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师大毕博平台无服务:品味谈吃 4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2:12:51
  欧阳原功《渔家傲》词咏北京岁时风土,其《六月》云:“六月都城偏画永,辘轳声动浮瓜井……”所谓“浮瓜沉李”,没有吃过井水,没有用过辘轳绞冰凉的井水来浸瓜的人,是很难体会欧阳圭斋这首词的情趣的。北京旧时吃井水,如家中有口好井,现绞出的井水,即使在三伏天,也不过临近冰■的三、四度的温度。用来浸瓜,浸透之后,吃起来,真是如嚼冰咀雪,满口既凉又甜。   北京出产好瓜。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沙果门外、北面远郊区顺义、沙河等地,旧时都有不少好瓜地,也有不少世代为业的好瓜农。先是甜瓜、香瓜上市,后是西瓜上市。《燕京岁时记》所谓:“五月下旬,则甜瓜已熟,沿街叫卖,有旱金坠、青反脆、羊角蜜、哈蜜酥、倭瓜飘、老头儿乐各种。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黄沙瓢、红沙瓢各种。”实际还不只这些品种,如甜瓜中的“灯笼红”、西瓜中的“六道筋”,也都是很好的品种。有一年永定门外大红门一带的瓜农引进广东种、台湾种的瓜籽,培育出花期早、上市早的“早花西瓜”。个子虽不大,但狐中瓜子少,而且只只又甜、又沙,现已成为北京西瓜中最好的品种了。   种西瓜最好是沙地。北京四郊这种地很多,瓜农们辛辛苦苦地世代经营。旧时种西瓜是很麻烦的,瓜藤要用沙士逐根压好:施肥一定要用大粪。开花时要养花。人工授粉,一定要按瓜秧逐棵把“根瓜”、“梢瓜”留好,瓜长到一定时候,还要用稻草、麦楷编个圈垫好。到时候瓜地里要搭窝棚,住在里面日夜“春风”。有出京剧“打瓜园”,其背景就是这种瓜田、瓜农。“看瓜”的瓜农一早一晚,小板凳坐在瓜棚前,抽着叶子烟,喝着酸枣茶,和人闲聊着,等着瓜贩子来趸瓜。过路人要吃个瓜,多少给两个小钱,甚至不给钱,叫声“大爷”,道个“劳驾”就可以了。种瓜人和他的“瓜”同样地沙甜厚道,“斜阳古道卖西瓜”,诗的意境永远是值得思念的。   六月(指农历)里,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卖西瓜的。《燕京岁时记》所谓:“沿街切卖者如莲瓣、如驼峰,冒暑而行,随地可食,既能清暑,又可解醒。”卖西瓜的有一套切瓜的工夫,也有一套挑瓜的本事。捧过一个来,先看看四周光不光、圆不圆,有没有磕磕碰碰的地方;再看看瓜藤,要碧绿的“活秧”,不要焦黄的“死秧”:再看花蒂处,叫做“收花”,“收花”越小越好;再拍拍弹弹、听听声音,生瓜硬如石块,瘘瓜音如败絮,拍上去声音如打足气的篮球,便是好瓜。有此水平,便可以赌“打瓜”了,谁还记得此乐呢?夏天,天气炎热,人们胃口不好,饭量减少,北京人习惯叫“滞夏”。夏天食物也容易变质,不易保藏,这样就促使人们在夏天更加注意饮食卫生。旧时北京人居家过日子,没有什么冰箱呀,空调呀等等,虽然天然冰很便宜,但是不能家家都有老式冰箱;而且,即使有,也不能完全保证食品不变质。这样,北京人在夏天就想出另一些消极办法保证饮食卫生,这便是尽量吃得清淡些。   比方说,老北京在伏天,第一不买鱼虾之类的东西吃,第二不多买肉吃,第三不买豆腐吃,因为这些都是容易变质的食品。不吃荤腥,不吃豆腐,吃什么呢?大多是吃蔬菜,黄瓜呀、茄子呀、豆角呀、冬瓜呀、小白菜呀,而且喜欢凉拌了吃。   北京人有一种夏天最爱吃的东西,外地人很少得到,那就是芝麻酱。夏天吃凉拌面,少不了它;拌黄瓜,少不了它;拌粉皮,少不了它。