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巢蜜悦一盒几支:从过剩经济学到危机经济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3 21:42:22
从过剩经济学到危机经济学作者:一锅小狗 提交日期:2009-5-6 

这一次所写的其实是过剩经济学的修改版,在这一个版本中,我从美国历史上的统计数据上证明了过剩经济学的一些观点。增加的第二部分则是经济危机的预测方法以及经济危机见底的信号。
  毕竟俺研究了这么久,目的其实只有一个,发现和预测经济危机,并想办法避免,否则我们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    
    发在这里,希望有人踢俺的屁股
    人只有在被人踢屁股的过程中才会慢慢长大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拍人砖头,利人利已,利国利民
    废话少说,从头开始吧
    目录
    引言
    第一章,实体经济过剩——产品过剩
    第一节,引言:郓城故事之一,烧饼过剩
    第二节,存货过剩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走出危机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第四节,走出危机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第五节,存货过剩之2。0版,产能过剩
    第二章:认识经济危机
    第一节;经济危机的预测方法
    第二节,经济危机的过程以及触底反弹的信号
    第三节,经济为什么先天具有加速增长的特性
    第三章:货币过剩
    第一节,郓城故事
    第二节,货币过剩的形成机理
    第三节,走出过剩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第四节,走出过剩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第五节,货币过剩之2。0版,外汇过剩
    第四章:金融过剩,虚拟经济与货币和实体经济脱节
    第一节,金融过剩的形成
    第二节,金融过剩之2。0版,金融衍生品过剩
    第三节, 走出危机之前方的路
    第五章经济危机的真正原因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真正成因是人性的自私,贪婪与短视
    第二节, 过剩与短缺是一个永无休止的循环
    第三节, 美元的现在过去与将来。

引言
  过剩经济学在我心中最早的萌芽出现在2006年,当时我一个朋友朋友花尽了自己与父母的积蓄(25万)付了首期买了一套70几平米的房子,此后他每月的生活费只剩下了不足两千元(每月花四千多元供房子)。而在2000年,我一个根他情况相近的朋友只需花十七万就可以在上海买到很不错的房子,生活过的逍遥自在。在中国经济经历了连续七年超过8%的高增长之后,老百姓的生活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严重的下降了!这让我对这种GDP的计算体系和它背后的经济学理论产生了怀疑。经过一些思考,我形成了一些简单而又初步的想法与理论,依据这些想法,我推算出中国房价早晚会出现一次大跌,最晚不会晚于2010年。大约同时,国内企业界有很多人也预测出了这一结果,并依此制订了一些防范房地产低谷的方法,象我们公司的母公司就制订了一个不开发售价高于三千五百元一平米房产的策略(后来又调整到四千元),退出一线城市,集中精力发展二三线城市市场。而国内一些建筑机械企业收缩与房地产密切的产品,转向路面机械市政工程机械等产品。
  2008年以后,当我们之前的一些预测一步步的变成了现实。我开始研究为什么我们企业界有那么多人预测出了这次经济危机,而更为专业的经济学家们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预测出这个房地产冬天。经过一系列的反思,我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企业界用了一些宏观经济学中所没有的方法与概念。
  一, 最终市场概念
  我们公司为什么会预测出房价的大跌?当时我们计算了房价与一般工人的收入,2006年,上海相当一部分房价已经超过了一万元,这种房价只有月入万元以上的夫妻才能承担的起,而当时一般工人夫妻的月收入只有六千元左右。随着房价的越来越高,房地产供应越来多,投资者买的越来越多,住房者买得起房子的人越来越少,最终将因供求失衡而导致房地产崩盘。可除了谢国忠许小年等少数人之外,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房地产行业是由投资需求和自住需求两个需求拉动的,他们把这两个需求看成两个近乎独立的变量,但在我们搞企业的人眼里,投资需求是自住需求的衍生需求,无论是捂在手里三年还是五年,投资购房者们最终还是要把房子卖给自住者,而当房价高到自住者们再也买不起房子的时候,就是房地产市场开始崩盘之时。
  事实上,对企业界来说,从最终市场的来做投资决策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我自己是搞建筑机械的,我用了相当一部分时间来研究房地产。因为只要房地产没有了需求,建筑行业就会萎缩,建筑行业萎缩,我们的建筑机械就没有人买,我们从来不会把房地产与建筑机械需求看成两回事。
  在宏观经济学中,他们把投资与消费看成了两个总和为一常数的变量,它们认为消费少了,投资就会变多。但这并不是事实。这个社会上有无数种产品,有面包,冰箱彩电等消费品,也有钢铁、机床,炉子等工业品。人们之所以生产工业品,是因为他们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消费品,人们生产钢铁是因为有人生产机床与炉子,人之所以生产机床,是因为有人在生产炉子。人们之所以生产炉子,是因为有人在生产面包,而一旦没有人生产面包,就不再有人生产炉子,没人生产炉子就没人生产机床,没有生产机床,就没人生产钢铁,一切生产都不复存在,正如市场营销学所说:工业品是消费品的衍生需求,消费为投资提供了最终市场。
  当消费持续不足之后,投资就没有了市场,最终必将引起投资的不足。就是说,从长期而言,消费与投资是共同发展的,美国等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一事实,比如美国的消费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维持在67%左右。可多余的投资跑到哪里去了呢?
  二, 对资本折旧的理解不同
  在宏观经济学中,他们认为资本折旧率δ是一个固定的常数,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的作用(注一),随着资本存量的不断增加,资本的单位产出就会越来越小,小到等于折旧率δ之后,经济就趋向于稳定,因而严重的经济危机是不可能发生的,但这与事实不符。在我们企业界眼中,资本的折旧分为三种
  1,自然磨损,即折旧δ。很明显,他与资本存量成正比,δ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
  2,技术更新,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原有的设备虽然没到使用寿命,但也被更替掉,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不断引进国外的新技术,由这方面带来的资本消耗很大,这才是中国与发展时期的日本德国的投资占GDP比重高过美国的根本原因,在国家进行技术引进的时候技术更新型的折旧自然很大。如果国家处于稳步发展之中,这部分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常数。
  3, 企业的停产转产与倒闭,。资本的价值与折旧中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永续经营原则。一个工厂只有在持续运转,它的折旧才很小和接近一个常数,一旦企业停产一两年,再想恢复工厂的产能,至少需要再次投入原值20%甚至50%的资金,一旦企业转产,原有的设备安装与办公室装修要重新来过,这才是资本损耗中的大头!即使是在正常的年景,现代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也有三五年,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倒闭的企业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倒闭的一般都是小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量也就很小。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的企业倒闭与停产,而且很多都是大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大大上升。而由企业倒闭停产所带来的资本消耗率的变化使资本消耗率d成为一个随经济周期而变化的变量。
  由于资本折旧率并不是一个常数,萨米尔森等人关于经济会在资本的边际效益等于折旧率时实现平衡稳定的观点也随之失去了基础
  三, 对产量与销量的理解不同
  在宏观经济学中,它们认为产出等于收入,但在企业界眼中,现在是一个产能过剩的时代。我们从不认为产出等于收入。产量与销量(收入)是经济中同样重要的两件大事,长期来看,销量永远只可能小于或等于产量,你不可能长期出售一个根本就造不出来的东西。但是在一个产品过剩与产能过剩的社会里,销量是一个比产量重要很多倍的指标,在今天这个经济冬天,是美国人不需要汽车了吗?是中国人不需要房子吗?显然不是的,什么原因让美国的汽车厂停产,中国的房地产商人不肯造房子了呢?是美国人不会造汽车还是中国人不会造房子呢?都不是的,是造了房子与汽车没人买,生产才停滞不前的,其根本原因是市场没有了,是消费所形成的最终市场不足带来了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我们所面临的危机是最终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所形成的危机。
  我们只有同时站在产量与销量这两个角度来研究经济才可能真正的理解经济危机,事实上正是产量与销量的差额——存货的不断累积才是经济危机的形成的根源,当存货不断积累,越来越大,大到厂商不再相信存货一定能在可预测的将来被出售的时候,他们就停止生产新产品,由此导致工人们没有了新收入,没有新收入就没钱购买产品,存货就更加卖不掉,厂商就更不肯生产新产品。这种恶性循环就带来了生产过剩型的经济危机。生产过剩从来都不是产品已经丰富到人们已经吃不完用不了,生产过剩所面临的真正危机向来都是有效需求的货币不足。即使是生产过剩的高级形式——产能过剩,也跳不出这一范畴。
  事实上,在二一世纪的今天,当企业界的思维模式早已从供不应求时代的生产导向、产品导向、推销导向,发展到供过于求时代的客户导向、市场导向以及社会营销导向的时候,宏观经济学们还停留在供不应求时代的产出=收入的思维模式上来研究经济实在是件很可笑的事,他们从来没有,也永远不可能真正的发现和预测经济危机。
  四, 对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的理解不同
  宏观经济学认为货币有价值储藏功能,但货币只在微观上有价值储藏功能,而在宏观上,它并没有价值储藏功能!
  假设某一个中国人在2007年,少吃两万个馒头省下了两万块钱,到2009年他拿这些钱可以买到两万个馒头来吃,这时候,我们可以说他贮存了价值(馒头)。因为区区两万块钱在中国二十万亿GDP中是微不足道的,多出这两万块不会引起任何物价变化。但如果每一个中国人在都在2007年储蓄了两万块钱,到2009年大家一起拿这些钱出来买东西的时候,由于全中国在2009年只生产了价值20万亿的产品,市面上流通了四万亿的人民币。物价上涨一倍。大家所能买到的仍然只有20万亿的产品。根大家没存钱时的结果一模一样!!,这个现象在经济学上叫合成谬误,在辩证唯物主义中叫作量变累积引导起质变(详见注一)
  货币并不是价值,更不是财富,货币只不过是一种社会产品的分配权,拥有更多的货币只能让你在社会上分得更多的产品份额,而不能增加财富与价值本身。它能够等同于价值与产品是有一个前提的,那就是一定要有足量的产品支撑。当这个前提与基础被人们打破的时候,货币就与产品脱节了,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随之被打破,货币也就不再能够储藏任何价值!
  当中国人拼命储蓄,而没有足量的可消费产品支撑的时候,货币的价值储藏功能随之失效,这时候他们发现自己没地方花钱,买什么什么涨价,卖什么时候贬值。当他们买房子的时候,房价涨了,当他们买股票的时候,股价涨了,当他们卖房子的时候,房价跌了,卖股票的时候,股价跌了,咬咬牙什么都不买,把钱放在银行里,通货膨胀了,钱不值钱了.所有这一切都只有一个原因,钱太多了!!
  五, 对金融在经济中功能的理解不同
  金融在经济中本来起到了一个润滑剂的作用,他降低了经济运行中的阻力,促进了社会的优势资源更多的流向优秀企业,为很多有潜力的企业提供了企业发展所必不可少的资金。但他本身并不是财富,更不是价值。这些东西只不过是货币的分配权而已!连货币都不是价值,又何况是股票等金融产品?当太多的货币分配权(金融)追逐有限的货币,太多的价值分配权(货币)追逐有限的产品。这个链条就开始越拉越紧,拉断的那一刻,就是危机到来之时。
  任何一种润滑剂都不是越多越好的。比如发动机里的机油。任何一个发动机生产商都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油尺,告诉我们加机油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少则润滑能力不足,发动机功效下降,故障增多。这时候,多加五十块钱的好机油可能会让我们一年省下三千块钱的燃油,几万块的维修费用。但是润滑剂的作用也仅此而已,他终究不能取代柴油与汽油本身,他本身不能产生能量。如果你把机油当成了比柴油更好的能源,机油加的太多,不仅不会产年更多的能量,而且会带来烧机油,燃烧室积炭等一系列的故障。当人们拼命的发展金融产品,搞得金融衍生品的总价高于全世界GDP十倍的时候,一种新的危机必然出现,次级债只不过是这个危机的导火索而已,他从来都不是这次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
  
