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子多少钱:公务员那点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21:49:00

公务员那点事

2009-11-12 16:30:14 来源: 第一财经周刊(上海) 跟贴 0 条 手机看股票

公务员那点事

为什么要成为公务员?你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吗?

文|CBN记者  龚鸿燕

国考人数再创新高。不过这已经不是新闻了,因为这个数字年年看涨。尽管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公务员都算个不错的职业,但绝对没有哪个国家像咱们一样疯狂。一个职位动辄几千比一—这已经不会再引起人们的惊呼了。

外企累死累活算什么?平均工资算下来也就是高级一点的民工。国企的员工说稳定?公务员们就笑了。

有着这么大的魔力,听起来公务员真的是全民香饽饽。不排除有些人是真的热爱这样为人民服务的机构,想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一番事业,但多数人可能都是冲着一劳永逸这点而去的。加上越来越多的人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就在钱多事少离家近、稳定安逸社会地位高等诸多光环的吸引下踏上国考之路。虽说要在几千人中搏杀,通过了笔试面试还不行,最好还要有点背景,但一想到之后的安逸顺遂,即将踏入社会的迷茫80后们还是把它当作了一个不错的抉择。这令公务员的考场几乎成了海选赛,人人都去报个名,考不考得上就是造化。就算已经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也总要再去考一把试试手气。

无数人挤这条独木桥,有些人却选择从中跳了出来,他们之后在别的工作岗位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零点咨询的董事长袁岳(博客)曾经就是技术类的公务员,当时他有一个明显的长处就是修电脑,为此他被提拔得很快。不过他还是觉得此地不宜久留,于是选择了下海。但这样的人毕竟不多,有了这份不愁吃穿的职业,虽然有时候有点不甘或感叹生命就这样无聊过去了,但已经成了一只温水中的青蛙,无力跳出,只得等待退休。

可如果你还没有开始从事这份职业,不妨好好考虑一下,你到底要什么?你又是否真的适合做个公务员?

我起初根本就没想过考公务员这回事,但家人非常希望我考,我并不情愿,一则还年轻,二则又是男生,想自己干一番事业;另外我这样读理工科的,做做技术还行,可如果要应付官场上的政治斗争,那肯定不是我擅长的。不过在父母催促下,最终我还是去报名了,没想到居然考上了。那段时间每天我都在思想斗争,几乎每天也都有不同的意见在劝导我,各方平衡以后,我算是不太坚定地做了这个决定:先做做看。

开始工作以后我的心情迅速陷入低潮,觉得什么事情都不会做,做了也做不好,日子过得也实在是有点枯燥。但同事和领导待我还不错,可能是底层员工,所以没感受到什么政治斗争。慢慢地我也接触到了很多办事对象,他们都是底层的人,当我发现能用手中权力帮到他们,他们对我很感激,我心理上也感觉很满足。

等熟悉这个工作以后,我发现小事情可以做,但大事情做不了;有些事不是对的该做,错的不该做。再后来就有点麻木了,大概所有工作都是这样的吧。三年下来,似乎其他的同学们也都经历了这样的思想循环,无论是做公务员还是做工程师的,都是从对工作抱很多期望,变成纯粹将其看作是一份工作。现在我就是做好分内事,对得起自己的薪水吧。

 

 

 超过一半大学生考公务员是家里要求考。首先一定要想明白,到底是为了自己的要求还是家里的标准。前者是很有想法的,讲究的是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这个时候如果是被父母逼迫的,会比较痛苦。但对后一种人来说,他们自己想什么东西根本不知道,但他们即使在一个不喜欢的工作岗位上,痛苦的可能性也比较小。

 现在的80后从小到大父母都在帮着替代决策。一路替惯了,坚持自己的可能性很小。一个人不活在自己的人格里,而活在父母的人格里,那么其主动性就会变得非常差,最后在职业里找到幸福的可能性也很小。在适应了一段时间后,就成了一个普通和平淡的公务员。不能说混日子就是悲哀,但至少天天混日子是没意思的。

 职业分三种,“热爱”、“特长”和“迁就”,第三种几乎没有出类拔萃的可能。一个人要成功,要么你热爱,工作得津津有味;要么你有特长,别人不会的东西你能解决。但现在多数学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嘛,这个后天改变机率不大,家教起着非常核心的作用。

