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药蛇油膏:李少波教授与真法先修文集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0:23:19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05:57     标题: 9) 《黄帝内经》真气摄生保健说

吕 直医师

《黄帝内经》论摄生,调摄真气是精髓,《内经》首次提出“全真”的理论,其重点是在摄养固全真气。《素问遗篇·刺法论》云:“人虚即神游失守位,使鬼神外干,是致夭亡。何以全真……折郁扶运,补弱全真,泻盛蠲余,令除斯苦”;“故刺(治)法有全神养真之旨,亦法有修真之道,非治疾也,故要修养和神也。道贵常存,补神固根,精气不散,神守不分,然即神守而虽不去,亦能全真”。至于“补弱全真”的原则方法,《内经》从燮理阴阳、摄养精神、养生锻炼和饮食起居等方面作了全面论述,并把它提到“道”的高度。《素问·上古天真论》云:“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二阴阳,和二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则不然也,以酒为桨,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   ,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内经》的这一论述,可视为全真摄生的纲领,对后世医家、道家防病治病、益寿延年的养生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法于阴阳,保养真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生之本,本于阴阳”。《内经》指出世界一切事物的运动和变化,新生和消亡都取决于事物本身对立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的运动变化,人的生理病理同样是阴阳运动变化的结果。“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生气通天论》);“从阴阳则生,逆阴阳则死”(同上),这是事物的必然规律。《内经》中善于养生、道生的“真人”、“至人”、“圣人”、“贤人”都是善于把握天地四时的规律,“提挚阴阳,把握天地”;“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法天则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而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的。《素问》的《生气通天化》《四气调神》《阴阳应象》《上古天真》等篇章对人体阴阳交通天地之气、遵循天地变化规律调养脏腑神气、顺应天地阴阳变化则生气不竭,以及四时阴阳从之则生、逆之则死等都有深入的论述,从生理、病理和养生的方面阐明法天则地、顺适阴阳、保养真气与人体生命活动的密切关系。同时,这亦为祖国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建立了理论基础。

     调畅精神,从顺真气

精神情志是人体内在精气的外观及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精神面貌和情志的常异直接影响着人体脏腑气血阴阳的生理活动,对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有密切的关系。《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一脏化一气,以生喜怒悲忧,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暴怒伤阴,暴喜伤阳。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明确指出七情一志过烈对脏腑真气的损伤而有害健康,所以告戒“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上古天真论》)。只有“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俱,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如从其欲,皆得以愿”(同上);“恬淡无为,乃能行气”(《灵枢·上膈》),才能更好地保养、运行真气,促进脏腑的生机,有益于健康。这种无欲无求、安然自得的精神风貌,“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俱于物,故合道,所以能年皆百岁而动作不衰,以其德全不危”(同上),也有助于道德修养。天地无为而无不为,故能长久,人熟能为之?《内经》强调唯有道之士,能行无为之事,“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以天地终,此圣人之养生也”(《阴阳应象大论》)。精神风貌之与道德修养,全则两全;修身之与修性,缺一不可。孔子也云:“仁者寿”。诸多长寿之士皆是和善仁慈、修养出众之辈。可风全德合道、长生久视,圣人之教不我欺也。

     和于术数,运炼真气

术数,古之炼养法术之概称也。张景岳《类经》注:“术数,修身炼性之法”。《内经》“呼吸精气,独立守神”(《上古天真论》)、“移精变气”(《素问·移精变气篇》)、“导引按矫”(《素问·异法方宜论》)等皆类也。“呼吸精气”即吐纳,“独立守神”即精神内守而不外驰。《类经》注:“呼接于天,故通乎气;吸接于地,故通于精”;“有道独存,故能独立;神不外驰,故曰守神”。“移精变气”即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导引营卫,归之平调之谓。明代医家吴昆注: “移易精神,变化脏气,如悲胜怒,恐胜喜,思胜恐,喜胜悲,思胜怒,导引营卫皆其事也”(《吴注黄帝内经素问》)。张志聪也说:“移精变气者,移益其精,传变其气”(《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也类似于五脏相胜精神疗法的应用。“导引按矫”更是古代保健养生的常用方法,王冰谓:“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按,谓抑按皮肉;矫,谓捷举手足”(《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张志聪更明白地解释导引按矫具有运炼真气的作用:“导引者,擎手而引欠也;按矫者,乔足以按摩也。盖中央气化不能充于四旁,故宜导引按其四肢,以引气血之流通也”。此类呼吸吐纳、精神内守、动摇肢体之法也是古代炼养运行真气之大法。古代医家对“和于术数”之养生内涵认识颇深,内容也极为广泛,如明代医家马莳说:“术数所赅甚广,如呼吸、按矫及《四气调神论》养生、养长、养收、养藏之道,《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阴阳应象大论》七损八益,《灵枢·本神》长生久视,本篇(《上古天真论》)下文饮食起居之类”,以及《内经翼注》运算气候之法,即调于四时也;如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之类,皆术数也。所以和于术数、运炼真气,是“保生之大伦,故修养成者必先谨之”(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食居有常,补养真气

    真气既“根抵于先天,而长养成于后先”,故人之后天饮食起居的调理,对充养真气具有重要意义。《内经》对此论述颇详,如《灵枢·玉版》云:“人之受气者,谷也”。《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脏腑之气有赖于谷气的滋养,其中“和调于五谖,洒陈于六腑”、 “以奉生身,莫贵于此”的营气、由“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灵枢·决气》)所化生。故《灵枢·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又“起居者,动止之纲纪”(《王冰注黄帝内经素问》)。人以后天养先天,谷气充真气,关键在于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生气通天论》又云:“起居有惊,神气乃浮”。故古代医家十分重视饮食起居的调理,张景岳《类经》说:“节饮食以养内,慎起居以养外”。吴昆也说:“饮食有节,则不伤其肠胃;起居有常,则不殃其精神”。《内经》论饮食有节,既不能太过,也不可缺少,人不得食则气损。《灵枢·五味》云:“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出三之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且缺饮食过久,常能致人死亡,故《灵枢·平人绝谷》又云:“人之不食,七日而死”;“平人不饮食七日而死者,水谷精气津液皆尽故也”。

     不妄作劳,免耗真气

妄作劳者,即《内经》“以酒为浆,醉以入房”、“不知持满,不时御神”之谓,也她酒、色、烦劳者也。马莳注说:“以酒为浆,异于上古之人饮食有节者矣;以妄为常,异于古人不妄作劳者矣;醉以入房,以情欲而竭其精,以竭精而耗其真”。酒者,湿热之气也,“酒能伤脾,脾气伤则不能宣五谷味,而生气伤矣”(张志聪《素问集注》);“酒能乱性,若以酒为浆,则心不由理,而以妄为常驻矣”(高世式《素问直解》)。《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积”。不妄作劳,则能养其精,安其神,益其气。广成子亦云:“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持满者,王冰注:“言爱精保神如持盈满之器,不慎而动,则倾竭天真”。御神者,统摄、治理精神之谓。“不时御神,则不能四时调养其神”(《素问集注》)。如此则都能“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故欲保养真气,烦劳、酒、色者,是其大患也。