  在金融海啸这一百年不遇的危机到来之后,我们开始发现宏观经济学里很多观点与事实极度不符,宏观经济学认为人们的收入要么用来消费要么用来投资,可是当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我们的收入中的相当一部分既没有用来消费也没有用来投资,我们想消费,但我们担心明天没有收入所以不敢消费,企业想投资,可是他们没有市场,所以无处投资,每个人都说经济危机是一种信心危机,可到底是是谁摧毁了人们的信心呢?又是怎样摧毁的呢?当金融危机到来之后,我们发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脱节了,每个人都在谈论虚拟经济中的泡沫.可这些泡沫是怎样形成的?虚拟经济又是怎样与实体经济脱节的呢?
  带着对这些问题的一些思考,我把消费、投资和货币分开来研究,把实体经济与虚似经济当成两个问题来思考,得出了一些与宏观经济学理论颇为不同的结果,但颇为有趣的事,这些结果居然与实际的统计数据相符合1
  在我的研究结果中,经济危机是必然的,其根源居然是利润过剩,事实上是利润过剩引起了资本过剩,资本过剩引起了货币过剩,货币过剩又引起了金融过剩.经济危机是资本的利润最大化追求与欧拉定律(资本的经济利润为零)之间矛盾斗争的结果。
  本文从实体经济开始,一步步延伸到虚拟经济,从消费、投资与货币三个角度来来解读经济危机的形成过程。由于角度不同,可能得出的结论与宏观经济学颇为不同,估且就当成另一种观点来看吧。
  注一,关于合成谬误
  学过经济学的人都知道,经济学有一个重要前提是假设每一个经济个体是理性的,都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出发点。在这基础之上,经济学家才可以对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进行科学、规范的分析。但是,个体理性和整体理性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个体的理性行为汇集到一起,经过参与者的多方动态博弈后,并不一定能够提高整体福利。在有些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社会福利水平的下滑。
  这种现象被称为“合成谬误”。就是说,对局部说来是对的东西,对总体并不必然有好处。
  在日常生活中,合成谬误比比皆是。比如在观看演出中,前排的人为了看得更清楚一点而站起来,后排的人也不得不站起来,当所有的人都站起来之后大家都没有看得更清楚,相反每个人的清晰度还大为下降。再比如,只有一个家庭购买轿车会大大方便出行,而当所有的家庭都拥有了自己的私家车之后,道路、停车场可能车满为患,反而不如大家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方便。
  在经济生活中,经济周期是市场失灵中最具有破坏力的形式,它的存在是个人理性导致集体非理性的最典型例子。在市场体制中,每个市场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经济上升周期中为追求利润最大化而扩大生产规模,增加投资和消费,促使经济进一步过热;在经济紧缩周期中,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又完全相反,停工停产,解雇劳动力,停止再投资, 导致经济陷入低谷。
第一章,实体经济过剩——产品过剩
第一,引言:郓城故事之一,烧饼过剩
  话说1998年,有一个烧饼店老板武大郎,他拥有10000个炉子。聘用了镇上的所有工人为他做烧饼。一个炉子一年能做3个烧饼。武在大郎第一年生产了30000个烧饼。其中为每个工人支付一个烧饼做工资。武大郎自己家里又能吃掉4000个烧饼(有钱人自然吃的多些,加上他还养了一个打虎的弟弟,一个漂亮的老婆,老婆又养了西门庆,这些人都很能吃烧饼……反正他能吃掉4000个烧饼就是),剩下的烧饼他就以十个烧饼换一个炉子的价格从镇外换炉子来多做烧饼。武大郎用剩下的烧饼换来了了1600个新炉子,除了补充每年10%的损耗与折旧,武大郎比以前多了600个炉子。
  第二年,武大郎用10600个炉子生产了31800个烧饼,赚了11200个烧饼,除了自己吃4000个,除了补充折旧,又买了720个炉子。
  ……
  到了第十年,武大郎已经拥有两万多个炉子,每年生产六万多个烧饼。详见表1,
  经济学家拿起算盘一通狂打,GDP=消费+投资
  按10块钱买三个烧饼的不变价格计算。郓城GDP平均每年增速超过10%,提前两年翻了一翻,现在郓城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县长宋江应该被提名为全国十大杰出公务员……
  可武大郎却正在苦恼不已。他现在今年生产了六万多个烧饼。,以前可以卖到美利坚,可现在那边闹金融危机,卖不掉。而小城镇内部,但所有工人的工资收入加起来只够买一万个烧饼,库存积压严重,烧饼店严重亏损,有倒闭的危险!
  县长宋江见状,立刻打报告给中央政府,政府出台了四万郓城币的经济刺激计划,买走了四万个烧饼。果然化解了烧饼过剩问题,可武大郎的危机并没有解决,社会的购买力只有14000个烧饼,而他现在拥有六万多个烧饼的产能无法释放,最终他不得不关闭一些分店,很快,有媒体报道,浙水乡温村大队有烧饼店被关闭,店长逃走,大量农民工返乡云云……  
  表1,
  郓城经济发展表,除GDP外,单位均为郓城币,一个郓城币等于一个烧饼
  第N年 工资 炉子 产量 折旧 利润 自吃 投资 GDP(人民币) GDP增长率
  1 10000 100000 30000 10000 10000 4000 6000 100000  
  2 10000 106000 31800 10600 11200 4000 7200 106000 6.00%
  3 10000 113200 33960 11320 12640 4000 8640 113200 6.79%
  4 10000 121840 36552 12184 14368 4000 10368 121840 7.63%
  5 10000 132208 39662 13221 16442 4000 12442 132208 8.51%
  6 10000 144650 43395 14465 18930 4000 14930 144650 9.41%
  7 10000 159580 47874 15958 21916 4000 17916 159580 10.32%
  8 10000 177495 53249 17750 25499 4000 21499 177495 11.23%
  9 10000 198995 59698 19899 29799 4000 25799 198995 12.11%
  10 10000 224793 67438 22479 34959 4000 30959 224793 12.96%  
第二节,存货过剩的形成与发展  
  上节中,我们建立了一个略带夸张的模型,但我们很伤心的发现,他非常接近过去十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事实,那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改善相当有限,发展的只是资本与GDP,我们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净出口和政府支出,一旦海外出现了金融危机,明明没有完全进入金融国际化的中国同样受害,因为我们的市场没有了,大批中小企业面临倒闭.但是不是没有金融危机就是不会引起中国经济的冬天了呢?这种靠不断增长的净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注定没一个能持久,比如日本,又比如亚洲四小龙.为了简单起见,在研究净出口的拉动之前,我们先研究一个没有进出口与政府支出的二元经济.这里只有烧饼(消费)与炉子(投资).为了简单起见,我们先研究一种只有两级市场的经济,暂不研究多级工业品,即生产炉子还需求有车床等工具,生产车床还需要电脑厂房等.有兴趣的人可以把这些产业链上的衍生资本品加进去,只需要引入宏观经济学中早已很成熟的乘数概念,可以得到与本文同样的结果,仅仅是在一些数据上有微小的产异而已。
  在宏观经济学中, 它们认为产出等于收入,认为人们的收入只有两个去处,要么用来消费要么存在银行里,银行会把所有这些钱用来投资.同时, 他们把消费与投资看成两个独立的变量.,但是这与事实极度不符.第一,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大量的房子与汽车生产出来之后卖不掉,这些产量并没有变成货币收入,中国大量的烂尾楼至少在几年之内看不出有变成收入的可能性.第二,在金融危机发生之后,我们赚得的收入(货币)中很大一部分即没有消费也没有投资,我们把钱存在银行甚至放在手中了.第三,,也是更重要的一点,而消费与投资并不是两个独立的变量。消费为投资提供了市场.没有消费,投资也失去了生存空间.正如亚当斯密所说:消费是一切生产的唯一终点和目的。假设我们每年有一万块的收入,如果我们只花四千块钱去买烧饼.那么炉子的总销量最多只有四千块.因为烧饼店买炉子的钱都是从他们卖烧饼的钱中得来的.如果我们硬要把剩下的钱来买炉子只能给我们带来亏损.当消费出现不足,如果没有新的市场(净出口或政府投资),必然带来投资不足.这个社会上有无数种产品,有面包,冰箱彩电等消费品,也有钢铁、机床,炉子等工业品。人们之所以生产工业品,是因为他们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转化为消费品,人们之所以生产钢铁是因为有人生产机床与炉子,人之所以生产机床,是因为有人在生产炉子。人们之所以生产炉子,是因为有人在生产面包,而一旦没有人生产面包,就不再有人生产炉子,没人生产炉子就没人生产机床,没有生产机床,就没人生产钢铁,一切生产都不复存在,正如市场营销学所说:工业品是消费品的衍生需求。
  也许美国从1930年到2008年的数据统计更能说明问题
  

 

  数据来源www.bea.gov.com的表格文件section1all-xls之10105Ann以第14行除以第9行所得。
  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只要没有战争,在每一个经济周期里,私人投资在GDP中的占比总是呈现一种加速上升的趋势,上升到一定高度,立即掉头直下,经济危机立刻来临。1973,1979,2000与2006这四年都是私人投资在GDP中占比最高的时候,但之后立即发生了经济危机。如果投资象宏观经济学所说的那样,在短期内与消费是两个独立的变量,经济危机应该与投资高峰期是没有必然的联系的,但事实并非如此,统计数据说明,每到一个投资高峰期之后,必是会出现经济危机。如果象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那样,高投资会为下一阶段创造高消费,高投资期之后应该是高增长,但事实也非如此,高投资之后是经济危机!
  事实证明,投资并没有象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那样创造需求,也从来都没有能持续的发展,他也不象宏观经济学所说的那样会创造未来更多的消费,他什么都没创造,这些多余的投资在经济危机中消耗掉了。用宏观经济学中的企业与个人的二元经济模式不能解释这一现象,但如果我们引入“资本品是消费品的衍生需求”这一概念,把封闭经济看成四个部分,家庭、资本品生产和消费品生产和库存,我们很惊奇的发现,这一现象很容易解释。
  现在我们重构一个与宏观经济学不同经济运行模型,用来解释今天的经济与经济危机。我们从工业品生产开始清理一下经济运行的脉络。
  1, 资本品企业(A)制造资本品(炉子),并把他们送到自己的仓库(B),产生库存
  2, 消费品企业(C)购买资本品用来补充折旧和扩大再生产,消除资本品为库存(B),产品从资本品企业流入消费品企业,
  3, 消费品企业(C)向资本品企业(A)支付货款,货币从消费品企业流向资本品企业
  4, 消费品企业(C)利用资本(炉子)和工人生产消费品,并把他们送到自己的仓库(D),产生库存。
  5, 家庭(E)为从消费品企业(C)购买消费品,产品从消费品企业流入家庭,消除库存(D)
  6, 家庭(E)向消费品企业(D)支付货款,货币从家庭流入消费品企业
  7, 企业向家庭支付工资与股息,货币从企业流向家庭
  如图-
  

  图中红色箭头与蓝色箭头为货币流向,黑色为箭头为产品流向。我们看到,步聚1,2,4,5是产品流向。而步聚3,6与7则是货币流向,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忽略了家庭对企业的再投资,那是下一个生产循环。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流动与产品流动是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一个经济体要想正常运行,必须保证货币与产品都能正常流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出现经济危机。比如说当前金融危机下,美国的家庭不敢消费,消费品企业就卖不出产品,消费品企业的产品卖不掉,他们就没钱买机品设备与厂房,资本品企业也根着萎缩了。
  又比如大家都只生产机器与厂房等资本品,消费品企业不扩大生产,就没人购买机器与厂房(记住一点,我们现在讨论的是一个简化了的模型,我们忽略了工业品企业自身对工业品的需求),于是资本品生产也根着停了。
  再比如消费品企业在经济危机中严重亏损,拖欠工人工资,家庭就没钱买消费品,消费品就会更加卖不掉,于是消费品企业停产,不再购买资本品,连累资本品停产,货币也就不在实体经济中流动了。
  这里要强调一点,本文中把宏观经济学中所说的投资分成了三个部分,在宏观经济学中,他们把存货,购买政府债券都理解为投资。但过剩经济学则所说的资本品必须有两个基本特性,创造利润和投入再生产,存货不能被投入再生产,因而我们并不认为存货属于投资。因为他与一般的产品投资具有不同的特性。而政府债券如果没有被投入扩大再生产,我们认为它是属于虚拟经济,它所得到的利息收益仅仅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记住一点,我们认为货币只是财富的分配权,而不是财富本身,只有企业债券才被我们认为是投资,因为这些钱被投入了产品再生产.就是说我们所说的投资其实指的是资本品.如果我们以这种方式来理解投资,我们会发现过剩与经济危机都是必然,而不象宏观经济学中所说严重经济危机的发生是个偶然事件.其实,我们只要建立市场的概念,从产量、销量与货币三个角度来研究,要得到答案其实很简单.。
  首先我们来研究产量,不考虑进出口和政府投资,经济中只有两个部分,消费与投资。其中消费品的总产量Y包括销量X(以销售的第一个汉语拼音X表示)与产能过剩所形成的库存(以英文单词三stock的首写字母S表示)Sc两部分,
  Y=X+ Sc
  而投资的总产量I中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用来补充资本的损耗dK(d为损耗率,以英文单词deplete的首写字母D来表示,K为资本总存量),第二部分用来扩大再生产的增量ΔK,第三部分是资本品产能过剩所形成的库存Si(S为库存,i为工业品indutrial goods的缩写)同样:
  I=δK+ΔK+ Si
  在供不应求的时代,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可以被卖掉,Y=X,也就是说S=0,是目前宏观经济学中所研究和适用的范围。但是在供大于求的时代,库存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有解释了库存的形成机理,才可能解释经济危机的形成原因。为与研究产量一样,我们的对自己的货币收入M可以有三种选择,可以用来消费,可以用来投资,又或者把他们放在银行或者自己手中.假设我们总货币为M,我们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为c。那么我们用于购买消费品(以消费consumable的首写字母c表示)的货币量Mc就是c*M.
  即Mc=c*M
  其中Mc是人们用于消费的货币量,c为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它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货币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即APC,是一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那么我们能销售多少产品呢? 我们进一步研究销量。销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答案在人们用于购买的货币和价格。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Mc越多,产品的价格越低,总销量就越大,存货就变少,反之则销量减少存货增加。
  X= Mc/P= c*M/P
  在理想的状态下,企业总是想把产品都卖掉的,因而产量等于销量 Y=X= c*M/P,因而不会有过剩出现,库存只不过是企业维持运营所必需的一手段,新库存等于已销售的积压库存与原库存的折旧.因而净库存增量为零,经济危机不会出现,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完美过.价格不会无限长期降低,当价格低于烧饼店的生产成本时,烧饼店他并不会继续降低价格,他们将减少投资,减少烧饼的产量,以维持利润.从而炉子的需求也下降了,人们将无处投资,因而长期而言,只有有了足够的消费,经济才可能长期稳定的发展,比如美国,他们的消费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7%左右.我们先研究短期消费下降时所出现的现象.
  由于消费不足,没有足够的项目可以投资,过多的货币退出了产品市场.产品循环受阻。这时候,企业界拿什么东西来把这部分吸引回产品市场呢?是会计利润! 当代绝大多数产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最注重的都是两件事,会计利润与净现金流入,企业只有获得足够的会计利润才能吸引资金,不被股东所抛弃。在产量与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会计利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企业的会计利润是生产与销售产品中因销售产品得到现金收入(即销售收入)和一部分尚未换成现金的库存减去购买工资原材料的货币支出以及资本折旧。根据会计法则,存货是以成本计价的,因而
  会计利润R=Cu*S+PX-C,
  其中C为总成本,Uc为单位成本(u为单位unit的缩与)
  把X= cM/P代入上式
  我们得到了一个新公式
  会计利润R= Cu*S+cM-C
  其中,cM是企业出售产品所得的总现金流入,而C是则是企业购买资本与劳动所支付的现金。假设产出与成本不变,货币总量M与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c是两个不由企业决定的外生变量。那么我们可以把cM-C看成一个常数A
  会计利润
  R= Cu*S+A
  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答案,从宏观上来讲,企业的会计利润与价格并无直接关系,增加库存有利于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吸引投资者投资,从而把那些原本可能退出流通的货币拉回流通,而提高价格能在总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销量增加库存,从而间接的增加了会计利润。就是说如果企业想提高利润,提高价格增加存货是对他们更加有利的选择.那么企业能否控制价格呢?
  这里就出现了三种情况。
  一, 某几个大企业垄断或者厂商们能形成一致行动,谁都不主动挑起价格战,那么厂商们就拥有了定价权,此时把价格定的高一些有利于他们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这将同时引起库存的上升
  二, 厂商们各自拥有一个微分市场,即所谓差异化竞争,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微分市场上制订相对高一点的价格,从而导致总价格与总会计利润的上升。这也将引起库存的上升
  三, 完全同质化竞争,且开始了价格战,价格下降,会计利润接近于零,库存消除。
  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可能消除库存。但这与当今世界的竞争格局相差甚远,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产业都已集中在少数国际巨头手中,他们依靠品牌、技术与规模等优势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取得了最大的利润,并通过并购与合资等形式消除竞争,加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其它企业拼命的寻找差异化市场去谋求生存与发展,在写本书之前,我随机选取了七个行业,其中有五个行业被控制在五到十家企业手中,他们的毛利润率都在20%以上,令人吃惊的是,面对这些社会现实,一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们还是固执的认为现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事实上我们回头来看,每次大萧条的前夕,都是行业集中度最高,企业会计利润最高的时候,如图
  

