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化科隆姜艳所有图片:從馬可福音看個人主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7 14:07:21

從新約聖經馬可福音中,我們會發現耶穌基督與門徒之間出現了分歧,就是門徒對主耶穌在真理教導方面,和屬靈體會方面有所分歧。以下嘗試集中從馬可福音的第四章至第十章,探索一下這個問題。四章之前,門徒體會到他們所跟隨的夫子,是滿有憐憫慈愛、與天父有極密切的關係、所施行的是為了極愛眾人所行的事。所以,門徒起初跟隨耶穌時,是非常的熱衷、單純、極之委身投入的。當他們經歷了跟隨耶穌一年多的時候後,雖曾見過主耶穌治病、趕鬼、登山寶訓及天國的比喻教導、叫死人復活、責備宗教領袖的惡行等事情,理應無論對耶穌在真理教導上,及屬靈體會上都會比眾人非常熟識的。

但是,到了馬可福音第四章開始,描寫這群貼身跟隨耶穌的門徒,竟然對耶穌真理教導愈來愈不明白,對耶穌屬靈身份上的認識變得愈來愈疏遠,究竟他們對耶穌的認識變了,抑或耶穌對他們變了呢?四章1至34是論到各種的比喻,比喻的特色是肯跟隨耶穌的人都會明白,不肯委身跟隨的人反倒不明白(四33-34)。跟著四章35至41節是平靜風浪,門徒對耶穌分歧不單在真理上,並對四章中耶穌對門徒的教導,與屬靈方面上對耶穌身份的體會、對信心的體會也有分歧。門徒對耶穌的理解其實是矛盾的,他們既然相信耶穌能化解危機,但仍然對耶穌能力抱有許多的保留及懷疑?若他們相信耶穌有足夠的能力可保護他們,為何最後的反應會是大大驚怕呢?「風浪與門徒」在這段經文是彼此的襯托,耶穌責備的是風和浪,相對的被責備的明顯就是門徒。對門徒而言,耶穌的平靜風浪是不可置信的;對讀者而言,門徒的信心不足是更加不可置信的。

耶穌處處表現著對別人的關懷是一種個人主義-〔群體需要〕,相對門徒所關懷的是另一種個人主義-〔個人需要〕,兩者是有所分歧的。到了五章面對著被鬼附的人及長期患血漏病的婦人,他們都是為眾人所不接受、所拒絕的。耶穌對這二人的表現正好表達了他對別人關懷那種個人主義。耶穌不單是醫治他們,更是重建他們所需的身份、信心、社群關係及人的價值。耶穌的表現完全是為〔群體需要〕,相對其他人所表現的完全是為〔個人需要〕。八至十章的記載是門徒與耶穌的分歧最鮮明的地方,他們不單不能明白耶穌的教導與使命,他們也不能明白耶穌對別人的心腸。此時,耶穌面對是人生中最大的難處,因為此時正要面向進入耶路撒冷經歷被害、受苦及被殺,為完成父神為世人復和的救贖之時(十一章 )。耶穌在過去與這群貼身跟隨祂的門徒,尤其彼得,雅各及約翰更是祂的愛徒。耶穌在這最需要別人的理解、支持之時,除了天父的同在外,最需要及最能分享有內心情緒及支持的對象,祂的門徒按理就是最佳的人選!

但是,經文的記載並非如此,門徒與耶穌之間的距離在八至十章的描述中是愈來愈遠,門徒不能明白耶穌的身份,不能理解祂的教導,他們也不能體會祂所看重的,並且處處表現著令耶穌失望的行為,其中是爭論誰為大?為在耶穌得榮耀之時,誰會坐著耶穌的右左等等。反之,門徒是一而再的展示出他們只對自身需要的在意,只顧念主耶穌得榮耀的地位,失略了耶穌明明的教訓〔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復活。〕(可八31)。馬可福音十章31節「然而,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在後的,將要在前。」指出屬靈退步的警告。對於貼身跟隨的門徒就希奇,跟從的人也害怕,變得愈發不解,憂慮何人可得永生呢?十章35至45節把門徒的失敗作了一個總結,門徒從一章開始跟從耶穌,直至十章中他們仍然是在路上跟從耶穌, 然而,究竟他們是真正的仍在跟從耶穌嗎?明顯的他們與耶穌屬靈關係是有距離的,而且距離是愈來愈大。他們不能明白耶穌的教導,他們不能理解耶穌的身份,他們更不能體會耶穌對別人的心腸,因為耶穌所著眼點是在別人的需要(群體需要),他們的著眼點卻主是在他們自身的需要(個人需要)。
今天,這個問題仍然是對於跟隨耶穌的信徒一個挑戰和反省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