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打印机多少钱: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1(选修)》 教师教学用书 第五单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2 17:24:58
第五单元 欧洲的宗教改革
单元引言分析
引言主要是概述了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原因、过程和历史作用。
从宗教改革的背景看:一是民族国家的形成;二是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欧洲宗教改革的过程主要介绍了三件有影响的大事:德国的马丁·路德改革、瑞士的加尔文改革、英国的亨利八世改革。最后引言分析了宗教改革的后果:最终瓦解了罗马教廷在欧洲的封建大一统神权统治,建立起新的教派,推动了西欧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本单元有5个学习要点,可分为三个方面:宗教改革的背景──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宗教改革的过程和内容──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引言的学习建议部分,提出了两个建议:一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宗教改革的背景、作用和必要性,学习时要多联系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等历史事实;二是在分析宗教改革对欧洲的影响时,要参考相关的历史地图。
1.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山东省济南第三中学 崔爽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基督教及其分裂;天主教在社会各方面的地位
天主教占据支配地位的原因
探究宗教的作用
分析图片,从图片中发现有效信息
16世纪的天主教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宗教异端
法国“异端”运动、威克里夫和胡司的思想主张
宗教异端的概念和形成原因
情境再现、概括知识
宗教裁判所摧残了进步势力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资本主义萌芽、西欧民族国家发展、文艺复兴冲击了教会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促进了西欧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
要变革旧的意识形态以适应新的经济基础的要求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西欧向近代过渡。
难点
宗教异端运动形成的原因和作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宗教改革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异端”运动;西欧向近代过渡。中世纪的西欧,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占绝对支配地位,但到宗教改革以前,天主教的神权统治已成为中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巨大障碍,各地宗教“异端”运动不断,天主教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场旨在摆脱罗马教皇统治的宗教改革运动在西欧兴起。由于本课内容偏重理论分析,学生掌握起来难度较大,学习对一些难点问题要适当补充一些材料,增加一些感性认识;要把课本中的几个重要概念给学生解释清楚。
第一目“天主教的神权统治”
本目以时间的发展顺序,分别叙述了基督教的起源、发展和分裂;天主教势力的扩大,到13世纪初占据了西欧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支配地位。
(1)基督教的发展
天主教与东正教、新教是现在基督教的三大派别;而基督教又是与佛教、伊斯兰教并列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比较复杂,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其发展的大致脉络,学生只要了解了课本内容就可,不要补充过多的课外材料。可以理出这样一条基本的线索:公元1世纪产生;4世纪初期定为罗马帝国的国教;11世纪分裂为东西两部分──东正教和天主教;13世纪初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2)中世纪天主教神权统治地位的确立
这一部分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讲课时要给学生分析透彻。课本主要介绍了天主教进入全盛的原因和表现。主要原因有:中世纪天主教加强对教会的整顿,和封建王权争夺势力,组织“十字军东征”,加之欧洲封建王权衰落,使欧洲的天主教会占据了支配地位。主要表现在:
经济方面,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各国土地的1/3,甚至更多。教会通过地产的收入、向民众征收“什一税”、兜售“赎罪券”,搜刮钱财。建议学习时列举以下几个数字进一步说明其疯狂的掠夺:16世纪初,罗马教廷每年从德国榨取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德国钱币名称),这个数目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年均收入高出好几倍,等于1497年德皇所征税额的21倍。
政治方面,一方面天主教建立了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罗马教皇高高在上,下面有红衣主教、大主教、主教、神父等。另一方面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教会不断地干涉各国的政治权力。建议教学时通过课本提供的“卡诺莎晋见”等图片和文字来说明,各国的封建王权屈从于教权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教皇不仅掌握着教会的最高行政权和司法权,还可以裁决各国俗界的纠纷,任意废止各国的世俗法律,甚至决定各国皇帝和国王的废立。
在思想文化领域,教会占据着意识形态领域的统治地位。它垄断所有的教育、文化和舆论机构,成为封建统治阶级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在社会生活方面,中世纪西欧的天主教国家几乎人人信教,都是天主教徒,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14、15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渐趋衰弱,近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天主教会所宣扬的“原罪”说和“救赎”理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加上教会弊端丛生,如买卖圣职、出售“赎罪券”、崇拜圣物、教会上层的腐败堕落等,使得教会与各个民族、国王、贵族以及教会内部上下层之间的矛盾激化。
第二目“宗教‘异端’”
随着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资产阶级开始了反封建斗争,人们进行反封建斗争主要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教材主要介绍了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和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
建议首先设问:为什么西欧早期的反封建斗争采取了宗教“异端”的形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1)中世纪的西欧各国,几乎人人都是天主教徒,人们从生到死都和天主教会发生密切的联系,他们的思想和行动都受到天主教会的严格控制,新兴资产阶级还找不到更为先进的思想武器来批判封建主义。(2)当时欧洲资本主义还不很发达,资产阶级力量比较弱小,他们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在反封建斗争中,他们不得不借用宗教的力量。等到18世纪,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便抛开宗教的外衣,打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旗号,掀起了宣传资产阶级理想的启蒙运动。(3)是由新教本身的特点决定的。加尔文教否定罗马教皇的权威,主张建立民主的教会,这些思想和资产阶级早期的反封建思想相吻合,因而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学习各地“异端”运动的过程时,由于派别众多、主张各有异同,掌握起来困难较大,可以概括出以下几个观点:现存的封建统治秩序和罗马教会都是魔鬼创造的;揭露了教会的奢侈腐化;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没收教会的财产;《圣经》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教权服从于世俗的权力。
(1)法国南部的“异端”运动
在各派异端学说中,规模较大而且影响较深远的是法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阿尔比派。他们以法国南部的阿尔比城为中心开展活动,盛行于12~13世纪。该派教义主张善恶二元;反对天主教的仪式和组织,不承认教会的权力,谴责教会聚敛财富。其中又分为两个教派:一为华尔多派,一为纯洁派。华尔多派反对教会的奢侈生活,反对教会拥有财产,提倡简朴的生活,主张平均贫富。纯洁派则认为封建秩序和教会都是罪恶的化身,教皇是魔鬼的代理人,主张教徒以自身的纯洁来同罪恶划清界限。教材主要介绍了纯洁派的一些主张。阿尔比派思想在人们中传播迅速,引起教会的极大恐慌,遭到教会的镇压。
(2)英国人威克里夫的“异端”学说
约翰·威克里夫是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他提出了激进的教会改革主张。他怀疑教会财产的正当性,提出应由国王没收的主张;否认教皇拥有教会的最高权威;批驳对餐礼的传统解释;认为《圣经》才是高于教会和教士的最高权威。为了便于更多的人直接阅读《圣经》,他首次把拉丁文《圣经》完整地译成英文。威克里夫的改革思想和实践拉开了基督教会内部改革的大幕。15世纪,约翰·胡司所倡导的捷克教会改革运动就是从威克里夫的思想中汲取了大量的养分。
(3)捷克人胡司对教会的批评
在欧洲各国的早期宗教改革中,捷克胡司的宗教改革活动影响最大。胡司是捷克布拉格大学教授,历任神学系主任、校长。1401年受神父职,次年起兼任布拉格伯利恒教堂教士。他受英国宗教改革家威克里夫思想影响,提出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他反对天主教会盘剥捷克,严厉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反对教会占有土地,要求取消教会地产;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认为主礼教士和教徒是平等的,他们在弥撒仪式中应同领象征圣体的面饼和象征圣血的葡萄酒,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和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要求教会的权力服从世俗统治的权力;主张用捷克语举行宗教议式,还将《圣经》从拉丁文译为捷克文。胡司的上述宗教主张得到了捷克农民、市民和下层贵族的普遍支持,但却引起了罗马教皇和德国天主教会的仇恨。1414年康斯坦茨宗教会议诱骗胡司到会,将其逮捕。次年7月以异端罪用火刑处死。胡司之死激起了捷克人民的极大义愤,由此而引发了捷克人民长达15年之久的胡司战争。
(4)宗教“异端”学说对宗教改革产生的影响
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三目“向近代过渡的西欧”
14~16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的过渡,开始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了巨大的冲击。本部分主要介绍了16世纪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推动。这一目是本节课的重点。
(1)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首先课本介绍了西欧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海外贸易和殖民活动。课本还叙述了西欧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时间:14~16世纪;地点: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以及西欧其他的一些城市。讲解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回忆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定义和相互关系,指出当新的经济基础产生后,作为旧上层建筑的天主教会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如天主教会把从事商业贸易和发财致富说成是堕落行为,严重阻碍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及天主教受到的挑战
中世纪时,天主教之所以势力空前强大并占据支配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封建割据严重,王权弱小。14、15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各国统一的国内市场逐渐形成,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开始兴起,他们不满教会的盘剥,希望建立强有力的国家政权,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参与海外竞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想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加强中央集权。到15、16世纪,西欧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先后形成为统一的民族国家,并且出现了以专制君主为核心的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德国虽然分裂成许多诸侯国,但一些大的诸侯国也建立了君主制度,向集权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就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控制之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天主教会对西欧的控制受到挑战。
建议学习时,教师对西欧中央集权的制度的发展情况作一简单的介绍,这样不但有利于学习本节内容,而且对于更好地理解新航路开辟、英法资产阶级革命、德意志统一不无益处。讲解时可以和中国的专制主义制度进行一下对比。
(3)兴起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出现
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进行揭露和批判,宣传个人的自由、平等和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著名的人文主义者伊拉斯谟在1503年发表了《基督的战士手册》,强调信仰发自内心,而不在于外在的礼仪。1509年他撰写《愚人颂》,对教皇和上层教士进行了辛辣的讽刺,这些对天主教会的统治形成巨大冲击。而在阿尔卑斯山以北,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并传播开来,结果人们发现当代天主教会对于基督教教义所作的解释及天主教会的整套组织制度及仪式,与《福音书》中的记载大相悖谬,从而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
建议在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尽量少用理论分析,多用史实说明。如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是怎样讽刺教皇和教士的?对神权统治有什么影响?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设计方案一  教学互动
关于“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一目的教学。学习这一部分时,要围绕着“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一线索进行。首先让学生知道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什么?天主教是怎样产生的?主要教义是什么?可采用学生先讲,教师进行补充总结的方法,目的是使学生对天主教会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关于中世纪天主教会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地位,是本节的重点之一。依据新的教育理念,具体的历史现象、史实,比抽象的历史理论和脉络对学生的影响更大。教材提供有2张图片《兜售免罪券》《卡诺莎之辱》,反映了天主教会对人们的搜刮掠夺和教权高于世俗政权的现实。在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建议让学生搜集整理天主教堂的有关资料和图片,现今世界上的最著名教堂有哪些?建筑样式可分为哪几种风格?最后结论:中世纪天主教影响无处不在。
“宗教‘异端’”一目。什么是宗教“异端”?欧洲早期的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为什么大多采用宗教“异端”的方式进行?这是本框题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如果学生思维难度较大,可以采用师生之间启发和相互讨论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忆上一框题的内容,突出教会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方面的支配地位及后果,来回答问题。关于中世纪宗教裁判所的情况,教材中没有作过多的讲解,为了让学生了解教会的残酷性,可以用计算机显示《宗教裁判所审讯条例》的部分内容:“被告人如不承认‘罪行’,就反复用刑拷问。一切有利于被控告人的证词都不能成立。被告可以不经审判便予处死。被告认罪之后,如又否认,即不在审讯,予以烧死”。对于教材中法、英、捷克三次“异端”运动的学习不要平均用力,可就其中的一次运动进行重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这些异端派别虽然都被镇压下去了,但在天主教的历史上起了改革先驱的作用。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一目。这一框题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这里要明确一点,宗教改革并不是要废除宗教,而是改变天主教一些教义,使各国的教会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隶属于本国的新教会。首先让学生阅读教材,回答:14~16世纪的西欧生产方式有哪些进步?阶级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有何影响?中世纪的神学垄断地位是怎样开始被打破的?然后教师进行比较系统的讲解,建议讲清这样一个思路和逻辑关系:14~16世纪西欧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资产阶级、新贵族出现,→需要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作支撑→15、16世纪英、法、西班牙顺应时代要求,逐渐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独立于世俗政权之外的天主教会成为中央集权发展道路上的严重障碍,把教会置于王权的控制之下成为时代的要求,宗教改革开始。
设计方案二  问题探究讨论法
课前安排讨论的问题: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反封建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并用文献资料加以说明。课堂上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教师只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学生分为两组,讨论中比较哪一组提出的观点多、搜集资料丰富、分析资料透彻到位。主要观点如下:
1.天主教会是最大的封建主,剥削重。举例可参考教材分析部分。也可以利用课本【历史纵横】中提供的文字、图片资料。
2.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利用教材上的图片《卡诺莎晋见》。
3.一个人时时、处处受到教会的束缚,统治残酷。见教学案例一和教学设计一“宗教‘异端’”部分。
4.教会贪婪腐化,教士淫逸奢侈。
5.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摆脱罗马天主教会的控制,建立民族的国家,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和各国君主的希望。
6.在宗教改革之前,反对宗教神权的斗争已经开始,包括文艺复兴运动、欧洲范围的宗教“异端”运动。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学习天主教会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无处不在时。可以安排学生课外搜集有关教堂的资料,通过教堂看历史。设计这样一些问题: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教堂?本地有哪几处教堂?基督教堂有几种建筑风格?可以在课堂上展示世界上著名教堂的图片。向学生明确:(1)教堂星罗棋布,证明天主教对人们的生活影响大。(2)众多的教堂反映了历史上的建筑艺术。(3)教堂建筑大致可分为两种建筑风格:罗马式,以其坚固、敦厚、牢不可破的形象显示教皇的权威,如意大利的比萨教堂;哥特式,采用尖塔式装饰,以其高耸入天与上帝接近的感觉,控制人的精神感情,如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法国的巴黎圣母院。
案例二  向近代过渡的西欧这一框题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这样的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与之相适应。
14~15世纪的西欧,生产力有了迅猛发展,新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作为上层建筑的思想文化、宗教也随之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范围内展开。
案例三  学习完课本内容后,可以让学生讨论问题“为什么中世纪后期西欧的反封建斗争矛头直指天主教会?”这是一个思考空间非常大的问题,同时也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小结。请参阅教学设计二部分。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当时,欧洲人民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斗争都以宗教“异端”的形式出现,请思考一下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何在?