 

  I=δK+ΔK+ Si
  在供不应求的时代,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可以被卖掉,Y=X,也就是说S=0,是目前宏观经济学中所研究和适用的范围。但是在供大于求的时代,库存的不断增加,是导致经济危机的根源。只有解释了库存的形成机理,才可能解释经济危机的形成原因。为与研究产量一样,我们的对自己的货币收入M可以有三种选择,可以用来消费,可以用来投资,又或者把他们放在银行或者自己手中.假设我们总货币为M,我们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为c。那么我们用于购买消费品(以消费consumable的首写字母c表示)的货币量Mc就是c*M.
  即Mc=c*M
  其中Mc是人们用于消费的货币量,c为人们的平均消费倾向,它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货币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即APC,是一个大于零小于1的数。那么我们能销售多少产品呢? 我们进一步研究销量。销量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答案在人们用于购买的货币和价格。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Mc越多,产品的价格越低,总销量就越大,存货就变少,反之则销量减少存货增加。
  X= Mc/P= c*M/P
  在理想的状态下,企业总是想把产品都卖掉的,因而产量等于销量 Y=X= c*M/P,因而不会有过剩出现,库存只不过是企业维持运营所必需的一手段,新库存等于已销售的积压库存与原库存的折旧.因而净库存增量为零,经济危机不会出现,但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从来没有完美过.价格不会无限长期降低,当价格低于烧饼店的生产成本时,烧饼店他并不会继续降低价格,他们将减少投资,减少烧饼的产量,以维持利润.从而炉子的需求也下降了,人们将无处投资,因而长期而言,只有有了足够的消费,经济才可能长期稳定的发展,比如美国,他们的消费在经济中所占的比例一直稳定在67%左右.我们先研究短期消费下降时所出现的现象.
  由于消费不足,没有足够的项目可以投资,过多的货币退出了产品市场.产品循环受阻。这时候,企业界拿什么东西来把这部分吸引回产品市场呢?是会计利润! 当代绝大多数产业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最注重的都是两件事,会计利润与净现金流入,企业只有获得足够的会计利润才能吸引资金,不被股东所抛弃。在产量与成本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会计利润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
  企业的会计利润是生产与销售产品中因销售产品得到现金收入(即销售收入)和一部分尚未换成现金的库存减去购买工资原材料的货币支出以及资本折旧。根据会计法则,存货是以成本计价的,因而
  会计利润R=Cu*S+PX-C,
  其中C为总成本,Uc为单位成本(u为单位unit的缩与)
  把X= cM/P代入上式
  我们得到了一个新公式
  会计利润R= Cu*S+cM-C
  其中,cM是企业出售产品所得的总现金流入,而C是则是企业购买资本与劳动所支付的现金。假设产出与成本不变,货币总量M与消费者的平均消费倾向c是两个不由企业决定的外生变量。那么我们可以把cM-C看成一个常数A
  会计利润
  R= Cu*S+A
  现在我们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答案,从宏观上来讲,企业的会计利润与价格并无直接关系,增加库存有利于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吸引投资者投资,从而把那些原本可能退出流通的货币拉回流通,而提高价格能在总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减少销量增加库存,从而间接的增加了会计利润。就是说如果企业想提高利润,提高价格增加存货是对他们更加有利的选择.那么企业能否控制价格呢?
  这里就出现了三种情况。
  一, 某几个大企业垄断或者厂商们能形成一致行动,谁都不主动挑起价格战,那么厂商们就拥有了定价权,此时把价格定的高一些有利于他们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这将同时引起库存的上升
  二, 厂商们各自拥有一个微分市场,即所谓差异化竞争,他们各自在自己的微分市场上制订相对高一点的价格,从而导致总价格与总会计利润的上升。这也将引起库存的上升
  三, 完全同质化竞争,且开始了价格战,价格下降,会计利润接近于零,库存消除。
  只有在第三种情况下才可能消除库存。但这与当今世界的竞争格局相差甚远,当今世界上,大多数产业都已集中在少数国际巨头手中,他们依靠品牌、技术与规模等优势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取得了最大的利润,并通过并购与合资等形式消除竞争,加强自己在行业中的地位,其它企业拼命的寻找差异化市场去谋求生存与发展,在写本书之前,我随机选取了七个行业,其中有五个行业被控制在五到十家企业手中,他们的毛利润率都在20%以上,令人吃惊的是,面对这些社会现实,一些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经济学家们还是固执的认为现在的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事实上我们回头来看,每次大萧条的前夕,都是行业集中度最高,企业会计利润最高的时候,如图
  

 

  数据来源www.bea.gov.com的表格文件section1all-xls之表格116000Ann第9行除以表格10105ann第14行所得。
  毫不奇怪,1975,1980,2000与2007年又分别是公司利润在GDP中占比最高的时候,而这又恰恰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公司利润高峰晚于投资高峰,这是因为投资损失的计提一般晚于实际发生时间,造成了时差),当2007年美国公司的利润在GDP中的占比达到了百年一遇的高度,而美国也就爆发了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从本质上来讲,这次经济危机与1929年并没有什么大的不同。区别只在于1929年时,是大企业利用规模优势挤垮小企业,二十一世纪初,大企业依靠资本优势收购小企业,方法与表象不同,内里的本质并无区别,其根本动力,来自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这,与资本的经济利润为零(欧拉定律)是一个天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矛盾是怎样暴发的呢?
  会计准则是建立于永续经营的原则之上的,用成本来计算库存也是建立于一个基本的假设之上的,那就是这些库存都能在将来以不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出去。表面上看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假设。但问题在于两点
  1, 对于单个企业来说,他们的库存占全社会总销量的比例很小,当他们稍稍降低价格倾销库存的时候,并不会引起社会产量与价格的暴跌,但当整个社会上所有企业都采取一致行为的时候,在社会总货币供给不变的情况下,这种倾销直接影响了价格,物价暴跌,企业亏损减产,引起经济危机(合成谬误出现)。要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企业每年的产量都大于销量,一两年的库存并不会影响企业对库存的信心,他们并不会用减产或降价的方式去消化库存。如此持续下去,几年之后,库存的积累ΣS将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但是我们记得一点,人们生产存货是用来卖的,,只不过是早卖晚卖而已,货要是不卖还叫货吗?这就好象建立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堰塞糊,无论湖堤有多高,冲垮都只是个时间问题。当库存的累积冲垮了人们的信心,企业开始减产降价来消除库存时,企业就开始亏损、停产和辞退工人,工人们拿不到工资,就没钱买产品,产品更加卖不掉,如此恶性循环就带来了大萧条。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之前大家以为存货早晚是能卖掉的,而没有认识到这是一个供过于求的时代,没有及时的处理库存带来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现在我们把Y=X+S与X= cM/P合并整理一下,我们就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公式
  S=Y-cM/P
  在消费品产量Y,价格P与货币总量M都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平均消费倾向c能够化解过剩性的经济危机.那么消费上升会不会挤出投资,从而导致资本存量的下降进而引起将来社会产能的下降呢?我们来看一下消费的增加到底挤出了什么?
  首先人们投资的下降将导致消费品产能Y的下降。在消费品销量X上升或不变的情况下,他挤出了消费品过剩的产能,即消费品库存S,并未引起产能Y下降。
  其次,由于一些用于资本品生产的资本与劳动被转去生产消费品,这将导致资本品的产能下降,在资本品销量近乎不变的情况下,它挤出了资本品过剩的产能,即资本品库存,也没有引起产能下降。
  第三,它还挤出了一样非常重要的东西,资本的损耗dK!!!在宏观经济学中,资本的损耗率d被认为是折旧率δ,是一个不变的常数。萨米尔森等人依此认为,由于资本的边际产品递减规律,随着资本的不断积累,资本的边际效益越来越小,当资本品增加到一定程度,资本的边际小到等于资本折旧率δ时,经济走向平衡,因而长期而言,经济将自已走向稳定,经济危机不会发生,只有一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影响会引起经济的一些短期波动。
  但这与事实相差很远,事实上,每到经济危机之前,都是资本收益最高的时候,不管是美国还是中国经济增长历史都证明了经济在每个周期里都是加速上升的,入冬之前的中国经济,恰恰是增长最快的时候,而次贷危机之前,美国经济也经历了一个空前的高峰。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与宏观经济学观点完全相关的局面?因为资本消耗不仅仅是折旧一种,资本消费耗率d更不是一个常数,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变量,经济并不会在自动走向稳定
  在整个社会中,资本的消耗主要有三大类。
  1,自然磨损,即折旧δ。很明显,他与资本存量成正比,δ可以认为是一个常数, 只有他才被计入消费品的成本,他在资本损耗中只是很小的一块,
  2,技术更新,由于新技术的出现,原有的设备虽然没到使用寿命,但也被更替掉,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不断引进国外的新技术,由这方面带来的资本消耗很大,这才是当前中国与发展时期的日本的投资占GDP比重高过美国的根本原因,美国是世界上最当今世界上上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他们的技术更新基本来自美国人的技术创新,而中国的技术更新不仅来自中国人的技术创新,更大的一部分则来自从国外引进技术,理所当然的拥有更大的资本消耗率。就算是在美国,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更新带来的资本消耗也应该是越来越大的,因为我都知道技术进步的速度是越来越快的,而美国的的统计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二战以来美国资本消耗在GDP中的占比已经从10%上升到了12%以上,下面的图也表明,自1965年以来,资本的消耗率从每年4%上升到2007年的7%左右。
  
  
  

 

    数据来源,www,bea.gov.com,之表格11100  
  3, 企业的停产转产与倒闭,。资本的价值与折旧中有一个基本假设,那就是永续经营原则。一个工厂只有在持续运转,它的折旧才很小和接近一个常数,一旦企业停产一两年,再想恢复工厂的产能,至少需要投入原值20%甚至50%的资金,一旦企业转产,原有的设备安装与办公室装修要重新来过,完全被损耗掉,这才是资本损耗中的大头!,现在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把消费品的支出计为cM,而不是总货币M,因为只有折旧被计入了消费品生产的成本,而由于他在投资所占比例较小,而被我们忽略不计了
  即使是在正常的年景,现代企业的平均寿命只也有三五年,在经济发展的高峰期,倒闭的企业数量相对比较少,而且倒闭的一般都是小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量也就很小。而在经济危机时期,大量的企业倒闭与停产,而且很多都是大企业,由此带来的资本消耗大大上升。而由企业倒闭停产所带来的资本消耗率的变化使资本消耗率d成为一个随经济周期而变化的变量。如图
  
  