    公元七六二年,唐氏太仆令启玄子王冰在《素问序》中指出:“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不能致之矣”。医学经典《黄帝内经》即“三圣道”在祖国医学的结晶,全真导气则是臻仁寿、济羸劣,保证健康长寿的关键。大力开展全真导气的养生保健实践和研究,必将进一步系统、完善祖国医学的理论学说,促进养生和医疗保健事业的顺利发展。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05:58     标题: 10) 《黄帝内经》真气运行说

吕 直医师

人是一个有生命的有机整体,生命在于运动,故作为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和生命活动的动力的真气是一刻也不停滞地运动着的,它流行于全身脏腑经络等各个组织器官,无处不有处处有,推动和激发着人体各方面的生理功能。气的运动,祖国医学称之为“气机”,《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已而降,降者谓天;降已而升,升者谓地。天气下降,气流于地;地气一升,气腾于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作变矣”;“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故天地阴阳,高下相召,上下及引,阴升阳降,阴出阳入的自然规律,也是人体气机的运动变化规律。故《六微旨大论》又云:“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者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

    气 机 的 升 降

气机的升降体现了脏腑的正常生理活动。《素问·天元纪大论》云:“水火者,阴阳之征  也”。心属南方火热,为阳中之阳;肾属北方寒水,为阴中之阴。心火(心气)下降以暖肾水,则肾气得以蒸腾,滋养周身脏腑组织。肾水上朝以济心火,则心火静而不亢,神明守舍。水火之升降,为人体气机之关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阴阳者,气血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肝属东方风木,居左;肺属西方燥金,居右。肺为阳中之阴,有清轻华盖之象,主清顺肃降;肺与心为偶,心火下降有赖肺气之肃降,肺气降则心火随降,以阳随阴降。心火下降,肝气亦不致横逆,疏泄有恒。肝为阴中之阳,具木气冲和之性,喜条达畅舒;肝与肾为偶,受肾水滋柔,肾水上升又由于肝木之汲吸,以阳助阴升。心火得肝血恋养,自然下济而不上炎,血脉畅行有序。可见血气冲和,道路通畅,也赖肝升肺降之协调。《素问·经脉别论》还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脾胃皆属中央黄土,居四脏之中,有升有降,具枢轴之作用。脾为阳土,胃为阴土,故脾升胃降。脾气升则清气得升,胃气降则浊气得降。清升浊降,气血得以生化转输,为人体真气之本源。古代医家极为重视脾胃的升降枢机作用,如清代医家黄坤载《四圣心源》说:“脾升则肾肝亦升,故水火不郁;胃降慢心肺亦降,故金火不滞……中气者,和济水火之机,升降金木之枢也”。

    气 机 的“周 转 运 动”

气机升降还体现在经络营卫阴升阳降、左升右降的“周转运动”。《灵枢·本脏》云:“经络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真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也遵循着阴升阳降的运动规律。《灵枢·逆顺肥瘦》云:“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若人体举手正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属阴升;手之三阳,从头走头,属阳降;足之三阳,从头走足,属阳降;足之三阴,从足走腹,属阴升。十二经脉加一任督二脉共十四经脉,分布于人体内外前后,真气在经脉中的运行,按其流注次序,又是循环贯注的。《灵枢·营气》云:“营气之道,内谷为宝……故气从太阴出,注手阳明,上行注足阳明,下行至跗上,注大趾间,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阳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阳,循脊下尾,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主脉出腋下臂,出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还注小指次指之间,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趾间,合足厥阴,上行至肝。从肝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颖之窍,究于蓄门;其支别者,上额循巅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中,上循腹里,入缺盘,上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行也,逆顺之常也”。脉中之营气从手太阴肺经始,依次流注五脏六腑之经脉,再出喉上循巅入督脉,至尾骶前络阴器入任脉,复出于手太阴,首尾相贯,如环无端。

《灵枢·卫气行》又云:“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周于五脏。其始入于阴,常从足少阴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注于肾为周。是故夜行一舍,人气行于阴脏一周与十分脏之八,亦如阳行之二十五周,而复合于目”。卫气日行阳分,行于一身之表卫;夜行阴分,行于五脏之间,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周而复始,内外相贯,故《素问·五运行大论》云:“上者左行,下者右行,左右周天,余而复会”。可见真气的运行也可视作一种“周转运动”。

   真 气 运 行 与 呼 吸 运 动

应该着重指出《内经》特别强调真气运行与肺的呼吸运动的关系。无论是脏腑之气的升降出入,还是经络之气的周转运行,都与肺的呼吸运动密切相关。《素问·五脏生成论》云:“诸气者,皆属于肺”。清代医家陈修园也说:“气通于肺脏,且脏腑经络之气,皆肺之所宣”(《基学实在易》)。肺主一身之气,肺的呼吸运动,一呼气机主出主降,一吸气机主入主升。如上所述,肺气降则心火随降,心火降则肝火也不致上炎,以保五脏真气升降平衡。“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素问· 经脉别论》),脏腑之精气皆凭肺气的宣布而得到滋养。故《灵枢·营卫生会》云;“从受气于谷气,谷气入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精者为营,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五二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经气流注自手太阴肺经始,更借助肺的呼吸运动,胸腔的舒缩盈亏以推动流行。《灵枢·五十营》云:“人气行一周,千八分,日行二十八宿。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周身十六  二尺,以应二十八宿。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故人一呼,脉再动,气行三寸;一吸,脉亦再动,气行三寸,呼吸定息,气行六寸,十息气行六尺,日行二分,二百七十息,气行十六  二尺,气行交通之中,一周于身”。由此可见,肺的呼吸运动推动着气的升降出入,左右周转运动。《灵枢·动输》又云:“俩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故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肺亦再动,呼吸不已,故动而不止”。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运动,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周天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06:00     标题: 11) 克期通督:真气运行法练功火候

吕 直医师

自古以来,“至人传功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

今非昔比:内丹健身成果真气运行理法公开传授。

  真气运行法是道家内炼养生术,“克期通督”,功效显著。真气运行法锻炼一百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即能“克期通督”,说明真法简明易学,真功实效。因而深受气功爱好者、慢性病患者的喜爱。

一、        自古修炼内丹术,从来火候少人知

内炼养生术之所以称其为内丹术,是因为它能获得对人体犹如“灵丹妙药”般的强身治病作用的“上药三品”精气神的最大神用。练丹讲究火候,内丹术的成功与否,其关键在火候的掌握和运用。成功的内丹修炼,不仅能强身治病、益寿延寿,而且不能开发潜能。有记载内丹术祖师个个精神矍烁、长命百岁;但长期以来, “至人传功不传火,从来火候少人知”。遂使这样一个强身保健的上好功法不能为广大民众的养生保健服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民族文化遗产、气功养生瑰宝得到充分地发掘和应用。李少波教授弘法无私,将他毕生实践发掘研究的内丹健身成果真气运行理法公开传授,使广大功友得有人人共
享的机遇。