天热,家里懒得做饭,到烧饼铺买几个烧饼,也是芝麻酱烧饼。不然在家中自己烙些芝麻酱饼,蒸点芝麻酱花椒盐的花卷,都是很好的夏令食品。我“平生塞北江南”,所到之处再没有一处比北京人那样爱吃芝麻酱的了。   北京谚语说伏天饮食道:“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饺子,照老北京的规矩,并不是吃肉馅的,而是要吃素馅的、所谓素馅就是春天把晒的干菠菜,加金钩小虾米,加五香面儿、精盐,再用上好小磨香油一拌,这样的馅,才是头伏饺子的馅。很清淡,但很精美,吃起来香喷喷的。   暑天易过,转眼秋风,北京最好的季节又到了。《京都风俗志》云:立秋日,人家亦有丰食者,谓之“贴秋膘”。“贴秋膘”一直还是北京人迎秋的盛事,吃什么好呢?在我记忆中,最好莫过于羊肉西葫芦馅的烫面饺了;这是除北京之外,其他地方再也吃不到的美味!“老北京”谈起北京富有地方味的吃食,一数就是一大串:月盛斋的烧羊肉、都一处的烧卖、鲜鱼口的炒肝、天桥的爆肚、虎坊桥的豆汁……而一到秋天和冬天,则以烤肉最相宜。在北京,往往一家烤肉店,飘香十里。肉香夹杂着松烟香,嫩香加杂焦香,清香夹杂着浓香,不但在店里吃的,连在街上走的也馋涎欲滴。   烤肉不是地道的北京士产,是从蒙古传来的。但年头已很久远,早已入了“北京籍”。写于道光二十五年的《都门杂咏》里就有咏“烤牛肉”的诗。“寒冬烤肉味甚饕,大酒缸前围一遭”。写的确是烤肉的风味。   吃烤肉的方法很特别。不用锅,而用铁算子。算子用几十条拇指宽的铁条排列而成,条与条之间留有间隙。如“烤肉宛”的箅子已用了二百多年了。黑糊糊的满是油腻,不用放肉,一烧就冒出浓香来。算子下放个大火盆,烧松木。肉要选用上好的牛肉或羊肉,切片,煨上酱油、姜汁等,把肉堆在烧热的算子上,洒上大量的葱丝。肉烤得吱吱作响,鼻子上冒起浓烟,肉要的汁水蒸流殆尽,内微微有些糊。这个火候上撒上一把香菜(芫荽),搅拌均匀,算是熟了。   烤肉的吃法和姿势也很特别,讲究的都是站着吃。站还要有个站样:一只脚踏着一条蹬,半弓身,一手拿碗,一手拿双尺来的筷子,闻着鼻子,边烤边吃。再喝上二两“二锅头”,或者北京的名酒“莲花白”,那股美劲儿,简直别提了。   吃烤肉,不需要使用珠光宝气的景德镇的杯盘,不需要陈列“满汉全席”那一百多道山珍海味,也小须要高堂华阁,一席动辄千金。它使人想起的不是贵公子的华筵,而是草原上那种幕天席地的质朴粗犷的风格,甚至是樊尝拔剑劈吃“上彘肩”的豪迈气概。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北京的富有地方风味的吃食,不该是一味的香嫩,该有一点大漠风沙之气,烤肉正是这样的。   北京两家著名的烤肉馆——后海的“烤肉季”和宣武门的“烤肉宛”,有些年不采用上述那种吃法了,是一大憾事。烤肉若是让别人烤好,放在盘子里让你慢慢嚼。就乏味多了。可庆幸的是,听说他们最近已恢复传统吃法,以增加北京的独特风味。海内外的“老北京”以及久思去北京一游的朋友,我想都会闻之高兴而食指大动吧!到了冬天,过去在北京很喜欢吃火锅子。火锅子,江南人叫“暖锅”,实际不如北京的叫法恰当,因为它不单纯是“暖”,而的确是生了火的。铜制的火锅,中间是炉膛火口,四周是容纳菜肴的锅槽,上而是有圆洞的锅盖,正好套在“火口”上盖锅子。锅子中装好菜肴后,把木炭放在炉子上点燃,从“火口”放进去,扇子煽旺炭火,木炭噼噼啪啪地火苗从火口窜出来,锅子中的菜肴便“滋滋”作响。烧开了,端上桌子,一掀锅盖……正像《老残游记》中写“一品锅”一样,这是“怒发冲冠的海参”,那是“酒色财气的鸭子”,大家便可狼吞虎咽地吃起来了。   火锅是一种非常方便实用的炊具。