  数据来源www.bea.gov.com
  毫不奇怪,历次经济危机时。都是资本损耗最大的时候。资本消耗率d,受什么因素影响最大呢?恰恰就是宏观经济学中极少提及的产能过剩。当需求大于产能时,竞争很小,产品价格与利润较高,只有少量的企业会倒闭,随着产能过剩的不断加深,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价格越来越低,倒闭停产率越来越严重,直到经济危机。增加消费率c尽管不会提高社会总产量,但他能够降低产能过剩,降低库存,减弱竞争,减少企业倒闭率,提高总产出中真正被人民消费的比例,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只有当过剩消除之后,继续提高消费才会引起净投资的下降,最后挤出投资,降低了社会产能,这种现象只出现在二十年前的中国,现在的一部分亚非拉国家,已经离我们有点遥远。那么为什么经济中的平均消费倾向c不会自动的走到一个合适的数字,保持经济自身稳定发展呢?
  人们根据自己的收入选择花多少钱进行投资是由资本的利润决定的,如果投资利润很高,那么我们会把更多的钱用来投资,这是一种理性的决策,因为我们减少现在的消费是希望将来的投资利润让我们有更多的收入从而在将来消费更多.而企业增加产能与库存的行为又加强了我们的信心.但事实上每十年一次的经济危机让这些利润化为了泡影.有趣的是,我们在一百年中经历了1913,1929和2007三次大危机,其中两次引发了世界大战,战争让我们的投资不知去向,我们可爱的经济学家们还是认为这是一偶然事件.我们老百姓还在拼命的投资,希望经济危机不会发生,希望受害者不是我们自己!而另一个造成平均消费倾向c下降的原因则是贫富分化
  根据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对消费倾向的研究。这个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种是很有钱的大老板,他们控制了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资本,得到了绝大多数的资本收入(会计利润),但他们的消费几乎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比如说比尔盖茨,在他捐出财产后,身家减少了几百亿,但他的生活并没有变化,他还是开同样的车,住同样的房。他们的消费是一个常数A,他们多出来的钱除了投资或搞慈善,没有其它事情可做,就算是投资利润下降,他们也只能投资,我们称之为被迫投资。第二种人是普通的劳动者,我们把绝大多数的工资都用于消费,我们的消费基本上就是我们的收入,工资涨了我们多消费,工资减了我们少消费。(此外还有中产阶级,他们可以被认为是工人与老板的结合体)
  在经济高峰期,资本的利润很高,老板们收入占社会总货币收入M的比例很大,由于他们的消费是不变的,所以平均消费倾向c有下降的趋势,是说资本主义先天有制造过剩,引起经济危机的趋势。
  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在于,在收入增加的时候,资本收益增加那部分不能同步转化为消费,引起消费不足,最而导致最终市场不足,市场经济的产能过剩天生就有扩大的趋势 ,这时候并不是说社会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多到大家吃不完用不完了,而是工人民眼看着有好东西而没钱买,不是产能过剩,而是需求的货币不足,也就是凯恩斯所说的有效需求不足。其根源在于社会上严重的贫富分化。只有提高工人工资在总收入的比重也就是降低资本利润率才可能降低社会的降低产品过剩程度。
第三节,走出危机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消除存货过剩的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经济高增长,去年我们增加了10%的产能,如果今年经济增长能大于10%,那么库存总量与总销售的比值就不会上升,就不会造成信心危机,但无论之前我们罗列的统计数据还是我们的逻辑推导都已经证明,在经济危机来临之前,产能总是增加的比消费更快。
  那么就需要有新的方法来消除过剩,既然存货过剩危机是由存货的不断积累造成的,那么解决的方法当然还是从存货的形成开始。我们回头来看一下本书中最重要的公式
  S=Y- cE/P
  消除存货的第一种方法是减小产量Y
  经济学认为总产量由资本与劳动总量决定的,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小镇能所做多少烧饼取决于我们拥有多少人做烧饼和我们拥有多少炉子.同样多的炉子,如果工人多,加班加点的干活,也能做出更多的烧饼,如果工人总数不变,炉子多了,每个工人的效率会提高,多会做出更多的烧饼.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总产出是资本与劳动的函数.
  Y=αK+βL
  其中K为资本总量比如说炉子的多少, α(希腊字母)是每个炉子的产出能力,L是劳动总量,指工人的数量,而β(希腊字母)则是每个工人产出能力,比如说一个八级钳工与一个学徒的生产能力是不一样的.因而β的大小也就不一样.
  当经济进入大萧条时,由于企业大量的倒闭与停产,资本的消耗率d大大增加,存本资量K以及利用率迅速下降,从而消费品产量Y下降,引起库存下降,从而走出危机。
  消除存货的第二种方法是降价,P下降
  在经济危机时,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存,而非赢利,他们宁可亏本也要收回现金,价格下降到成本以下,销量上升,库存下降,从而走出危机。
  消除存货的第三种方法是收入中用于消费的比例c上升,从而销量上升,库存下降,走出危机。这是怎么实现的呢?前面说过,贫富分化是导致经济危机的重要原因,在经济危机时,资本利润大大降低,甚至亏损为负数,因而大老板们的收入大大下降,而他们的消费并不会下降.与此同时,工人工资的下降则慢的多,至少不会变成负数,由于工人才是消费的主力军,从而导致平均消费倾向c上升,从而走出危机。
  大自然以这三种形式为存货过剩设了一套枷锁,资本主义虽然天生有造成过剩的动力,但他也天生就有消除过剩的方法,而这个方法,就是经济危机,也就是说,经济危机也是市场规律,他是市场调节手段的一部分
第四节,走出危机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尽管大自然为我们提供了几种走出过剩的法子,但这是一个极为痛苦而又相当长期的过程。人类不甘被大自然摆布的本性决定了我们会想一些新办法出来。
  既然经济危机是由存货积累冲垮信心所引发的,所以走出危机的第一种方法便是销毁存货,这在人类历史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它很残酷,但很有效。由于现行的宏观经济学是按产出来计量的,当人类销毁一万个面包再生产一万个面包的时候,他们认为GDP没有下降,经济在正常发展,可笑不?
  第二种方法是重塑信心,只在我们相信自己的存货还能卖的掉,我们就能维持生产,但这种加高河堤的方法属于治标不治本,历史上凡是靠重塑信心走出危机的没有一次能够长久,当然,反过来说,因为外在事件摧毁信心而不是存货过剩引起的危机总是能很快的结束,比如说911事件引起的经济衰退。
  要想从根本上消除存货过剩,我们还是要从存货过剩形成的根源开始,让我们再次面对S=Y- cM/P这个方程式
  第三种方法在降低产量上做文章,既然Y==αK+βL。那么只要摧毁产能,就能消化存货。其中最有效而且也最残酷的就是战争,战争摧毁了大量资本存量,把大量的劳动力变成战士,劳动与资本下降,产量自然下降,消化了存货,从而走出危机
  第四种方法是增加总货币M,在国内的总货币M不变的情况下寻找国外的货币,那就是出口,这是当代中国和早期资本主义走出危机的法子,既然国内的消费货币cM不足,我们去寻找国外的货币去。但是等到国外市场瓜分完毕,没有了新的消费市场(最终市场),存货过剩重新开始,新的经济危机循环再次开始,这个角度上来讲,1929年的大萧条的根子早在1913年就已经种下了,当全世界的殖民地瓜分完毕之后,存货过剩型的经济危机已经不可消除,资本主义将进入战争与经济危机的循环(事实上,这一次全球化经济危机也是发生在这一轮的全球化高潮),但是伟大的凯恩斯改变了这一切,自他开始,人类终于开始从制度上去消除经济危机。凯恩斯是我所知道的第一个从最终市场(即他所说的有效需求)上来认识宏观经济的经济学家。
  既然企业自身为了实现更高的会计利润,并无降低价格与库存的原动力,那么我们可以用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来解决问题,还是回到S=Y- cM/P这个方程式
  第一种办法是降低实际价格P,通过增加货币供给,引起通货膨胀,在名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了实际价格,从而达到了消除库存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是增加平均消费倾向c,前面我们说过,平均消费倾向c过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贫富分化造成的,通过递增式的个人所得税征收,让富人们上交更多的所得税,同时提高穷人们的失业救济,从而减轻了贫富分化,达到增加平均消费倾向c的效果,最终市场形成,消化了过剩的存货。消除贫富分化是消除经济危机最好的办法。二十世纪东欧国家与中国所进行的社会主义实践证明,他们从没有经历过过剩性质的经济危机。当然,他们造成的是另外一种更严重的危机,短缺经济。政府对经济的绝对控制谋杀了经济增长中最重要的元素,创造力。但我们必需承认一个事实,他们消除了经济危机,尽管我们可以批评他们的生产落后,但他们比十九世纪的欧美经济要发达很多倍,欧美资本主义经济早就已经开始出现经济危机了
  第三种方法扩大政府支出,通过政府的财政赤字,把未来的钱拿到今天来用,增加货币M,以消除库存
  第四种方法也是扩大支出,不过他来自工人们的负债消费,既然我们厂商生产的产品太多,你们工人用一年的工资怎么也也买不完,那么我们让你们把未来几年的收入都拿到今天来买东西,总是可以消除存货的吧?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改进S=C- cM/P这个公式。在可以负债消费的时代里
  S=C- cnM/P
  其中n为负债倍数,就是说你现在已经消费了未来几年的收入,我们之前所研究的只是一个n=1的特例。
  第五种方法则是降低投资的吸引力,通过向企业征税,提高企业的成本,降低企业利润,从而降低了投资的吸引力,提高了平均消费倾向c,由于征收的税款被用于政府支出,因而最终市场的总货币支出M并没有下降。这时候,我们的消费与宏观经济学的说法已经有了分岐,我们所说的消费包括了个人消费与政府消费,即政府投资供应的公共品,比比如公路,学较、图书馆等,这此东西虽然不属于私人所有,但他也直接为人民带来福利,这不仅是因为过剩经济学用人民所享受的产品来度量经济,而且学校与图书馆等与一般的资本品之间有两个本质的区别,一是他不创造利润,二是他不直接增加社会的产能,他属于最终市场。从现在起本文再讲到消费,就有了一个扩大的含义,个人消费与政府消费。我们所说的消费,实际上指的是最终市场。
  回头我们观察整个存货过剩,从来都不是社会产品已经极大丰富,多到大家吃不完用不完了,而是工人民眼看着有好东西而没钱买。所谓的存货过剩其实只是货币不足,这里的货币不足,也不是社会总货币不足,而是用于消费的货币不足,也就是说有钱人不想买,想买的人没有钱,那是不是解决了贫富分化,增加了货币供给就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了呢?不是的,人类贪婪的天性导致他们会制造另一种过剩,货币过剩,在了解货币过剩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存货过剩的高级形式,产能过剩第五节,存货过剩的高级形式,产能过剩  
  在本节之前,我们借用了宏观经济学的观点,产量是资本与劳动的函数。但在事实上,资本与劳动只能决定生产能力,不能决定产量,比如说,你购买了二百个炉子,请了二百个工人,这只能让你拥有一年生产一万个烧饼的产能,至于到底生产和能够卖出多少,取决于有多少人想吃烧饼,以及他们有多少钱肯花在烧饼上等等。也是就是说与宏观经济学中销量等于产量,产量取决于资本与劳动的观点不同,我们认为产能>产量>销量。
  与经济学家一直围着产出=收入来研究经济不同,在企业界,早在十九世纪中叶他们就已经意识到了供大于求这个事实,到二十世纪中期,他们对市场的研究就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很成熟的学科,叫做市场营销学。二战之后,已经没有哪个企业而在傻乎乎的闭着眼睛生产存货,现代的企业都在以销定产,尽可能的减少库存。但这不等于过剩被消除,过剩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产能过剩。基本上,如果有足够大的市场,如果全世界的所有产能开足马力全力生产,在资本与劳动不增加而让全世界的总产量增加50%应该是件很轻松的事。
  产能过剩率g(即过剩的第一个汉语拼音字母)是产能与销量的比例
  g=Y/X=(αK+βL)/X
  产能过剩率越大,竞争越激烈,价格越低,企业利润越低,倒闭停产率越高,由企业倒闭带来的资本损耗率d就越大,经济发展越慢,反之则经济发展越快。此时的经济周期受资损耗率d的变化非常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根失业一样,产能过剩只可能被减少而不可能被消灭。因为社会上广泛存在着一不可消除的摩擦性过剩,导致摩擦性过剩的原因有很多,比较重要的有
  1, 技术进步:
  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将导致部分有的工厂与设备被闲置,从而引起了产能闲置
  2, 消费习惯的改变
  由于消费者生活习性的改变会使得原有的一些产品不再生产,转产需要时间,这也引起相应的产能在一段时间内被闲置
  3, 企业倒闭
  全世界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两三年,一旦企业倒闭,原有的产能很难被利用
  4, 社会的分销效率
  由于信息流通不良,交通不便等原因,有一部分产品不能的交到消费者手中
  5, 存货中转消耗与需求的季节性波动
  从厂商经过代理商到到客户的环节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消耗。其它如需求的季节性波动也会导致需求淡季时的产能闲置
  ……
  如同失业率一样,我们认为社会有一种不可消除的产能过剩率g*,,即自然过剩率,如果一个社会的产能过剩刚好是g*,我们认为这个国家的产能已经经充分利用,此时如果增加消费或者政府投资,则将挤出投资,引起产能下降,不利于社会发展。
  本节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解答,企业为什么要扩充一些过剩的产能,这些过剩的产能又是怎样产生的呢?因为仅以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而言,产能利用越充分,他们的利润才越高。
  企业之所以会产生一些过剩的产能,其主要原因有三个,除了企业决策的乐观驱逐悲观现象,另外两个则是进攻与防御的需要。大多数产业的统治者其实最多都只能控制本产业的主流市场。比如说可口可乐如百事,他们在碳酸饮料上无疑是居于统治地位,在这个子产业上,他们的产能过剩是有限的。但在果汁等方面,他们的投入产出比并不高(其实往往是亏损的)。如果仅从经济学上的原理来说,他们在果汁上的投资是非合意的,这种投资不会产生。但企业经营管理比经济学要复杂的多。决策者们往往会有意的的去恶化果汁行业的竞争环境。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一方面是消灭潜在的竞争,如果可口可乐任由果汁行业坐大,等果汁行业有了足够的现金,他们极有可能会进军可乐行业,从而在将来降低可乐行业的利润。这种现象发展到极至,就是微软用免费捆绑的IE流览器消灭了一个曾经相当有竞争力的潜在对手。这产生了一种过剩的产能,这属于防守。制造过剩产能的另一个目的是为了进攻,即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比如说果汁对于可口可乐公司来说,在新投入阶段,是高投入低收入的,而且把果汁当成潜在市场的也不仅是可乐生产商,其它如啤酒矿泉水等行业也都会全面开花,把果汁当成一种潜在市场,这就制造了产能过剩。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形成了很多系统的理论。比如说波士顿矩阵。其中的瘦狗与问号都高产能过剩的形式。
  而这些过剩的产能与投资中的相当一部分,都会在经济危机中关闭与消耗掉第二章:认识经济危机
第一节;经济危机并非不可预测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我们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的预测经济危机,因为经济危机的爆发是产能过剩或存货过剩长期积累冲破人们的信心所造成的。而信心是有很大弹性的,他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数值,这让危机的到来有一定的偶然性。就好象我们不停的在骆驼身上加稻草,我们虽然知道早晚会压垮骆驼,但在压垮骆驼之前,我们不可能知道到底是哪一根稻草会压垮它,又好象一个癌症晚期的病人,我们虽然知道他的生命不会超过三个月,但我们无法准确预测他到底他哪一天会死,因他多吃一顿饭或少吃一顿饭,多用一点好药少用一点好药,心情好一点或者坏一点,家人多一点关心或者少一点关心等等因素都会造成影响。
  但是从另一角度他又是可预测的,当一个骆驼所背的负载已经接近他的极限的时候,一个病人已经身患绝症而且已经进入晚期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做该做的准备工作了。
  那么宏观经济这个病人在发病前夕有什么病状吗?从理论上来讲,当产能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信心,发生经济危机。因而用产能除以销量再除以自然过剩率就能得出预测出经济危机的指数。我们知道产能Y=αK+βL,因而我们只要计算一下(αK+βL)/ (gX)的数值,看一下这个数值是否达到了临界点,就可以知道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了。
  问题在于,到目前为止,所有资本存量变化的统计都是不完全而且滞后的,而且以滞后的数据进行事后确认的方式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是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能找出真正可行的方法。如果过剩经济学能够成立的话,那么从长期来看,产能增长与GDP增长应该是同步的。如果产能增长比GDP更快,这就开始制造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经济危机。决定产能的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中,投资的统计数据还是比较齐全而又及时的的,通过研究与投资相关的统计数据就可以预测出经济危机。比如说,投资在GDP增长中的贡献率的变化,从1929年美国有了比较全面统计数据以来,GDP年均增长3.47%。其中私人投资平均每年贡献了0.54%,每当私人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持续的超过0.54%,就说明了产能过剩正在增大,私人投资的贡献率就开始下行,下行到0.54%,就说明经济周期开始从上行转向下行,危机即将来临
  而数据统计也反应了这一点。  
   从上表中我们可以看到,每当私人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开始下行,跌破0.54的年份,比如2006,2000,1989,1979等年份,都是经济危机的前夜,更重要一点在于,这种征兆在之前的年份就已经显示了这种趋势,这就为预测经济危机提供了可能性。对于这个工具,我们还有几个问题需要解释。
  第一, 他并不精确,因为现行的宏观经济学是把存货也看成投资,而且经济中的投资也不仅私人投资一种,只有各种投资与私人投资的GDP增长保持固定的比例的前提下,这个方法才是比较准确的,而这个前提是可疑的
  第二, 之所以选用这个数据,一是因为这个数据反应了加速度,具有前瞻性,二是因为私人投资是由市场决定的,他内因型的,比较有规律。而政府投资受政策影响太大,容易失真。
  第三, 这种方法预测不出因外部事件对信心冲击所造成的经济低谷,特别是战争的影响,不过外部事件信心冲示造成的经济危机往往不会持续很久,只有1980年的危机是个例外,因为这同时具有信心冲击与过剩的两重特点,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经历一次反复并非完全偶然
  第四, 这种数据还受到政府调控经济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影响和干扰,前面说过,经济增长、货币与财政政策以及战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过剩,这里用投资在经济济增长中的贡献率,而不用投资自身,其目的也是为了消除经济增长带来的干扰。
  为了消除经济增长,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干扰,公司利润的变化也许是一个更好的危机预测指标。我们知道,经济危机是由产能过剩所造成的,而利润率大小取决于产能过剩程度,产能过剩越严重,企业的利润率越小,因而企业的利润就成为预测经济危机的睛雨表。我们把每个经济周期就会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危机之后的产能重建与信心恢复期,这时候随着市场的重新形成与产能利用率的提高,公司利润逐步上升。上升到一定程度,就开始制造过剩,利润逐步下降,过剩积累到一定程度(表现为利润下降到一定程度),则经济危机爆发。
  