二、        今人实践真气功,火候妙诀众人明

实践证明,学练真法是保健养生的明智选择,掌握要领,把握火候是克期通督、获得成功的至要关键;而持之以恒的实践又是巩固成效、永葆健康和青春活力的根本要诀。真法的内涵即内丹,真法具备内丹修炼每一阶段的各个要素,如练已筑基、产药烹练、采药封固、沐浴温养、结丹胎圆等,对此笔者在“真气运行法与道家内炼养生(刊于《中国气功科学》1997年第8期)一文中作了详细论述。

古人云:“要知火候通玄处,须共神仙细商量”。不练内丹,未习真法,练功火候无从谈起,火候运用不是凭空臆说所能通达,必须是在练功实践中体验。

所谓火候,就是调心和调息的结合运用,呼吸和意念的配合锻炼是火候应用的具体体现。真法锻炼最关键的要领就在呼吸和意气的配合运用。

三、        始于有作终无为,按部就班通任督

真法五步静功的锻炼通过凝神调息,培养和蓄积真气能量,打通任督,而后贯注疏通全身经络,强壮脏腑,排除病患。

真法下手阶段的炼精化气是冶炼后天(天阳、地阴)之精化生后天真气能量,采用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的“武火烹炼”,真气的化生积聚便更为快捷。一步功要一要领,多数练功实践证明,练功时间只需5—10个小时,一步功自然能成功(集体培训每天练功4、5个小时,多数初习者2、3天即有心窝部温热、饱满等感觉)。一步功注意的部位在中丹田,即心窝部(胸骨剑突下一寸半),不能过高或过低;不在体表,而在内里。实践中观察到,练成一步功,脾胃的功能加强了,纳食更有味,多年的老胃病也很快改善。练精化气,中丹田心窝部已蓄积真气,就有了疏通任脉的物质基础和力量。

二步功“意息相随丹田趋”,要求使中丹田真气沿腹中线任脉下沉丹田,仍然是有为有作的武火,呼气时意念将中丹田心窝部的温热饱满感逐渐推移下丹田。但不可过急,练功中温热感渐渐下趋,便有肠鸣矢气的生理反应,这是真气温煦脘腹,促进肠腔消化吸收的蠕动功能,是发现象。真气充足、经络畅通的人很快就能气沉丹田,中丹田真气还不很充足,或经络滞塞的人,气沉丹田的进度1、2天~3、5天时间也是可能的。

二步功一旦气沉丹田,丹田受到真气的冲击,会有感觉,丹田的部位也就显现出来。然而一瞬间,丹田受冲击或胀热感很快又消失了。丹田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从中丹田沿任脉搏下趋的真气进入了下丹田,又不足以鼓荡、充实起下丹田,故丹田中的压力消失或很小,感觉自然旋即消失。但说明真气已下沉丹田,任脉已通,即可转入第三步功的锻炼。

前面一二步功均是采用较为明确的注意力,配合呼气来完成的,原则上都是用的“武火”烹炼,炼精化气,是有为之法的应用。

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即呼气时意守下丹田。这一步原则上是有为无为结合,武火烹炼、“文火”温养相兼的方法。真气下沉丹田,但尚不够充实,丹田感觉消失,则需用武火进一步炼精化气(炼先天肾精,化为丹田真气),方法仍是呼气是意守下丹田,加强调息凝神的气化作用。下丹田的位置在脐下三寸、人里七寸,膀膀后直肠前的一个范围,是一个被称之为“气海”的空腔,而不能理解为某一个点。放松下丹田,并意守该部位,注意呼气,丹田真气就很快在此外化生、聚积。真气充实,下丹田就会逐渐饱满、温热起来。这个过程就是武火烹炼的过程。丹田真气聚积,对肠系、泌尿、生殖系疾病都有很好的自调自治作用,肠炎、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阳萎、朋经不调等病症会逐步得到改善。在这“一阳来复”、生机勃发的大好时机,生命本源的真阳之气萌动,性腺活跃,自然产生生理欲望,慎当清心寡欲,远离房帏,以防真阳走失,十分重要。下丹田真气进一步充实,就会自动沿任脉下沉至会阴,出现会阴酥麻、跳动。有时候丹田并不觉饱满,而是温热比较明显,甚至小腹热烫,这是火候太过的缘故,可以放松意念,呼吸入自然一些,只是意念似守非守地守着丹田,采用文火温养即可。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使丹田真气慢慢地进一步饱满起来,即能逐渐下趋会阴。温热太过,放松意守和呼吸仍不能平伏的话,可结合六字诀的“呵”字诀或“吹”字诀的锻炼,以平熄壮火。

丹田饱满,真气下达会阴,经过下鹊桥、尾闾关进入督脉,这时即自然转入第四步功分阶段“通督勿忘复勿助”。腰部热胀,或两肾汤煎是真气进入督脉、直达命门标志。进一步调息凝神,培养真气,丹田真气的力量加强,就会沿督脉一蹦一蹦地象血压计中的水银柱一样上升。这一步功夫的重点仍是守下丹田培养真气,丹田越饱满,真气通督力量越大,贯通督脉的速度就越快。功夫到家,真气充实,一股暧流会一直贯到后脑“玉枕”部,继而直上“百会”,向前到额前“印堂”再经“上鹊桥”、沿胸腹正中线任脉下达丹田。真气一旦通过后脑“玉枕关”,即为打通督脉,也叫“通关”。四步功能督过程中,有的人生理反应十分明显,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必要进应及时取得有经验的真法老师的指导,以免左右彷徨,或停滞不前。

四步功通督脉也是武火烹炼,文火温养相结合的功夫过程,调息凝神守丹田进一步充实丹田真气是烹炼钢,似守非守地体会真气在督脉中上升的感受,则是在文火温养的阶段中实现。炼养结合,有为之中化无为,顺其自然,也就是勿忘勿助地达到通督目的。四步功的锻炼切忌意念导引,以防“揠苗助长”的流弊。

四、        谨守虚无育元婴,无为之功自精勤

静坐内炼养生,古谓“修道”。修炼有素,打通任督,古称“得道”。进一步的真法锻炼,也就是五步功的“元神蓄力育生机”、“有无相生通真路”,只要紧紧把握“以功为法,以静为务,以守为成 ”这十二字诀,无为而治,以德主本,功也就好练了。中医理论认为任脉为诸阴经之海,督脉为诸阳经之会,任督畅通,十二经络可以渐次畅通无阻,病患就无以容留,健康长寿就有保障。所以庄子曾说,缘督以为径、可以保身,可以养生,可以尽年。这既是先贤的实践认识,也是我们实践内丹、锻炼真气运行法的诸多同道的亲身体验。人身三宝精气神。真法能够激活精气神的无上妙用,故能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真功实效是真法锻炼者所能感受到的,毋容置疑。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06:06     标题: 12) 对真气运行法的些须认识

- 李天曉(天然)