我不知道最早发明者是谁?徐凌霄《旧都百话》记道:“锅子之类甚多,有菊花锅子,为肉类与菜蔬及花瓣之大杂烩。整桌酒席,在秋冬闲视为要素……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也。”徐氏的话似乎有些道理,总之是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创造出来的东西。南方有暖锅历史并不长,光绪时严缁在《忆京都词》注中说到“火锅”时,还说“南中无此风味也”。可见那时还只是北京,或者说北方时与吃火锅。   几十年前,北京有一种■子,叫做“盒子■”,实际就相当于江南的卤味店、广州的烧腊店。这是卖酱肉、清酱肉、小肚、白肚、薰鹦、肉丸子等熟肉的熟肉铺。因为把这些切好装在一些花格食盒里,像“什锦拼盘”样卖给人家,所以叫“盒子铺”。这些熟食统名之日“盒子菜”。这种■子,秋冬之际,便准备很多只铜火锅,一一装好,可以根据需要,一只、两只,甚至更多,送到顾客中。送时还带好“白汤”极为方便。家中偶然来个客人,你去买了,小伙子给你送来,点燃木炭,把火煽旺。锅子开了,端到桌上,说声“回见”走了,明天再来收家伙,你好意思不给两个赏钱吗?   一般锅子里装的是肉九子、龙口细粉、酸白菜垫底;上面铺白肉,叫“白肉锅”;铺白鹦、白肋片、白内日“三白锅子”;清酱肉(也叫“炉肉”)、薰鱼、猪腰花等曰“什锦锅子”;海参、炉肉、鸡蛋等曰“三鲜锅子”。至于“菊花锅子”,那便是把白菊花瓣加入到“三鲜锅子”的汤中。那更是清香绝顶,成为饮食肴喂中艺术品了。春去夏来,万物欣欣向荣,多种时鲜纷纷上市。我国许多地方都有“立夏尝新”的民俗,有的地方还延至“夏至”,成为华夏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   “吃立夏蛋”是全国最为流行,至今仍然存在的汉族饮食风俗。立夏之日,男女老少都爱吃煮点蛋或咸鸭蛋。民间认为,“吃立夏蛋”能使人强身健骨,格外有精神。民谚道:“立夏吃蛋,石头都踩烂。江苏、浙江一带至今仍有人保留“立夏日,吃补食”之民俗,捕食中较考究的是“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和“三两半”(党参、黄芪、当归各一两,牛膝半两)。   浙江的杭州地区有“烧夏夏饭”之俗。逢立夏前一日,儿童们乞一碗米(叫兜夏之米),在立夏日将米集中野炊。并于熟饭上置青梅、樱桃等,然后分送赠米之各户人家。据说.吃了可免“佳夏”(指夏日里寝食不调)。也有从田中采摘新鲜蚕豆,拌入鲜笋、咸肉等米“现夏夏饭”的。   江苏苏南地区最重视“立夏尝新”。苏州人是“立夏见三新”,即在立夏日以樱桃、青梅、麦来供神祭祖,然后举行的家宴上时鲜纷陈:此时的集市,也称之为“卖时新”。有“佳夏”之旧疾者,于当天取隔岁炭,烹煮从左邻右舍索取的新茶叶(叫七家茶),饮之以疗旧疾。镇江人“立夏尝八鲜”,即尝樱桃、笋、新茶、新麦、蚕豆、扬花萝卜、乌新鱼、黄鱼。常州人所尝“三鲜分为地上、树上、水中三类。地上三鲜是苋菜、蚕豆、元麦:树上三鲜是樱桃、梅子、香桩头:水中三鲜是螺蛳、刀鱼、白虾庶的鱼米之乡常熟(京剧《沙家浜》故事发生地)的“尝九革十三素”可谓立夏尝新的集大者。“九蕈”是鲚鱼、鲚鱼、咸蛋、海螺蛳、叫化鸡(此鸡是当地名特产)、腌鲜、卤虾、鲳鱼、蝙鱼:“十三素”是樱桃、梅子、麦巴(把新麦面揉成细条蒸熟)、笋、蚕豆、茅针、豌豆、黄瓜、莴笋、苜蓿(香港等地人称为草头)、萝卜、玫瑰、松花。   立夏过后,有的地方“嗜新”要延续至“夏至”。如湖北的黄陂等地于每年“夏至”后逢卯日“吃新”,又叫“过半年”。