我是工作了两年才考的公务员。大学时没想那么多,学的是日语,一家还不错的日资企业给了我offer我就签了,然后就留在了上海。第一年工作加班很多,觉得很是辛苦,但当时也就是动了动跳槽的念头。直到高中同学聚会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女同学都成了公务员,一个以前还比较要好的女孩子告诉了我她的工资,当时我就震惊了,觉得自己起早贪黑在上海也就混个温饱,但她们在家乡的城市,过得完全是两种质量的生活。当时就下定决心要考公务员,父母听闻后非常开心。看了大概3个月的书,还报了周末补习班,当时我一想着很快就和这样高压力低收入的公司拜拜的时候就特别开心,虽然又要上班又要复习,但心态非常好,加班的时候都哼着小曲,工作效率也特别高。

得悉自己分数过线后,我立刻辞了职,老板还提出了加薪但已经根本吸引不了我了。四处玩了一圈放松了心情后我就去面试了,整个过程还算是比较流畅的。

现在入职一年多了,比从前轻松N倍,有工作吩咐下来就做,没什么事情就在网上泡着。偶尔会觉得上班等下班的日子有点无聊,但和从前的生活比实在是好很多。在家乡小城市里有房有车,在家吃饭身体也养得更好了,感觉比在上海日子过得舒服。可能公务员真的是比较适合我的。

 

 

 看下来她本身就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没有爱好没有专长,就是不想有压力不想加班。也就是说她本身就是热爱稳定、热爱平淡无奇的生活,也热爱有人吩咐事情的人。这个出路对她很好,在机关里算是找到了她热爱的事。

 毕竟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很少,大部分就是特平庸的人,没有创新的能力,也没有一技之长。对他们来说,工作就是一个混日子的地方,他们只需要按部就班工作每月准时领工资。反正都是混,肯定不要混太有压力的地方。而公务员只要混得进去,就是一个铁饭碗,除非犯了原则性错误,否则被炒的概率很渺茫。客观地说,机关里的确扎堆着诸多会混日子的人。

 人过了15岁,不要再去指望改变他的性格。所以只要找到适合他自己的职业就行。本来就是混混日子型的,那么这个职业对他们来说接近最佳状态。

大学毕业时单纯是一副学生心态,想在那个单位干到退休。因为各方面福利都过得去,工作压力不大。

随后我就在那个机关的技术部门工作了6年,在年轻人这拨里头属于顺风顺水,从普通工作人员一路到技术骨干,最后是部门负责人。企业里面6年时间升到部门的头这不算什么,但在机关事业单位里像我这样没背景的就基本算混得不错的了。

而我最后还是离开了,很多方面的因素都有,客观是因为我的成长很快,快速成长在那种环境下多少是要受到恶劣“气候”的影响的。部门负责人开会,我一个27岁的人坐在里面,一起开会的都是四十多岁的人。年轻自然气盛,说话也很直,难免就会被人穿小鞋。主观原因是当时我做了一个不错的项目,都上了新闻联播。当时就考虑,在这个平台上自己还有多少成长的空间。

这时候出现了两次机会,一个是国家某部委希望我到北京去工作;另一个是可以调去香港的一个部门工作,但这两项都由于有人从中作梗而不了了之。

失去机会后,我倒是过了一段很舒服的时光,原来的项目做完之后,我的后续工作变成了四处出差,等于变相公费旅游。但这样的生活过了半年,就觉得好像特别无聊,人生没追求了。加上那时办公室政治斗争也让人很厌烦,就一冲动离开了这个铁饭碗。

现在我在一家外企从事市场类工作,天天要和人打交道。压力有,但来源不同,以前要小心翼翼做人,现在是勤勤恳恳做事。这边人际关系简单很多,大家对我的经历都诧异,很多人问我后悔不后悔,我说我太庆幸了。很多人认为我以前收入高,这是误区,其实机关中真的收入很好的单位很少的,多数都是比较一般的,只有当了领导之后还可以。不用怎么花钱倒是真的。不过现在我心里还是挺感激旧单位的,至少让我这样一个懵懂的青年人,开始知晓这个社会的错综复杂。