   数据来源,www.bea.gov.com之表格11500
  从这个表格中我们也可以看到1975,1980,1990,2001,2007年经济危机爆发之前,企业的税后利润已经开始逐年下降,下降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爆发。这是一个更具前瞻性的数据。因为利润对产能过剩更加敏感,更能发映产能过剩的发展程度。对于这一工具,也有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第一, 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前的1972,1977,1984,1997和2006年,企业利润都到达了一个阶段性高点,除了2007年经济危机之外,其它高点都刚好处于两次经济危机之间的中点。这就是从信心重建到制造过剩的转折点。
  第二, 长期而言,企业利润呈一种增长趋势,这里的原因很复杂,技术的进步,资本的积累,税收政策与货币政策都在长期中影响了企业的利润,这里我们只说明这一趋势的存在,并不深究,因为他不是本书的内容
  第三, 这里面计算是非金融企业的利润,金融业不在考虑之内。
  第二节,经济危机的过程以及触底反弹的信号
  既然经济危机是一个消除产能过剩的过程,其核心又是消除资本过剩,那么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就可以找到经济危机的形成与发展中的一些必然规律。我们再次看一下经济循环图
  

   根据这个循环图,我们可以推算出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
  当经济危机到来之后,消费者的第一反应是捂紧钱包,银行开始非常慎重的进行贷款,部分银行会倒闭,由于这几方面的原因,总货币流通量减少,而在产品方面,消费品中很大一部分是必需品,不会明显减少,资本品企业一般都是提前签订了合约的,他们很难立即取消合约,毁约意味着损失定金和信誉,除非出现极困难的情况,一般我们不想毁约。这东西叫做合约粘性。还有很多固定资产投资如果已经进行到了一大半,突然停下将会带来极大的损失,我们也不会停下来,比如说当你的房子盖了一大部分,只差封顶,就算是经济危机来了,你也会把房子盖完,因这东西叫项目粘性。由于这两种粘性的存在,社会中总产品不会立刻减少。我们知道P=M/Y,即价格等于总流通货币除以产品流通总量,货币减少的快,产品减少的慢,物价下跌,经济出现一次通缩。在现象上,则是消费品进行降价处理。
  第二阶段
  当资本品的合约粘性与项目粘性期限已过,消费品企业就不再购买资本品去扩大生产,资本品销量大大下降。流通中的产品只剩下消费品和一些必需的资本品,总产品下降,在总流通货币不变的情况下物价上涨,出现通胀,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特别是一些资本品企业,倒闭或停产,过剩的产能被消除,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过剩产能的消耗还有一种很隐蔽的形式,即资本的赢利能力下降。比如说这次经济危机之后的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只要企业不倒闭,他们的厂房与设备即没有磨损,也没有被新设备代替,而这么大公司,倒闭的可能性其实也很小。但他们将来在银行的信誉下降了,人才流失了,在市场上的影响力下降了,企业形象下降了,将来他们不会再有以前那种赢利能力,就算有人重振他们,依靠的也是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产品。与原有的设备厂房品牌以及现有的专利等关系不大。这种资本消耗应该是技术更新的一种,但它不能被现有的任何一种宏观统计数据所反映。
  第三阶段
  当消费品企业过剩产能的消除和库存的消化之后,部分企业倒闭停产为幸存的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为了得到这些空间,消费品企业又开始采购资本品,与前一阶段相比,商品中多了一部分资本品,而流通中的货币没变, 因而物价下降,出现第二次通缩,这就是经济开始触底的信号
  第四阶段
  随着信心的重建,原来退出流通的货币再次进入流通,流通的货币增加,物价上涨,经济进入恢复期。其中触底反弹的那个点,就是从通缩转向通胀的时候,而这个数据,可以从国家统计局物价指数上可以看的到。
  需要提出的一点是,根据理性预期学派的理论,通胀是有惯性,我们这里所说的通胀与通缩,其实是指相对通胀与相对通缩,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物价涨的比以前慢了,我们就说出现了相对通缩,尽管实际上物价仍在上涨。
  这一结论,被美国历次经济危机的物价数据所证明。为此,我们依次研究一下美国历次经济危机时的物价指数变化。我们观察1975年的经济危机
  
  

   图中上面的黑线为物价增长率,下面的红线为GDP增长率  
  我们看到,这次危机于1973年底爆发,然后进入第一次通缩,到1974年二季度开始进入通胀至1975年初开始转入通缩,到1975年二季度进入第二次通缩的底部,这说明产能过剩已经消化完成。而事后证明,之后经济进入复苏。而1975年二季度正是那次危机的最底点,统计数据证明了我们的观点。
  我们再转向1982年经济危机
  这次危机有一定的特殊性,它紧连着1980年的经济危机,而且他受外部冲击的影响比较大,属于信心危机的成分比较大,但他同样在1981年二季度爆发,同时进入通缩,之后出现通胀,到第二次通缩(1982年二季度)后不久走出危机。(但这个解释比较牵强,个人人认为,这个现象巧合的成分比较大,而且这次危机的通缩与通胀都非常不明显)
  
  我们还是看一下1990年的经济危机
  
  
   图中上面的黑线为物价增长率,下面的红线为GDP增长率  
  这次危机在1990年三季度危机爆发,四季度第一次通缩,然后进入通胀,到1991年二季度第进入第二次通缩,经济进行了第一次探底,经济走出底部。而且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模式,这属于金融过剩的范畴,但之后的经济危机仍然保持了同一模式
  

 

  图中上面的黑线为物价增长率,下面的红线为GDP增长率
  我们知道,2000年3季度危机爆发,同年四季度第一资通缩到底,然后进入通胀,到2001年三季度第二次通缩,危机到底。经济走向复苏。  
  关于这个工具,还有两个重要的问题。
  第一, 这个工具是建立于社会总货币量不变的条件之下的,因而需要设法过滤掉政府投入货币对货币总量所带来的冲击
  第二, 这种形式只适用于内部过剩所形成的危机,他不适合于外部非经济事件对信心冲击所形成的危机。因为这种危机时间较短,还处于合约粘性与项目粘性期之内,危机就已经过去了。
  第三, 只有经过两次通缩,一次经济见底的全过程才能消除过剩,让经济进入下一个增长循环,如果在短期内因提振信心(特别在合约粘性期内)而走出危机。由于没有过剩的产能未被消除,则在短时期内将再次出现经济危机,一个典型的例子是1980年的经济危机,那次危机在80年二季度见底,但当时没有出现通缩(并非物价底部),说明过剩没有被消除。在之后仅过了两年,就出现了1982年的经济危机
  下图:1978年到1980年美国物价指数  
 