李老的真气运行法乃是根据人体生命自然规律所创,非常科学,以致也许是古人需要多年甚至是几十年的通小周天变成一百个小时(参加培训班),小周天通了之后进一步练功大周天自然逐步畅通。真气运行法的确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但都是精华要旨,真如古人所说“假传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当然,功法虽然简单,具有大道至简的特点,但事实上往往最简单的才是最有效的,因此真法在治病、防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等方面的功效也是非常好的。
    诚如以上多位朋友所说,古人高深的修为都采用了自然定律,加上无为的法则去修。真气运行法的最大特点就是遵循人天一体的自然规律,整个功法除了有几个地方是因势利导以加快通督(其实不因势利导也可,只是通督稍微慢一些而已)外,都是意随气动,顺其自然修为。故它根本不是意念导引功,导引一词对真气运行法而言是不恰当的;也因此只要按真气运行法正确练功,没有发现有出偏的。另真气运行法根本没有教人重气感,而是要求不要管气感等种种现象,而是只按方法操作就行。
   
    通督之前,真气运行法有意守丹田、注意呼气的方法。这的确是有为法,但这个有为法是顺乎人体自然规律的,而且初学者往往只能先从有为法修起。毕竟要一个初练者静下心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入静不是练功的前提条件,而是练功的结果。相比之下,很多功法练一下子练静功都难以做到,而要先从动功开始,这样初学者比较容易接受;再从动功逐步修炼过渡到静功。从这个角度而言,真气运行法直接就进入静功修为阶段,已经比很多功法要高明得多。
   
    只要练功有所成者,都明白要修到高层次最终必须在静功中修为,动功只是初级阶段,除非练的非常好,达到了动极复静,但这又成为静功了,无论是动功的某些形体动作、一般的站桩、太极桩还是坐着的姿势都只是一种形式而已。

    就如灵枢版主所言“只有做到清静无为才是上乘丹法的根本原则”。在通督之后,真气运行法就从有为法变成无为法,要求在静定虚无中修为,永无止尽,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万宗归一。因此真气运行法不仅仅是快速入门的初级功法,还是能修成正果的高级功法。事实上,有很多练得比较好的人初以为真法只是个入门功法,就在通督后找寻其他功法修炼,但最后都回头来练真法,各位功友可以留意一下这个很有意思的现象。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06:16     标题: 13) 真气运行学术的核心—“注意呼气”

——陈清洁(明净)

陈清洁(明净)系李少波教授在闽最早收入的弟子。他是第二届中国民间中医医药开发研究协会真气运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气功学会永久会员。 1999.9— 2003.7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专业学习,获优秀毕业生称号。1993年6月14日开始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治好了鼻炎、胆囊炎、胃炎、肝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之后在中国福建省义务推广、教授真气运行学说,受益受众达1000多人。该地区电视台(福建省厦门市同安电视台)《奇人趣事》栏目曾专题报道他推广真气运行学说的事迹,引起很大反响,其内容《研究〈内经图〉的人》在www·zqyxf.com有介绍。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真气运行学术的核心是“注意呼气”。

     真气运行学说是著名老中医、养生学家、主任医师、教授——李少波先生(现年97岁)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自身实践,经数十年的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而创编的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方法。科学实验和临床验证表明,真气运行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结核、肺气肿、肝胆病、早期肝硬化、肠胃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神经官能症、内分泌紊乱、顽固性皮肤病等80多种慢性疑难病症均有显著疗效,标本兼治,没有副作用。

   它主要是通过调息凝神、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调和气血、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取得治病、保健、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它是研究人体生命的一门学科,是体现中医“预防为主”医理思想的核心内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有幸成为李少波教授麾下的学术科普传人。在他身边,亲自聆听他老人家循循善诱、娓娓动听、深入浅出的教诲;深深体会真气运行学术的博大精深;深深体悟真气运行治病健身的奥妙无穷;更深刻认识李教授那颗治学严谨、诲人不倦、济世活人、科学求实的博爱之心。他老人家的医德,医风是后辈永为典范的一座丰碑。其创编的真气运行学说中的“五步实践”方法,核心是“注意呼气”,现结合本人实践与教学谈谈心得。

首先谈谈“真气”的来源。真气是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源泉。真气有先天和后天之分。先天真气与生俱来,由元精所化生,也叫元气。后天真气是由口鼻摄取的氧气和养料(古称阳精阴精),随血液循环到达组织间隙,被细胞摄取后,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热和能。人体内真气充足则身体健康则;真气不足则体质衰弱;真气消失则人生命结束。人在生活过程中,元气不断消耗,因此需要得到后天之气的不断补充,才能化源不绝。旺盛的真气,既是生命活动的体现,又是抗病免疫,健身延年的功能保证。这就充分说明真气在人身上是多么的重要。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阐明:“恬谈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很概括地说明真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其次说说“真气运行”方法。即《黄帝内经·素问》第七一章遗失的部分—“全真导气”。真气运行是生命活动的核心。人在出生以后,开始了外呼吸,用后天的生活形式代替了先天的生活形式。嗣后由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节、劳伤等等,真气运行的道路便逐渐减弱,甚至不通。这就使人体正常的真气运行受到障碍。身体逐渐衰弱,疾病乘虚而入,未老先衰。

真气运行强调真气必须在经隧中运行(明代医圣李时珍说:“内景隧道唯反观内视者能明察之”),而真气在经隧运行又必须借助于外呼吸运动的推动力量,有节律地布达全身。真气在体内有序地运行,是有其内在的科学规律的。呼吸是一种机械式运动,当吸气时,胸肋向外向上,横膈膜下降,这时胸腔扩大,腹腔相对缩小,小腹受压。胸腔和腹腔的这种张缩运动,把内在的真气鼓荡、流动起来。当呼气时,两肋向内向下合,横膈膜上升,胸腔缩小,腹腔相对扩大,因而胸腔真气受到压力,即沿任脉下行入小腹(丹田),形成“心肾相交”之状态。这是真气运行非常重要的环节,为真气在体内循经科学有序的运行指明了方向。

人体呼气心火下降,吸气则肾水上潮,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实现任督环流,阴阳交媾,肾气灌溉脑海,元神本能力量旺盛,则表现为无物无我,唯元神独存,与大自然同体,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

其三,呼吸运动是真气运行动力,在练习真气运行时就必须从调整呼吸入手。呼吸是由于大气压与肺内压的协调作用,保持着有节律的活动。基于肺内压负与大气压的原理,吸气是很自然的。为了达到真气运行的目的,在调整呼吸上特别要求“注意呼气”。注意呼气是为了多排除一些浊气,肺内空虚使肺内压降低,便于大气输入,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吐故纳新。长期注意呼气,则可顺承自然规律而巧夺天工,夺天地之正气。注意呼气问题,加强呼气的生理活动,从根本上揭示了“全真导气”的真谛,得此一窍妙,便可以一步步达到心火下降,振奋脾阳,吸收能源,化生能量,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还精补脑,返朴归真,恢复先天生理机制作用。

其四,各家书中提出了很多的呼吸方法,如深呼吸,腹式呼吸,潜呼吸,逆呼吸,喉头呼吸,还有什么停顿呼吸(叫人蹩气)等。由于这些复杂的呼吸形式,给练习的人增加了很多困难,有些呼吸违背了生理上的自然规律,因而有人在练功中出了毛病,而毛病的产生又不知从何处下手解决。真气运行中的注意呼气,符合人体生命活动科学规律,是打通人体任督二脉的最佳方法,大道至简,它解决了历代各家各派在呼与吸之调息上的争论不休局面,这是其最伟大和最了不起的贡献。

