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ood damage cleaned:华北经济区的磁山文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5 16:43:38

磁山文化分布在太行山东麓的黄河北岸,与裴李岗文化相邻。南自漳河沿岸,北达易水之滨,处于华北平原的西部边缘。这一部落的营地遗址在滏阳河支流的南洺河两岸比较集中,典型遗址有武安磁山、南岗、牛洼堡、西万年和容城坡几处,比起裴李岗文化来,分布的范围更小,遗址也少得多。
  在磁山遗址,发现了同嵩山周围一样的房屋遗迹,也发现了大致相同的农业生产工具,包括石铲、石镰、石磨盘和石磨棒等。这个部落的陶器也和河南的差不多,有造型一致的陶壶、三足钵、鼎、罐等。一些陶器表面压印的弧线篦点纹饰更是惊人的雷同。
  不过,这两种文化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显著的,如典型的遗物石磨盘和石铲、石镰,两地表现出风格上的差异。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大都两端圆钝,状如鞋底;石铲较薄;石镰有锯齿刃。磁山的工具中,石磨盘则在一端或两端带尖;铲则较厚,有的两侧带肩或柄部作尖锥状;石镰很少,且刃部无齿,制作也较粗糙。更为重要的是从陶器上看,磁山文化中颇具代表性的、数量较多的陶盂和靴式陶支座,完全不同于裴李岗文化分布范围之内的各遗址。至于磁山文化中常见的陶器上的细绳纹,也在裴李岗文化中很少见到,偶尔在其晚期遗存中有所发现。这些区别,说明了两种地域相连的不同文化各自的特点。磁山文化遗存的碳 14 断代在公元前 6100 年至前 5600 年前后,大约经历了 500 年左右的发展历程。
  考古发现表明磁山文化的农业生产似乎比裴李岗文化前进了一步,达到了同时期各地农业发展的最高水平。在磁山遗址中先后清理出 88 个储存粮食的窖穴,这些窖穴均有粮食堆积,有些是堆积很满的。这 88 个窖穴中粮食总体积达 109 立方米,折合重量为 5 万公斤以上。经过科学家的灰像分析,鉴定为粟。由此可见,华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农业发展到磁山文化阶段,已达到一定规模了,这一时期与农业发生期,应该有较长一段的时间距离。
  在磁山遗址,还发现了一处制造石器的场所,分布着石块、石片、残石器和半成品。此外还发现了骨凿、骨针、兽骨、鱼骨及渔猎工具石弹丸、骨镞、牙锥、角梭等,说明采集和渔猎经济仍占一定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