   红线为GDP增长率,黑线为物价指数。  
第三节,经济为什么总会波动
  在宏观经济学中,它们认为经济有自动走向稳定的趋势,但这与事实不符.事实上经济从来都是越跑越快,跑到最快的时候也就是经济危机到来的前夜
  下面是过去几年中国的GDP增长率  
  我们看到,在经济危机到来之前的确2007年,恰恰是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
  而美国也是如此,
   1928年与2006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前也是他们经济空前高涨的一年,只要他们的政府使用使用的是货币政策而不是财政政策来调节经济,他们的经济也总是加速上涨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周期的预防能力低于财政政策与他们的金融过度发展,在长期中抵消了货币政策的作用有关)这与宏观经济学的结论相背离,为什么会这样诡异呢?
  其实是”社会预期正确性自我证明”现象与”企业决策乐观驱逐悲观”现象在作怪
  企业是经济的细胞.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企业是如何进行决策的.
  每年年底,企业都要制订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决定明天购买多少设备厂房,聘请多少员工,这个决策的基础是什么呢?大多数企业都是依靠过去几年的数据.比如过去三年的平均增长率是10%,那么消费品企业界预计明年的增长也是10%,他们会多购买10%的设备,聘请10%的员工,而这多出来的员工又用他们的工资(含工业品工人)多购买了10%的消费品,给消费品企业带来了市场,市场果然增加10%,而他们购买的设备又为工业品企业创造了市场,于是投资也增加了10%.消费与投资都增加10%,GDP也就增加了10%,同样,如果企业界预测明年增长百分之八,GDP就是果然增长8%,他们预测6%,GDP就会增长百分之六,这叫做社会预期正确性自我证明.
  但是企业的决策总是高于社会的平均预期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假设社会上共有三个行业三百个老总,一百个人预测啤酒行业增长10%,汽水行业增长8%,矿泉水行业增长6%,另一百个预测啤酒行业增长6%,汽水行业增长10%,矿泉水行业增长8%,还有一百个预测啤酒行业增长8%,汽水行业增长6%,矿泉水行业增长10%.
  我们会看到整个社会与三个行业的平均预期都是8%,但是在企业决策中并非如此.老总们都是在每年年初与董事会签订绩效考核合同的,啤酒公司会给老总们制订一个指标,达到8%的增长拿到全额工资,达到10%会有丰厚的奖金,只达到6%可能就只有基本的生活费了.于是那些对啤酒行业悲观的人会拒签合同,辞职到他们感到乐观的的汽水行业去了,因为他们觉得在汽水行业中他们能做到10%的增长率。那些预测啤酒行业会有10%的增长率的老总们会觉得在啤酒行业工作会有丰厚的奖金而得到丰厚的奖金从而加盟啤酒行业,同样的道理,在汽水行业工作的都是对汽水行业乐观的人,在矿泉水行业工作的都对矿泉水行业乐观的人.尽管社会的总预期是客观的(8%增长率),但每个行业都由对本行业乐观的人(10%增长率)把持着,这种现象叫做企业决策乐观驱逐悲观,同样的道理,投资者们也会选择自己乐观的行业去投资,他们的乐观态度又影响着职业经理人的决策.
  但是到了经济危机时期,大家都怕失去工作,不敢辞职,人才流动性下降,于是乐观驱逐悲观现象不复存在.
  其它使经济在高峰期加速上行的因素还有职业经理人的风险性偏好(即老美所说的道德风险)与过剩乘数和加速原理.
  2003到2004年,中国的长江三角洲因供电紧张而出现了非常严重的电荒,在那两年中柴油发电机组销量空前上涨。站在理性的角度,我们觉得国家一定会想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因而这种需求是暂时的。可有趣的是,当时所有在华拥有制造厂的国外中小企业无一例外的扩大了生产规模,当然,到2006年,这些工厂也无一例外的倒闭或停产或减产了,因为国家在2005年就解决了这个电荒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非理性的投资?由于身在这个行业,笔者有幸见到了其中一部分项目计划书,笔者很震惊的发现,这些职业经理人在计划书中无一例外的低估了中国政府解决供电问题的能力,笔者是行业中人,我认识他们中的很多人,我知道他们其实都是很清楚这个供电紧张是暂时性,我们所不清楚的只是政府什么时候会解决这个电荒,但在他们给投资者的报告中,根本没提到这些东西。为什么?
  因为当代职业经理人的绩效考核制度都是奖远大于罚的.比如说一个职业经理人在面对一个亏赚一千万的可能性各有50%的决策时,如果最终赚到了,他可以得到一百万的奖金,如果亏了一千万,他只需要再找份工作,他并不需要赔偿一百万,站在理性的角度,只要成功的回报大于职业经理人的道德成本,他都会去冒险.华尔街搞出那么高的杠杆率,弄出这么大的一危机,其根源就在这儿,难道华尔街不知道杠杆率太高有危险?
  回头再说2004年的柴油发电机组行业,通过在中国建厂,他们的职业经理人得到了很多好处,在中国,拥有采购权的人可以得到什么,我就不多说了。但这些违背道德所带来的投资又进一步拉动了经济
  而到了经济危机时,经理人找工作困难,他们的投资决策会以稳为主,投资者在投资时也会变得慎重,这种拉动也不复存在。
  至于过剩乘数则是宏观经济学中乘数概念的延伸,加速原理是宏观经济学中很成熟的理论(详见附录)

 

作者:benzhuzhu__ 回复日期:2009-05-07 16:30:28 

 

  2004年末   
  2009年03月13日 benzhuzhu   
  我最近开了一个帖子,做博客的回顾。不可避免的翻阅了以前的一些经济数据以及评论文章。今天正好翻阅到了FT中文网2007年7月26日高善文的一篇文章《中国经济,热吗?》。文章提到一个我之前没有注意到的现象:  
  从国际收支情况看,2002年中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例在2.1%左右,此后贸易顺差的规模和占GDP的比例开始下降,这一过程持续到2004年的3季度,其中2003年和2004的1季度还出现了少见的贸易逆差;2005年以来中国的贸易顺差始终在快速增长,这一趋势延续至今,至少还会再持续数个季度的时间。   
  为什么2004年末开始贸易顺差出现了一边倒的快速增长呢?如果了解我的人会知道,我对于这轮经济危机的解读之一就是中国外汇制度的怪胎。随着贸易顺差的增加,我国的国力不断上升,根据市场规律,汇率也应该随之上升。虽然这样会减少贸易顺差,但是提高了本国货币的购买力。这样就通过以更低价格进口我们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随着国力的增强,人民币汇率没有及时升值肯定会促进贸易顺差的增长。但是贸易顺差的大幅增长背后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   
  文章中提到伴随上述现象的还有一些其他有趣的现象:   
  剔除食品因素后的核心消费物价指数从2003年1季度负0.5%的水平一路上升到2004年4季度1.4%的水平。2005年以来,核心通货膨胀总体上一直稳定下降,趋势延续至今;
  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来看,2003年初大约处在2.4%的水平,此后一路上升到2004年10月8.4%的水平,加速态势十分显著;自那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大体上在一路下跌,今年6月份的水平只有2.5%;
  从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看,2003年初的水平在3.2%左右,此后不断加速到2004年10月份14.2%的水平;此后这一价格指数总体上也在下跌,到今年6月份的时候只有3.4%;
  从经济面临的瓶颈约束看,2004年全国许多地区都存在明显的拉闸限电现象,货物压港、铁路运输相当紧张;由于近几年来在电力、运输等基础设施领域的大规模投资,2005年以来瓶颈约束明显缓解,实际上今年以来中国发电设备的利用小时仍然在下降过程中,电力供应充足,在港口、铁路、煤炭等领域,经济也未表现出明显的瓶颈约束。   我对于这轮经济危机还有另一个解读就是中国和美国的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中国过度投资,美国过度消费。从上面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的投资从2004年末开始产生效益,缓解了经济发展在电力、运输等方面的瓶颈,压低了工业品的价格。如果稍微深入一点挖掘,就会发现,这些投资大部分都是属于国家把持的行业。翻开资料,原来2003年3月24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正式确定领导班子。2003年4月6日,国资委正式挂牌,开始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履行国资监管“保值增值”之职,从此国有企业重新开始焕发活力。我贴一些网上搜到的数据,感觉不太能对的上,也不知道怎么统计的,大家凑合看吧。   
  据国务院国资委财务决算统计,2004年,全国13.78万户国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33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8%;实现利润7525.4亿元,比上年增长52%;实际上交税金10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24.7%。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55997亿元,比上年增长26.6%;实现利润4879.7亿元,比上年增长61.9%;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5%,较上年增加3.5个百分点。   
  据财政部企业财务快报统计,2005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15340.7亿元,同比增长19.2%;实现利润9047.2亿元,同比增长25.1%;实现税金9957.1亿元,同比增长20%。其中中央企业实现利润6413.4亿元,同比增长27.3%;实现税金6862.2亿元,同比增长19.8%。   
  据财政部企业财务快报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7%;上缴税金1.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快报显示,2006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8.2万亿元,同比增长20.5%;实现利润0.77万亿元,同比增长18.1%;上缴税金0.83万亿元,同比增长19.2%。  
  财政部公布的企业财务快报统计显示,2007年国有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实现利润1.62万亿元,同比增长31.6%。其中,中央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万亿元,同比增长19.1%;实现利润1.1万亿元,同比增长29.2%。地方国有企业实现销售收入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实现利润0.5万亿元,同比增长37.4%。来自财政部的消息显示,2007年国有企业已交税金总额为1.57万亿元,同比增长21.8%。   
  利润增长率远超GDP,税收增长率低于全国水平。由于2003年国企并购重组,2004年利润大增,导致国有企业掌握的财富大幅增加。国企增加的盈利,由于追求增长率的政绩观,基本上都进行了再投资。在银行看来,国企有隐性的政府担保,属于优质项目。因此国企的投资计划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支持,得到贷款。于是相比一般的中小企业、私人投资,国企的投资效应通过银行提供的杠杆被进一步放大。我以前总是以为我国的投资消费比例不协调是由于政府的税率过重,GDP增长10%,税收增长30%,导致财富大量流入政府手中,投入到大规模基础建设里了。现在才意识到,除了边际税率过重之外,政府的这次国企改革也促进了我国的投资和消费比例失衡。
  通货膨胀
  2008年07月10日 benzhuzhu     
  货币发行过量导致通货膨胀是肯定的。不过即使货币发行量合理,也可能出现周期性的通货膨胀和紧缩。  
  长期来看工资与生产率的提高是正相关的,比例也基本一致。不过在经济繁荣期会出现生产率提高略微低于工资增长速度的现象,并相应的在经济低迷期出现相反的现象。经济繁荣期,工资增长高于生产率提高的部分可以归于产品价格提高或其他生产要素价格降低。考虑到在经济繁荣期往往伴随通货膨胀,所以其他生产要素价格降低的假设并不合理,那么主要还是应该归于产品价格的提高。产品价格提高导致对工人的需求增加,进一步提高了工人工资。工人收入增加,但是产品产量由于生产率的增加没有工人工资增加快,所以出现供不应求,价格上升。这个过程会自我强化。而越往后雇佣的工人,生产率应该越低,一方面是工人本身素质、熟练程度等决定的,另一方面是边际产量递减效应。终于,产品价格提高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平均生产率由于新工人分摊,甚至出现了下跌。同时由于产品价格提高因素占据了主导地位,生产率的提高已经跟不上甚至出现倒退了,工人工资上涨速度没有产品价格上涨速度快,普通人挣钱的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产品价格由于之前的自我强化过程涨的太高,需求不断降低,已经由供不应求达到供求平衡点,然后又变成供大于求了。上面整个过程表现为通货膨胀。  
  当供严重大于求,这个自我强化过程无法再继续下去时,产品价格出现下跌,对工人的需求降低,相反的过程开始自我强化。出现通货紧缩。  
  之前我不是很理解菲利普斯曲线中通货膨胀是由工资成本推动所引起的理论,认为通货膨胀是由于商品供不应求,普通人挣钱的速度跟不上产品价格上涨的速度。现在完整的分析下来发现其实并不矛盾,两方面结合,理论更加圆满,同时还解释了《价格管制与滞胀》一文中生产率变化出现转折对经济周期变化的标志含义。

 

作者:cxy11_0 回复日期:2009-05-07 20:50:32 

 

  本人觉得对于经济危机,国家需要大规模刺激经济,来扩大内需以弥补外需的不足。但是不能说信贷规模大了,就刺激了经济。首先,先看消费群体,,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的,公务员,扩大内需是否靠他们来拉动的。我看不是的。由于这些群体的消费习惯是比较固定的,而且占据人口的比例是比较小的,因此扩大内需靠他们是不大现实的。拉动内需应该靠8亿多的农民,要8亿多的农民来拉动内需,必须使他们的某些方面有根本性的改变,要么是一定程度上提供收入;要么使他们有生活上的保障,使他们消费无后顾之忧,如促进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建设。大部分信贷资金流向了国家部门,从某种程度上说,实际上是国家赚取了民众的钱。像国家银行,中石化,什么上百亿的利润。其次,我们再来看国民生产总值的创造,国有企业占三分之一,民营企业占三分之二。再次看就业,民营企业吸收的劳动力占三分之二多。而以目前的刺激经济的方式来看,一季度国家信贷规模大,大部分资金流向大型国有单位。而且大型国有单位创造了相当的利润。如国家银行上千亿的利润等。可以这么说,国家赚取了民众的钱。也就是经济学上说的挤出效应。当然,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看。在大型国有单位扩大生产的同时,民营企业也获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民营企业的发展只是很小,或者是一小部分得到了发展。再从整体来看,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小部分大型国有企业得到了发展,许多中小型国有企业,绝大部分民营企业得不到发展。从而大部分的民众生活水平没有提高。也就是,消费的刺激是生产性的,根本上的消费内需扩大是没有的。因此,从目前的所谓经济见底说,或者经济恢复说,个人觉得为时尚早。或者,这么说,国家不调整经济刺激的方式和结构,在一定时间内不能从经济危机恢复。毕竟,这次,经济危机从发达国家引发的,不向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当时国家还可以加大投资,扩大外需来刺激经济。

 

作者:古代骑士 回复日期:2009-05-08 12:00:02 

 

