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mino city图文攻略:圆明园最终毁于谁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14:54:34
今年,是圆明园首度遭劫150周年。人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了这个令人痛定思痛的时刻!

      一个半世纪前,在中国大清王朝的都城北京,发生了一件足以令世间一切有良知的人感到无比愤怒、震惊、哀伤和耻辱的事件——圆明园遭到了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和焚烧!

      可是,岁月悠悠,一百五十年过去了,圆明园为何变成了今天这付模样?众口一词的说法,系归因于英法联军当年那次野蛮的劫掠和焚烧。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许多人并不清楚的是,圆明园之所以最终变成今天这个样,远非仅系150年前那场洋人带给我们的劫难所致,而是这一硕大无朋的皇家园林,在经历了那帮西洋强盗浩劫之后的一百多年之间,前前后后又经历了四次空前的大浩劫!即1900年的匪劫及其后历朝历代一次比一次彻底的木劫、石劫和土劫的结果!

      惨痛的回顾

      按照法国大诗人雨果的说法,在一个半世纪之前的 1860年10月15日,一个叫做法兰西的强盗首先闯入了圆明园,其后,另一个因迷路而姗姗来迟的叫做英吉利的强盗也接踵而至。然而,这个被世界称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那富丽堂皇、美轮美奂、盖世无双的恢宏建筑将这些强盗惊得目瞪口呆,尤其是那些价值连城的稀世珍宝让他们乱了方寸!强盗们见财起意,欣喜若狂,全然忘记了他们事先曾公开在京畿地界到处张贴告示,声明要烧毁圆明园的命令,而是争先恐后、肆无忌惮地投入了疯狂的抢劫和掠夺之中!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圆明园这场浩劫的呢?如果说,那远在天边的法兰西和英吉利两个国家大举兴兵,浩浩荡荡漂洋过海,万里迢迢跑到中国来,就是为了要烧毁这座园林?这显然难以自圆其说。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最终导致了这场空前的灾难呢?

      其实,圆明园的第一次劫难,是在从1856年10月起,至1860年10月止,断断续续四年之久的那一场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过程中,由于满清皇室的狂傲无知、迂腐自闭,加之完全不懂得国际交往手腕,不知道利用谈判维护自身利益而一再坐失良机,尤其是作为作为当年大清王朝最高统治者的咸丰皇帝举措荒唐所促发的一个极端事件。

      从当时的大环境看,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在太平天国起义的打击之下,整个国家已陷入内忧外患交相煎迫之中。加之两广总督叶铭琛之愚顽迂腐和无所作为,仅仅为一个“距夷入城经商”的小事,便引发了这场战争!加之广西官府事先毫不知会法方,在缺乏足够证据之情况下,便草草处决了法国神父马罗,引起了法国的极大不满,为此将法兰西也拖入了这场战事。

      从1856年10月23日英军进攻广州到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陷广州,在打打停停整整一年多的时间里,英法联军虽多次提出和平协商解决,但均被叶名琛一概拒绝,放弃了一切平等协商的机会。他既不谈,也不打,又不守、更不防、也不撤、还不跑!联军开始进攻时,葉名琛便親自扶乩,得吕洞宾语“十五日后便無事”。因此他既不与联军交涉,也不防守,時人讥之为“六不总督”。他只知道整天端坐总督衙门求仙拜神,寄一切希望于神灵保佑。于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开始就一败涂地,不仅让英法联军攻陷虎门,轻取了广州!此时,叶铭琛竟还端坐总督衙门,甚至束手就擒时,他还正在神案面前扶乩!

      这,就是那个赫赫有名的两广总督!这,就是那个外强中干的大清王朝任用的封疆大吏!试想一想,这样的国家,这样的政权,这样的官吏指挥的军队,如若不败,天理不容!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一个多月之后,1858年2月11日,联军发出照会,仍希望清廷于3月底派员到上海谈判,却被清廷以“此为天朝固有规矩”为由拒绝,仍令英法南下广州找叶铭琛的继任人两广总督黄宗汉谈判。而这些洋人则根本不愿任清廷摆布,4月9日至13日便分头北上,要与朝廷直接谈判。