解题关键:西欧中世纪后期经济社会状况。
思路引领: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罗马教皇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
答案提示:教会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教权高于王权;教会的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一个人从生到死,深受教会的束缚;处于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的资产阶级本身的力量比较弱小,无力通过大规模的革命手段实现自己的愿望。
【研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简述中世纪天主教对西欧的统治。
解题关键: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阻碍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思路引领: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社会生活几个方面分析
答案提示:确立了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统治。经济上,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政治上,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思想文化上,垄断了文化、教育、艺术等意识形态;社会生活方面,天主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一个人从生到死都离不开教会。
2.简述“异端”思想的历史作用。
解题关键:促进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思路引领:分析“异端”思想的内容,如揭露教会的腐败;改革宗教仪式;废除教阶制度等。
答案提示:宗教“异端”思想,对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提出了有力的挑战,反映了市民阶层争取政治权利、发展工商业经济的要求和改革教会的愿望,对16世纪欧洲的宗教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学习延伸
阅读上述材料,分析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解题关键:天主教会维护封建制度,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思路引领:教会本身就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它是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答案提示:16世纪的天主教是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罗马天主教会是维护西欧封建制度的中心;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了神圣的灵光;教阶制度具体体现了封建的等级制度;教会本身就是最大的封建主。要促进社会的进步,就要推翻封建制度,而天主教会又是封建势力的代表和维护封建制度的重要力量。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马丁·路德改革的背景和实质。
难点
马丁·路德改革的内容和实质。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16世纪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改革的社会背景、主要内容和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是德意志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一场政治运动,他的改革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由于本课涉及的宗教问题理论性较强,对学生而言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建议教师精讲一些概念,如赎罪券、“因信称义”、“教随国定”、新教等,并组织学生讨论、分析,逐步深入探究宗教改革的实质,为下一课理解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打下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一段文字构成的,讲述了两个问题:一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16世纪的德意志经济发展,政治分裂,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神权统治与经济豪夺是各种社会矛盾的焦点。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二是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德意志成为宗教改革的策源地。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斗争矛头指向什么?为什么?问题二、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如何?谁首先举起了宗教改革的大旗?通过提问使学生对本课内容有初步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导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九十五条论纲”
教材系统讲述了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原因,说明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宗教改革之所以爆发于德国,是由于德国存在特殊的经济政治情况。
(1) 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德国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
15~16世纪,德意志的纺织、采矿、印刷、造纸等工业都有显著发展,虽然封建经济仍占统治地位,但在矿冶、制革等手工业部门中也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商业相当繁荣,从东方运到意大利再转往北欧的商品,需要从德意志过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经营对外贸易。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意志的工商业中心,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经济的分散又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而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对德国的勒索和搜刮。从公元11世纪开始,罗马教皇和西欧封建世俗王权之间展开了长达两个多世纪的激烈斗争。随着法国、英国、西班牙等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盛极一时的罗马教皇势力在这些国家里迅速衰落。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只有四分五裂的德国和意大利仍然由罗马教会牢牢控制。这种情况下,教皇将原本由整个西欧承担的经济重负全部转移到德国和意大利两国人民的身上。
(2)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主要原因)
在经济上,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占据了全德三分之一的土地,许多高级教士本身就是拥有领地的封建贵族。教皇利用德意志的分裂和软弱,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这一时期德意志的白银产量很高,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也成了被教会榨取最严重的地区,素有“教皇的乳牛”之称。这种搜刮,既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也不利于封建统治的财政收入。而教廷从德意志榨取的财富,归根到底都来自广大劳动人民的血汗,所以更恶化了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罗马教廷为了控制德意志的政治,竭力维持其分裂割据局面。因此,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和宗教矛盾交织在一起,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德意志和罗马教廷的矛盾成为一切矛盾的焦点, 天主教会引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普遍憎恨。摆脱罗马教廷的桎梏,建立促进民族复兴的本国教会,成为德意志各阶层的共同要求,也是德意志资本主义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建议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的内容,加强学生对德意志分裂状况的感性认识。
(3) 马丁·路德立志改革
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和领袖。青年时代的路德,系统地学习了天主教神学,研读了圣经, 1511年,路德受修道院的差遣朝拜罗马教廷,目睹了教皇和天主教会的腐朽糜烂,使他对教会的说教越来越感到怀疑,萌发了改革德意志宗教的思想。1512年,马丁·路德获神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维登堡修道院的副院长和维登堡大学神学教授。他利用大学的图书馆潜心研读《圣经》,从《圣经》中悟出了“信仰耶稣即可得救”的道理,已经初步在思想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立志要通过改革,实现民族复兴。
(4)教皇兜售赎罪券,马丁· 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教皇利奥十世以维修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为名,派人到德意志兜售赎罪券,这成了宗教改革导火线。天主教认为,世人“犯罪”后,就失落了上帝的宠爱,只有悔罪做善功以赎罪,才能获得“免罪罚”。因耶稣钉在十字架上所立的功劳无限,加上圣母和其他圣徒们的多余功劳,形成了教会的“功劳宝库”。个人能力有限,所做善功不足以完全补罪,教会可以从功劳宝库中取而赠之。教皇和主教就以此对教徒施行“大赦”。14世纪以来,这类“免罪罚”的方式,逐渐演变成出售赎罪券的方式来进行。当时教皇特使宣称,只要购买赎罪券的钱一敲响钱柜,灵魂即刻应声升入天堂。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以惊人的勇气在维登堡教堂门上贴出了《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简称“九十五条论纲”,就赎罪券问题提出异议,要求进行争辩。他在论纲里说:教皇无权免罪,他只能宣示和确证上帝对罪愆的赦免;当钱落入钱箱丁当一响,贪婪和爱财的欲念就会增加;基督教徒凡诚心忏悔者,不用免罪符也可以赦罪免罚。他还指出,符券贩卖者们关于免罪之道所作的胡乱宣传,会影响人们对教皇的尊敬,比如说,人们会问:既然教皇比当代最富有的人还富有,为什么他不拿自己的钱财来修缮圣彼得大教堂,而要用贫苦的信徒们的钱财呢?路德提出论纲的时候,并没有公开反对教皇,也没有想到要发动大规模的改革运动,但实际上论纲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所以,论纲尤如“放出闪电”传遍德意志,在德意志引起广泛讨论,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接着在西欧引起强烈的反响,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部分诸侯也支持路德,罗马教廷对路德恨之入骨。1520年10月,教皇下诏书,勒令路德在60天之内悔过自新,否则将开除他的教籍,路德面对威逼利诱毫不动摇,在拥护者的赞美声中把教皇的诏书付之一炬。在1521年的帝国会议上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也极大地鼓舞了德意志和西欧各国的人民,他们更加崇敬路德,也更加向往宗教改革。可以说由路德点燃的宗教改革之火在西欧各国已成燎原之势。
本目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也是理解本课内容的关键。建议教师用提问方式,提出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可以设计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哪些基本条件?16世纪初,德意志的经济状况如何?问题二、罗马天主教会是如何对德意志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对德意志有何影响?问题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什么?开始标志是什么?“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有什么意义?问题四、你认为改革家应该具备哪些意志品质?马丁·路德是否具备这些品质?请举例说明。然后组织学生阅读、讨论,逐个解决问题,使学生明确16世纪初,德意志经济有了显著发展,在一些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但是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德意志经济的分散影响了政治上的统一,而政治上的分裂便利了天主教会对德意志的勒索和搜刮,所以摆脱教会的压榨和束缚,建立民族教会,是德意志各阶层的普遍要求,也是德意志资本主义必不可少的条件。通过以上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1520年马丁·路德连续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等一系列文章,系统的阐发了自己的宗教改革主张。
(1)“因信称义”
中世纪教会力图垄断拯救灵魂的权力。它提出上帝不与有罪之人交往,人要获救必须借助教士的中介作用。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理人,掌管着拯救灵魂的大权,教会甚至禁止一般基督徒阅读《圣经》,惟有教皇才有解释《圣经》的权力。马丁·路德神学思想强调“因信称义”:灵魂得到拯救的人在上帝面前被称为“义”,要想称“义”,即灵魂得到拯救,不在于遵守教会规条,不在于本人的善行所积下的功德,而在于上帝的恩典和个人对上帝的信仰。他认为一个人应该通过虔诚的信仰来获得免罪,达到“灵魂得救”,而虔诚的信仰来自崇敬上帝和对于《圣经》的心领神会;他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和上帝交往,不须通过教会和教士的媒介;否认需要履行种种“圣礼”,即教会规定的一套繁缛的礼拜仪式、朝拜圣地以及向教会输赠等“善行”,来实现自己的信仰。因此,他主张减少教堂和修道院,简化宗教仪式,七项圣礼中只剩洗礼、圣餐两项。这样,曾经是人类救赎中必不可少的教皇、教会、教律,面对信仰的权威,便都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思想主张。他的主张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建立“廉价教会”的要求,符合新兴资产阶级进行原始积累的需要。
(2)《圣经》是人们信仰惟一的神圣权威。
既然“信仰耶稣即可得救”,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这种信仰呢?马丁·路德认为信仰的惟一依据是《圣经》,每个教徒都应该阅读《圣经》,并完全可以对《圣经》的含义作出个人的价值判断和理解,这是一种信仰自由的权利。人人在上帝与《圣经》面前都是平等的,根本不需要教士和教会作为中介。这种观点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要求自由、平等的愿望,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1522年,他将《圣经》由希腊文和希伯来文译成德文。德文《圣经》的出版发行,不仅使人们何以直接领悟上帝的语言,而且还在被方言分开的德意志各邦地区规定了一种被所有的德意志人都运用的语言,为德国语言和文字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海涅认为马丁·路德对《圣经》的翻译是“创造了德语”。他的翻译为人民提供了对抗天主教会的思想武器,有利于宗教改革的拓展。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他译的《圣经》也促进了德意志民族语言的发展,这种统一的语言成为联系德意志各邦的重要纽带。
(3)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高于教权并支配教权,建立本民族教会。
1520年8月,他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在信中痛斥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专横、掠夺,主张君权神授,呼吁世俗君主建立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企图以民族的世俗权威取代凌驾于国家之上的神权。他认为基督教贵族“应该发号施令,从此不准任何俸禄再落入罗马手中,并且以后一切委任都不得从罗马领受,所有的教士职位都应该脱离那暴虐的教皇,并且要恢复地方主教的职权”。他另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这些内容的实质是使德意志民族从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彻底摆脱罗马教廷的控制,加强王权,实现国家统一,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本目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建议教师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历史纵横】和【学思之窗】的内容,通过对“因信称义”概念的解释、路德思想与天主教会说教的比较,来理解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突出重点即可,不宜展开或过多补充材料。关于宗教改革的实质,教材没有明确的表述,如果学生能力较强,时间充分,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第三目“马丁·路德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
(1) 推动了广大民众的反封建斗争
马丁·路德反对教会的一系列举动,固然得到广泛拥护,但是不同的阶级和集团却是根据其不同的利益来支持宗教改革的。除了皇帝、高级教士、部分诸侯和掌权的城市贵族反对改革以外,在要求改革的势力当中很快就分裂为两个集团。以路德为代表的温和派倡议建立新的教会,主张教会脱离罗马控制,取消复杂、森严的教阶制,取消繁缛的礼拜仪式,把教会土地收归国有。但路德反对暴力,主张和平发展,消极抵抗。他的宗教改革主张,不包含社会改革的要求,它代表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工场主、小贵族和部分诸侯的利益。马丁·路德所领导的宗教改革,客观上有反封建的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满足人民的要求。随着宗教改革的深入,闵采尔领导农民和平民掀起了新一轮宗教改革。闵采尔也主张信仰得救,但他认为信仰就是人的理性,号召用暴力手段实现社会变革,建立人人平等的“千年天国”。1524~1526年,德意志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战争遍及德意志的大部分地区,全国大约有2/3的农民参加了斗争。在农民战争中,教会的寺院、教堂被捣毁,教会财产流失,教士的威信扫地,农民战争动摇了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的统治地位。马丁·路德明确反对农民战争,要求人民服从政府。诸侯是唯一从农民战争失败中得到好处的集团,他们加强了对农民的剥削,并夺取了天主教会的财产,在政治、经济和宗教上的权势都大大加强,德国的分裂割据状态更加加剧了。
(2) 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
宗教改革后,德意志东北部的萨克森、普鲁士等地的诸侯国成为路德派新教国家,并乘机夺取天主教会的财产,同天主教诸侯抗衡。信奉新教、旧教的各诸侯国发生了多次战争。1555年,经过长期战争,双方缔结了奥格斯堡条约,确立了“教随国定”的原则,即各诸侯国有权决定自己臣民的信仰。从此,路德创立的新教派在德意志的广大地区取得了合法地位,并且传播到德意志以外的一些地区。
(3)为欧洲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
马丁·路德首先确立了与罗马教廷说教不完全相同的基督教派,严重冲击了罗马教廷的神权统治。基督教世界出现了分裂,出现了更加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资产阶级利益要求的新教。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还为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改革开辟了道路。发生在德国的这场改革很快波及了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先后创立,形成了基督教三大新教教派。
本目内容有两个难点:一是对闵采尔农民战争的理解;二是新教出现后,基督教的构成体系。第一个难点,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理解闵采尔农民战争对天主教会在德意志统治地位的动摇作用。第二个难点,建议教师以图示的形式帮助学生总结,理解新教的概念。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关于“九十五条论纲”一目。
“九十五条论纲”是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表的?它的发表有什么意义?导入本目学习。
用Powerpoint出示照片或插图:《马丁·路德的照片》《赎罪券》和马丁·路德与教皇代表辩论的插图,在教学过程中交叉使用。关于德意志宗教改革的社会背景和原因的学习,给学生提出以下问题:问题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哪些基本条件?16世纪初,德意志的经济状况如何?是否具备这些条件?问题二、罗马天主教会是如何对德意志进行政治控制和经济掠夺的?对德意志有何影响?问题三、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导火线是什么?开始标志是什么?《九十五条论纲》的发表有什么意义?问题四、你认为改革家应该具备哪些意志品质?马丁·路德是否具备这些品质?请举例说明。然后组织学生阅读,并分组讨论,逐个解决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指导,帮助学生归纳和理解,认识德意志宗教改革的必然性、必要性和直接原因,让学生感受马丁·路德大无畏改革家的意志品质。
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目。
首先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基石和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并解释“因信称义”的内容,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了解基督教教义中的“原罪”概念。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本目的全部内容和【学思之窗】,用课本上的有关内容帮助学生从教义和教会组织两个方面,理解马丁·路德思想与教会说教的不同,再结合改革背景理解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关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统治的冲击”一目。
指导学生阅读本目内容,给出几个思考问题:问题一、闵采尔农民战争有什么作用?问题二、马丁·路德译的德文《圣经》有什么意义?问题三、什么是“教随国定”的原则?有什么意义?问题四、什么是新教?在学生阅读、回答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农民战争、路德教取得合法地位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宗教改革的影响三个方面,说明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对德国和对欧洲的影响。
2.教学案例
案例一  导入本课学习时,用问题导入:中世纪西欧天主教的地位如何?请同学们根据上一课内容回答。教师总结说明:中世纪西欧的罗马天主教会是封建主阶级的精神统治工具,也是西欧各国最有势力的封建主,政治上凌驾于王权之上,是西欧各国实现政治统一的障碍;经济上,教会的专横、腐败、对人民的搜刮,激起了社会各阶层的不满,各国都要求摆脱天主教会的控制,改革天主教。那么,宗教改革开始于哪个国家呢?为什么?由此导入本课引言。
案例二  在分析马丁·路德所具备的改革家的意志品质和性格时,出示马丁·路德的照片。马丁·路德是德国16世纪的宗教改革家,开创了德国近代历史的新纪元。他学识渊博,又有坚强的毅力和非凡的胆识、气魄。这使他具备了一个改革运动领导人的气质。德国著名诗人海涅在他的著作《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中,有一段对路德的最著名的评论,海涅写道,路德“在我们的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故而德国人的所有优点和弱点在他的身上非常出色地结合在一起”。“他是这个时代的喉舌和刀剑。……一个冷静的有学问的词语制造者和一个有灵感的陶醉于上帝的先知,他呕心沥血地工作、来研究他的费劲的教义上的特点,而在晚上他则拿起长笛,凝视天空的星星,把乐曲和对神的敬畏融合在一起”。他的性情和风格在他的宗教改革中是非常显著的。
案例三  解释新教概念时,用图示。德意志的宗教改革很快波及欧洲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在路德教派取得合法地位后,欧洲又先后出现了加尔文教和英国国教等新教派。基督教世界分裂了。当今世界三大宗教的结构体系是怎样的呢?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马丁·路德的思想同教会的说教有什么冲突?
解题关键:理解“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从教义、教皇和教会组织的作用两个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提示:马丁·路德宗教思想的核心是“因信称义”,他认为人的灵魂得救,要靠个人对上帝的虔诚的信仰,信仰得救,《圣经》为人们信仰的惟一权威和依据,—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信仰上帝,与上帝直接交往才是正道。这同天主教的传统说法,即主张只通过教会和教皇才能赎罪,必须靠繁缛的宗教仪式才能使灵魂进天堂是根本相反的,这种论点对教皇和天主教会是一个沉重打击。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有何意义?