  一锅小狗 兄,大作拜读过后有一些小小的问题欲与兄探讨。
  本人所学非财经专业,如有谬误请见谅。    
  1、您花了大量的篇幅来阐述一个“库存”对经济危机的巨大影响,而实际上我个人的感觉是“库存”对经济危机影响是有,但是却不会有您描述的那么的大。  
  您推导出来的函数:
  I=δK+ΔK+ Si  
  这样的描述是没有问题的,关键在与Si在函数中的数量级的问题。
  在研究数据模型的时候,如果一个参数的变量的数量级太小,我们一般就会认为其参数的绝对值对整个模型没有影响。
  技术上我们可能会把一些这样数值忽略不计,或者和其他数据结合在一起记入一个平均值,或者根据统计的数据、经验数据算出一个常数来处理。  
  您的文章并没有证据阐述Si的数量级,是否能有翔实的数据来证明和支撑您的公式呢?  
  2、在市场营销学的理论里面,其实对库存是有一些比较好的数据模型的,但是那些模型是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政治经济学关于库存的描述我不是很清楚。  
  您可以参考下市场营销学里面的关于库存的一些模型,我认为您的关于库存的推导过程及模型都不是很规范。  
  3、纵观您的整篇文章,关键性的数据非常少,不足以支撑您推导出来的模型,看起来更像是一个经验模型。希望您能用一些合适准确的数据来论证您的公式。  
  4、宏观经济学里面的一些模型其实都有限制条件,因为如果要完整的模拟实际经济的运行那是目前无法完成的任务。越是庞大、复杂的模型就越是难以真实预测实际经济的动态。这其实是经济学的一个最基本也最难绕过的难题。
  我个人感觉按照目前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思路去研究经济学估计是很难脱离这种窠臼。
  不知道您以为否?  
  5、库存的作用实际上可能没有您描述的那么重要,目前中国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这才导致呆账、坏账、减产、停产、亏损、库存等问题,而上述问题中,呆账和减产这方面对企业的影响才是最直接和致命的,库存其实还好,低价售出就可以了。
  您认为库存对企业影响重大在一些特殊的行业如您所在的房地产和衍生的基建机械生产企业可能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如果放到大部分加工企业及其他行业可能情况就不一样。  
  至少占了GDP很大比重的服务业是没有库存的或者库存影响不大的。    
  最后,您的关于经济危机的一些看法非常独特和犀利,让我等看客大开眼界,上了一场生动的经济学的课程。  
  感谢并顺祝平安。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08 12:12:55 

 

  作者:人生如梦_2008 回复日期:2009-05-07 15:29:47 
    好贴,向楼主请教:
    我认为西方经济学最终会毁灭世界——
    经济学本质是需求拉动,也就是说要想企业生存
    人们就需要不停的消费,越多越好,哪怕是买了就扔掉
    这样的结果就是资源的大量消耗和浪费
    而资源是有限的,最后的结果不是毁灭么??     
  经济学是区区一门学科
  没有哪门学科是能毁灭世界的
  能够毁灭人类与世界的从来都是人类自已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08 12:19:53 

 

  作者:古代骑士 回复日期:2009-05-08 12:00:02   
  你的回帖非常切中要害  
  我在存货过剩中所描述的主要是1929年以前的经济危机。
  二战以后主要是产能过剩型的危机
  他与存货过剩虽属同类
  但颇有不同  
  数据的问题确是我的硬伤
  但这篇文章的根本观点,出自我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经济现象与宏观经济学所描述的不符。
  所以俺是先有了观点,后与统计数据对应的。
  中国关于企业的统计数据是有极大问题,我自己在企业中做了很多年,知道那是怎么回事
  我现在想办法寻找数据支撑。
  当然,如果统计数据能推翻的我观点,也不是什么坏事。
  我们在追求真理,而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正确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10 10:57:32 
  第三章:货币过剩
第一节, 郓城故事
    从前有一个叫郓城的小镇,小镇的一万个居民每年生产一亿个烧饼,每年人均收入三万块钱,大家都很俭朴舍不得花掉所有的钱,每人只花掉了一万块钱,把另二万块钱存进了银行.由于小镇总共流通了一亿元钱和一亿个烧饼,所以每个烧饼售价一元钱,大家每人吃到了一万个烧饼,银行了又存着两万元钱,以当前市价可以买到两万个烧饼,大家觉得很富足,所以第二年,大家又存起了两万元,物价仍是一个烧饼一元钱,大家看到物价没变,于是放心的再存了两万元进银行……
    如此十年过去了,大家每人都在银行里拥有二十万块钱存款,大家觉得自己很富有。突然某一天,有一千个人想花这二十万元钱存款。他们从银行里把钱取了出来,此时市场上流通了三亿元货币,而市场上仍然只有一亿个烧饼。于是烧饼价格立刻暴涨。当大家发现物价暴涨之后,大家都想把贬值的货币换成烧饼。但最终的结果却是银行的倒闭,即使增发货币拯救银行,有了足够的现金供应,最终市场上流通二十一亿元货币追逐一亿个烧饼的结果也只能是物价的暴涨。
  这表面上是一个荒诞的笑话,但我们先看一堆数据。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的人均居民消费从184上升到3632,仅上升75%。而居民存款从6.4万亿上升到了16.2万亿,上升了153%。增速远远高于消费。如果你对这个数字还没有看出什么的话,我们不妨从1978年到2000年居民存款占GDP的比重变化中寻找一些规律。
  图1,1978-2006年中国居民存款与消费占GDP比例图,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10 10:59:21 
    从1978年到1998年,中国居存款占GDP的比重从5.8%上升到了64%!!上升了11倍!!假设同样的趋势再延续20年之后的结果,如果存款增速始终不变,到2018年我国居民存款的总金额将达到GDP的7倍,而到2038年。将达到77倍!!!那么,我们存了这么多钱,能用来买什么?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只增加了一倍,而我们存了77倍的人民币。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我们买什么什么就贵,因为这个社会存了太多的货币而没有足够的产品,一直以来,大家都有一个非常严重的误区,就是错误的把钱当成了财富。钱从来都不是财富,它仅仅是一种财富的分配权,当财富与财富分配权的比例保持一种平衡的时候,这种分配权是可以兑现的,它的确在很大程度上相当于财富。但是当人们过度储蓄货币,只挣不花的时候,最终导致货币与财富的比例严重失衡,皇帝的新装只能欺骗一时?一旦人们发现了这一问题,大家必然会拼命把货币转化为产品,而社会上又没有这么多产品供应,必然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我们将会面对货币过剩和货币信心危机。问题的根本并不在于货币是GDP的七倍还七十七倍,只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还在,不一齐拿它出来购买货物,就不会发生恶性的通货膨胀。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信心就是这个河流的河堤,它锁住了河水不致于泛滥成灾。
  当大家错误的把货币当成了财富,只挣不花的时候,这就成了一个只进不出的堰塞湖。堰塞湖的可怕从来就不是因为河堤不够高或者是流量太大,,无论水流多小,河堤多高,只要其只进不出的特性没变,这湖就是早晚会垮的,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过度的高储蓄必然带来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区别只在于所有商品一起涨,还是一件一件的涨。碰巧,这一次是房价先涨起来了。第二节, 货币过剩的形成机理
  货币过剩的根源还是在于存款过多产品不足,我们只有从货币与产品两个角度来解读经济才能得出答案.我们首先研究我们到底生产了多少产品Y, 根据经济学的观点,就是总产出是资本与劳动的函数.
  Y=αK+βL
  人们在销售了这么多产品得到的货币收入都用来做什么了呢?宏观经济认为我们的货币收入只有两个去向,要么储蓄,要么消费.我们所储蓄的钱经过银行都被贷给了企业用来购买炉子(即投资),这些炉子在将来会生产出更多的烧饼(消费).因而储蓄等于投资.我们的总产量Y即等于消费C加上储蓄S,又等于消费加上投资.因为储蓄等于投资.所以货币市场与产品市场是均衡的,但是这与我们生活中的事实极度不符.我们的所有货币收入M其实是分三个部分的一部分cM用来购买烧饼(消费品),一部分用来投资iM购买炉子(投资),还有一部分即没有用来投资也没有用于消费,它们有一些被人们放在手中执有,有些在银行中当成了的准备金,又或者因个人与银行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项目而购买了国家债券.政府出售这些债券得到的现金是不是都用来购买社会上的消费品或者资本品了呢?不是的,象美国这样的国家,他们出售债券所得货币的相当一部分用于支付以前债券的利息了,它即没有用来购买产品,也不能生产产品.而这些宏观经济中被认为也是投资,并在产出函数中计入了资本存量K中,并认为他们也能有产品生产能力α.而事实上,这些货币在短时间退出流通了,计为qM(q为退出quit),并未进入产品生产与销售领域,它最多只能创造货币利息,由于当代货币都是信用货币,他们并非价值自身.,一旦退出流通的货币过多,没有足量的产品支持,社会就会出现货币信用危机,即通货膨胀.
  为了了解货币信用危机的形成.我们重建产品生产与货币支出方程
  总产品
  Y=αK+βL
  而总货币
  M=cM+iM+qM
  产品价格是流通货币与总产品之比
  P= (cM+iM)/ (C+I)=(1-q)M/Y
  因而在总产量与总货币供应量不变的情况下,退出产品市场流通的货币qM的多少决定了产品价格.
  当大量货币流出产品市场,比如说大量的货币流向了金融二级市场以及金融衍生品市场,又或者被人们以现金形式保留在手中.这时候物价将下降,经济将出现高增长低通胀现象.这时候出现一种货币的财富幻觉现象.比如说全社会一共生产了一万个面包,三万块钱.当大家存起两万,则面包卖一块钱一个,这给大家一个在银行里存了两万个面包的感觉.只有一两个人把钱取出来买面包,面包价格并不会改变,这加强了自己存了两万个面包的感觉.可一旦某件事情引起了一部分人的紧张,相当一部分人把钱拿来买面包的时候,就会引起物价飞涨,物价上涨又会引起其它的的抢购,当所有的货币都流到产品市场,大家仍只能买到一万个面包.以前大家在银行中存了两万个面包的幻觉在一瞬间灰飞烟灭.合成谬误第二次出现
  其原理与2007年中国股市泡沫非常相似,当大家都跑过来买股票的时候,股价就涨,大家觉得自己很有钱了,,一两个从股市拿钱出来花,股价不会下降,果然拿钱买了很多东西,可一旦大家都想把股票卖出的时候,股价立马就跌,原来涨的多快,现在跌的就有多快.
  在总产量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货币的信心取决于货币总量与产品总量的比值,随着货币总量的不断增加,这个比值就会越来越大,人们就会觉得有泡沫,当泡沫大到一定程度,冲破人们的信心,一量出现信心危机,物价暴涨。
  货币过剩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回到货币方程式
  M=cM+iM+qM
  我们看一下消费的货币下降ΔcM时的情况。
  当消费的货币下降之后,短期内因价格粘性,价格不变,从X=cE/P中我们看出,总销量将会下降,由于产能未下降,产能过剩率R 增大,更多的企业倒闭或停产(这让资本存量下降 ,从而产能与消费之间实现平衡,回复正常水平),货币从企业中流出,变成现金留在手中,或存在银行成为定期存款又或者购买国债,简单而言是退出实体经济,这时候q增大。因而qM增大了。
  在中长期内价格是有弹性的,由于实体经济中的货币减少了,价格下降,出现通货紧缩,但任何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通货紧缩将会带来经济萧条,于是政府只好多发行货币来维持物价,这时M增加了,在平均消费c下降的情况下总消费货币不变,从而物价与消费不变,这把投资稳定在原有的水平,但此时q与M的同时增加将导致退出实体经济的货币增加。如此持续下去,几年之后,退出实体经济的总存款ΣqM将变成一个越来越大的数字。但是我们记得一点,人们储存货币是用来花的,只不过是早花晚花而已,钱要是不花还叫钱吗?当人们开始花钱的时候,巨大的货币存量进入实体经济将导致物价飞涨,当人们看到物价上涨,钱变得不值钱的时候,大家都会把钱取出来花,物价过度上涨将引来抢购囤积等一系列的社会问,。为什么人们没有及时发现货币的危机呢,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大家错误的把货币当成了财富。另一个原因是一种叫价格幻觉的东西在做怪。
  炒股的大庄家们有一个常用的名词叫做纸上富贵。当庄家在买入一支股票的时候,通常这支股票就会不涨,等到庄家完成建仓,通常这支股票都会上涨30%以上。此时以市值来算,庄家的身家也上涨了三成,所以叫富贵了。可问题在于这身家不能变成现金,只要庄家一卖出这只股票,股价就应声而跌,从哪涨起来再跌到哪里去,这庄家就进入了一个怪圈,股价涨,是为因他在买股票,他买股票,是为了赚钱,可要想赚到钱就得卖出股票,把股票变成钱,而只要他卖股票,股票就会跌,他就赚不到钱。所以说这富贵只能停留在纸上,当不得真,也叫财富幻觉。所以除了巴菲特,中国的很多庄家都会设计一些局让散户来接盘。,如果庄家们没有办法找到接盘人,他就只好继续花钱护盘,保住股价不跌,一个通常说法,叫他被股票给套住了
  我们存款也是一样,我们之所以存款,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的存款增加比物价上涨的快。如果我们原有10万存款,每年利息与新增存款是1万,而物价每年上涨20%,我相信没有几个人会去存款,大家会用钱来买东西消费或放在家里,在八十年代末物价飞涨的时候,中国曾经发生过这种抢购风潮。只有当存款增加与利息收入比物价涨的的快的的时候,人们才会更多的存款,而人们存款更多,社会上流通的货币少了,物价就不会上涨,所以大家就觉得自己手里的存款比较“值钱”,所在大家就存了更多的钱,社会上流通的钱更少,物价比较低,大家觉得自己的存款更加值钱。可由于社会上根本不存在那么多产品,所以一旦大家把钱拿出来花,物价立刻飞涨,钱拿立马变得不值钱。事实上,我们被自己的存款给套住了。
  记住一点,什么东西是真正的钱,真正的钱是可以花,花的出去,而且能够买到足够的产品,这东西才是真正的钱,如果一个人被流放到火星,我们让他带上一千亿美金和人民币,我们是否真的认为他很有钱? 第二节,走出过剩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当社会上存款越来越多,而实体经济中的产品相对较少,大自然会以某种方式来消化这些过剩的存款。
  第一种方式是实际利息率为负,既然退出实体经济的货币总量ΣqM越来越大,只要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那么我们就消化了一部分未流通货币。减轻了货币过剩的程度,存款过剩是只出现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情况,有其特殊性,我们只能从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来观察。至少中国这么多年来实际利率为负数是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种方式是通货膨胀,把钱变的不值钱是消化货币过剩最有效的办法。不过中国的通货膨胀方式很特别,他集中在房价上,并且把表面上高储蓄变成了一种实际上的高负债。如果你真的用心去看,中国人所谓的高储蓄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象而已,表面上看,在2006年,我们人均储蓄额高达1万2千多,而且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如果你真正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你就会知道这所谓的高储蓄有多么虚假。中国老百姓的高储蓄与高负债,是以买房为转变临界点的,只要一买房子,他们立刻会从所谓的高储蓄变身为长达20年的高负债的房奴生活,他们之所以拼命储蓄,正是为了减轻将来的高负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多数老百姓都是高负债,区别只在于已经执行和缓期执行,某些人只看到枪决之前那一顿丰富的断头饭而大谈中国老百姓高储蓄,不是很可笑吗。
  谁是推高房价的元凶?凶手有很多,富人们的贪婪,经济学家们整天盯着CPI与GDP,而不顾老百姓的疾苦等等,这些东西少了任何一样都不会出现这种恶性的房价上涨,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这种只存不花的高储蓄!堰塞湖的可怕从来就不是因为河堤不够高或者是流量太大,,无论水流多小,河堤多高,只要其只进不出的特性没变,这湖就早晚会垮,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过度的高储蓄必然带来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区别只在于所有商品一起涨,还是一件一件的涨。碰巧,这一次是房价先涨起来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房价上涨让我们避免了更大通货膨胀,避免了更大的危机。下图告诉我们,恰恰是从房价开始上涨的1998年起,我们居民存款相对于GDP比例的上涨速度开始下降了!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14 10:03:58 
  第二节,走出过剩之被动篇,大自然的手段
  当社会上存款越来越多,而实体经济中的产品相对较少,大自然会以某种方式来消化这些过剩的存款。
  第一种方式是实际利息率为负,既然退出实体经济的货币总量ΣqM越来越大,只要存款利息率低于通货膨胀,那么我们就消化了一部分未流通货币。减轻了货币过剩的程度,存款过剩是只出现在中国等东亚国家的情况,有其特殊性,我们只能从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来观察。至少中国这么多年来实际利率为负数是个不争的事实
  第二种方式是通货膨胀,把钱变的不值钱是消化货币过剩最有效的办法。不过中国的通货膨胀方式很特别,他集中在房价上,并且把表面上高储蓄变成了一种实际上的高负债。如果你真的用心去看,中国人所谓的高储蓄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自欺欺人的假象而已,表面上看,在2006年,我们人均储蓄额高达1万2千多,而且每年都在增长。但是如果你真正走到老百姓的生活中,你就会知道这所谓的高储蓄有多么虚假。中国老百姓的高储蓄与高负债,是以买房为转变临界点的,只要一买房子,他们立刻会从所谓的高储蓄变身为长达20年的高负债的房奴生活,他们之所以拼命储蓄,正是为了减轻将来的高负债。从这个角度上来讲,中国多数老百姓都是高负债,区别只在于已经执行和缓期执行,某些人只看到枪决之前那一顿丰富的断头饭而大谈中国老百姓高储蓄,不是很可笑吗。
  谁是推高房价的元凶?凶手有很多,富人们的贪婪,经济学家们整天盯着CPI与GDP,而不顾老百姓的疾苦等等,这些东西少了任何一样都不会出现这种恶性的房价上涨,其中之一就是我们这种只存不花的高储蓄!堰塞湖的可怕从来就不是因为河堤不够高或者是流量太大,,无论水流多小,河堤多高,只要其只进不出的特性没变,这湖就早晚会垮,区别只在于时间早晚而已,过度的高储蓄必然带来某种产品的价格上升,区别只在于所有商品一起涨,还是一件一件的涨。碰巧,这一次是房价先涨起来了,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房价上涨让我们避免了更大通货膨胀,避免了更大的危机。下图告诉我们,恰恰是从房价开始上涨的1998年起,我们居民存款相对于GDP比例的上涨速度开始下降了!
  

