐姐吃黄油面包,妹妹就除了黄油面包之外,什么都不吃……这个女孩对学校的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她只会跟着她的姐姐到处走,模仿她姐姐所做的每一件事。然而,有一天,她突然对一些红色的积木感兴趣了。她拿起它们搭了一座城堡,并多次重复这项游戏,完全忘掉了她姐姐。姐姐就问她,'为什么我在画画的时候你却在搭城堡?'就在那一天,这个小女孩找到了自己的个性并开始发展,再也不是姐姐的翻版了。"

  那位法老师在回信中说道:"圣诞节过后,我的班级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切都变得有秩序起来,其实我并没有插手做任何事情。这些孩子似乎完全被他们的工作吸引了,再也不像从前那么漫无目的地做事了,他们还会主动拿起以前感到厌烦的物品。过去只凭一时冲动去选择物品,现在他们会把精力集中在一些艰难的任务上,并学会努力去克服困难。这些努力对他们的性格产生了直接的影响,他们成了自己的主人。一个4岁的小女孩--这个女孩只要拿着水就会把水洒出来,不管是半杯还是一杯。但是,在她成功地完成了另一项她感兴趣的练习之后,她开始自如地给正在画水彩画的同学送水,而且一滴水也不洒出来。"

  我认为,对这类孩子应该采取一种特殊的心理治疗方法--就是让孩子回到正常的状态中去。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正常的孩子在一般的家庭中,很早就能够学会克制自我,能够拥有独立的个人意识。他们不愿无所事事地到处乱跑,每天平静地生活和有秩序地活动才是他们的主要事情。由此可见,对这些特殊孩子采取回归正常化的治疗,就有一种人性"皈依"的感觉,开始的时候肯定比较艰难,而一旦恢复了健康状态,一切性格上的缺陷将完全消失。

  可以说,富家子弟的转变就是从专注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开始的。一些神经质的富家孩子开始变得平静,有压抑感的孩子重新获得活力。通过这种有秩序的工作训练,娇生惯养的孩子将能够把内心的潜能发挥,并不断加以完善。

  家庭育儿小提示:

  9种溺爱影响孩子健康成长

  1? 特殊待遇--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 过分注意 --这样的孩子自认为自己是中心,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

  3? 轻易满足--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

  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 生活懒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 祈求央告--这种孩子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 包办代替--这种孩子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和帮助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会变得懒惰、自私。

  7? 剥夺独立--这种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8? 害怕哭闹--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9? 当面袒护--这样的孩子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使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