      在西方列强的先进火器面前,那些主要依靠手持大刀长矛和弓箭等冷兵器的僧格林沁王爷的部队自然不是其对手,故屡战屡败。5月20日,经两个多小时激战,英法联军便占领了大沽、白河口等地;26日,兵不血刃便进占天津。在武力胁逼下,清廷被迫签订了《天津条约》。

      其实,《天津条约》的要点也只在于“北京驻使、内地旅行、长江通商”三项。不平等的内容则为共向英法支付战争赔款800万两白银等。按现代的说法,那三项要点也就是双方互设使领馆,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旅游以及和中国通商。按照常识和国际惯例,这些在国与国的关系中本系相互交往的正常内容,完全可以通过双边协商谈判来加以解决。但有些十分正常的要求在清廷看来却根本不允许。为什么?因为咸丰皇帝坚持要求外国使臣对其行三拜九叩之礼,而讲究人人生而平等的西方使臣则坚决不肯接受,清廷便认为这“有辱圣躬,断不可行”!然而,面对兵临城下的威胁,这《天津条约》在不谙世事的咸丰皇帝看来,只不过是迫于压力的缓兵之计,其实他根本就不准备履约。可悲之处就在于,这位大清皇帝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授人以柄!他竟无知到可以将这种国际条约视为儿戏,从而首开了国际玩笑之先河!其实,这不履约的焦点也着实荒唐可笑,那便只是“公使驻京”这一条。咸丰皇帝之所以坚决不同意外国公使入驻北京,只是怕外国公使在他这个自认为应该接受万方来朝的“中央之国”皇帝面前不愿三跪九叩而失了面子,乱了这“天下大一统”的纲常!

      幼稚和荒唐引来的浩劫

      《天津条约》签订一年之后,英法两国按双方事先关于一年后交换条约文本的约定,遣使赴京完成最后一道手续,以结束战争状态。

      不料,这咸丰皇帝根本连北京的门槛都不想让英法公使踏进。于是,经过他和怡亲王及僧格林沁王爷多次密谋,1859年6月25日,僧格林沁所部官兵在大沽口击沉英法炮艇3艘,重创3艘,击毙、击伤英法联军484人。接到“捷报”,咸丰皇帝欣喜若狂,立即宣布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作废! 

      于是,幼稚和荒唐引来了更大的后患。1860年8月1日,英法联军的舰船200余艘,载着陆军1.7万人开始在北塘登陆,迅速攻下了大沽和天津。9月8日进逼北京。抵达通州后,9月14日,英法联军再次派出代表,打着停战白旗前往清军大营谈判。但是,他们提出了比《天津条约》更高的价码。9月17日,在强兵破城,朝不虑夕的情势之下,清廷不得不屈从了英法的全部要求。尽管如此,但英法所提全部要求之中,并未涉及圆明园一字一句,更无任何可能伤及圆明园一草一木之内容。

      本来,这次谈判达成了协议,眼看战争即将结束。可是,在闯入自己家园,随时可能吃人的这两支野兽面前,这个荒唐透顶的咸丰皇帝却自作聪明,偏要节外生枝地发出“将英方谈判代表巴夏礼羁留在通(州),勿令折回以杜奸计”的旨意。令人不解的是,大凡精神正常之人都会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可就是这个咸丰皇帝不知道!他偏要去激怒这两只吃人的野兽!接着,僧格林沁遵旨,立即扣留了正在返回途中的巴夏礼等一行39名谈判代表。于是就此引发了英法联军更加猛烈的进攻。僧格林沁这位蒙古亲王的军队一败涂地,英法联军迅速攻入北京。

      后来,联军总司令额尔金在其行动之前给北京市民的告示里声称,决定焚毁圆明园是对“践踏古老文明法则”的清朝统治者的惩罚!他指的正是月前,英国公使巴夏礼一行打着停战白旗前往通州与清军谈判,而清廷根本不顾“两国交兵,不斩来使”的中外通行法则,扣押了巴夏礼等39名谈判代表这件事。而更严重的是,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在接回清廷扣押的人质时才发现这39名被扣人质中,除了19名遍体鳞伤、奄奄一息的活人之外,其余20名他们的同僚则已被虐杀,成了血肉模糊的尸首!