解题关键: “九十五条论纲”是宗教改革开始的标志。
思路引领: 从内容和影响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 “九十五条论纲”的内容否定了教皇和教会的权威;激起了德意志民族反对罗马教廷的风潮,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2.简述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
解题关键:“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从教义、教会组织两个方面回答。
答案提示:(略)
(二)学习延伸
阅读材料,联系相关历史事实,分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实质。
解题关键:材料中的核心思想实际上就是“因信称义”。
思路引领:结合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回答。
答案提示: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运动,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解除了精神枷锁。
3.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  山东省实验中学 魏明
一、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加尔文
宗教改革
加尔文及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历史作用;先定论
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以及与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国家兴起的关系
探究欧洲宗教改革对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问题探究
历史比较
通过对宗教改革背景和实质的分析,说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亨利八世
宗教改革
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内容、结果;英国国教
宗教改革
与社会变革
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实质、历史作用;清教运动
问题探究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加尔文宗教改革历史作用、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宗教改革的影响。
难点
先定论、加尔文与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性质、英国国教与清教徒。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的主要内容: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统称为新教。这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沉重打击了天主教的统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本课主要从加尔文宗教改革、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这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的情况。
第一目“加尔文宗教改革”
1.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导入新课时可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出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由此引入本目: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
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马丁·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打出日内瓦和加尔文的投影)先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日内瓦的情况。日内瓦是位于法国、意大利、尼德兰的交通要道。14世纪经济就开始活跃,因而市民阶级在经济、政治上都比较强大。经过长期反封建和反天主教会的斗争,日内瓦终于成为一个独立的城市。
然后介绍加尔文。在对待天主教上,他比路德激进,他企图论证新教在教义上比罗马教会更接近古代基督教的思想。他用“因信得救”来反对中世纪基督教的等级观念,用“因信得救”来取消教皇、主教、神父统治人民的权力。1536年接受日内瓦宗教改革领袖之邀,从此留在日内瓦开始了一场宗教改革运动。
最后教师结合课本把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做概括三点: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
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他发表了《基督教原理》,系统阐述了他的新教思想,为宗教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日内瓦的宗教改革领袖和市政工作的领导人,他采取了一系列新教改革措施:取消天主教的主教制,建立共和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只保留洗礼和圣餐;改组市议会,建立日内瓦政教合一的政权体制,使日内瓦成为加尔文归正宗的坚强堡垒。
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重点介绍“先定论”,指出这一思想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拿先定论来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他说:“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 一个被上帝拣选的人,内心必然充满了对上帝真诚的信仰,肯定会为了上帝而努力勤奋地劳动,过一种纯朴节俭的道德生活。加尔文则把人的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的意义,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他认为在发展生产,聚敛财富方面越成功的人,便是为上帝增加了更多荣耀的人,也一定是为上帝所拣选的人,也就能够成为社会上越受尊重的人。
加尔文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加尔文教派主张发财致富,支持商业和高利贷,崇尚节俭、主张克制欲望,鼓励积累资金。据说,这一切都是为了上帝,为了灵魂的得救。
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这个教派改革教会组织,由教徒选举长老和牧师,共同管理教会;各地教会成立联谊会,领导教务,使教会组织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日内瓦市民上层在夺取政权后,就加紧对市民的控制,强制市民遵奉加尔文编订的《教会信条》、《教理问答》,连生活方式、娱乐等都加以干涉。加尔文在日内瓦工作二十余年,帮助日内瓦市建立加尔文教派的神权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也同样镇压异端,判处异端死刑。
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加尔文宗教改革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英文版导言中对加尔文给予了充分肯定。(见“资料与注释”部分)
第二目“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可从16世纪英国政治、历史现状以及宗教改革运动如何被引发来介绍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总背景。
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国王,这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自从14~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人开始了潜心发展自己的民族国家的历程,特别是1485年开始的都铎王朝。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1509-1547)和伊丽莎白一世(1558-1603),他们两位的统治时代正是16世纪宗教改革的时代,而英国宗教改革的序幕便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
从历史上来看,英格兰从来没有像德意志那样,深深卷入欧洲和教皇政治的旋涡,因而不像德意志人那样对腐败的罗马教会抱有强烈的道德义愤和民族仇恨。重现实、重实际的精神性格使英格兰人不比德意志人那般热衷于内心的信仰或体验。所以,当亨利八世开始宗教改革时,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并且在宗教改革运动中受新教影响,主要是受加尔文教的影响。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西班牙阿拉贡公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姨母凯瑟琳,她成为亨利八世的妻子,为他生了6个孩子,但只有女儿玛丽一个长大成人。亨利八世很为王位继承人伤神,于是,向罗马教皇提出与凯瑟琳离婚。教皇慑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压力,拒绝了亨利八世的离婚请求。结果,愤怒的亨利八世便开始了对抗教廷的活动。当时的欧洲在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反教皇的情绪已经颇为普遍。亨利八世决定利用人们对教会的不满,加强自己的统治。
最后依据教材把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概括为: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三点。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1532年,国会根据亨利八世的要求,通过了一系列法令,规定未经国王许可,神职人员不得向罗马教廷交纳首年贡俸,禁止国民向罗马教廷上诉一切案件。1533年在由国王亲自任命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主持下,法庭正式判决亨利八世与凯瑟琳的婚姻无效,宣布了他与安妮·布琳之间的合法婚姻。被亨利八世的狂妄所激怒的教皇于1533年发布诏书,判决他的离婚无效,并以开除教籍相威胁。亨利八世则针锋相对地发布了一系列对抗罗马教廷的法令,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明文宣告:英王是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在国会和贵族的支持下,亨利八世终于在全国实现了宗教改革。
教师应强调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限于教会行政方面,他确立了国王对英格兰教会的至尊地位,惩处了一批否认国王至上权威的主教和修士,还有拒绝承认亨利离婚合法性的臣民。他把370多所修道院的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使英格兰的修道院势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在这一过程中,一些世俗地主和乡村贵族的财富大为增加,他们因而成为拥护宗教改革的最坚决的力量。并着重指出,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并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结果
建议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历史纵横】,了解有关内容。1553年亨利八世和凯瑟琳的女儿玛丽继位。她从小就是一位天主教徒,憎恨宗教改革,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残酷镇压新教势力,把包括为她父亲主持离婚判决仪式的克莱默在内的数百名新教徒送上了火刑架,因而获得了“血腥的玛丽”之称。她不仅恢复了弥撒仪式和教士独身规则,还说服国会投票表决,使英国无条件地重新效忠于教皇。 1558年亨利八世与安妮·布琳的女儿伊丽莎白继承王位。她虽然从小是一个新教徒,但并没有深刻的宗教信念,她的主要兴趣是治理国家,她不愿意看到由于教派纷争使她的王国分裂。所以,她决定采取温和的政策。基督教会史家沃尔克描述道:“伊丽莎白的感情是彻底英格兰人的,她深切关心英格兰民族的政治和经济抱负,这对她也大有好处。她的这种代表性使许多人跟她的政府和解,这些人若单从宗教信仰考虑本来会遭到排斥的。她把英格兰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是无可置疑的。”伊丽莎白对宗教采取了一种灵活和宽松的政策,对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调和。1563年发布的《三十九条教规》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英国式的和解,也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信仰宣言。教会是新教的,一些信条却模棱两可,能够为天主教徒所接受,此外,也保持了主教的组织形式和一些天主教的仪式。
伊丽莎白是英国历史上极富有传奇色彩的女王。她开创了一种兼收并蓄和宽容敦厚的时代氛围,为天主教和新教在英格兰能够和平共处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英国国教会至此得以最终形成,它发展为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别之一,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同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宗教改革相比,有人这样评价:“英格兰宗教改革的显著特点是它没有产生像路德、加尔文和诺克斯那样杰出的宗教领袖。而且在伊丽莎白统治开始以前,人民群众没有表现出重大的宗教意识的觉醒。推动英格兰宗教改革的是政治和社会的原因。” 正因如此,英国国教缺乏鲜明的思想特色,一切宗教观点的取舍均以是否有利于英格兰国家发展为原则。在伊丽莎白较为宽容的统治环境中,英国文化发展到一个黄金时期,出现了莎士比亚、弗兰西斯·培根、斯宾塞、本·琼斯等一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明星。
第三目“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
1.宗教改革的实质。
指出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它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是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彻底造成了基督教世界不可挽回的分裂,从此,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摧毁了中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欧洲的基督教统一,削弱了中世纪社会的主要制度──基督教会,打破了天国理想和人间生活的截然对立,使虚幻遥远的彼岸建立在世俗的此岸,从而超越了中世纪人的生活观念,这一切都意味着中世纪走向了终点。
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在精神文化方面,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以上帝为一切尺度的信仰主义时代终于在历史的舞台上拉下了帷幕。
最后再着重说明一下对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对英国清教运动的影响。
(1)在英国革命前,英国已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控制。在英王亨利八世时期,英国进行了宗教改革,英国国教代替了天主教在英国的地位。英国国教完全是国王的封建统治工具和精神支柱。英王是国教的最高首领,所有的宗教事务都围绕着如何巩固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2)16世纪60年代,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应了资产阶级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要求,因此受到英国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欢迎,成为他们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精神武器。
(3)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正是在披着宗教外衣的清教旗帜下发动起来的。
三、教学设计与案例
1.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展示《瑞士日内瓦大学宗教改革者墙》的投影片。
教师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张照片。它是瑞士日内瓦大学后面城堡公园内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又称宗教改革者墙)。它高7米,长100多米,是1909年为纪念宗教改革家约翰·加尔文诞辰400周年而修建的。在碑的正中,有四尊高大的全身雕像,加尔文和其他三位改革者并肩而立;碑的上方,刻着一行醒目的拉丁文大字:“黑暗过去即光明”。它是16世纪加尔文宗教改革使日内瓦作为“新教的罗马”的产物,也是加尔文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运动并做出杰出贡献的见证。
16世纪欧洲爆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首先打破了西欧天主教会一统天下的局面,揭开了向天主教宣战的序幕,接着各国纷纷响应。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并将这场声势浩大的宗教改革运动推向了高潮。那么,在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扩展的情景是怎样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一下本节课的内容。
一、“加尔文宗教改革”一目
1.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通过简单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指出16世纪在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出现了加尔文教、英国国教等新教派。由此引入本目: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
打出加尔文进行宗教改革地点的日内瓦和其肖像的投影片,先简单介绍一下当时日内瓦的情况和加尔文经历,引出进行宗教改革的背景,指出加尔文在日内瓦的宗教改革是继路德宗教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的宗教改革运动。
介绍完后让学生阅读课本内容,让学生概括回答;教师最后把加尔文宗教改革的背景做概括三点:受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受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影响、深入研究《圣经》宣传宗教改革。
2.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
通过谈话法,让学生找出课本中有关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内容,并一一列出:1.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2.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3.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4.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然后重点介绍一下先定论,指出这种思想实质上是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内容通过比较加尔文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主张的异同,来加深对加尔文宗教改革主张的理解。
具体的思路是:让学生通过对知识的探究,学习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第一、寻找比较点是什么。第二、分析比较点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三、分析概括比较出结果。
(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并回答教师总结概括)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
不同之处是: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以后,加尔文的宗教改革随之兴起。路德的神学关怀中人是出发点和目的,通过在个人的虔敬信仰中与上帝直接沟通,而恢复了人的尊严和自主性。而加尔文的神学思想则通过上帝的先定,重新把人的一切又奉献给了上帝。上帝是一切的出发点和目的,人是为了上帝而活着,人在现世中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彰显和荣耀上帝。
路德宣称教徒“因信称义”,十分强调在精神领域里个人信仰在获救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加尔文也宣称教徒“因信称义”,但他更加发挥了“先定说”,在事实上否认了一切自由意志,认为上帝预先的拣选才真正是决定一切的基础。
路德打破神圣和世俗之间的对立,主要在于把上帝放在了人的内心信仰之中,从而使人的精神被赋予了神圣性。加尔文则把人的职业工作、日常生活以及一切世俗劳动,都看作是为了荣耀上帝的崇高目的,使得现实的经济活动也获得了神圣性,从而为资产阶级的社会经济生活提供了神学根据和宗教动力。
最后指出加尔文的主张更为激进,其更激进之处表现在建立民主教会和严厉排斥异己,以及主张国家的民主化与共和化上。加尔文的主张更适应了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影响到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特别对法国和英国的历史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3.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引用恩格斯的一段话(通过电脑或投影打出)“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他的先定学说,就是下面这一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业竞争的世界中,成功或失败不取决于个人的活动或才智,而取决于不受他支配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或行动,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经济力量的摆布;在经济革命时期,当一切旧的商业路线和商业中心被新的所代替的时候,当印度和美洲已经向世界开放的时候,当最神圣的经济信条──金银的价值──也已经开始动摇和崩溃的时候,这种情况就特别真实了。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借助这段材料来说明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概括指出:加尔文教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比路德教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国际性影响。加尔文教义传入英国,成为英国清教徒的宗教信条。日内瓦也由此成为“新教的罗马”。
二、“亨利八世宗教改革”一目
1.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然后由学生进行讨论后,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①英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谁?这和德国、瑞士的宗教改革有什么不同?
②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动机何在?
③是什么原因引发了的英国宗教改革?其实质反映了什么?
(可进行同学分组讨论,分别回答问题,然后由老师概括分析)
在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是国王,是由亨利八世拉开的,这使得英国的宗教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运动。而德国和瑞士宗教改革的人物则是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马丁·路德和加尔文。
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其主要原因不是出于纯洁信仰,而是出于现实政治和国家利益的需要,其动机是维护日益强大的王权。
英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线是亨利八世的一场离婚案。可让学生阅读教材【历史纵横】的相关内容。实质是反映了王权和教权的斗争。
最后依据教材把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背景概括为:资产阶级要求冲破封建神学思想的束缚,要求宗教改革;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思想的传播,社会各阶层反教会情绪不断高涨;日益强大的王权力图摆脱罗马教权的桎梏三点。
2.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
英国的宗教改革比较特殊,请同学们结合课本中内容,找出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在什么地方。
引导学生思考,英国宗教改革的特殊性主要表现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宗教改革由中央政府推动,自上而下地展开,国王在改革中成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领袖,有权任免教职和决定教义。亨利八世成为英国第一位国教最高首脑的国王;二是教会虽不再从属于罗马教皇,但改革没有触动天主教的教义和仪式,英国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通过以上特殊性的比较,指出这种特殊性说明了什么?导致了什么结果?
3.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结果
在某种意义上说,英国的宗教改革是比较保守的,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到伊莉莎白一世时期进一步巩固了宗教改革的成果,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这种宗教改革显然不能满足资产阶级的需要,因此在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于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发动了清教运动,后来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三、“宗教改革与社会变革”一目
1.宗教改革的主要派别和实质。
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有关内容,指出西欧一共形成了哪几个新教派别?各自传播到哪些地区?
投影展示: 路德教派→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北欧(瑞典、丹麦、挪威)、美国
加尔文派→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
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英国(仍是封建教会)
不管各国的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有何种程度的差异,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请同学们结合前面思考学过的知识概括出这一共同点来,并总结出宗教改革的实质。
教师最后指出:尽管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的起因和方式、目的不一样,但都把矛头指向天主教会或者说罗马教廷的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为了进行资本的原始积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没收罗马教会的财产和土地,建立适合资本主义发展的“廉价教会”。这是一个根本点,其产生的影响也与这一点有着密切的关系。
2.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不管各国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如何,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反对罗马天主教会,实质是西欧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进行的一场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斗争。因此,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6世纪的这场宗教改革运动,造成了新教和天主教两派并立,永远结束了罗马教廷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摧毁了中世纪社会的典型特征──欧洲的基督教统一,削弱了中世纪社会的主要制度──基督教会,使中世纪走向了终点。
第二,它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伴随着宗教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和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三,在精神文化方面,正是因为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导致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统一教义的愿望,人们的思想由此得到解放,获得了独立思考的自由,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才能成长起来,从而造成理性真正的勃兴,科学和哲学突飞猛进。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为对象的理性主义时代在欧洲崛起。
第四,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动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传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最后着重说明一下对这场宗教改革运动对英国清教运动的影响。指出加尔文教传入英国后被称为“清教”,因此,教徒又被称为“清教徒”。在清教的旗帜下,集合起一切反对封建制度的人们。作为反封建的斗争的思想武器,清教起到了动员和组织革命力量的作用,因此,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在清教的旗帜下发动起来的。
【本课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由于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变革。而在文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各国宗教改革的相继推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解放的相互促进,推动了一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到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西欧整个社会历史的前进。
2.教学案例
案例一在介绍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扩展时,可用计算机、投影打出三幅历史人物图片进行背景、内容方面的讲解。【加尔文】【亨利八世】 【伊丽莎白一世】
案例二在介绍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时,用投影展示以下材料。结合恩格斯对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的评价(见“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部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和课本的有关内容,说明加尔文宗教改革适应了什么时代要求以及所起到的历史作用。
案例三在讲述亨利八世宗教改革这一目时,教师可以通过请学生阅读教科书中的【历史纵横】相关内容并适当补充材料的方式,把亨利八世到伊丽莎白一世之间的这段英国的完整历史向学生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保持历史的完整性,使学生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来龙去脉,进一步理解英国宗教改革的动机、性质和结果。
四、问题解答
【学思之窗】
为什么说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题关键: 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对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影响。
思路引领:结合加尔文的宗教改革运动的内容、性质论述其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影响。
答案提示:加尔文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加尔文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清教徒革命的旗帜。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1. 试述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及其历史意义。
解题关键: 加尔文宗教改革运动的具体内容及历史意义。
思路引领:结合内容简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的进步性。
答案提示:坚持《圣经》绝对权威,反对教皇权威,主张简化宗教仪式,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主张先定论,宣扬选民或弃民,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作辩护,对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影响极大,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主张选民要有奋斗精神、要具有简朴、诚实、讲信用等高尚美德,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的长老制度,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传播到欧洲许多地区,日内瓦成为“新教的罗马”。
2.亨利八世是如何进行宗教改革的?这一改革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了哪些影响?