此外,科学实验还表明,真气运行时注意呼气对人体唾液腺分泌有特殊的影响。唾液腺的分泌功能主要受到副交感神经的控制,唾液流量和唾液淀粉酶分泌率的变化,可以部分地反映支配唾液腺的副交感神经兴奋性的变化。真气运行诱导练功者入静前阶段,大部分实践者唾液流量和淀粉酶分泌率较练功前降低,反映了唾液分泌中枢和副交感神经兴奋受到抑制;当进入实质性的真气运行阶段之后,大多数练功实践者唾液及淀粉酶分泌率都有明显增加,反映了唾液中枢及副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在真气运行过程中,大多数练习实践者唾液量及淀粉酶分泌率呈“V”型变化。还有,真气运行,注意呼气,可以降低耗氧量,减慢心律,增加皮肤电阻(表示交感神经活动降低),降低血压乳酸水平(认为与焦虑减轻有关)以及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和增加外周(四肢)血流量。这种特殊的生理变化不同于一般的放松(如看书、看电视、睡觉等效应,称为“放松反应”或“促营养反应”。因此,真气运行中注意呼气的锻炼,能使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达到休整康复,积蓄能量的目的。

当今时代,医技水平提高了,医疗设备进步了,医药种类和医务人员增加了,但人类的疾病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随着环境恶化,空气污染,水质降低以及医源性、药源性疾病的加剧,各种疾病无时不刻地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因此,人类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令人高兴的是,预防重于治疗的健康理念正在被大众接受和运用。 1994年以来,国家颁布了全民健身活动纲要,使得真气运行学术得以大力普及和推广,实践受益者遍布全国各地;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诸国,亦有众多的实践者和受益者。诸多医药少效,久治不愈,甚至坐以待毙的虚衰、顽疾,以真气运行治之,无不取得满意疗效,在医学界和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但愿在不久的将来,真气运行学术能成为中医院校教材中的鲜活内容,成为中医院校师生自觉自愿的教学修习科目,最终成为医疗机构所运用的施治手段。那时,唐朝大医学家王冰的预言“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将能实现。

(注:本文参考李教授和有关科研机构等相关研究资料)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19:10     标题: 14) 真气运行学术简介

作者:不详

摘自 : http://www.zqyxf.com/works_1.asp

      《真气运行学》是李少波教授九十寿辰推出的杰作,它是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趋于完整的标志。真气运行学术以三圣道精神和“中医预防”医理为指导思想,依托天人一际的哲学底蕴、中医学理论及现代生理学说而成的真气运行理论,以完整的“真气运行法”这一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为学术核心内容,并得到《黄帝内经》、《内经图》、《行气玉佩》铭和道儒释及内丹术、易卦、《西游记》等传统各家学说的印证,再以数据翔实的科学实验研究、临床总结和病例实践、体会为验证。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构成医学科学性极强的真气运行学术体系,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揭示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而惠泽众生。

      被誉为“至道之宗,奉生之始”的《黄帝内经》主要就是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使之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减少物欲对自身能量的消耗,以达到“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这就是《内经》上工治未病及摄生保健、养生长寿的真谛。《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静心行气、保全形神的至理明训。然而古人把此视为天机密旨,不得其人不传,以致《素问》七卷至道的实践方法为师氏所秘。由于《内经》缺乏全真导气的医学养生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人体真气运行活动的奥秘,甚至导致《内经》常被视为玄学而遭到无谓的抨击。
      其实《内经》诸多篇章引用的词条,多属古代圣人的实践真知,是打开人体生命活动奥秘的钥匙。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等高度概括了顺应自然、摄生保健的功理、功法和功效,指出效法阴阳和合之道、数理变化之机和精神内守、虚无生气、积精全神及预防疾病的深远意义,这便是全真导气的实质内涵。

      一生致力于中医真气运行研究和探索的李教授由病入医,由医悟道,体悟到宇宙万物,无不从先天生后天,后天养先天这一混元真气(生命能量)的规律,而保全自身,形神长存。遂根据《黄帝内经》“全真导气”理论和古代各家行气养生要旨,结合七十多年的躬亲实践,四十多年的临床观察及近十年的科学实验创编了旺盛真气运行、增强生命活力的“真气运行法”。它是一种自练自养的医疗保健养生实践方法,主要通过调息凝神,在虚无静定中全真导气,以保健摄生。功法设置以静功为主,动功为辅,动静结合以提高,达到静极生动,动极复静,动静相育、生生不息的目的。
      静功即为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就是使身体放松、思想安静下来,用调息的办法,培养真气,贯通任督,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逐步实现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功夫阶段,增强大脑皮层保护性的抑制力量,促进生命活动的有序化。从而使身体内部的固有潜能得以挖掘,发挥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治疗,自我重建等一系列自我疗能,达到防病治病、开发智慧、美容健体、延年益寿的良好效果。
      动功是以“漫步周天”为核心的五套功法,它是利用运动形式,配合呼吸,导引真气运行,用姿势来吸引自己的精神排除杂念,慢慢地使大脑皮层由动而静,发挥它保护性的抑制力量,起到旺盛机体生理机能的作用。
      前者是静极生动,后者是动极复静,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而在李教授实修中相继诞生的动静结合、直指上乘的高级功法——真气抟聚法,手势一动真气随之而动,再无杂念产生的机会。该法有高级静功,也有动功,动静相育,圣度天机;生理自运,重复规距,归真返朴,三宝抟聚。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80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疗效,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该法以立足中医科学、简明易学、短期通督、疗效显著、无副作用、老少咸宜等特点,深受医学界、科学界和广大民众的好评。

      实践证明,真气运行法确实是全真导气、积精全神、修性固命、保健摄生、顺应自然规律的根本大法。功法实践不但使得人们治病防病,还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一一印证了《黄帝内经》医学养生修真之真谛及其相关的学说。历代贤哲都认为,人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中去,这是一个“无中生有有化无,无再生有见真如”的过程,符合无中生有的自然法则。锻炼真气运行法,可完成其始终,这是在“三圣道”天人一际的理论指导下实践得到证明的。
      由此,李教授认为毕生所创的“真气运行法”就是《黄帝内经》中认识自然规律、沟通宇宙自然,行气摄生的实践方法。《真气运行学》的问世,既是真气运行理论在“真气运行法”基础上日臻成熟,学术体系不断完备后的必然结果;也是李教授实现阐述《黄帝内经》养生要旨,再现古圣先贤修真窍妙,探索人体生命科学,揭示传统养生学真谛弘愿体现。一直以来,作为中医师的李教授试图补充《黄帝内经》"师氏隐之"的第七卷“全真导气”内容,使上古真人之奉生秘技大白于天下,为祖国传统医学作出一定的贡献。同时,李教授竭力普及“真气运行法”以弘扬“三圣道”,体现“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精神真蕴。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19:15     标题: 15) 真气运行学术发展——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

作者:不详

摘自 : http://www.zqyxf.com/works_1.asp

      (详见首页 >> 真学论著 >> 真法论文:《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之管见——兼谈真气运行五步功法机理》)