      由此看来,这些清廷大员们此时尚未真正意识到人命的价值,因为时时草菅人命,随意剥夺自己子民生命对他们来说已习以为常。可是,这一回他们却在太岁头上动了土!

      面对自己同僚们那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首,联军总司令额尔金为首的这群侵略军头目被清廷的暴行激怒得如同一头头暴怒的狮子!于是,一场发端于咸丰皇帝定要外国使臣磕头的悲剧便由此急转直下,进而登峰造极!

      这些侵略军为了报复满清王朝而不顾一切,立即作出了烧毁紫禁城的决定!但根据侵略军头目额尔金勋爵的札记显示,他后来考虑到紫禁城是整个国家的行政中心,而他并不想报复这个国家,也不想侵扰中国的百姓,他只想教训一下那个野蛮无知,肆意践踏“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这一古老文明法则、愚昧狂傲至极的咸丰皇帝。打脸,就要打在咸丰皇帝的脸上!于是,他转而想到了这个曾被清廷用来关押人质的咸丰皇帝的私家园林——圆明园。于是便派人四出张贴布告,告喻百姓,为了报复咸丰皇帝,他决定要将圆明园烧毁。此告示还说,此举将是“对中国皇帝背信弃义的惩罚”“与(虐杀人质)暴行无关的百姓不必担心受到伤害。”

尽管这些仅仅只是侵略者一方的说辞,不足全信,但是,也不能全不信。因为后来,作为整个大清帝国象征的紫禁城的确毫发未损,而圆明园则在劫难逃!

      众所周知,这个举世闻名的圆明园,是满清王朝自康熙帝始,历经雍、乾、嘉、道、咸等几代帝王,前后营造了150多年的满清皇帝私家园林。该园林涵盖圆明、万春、长春三园,是一占地达5200余亩的硕大无朋的皇家园林。因康熙赐名,雍正亲笔提书,后来多将这三园统称为圆明园。

      正是这个圆明园,以其规模之宏大、建筑之精美、构思之精巧、艺术造诣之高超、风格之华丽、包容之宽广、宫宇之雄伟、铺陈之奢华、收藏之丰富和珍贵而被海内公推为“万园之园”!而这个万园之园,实际上也是用搜刮天下劳苦大众的血汗,用四万万中华民族同胞民脂民膏堆积起来的一个举世无双的巨大宝库!

      民心

      圆明园,既是皇帝的私家花园,不难想象,如果它未被焚毁,中国的老百姓也绝对无缘涉足其间!即便园中珍宝未被劫掠,百姓也绝没有资格观赏浏览!因为这座园林本来就不属于中国的百姓。按慈禧太后的说法,叫做“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所以,无论它是否存在,都跟老百姓毫无关系。因为中国的老百姓在清朝统治者眼中历来就形同草芥。

      古人云:君王视民如草芥,民视君王如寇仇!不信,可以看一看圆明园被焚时的民心。当时,京畿地界的百姓们究竟都在干什么呢?是否有人再像当年平英团那样地拿起长枪短棍去抗击侵略者?是否有人为保卫大清王室而勇敢地为国捐躯?没有!都没有!史料上根本找不到这样的记载。倒是听说一些中国人还跟着英法联军一起趁火打劫,甚至还幸灾乐祸,竞相嬉戏纵火,抑或事后到园中去刨根弄底,当所谓“筛土贼”捡“洋落儿”!

      目睹圆明园被焚,为什么百姓的心态竟会是那样的冷漠和麻木、甚而幸灾乐祸?这个问题,从后来的八国联军进入北京之后,京畿百姓苦于清廷官兵和拳匪残害,“竟纷纷立洋旗于自家门前,反盼洋兵保护”(——见蔡东藩《清史演义》)这一现象亦不难找到答案。

      对于一个国家,这难道不是一个比皇家园林被焚还更为可怕的现实么?