 
作者:一锅小狗 回复日期:2009-05-14 10:33:45 
    在房价上涨之前的1978-2000年,中国的存款对GDP比重增加了11倍。反而在房价高速上涨的1998-2006年,居民存款占GDP的比重从64%仅仅上升到76%,仅增加了12%,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是房价上涨让我们避免了更大通货膨胀,避免了更大的危机。储蓄了本意原本是存丰补欠,当大家错误的把货币当成了财富只存不花的时候,我们就人为的建立了一个堰塞湖,这次房价上涨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老百姓自己。是不是很讽刺?反过来讲,如果不是我们搞了那么高的储蓄,那些炒房者就算炒高了房价,他们又能把这些房子卖给谁?
第四节,走出过剩之主动篇,人类的智慧
  我们再看这个货币方程式。M=cM+iM+qM,要想减小未流通货币qM,只有从增加消费和投资入手,但由于消费是投资的最终市场,消费不增加,市场不足,投资不可能大幅度增加的。从根本上来说,存款过剩的根本还是市场不足的问题,只要有足够的市场,多余的存款就可以转化为投资,从而不致于退出流通。新的市场从哪里来呢?
  第一个市场来自政府支出,政府征收的税款在转化为政府支出后,并未减少总货币M,但他为投资投供了一个新的市场,从而增加了资本品生产的支出,从这方面来讲,高储蓄率与政府高支出有一种必然的联系,钱就是用来花的,即然老百姓不花,那当然只能由政府来花了,所以不要指责中国的政府投资太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是老百姓不花钱给逼的,可笑吧?
  第二是海外市场,即净出品。由于本国消费不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因而价格更低,这又使得企业压低了工人工资,进一步使消费更加不足,市场竞争更加激烈,这让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有了价格与成本优势。就是说我们用国外的消费拉动了投资,从而投资增加。从这个角度上来讲,高储蓄的国家必然带来高出口,但是请注意高出口换回来了什么东西,外汇,这种东西仍然是一种货币,这带来了货币过剩的高级形式,外汇过剩
  以上都是常规的方法,资本的创造力让他们为存款找到了一种新的出口——金融。当然,人性的贪婪让我们又制造了一种新的过剩——金融过剩。在研究金融过剩之前,我们先回头来研究一下货币过剩之.2.0版,外汇过剩  
第五节,货币过剩之2。0版,外汇过剩
  世界上再也找不到中国经济这样一个怪胎,我们付出了这么高的污染,这么多的人加班加点的拿着低工资,把自己建成一个世界工厂,弄出了每年数千万亿的贸易顺差,手里拿着近两万亿的外汇储备,眼睁睁看着自己的老百姓没钱花没东西用。美元从来就不是财富,它仅仅是美国财富的分配权,至于股票和债券,它们连财富的分配权都不是,它们仅仅是货币的分配权。中国现在已经有了两万亿外汇储备,而美国的GDP只不过13万亿,其中75%属于服务业,很难垮境转移,真正用来出口的产品,只有一万亿。你能用来买什么?买什么什么贵,只要你想买的,都会涨价(这里暂时不谈美元的国际货币身份,买其它国家的东西,那也仅仅是危机转嫁而已),至于我们真正想买的那些技术与大品牌,人家美国根本不卖!不信我们买一下通用与福特公司试试看?这几家公司的确遇到了危机,也非常缺钱,但是你送上的钱人家根本不要!美国人早就在美元与真正的价值之间划了一条具大的鸿沟,他们一直很清楚美元这张破纸到底代表了什么,只有我们才傻乎乎的把这东西当宝贝。注意一点,我这里从没说过现在就是买东西的时机,更没说过一定不能买金融,这属于另一个话题,但是有几个问题是肯定的。
  第一, 这么多美元,就是用来卖东西的,而不是用来当财富的,这东西本就不是财富。我们要考虑的不是买不买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买和买什么以及怎样买的问题。其根本目的,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从而买的更好,买的更多
  第二, 我们这些外汇储备是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攒起来的,在赚外汇的时候,我们把美元当成了稀缺品,产品当成了过剩品,所以我们的产品卖的非常便宜。可现在,我们的美元太多了,变成过剩品,而美国产品却成了稀缺品,所以我们不可能指望能用最低的价格把这两万亿都花出去,正确的做法是学巴菲特买股票,不求价格最低,但求价格合适。每当我们觉得某些产品价格合适,就买进一些,等买到价格高到不合适了,就及时停止,等待下一次机会……几十年攒下的存货绝对不可能在一日之间花出去,要花这笔钱,没有耐心可不成
  这里不是说不能买金融,我们买金融,是为了将来能换取更多美元从而买到更多的产品,而不是拿着美元当财富,那东西从来都不是财富。而我们整个东亚,在发展经济的时候都是走了这种高顺差模式,其后果也惊人的相似,最终他们手里的美元不可避免的一天天贬值,而且每次有金融危机,我们亚洲不是直接受害者就是最大的买单者。原因很简单,谁让你抱着一大把美元不花?美元过剩的结果,是一花就贬值或者根本就不花,那还不如贬值呢!但现在咱亚洲有一大把这样的傻瓜。他们忘记了一点,钱这东西本来就是用来花的,区别无非是现在花还是将来花。
  这里面有一个可笑的逻辑,咱们自己的人民币是咱们自己的造币厂印的,想印就可以印,让我们觉得不怎么靠得住,可莫非美元就不是造币厂印的?他们就能靠得住吗?全世界有哪个国家的造币厂比美国更繁忙?怪美国人吗?市场规律本身其实有一个贸易顺差抑制器。当中国对美国形成了贸易顺差时,大量的美元流入中国。此时美国国内的美元减少,从而价格下降,对中国产品形成价格优势,抑制贸易逆差的继续扩大。但通货紧缩将带来经济萧条,美国政府代表的是美国人的利益,首先考虑的可不是我们中国人手中美元能不能花掉,为了维持美国国内物价,他只能多发行货币。于是中国人的产品卖的欢,美国人的货币印的快,皆大欢喜。美国消费了更多的产品,中国抱着一大堆印着美国人头的纸,又不敢花,那怎么办呢?只好去买美国国债,而与此同时,中国政府自己又钱不够花,再让自己的老百姓买自己的国债,而美国又拿什么来还我们的国债呢?借我们的新债还我们的旧债,只要有哪一天中国人不买美国人的国债了,美国人就没钱还我们的债了。皇帝的新装又能撑多久呢?好笑吧?简单而言一句,自己印的纸是靠不住的,一定要换成别人印的纸,换完了货币换国债。至于这些纸能不能花的出去,到底有没有用,那可就只有天知道了(本文在网上发表之后不久,之前的预言又一次不幸言中,美国果然用自己印钱购买自己国债的形式大量发行货币,美元开始贬值,我们的外汇储备在经济了金融危机的损失之后,果然再次经历损失)。
  补充一个问题,外汇过剩是否导致外汇花不出去是个复杂的问题,主要是看我们手中的外汇占美国国内总货币的比例大不大。如果是一个小国家拼命增加外汇储备,这点外汇流入美国市场时并不会引起美国贬值,因而也不会引起外汇过剩,但是如果大量的国家又或者日本与中国这种大经济体过度追逐美元,外汇过剩就成为一种必然。从这个角度上来讲,日本的广场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东南亚的金融危机,东亚国家一次次为美国金融危机买单这些事情都是必然,只要我们不停止对美元的过度追逐,这一切迟早都会发生。钱这东西就是用来花的,我们自己不花,老天爷帮我们花,那句话怎么说来着?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
作者:潘兴华 回复日期:2009-05-14 19:41:28 
    我是一个小学生,仅提一点
  中国人的储蓄实际上是为社会做出了巨的大贡献和牺牲,首先讲至2000-2007年我国的货币平均贬值可能在10%左右,也就是说经济危机是连续多年的持续通胀累积的经济泡沫,假如我国人民没有储蓄都象西方人一样透支消费把现有的约50万亿的存款释放出来,肯定会加速通胀,储蓄在银行的利率所得扣除通胀因素可以讲亏大了,储蓄主体是社会长期分割利益的主要群体,他们为经济发展做出了牺牲!另外经济问题较为复杂好比楼主所说把巨额外汇学巴菲特购买股票可能也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