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芙美能长期使用吗: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历史教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10 07:27:31

用有效教学理念指导历史教学

仪陇县教科室  李仕选

    为改变新课程教学效益低下的现状,实施有效教学是一种最佳策略。在历史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实施有效教学?笔者研究以为:一是把握有效教学理念的特征;二是抓住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三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把握有效教学理念的特征

有效教学是人们在特定教学价值观支配下,依据教学研究的成果所描述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愿望。它既是一整套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是一套用以指引教师教学、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无论是作为策略还是作为标准,有效教学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一种教师可以直接在课堂中加以运用的操作技术。因此,我们应明确“以学生为本,先学后教,全面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核心理念。把握这一理念的以下基本特征:

    一是关注学生的发展性。教学是否有效并非依赖于完全客观的标准来判断,实际上对教学有效性的判断是一个价值负载的活动,它取决于人们的教学价值观和教学目标观。对教学目标的不同认识,必然会导致对教学有效性的不同判断。传统的教学目标观过分强调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对教学有效性的认识主要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教师教学则以知识点的落实为根本。新课程规定了三大课程目标领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意味着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不再是判断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标准,有效教学必须是促使学生在这三大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的充分的发展,有效教学要求教师将学科的价值定位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二是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有效教学的着重点在于“有效”,而教学的“效”则体现在促进学生的学习上,体现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上。这与新课程“以学论教”的理念是不谋而合的。因此,在这里判断教学有效性的标准是学生的有效学习。有效教学要求教师承认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具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观念,要有为服务学生发展的“对象”意识,教学不能“唱独脚戏”,体现教为学服务,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三是关注教学的效益性。有效教学强调教学效果,教学效果的底线就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同时,有效教学强调时间合理的、充分的利用,追求有限时间内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因此,教师要有时间意识与效益观念,在教学中既不能“跟着感觉走”,也不能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学内容多少,而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益。

    四是关注教学目标的可测性。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实施不间断的测量和评估。把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综合起来,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教师的教学成绩。

    五是关注教师教学的反思性。有效教学必然是一种反思性实践,有赖于教师持续的反思与探究。有效教学需要教师具有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创造精神;也需要教师具有经验意识,从经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实践智慧。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是开放的、多元的、多维的,不是单一的授受关系,复杂的教学环境需要教师的反思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教学实践行为的合理性,从而真正实现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六是关注教师专业的发展性。教师要学会自主学习,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创新,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提高有效教学能力,使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持续提升。   

    二、抓住实施有效教学的途径    

    1.落实有效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对历史教学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智能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会自觉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训练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发展智力;塑造和谐人格,尤其重视学生创新性品质的培养。

2.实施有效教学策略。历史教师根据课标和教材,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注重选择最佳教学手段、方法和方式,改进教学策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在具体操作上努力做到:一是给学生创设一个主动发展的空间。包报独立人格的空间、独立思维的空间和独立活动的空间;二是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包括认知过程中的选择、参与过程中的选择和发展的选择;三是给学生一个主动展现的机会。包括展现个性、展现能力和展现成果。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3.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关健环节,通过以下途径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⑴以学生的的活动为主线。课堂教学构建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线的教学结构是确立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效手段。从当前历史课堂教学来看,学生的学习参与程度己有所提高,但尚未成为课堂教学的一条明线。在课堂上要突出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定向、指导、演示、点拨、释疑、组织、调控、检查、评价等一系列教学行为来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开展阅读、讨论、练习、表演等系列学习行为的变化,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展现学生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熏陶人格的学习过程。

    ⑵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保证手段。因此,在课堂教学时,各环节的安排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学习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检测形式来了解反馈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⑶突出对学生的能力训练。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训练学生一般学习能力,更要强化历史学科的计算、阅读理解与表达、获取并处理历史信息、历史想象、知识迁移、独立思考并得出结论和评价等七种能力的训练。

    ⑷尊重学生的个性。在目前大班额授课形式下,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教师的内在施教潜力,来发展完善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内在学习潜力的发挥。

    ⑸重视非智力因素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智力训练固然重要,但对学生历史学习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必须重视。从为学生的未来着想,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的意志力、培养学生善学善问善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的意识、激发学生良好的情感因素比学习历史知识更为重要。

    4.施行有效教学评价。在评价理念上: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论教,坚持评价主体互动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过程动态化。在评价内容(标准)上:把学生课堂上的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的行为表现作为判断学生学习状态的要素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是: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师生、生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学习资料、时间、空间得到充分保障;学生形成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的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得到培养;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评价方法上:采用课堂观察、调查与访谈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评价手段上:考试仍作为评价的重要手段。

    三是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这就必然要求历史教师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历史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否则以原有的观念看待新课程,无异是“穿新鞋走老路”。
    2.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丰富的文化修养。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历史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丰富学科知识。历史教师的博学和多才多艺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将学生一步一步引入科学的殿堂。因此,实施有效的历史新课程教学,教师在鼓励、促进、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同时,更应该调整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3.以创造能力为核心的创新精神。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师,应敢于拓展课程资源,敢于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课堂环境,敢于鼓励学生以适于自己发展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敢于肯定学生“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主动建立一种平等合作、对话理解的师生关系,努力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创造条件。
    4.以健全人格为标志的心理素质。新课程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心理健康。历史新课程强调重视学生的尊严和价值,关注个体的潜能的充分发挥与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师者首先必须具备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会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学会体验工作中的乐趣,学会与同事、家长等合作,学会较好调节自己的情绪,将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教师的一种重要素质。
    5.高尚的人格魅力。人们常说“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一些老师能让学生记住许多年,重要原因在于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
    总之,实现历史课堂有效教学还在不断的探索之中,我们要从学习他人的经验和自身的教学实践中提炼和总结,把有效教学理念更好的运用在教学上,提升教学行为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人文素养的发展,切实提高历史新课程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