解题关键:亨利八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对16世纪英国的社会变革产生的影响。
思路引领:对天主教会、对16世纪英国的政治、经济变革的影响。
答案提示:亨利八世禁止英国教会向罗马教廷交纳岁贡,断绝英国教会在行政和经济上与罗马教廷的关系;规定国王为英国最高首脑,拥有任命教职、召开教会、审查教规的权力;没收修道院财产归王室所有。
摆脱了罗马教权的桎梏,巩固了日益强大的王权,使英国基督教成为英国国教,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天主教会被剥夺的大多财产落到新兴资产阶级手里,对英国社会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英国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不满专制王权,要求建立一个真正适合自己需要的廉价教会,形成清教运动,后来以清教为旗帜掀起了资产阶级革命。
(二)学习延伸
1.探究活动
参考答案:14~18世纪欧洲历史上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尼德兰革命、启蒙运动、法国、俄国、普鲁士、奥地利等封建国家的改革、英国资本主义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重大事件。宗教改革的地位与影响: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早期资产阶级政治运动,其结果是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统治,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它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它动摇封建主义精神支柱的天主教会,使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得以广泛传播,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2.阅读与思考
参考答案:加尔文的宗教改革冲破了天主教会不可动摇的权威,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引起社会风气的变化,反映了早期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加尔文主张建立共和式和政教合一的政权,具有资产阶级民主的形式,对日后尼德兰革命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单元学习小结
一、重要概念简释
【宗教异端】
在古代中世纪时,是基督教占统治地位的派别对异己派别的贬称。中世纪时,天主教会控制着西欧的精神世界,但是,到中世纪后期,仍然出现了不少同教会宣扬的思想不同的声音,这些思想被教会称为异端。例如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斥为“完全不合乎圣经的异端邪说”,遭到查禁。宣传和发展哥白尼“日心说”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
【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首先从意大利起源,然后西欧各国得到广泛传播和高度发展;它以复兴古典文化为口号,发掘、光大古希腊文化,树立起人文主义大旗,反对神权和封建特权,提倡个性自由。它不只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导致了欧洲历史转折、思想解放、学术发达、巨人辈出,开创了人类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光辉时代,使中世纪文明转变成了近现代文明。
【九十五条论纲】
1517年德意志社会矛盾一触即发之际,罗马教皇利奥十世又决定在德意志出售“赎罪券”变相掠夺财富,从而激发了德意志人民的极大愤慨。同年10月31日,萨克森维藤堡大学的神学教授马丁·路德写下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即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贴在维藤堡教堂的门上,要求公开辩论赎罪券问题,他大胆地指出:当金钱投入钱柜丁当作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所以出卖赎罪券是“欺骗”、“捏造”和“宣传的不是基督教的道理”。该论纲公开抨击罗马教皇出卖赎罪券严重违背了基督教的教义,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先定论】
十六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由加尔文倡导,以其所著的《基督教原理》为神学基础。主要内容为:《圣经》是信仰的唯一准则;始祖亚当堕落犯罪后人类的本性彻底败坏,故人类靠自己无法自救;谁将得到救赎,谁将最终沉沦早已为上帝所“预定”。认为终将得救者皆为上帝所预先“选召”者;人们的“称义”只能通过信仰上帝与基督来完成;由于原罪,人不论行为好坏,本身都无法得到改善,故“称义”全由上帝之恩宠由外面赐予,与本人的内在灵性之功能无关。还认为人一旦得到上帝的恩宠即永不失落。
【新教】
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路德教派主要分布在德意志北部和东北部以及北欧、美国等地;加尔文派主要分布瑞士、法国、英国和美国等地;英国国教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主要存在于英国的都铎王朝时期。
二、归纳与总结
【单元内容小结】
资本主义兴起以后,资产阶级除了要在经济上发展自己的实力以外,也必须发展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同时,要与封建势力进行斗争,清除自己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中世纪教会的意识形态的垄断推动了资产阶级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首先开始于德意志。在德意志宗教改革兴起以后,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相继兴起。虽然各国的宗教改革的具体情况有所差异,但在它们之间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打破天主教会的垄断。而罗马教廷势力的削弱和影响的衰微,也导致了天主教会无力维持其精神垄断。这是一场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教会的政治运动,其结果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传播了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使科学和自由的思想成长起来,促进了西欧各国的民族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即将到来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意识方面的准备。
三、历史感悟(略)
第五单元 资料与注释
1.原始资料
伊拉斯莫对天主教会的批判
在幸福方面仅次于神学家们的,是那些一般自称为“虔诚者”的和“修士们”。这两种称呼完全是误称,因为他们之中多数的人尽可能地远远避开宗教,人们不常见他们出现于公众场所。若我不从许多方面来抚慰他们,这些修士们就会非常悲哀。他们被人嫌恶到这种地步,假若谁碰见他们,谁就觉得倒霉,然而他们却十分安然自得。他们不识字,因此他们把不读书本看做是最大虔诚。当他们在教堂中像驴叫似地高声朗诵圣诗时,他们只记住它的词句,并不理解其意义,但是他们以为他们正是把最润滑的香油涂抹于上帝的耳上了。他们之间大多数的人把自己的脏和穷,当做本钱,挨家挨户哀泣乞讨食物。他们闯入旅店、轮船与其他公共运输工具,这对于正规的乞丐大为不利。这些圆滑的人,仅能说明:他们就是用污秽、无知、土气、傲慢无礼来为我们扮演着使徒们的生活。……
他们中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对于宗教仪式虔诚,对于传统的繁文缛节有贡献,给他们一个天国的报酬还不够。他们忘记基督将谴责这一切,而他所规定必须执行的是仁爱的精神。有的修士挺着他的饱食鱼儿的大肚子,有的修士口若悬河地背出一套祈祷词。有的修士计算他的许多斋戒日,向人说明他的肚子几乎要爆裂,是因为吃了一顿清淡的午餐。有的修士做过许许多多的宗教仪式,多到可以把七艘船都装满。有的修士夸耀着说,六十年来他从未碰过钱财,除非他的手指为双重手套所保护。有的修士掷掉了一顶又脏又油的僧帽,即使水手也不会再把它戴在头上。有的修士自称五十五年来他过的是海绵般的寄生生活,总是定居在一个地方。有的修士要证明,因为经常唱赞美诗而使他嗓音嘶哑,独居生活使他变得昏昏欲睡,硬要自己执行的静默使他的舌头变得迟钝起来。
──伊拉斯莫《愚颂》(1509年)
马丁·路德对教会的抨击
他们制造一种理论,竟说教皇、主教们、传教士们,应当被称为“教会阶级”,而君主、贵族、手艺人和农民被称为“世俗阶级”。── 一个多么富于欺骗性的巧妙发明!但是我们无须害怕,理由是这样:所有的基督徒们都是真正地属于教会阶级的。基督徒们中间,只有职位上的分别,并无其他不同。正如圣·保罗所说:我们是一个身子,只在职事上有分别,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别人服务(《哥林多前书》,第12章)。因为我们都是从一位圣灵受洗,接受一种福音,一种信仰──只有这些才能使一个人成为具有精神的基督教品质的基督徒。
因此,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和其余的人并无分别。但是现在他们竟制造了他们是“不能被取消的人物”的说法,硬说一个人一旦成了传教士,即使被革职,还是和普通世俗人不同。他们甚至幻想,他们一旦作了传教士,便永久是传教士。这种欺人之谈,实无任何根据。
如此看来,所谓教士们,无论是传教士、神父,或是教皇,和其他基督教徒并无不同之处,并非自成团体,或是高于其他教徒之上的。只有在关于圣经或礼拜的工作上,他们是高出于众人的,因为这是他们的职务。至于用来保护弱者,惩治坏人的宝剑和鞭子,那是掌握在世俗权力的手中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职务,或是缝鞋,或是打铁,或是耕田。一个献身于宗教事业的人也是如此。每一个人都应该站在自己的岗位上,按照自己的职业,为其余的人服务,所有的人都应该为共同利益而工作,犹如人身各部,互相服务一样。
但是罗马教廷人士们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这就是等于说:无论眼睛怎样痛,但是手不许摸它;一个人不准帮助别人,眼看他走向死亡,也不准加以援助。请问这是否合理?请问这是否合乎基督教义?不是的。一个人越是高贵,别人越有责任帮助他。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任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1520年6月24日)(齐思和译)
闵采尔的言论
请看,高利贷、偷窃和盗劫的主因就是我们的老爷与诸侯们。他们随意霸占:水中的鱼、空中的鸟、田野中的植物──这一切被认为是该属于他们的。然后,他们〔诸侯们〕在穷人中间传布着上帝的训诫,说道:上帝命令──勿盗窃呀!可是他们对这禁令认为自己不负遵守的义务。因此,他们压迫所有的老百姓,破坏、抢劫穷苦的农民、工匠和整个世界。如果有任何人从他们那里拿去哪怕微乎其微的小东西,那么,他们就把他送上绞刑架,而说谎博士〔暗指路德〕就附和说,“阿门”老爷们自己有罪过,所以穷人变为他们的仇敌。他们既不愿消除愤怒的原因,他们怎样能够指望着安宁的幸福呢?我说这样!为了这种类似的说法,人家叫我叛徒。听凭吧!
──闵采尔(耿淡如等译,录自《世界中世纪
史原始资料选辑》,第160~161页。)
德国学者对马丁·路德的介绍
路德所说的耶稣基督的教义,与他讲的称义教义是同一回事。基督的教义就是所有基督教知识的要义,是基督教与其他一切宗教相区分的最关键因素。我们全部智慧、拯救和福祉全都取决于它。基督教一切的确定性都依赖此教义。它是标准,用以判断一切教义和生命问题。整个基督教信仰的成败也凭藉此教义。路德能把这两条教义说成是一回事,这表明它们在他神学中结合得十分紧密,是互相依赖的。鉴于对基督的信,因信 称义的教义并非是次等的,或是一种新因素;正相反,确切地说它就是此信仰本身,要以极其严肃的态度去理解它,并把它与人类的拯救问题相连。……
路德使用“使称义”和“称义”这些词不止一种含意。从开始,称义最常指的是上帝宣布人为义的审判[Justum reputare or Computare]。而在其他地方,该词意味着使人本质上成义的完整事件(路德也在保罗的《罗马人书》第5章中发现了此用法),即,既包括义的转归,也包括人确实成义。在这含意上,称义在尘世始终是不完善的,要到世界末日才会首次完成。在此含意上,彻底的义是末世论意义上的现实。不可能使该词的双重用法与路德早期的及后来的神学相互关联;他常同时在这两种意义上使用“称义”,有时甚至在同一文中彼此紧接使用。那么在理论上讲,称义就审判意义而言可从这两方面的任何一方中得到解释。一种可能的解释是上帝根据人对律法的履行称人为义;另一种是不管人是否履行律法,上帝都将宣布罪人为义。这两种可能性是“从法律意义讲的”。……
称义及随之而来的全部拯救只有因信(Sola fide),因为称义和得救都赖上帝的怜悯,这点只有在信的行动中才能领受。人的伦理性活动的“善行”在此无任何地位。它们既不会给我们带来拯救,也不会为我们保住拯救。只有因信,才能使我们保持永生。
──[德]保罗·阿尔托依兹《马丁·路德的神学》,段琦孙善玲译,
译林出版社1998年版,第228~241页。
马丁·路德的新教理论
第四条 论称义
我们教会教导人:人在上帝面前不能凭自己的能力、功劳或善行称义,乃是因基督的缘故,借着信,白白地得称为义,就是相信因基督的缘故得蒙恩宠,罪得赦免,他借着死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上帝在自己面前就算这信为义(参见《罗马书》三、四章)。
第十六条 论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
论到信徒与国家社会的关系,我们教会教导人:凡国家社会合法的制度都是上帝美好的工作;基督徒从政,司法,照宪法及现行有效的法律治理政事,按律科罪,开正义之战,从军,订合法的契约合同,置产,官府吩咐起誓,以及嫁娶等,均无不可行。
我们教会弃绝重洗派。他们禁止基督徒行这些事。又弃绝凡不以福音的完全在乎敬畏上帝与信仰,却在乎弃绝国家社会各种职务的,因为他们认为福音所传的单是属乎心灵之永远的义。但福音并不否认政府与家庭,反倒切切要我们保存、维持,当作上帝自己的律例,并在这些律例上行之以爱。所以除了吩咐我们犯罪以外,基督徒必须顺从他们的官府和法律,因为若吩咐我们犯罪,顺从上帝不顺从人,是应当的(《使徒行传》五:29)。
第二十八条 论教牧的权柄
关于主教的权柄会引起大争辩;在这些争辩之中有人用不正当的方法故意使教牧的权柄与政府的权柄紊乱不清。从这种紊乱之中产生了很大的争战和骚扰,而教会仗着掌管天国钥匙之权,不但新创仪文,擅定案件,用强暴革人出教以压制人的良心,而且更用心力移授国柄,褫夺君权。对于这类荒谬之事,教会敬虔有识的人早已啧有烦言;因这缘故我们教牧为安慰人的良心之故,不能不指明教牧的权柄与政府权柄两者的区别。我们教导人这两种权柄都有上帝的命令,所以应当尽心尊敬、重视,看为上帝所赐世人最大的福分。
……
因此教会的权柄与政府的不容紊乱。教会的权柄自有领域,就是传福音,施行圣礼。不得强行干预政治的权柄;不得移授国柄,不得废除官府的法令;不得避免对官府应有的服从;不得妨碍民政上任何关于法令与契约的判断;也不得为官府订立关于团体的法律;如基督所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十八:36)。又说:“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路加福音》十二:14)保罗说:“我们却是天上的国民”(《腓立比书》三:20)。“我们争战的兵器本不是属血气的,及是在上帝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坚固的营堡。”(《哥林多后书》十:4)
──马丁·路德《奥斯堡信条》
恩格斯对宗教改革的论述
当欧洲脱离中世纪的时候,新兴的城市中等阶级是欧洲的革命因素。它在中世纪的封建组织内已经赢得了公认的地位,但是这个地位对它的扩张能力来说,也已经变得太狭小了。中等阶级,即资产阶级的发展,同封建制度的继续存在已经不相容了,因此,封建制度必定要覆灭。
但是封建制度的巨大的国际中心是罗马天主教会。它把整个封建的西欧(尽管有各种内部战争)联合为一个大的政治体系,同闹分裂的希腊正教徒和伊斯兰教的国家相对抗。它给封建制度绕上一圈神圣的灵光。它按照封建的方式建立了它自己的教阶制,最后,它自己还是最有势力的封建领主,拥有天主教世界的地产的整整三分之一。要在每个国家内从各个方面成功地进攻世俗的封建制度,就必须先摧毁它的这个神圣的中心组织。
此外,随着中等阶级的兴起,科学也大大地复兴了;天文学、机械学、物理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又重新进行起来。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它的工业生产,需要有探察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而在此以前,科学只是教会的恭顺的婢女,它不得超越宗教信仰所规定的界限,因此根本不是科学。现在科学起来反叛教会了;资产阶级没有科学是不行的,所以也不得不参加这一反叛。
以上所说的,虽然只就新兴的中等阶级必然要同现存的教会发生冲突这方面提到了两点,但已经足以证明:第一,在反对罗马教会权利的斗争中,最有直接利害关系的阶级是资产阶级;第二,当时反对封建制度的每一种斗争,都必然要披上宗教的外衣,必然首先把矛头指向教会。可是,如果说是一些大学和城市商人领先发出了呼声,那么一定会在而且确实已经在农村人民群众即农民中得到强有力的响应,农民为了自己的生存不得不到处同他们的精神的和尘世的封建主进行斗争。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长期斗争,在三次大决战中,达到了顶点。
第一次是德国的所谓宗教改革。路德发出的反对教会的战斗号召,唤起了两次政治性的起义:首先是弗兰茨·冯·济金根领导的下层贵族的起义(1523年),然后是1525年伟大的农民战争。两次起义都失败了,主要是由于最有利害关系的集团即城市市民的不坚决,──至于不坚决的原因,我们在这里不能阐述了。从那时起,斗争就蜕化为地方诸侯和中央政权之间的战斗,结果,德国有两百年不见于政治上积极的欧洲国家之列。路德的宗教改革确实建立了新的信条,即适合君主专制的宗教。德国东北部的农民一改信路德教,就从自由人下降为农奴。
但是,在路德遭到失败的地方,加尔文却获得了胜利。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他的先定学说,就是下面这一事实在宗教上的反映:在商业竞争的世界中,成功或失败并不取决于个人的活动或才智,而取决于不受他支配的情况。起决定作用的不是一个人的意志或行动,而是未知的至高的经济力量的摆布;在经济革命时期,当一切旧的商业路线和商业中心被新的所代替的时候,当印度和美洲已经向世界开放的时候,当最神圣的经济信条──金银的价值──也已开始动摇和崩溃的时候,这种情形就特别真实了。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当德国的路德教已变成诸侯手中的驯服工具的时候,加尔文教却在荷兰创立了共和国,并且在英国,特别是在苏格兰,创立了有力的共和主义的政党。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九十五条论纲”(节录)
28.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利得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之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36.每一个基督教徒,只要感觉到自己真诚悔罪,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同样可以得赦罪或全部免罚。
45.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如果他们看见一个贫苦困难的人置之不顾,而使用自己的钱去购买赎罪券,那末他所得到不是教皇所应许的赦罪,而是上帝的忿怒。
50.必须训示基督教徒,假使教皇自己知道推销赦罪符者搜括的情形,他宁肯将圣彼德教堂焚为灰烬,也不愿意用尽信徒们的皮、肉、骨来建筑他。
81.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纵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更其难以解答。
82.例如:既然教皇为了募款修筑教堂这样一件极不重要的事情而解救了无数的灵魂。那末,他何以不为神圣的慈悲以及解救灵魂的最高需要,而索性将一切灵魂解脱,使炼狱中不留一人呢?
86.又如:教皇是一切富人中的最富有者,为甚么不用他自己的钱来建造圣彼得教堂,而必须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呢?