      匪民乘火打劫,助纣为虐

      十分不幸的是,据相关史料记载,当年圆明园的打劫者,“除英法联军之外,确有大批当地土匪和暴/民。英法联军仅选择最贵重的东西抢劫,而土匪则掠夺剩余的精华,小民则争相捡拾委弃于道途的零碎,甚至守园太监也有趁火打劫者。”而打劫活动之烈,简直可谓车水马龙,摩肩接踵,盛况空前!其间,车载人扛,川流不息,“10月15日至18日前后三天之间,就有五百多车宝贝从园内运出!园内稀世珍宝、绫罗绸缎几被洗劫一空,搬不走的珍稀瓷器文物,则多被野蛮损毁!”末了,强盗和匪民们还将其付诸一炬!

      国人此等行径,仅从后来北京琉璃厂等古玩市场上比比皆是、目不暇接的圆明园、故宫等文物之热闹兴旺,亦可窥其一斑。

      修复

      据《圆明园残毁考》、《圆明园劫难记忆译丛》等资料记载,这举世无双的世界名园于1860年10月18日惨遭英法联军野蛮的劫掠和焚烧之后,尚有为数不少的园林景点和大量建筑有幸得以存留下来。其后,因此地仍属皇家禁园。慈禧和同治曾断断续续择要加以重修,直至光绪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还曾修葺过圆明园双鹤斋、课农轩等景群。故多处园林景点设施大多已基本恢复,光绪及西太后还能常常驾幸及在园内听政。

      据陈文波1925年《圆明园残毁考》中所述:1860年,圆明园被焚后,尚有部分景点幸存。据同治十二年(1873年)的内务府调查报告,园内幸存建筑有圆明园的廓然大公、紫碧山房、鱼跃鸢飞、耕云堂、慎修思永、知过堂、课农轩、顺木天、春雨轩、杏花春馆、文昌阁、魁星阁、蓬岛瑶台、万方安和、十字亭、藏舟坞,长春园的林渊锦镜、海岳开襟,绮春园大宫门、庄严法界、正觉寺等(二十多处园林景点)。同治十二年,慈禧太后和同治帝打算择要重修圆明园,计划修复圆明园前朝区、九洲区,以及福海以西以北的少数景点,并将绮春园择要修复,改名“万春园”,作为慈禧太后居所。但该计划终因财力不足而在开工11个月后作罢。此后对园内一些景点仍有小规模维修,慈禧太后和光绪帝曾多次到园中游幸。此时的圆明园除幸存建筑外仍保留有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建筑基址,桥梁、道路、园墙和园门大多完好。

      庚子之变,再度遭劫

      “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挟光绪及后宫和清廷王公大臣再次集体逃亡(山西),京畿秩序大乱,八旗兵丁、土匪地痞便趁火打劫,圆明园毁掠更甚。园内残存建筑除新宫门(绮春园宫门)有庄户保护外,园内残存及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全被匪民推倒拆毁,拆卖砖瓦木料,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

      这庚子年间圆明园的第二次遭劫,“易得的值钱物品很快被匪民搜罗干净之后,有人又把希望寄托在散落、埋没于尘土中的细碎宝物上。他们操起扫帚和簸箕,在园中道路上飞沙扬尘,筛选余宝。”故此谓之匪劫也。

      如今,由于有意无意的误导,致使不少人一直以为,是八国联军把我们的圆明园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然而,事实则大谬不然!因为,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时间是110年前的1900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光绪年间的庚子之变。而不是此前40年的咸丰年间。 

      1860年攻入北京并洗劫圆明园的,是英法联军。这与四十年后的八国联军侵入北京之间,曾经历了咸丰、同治、光绪前后三个朝代。如果继续张冠李戴,未免贻笑它人。

      不过,如今似乎还有人认为,庚子年间二度劫掠圆明园乃系八国联军所为。其实,此种说法,多缘于某些不负责任文人之想当然,尤其是某些罔顾历史,颠倒事实的影视节目之误导、以讹传讹所致。

      确切地说,圆明园二度遭劫,的确发生于1900年庚子之乱八国联军进入北京,慈禧太后挟光绪、后妃及诸多王公大臣仓皇出逃山西,清廷对京畿地界、尤其像圆明园之类的宫苑园林已完全失去控制之后这一时段。但在诸多史料中,则从未见有八国联军染指圆明园之相关记载。相反,据多方史料记述,庚子年间圆明园再度遭劫,竟系那八旗兵丁和匪民之国人亲手所为!然而,为何时至今日,许多主流媒体和舆论对国人此等无耻行径却一味刻意回避,甚至不惜穿凿附会。他们有的羞羞答答,有的讳莫如深,不是语焉不详,便是只字不提?