      作为真气运行学术的发展,心系提高中医学术、振兴中医的李教授根据自身所悟“医源于道,医道同参,相互为用”的道理,对发展中医理论体系及中医理论体系研究方向提出了以下几个论点:
      第一,预防为主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主要方向。《内经》无病先防,有病早治,是预防医学的重要体现。如《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有人评价这种具体的预防学思想是世界医学文献上的最早记载,在今天和将来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无病先防,防的方法又是什么?本人通过临床实践认为,无论是未病防范于未然,还是已病救其于萌芽,关键取决于人体的真气运行。《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以上论述,道出了人体正邪盛衰而致病或不病的至简至易之理,《内经》所论再也明白不过了。本人所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功法,其主导思想就是在于培养真气,扶正祛邪,有病治病,无病防病,抗衰延年,是《内经》预防思想的实践方法。

      第二,经络活动的实质应作为中医理论研究的重点课题。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及其互相关系的学说。关于经络活动实质的研究,虽经多年的探索,都没得出定论。其实,《内经》对经络活动实质早有明确论述,只不过是缺乏实践验证方法。《素问·离合真邪论》:“真气者,经气也”,指出真气即循环无端、周行不殆的经络之气,真气运行才是经络活动的实质。李时珍有云:“内景隧道,唯返观者能照察之”。这一著名论断亦说明通过养生实践锻炼,达到“返观内照”境界后,所能体验到经络活动的情况。本人创编的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众多人的实践,并通过多年临床验证,对经络的活动实质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感知,获得了第一手资料。经络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只要进行真气运行法实践,真气运行的路线方向和动态,对经络问题的研究启发是很大的。在真气运行法实践中,任督脉一通,全身各条经络相继通畅。真气沿着经络路线,内通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给机体的每个组织系统提供充分的能量,从而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机体的生理功能,生命力日益旺盛,自然就会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由此而得出结论,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医指导临床的重要依据,而经络活动的实质则是真气及其运行。真气是人体生命的能量,经络是真气的通路,二者是互相依存的。如果忽略了真气运行,经络活动就失去了物质基础,对经络的实质也就无法认识清楚了。

      第三,真气运行应是中医理论研究的核心内容。亘古至今,人们为防病治病,保全自身的健康长寿而进行着不懈的努力。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主要研究的就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精气神,如何合乎自然而生生不息。然而,由于《黄帝内经·素问》第七卷的失传,《内经》博大精深的真理缺乏实践方法的证实,使人难以领会其精髓,所以长期以来,人们知医者多,而知道者则鲜。是故本人经多年探索研究,以为抱神以静,虚无生气,积精全神,行气摄生,以及恬憺虚无,真气从之,恬憺无为,乃能行气等论述,都说明在静定中真气运行,才是保健摄生的至真手段。据此,提出了真气运行学说,创编了真气运行五步功法,经临床验证,科学实验,获得了理想的独特效果。该法从凝神调息入手,培养真气,贯通经络,燮理阴阳,强壮脏腑,促进人体生命活动有序化,对各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疑难病均有显著疗效,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阴阳五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尤其能充分体现中医预防医学的实质。经多年在国内外推广,临床观察,科学实验,证明真气运行五步功法不仅能治普通的常见病、慢性病,而且能调治一些疑难病,还能及时调理未发生的疾病隐患,防止疾病的发生和发展,疗效佳,适应症多。

      综上所谈,本人认为,中医理论体系的研究,应该突出重点,抓住核心,做到提纲挈领。当前应从预防医学的角度和经络学说方面进行专题研究,而真气及真气运行,作为体现预防医学和经络实质的重要内容,亦应予以足够重视,力争有一个突破,开辟人体生命科学。

▲▲▲


作者: 海外华侨    时间: 2008-7-6 19:17     标题: 16) 真气运行学术的中医理论

作者:不详

摘自 : http://www.zqyxf.com/works_1.asp

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李少波教授一生致力于中医学、养生学的实践和研究,两者名二实一,同为一个理论体系,皆以济世活人为目的。他提出的"真气运行"学说主要是根据《黄帝内经》等中医典籍所创,以《内经》积精全神、全真导气理论命名。学说核心的实践方法,是一套增强生命活力、旺盛真气运行的五步实践方法,功程短而功效显著,实践证明确为科学的医疗保健功法。
      经过六十余年的临床应用,对多种久治不愈的慢性病、顽固病、疑难病都有显著的疗效,科学实验也证实了这一功法的科学性,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功法实践带来了人体生命的新信息,人们清楚地感到体内的各种生理变化,从而对中医脏腑学说、经络学说、气化学说、乃至阴阳五行学说,尤其是真气运行学说,都可得到验证。
      李教授在九十华诞推出《真气运行学》这一杰作,旨在说明"真气"即《内经》理论的核心,真气运行才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关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为《内经》遗失第七卷的"全真导气"部分内容。"真气运行五步实践"既是沟通人与自然、穷理尽性、修性固命的根本大法,又是验证中医理论、探索人体生命奥秘的一门学问,是"三圣道"理论指导下的生命科学的结晶。
      真气运行学说既根植于中医经典理论,又根据"真气运行五步实践"的结果验证了中医,并大大了发展中医核心内容!
      真气运行学说,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瑰丽明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的组成部分。