2.课文注释
欧洲宗教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方面,14至16世纪,西欧社会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这是宗教改革勃兴的现实社会根源。当时西欧所发生的社会变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在经济上,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新兴的资本主义萌芽破土成长,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瓦解。在政治上,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开始形成,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与分裂割据。英、法两国的封建君主在与资产阶级、新贵族联盟的基础上建立了政治集权的“新君主制”。他们加强政治集权,推行重商主义,奖掖文化创造,有力促进了民族国家的发展。但在意大利、德意志还存在着分裂割据,迫切需要政治统一。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文艺复兴运动。人文主义者批判中世纪教会的蒙昧、禁欲说教与封建的等级特权制度,鼓吹个人的自由、平等与欲望,提倡竞争进取精神与科学求知的理念,极大地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构成了对天主教神权的巨大冲击。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都把矛头对准罗马教会对欧洲的大一统神权统治,要求通过改革建立适应于民族国家发展的“民族教会”或适应于资产阶级兴起需要的“廉价教会”。
另一方面,当时,宗教改革固然是社会现实变革的产物,但其思想源头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市民的宗教“异端”思想之中。中世纪的城市在11、12世纪兴起后,为了抵制封建贵族与教会的掠夺与控制,城市从经济、政治上支持王权,王权则赐给城市以自由贸易乃至自治的特权。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阶层也逐渐兴起,对教会的大一统神权与正统神学的统治极其不满,于是酝酿出反教会的市民“异端”思想。在14世纪后期,英国的威克里夫提出了系统的市民“异端”学说,认为每个人都是上帝的直接的“佃户”,信徒和上帝之间不需要教会和神职人员作为其沟通的媒介;任何统治权都来自上帝的恩典和命令,教权不应当凌驾在俗权之上;《圣经》是信仰的唯一权威,不需要烦琐的宗教教规及仪式。威克里夫还抨击教会敛财与腐败,要求国家没收教会的财产,拒绝教皇对英国的掠夺。在15世纪初,捷克的市民“异端”代表约翰·胡司在揭露高级教士的奢侈与残暴时主张:取消教会地产与教权服从俗权,废除烦琐的宗教仪式与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用民族语言传教。这些市民的“异端”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天主教会神权的合法权威,反映了市民阶级建立“民族教会”或“廉价教会”的愿望,为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历史遗产。
中世纪欧洲市民、农民的反封建斗争之所以要以宗教“异端”的方式出现,也是由天主教大一统的神权统治格局决定的。在当时,天主教神权是欧洲最大的封建主,也是支配着各国封建政治的重要权力,还是垄断了整个思想文化与教育的意识形态。因此,任何反封建的斗争,其矛头必须首先指向教会。同时,为了将具有浓厚宗教信仰的民众发动起来,也需要为这一斗争披上神圣的宗教外衣。
在中世纪,罗马教廷神权也经历了一个不断崛起而至衰落的过程。进入中世纪以后,失去了罗马帝国支撑的罗马教廷,一直依赖于法兰克王权的庇护,积极支持世俗王权的拓展。公元756年,法兰克的君主矮子丕平为了感谢教皇的支持,将意大利北部从罗马至拉文那的狭长地带赠给教皇管辖。这一所谓的“丕平赠土”,使得教皇国在北意大利得以建立。查里曼帝国瓦解后,罗马教廷开始注重拓展其神权权威,并在9世纪后期伪造了所谓的“君士坦丁赐予”一文件来为其伸张权势鸣锣开道。然而直到11世纪以前,教皇还只是名义上的西欧教会的最高宗教领袖,并没有真正控制各国的教会。随着社会封建化的加深,各国的高级教士不断接受国王封赐,成为拥有大量地产的封建主。这些人既然皆系国王的封臣,就要向国王效忠并履行各种封建义务。教会的封建化必然要导致教会的世俗化,高级教士纷纷充任国王的顾问与官员,不少人更是享乐腐化,荒于教务。在此情况下,各国的封建王权直接控制了高级教职的任命、授予权,支配着本国的宗教事务。
自11世纪中期开始,克吕尼宗教改革运动日益兴起,为罗马教皇权威的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这一运动在10世纪发端于法国西南部的克吕尼修道院后,逐渐在西欧大陆展开。它反对教会的世俗化和俗权控制教会,反对神职人员结婚和神职人员的家旅世袭职位,提倡整顿教规、严守戒条,鼓吹整个教会应当听命于罗马教廷。在克吕尼运动的推动下,自教皇格利哥里七世(公元1073~1085年在位)开始,罗马教廷开始了反对俗权控制教权、树立教皇神权权威的斗争。在这一过程中,教廷及其神学家鼓吹教皇权为上帝直接所授,王权为教皇所授,教廷有权废黜王权。同时,教廷从整顿教士道德、强化宗教纪律入手,逐步完善教阶制度,编撰教会法典,并以宗教立法的形式肯定了教皇的教职授予权和对教士的最高司法权,将教会的圣礼厘定为7项。此外,教廷还频繁地召开国际宗教改革会议,受理各国教士的诉讼,甚至直接与世俗君主展开了激烈的教职授予权之争。为了树立教廷的神权权威,从11世纪末期开始,罗马教廷在讨伐穆斯林异教徒的“圣战”旗帜下,更发动了西欧各国的教、俗封建主对中近东地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十字军”东征。到了教皇英诺森三世(公元1198~1216年在位)时,罗马教廷对西欧的大一统神权权威终于确立。
自13世纪后期开始,罗马教皇神权权威已越过顶峰而渐趋衰落。随着市民阶级与王权的结盟和英、法王权的不断强化,教皇的权力越来越多地受到封建王权的制约;日益高涨的宗教异端运动,对教会神学理论和教廷神权统治予以了巨大冲击;“十字军”东征的失败,使西欧诸多人死于非命,大量财物耗于战争,罗马教廷将中近东地区纳入其神权统治轨道的计划破产,其威信也随之下降;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使得罗马教廷及各国高级神职人员追求物质财富与享乐的欲望更趋炽烈,其聚敛钱财、奢侈挥霍的腐败行径引起社会的普遍不满,教皇神圣的形象遭到严重损害。所有这些都表明,教皇权威的衰落已是势所难免。13世纪末14世纪初,法王对法国神职人员征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公元1294~1303年在位)坚决抵制,并与法王展开权力较量,但最终彻底失败。这一事变成为中世纪教皇权力由盛转衰的历史转折点。卜尼斯八世受凌辱而死后,在腓力四世的压力下,一名法国主教在1305年被选为教皇,称克雷门五世(公元1305~1314年在位)。此教皇为托庇于法王,始终不去罗马,在1308年将教廷迁至紧靠法国边境的阿维农。从此以后的七任教皇都是法国人,教廷在阿维农历时70年,受到法国王权的有力扼制。教会史上将这一教廷屈辱的经历称之为“阿维农之囚”。教皇权威从此一蹶不振。1377年罗马教廷迁回罗马后,教会内部曾经一度因教皇人选而陷于分裂。到了十五世纪后期,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与人文主义运动的拓展,罗马教廷神权的进一步衰落。这样的形势,也给宗教改革运动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经院哲学
经院哲学是中世纪西欧天主教会的官方哲学。“经院”一词源于拉丁文Schola,意为“学校”、“学院”。8世纪来,查理曼大帝在其宫廷中创立学校,延揽一批教士学者,用脱离实际、空洞繁琐的逻辑推理来论证基督教的正统神学信条,并使它系统化和理论化,这批人被称为经院学者。此后,一批批神学家沿此学术理路而创立发展起来的学说,被总称为“经院哲学”。它肇始于9世纪,至13世纪达到鼎盛,14世纪随着封建社会和教廷的衰落而趋于瓦解。
经院哲学所要论证的主要对象,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上帝和其他神灵事物,其论证的方法是首先从《圣经》和教父著作中引经据典,然后再运用亚里士多德的一些空洞概念和形式逻辑的三段论来分析与证明。经院学者整年累月地在学院、寺院里谈经论道,既不研究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与现象,又不接触社会实际生活。他们皓首穷经,唯经是崇,一切都以《圣经》与教父的信条作为是非标准,将它们视为知识的源泉和绝对真理。经院学者在对“上帝创世”、“三位一体”、“原罪”、“实体转化”、“来世极应”等重大神学问题进行诡辩与空洞的论辩与阐证时,常常对一些无聊、荒谬的问题进行繁琐的争论。经院学者对圣经的解释,大体有四个层次:字义、寓言、隐喻、神秘解释。字义保存着事实的记录,后三者则完全不同,寓言启导人们应该相信什么,隐喻告诉人们该做什么,神秘解释则给人以盼望。这样的解释,常常给教士们的歪曲与杜撰留下了很大的余地。经院哲学立足于圣经而进行的“神本”主义的论证,则使圣经逐渐丧失了它的宗教伦理的原创性与活力,成了玄虚的哲学命题与空洞的哲理思辩的注脚。
在经院哲学发展的过程中,其内部也出现了唯名论与唯实论两派的理论纷争。唯实论始终是正统教会的神学理论,它认为,“一般”或“共相”是唯一的实在,愈普遍、愈抽象的东西愈实在。唯名论者却相反,认为只有个别的具体事物才是真实存在的,“共相”只存在于“殊象”之中,是人主观思维的产物,是一类事物的名称或概念,因此不具有实在性。唯名论者还常常对正统教义提出责难,强调理性和宗教一致,用理性来论证宗教,否定盲目信仰,提倡自由探讨学问。因此,唯名论者常被教会视为“异端”而加以迫害。
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1225—1274)是唯实论的代表。他著述颇丰,主要有《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其中最重要的是《神学大全》。该书逻辑层次清楚,内容厚重博大,是对基督神学理论进行全面系统总结和阐发的经典性著作,是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百科全书。《神学大全》一书通过大量论证,旨在证明上帝及其权威存在与上帝是至善,是世上万物的归宿,并说明所谓罪人皈依上帝的道路。全书分为几百个问题,这些问题又分为许多“支题”,这些“支题”构成了上百个篇章。每一章节都是千篇一律地先提出反面论点,再从《圣经》或教父著作中援引文句来否定这些论点,并阐述自己的看法。而在论证的过程中,阿奎那歪曲和利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的唯心主义成分和形式逻辑来进行主观的论述与推理,勾画出一个以上帝为最终目的的严格的整个世界等级系统。他所创立出的神学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对基督教神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深远的影响。
英国学者罗吉尔·培根(Rogier Bacon,1214—1294)则是唯名论的代表。他冲破经院哲学的樊笼,反对盲从权威的意见,提出知识必从对事物的感觉经验中产生,只有特殊性才是个体的真实性,周密观察客观事物才是达到真理的唯一途径。培根的学说在当时被教会看作是异端邪说而加以禁止,但对后世却产生很大影响,他是英国经验论哲学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
“异端”法庭
中世纪罗马教廷镇压异端的特殊法庭,又称为“异端裁判所”。自12世纪开始,西欧反对正统教会的异端运动日益兴起。面对日益高涨的异端运动,教皇芦修斯三世在1184年发布了《反对异端》的通谕,命令各教区建立宗教裁判所,规定了对异端分子的刑罚。但是,这一时期的裁判所,只能由地方主教兼管,还不是自成系统的专门机构。霍诺留三世继位后,看到地方主教镇压异端不力,遂于1220年发布通令,命令各地设立直属教皇的“异端法庭”,以镇压异端和异端嫌疑者为名,残酷迫害一切揭露教会黑暗、反对封建制度的人。格利高里九世继任教皇后,又于1233年发布通谕,重申霍诺留三世关于建立宗教法庭的措施,并进一步规定裁判所可以要求地方主教全力协助。异端法庭规定,任何人,即使罪犯、恶棍也都可充当控告人、见证人,倘若被告不承认“罪行”,得反复用刑拷问。被告可不经审判即予处死,并没收全部财产。此后,异端法庭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等地均先后设置。宗教裁判一般设在每个地区的修道院里,由乞、托钵僧团主持,设有监狱。托钵僧不仅是法官,同时也是密探和“宪兵”。他们到处侦察、搜捕所谓异端。凡是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稍有不满的人,便被扣上异端罪名,抓进宗教裁判所,进行秘密审判,严刑拷打。被判为异端的,轻则处以徒刑、流放,重则处以终生监禁或火刑(活活烧死)。西班牙的宗教裁判所最为猖狂,从1483年至1498年仅15年间,就有8200余人被处以火刑,89 000余人被处以其他刑罚。在宗教裁判所存在的整个期间,先后被判罪的异端分子多达38万人。在天主教会的统治中心罗马,在15世纪以后的150年间,被烧死的就有3万人。宗教裁判所扼杀进步思想和学说,残害科学家。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被斥为“完全不合乎圣经的异端邪说”,遭到查禁。宣传和发展哥白尼“日心说”的意大利哲学家布鲁诺被活活烧死于罗马鲜花广场。反对神学世界观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受长期迫害与折磨。
天主教的圣礼
“圣礼”(Sacraments)一词,是从拉丁文sacramentum而来的,意思是指基督教一切奇妙与难以了解的事,而这字原来是指兵丁入伍时的宣誓。在早期基督教世代中,“圣礼”一词有广泛的应用,凡具有神圣意义的任何事,都可以用圣礼一词。到了12世纪,罗马教廷将天主教的“圣礼”确定为7项基督教对人们的控制,很多还来自通过宗教仪式所渲染的神秘思想及气氛。当时的宗教仪式主要有“七圣礼”,即洗礼、忏悔(告解)、婚姻、圣餐、终付、圣职、坚信(坚振)七种。洗礼是基督教的入教仪式,一般当婴儿新生时举行,由施洗者以水洒婴儿头上或额上,表示接受他入教。忏悔是用来控制教徒思想的。基督教宣称人生而有罪,它来自人类始祖亚当的“原罪”。除了原罪外,人在世界上还会继续犯罪,有着“本罪”。所有的这些罪恶,既包括行动造成的实际过失,还有道德、思想方面的内容。所以教会宣称的七种罪恶为骄傲、忌妒、愤怒、色欲、贪婪、贪吃、懒惰。人的各种罪,如果得不到上帝赦免与拯救,故必须到神父那里,说明自己犯罪内容,表示悔改,神父始可代表上帝赦免其罪。赦罪是神父特权,由此显示教士与俗人有巨大区别。忏悔礼多以秘密方式进行,用神学信仰的压力促使忏悔者吐露真情。这一措施是教会镇压“异端”、控制信徒的有效手段之一。圣餐礼为行弥撒时的一部分内容。弥撒为天主教最主要的宗教仪式,于星期天、重大宗教节日,或者为请求赦免某种罪恶、应某人特定要求而举行。其内容前半部分主要为向上帝祈祷献祭,后半部分即为圣餐式。根据《新约》内容,耶稣受难前夕曾和门徒举行最后的晚餐,手持面饼和葡萄酒祝祷后分给众门徒吃,并且说“这是我的身体和血”。以后圣餐式即是仿效这种举动,由神父把一种未发酵的面饼和葡萄酒奉献后分给教徒吃。据说面饼由之就变成基督的身体,而葡萄酒就变成基督的血,这就是所谓“化体”说,而信徒领食圣体后,即可得到神的恩典。为结婚者在教堂证婚也是教会干预社会生活的手段。按照基督教的要求,近亲联姻、同“异教”徒结婚都是不允许的,任何信众的婚姻都必须由神父证婚,只有这样其婚姻才具有合法性,否则只能是非法的同居,其所生子女也就被视为没有继承权的“私生子”。这一圣礼极有权威性,甚至对大贵族、王室的婚姻及其相应的爵位、王位与财产继承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其他圣礼的内容是,坚信礼是主教按手于教徒头上,可使其信仰坚定。终傅意为临终时敷擦原是用奉献过的“圣油”,在擦油后诵念一段祈祷经文,称此举可以赐恩给垂危之人,以减轻其神形之苦,赦免其罪过。圣职礼则是授与神职人员各种职务的仪式。
什一税
在中世纪的西欧,教会大肆搜括钱财,基督教会本身是最大的封建主,大约占有所有地产三分之一,并不时接受贵族王公、富商的捐赠,享有大量的社会物质财富。但教会并不满足,常常进行名目繁多的搜括,并在西欧普遍征收“什一”税。早在6世纪,教会就利用《圣经》中所载关于农牧产品的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说法,向居民征收“什一”税,到了10世纪在西欧普遍推行。其中有大什一税(粮食)、小什一税(蔬菜、果品)、血什一税(牲畜)之分,税额往往超过了纳税人收入的十分之一。
赎罪券
教会借以搜括钱财的证书。此起源于12世纪初。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罗马教廷宣称对参加者一律予以赦罪。此次东征后,教会要未能参加东征的封建主购买“赎罪券”,以赎除其未尽信徒神圣义务之罪过。后来,则又鼓吹此举可以赎除人所有的罪过。赎罪券是一种专门的证书,证明持有此券者,已经免除由于自己的全部罪孽或者在某具体事情所犯特别深重的罪孽而应受到的惩罚和谴责。赎罪券常常是视所犯罪恶的轻重而按不同价格来出售的。教皇约翰二十二世(1316~1334年在位)与本笃十二世(1334~1342年在位),都曾经发行过此类价目的汇编表。
教阶制度
天主教会按照等级制度组成的教职体系和教会管理体制。罗马帝国后期参照帝国的官阶体系而形成,后逐步扩展定型于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教阶制的主体由主教、神父和助祭三个品位组成。主教品位又分作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首主教(即首席主教,一国教会组织之首或首都所在地的主教)、大主教、主教和一般主教等级次。助祭之下还设有一些其他较低品位。教会管理体制则依照这一等级层次,逐级对下行使管理权。罗马教廷把整个西欧的基督教组织及神职人员,按着这一等级森严的教阶制度,统统纳入一个巨大而完整的组织体系之中。
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了著名的《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揭开了宗教改革的序幕。1520年以后,他发表了《致德意志的基督教贵族书》《教会的巴比伦之囚》与《基督徒的自由》等一系列文章,系统地阐发了其宗教改革的主张。
路德宗教改革学说的理论基础是“因信称义”说,这一观点的核心是信仰获救。“因信称义”说并非路德所首创。圣保罗在《圣经·罗马人书》第一章第十七节中说:“因为上帝的义,正在这福音上显明出来;这义是本于信,以致于信;如经上所记:‘义人必因信得生。’”在路德之前,法国人文主义者戴塔普尔(1455—1537)在1512年发表的《保罗书简》中也已提出“因信称义”说。然而,由于路德是在德国社会矛盾异常尖锐的环境中提出此说并加以演绎,因而就产生了以往类似主张所难以产生的巨大社会作用。正是在对《圣经》有关经文的研讨与体悟中,路德认定人们的获救仅凭信仰,而不是依靠教会所说的“善功”。路德的这一主张,与天主教的救赎理论一样,实际上都是基于早期拉丁教父圣奥古斯丁(354—430)的“原罪”说。在《上帝之城》一书中,圣奥古斯丁声称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因偷吃伊甸园树上的禁果而丧失了向往善的能力与绝对知足的状态,道德败坏进入他们的体内而成为“原罪”,被上帝逐往凡间,其后代一出生就带有显现出“原罪”的情欲。此外,人还因情欲而在现世所犯下的“本罪”。人不能做任何善事拯救自己,只有凭借上帝的恩典,人才能克服“罪恶”重新获得行善的能力,获得拯救,复归天堂。为此就要信仰基督,尊崇上帝,履行洗礼、圣餐和悔罪圣礼仪式,就可得到这一恩典。否则,就要受到永世的惩罚。进入中世纪后,罗马教会将圣奥古斯的救赎理论加以改造和利用,不仅将圣礼发展为七种:洗礼、圣餐、悔罪、坚振礼、婚配、终傅、圣职,还建立相应的教阶制度与教会法规。同时,教会还宣扬上帝不与油嘴之人直接交往,人的获救必须借助教士的中介作用,要人听从教会的训导,行善避恶,甚至要人购买赎罪券来免除罪过,以获得上帝的恩典与拯救。中世纪的“异端”运动曾经对天主教的这些说教进行抨击,但直到马丁·路德才提出了系统的“因信称义”的学说。路德宣称,人只有依靠内心的虔诚信仰,才能与上帝直接沟通与交往,才能去恶向善,获得上帝的拯救。而外在的一切苦修与事功都达不到这个目的,除了圣餐以外的一切宗教仪式与糟蹋钱财的举措都是多余的,都应当废除。从此出发,他进而提出“圣经权威”论,“凡信徒皆为祭司”说、“俗权至上”论。路德还将其新的神学思想付诸于改革的实践,最终创立了德意志的民族教会──路德宗。这样,就率先突破罗马教廷在西欧大一统神权统治的堤坝,开启了16世纪西欧宗教改革运动的先河。
英国的宗教改革