 

 

 这属于有专长的,但他内心没有特别喜欢的东西。有的人内心就喜欢斗争层面的东西,这样的人特别适合搞政治,他们有这方面的天赋。但有的人没有这个天赋却处在不得不斗争的情况下,就会很痛苦。在九型人格里,吴伟属于艺术家人格,对政治斗争产生的反馈,就是觉得天地特别不公平。

 或许与其说机关不好,不如说是他不适应这样的丛林规则,以为自己是兔子不能得罪狮子,那就能得罪野猪吗?这种不适应的结果是他每天都有新的郁闷产生,觉得不让我创新,想做的没法实现;明明说的都是实话却老是受批评 但这样的人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他有专长,属于的确能做事的类型,所以提拔起来就比别人快,虽然不太会做人会导致他停留在一个平台,但至少没有受排挤的危险,好于那些连专长都没有的。

 他离开了机关肯定会比以前自由,企业都是责任制,在其中他可以享受到充分的主动权,尤其是外企,授权充分。

 最后他并没有选择继续从事他擅长的技术类,而仍然做了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有点可惜,最好的选择是在一个更自由的地方从事他从前擅长的工作。

我原来在上海市委机关做了10年公务员。1993年离开后,在香港一家投资银行代表处做首席代表,做一级市场上市包销和基金投资,然后去了香港。先后在香港两家上市公司做项目管理。大部分时间会在上海,现在是一家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的总经理。

我的公务员生涯没有任何挫折。呆到第10个年头的时候,一想到离退休还有二十多年,就觉得很难想象。10年了,做任何事情都没有挑战。当时我已经是副处级了,可以一眼望到退休了。走仕途的话,最多再上一级就到顶了。

与此同时,由于从事商务方面的工作,我和一家投行的人有接触,他们要来上海设办事处,就找到了我。我当时很诧异,因为自己什么都不懂。但对方说,他们相信我,觉得我可靠。

我决定去那家投行,当时所有认识的人都反对,他们都觉得我不会做生意,但那样的机关生活实在是让人厌倦了,我果断选择了离开。

刚刚出来心里挺虚的,什么都不懂。很多东西都是从头去学,压力也很大,一边学就要一边上手做很多业务。不过压力大但是自由度也大,很多东西可以放手去做,做错了也没啥,下次就知道了,所以十多年中,我觉得自己是一直在进步的。后来有一次回机关去看望过几个老朋友,忽然觉得很神奇的,想我怎么会在那边呆了10年!现在回去上一个月班都受不了。

另外有一点让我感受深的就是经济上也有很大的改善。以前还要申请房子什么的,现在完全不用操心,经济上很自由。这点出来以后才会体会到。当然,我也是正好赶上了一个机会。

 

 

 这个选择接近于最佳,他最终是选择自己想做的并且熟悉的业务。

 

 机关本身的东西,在工作中用处不大。但如果是出去以后从事的工作和从前业务相关的,那么就会有很多便利之处,比如有司法部的人下海去做律师,那么机关工作时期积累的人脉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帮到他很多。案例中的陈盛也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他后来从事的工作肯定有很多是和政府机关打交道的,这样就比那些一开始就从这个领域做起的人有优势。我那个时候也是,虽然下海之后,从前机关的经验对我没有直接的帮助,但民意调查这项活很多公司做不起来,就我们能做,因为其他那些公司的老总多数都是咨询公司起家,他们也许业务很强但不懂和机关打交道。而我对政策掌控方面就比他们熟悉。某种程度上来说,公务员生涯也就是一段职业经历,有志向的人也可以把它当一块跳板。

 最后他说的财务底限和离不离开原单位倒没有多少关系。这个他是出来以后才总结出来的,而这时他已经基本上达到了财务自由,过了一个自由点了,那么钱多钱少其实对于他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了,也就是说这是“什么都有了”之后的总结,只是算作一个经验之谈。

 此案例属于社会中比较少那种人,基本要素都凑全了。当时有人反对或者业务不懂这种障碍都不重要,一般来说客观上的障碍都不会成为真正阻力,真正的是心理障碍,敢不敢真的走出去。

(本文来源:第一财经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