      三度遭劫

      庚子之变后,“清廷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之人公然把园内幸存下来的零星分散之诸多建筑的柱子、木桥的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致使当时的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更有甚者,乃至园内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均全被烧成木炭出售。后人将此劫难称为圆明园火劫、匪劫之后的木劫。”

      第四度遭劫

      清朝灭亡后的数十年里,圆明园遗物持续不断地遭到官僚、军阀、奸商的公开劫掠,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的损毁。民国初期的军阀,甚至把圆明园当做取之不尽的建筑材料场。宣统一朝档案留下了不少圆明园继续遭劫的记录:“军人押车每日10余大车拉运园中太湖石。”实际上,拆卖圆明园余财的情况远比档案中记载的严重得多。诸如徐世昌拆走圆明园属鸣春园与镜春园的木材,将园内大批方砖、条石、石料、汉白玉雕刻、太湖石、青片石纷纷运走修建自己的私园和陵墓。又如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巡阅使(后贿选为民国总统)曹锟、步军统领聂宪藩、京师宪兵司令车庆云、公府秘书长王兰亨等均有此等劣迹。仅京兆伊(相当于后来的北平市市长)刘梦庚一人,在1922年秋季25天内,就强行运走长春园太湖石623大车、绮春园云片石104大车。当时先后驻防西苑一带的陆军十三师、十六师、国民军十一师、东北军五十三军、宋哲元二十九军等。都曾强行拆除圆明园围墙,私行出售砖石,或用以圈建西苑操场。颐和园、中山公园、燕京大学、北平图书馆等处,也相继运走大批石件。

      圆明园大量的虎皮石围墙则被拆除修路。此外也有一部分圆明园遗物被安放于公共场所,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兰亭碑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西洋楼遗址的汉白玉及砖瓦也多被军阀官僚运走,或被各家石作坊买去,就地改刻为其他石料。1928年大水法遗址石料被拆走修建绥远阵亡将士碑。

      30年代初,在翻建高梁桥经海淀至玉泉山的石碴公路时,经北平市特别政府批准,将圆明园南边(4800米)和东边的虎皮石围墙全行拆除,砸成石碴用以铺路。于此前,还多次公开变价批卖园内的大城砖、虎皮石和云片石,乃至西洋楼残存的大理石石柱等。

      从此,圆明园废墟凡能作建筑材料的东西,从地面的方砖、屋瓦、墙砖、石条,及地下的木钉、木桩、铜管道等全被搜罗干净,断断续续搜罗、劫运了20多年!后人称此劫难为圆明园火劫、匪劫、木劫之后的“石劫”。

      圆明园之最后劫难

    至此,圆明园在经过了英法联军的火劫之后、又连续遭到了庚子年间的匪劫及后来的木劫和石劫等空前劫难,建筑、林木、砖石皆已荡然无存,剩下最后的、更为彻底的便是一场劫无可劫的“土劫”了!

      宣统末年,当地旗人已在园内的宫殿旧址上筑屋,将昔日的皇家园林变成了麦垅相望的田庄。

      1940年以后的日寇占领时期,北京粮食紧张,于是奖励开荒。从这时起,农户陆续入园平山填湖,开田种稻。圆明园这一在清初盛世历经150余年苦心经营的湖山胜地,遂面目全非。

      及至“50年代,有人曾计划将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寻址于此,但到了60年代,园内土地大多被附近人民公社生产队改为农田,大量人口迅速涌入,相继拆除了圆明园福海石驳岸、舍卫城残余城墙及地基、万春园三孔桥、运料门、长春园七孔闸等残存建筑,以及残留的全部园墙,并砍伐了园内残存的唯一一株花神庙古树!”

      特别是在文革中期的1970年,历史上那梦魇般的场景又重新显现。据记载:人们一次拉走582车石料,一次拆掉800多米围墙,一次砍伐1000多株树木。圆明园遗址的围墙被拆得一干二净,建筑基址被掘地三尺,山头被平掉十分之四。

      1975年以后,各单位在园内大量平毁土山、填平湖泊、砍伐树木,修建工厂、养猪场、养鸡场,圆明园遗址原有山形水系和残存的古树植被从此彻底消失殆尽!