中 医 概 述       中医——中国传统医学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其丰富的经验总结,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唯物辩证观的影响和指导,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积累,并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逐步形成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具有丰富的养生和诊疗手段。
      在秦汉的时候医学家们总结了春秋战国当时和以前的医学成就编成现存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这本书系统地阐述了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养生等问题,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它对人体骨骼、血脉的长度、内脏器官的大小和容量等的记载与现在解剖学的数据十分相近。
      到了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之上,创造了『辩证论治』原则,著有《伤寒杂病论》。该书为中医辨证论治建立了系统的理论体系,从介绍临床表现,进行病理分析到确定病证和治法及方药,成为历代医家辨证论治的楷模,使中医理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到了金元时代,先后出现了刘完素、张子和,李东垣和朱丹溪四大医家,他们创立了寒凉、攻下、补土、养阴四大学派,再次丰富了中医理论。明代医家张景岳创立了温补派。明末清初,吴有性、叶天士等医家,创立了温病学说,使中医理论在热性病方面更完善了。中医理论,就这样从二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始,一直到今天,经过漫长岁月,逐渐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几千年来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为我国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现代科学的不断进步,提倡用多学科研究中医,使中医理论体系得到很快的发展,尤其在脏象学说领域内对肾脾的研究。目前,按现代科学分类包括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伤科以及针灸推拿等。
      中医学模式:中医学的理论体系是在中国古代哲学指导下形成的,它的基本特点就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整体观念认为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的整体,人体也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有密切的联系,包括季节对人的影响,昼夜晨昏对人的影响,同样也包括人对自然界的种种改造行为。中医在认识疾病的过程中,也首先着眼于整体,即重视人体某一部分的病变对其他和部分的影响,以预测病情的演变。如五脏中某脏有病,常会影响他脏。在诊疗疾病时更须从整体出发,察外知内,既注意脏、腑、形、窍之间的联系,也注意五脏系统之间的联系。这种根据五脏关系推断病情发展,以确定治疗法则的做法,就是整体观念在中医治疗中的具体运用。中医把人体看成一个以心为主宰的整体,同时认为人和自然界以及社会有密切的联系,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种整体观念,贯串于中医的所有领域,因而成为中医理论体系的一大特点。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特点与精华,尤其是近40年来更是大力倡导,占据中医临床的主导地位,成为一种公认的诊疗模式。即将望、闻、问、切四诊收集到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定为某种性质的“证”,以探求疾病的本质,从而得出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治疗原则与具体治法。这种方法既不同于简单的局部对症治疗,又有别于不分主次、不分阶段、不分性质、一方一药治一病的辨病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只有辨明是何证,方能确定用什么治疗方法,辨证的方法有“八纲”辨证、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以及三焦辨证等。
      1、八纲辨证,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是中医辨证的纲领,八纲中的表和里,是用以辨别疾病病位;寒热虚实,是用以辨别疾病病因病性;阴与阳则是区分疾病类别、归纳证候的总纲。
      2、由于病因与气血津液辨证是对疾病当前病理本质的认识,因而是辨证的关键。临床上没有无原因的证候,任何证候都是在致病因素作用下,患者机体所产生的某种病态反应。中医常见发病原因是六淫外感、七情内伤、饮食劳倦、外伤等。
      每一种辨证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这些理论应用于疾病诊疗的全过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阴 阳 学 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资生、相互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将阴阳五行学说广泛地运用于医学领域,用以说明人类生命起源,生理现象,病理变化,指导着临床的诊断和防治,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起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的最初涵义是很朴素的,表示阳光的向背,向日为阳,背日为阴,后来引申为气候的寒暖,方位的上下、左右、内外,运动状态的躁动和宁静等。中国古代的哲学家们进而体会到自然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而又相互作用的关系,就用阴阳这个概念来解释自然界两种对立和相互消长的物质势力,并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进而认为阴阳的对立和消长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所以说,阴阳的矛盾对立统一运动规律是自然界一切事物运动变化固有的规律,世界本身就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运动的结果。
      阴和阳,既可以表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又可用来分析一个事物内部所存在着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是剧烈运动着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着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晦暗的,都属于阴。以天地而言,天气轻清为阳,地气重浊为阴;以水火而言,水性寒而润下属阴,火性热而炎上属阳。
      任何事物均可以阴阳的属性来划分,但必须是针对相互关联的一对事物,或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种划分才有实际意义。如果被分析的两个事物互不关联,或不是统一体的两个对立方面,就不能用阴阳来区分其相对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事物的阴阳属性,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这种相对性,一方面表现为在一定的条件下,阴和阳之间可以发生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另一方面,体现于事物的无限可分性。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处处体现着阴阳学说的思想。阴阳学说被用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并用于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 行 学 说
  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认识到木、火、土、金、水是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物质,并由此引申为世间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基本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生成的,这五种物质之间,存在着既相互资生又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不断的相生相克运动中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五行学说的基本涵义。
  根据五行学说,“木曰曲直”,凡是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升腾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土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金曰从革”,凡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则归属于金;“水曰润下”,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动的事物则归属于水。
  五行学说以五行的特性对事物进行归类,将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及作用与五行的特性相类比后,将其分别归属于五行之中。五行学说认为,五行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五行的相乘相侮则可以用来表示事物之间平衡被打破后的相互影响。
  中医学应用五行学说以解释人体的生理功能,说明机体病理变化,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阴阳与五行的关系:阴阳学说主要说明事物对立双方的互相依存、互相消长和互相转化的关系;五行学说是用事物属性的五行归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说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在中医学里,二者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其物质基础;都是从宏观自然现象(包括)人体的变化规律,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研究、解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及人体内外的各种关系,并指导临床辨证与治疗。


脏 象 学 说       “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包括各个内脏实体及其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各种征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照生理功能特点,分为五脏、六腑和奇恒之腑;以五脏为中心,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为表里,由经络相互络属。为五脏,即心、肝、脾、肺、肾,其共同特点是能贮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各种精微物质,如精、气、血、津液等;六腑,即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其共同生理特点是主管饮食物的受纳、传导、变化和排泄糟粕;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子宫),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如《灵枢·经水》中说:“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皆有大数。”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例如因皮肤受凉而感冒,会出现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因而认识到皮毛、鼻窍和肺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如从一些补肾药能加速骨折愈合的认识中产生了“肾主骨”之说。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心、肺、脾、肝、肾等脏腑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在生理或病理的含义中,却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讲,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的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藏象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与脏,脏与腑,腑与腑之间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而且以经络为联系通道,相互传递各种信息,在气血津液环周于全身的情况下,形成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

经 络 学 说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之意。经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之意。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经络内属于脏腑,入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脏腑、组织、器官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借此行气血、营阴阳,使人体各部的功能活动得以保持协调和相对平衡。
  研究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之间的关系的理论,称为经络学说。是中医学分析人体生理、病理和对疾病进行诊疗的主要依据之一。“经络”一词首先见《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阴之与阳也,异名同类,上下相会,经络之相贯,如环无端。”又如《灵枢·脉经》中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
  经络学说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经络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循行部位、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表现,经络中血气的运行与自然界的关系,经脉循行路线上的穴位及其主治作用,经络与脏腑的关系等等。
  经络学说的形成,是以古代的针灸、推拿、气功等医疗实践为基础,经过漫长的历史过程,结合当时的解剖知识和藏象学说,逐步上升为理论的,其间受到了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经络学说的形成。《内经》中系统地论述了十二经脉的循行部位、属络脏腑,以及十二经脉发生病变时的证候;记载了十二经别、别络、经筋、皮部等的内容;对奇经八脉也有分散的论述;并且记载了约160个穴位的名称。
  经络系统,由经脉、络脉、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所组成。经络在内能连属于脏腑,在外则连属于筋肉、皮肤。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李教授认为经络的实质就是真气。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感应传导;调节脏腑器官的机能活动四个方面。
      经络学说在临床上可以应用于解释病理变化、协助疾病诊断,以及指导临床治疗三个方面。