与路德、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同,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是国王发起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自从14至15世纪的英法百年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作为民族国家而日益勃兴。1485年都铎王朝建立后,英国逐渐建立起比较集权的“新君主制”。为了建立作为王权之精神支柱的、不受罗马教廷控制的民族教会,这一王朝最著名的国王是亨利八世(1509—1547),他借口教廷干预其婚姻而发起了宗教改革运动。自1532年始,亨利八世利用国会通过了一系列法令,规定未经国王许可,神职人员不得向罗马教廷交纳首年圣俸,禁止国民向罗马教廷上诉,终止向教皇交纳一切岁贡,宣布英国国教是一个独立的民族的教会,只服从国王的权威等等。1534年,国会通过了著名的“至尊法案”,明文宣告,英王是英格兰国教会的最高首领,标志着英格兰教会与罗马教廷的正式决裂。在国会和贵族的支持下,亨利八世终于在全国实现了宗教改革。不过,亨利八世的宗教改革主要限于教会行政方面,同时也没收了大量教会的土地财产。但在宗教信仰和神学思想方面,这一改革并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英国没有因此成为一个新教国家,天主教教义依然是英格兰教会的正统信仰。可是,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那些新教徒却对此并不满足,他们要求像在欧洲大陆已经实现的那样,彻底推行新教的改革措施,如允许教士结婚,废除秘室忏悔制度,在宗教仪式中用英文取代拉丁文等。结果,亨利八世面临着来自罗马天主教会和国内新教徒两个方面的威胁。但亨利从根本上来说仍然是一个天主教徒,他把后者视为更大的威胁。1539年,国会秉承他的意旨通过了“废除不同信仰法案”的“六条教规”,秘室忏悔、教士独身、化体说、为死者作弥撒等罗马天主教义和仪式,都被肯定下来,并将对此持否定意见的人判为异端,甚至要处以火刑。六条教规引起了新教徒的强烈不满,激化了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矛盾。
亨利八世去世后,他的第三任妻子所生的、只有9岁的儿子爱德华六世于1547年继位。相继操纵着摄政院的坎特伯雷大主教克莱默、萨默塞特公爵、诺森伯兰公爵都有强烈的新教倾向,因此,他们使政府的政策向新教倾斜,废除了六条教规,对英国教会的信条和仪式作了重大修改。准许教士结婚,礼拜时用英文代替拉丁文,取消偶像,谴责洗礼和圣餐以外的其他仪式,肯定了路德派“因信称义”的教义。然而,1553年年仅15岁的爱德华六世早夭了。玛丽女王继位。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憎恨宗教改革,因而重建天主教在英国的统治地位,残酷镇压新教势力,因而获得了“血腥的玛丽”之称。她不仅恢复了弥撒仪式和教士独身规则,还说服国会投票表决,使英国无条件地重新效忠于教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她的政策最终失败。
1558年,伊丽莎白女王继承王位。为了结束宗教信仰所导致的分裂与纷争,伊丽莎白对宗教采取了一种灵活和宽松的政策,对天主教和新教进行了调和。1563年发布的《三十九条教规》典型地体现了这种英国式的和解,也成为英格兰国教会的信仰宣言。教会是新教的,一些信条却模棱两可,能够为天主教徒所接受,此外,也保持了主教的组织形式和一些天主教的仪式。由此,伊丽莎白开创了一种兼收并蓄和宽容敦厚的时代氛围,为天主教和新教在英格兰能够和平共处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英国国教会至此得以最终形成,它发展为新教的三大主流派别之一,又称安立甘宗或者圣公会。然而,伊丽莎白的和解政策并没有能够实际消除不同宗教主张之间的分歧。新教徒不满《三十九条教规》,要求清洗国教会中保留的天主教教义和仪式,后来被称为清教徒。
宗教改革对罗马教会的冲击
在西欧宗教改革洪流的冲击下,罗马天主教为求得生存与发展,也开始了自身的改革运动。这场运动也被称为“反宗教改革运动”。1534年,西班牙宗教改革者罗耀拉建立了耶稣会,成为改革和复兴天主教,并与新教相抗衡的中坚力量。耶稣会是一个按照军队编制创建的修会,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森严,富有战斗力的宗教团体。它绝对效忠于罗马教廷,严格要求修士们遵守绝色、绝财、绝意之“三绝”誓愿,厉治腐败,革除弊端,严肃信仰,纯洁道德,坚决捍卫和重振天主教的正统信仰。耶稣会的改革活动在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的发展最为迅速,随后,不仅逐渐扩展到一切天主教国家,而且还积极向北方新教国家渗透,一些具有奉献精神的耶稣会传教士,甚至不辞劳苦,不畏艰难,把天主教的信仰传播到西欧以外的世界,如北美、印度、日本、中国等地,明朝万历年间来中国传教的利玛窦就是一位著名的耶稣会传教士。1545至1563年,罗马天主教召开了特兰托公会议,重新澄清了被新教打乱的教义,整治了教会的内部纪律和道德风气,重树了教皇的统治权威。在这次公会议的基础上,制定了《特兰托信纲》,再度为天主教的思想和组织的统一奠定了基础,使罗马天主教在汹涌澎湃的新教改革洪流的冲击中保住了自身的存在。
然而,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彻底造成了基督教世界不可挽回的分裂,伴随着教廷大一统神权统治模式的瓦解,近代民族意识开始真正觉醒,民族国家迅速成长起来。同时,在新教神学氛围中,神性与人性、宗教生活与世俗生活的融合,确立了人性的尊严精神的自主性,激发了人们恪守天职,勤俭生活,努力工作,追求成功的世俗热情,从而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此外,宗教改革使人们放弃了中世纪正统神学的统一教义,思想获得巨大的解放,由此而促进了理性真正的勃兴与思想文化、科学的迅速发展。尤其重要的是,宗教改革产生的加尔文教,成为日后尼德兰革命与英国革命的旗帜,为新兴资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提供了组织形式与精神动力。总之,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力推动了西欧从中世纪向近代的历史过渡。
宗教改革前的天主教会
天主教是与东正教、新教并列的基督教三大派别之一。基督教诞生于公元1世纪的罗马帝国。392年,罗马帝国皇帝正式宣布基督教为国教。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庞大的罗马帝国全境在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基督教从3世纪以来,也逐渐形成东、西两大派。西派以罗马为中心,传播于高卢、意大利和北非迦太基及其以西地区,通行拉丁语,又称拉丁教会。东派散布在马其顿、希腊半岛至埃及及其以东地区,通行希腊语,又称希腊教会。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设东都于拜占廷,并将其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后,君士坦丁堡教会在东部教会中渐居首位,与西部的罗马教会对峙。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6世纪,罗马主教在罗马城建立政教合一的统治,并扩大统辖范围,进一步提高罗马主教的权力;拜占廷皇帝查士丁尼一世自称为教会元首,使东部教会依附于国家政权,并不承认罗马教皇为教会最高首领,东、西两派裂痕日益加深。1054年,东、西部教会正式分裂。东派自称正教(东正教),西派自称公教。公教一词源自拉丁文catholica,原意为“全世界的”和“普遍的”。天主教自称是惟一的公教,并以罗马为中心,故又称罗马公教。16世纪传入中国后,其信徒所崇奉的神称为“天主”,故在中国称天主教,或音译为“加特力教”。自9世纪中期起,教会统治阶层日益腐化,经济上横征暴敛,欺诈盘剥;许多教皇软弱无能,威信急剧下降。以后教皇又与世俗王权进行了长期的夺权斗争,13世纪初,教皇权势臻于鼎盛。但是,14世纪教廷势力急剧衰落,到15世纪初期,教皇威信降至最低点。16世纪的宗教改革运动,造成基督教历史上的第二次大分裂。新教形成三大主流教派即路德派、加尔文派和英国国教派,结束了天主教在西欧一统天下的局面。
宗教改革前夕的德意志
十五六世纪,德意志的编辑、采矿、印刷、造纸等工业都有显著发展,也出现了手工工场。商业相当繁荣,从东方运到意大利再转往北欧的商品,需要从德意志过境。北方和南方的一些城市经营对外贸易。但是,德意志的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意大利和英国等欧洲其他地方。由于封建割据,德意志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没有一个城市成为德意志的工商业中心,对内贸易少于对外贸易。在政治上,德意志除了七大选侯之外,还有十几个大诸侯、二百多个小诸侯、上千个帝国的骑士,交通不便,关卡林立,币制庞杂,局面混乱。经济的分散性不利于政治统一,而政治不统一又影响经济发展。德意志的社会矛盾十分复杂,矛盾的集中点就是天主教会。
在德意志,教会和世俗诸侯掌握着最大的权力。他们的领地俨然是独立王国,但是他们之间也有矛盾。世俗诸侯不满德意志教会的横行无忌,他们不但反对财富流向罗马,还觊觎教会的巨大财产。骑士阶层已经日渐没落。随着火药和步兵作用的增大,他们的地位已经大大下降,收入不多,甚至债台高筑。他们既反对诸侯的专横跋扈,也嫉妒教会的富有。市民阶层,即富裕的手工业者、商人、新兴的工场主,受教、俗诸侯的压迫,他们反对对发展经济的限制,不满意教会的特权,嫉妒它的财产,想把送给教会的钱用来发展自己的企业。他们当中的激进派要求用“廉价教会”来代替想尽办法压榨勒索的封建教会。城市中的平民群众,如破产的手工业者、帮工、日工、广大农民,生活十分困苦。境况尤其悲惨的是农民。农民遭受着教、俗封建主、商人、高利贷者的层层盘剥,肩负着什一税、地租人头税、战争税、死亡费、结婚费、财产转移费和劳役的繁重负担,面临着挖眼、割鼻、截指、断手等刑罚的威胁。他们燃烧着对教、俗封建主的怒火。15世纪末,秘密组织“鞋会”在南部一带的农民当中发展起来。农民在旗帜上画着一只鞋子,表示决心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一些地方性的起义已经在不断地爆发。教士集团内部情况也不一致。上层人物行为堕落,生活腐化,为人们所深恶痛绝。低级教士出身平民,收入微薄,生活接近普通群众。他们对于上层人物同样心怀不满,自己也想分享教会产业。因此,德意志的一切社会矛盾都围绕着教会剧烈地发展着。教会统治集团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一场风暴正在酝酿之中。
马丁·路德
马丁·路德(1483—1546)是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新教路德宗的奠基人。
1483年11月3日,马丁·路德出生在德意志东部萨克森州的一个小山村。1501年,路德18岁的时候进入了爱尔福特大学读书,1905年他获得了神学硕士的学位。后来,他又进神学院学习,1507年成为教士,1508年在爱尔福特大学执教哲学。1512年,路德获得神学博士学位,不仅应聘为萨克森维登大学哲学和神学教授,以后长期在该校任教。
路德在1511年朝拜罗马教廷时,亲眼看见教皇和教会的腐朽和贪婪,因此,他强烈反对封建教会的统治,主张建立一个“廉洁教会”。路德从德国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出发,提出要摆脱罗马教皇的控制,建立一个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开始着手创建自己的宗教学说──“因信称义”说。他认为一个人灵魂的获救只须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什么教会的繁琐仪式。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教会和僧侣阶层的特权。
1517年,为反对教皇利奥十世借颁发赎罪券盘剥百姓,路德在维登堡大教堂门前贴出了《关于赎罪券效能的辩论》(即《九十五条论纲》)。《论纲》所引起的强烈反响,甚至出乎路德自己的预料。社会各阶层都对《论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可以说《论纲》点燃了第一次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宗教改革的火焰。路德一下子成为德国全民族的代言人,各阶层的热烈支持,使路德走上了同罗马教廷彻底决裂的道路。
1519年,马丁·路德在莱比锡同罗马教皇的代表展开了大论战。在论战中,路德指出:教皇不是上帝的代表。路德的新观点标志着与罗马教皇的正式决裂,不再接受教皇的统治。1520年路德撰写了被称作宗教改革三大论著的《致德意志贵族公开书》、《教会被囚于巴比伦》、《基督徒的自由》。在这些著作中,路德的攻击矛头并非指向某一教皇或教廷的奢侈腐败,而进一步指向了整个封建神权政治。他的学说从根本上否定了中世纪的教阶组织,否定了奴役人们的圣礼制度和教会法规,提出建立与资本主义发展相适应的资产阶级廉俭教会,并在宗教理论上以资产阶级自律的宗教取代了封建主义他律的宗教。以教皇为首的教会人员对路德恨之入骨。教皇宣布路德的学说是宗教异端,下令查禁焚毁路德的著作,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也参与进来要为路德定罪。
1521年,查理五世和教皇在沃尔姆斯召开帝国会议,企图压迫路德屈服,但没有得逞。查理五世、教皇等一帮人无计可施,只好蛮横地对路德进行人身迫害,宣布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路德无法立足,在萨克森选帝侯的保护下,隐居到瓦特堡,在那里住了13年。在那段时间里,路德并没有沉寂下去,他把拉丁文的《圣经》全部翻译成德文。此举为德国语言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1518年~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爆发期间,人民高举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的旗帜展开斗争,这时的路德深怕农民起义会殃及自身,他先写了《劝基督徒勿从事叛乱书》,又开始回维登堡讲道,平息骚乱,最后写了《反对杀人越货的农民暴徒书》,对农民起义的态度由劝抚、调解转变到力主镇压,他疯狂地叫嚣“无论谁,只要力所能及,无论是暗地里也好公开地也好,都应该把他们戳死,扼死,刺杀,就像必须打死疯狗一样!”丑恶狰狞的面目暴露无遗。萨克森选帝侯为了酬劳路德,把维登堡奥古斯丁修道院赐给了路德,作为世袭的产业。至此,路德彻底脱离了人民。1546年,路德死于出生地艾斯勒本,享年63岁。
新教
新教是与东正教、天主教并列的三大基督教派别之一,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中脱离天主教而形成的各个新宗教,以及从这些宗派中不断分化出来的各个新宗派的统称,亦译为抗罗宗或更正宗。中国的新教各教会则自称基督教或耶稣教,而不称新教。
15世纪后期,西欧封建制度开始解体,许多新兴民族国家确立了中央集权的王侯统治,神圣罗马帝国和罗马教廷的力量大大削弱。思想文化上,经院主义神学日渐衰落,文艺复兴唤起的理性主义和批评精神在知识分子中迅速传播,产生巨大影响,这一切都为宗教改革创造了条件。新教就是随着一系列宗教改革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教所代表的抗议原则和精神可追溯到14世纪后期的一些宗教改革先行者,如英国威克里夫派和罗拉德派、波希米亚的胡斯运动和意大利萨伏那洛拉的信徒。16世纪20年代,马丁·路德在德国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席卷全德;在瑞士,加尔文和茨温利的改革活动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了新教的影响;英王亨利八世出于政治原因推行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在克兰麦的协助下,组成具有独特形式的新教教会,以摆脱教皇的管辖。到16世纪中叶,新教的三个主要教派,即马丁·路德创立的路德宗、加尔文创立的归正宗和作为英格兰国教的安立甘宗,都已在欧洲出现。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新教的三个主要宗派在教会组织和崇拜仪式上已基本定型;对教义的表述和阐述,经过长期的争论,也逐渐形成体系。在此之后,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教内部又出现了许多派别,教义也有了各种发展和变化。17世纪,英格兰的清教徒运动要求以加尔文主义改革保守的安立甘国教会,结果产生了一些脱离国教的新宗派,如长老会、公理会等。清教徒运动后来由移民传到美洲,使新教在北美发展成为影响最广的教派。同一时期,在德国也出现了以斯彭内尔为代表的虔敬运动,与英国清教徒运动相呼应。
新教虽然有很多派别,但在教义方面有三个共同原则,即因信称义、信徒人人都可成为祭司和《圣经》具有最高权威,这三大原则和天主教是针锋相对的。首先,新教救法论的核心,主张得救是“本乎恩也因乎信”。基督教认为人都是有罪的,不能自救,唯一的救法是借上帝之子基督将救恩赐给世人,因此拯救的根源来自上帝的恩典,这是基督教各教派都承认的。至于如何得到这种恩典,天主教主张除了信仰外,还要凭借圣事,通过教阶制的神职人员才能将救恩颁赐给信徒。在新教看来,这是把圣事作为上帝和人之间的一种“交易”,不仅违背《圣经》的教训,而且带来许多弊端。新教认为得救的真谛在于相信和接受耶稣基督为主,凭借信心,通过圣灵的工作,使信徒和耶稣成为一体。由于这种神秘的结合,基督的救赎就在信徒身上实现。新教认为行善是应该的,但这是重生得救的表现,而不是一种功德,本身没有使人得救的效能。其次,新教冲淡了神职人员和一般信徒之间的差别,认为既然只凭信心即可得救,那么信徒人人均可成为祭司,无须神职人员作为神人之间的中介。此外,信徒还可以互相代祷,每个信徒都有在宗教生活中彼此照顾相助的权力和义务,都有传播福音的天职。第三,天主教虽然不否认《圣经》的权威性,但把《圣经》的解释权归于教会,实际上把有关宗教信仰的一切问题的最高权威集中在天主教会和教皇身上。新教则主张惟有《圣经》才是最高权威,每个信徒都可以借圣灵的引导直接从《圣经》领悟上帝的启示和真理。新教一般虽接受最初几次公会议关于三一论和基督论等的教义和有关的信经,也认为教父遗训有指导作用,值得尊重,但认为不能把它们和《圣经》同等看待。当然新教更不受后来天主教历次公会议的决议和教会法规的约束。宗教改革后,新教将《圣经》译为各民族语言,并致力于《圣经》的传播和注释工作。但新教各派对《圣经》的解释却不尽相同。在新教内部,对《圣经》作为最高权威的理解,也长期存在着争论。
新教派别多,但以三大主流教派为主,即分布于德国大部和北欧诸国,包括丹麦、瑞典、挪威、芬兰等国的路德宗,分布于瑞士、荷兰、苏格兰和德国一部分的归正宗以及分布于英格兰的安立甘宗。全世界新教徒约3.6亿,三分之二集中于欧洲和北美。
加尔文与加尔文教
加尔文(1509—1564),法国宗教改革家,基督教新教加尔文宗(在法国称胡格诺派)创始人。1509年7月10日生于法国北部努瓦荣。1523年到巴黎就学;后赴奥尔良大学学习法律,深受人文主义思潮影响。1531年回到巴黎,专攻神学,约1534年成为新教徒。因受政府迫害,化名逃往瑞士巴塞尔。1536年在巴塞尔出版《基督教要义》。该书提出了系统的新教神学理论,是宗教改革时期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此后,除短期被迫离开外,一直在日内瓦领导宗教改革。在他的领导下,日内瓦成为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和宗教改革的中心,加尔文宗传播到欧洲各国。因此,有人称加尔文是新教的教皇,日内瓦是新教的罗马。1564年5月27日死于日内瓦。有《加尔文全集》52卷传世。
1536年加尔文在出版的《基督教原理》一书中系统的阐述了新教神学理论。在加尔文看来,《圣经》是按照上帝的授意写出来的。因此,《圣经》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教会和国家的权威也只能来源于《圣经》。和路德一样,他认为“信仰耶稣即可免罪”,人们要想得救,只能靠自己的笃信。但他比路德更为激进,提出了“预定论”(或译作“先定论”)的神学学说。加尔文说:“我们所谓的预定是指上帝以其永恒的旨意决定世界上每一个人所要成就的。永恒的生命为某些人已预定,对于另一些人,则是永罚。”上帝从创世纪以来,就把世人分成“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是人的意志无法改变的。但是,按照加尔文的观点,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可以对他们在世上的行为漠不关心,谁是“选民”,谁是“弃民”,可以通过上帝的呼召体现出来。人在现世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败,就是“选民”和“弃民”的标志。这种“预定论”以宗教学说的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地理大发现以后,出现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商业的剧烈竞争和早期的殖民扩张。新涌现出来的巨大的经济力量,使个人感到畏惧,不能不受它的支配。但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竞相追求利润,人人都想发财致富。胜利者产生了优越感,增加了自信力,认为自己肯定是上帝的“选民”,而那些失败者则无疑是“弃民”了。“预定论”鼓舞了新兴资产阶级的进取精神,因此恩格斯认为“加尔文的信条适合当时资产阶级中最勇敢的人的要求”,加尔文“以真正法国式的尖锐性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