      够了!!一个如诗如画,有如梦幻世界般的圆明园,历经朝代更迭,官、兵、匪、民竞相掠劫,继1860年英法联军焚掠之后,更是连续不断惨遭浩劫。经过后来这四大劫难,园内本来幸存及后来陆续修复的近百座建筑物,又被我们中国自己的官、兵、匪、民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致使一代名园最终沦为一片废墟——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圆明园遗址这个令人惨不忍睹的样子!

      反思

      抚今追昔,就圆明园之殇,声讨和谴责英法列强之野蛮残暴固为题中应有之义。然而,若仅仅停留于此,则未免有失偏颇和过于肤浅。应该看到,不仅仅是圆明园的残毁,也不仅仅是第一、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之役以及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而是整个中国近代历史上所发生的一系列列强入侵及其所导致的令人痛心疾首的屈辱结局,几乎无一不在诠释着这这样一个道理:这是一个落后与先进、保守与革新、封闭与开放思维以及东西方文明、尤其是封建等级制度与人人生而平等的价值观之间冲突碰撞之必然结果!

      谅来,以史为鉴,温故而革新,才是我们今天纪念和回顾这段惨痛历史应取的态度。

      同样,我们也不应该回避,圆明园之所以变成今天这个惨不忍睹的模样,除当年英法联军那次劫掠之外,令人倍感痛心的、铁的事实是,圆明园在晚清断续修复之后更为彻底的毁灭,实非异邦歹徒继续为祸,而纯系国人后来亲手制造的这四大浩劫所致!如果要说不忘国耻,那么,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说,这才是真正的奇耻大辱!如果不承认这一点,便是讳疾忌医,更有文过饰非、混淆视听之嫌!

      附记

      圆明园的被毁,的确给了咸丰——这个狂傲无知,有若瞎子不怕老虎般的昏君以致命一击!使他在内外交困,羞辱煎迫之下,不久便吐血气绝而亡!可是,即便在他临死之前,仍免不了再遭那前倨后恭之辱。在强盗们的枪杆子面前,他不得不尴尬地下令让恭亲王乖乖地承认了《天津条约》,甚至还赔了夫人又折兵,不仅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烧了他的圆明园,而且在英法联军所谓人质赔偿方面还一退再退,将赔款数额从天津条约的八百万两白银增加到1600万两,甚至还为此向英国割让了香港和九龙半岛,卑躬屈节地分别与英法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北京条约》!更有甚者,那个阴险狡猾,凶残之极的俄国佬也来乘火打劫,竟以莫名其妙之所谓“助华防英”,居中调停有功,乘机威逼清廷与其签订了以确认早被清廷废除了的那个臭名昭著的《瑷珲条约》为中心的《中俄北京条约》,并且还得寸进尺,追加割地,逼迫清廷向其割让了黑龙江以北以及乌苏里江以东的库页岛、伯力、海参崴、江东六十四屯等等多达100多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三十多个台湾面积的国土!使中国从此丧失了从黑龙江东出日本海的所有出海口!而且更让许多人想不到的是,我国北疆当年这些被俄国强盗先后抢占的广袤国土之下,如今竟然是支撑俄国经济最大财源的大油田和巨大的天然气田!

      这里,尤其发人深省的是,当年签署于北京的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造成的领土和主权的损失,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圆明园也无法与之相比!可是如今,人们似乎只抓芝麻而完全忽略了西瓜!因为人们众口相传、反反复复热议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似乎就只是这个小小的圆明园,而对于比诸圆明园大成千上万倍的国土和主权的损失却绝少有人提及!众所周知,当年的《北京条约》,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和九龙早已收回。可是与此同时,也是这个《北京条约》,被迫割让给俄国强盗的足足有三十多个台湾面积的、富得流油的这片国土却一直无人问津!这究竟为的什么?难道我们中国人在这些俄国佬面前真的就该这样软弱?就该这样一直装聋作哑,任由它继续欺侮下去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