丹 田 位 置 和 作 用       丹田与经络一样,只存在于生命体。从来养生家都很重视丹田,把练功的希望寄托在丹田。丹田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古代养生家把丹田称之为“命蒂”,可见于生命的重要,武术家也说:“练成丹田混元气,走遍天下无人敌”。
      一般说丹田,当指下丹田,位于脐下三寸。指的是膀胱之后,直肠之前一个夹室。有气则开,无气则合,为任、督、冲三脉所起之处,十二经脉会集之所,为经络之枢纽,经气的汇海,亦称下丹田为气海(非指气海穴)。该丹田为男子藏精之所,女子受胎之处。人在此处获得生命,发育成长,所以也叫“生门”、“命门”。丹田真气充实饱满之后,即经会阴、尾闾上至第二腰椎处,活泼有力,《难经》把这个力量称为“肾间动气”,继沿督脉上行以还精补脑。
      丹田的部位传统说法有三个,除了脐下三寸为下丹田(有说在脐内一寸三分,有说脐下二寸,有说脐下一寸半,有说在会阴);还有头顶百会为上丹田(另说在眉心),心窝为中丹田(另说在脐中)。总之,以上部位都是真气运行集中而又活泼的部位。
      真气运行法五步实践的第一步功“呼气注意心窝部”,就是首先在中丹田集聚真气。第二步功“意思相随丹田趋”,将集聚之气下沉丹田。第三步功“调息凝神守丹田”,当指下丹田,真气在这里集聚,为下一步贯通督脉打好基础。第四步功“通督勿忘复勿助”,即以下丹田之气,进入尾闾,经命门,过夹脊,透玉枕而通周天。第五步功“元神蓄力育生机”,在上丹田培养元神的本能,对全身发挥其调节管制作用,进一步接近自然,澈悟玄机。
      三个丹田位于人体的三个重要部位,具有各自的生理作用。如,中丹田摄取能源,化生能量,以养后天;下丹田培养真气,积气冲关,而固先天;上丹田开发智慧,保全性命,溶通混元。练功阶段不同,效用各异,根据生理的需要,可以灵活掌握,有所侧重。不过在下丹田培养真气,应是长期任务,初学者慎勿求彼而忘此。

运 气  学 说       中医气学说源远流长,它是我国远古时代认识“气”哲理的衍生和与之相辅相成的内涵。   我国古今医学家和哲学家对“气”的认识是不断深入的,其实质归纳起来约有如下四种:有的认为,“气”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物质;有的认为,“气”是物质,也是功能;也有人认为,“气”仅是功能的表现;还有的则把“气”看作是一种信息调控过程。故总的来说,对中医“气”的实质的看法虽尚未能一致,但从哲学和医学科学观点来分析,“气”是一定物质及(或)在其基础上产生的相应的功能运动的认识则较符合客观规律。
      运气学说首见于《内经》,以《素问》七篇大论论述最备。一提起运气学说,人们会很自然想到五运六气,想到干支相合的运气推算,而且目前大部分中医工作者皆以为运气学说就是五运六气,运气学说的内容就是讨论五运六气的干支推算,就是讨论如何将干支运气模式用之于临床来预测气候和疾病并参考治疗的,以至于皆把着眼点放在干支模式上来研究运气学说,以干支计运气的准确与否来评判运气学说的价值,因而褒贬不一,持否定态度者亦大有人在。
      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现:自然界各种生命现象的产主和消亡,都与天体的运转、气候的变化密切相关。
      运动,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源泉,九星悬朗、七曜周旋的天体的不断运动,造就了天地的阴阳变化,产生了风、热、火、湿、燥、寒六气的往来盛衰,六气的往来盛衰,左右着万物的生生化化。万物的成败生死,一方面取决于其内在的本质因素,一方面取决于外在的气候条件;没有自然界六气的运动变化,就没有万物的生化,生命也就不复存在了。古人还发现:六气不同,其影响万物而产生的变化亦不相同,对人体的生理及病理变化的影响也各有特点。然大气的变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具有一个自稳调节的规律。万物感六气而生化,亦同样随六气的盛衰而保持着一定的生态平衡,人与天地服从同一规律,人体各脏腑之间亦同样具有相应的自调规律和能力。气候的变化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同时又有规律之外的至而不至、不至而至、至而太过、至而不及以及卒然而至的灾变等种种特殊情祝。万物的生长变化不仅随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而兴衰,而且因气候的异常变化而受到相应的影响,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变化,亦与六气的变化密切相关。气候变化的规律与自然界各种事物的变化规律息息相通,不仅可以认识,而且完全可以人为地掌握和利用。
      正是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内经》从实践出发,总结了自然界气候变化和与之相应的物候变化、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基本规律,创立了从天地阴阳五行之气的运动变化而言万物的生长变化和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的气化学说,从而奠定了祖国医学的理论基础。庄子气化学说在阐发天地万物气化之理时是以五行之气的运转和阴阳六气的变化来加以说明的,故气化学说又称为运气学说。换言之气化学说就是依“气”而求“化”的学说,就是依天地之气的变化规律而探求万物的生化之道的学说,就是依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之理来探求万物的生长变化规律和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并进而指导疾病防治的学说。                      简要说来,运气学说的基本内涵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 总结了天地气候的变化规律,揭示了天地、四时、万物一体的整体恒动观,并升华而形成了阴阳五行学说。
      其二 结了四时五方的气候常变规律,提出了气候预测的基本思想和具体方法。
      其三 总结了万物秉天地气化而生成的规律,提出了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基本认识和药食性味的基本认识。
      其四 揭示了病与天地气化相应的一般规律,提出了中医学对病因学、发病学、病机学的基本认识。
      其五 出了疾病的诊、治、养皆要随气化之理具体法则,确立了中医学在诊断学、治疗学方面的基本认识。

精 气  神  说(气、血、津液)       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血、津液,是人体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生理活动的产物,也是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气,是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血,基本上是指血液;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从气、血、津液的相对属性来分阴阳,则气具有推动、温煦等作用,属于阳;血和津液,都有是液态物质,具有濡养、滋润等作用,属于阴。
  气、血、津液的生成,及其在机体内进行新陈代谢,都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而这些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又必须依靠气的推动、温煦,以及血和津液的滋润濡养。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的状况下,气血津液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之间,始终存在着互相依存的密切关系。
  此外,构成人体并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中还有“精”。“精”在中医学理论上的基本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精”,泛指一切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和从饮食中来的营养物质;狭义之“精”,即通常所说的肾中所藏之精,这种精与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都有直接关系。
      气、血、津液均为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都离不开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因而气和血,气和津液,血和津液在生理上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精,气,神,人之三宝,凡人生于世,皆依耗精气维生,精气尽,则神去身亡亦。故,修道者有云:“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依此法,度万万世而不坏。
      精者如水,气者如水蒸气,精可化气,气可化精。故有练精化气一说。精在人的身体里是极其重要的,身体中的所有器官,都是要依*精的滋润才可正常运行。精的补充来源有:食物、空气、水、真气的转化。在某种意义上,精就象另一种血液,是生命的基础。需要注意的是,精并非生理上的精液,二者之间虽有联系,但联系就如饥饿或新鲜空气于精之联系一样。
      气,因其行于体内而无形,发于体外而无影,运走自如,可知觉而不可见,因故得名。修行之气与呼吸之空气不同,空气在体内“始于鼻,止于肺”,真气之气则运行于经、络、脉之中。中医有云:“痛则不通”,即言真气不通也。修行之人既是以人力运走真气于经络,从而达到练精、练气的目的。
      神,生命活动的主宰,古人认为即人之灵魂,精、气可加强之。修炼之人最快三月即可知神为何物。
      精、气、神,虽各有其特有性质,实际上是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精为神之舍,有精就有神,所以积精可以全神,神伤则精无所守。精又为气之母,精虚则无气,无气则亡。精、气、神,三者一体,存则具存,亡则具亡。精脱者死,失神者亦死。故,精为气之母,神为气之形。关乎人之存亡,不可不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