届时晨家要摘一穗新稻祭祖,企盼今年丰收;同时品尝时鲜以庆祝“过半年”。当地民谚道:“过了年(指春节),望吃新。”江苏海州等地于“小满”之日“尝三鲜”,即尝樱桃、黄瓜、鲜豌豆角。江苏人普遍认为吃的豆或豆糕可免“疰夏”。所以泰瘾人于“夏至”日“吃时果”,即把豌豆煮熟拌糖吃:仪微人则喜将豌豆糕馈赠亲友,盼其去医疾:南京人特别强调要坐在门槛上吃豌豆糕,认为这样才有疗效。   南京人夏日尝鲜中有一种“万笋圆”。即把用监腌渍后晒干的瘦长莴笋铺、■成扁平小圆饼状,然后用刀在盘中切片,若在饼中央放一片红色花瓣更佳。长居香港的南京籍著名作家叶灵凤在香港报纸上难谈此色、香、味俱全的家常小菜,引起了不少人的乡思。 酒有优劣之分,饮酒者亦有善钦和不善饮之别。北京人欢度除夕,必以茵陈酒为第一佳酿,百技酒则次之,佛手酒又次之。酌饮时,在似醉非醉之间,意到辄止。如果喝得酪酊大醉,东倒西歪,那就未免有煞风景了。   茵陈即是青蒿的嫩技,具有清利湿热的功效,用它泡制的酒就是有名的茵陈酒。遗憾的是,当年在北京酒店里出售的茵陈酒,由于加糖太多,常使此酒名不副实。要避免上述欠缺,最好的办法是亲手泡酒。过去一入腊月,常见到一些风尘仆仆的农家少年,站在前门外大栅栏的马路边上,手拿篮筐出售茵陈。那鲜嫩的茵陈青翠碧绿,还隐隐透出一股泥土的芬芳,因此极受顾客的青睐。往往是卖茵陈者刚一出现,眨眼功夫就已货净篮空。   除夕饮酒,第一要紧的是酒具。上桌的酒杯须是红花蓝边,晶莹雅洁。要透出红火,以示吉祥。其次是酒肴,应以时令为宾,调颜色为主,索莱加温脯拌白菜丝,麻酱拌萝卜丝,炒黄瓜拌胡萝卜丝等,甜脆适口,色彩鲜明,能给人一种喜悦的感觉。荤菜如清蒸鳜鱼,红烧鲤鱼等,肉质焦嫩,热气腾腾,能给人一种喜庆的感觉。此时,再能端上一盘炒蛤肉来,自然更会给夜餐锦上添花。须注意者,凡入席的荣肴均要十分充足,便于随吃随添,以示富富有余之意。   老北京的家庭欢度除夕,惯常借助酒的色、香、味来荡起室中的欢乐的气氛。澄绿的茵陈酒,嫩黄的桔皮酒,皆以色媚人,能令人爽神悦目。槟榔汽酒则香气四溢,小饮数口,能令人齿颊生香。莲花白酒则蕴蓄醇厚,风味悠长。此外,如葡萄酒、香橡酒、木瓜酒亦可入席。但要尽力做到扬长避短,如能令餐桌上出现五彩缤纷,香气沁人的场面,那就是拼配得恰到好处了。   除夕晚餐,一般都是开始在夜幕重重,爆竹四起的时候,此时家人团聚,轻酌慢饮,其乐陶然。待到夜深酒阑,人声渐寂,这时可以把房门打开,让清凉的空气将阵阵火药味携进屋来。然后关好门窗,添旺火炉,在隐约的鸡鸣声中甜甜睡去,而不知东方之既白。报载,北京名饺子馆“鸿兴楼”自重新恢复营业以来,一直兴隆不衰。这不由使我想起北京人最爱吃饺子来。   应该说,饺子在北国是极普通的食品。究其历史总有一千多年了。古时称为“牢丸”,水饺叫“汤中牢丸”,蒸饺叫“笼上牢丸”。大约在宋代以前,都用这个名称。宋以后,叫法比较杂乱,又叫“粉角”、“扁食”、“水角”、“煮饽饽”。统称为“饺子”大概已是清末民初的事了。从此,“饺”字便成了这种半圆形带馅面食的专用词。用水煮的叫“水饺”;上蒸笼的叫“蒸饺”;用油煎的叫“锅贴”。它既是主食,又可作下酒菜,真是方便不过的食品。   “初一饺子,初二面”是北京的老规矩。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叙京师大年初一的风俗云:“是日,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角而食之,谓之煮饽饽。——富贵之家,以金银及宝石等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个风俗一直延续下来。