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汪氏蜂蜜旗舰店:长春老建筑物语—关帝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5:42:23

长春老建筑物语—025 关帝庙

    长春关帝庙,比较正式的名称为朝阳寺,建于1799年。长春设治为长春厅是1800年的事情,那时的长春厅还在新立城,1825年才迁到当时叫宽城子的长春老城一带。也就是说,这座关帝庙比长春厅落户长春还要早上20多年。这座朝阳寺是由一个庙宇群组成的,其中包括关帝庙、娘娘庙、狐仙堂、玉皇大帝庙等。因为关帝庙是主建筑且烟火最盛,百姓遂将朝阳寺俗称为了关帝庙。

      关帝庙" align="center">

        从南门(全安门)入长春城,首先要走过伊通河上的南关桥(现长春大桥)。简单说几句这座桥,从历史老照片上看,这座桥起初就是一座拧拧歪歪的木桥,实在不敢恭维。“满洲国”后拆木桥修了钢筋混凝土的南关大桥,除了五十年代拓宽过一次外,直至2004年才这座桥才又拆除重建。

关帝庙" align="center"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0713/12554755_3">

        尽管木桥很是一般(或许那个年代已经算不错的了?),过了木桥入南门前,就是朝阳寺了。从老照片中,朝阳寺的建筑群落清晰可辨,亭台斗拱、气度不凡,就连门前的两根斗杆都看的清清楚楚。照片中朝阳寺的左边就是南门。说是南门,准确说是长春城南部朝东的门,大门是对着东西走向的南关桥的。而在南门边上的这座朝阳寺,坐北朝南,门前是一片开阔的宽敞地,大门两侧是一对石狮,进入大门后正对的就是主建筑就是关帝庙。关帝庙再往里去,自左至右分列着祖师殿、娘娘庙、狐仙堂、老君堂等庙堂,而关帝庙的右手边钟楼,钟楼之后的稍高建筑就是玉皇帝庙。

    关帝庙" align="center"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0713/12554755_4">

         在不同时期里,关帝庙前都是热闹的,尤其到农历二月和八月的第一个戊日(现代人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已经非常陌生了),是一年中祭祀关羽的庙会日。庙会那天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唱戏的、杂耍的、吆喝的、闲逛的,整个一个人生百态图。到了“满洲国”时期,为了崇敬烈士、尊重忠勇,自1932年开始,将每年的仲春及仲秋的上戊日定为法定国家祭日。在长春,从1932年仲春戊祭开始,历来的祭祀都由“满洲国”军政部大臣作为主祭官主持祭祀活动。长春的座关帝庙的这种热闹的景象一直延续到解放后。

        这座朝阳寺整体毁于六十年代后期的那场砸烂一切“封资修”的“文化大革命”……现如今,朝阳寺整个庙宇已经踪迹全无。2002年,在有关公司和个人的捐助下,修了一尊关羽的站立铜像,算是给这个曾经热闹的地方留下的一点念性……

 
关帝庙" align="center" real_src="http://image30.360doc.com/DownloadImg/2011/06/0713/12554755_5">

        说中国人信什么,真的不很统一。既有那些神话中的神仙,也不乏真人演变成神的人物。外加上各种佛、道、儒的各类神仙,不一而足。说心里话,至今也不能把寺、庙、观及里边供奉的神仙们准确分类……不过,要说中国什么庙最多?答案是肯定的,文以孔庙为最;武以关庙为多。

        说起关帝庙,就是为祭祀关羽所设。关羽本是人间一凡人,尽管没那么完美,但其忠勇仗义、嫉恶豪侠的形象被逐步渲染成了忠、义、信、勇的楷模。从两千年前的三国时代,历经唐宋元明清,在历史上,曾经有过十六位帝王给关羽赐号。不管什么人,都能在关羽身上找到一定的期望和寄托。于是,关老爷从凡人演变成神仙,继而表达了着人们对英雄的渴望和对忠义情感的向往。客观地说,这一切与《三国演义》的深入人心也有着莫大的关系。关帝庙绝对无愧于“数量最多的庙宇“的名号。据说在清朝的时候,全国关帝庙的数量不下三十万座,长春在那个时候出现关帝庙毫不足奇。不仅于此,“关公庙貌遍天下,五洲无处不焚香”,在世界各地,就说日本,亦不乏对关公的崇拜和祭奉。

       “当时义勇倾三国,万古祠堂遍九州;阶下苍松高百尺,气冲霄汉未能休”,这首小诗描述得比较准确。不过,我也是说什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到了今天,关公会变成“财神”,在大街小巷的店铺厅堂之上,关老爷手持大刀、蚕目微阖,怎么就能保佑发财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