日内瓦的教会组织都是按照加尔文的设想组织起来的。教会设立四种职务:长老、牧师、教师、执事。长老一般是富有的市民,由世俗信徒选出,负责监督每一个人的生活。牧师为神职人员,负责解释圣经,训练与审查预备牧师,并施行圣礼。教师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宣教事业和讲授圣经。执事则由信徒选举产生的不脱产的协助长老和教师的教会管理人员,主管慈善机构,负责救济和医疗工作。教会的权威机构是长老会,或称宗教法庭,由长老12人(小议会推举2人、60人议会推举4人、大议会推举6人)和牧师5人组成。宗教法庭负责监督信徒的宗教生活和审理宗教案件,并找出应当采取的补救措施,每星期四举行一次例会。
按照加尔文的主张,教会应当监督国家、社会和家庭,把社会本身改造为宗教团体的典型。我们从加尔文拟定的关于乡村的法规,可以看出对群众的控制严格到了何等的程度。法规规定:星期天,除某些人需要留在家里照顾孩子或家畜外,垒家人都应去听布道。如果有人在布道开始以后才到会,则予以警告。仍不改正,罚款3苏。凡唱下流放荡的歌曲,跳舞者,监禁3天,然后送交议会,对酗酒、赌博、吵架,放高利贷的人,也有相应的处罚。生活节俭,被新兴资产阶级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加尔文教便有上述种种规定。
加尔文一方面坚决反对天主教义和罗马教廷,但另一方面又迫害他所反对的教派和个人。凡不同意他的主张的人,或遭迫害,或被迫离开日内瓦。著名的西班牙人文主义者和解剖学家塞尔维特因批判圣经和三位一体说,竟被加尔文用火烤了两个钟头以后烧死。
加尔文教的教义适合新兴资产阶级的需求,因而在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西欧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法国的胡格诺派教徒、英国和北美的清教徒、苏格兰的长老会教徒和荷兰的新教教派,都是加尔文派的教徒。
人文主义思潮
“人文主义”是14至17世纪西欧文艺复兴的精神动力,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神权的启蒙思潮。“人文主义” (humanism)的产生与当时在大学中兴起的修辞学、哲学、民法学、医学、天算学等“人文学科”密切相连。这些学科都与中世纪神学相对立,以讲授希腊、罗马的古典学问为特征,以有益于人的现实生活为职志。传授与研究这些新知识的新兴文化群体,被称之为“人文主义者”,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被后来的历史学家概括为“人文主义”。尽管人文主义者的文化、社会活动不尽一致,但却有着共同的人生与社会理想。他们根据现实社会变动的要求,掀起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启蒙思潮。
人文主义是作为中世纪神学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在中世纪的西欧,附庸从属于封君,帮工依赖于行东,农奴受制于领主,整个社会都处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严密网络之中。与此相应,天主教神学鼓吹蒙昧、禁欲主义的“神本”说教,要人按照神意的安排与教会的训导,安贫守份,绝对服从。这样一来,人们毫无独立性与自主性可言,丧失了个体的价值与尊严,也被剥夺了追求世俗生活的权利。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开始进行反神权、反封建的斗争,要求进行思想观念的更新。受新时代的感召,人文主义者在思想文化领域积极地除旧布新,提出了“个体本位”的人本思想,即一切以个人的意志、利益与欲求作为人自身观察、思考与判断万事万物的价值标准或是非尺度。
针对教会蒙昧主义的“神本”的理论,人文主义者大力颂扬人的伟大与尊严,肯定人的个体的价值与权利。针对教会的禁欲说教,人文主义者还大力歌颂人的感情、欲望和生活享乐。在他们看来,既然上帝使具有尊严个性的人成为现实世界的主宰,人的感情和欲望就是神圣的,人就有权利去追求现世幸福。这一思潮以“人本”取代“神本”,以“人性”取代“神性”,以人的现实世界取代了宗教的“彼岸”天国,从而将人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与神学枷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最终导致了“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为文艺复兴这一被称之为思想文化领域中的“个人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从此,人的价值、人的理性与人的力量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领域中日益凸现,近代西方的哲学观念、新教信仰、文学艺术、政治理论、学术思考与科学研究,也就逐渐冲破天主教神学的坚固堤坝而蓬勃滋长起来。
“圣经人文主义”学派对宗教改革的影响
在中世纪, 罗马天主教为了强化其神权统治,确保其神学的正统地位,一直牢固地控制对《圣经》的解释权。它不仅钦定《通俗拉丁文本圣经》为唯一的权威版本,而且让经院哲学家仍然沿袭早期拉丁教父的主观臆断的诠释模式,将拉丁教父与经院哲学家的有关解释与注疏、教会所传播与作出解释、判断的内容都视为“圣传”,强调只有通过“圣传”才能正确地理解《圣经》,禁止自主地翻译与解释圣经的“异端”行为。由此,基督教的“经学传统”日益保守僵化,成为罗马教廷神权禁锢人们思想的牢笼。因此,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这一传统必然要受到人文主义思潮的有力挑战。
立足于其新型“人本”观,人文主义者批判经院哲学家的僵化学风,阐发自主平等的学术探究原则,并将之贯穿在对圣经的翻译与研讨活动之中。他们反对《通俗拉丁文本圣经》的独尊地位,反对教会在圣经解释与理解上的垄断权,进而伸张人人应有的对圣经的解读权利与体悟权利,由此而掀起了新的人文主义“经学”热。人文主义者的“经学”活动并没有停留在学术层面,而是进一步向纵深拓展,不仅努力翻译圣经以恢复圣经的原貌,而且主张以圣经的权威取代教皇的权威,并致力于在原版圣经中去阐发适应新的时代要求的伦理内涵与信仰真谛。由此,在15世纪中期的意大利,兴起了以瓦拉为代表的“圣经人文主义”( Biblical humanism )学派。瓦拉学识渊博,曾经考证出教会伪造的、旨在为教皇神权辩护的《君士坦丁赐予》是一伪文件。他反对旧的“经学传统”的主观臆断的诠释方法,力图恢复圣经的精确历史内涵,为此而追溯到古希腊文与希伯莱文的原版圣经中去探究。1449年,瓦拉发表了《新约全书注释》一书,在拉丁文与希腊原文这两种版本之间进行鉴定性的比较考察,用其广博的语言知识纠正了拉丁文版本中的许多谬误。此外,另一人文学者布兰多利尼把《旧约全书》看作是编年史,从历史的角度对它进行阐释与订正。瓦拉等人摒弃了经院哲学的那种先验与狭隘的解释方式,逐步树立起求真证伪的怀疑主义与批判主义的学术精神。受此影响,人文主义“圣经学”逐渐在英国、法国与德意志兴起,尤以16世纪著名的“北方人文主义”大师伊拉斯谟的贡献尤为突出。伊拉斯谟反对经院哲学家将圣经教条化与神秘化的做法,极力地主张阐发圣经原本中的伦理内涵,以之作为建立人文主义道德规范的价值源头。从此出发,伊拉斯谟呼吁每个基督徒都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圣经,以圣经作为最高神圣权威以取代教皇的神权权威,主张将圣经学习的普及化与平民化。为了这一目标,他积极展开新的“经学”研究。在《新约全书》方面,他通过与希腊文原文圣经手稿进行对照,修正了教会钦定版本的许多讹误。在评注方法上,他运用了瓦拉等人的方法,在对圣经中的历史意义、寓言、词语的比喻等进行注释,重视对圣经进行历史主义的探讨。通过考订、增删、校对与翻译,伊拉斯谟终于在1516年出版了较为精确的希腊文的《新约全书》,并附有自己所翻译的拉丁文译本。他所作的批判性附注,与罗马教廷的正统的评注大为相左,在当时西欧的思想文化界引起巨大反响。
人文主义者与传统势力在基督教“经学传统”领域的纷争,决非是一场单纯的文化学术之争,而实质上是一场宗教—政治权力的斗争。人文主义者根据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批判中世纪“经学传统”的基础上,对圣经作了大量的翻译、订正与注释工作,并从中阐发新的时代所需要的伦理精神,力图以圣经的神圣权威来否定教皇的权威,由此而实现的基督教“经学传统”的更新。人文主义新“经学”活动的学术批判精神及其学术成果,最终构成了对罗马教会在西欧的大一统神权权威及其教阶、礼仪制度的巨大冲击,由此而促激起人们在传统宗教信仰上的裂变,为16世纪反教廷的宗教改革的勃发铺垫了深厚的文化土壤。正因为如此,有西方史家指出,如果没有瓦拉等人开启的“圣经人文主义”的精神、成果与方法,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不可能爆发,“圣经人文主义”在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中“扮演了特洛伊木马的角色”。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区别
从核心内容上看: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家宣扬资产阶级人文主义世界观,肯定人性,反对神权,以把人从神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为最终目的;宗教改革中,马丁·路德和加尔文主张“信仰得救”和简化宗教仪式,建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教,但最终还承认神的存在。 从形式上看:文艺复兴是在“复兴”古典文化的形式下,宣扬资产阶级世界观;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反封建的社会运动。 从实质和影响看: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革命,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不仅是思想领域内的反封建斗争,更是在宗教外衣下的新兴资产阶级反对以罗马天主教会为代表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运动,为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开辟了道路。
七大选帝侯
中世纪的德国(神圣罗马帝国)王权孱弱,政治分裂割据,其皇帝由选举产生。参与选举皇帝的诸侯称之为“选帝侯”,13世纪时就有七大“选帝侯”,其中三名是教会诸侯,即美因兹、特里尔、科伦大主教;四名世俗诸侯,即萨克森公爵、勃兰登堡藩侯、莱茵的巴拉丁(普法尔茨)伯爵和捷克国王。1356年皇帝查理四世颁布的《黄金诏书》,正式确认上述七名诸侯有选举皇帝的特权。选帝侯制削弱了皇权,加剧了德国的政治分裂。
闵采尔领导的德国农民战争
在1524年的德意志,在托马斯·闵采尔的大力宣传和组织下,欧洲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战争──德国农民战争爆发。闵采尔出身农民家庭,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被当地伯爵处死了,这使他对贵族统治阶级有着深仇大恨。在学校读书时,他就曾组织秘密团体,反对天主教会,后来又在茨维考城作神父。他生活在那个年代,正值德国的多难之秋。当时,德国境内有七个大诸侯,二百多个中小诸侯以及上千个独立的帝国骑士,天主教会占有全国三分之一的地产,他们都是骑在农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土皇帝。在他们的残酷压迫和奴役下,农民们过着饥寒交迫、牛马不如的生活,毫无生存保障和人身权利,贵族、地主可以像处理财产一样处理农民本人及其妻儿。农民们若稍作反抗,立即就会招致割耳、割鼻、挖眼、断肢、斩首、车裂、火焚、夹火钳、四马分尸等悲惨的下场。闵采尔对农民的疾苦有切肤之感,他冒着生命危险,到处宣传自己的革命主张,公开提出:整个世界必须来一个大震荡,一切政权都应交给普通人民,没有压迫、剥削的天堂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建立天堂的办法只有一种,即拿起武器推翻一切不正义的事物和残暴的统治者,而不是消极地等待和向上帝乞求。他一面宣传,一面建立了“基督教同盟”组织,广泛吸收城市市民和农民们,在他的大力宣传和鼓动下,农民们开始组成各种秘密团体,积极策划反抗封建贵族和教会的斗争。阿尔萨斯的农民们组成了“鞋会”,在旗上画一只草鞋,表示和穿长靴的贵族对抗。以后,“鞋会”中又发展出一个名叫“穷康拉德”(康拉德是农民常用的名字)的秘密组织。他们不断地策划起义。到了1524年夏,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终于爆发了,大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民们参加了这场大起义,他们组织成一支支声势浩大的队伍,捣毁城堡,杀死恶贯满盈的恶霸领主,占领了许多中小城镇。
闵采尔本人除了到士瓦本、阿尔萨斯等地作鼓动、组织以外,还亲自领导了图林根和萨克逊地区的农民起义。他指挥工人、贫民、农民推翻当地的反动政府,建立了新型的革命政权“永久会议”,闵采尔被推选为主席。为了实现建立人间天国的理想,闵采尔宣布:没收教会的财产;贵族与农民订立的一切契约全属无效;废除封建特权等。起义农民到处焚城堡,烧寺院,惩办罪恶的封建领主,声势越来越大。为了扑灭农民起义的熊熊大火,贵族和教会进一步勾结在一起,甚至宗教改革家路德也站出来指责农民。1525年5月,闵采尔率领的部队与前来围攻的诸侯部队,在弗兰肯豪森进行决战。当时闵采尔手下只有八千人,而封建诸侯的军队则有好几万。起义军因装备不足,训练不够,寡不敌众,惨遭失败,闵采尔也被俘获杀害。
尼德兰革命与加尔文教
加尔文教是适应资产阶级激进派要求的新教教派,在资本主义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广泛的传播,成为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一个有力武器。16世纪的尼德兰资本主义经济在欧洲发展最快,资产阶级和新贵族迫切要求推翻西班牙的专制统治,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就利用加尔文教展开斗争。革命之初,加尔文教组织在尼德兰到处出现,成千上万的人传播新教思想。1566年,在南方的佛兰德尔的一些城镇爆发了自发的“破坏圣像运动”,广大的手工工场工人、市民和农民向天主教会发起了猛烈的进攻,有的手持武器捣毁宗教裁判所,甚至要打开监狱释放被监禁的加尔文教徒。 它实际上是以加尔文派为主的尼德兰新教徒反对天主教专制统治的斗争,是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一行动,揭开了尼德兰革命的序幕,因此说加尔文教推动了尼德兰革命的爆发。此外,加尔文教奠定了尼德兰资产阶级共和体制的基础。加尔文教设计了一个民主和共和的教会组织形式,强调神职官员都要实行民主选举、神权共和。基于这一思想,加尔文在日内瓦创立了神权共和国,它直接影响了发动尼德兰革命的加尔文教徒──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他们在尼德兰北部推翻西班牙统治后,便以加尔文教为指导思想,以日内瓦神权共和国为蓝本创立了荷兰共和国。
英国的圈地运动
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手段。随着英国羊毛纺织业的迅速发展,对羊毛的需求量越来越大,1430~1540年一百多年间,羊毛价格上涨了两倍,①养羊业成为最有利可图的生产部门。因此,15世纪时,英国耕地价格最低,牧场价格是它的两倍,草地价格是它的三倍。16世纪的农学家图塞尔认为:1英亩牧场的收益甚至超过3英亩的耕地。许多贵族领主为了追逐利润,便采用赤裸裸的暴力手段把农民从土地上驱逐出去,把土地用篱笆或壕沟圈占起来,饲养羊群。这一剥夺农民的过程,自15世纪最后30年起至19世纪初,一直延续了三百多年。圈地运动有两个高潮,一个是15世纪后半叶至17世纪末,另一个高潮是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初。最初被圈占的是农民历来公用的森林、草地、池沼等,后来扩及农民的耕地。1485~1517年,英国24个郡中共圈地101 293英亩,其中可耕地占13.2%,转化成牧场的各种土地占56.2%,本来就是牧场而加以圈围的占30.6%。16世纪末,被圈占的土地已有68万英亩。地主把圈占的土地或自己经营,或出租给租地农场主,雇用少数的牧羊人,放牧数以千计的羊群。对于剥削者来说,经营牧场既省钱款又省劳力,原需20人耕种的土地,改为牧场后只需一个牧羊人,而牧羊人的工资额又是所有农村劳工中最低微的。当时流行这样一句话:“绵羊的蹄子把沙子变成黄金。”
圈地运动的重要后果是加剧了农村的阶级分化,与市场有联系的新贵族和租地农场主增加了土地和货币收入,而大批农民则被赶出家园,流离失所,因而不得不把自己的劳动力当作商品来出卖变成雇佣劳动者。这就为资本主义生产创造了必要条件。
被剥夺生产资料的农民,挣扎在饥饿线上。16世纪英国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先驱者托马斯·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对圈地运动的暴行曾作了深刻的揭露:“绵羊本来是那么驯服……现在变成很贪婪、很凶蛮,甚至要把人吃掉。”从此“羊吃人”这个词成为圈地运动的别称。
英国资产阶级利用宗教外衣进行反对君主专制的斗争
都铎王朝统治的初期,英国资产阶级的力量尚不够强大,还需要专制王权的支持。但到16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他们的力量壮大到一定程度时,不但不像以前那样依赖王权,而且感到专制政治是他们进一步发展经济的障碍。伊丽莎白统治的晚期,资产阶级对王权的态度逐渐从过去的拥护而变为抵制和反对了。
资产阶级和专制王权关系的恶化,突出地表现在商品专卖权问题上。伊丽莎白女王经常把某些有利可图的商品专卖权赐给宫廷大臣和亲信,严重损害大多数资本家和商人的利益。1597年,国会向女王提出抗议,无效果。1601年,国会再次提出抗议,对专卖制度进行猛烈抨击,并得到伦敦市民的支持。女王迫于形势,为平息国会内外的不满,不得不宣布停止出售专卖权。
资产阶级对女王的宗教政策也不满意。他们要求按照加尔文教的精神,彻底改革英国的国教,清除其中的天主教残余,摆脱王权的控制,因此称为“清教徒”。16世纪末,清教徒分为两派:一派是长老会派,即代表大资产阶级和部分贵族利益的温和派。他们提出在英国建立一个像加尔文教会那样的教会,由长老管理教会组织的主张。另一派是独立派,即代表一般资产阶级、新贵族和部分农民利益的激进派。他们反对教会隶属国家,主张各教区的教会完全独立,由信徒自治管理。
清教徒的主张与英国国教发生冲突。伊丽莎白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残酷迫害清教徒。迨至斯图亚特王朝,极力鼓吹君权神授、君权无限,把王权凌驾于法律和国会之上,变本加厉地迫害清教徒,专制王权日益反动。但是清教徒的势力却继续扩大,并把宗教斗争和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7世纪40年代,终于在清教的旗帜下爆发了反对封建主义和专制制度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罗马教廷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思潮与运动,促成了基督教内部的大分裂,既给予罗马教廷的神权权威以巨大的冲击,也使广大信徒受到剧烈的震撼。严峻的形势,导致天主教会内部改革呼声日益高涨,更迫使罗马教廷在采取措施,对新的宗教派别展开斗争,以确保教皇的地位和权威。教廷所采取的旨在自救的一系列应变活动,被称之为“反宗教改革”(counter?reformation)。
“反宗教改革”运动始于16世纪40年代。事实上,为消除教会日益腐败的现象,罗马教会内部的自救改革早在“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前就已开始。15世纪上半叶,罗马教会内曾形成一股鼓吹“公会议(即基督教世界性主教教会议的普世会议)至上”的改革势力,主张用公会议制取代腐朽的教皇权力,以集体的意志来统治和管理教会,恢复教会生机。但由于教皇的坚决抵制,这样的主张没能成功。当时,为巩固地位,教廷首先在西班牙采取了强化其神权统治的措施。在教廷的支持下,西班牙的圣方济各会修道僧依靠国王斐迪南,整固了业已衰落的宗教裁判所,无情镇压异端分子,严厉整顿教会戒律。有效地净化了西班牙教会。使西班牙成了欧洲天主教最坚固的基地。到了16世纪,罗马教皇开始了在整个天主教范围内进行的自上而下的“反宗教改革”运动。