每至除夕,一家人欢聚一室,和面,擀皮,做馅,包饺子,说说笑笑,煞是热闹,大年初一的第一餐则一定是饺子。   不仅大年初一,北京人平时也爱吃饺子。北京俗谚云:“好吃莫过饺子。”可见北京人对饺子的喜爱程度了。但包饺子却是一件麻烦的事,因此北京的饺子馆应运而生,罗布全城。不过大都不讲究花色,供应品种一般只有菜肉和三鲜两种。菜随市场季节,有时白菜,有时韭菜,有时茴香,有时大葱。只有“鸿兴楼”与众不同。   “鸿兴楼”是以经营饺子为主的饭庄,当年设在菜市口,由于饺子花色多,做得好,售价公道,因之顾客云集。这里的饺子全以手工制作,作工十分精细。一般饺子馆一两面只捏几个饺子,“鸿兴楼”一两面捏二十几个。饺子有荤有素,有甜有咸,还有杂色什锦的。要高级的,饺馅用虾、用鱼、用鸡,顾客点什么,可以供应什么。水饺用高汤火锅,吃法同于菊花锅,所不同的,只是“远远来了一群鹅,扑通扑通跳下河”罢了。蒸饺用小笼送上,同时上几个小笼,每笼一种或两种馅。   “鸿兴楼”是山东风味的饭馆,除供应饺子外,也供应高档菜肴,烹调海鲜尤为拿手好戏。葱烧海参、鸡茸鱼翅、锅塌鲍鱼盒,都不同凡响。酒蒸鸭、醋椒鱼、芙蓉鸡片之类,更是看家本领。北京的家庭主妇,大都心灵手巧,且能安之若素,一日三餐,崇尚节俭,一向讲究物美价廉,即使是春节期间的年菜,亦不求奢靡,总以好吃又不贵为原则。   主妇们自动磨练出来的一双巧手,每逢春节便越发有了用武之地,花钱有限,而做出的菜肴却是雕饰各样儿,样样儿漂亮,样样儿清香,样样儿可快朵颐。   以甜凉菜论,当以“辣菜”、“芥末墩”、“玫瑰枣”、“糖醋酥鱼”为绝妙之品。辣菜是用芥菜头切片,大萝卜切丝,煮熟后连汤倒进小坛儿里,密封使不透气,经三四日即成。食用时佐以香油米醋,其味辛辣钻鼻沁肺,汤味儿尤美,大有健脾开胃去油腻之功效,老少咸宜,无不喜食。   芥末墩本系满族小菜儿,以其味美而汉族竞相效仿。将叶儿多、帮儿嫩的白菜心切成一寸厚小段儿,以沸水焯之半熟为度,撒以烘烤后的芥末面及白糖、高醋,俟凉透后食之,香甜而酸辣,清凉而爽口,佐酒下饭皆宜。   玫瑰枣以含糖量极高之密云小枣为主料,洗净后去蒂,拌之以糖桂花煮之,其色紫红而油亮,味奥甜并有浓郁的玫瑰香味。   糖醋酥鱼非野生的小鲫鱼莫属,其味之鲜全在一个“野”字上。仅去其内脏,洗净置于沙罐中,调以葱、姜、蒜、酱油、米醋和白糖,微火焖三数小时,则鳞刺皆酥入口即化,甜酸适口,风味鲜美,实乃鱼中之佳品也。   主妇们制造的“白内”,荤而不腻,与众不同。其名又称“白片肉”或“白煮肉”,本是满族人祭祀及平时常吃的风味菜肴。汉族人亦多喜食之。主料选猪肾尖,切成大块入锅以清水煮熟,泡于汤中,待凉捞出,切成薄片,佐以蒜泥、酱油、韭菜花、辣椒油食之,其味香嫩适口而远胜于炖肉。满族兴盛时,除夕必煮白肉两三锅,除祭祀所用少许外,其余皆赠予亲友及邻居品尝、分文不取而只重在联络感情,盖古之遗风也。   “豆儿酱”与“炒咸什”,是制造颇为繁琐的两道年菜,其名称与内容,已渐渐被人遗忘,而知其做法者,已寥寥无几矣。   豆儿酱之用料,有猪爪尖、薰豆腐干、青豆、黄豆、蚕豆、花生仁、甜杏仁、核桃仁、红胡萝卜丁、腌水芥丁以及葱白、姜片、花椒、大料、酱油、料酒凡十六种,以铁锅或铜锅先后煮之合为一体,熟而不糜为度,贮藏于盆内,凉后凝结得十分筋刀(北京土语,谓食物有韧性),以铁铲切取入盘中,色彩斑斓诱人食欲,味道之美难以言传。如今市场所售之“肉皮冻”与豆儿酱相比,当弃之垃圾筒也。   炒咸什者,即将酱瓜儿、酱萝卜、酱疙瘩等十样咸菜细切成丝,以凉水拔去咸味儿,加香油、芝麻、白糖、香菜芥用火文炒之可也。味道极其清香爽口,亦为满族传与汉族之绝妙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