从1545年12月13日,罗马教廷召开了特兰特天主教宗教会议,讨论教会改革事宜。这一次会议时断时续,一直至1563年12月4日才最终结束。特兰特会议对陈旧的天主教教义作了许多顺应时代的更改,再次确定了教皇的至上神权和罗马教会的独尊地位,否定了新教的合法性。以这一会议的决议所制定的《特兰特会议信经》,在1564年11月由教皇颁布,成为“反宗教改革运动”的指导纲领。它详细说明了罗马教会的教义、礼仪和组织,展示了不同于新教之处。《特兰特会议信经》是天主教会继《使徒信经》,《尼西亚信经》和《亚大纳西信经》三大信经以后最重要的文献,是罗马教会法律、原理和信仰的新的基础。1566年,教皇又授命枢机主教勃罗米奥组织神学家,编撰了一部神学著作《罗马教理问答》,进一步阐明天主教的神学与伦理思想。为清除“异端”书籍,抵消人文主义与宗教改革的影响,罗马教廷还推行“禁书”措施。1559年,教廷编定的第一部《禁书目录》问世,规定未经教会的宗教裁判所允许,任何书籍都不得刊行。罗马教廷还支持一些反对宗教改革的修会的组建,耶稣会就是一个典型。该会1534年在巴黎建立,其创始人系西班牙贵族依纳爵·罗耀拉(1491—1556)。他本是军人,退伍后编写了《灵性操练》一书,纠合一批西班牙军官建立了耶稣会。1640年,教皇保罗三世颁令承认。到17世纪初,其会士已逾万人。耶稣会与其他修会不同,它不主张以离群索居、远避尘世,而是要求介入世俗事务,通过渗入上流社会,出版书刊、开办学校等活动以扩大罗马教会的影响。耶稣会有纪律严格,入会者必须富有前程的信仰与献身精神,必须崇拜教皇,绝对服从指示。入会者还必须宣誓绝财、绝色、绝意,端正品行。为了维护教皇的权威,耶稣会士还尽量设法渗透到各国、各地区的统治集团之中去搜集情报,刺探隐秘。此外,它还广泛地兴办各种学校,注意培养上层人士的子弟,教学中不受经院式的传统方法的束缚,吸收自然科学的成果。它还派会士向海外积极布道,以扩大天主教的影响。所有这些,都为天主教的生存与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学术观点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
在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关系上,一些学者注重于文艺复兴对宗教改革的影响。刘祚昌认为,文艺复兴中的人文主义者通过文学、艺术及其他形式对天主教会的腐败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为马丁·路德提供了攻击天主教的炮弹;其次,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人文主义者研究了《圣经》的希腊文本,发掘出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并传播开来,为宗教改革提供了有力依据(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历史·近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于可认为“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的继续,是人文主义思想在宗教领域的运用与发展,它从教会内部破除了封建的旧观念,树立了以人为主体的新思想”(于可:《试论早期西欧资本主义观念更新问题──兼评加尔文主义的功用》,载《史学理论》1998年第2期) 。李平晔则指出,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是用神学的理论与话语表达了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的思想(李平晔:《人的发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孟广林则从基督教“经学传统”更新的角度,论证了文艺复兴时期“圣经人文主义”学派的自由批判精神与学术成果对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孟广林:《中古西欧基督教“经学传统”的积淀与更新》,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另一方面,有的学者从比较研究的角度探讨两者关系,分析其相同相异及顺向与逆向关系,使两者的关系更为全面。袁庆和认为两者的相同之处是:(1)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相同,都是在西欧封建制度衰亡、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的历史年代;(2)它们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并把矛头对准了天主教会;(3)两者都向古代寻求和吸取养料,人文主义者借助的是古典文化,马丁·路德从《罗马书》中采用“因信称义”信条并将之引申为“唯信称义”;(4)两个运动在与统治者的关系上也是相似的,人文主义者需要教皇、国王、贵族和富商的庇护;宗教改革与统治者关系更是紧密,马丁·路德就是得到萨克森选侯的保护,英国的宗教改革更是在亨利八世的领导下展开的。以上这些相同点说明两者之间存在顺向关系,它们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矛盾推动下,互为条件、互相影响地发展起来。除此之外,两者还存在不同点和逆向关系。首先,在人的问题上,人文主义者与宗教改革者有根本不同的认识:前者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后者却强调神的伟大、人的渺小,一切以神为中心;其次,在信仰与宗教宽容的问题上,两个运动是迥然不同的,文艺复兴是一个信仰与思想自由的运动,一开始就容忍了异教文化,而宗教改革不是一个为了自由的运动,各种形式的新教派,几乎都以另一个权威来取代教皇的权威(袁庆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研究》,载《汕头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
宗教改革的性质及评价
在宗教改革性质的界定上,国内学术界分歧不大,只是各自在表述上略有出入。郑如霖、孟广林等认为:宗教改革是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主的经济、政治和官方教会的社会政治运动和宗教斗争,而德国宗教改革和伟大的农民战争是欧洲首次资产阶级革命。(郑如霖:《略论马丁·路德》,载《华南师院学报》1982年第3期。孟广林:《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中世纪史的终结与近代史的开端》,载《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姜忻分析了马丁·路德的历史作用,同时指出: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不是单纯宗教上的改革,而是一场资本主义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是历史进步的表现,所谓宗教改革只是一个形式。(姜忻:《试论马丁·路德在资本主义过渡中的历史作用》,《青岛师专学报》1988年第2期。)袁庆和认为宗教改革是凭借它的宗教外衣,把人文主义原则与广大阶层的反封建要求及其物质利益结合起来而进行的斗争。
在对宗教改革的评价上,学者们大都是在肯定的基础上指出了其局限性,应该说是这是比较公允且符合历史史实的。孔祥民认为,宗教改革打破了天主教会的垄断地位,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和财产被没收。英国、荷兰、瑞士、北欧诸国和部分德意志邦国,纷纷成立不受罗马控制的新教组织,摧毁了天主教会的精神独裁,新教成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并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孔祥民作“宗教改革”词条。)。刘祚昌认为,宗教改革猛烈地冲击了天主教会,促成了教会的分裂,有力地削弱了封建统治,从而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活动,为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到来铺平了道路,在政治上、经济上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了新兴的民族国家;改革中产生的路德教和加尔文教对于资本主义发展起了积极作用,为其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给其发家致富作辩护,并为他们不择手段掠夺大开绿灯(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历史·近代史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48页。)。袁庆和对宗教改革的局限性说得更加具体,他认为:随着新教的建立和传播,路德变得日益独断与保守,宗教改革最坏的影响之一,就是对理性与科学的摧残。甚至新教的“革命性”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新教之所以几度被作为旗帜,与路德或加尔文的原教旨并无关联,其主要原因在于“抵抗原则”在斗争实践中的产生和不断发展。在德国,宗教改革蜕化为新旧教诸侯的斗争,长期的封建混战“把德国引向灭亡”,“唯信称义”并未给人民带来自由和安宁,路德只是用信仰的奴役制代替了信神的奴役制(袁庆和:《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比较研究》,《汕头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4.图画说明
《“异端”裁判》
这是一幅中世纪“异端”裁判的场面,原画作者是贝鲁格特,现藏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幅画描绘了主教宣判“异端”接受火刑的情景,高高在上的是主教。图中右下方两位“异端”被剥光了衣服,绑在柱子上,将要被火烧死。12~13世纪时,“异端”裁判在西班牙尤其盛行。
《路德同教皇的辩论》
1521年4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五世和教皇在沃尔姆斯召开了帝国会议,给这样一个离经判道的叛逆者以惩戒,同时也要给路德的拥护者们表演一次杀鸡儆猴的把戏。路德并没有被教皇的淫威吓倒,他昂首挺胸地到达沃尔姆斯,在帝国会议上据理力争,毫不让步。他声称“我坚持己见,决无反悔!”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充分表达了当时德意志人民要求摆脱罗马教廷控制的强烈愿望和坚定信心。本图真实反映了这一情景,图中偏右慷慨陈辞的是马丁·路德。
《教皇为发动十字军召集会议》
1089~1095年,西欧连续七年旱灾,哀鸿遍野。当时西欧各地广泛实行长子世袭制,这使得人数众多的非长子的贵族不能继承父辈的遗产,只能成为骑士。他们有的凭军功能够挣得一点狭小的领地,有的则一无所有,成为“光蛋骑士”,穷困潦倒,部分人甚至干上打家劫舍的勾当。他们热切盼望着能有一场掠夺性的战争,以便发家致富。同时,许多日渐沦为农奴的农民也不甘心受封建主和教会的压迫和奴役,他们中的许多人走上了打劫封建领主和教会的道路,更多人则幻想着去外面的世界寻找土地与自由。在此稍前,1054年,基督教分裂成两人教派:西面是以罗马教廷为中心的天主教,东面是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正教。罗马教皇计划着有朝一日能够实现以罗马教皇为首领,重新统一两派。1073年,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曾给拜占庭帝国皇帝米歇尔七世写信,要求恢复罗马教会与君士坦丁堡教会的联合,并以罗马教会为基督教的首领。格列高利七世的这一要求被拜占庭帝国及东正教教会断然拒绝。格列高利七世对此耿耿于怀,于是积极筹划让西欧国家的所有“圣彼得信徒”参加对东方的“圣战”,但一直苦于没有机会。正在这时,由东方而来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071年一度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此后,拜占庭帝国位于亚洲的半壁江山几乎全部落入这群信仰伊斯兰教的“异教徒”手中。拜占庭帝国无力抵抗突厥人,皇帝亚历克塞一世只好向信奉同一宗教的罗马教皇及西欧各国求援,这正好为野心勃勃的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所利用。对乌尔班二世来说,真是天赐良机。他可以乘机把西欧社会上的各种不安定因素转化成为击败东正教,夺取东方财富的有生力量,并利用这个力量压制世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巩固和确立罗马教廷的无上权威,乃至建立起“世界教会”。1095年,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南部克莱蒙召开宗教大会,以从异教徒手中夺回“圣地”耶路撒冷为口号煽动宗教狂热,与会者群起响应,要求出征。教材中选用的图片正反映了这次大会的情况。因为当时出征者衣缀十字标记,故得其名。十字军东征持续200年之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八次。第一次(1096年~1099年):1096年春,法国隐修士彼得和德国小骑士穷汉华尔特率领由一些贫苦农民组成的十字军东征,在小亚细亚被塞尔柱突厥人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同年秋,诺曼骑士博希芒德等率领以法国贵族为主的骑士十字军约三万人,渡海侵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西亚,次年攻占埃德萨、安条克,分别建立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月攻占耶路撒冷,建立耶路撒冷王国。十字军国家在当地横征暴敛,激起城乡人民多次起义。为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教皇批准成立圣殿、医院及条顿骑士团。第二次(1147年~1148年):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率德、法十字军东征,分别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被击溃。第三次(1189年~1192年):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率军东征。德皇淹死,德意志十字军折返。英法十字军攻占沿海要塞阿卡后撤回。第四次(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撕破宗教外衣,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业竞争对手拜占庭,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在巴尔干的大部地区,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埃及,第八次(1270年)进攻北非突尼斯,均失败。此后,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地先后被埃及攻占,1291年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卡。十字军东征是打着宗教旗帜进行的侵略战争。战事断续起伏,大地祸水横流,使西亚诸国生灵涂炭,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欧人民同样遭受了巨大损失,但客观上同时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和西欧手工业与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参考书目
(1)著作
《世界三大宗教及其流派》,于可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张绥:《中世纪“上帝”的文化:中世纪基督教会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基督教笼罩下的西欧》,安长春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5年版。
《宗教改革史》,托马斯·马丁·林赛著,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人的发现: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李平晔著,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英国清教》,柴惠庭著,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论文
朱熹强:《一场以宗教改革为形式的社会革命运动》,载《徐州师院学报》1983年第4期。
孟广林:《第一号资产阶级革命──世界中世纪史的终结和近代史的开端》,载《贵州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孟广林:《中古西欧基督教经学传统的积淀与更新》,载《河南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于可:《20世纪西方学界的“路德复兴”》,载《世界史研究动态》1982年第6期。
雷雨田:《是“因信称义”还是“唯信称义”?──评马丁·路德宗教政治思想核心》,载湖南师院学报1983年第1期。
李平晔:《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与资产阶级个人主义》,载《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1期。
于可:《马丁·路德早期政治思想初探》,载《世界宗教研究》1983年第2期。
刘兴仕:《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历史地位》,载《青海师院学报》1984年第2期。
袁庆和:《关于马丁·路德历史成就的评价问题》,载《史学月刊》1982年第2期。
康志杰:《加尔文宗与西欧早期资产阶级革命》,载《武汉师院学报》1984年第4期。
于可:《试论早期西欧资本主义观念更新问题──兼评加尔文主义的功用》,载《史学理论》1998年第2期。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使用范围是? 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电子书下载 有谁可以给我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1生物必修2教参答案拜托!!急用!! 哪里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英语(必修)的 MP3免费下载 感激不尽!!! 谁知道哪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的课文音频下载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4的单词课文的MP3 有没有人有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的全部mp3歌曲(或曲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日语 请问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冀教版)的课本哪里可以买到?我在广州 今年9月是不是河北省开始换新教材?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 历史与社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知识整理在那里找? 在那看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 思想品德 有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 教师教学用书多少钱一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里的音乐在哪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二年级下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 哪能看到?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四年级下册 第四课天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 人民音乐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磁带.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大地数学八年级上册教材 哪里有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 八年级 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