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尚汇的酒是正品吗:-美的本质与奇石美的生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4 01:18:35

美的本质与奇石美的生成

湖南  李清斋

       美是什么?它是怎样生成的?这是一个千载难解之谜,古老而又玄秘。据介绍,几千年来,西方的哲学家、美学家为了揭开美的奥秘,进行了艰苦的探索,发表了各种各样的学说,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有的说,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是客观事物所固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有的则认为,美的根源在于人的主观精神,是主体的一种审美愉悦;或者说是由于主体把自己的思想感情移人到对象中去的结果;也有的哲学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美是反映了神的光辉,神是美的本源和绝对根据。这是西方的美学家、哲学家在马克思主义创建以前关于美的本质、根源的一些主要观点。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使美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变化。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对象化”、“人化的自然界”、“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等命题的提出,为美学研究指出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也为我们正确理解奇石美、自然美的生成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为什么说是劳动创造了美?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只要联系物质生产和艺术生产的实际情况去思考,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人类的生产劳动是自觉自由的创造活动,即“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创造活动。所谓自觉,就是按照一定的目的(愿望、规划、设计)去进行生产;所谓自由,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进行生产。也就是说,人的劳动实践是主观的目的性和客观的规律性的统一。劳动的结果——生产出来的产品,已经不是外在于人的自然物,而是成为了人的“作品”——感性地显现人的智慧和才能的“作品”。劳动者从自己的作品中,直观了自身的本质力量,于是就感到满足、愉悦和幸福。这种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式,就是劳动者创造的美。所以说,人通过劳动实践,既创造了物质财富,又创造了美。例如劳动者建造了三峡大坝、长江大桥、高楼大厦以及林林总总的各种物质产品,这些宏伟的建设和各类产品,它们的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都是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它们的美——三峡大坝的美、长江大桥的美、高楼大厦的美以及超市里各种商品的美,也都是劳动者劳动创造出来的,是劳动者的智慧和才能的感性显现。至于艺术作品的美,那就更明显了,哪一件艺术品不是艺术家用汗水浇灌出来的?所以马克思关于“劳动创造了美”的论断,从实际中去观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生产劳动是人类基本的社会实践,所以,劳动创造了美,可以说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创造了美,或者说: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问题在于:奇石是一种自然物,自然事物的美是不是也是人类从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那倒不是。那么,奇石美、自然美的本质和根源又在哪里?奇石美是怎样生成的?
       一、奇石美生成的前提条件
        奇石美(自然美)与劳动实践的关系不像社会美、艺术美与劳动实践的关系那么直接,它不可能像物质产品、艺术产品那样直接从劳动中生产出来。但是,从奇石美(自然美)的本质与根源来说,仍在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它是在人类社会实践的直接作用下,“由于人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3页)也就是说,奇石美(自然美)从本质上来说,它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自然人化”的结果。
        李泽厚教授在《美学四讲》中说:“自然的人化……它是山水花鸟、自然景物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的最后根源和前提条件”。奇石是一种自然物,它的自然形式具有愉悦性、感染力,能给人以美感,这是它的自然属性,是天然的,是自然形成的,但是,这种自然属性在被人发现、被人欣赏之前,只是一种潜在的美,只有被人发现了,被人欣赏了,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了,潜在的美才会转化为现实的美,奇石美才会因此而生成。这种潜在的美转化为现实的美,即奇石美的生成,从历史进程而言,是一个漫长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过程,是人类通过劳动——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即李泽厚教授所说的“双向进展的自然人化”的过程。
        这里所说的“自然的人化”是从宏观方面而言的,是指通过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从整体上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拉近人与自然的距离,使自然界从“完全异己的”、“与人们对立的”、“不可预见的作用、不可控制的力量”转变成为可以预见、可以驾驭、可以利用的力量;使整个自然界、包括那些远离人们生活的高山、大海、天空、原始森林等,成为了人的生存条件、生活环境,成为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认识的对象、艺术的对象,总之,成为了人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即成为了“人化的自然界”。这是一方面。另方面,由于人类自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的人化”也包括人类自身的“人化”,即人类主观世界的改造。人的主观世界的改造是全面的,既包括造就健壮的体魄,灵巧的双手,细密的思维……也包括审美感官的人性化——这是人类发现和欣赏奇石美(自然美)所必备的条件,马克思说:“人的感觉、感觉的人性,都只是……由于人
化的自然界才产生出来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以往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85页)。奇石与自然景物虽然客观地存在着审美特性,如果人不具有审美感官和审美感觉能力,再美的奇石与自然景物也是毫无意义的。人是从动物界走出来的,动物是没有审美感觉的。人的审美感觉器官和审美感觉能力是从长期的劳动——社会实践中培育起来的,是从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过程中,从石器、玉器、陶器、铜器、铁器的造型活动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只有当人具有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人的大脑具有了审美的效应机能,人的生理、心理结构与客观对象的形式结构具有了“异质同构”的对应关系,人才有可能感觉到自然之美、奇石之美的。李泽厚教授说,“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人类来说,它是通过长期的生活实践(首先是劳动生产的基本实践),在外在自然人化的同时,内在自然也日渐人化的历史成果。”(《美学四讲》第75页)  
        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劳动——社会实践,一方面改造了自然,使野生的自然成为了“人化的自然”;另一方面,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主观世界,具有了发现和欣赏奇石美(自然美)的智慧和才能。正是这种在社会实践中“双向进展的自然人化”,便是奇石美(自然美)的根源和本质所在。劳动实践为主体(人)创造了审美客体(人化的自然),也为客体创造了能发现和欣赏奇石美、自然美的审美主体,促成了人与奇石、自然之间审美关系的建立,从而产生了奇石美、自然美。蒋孔阳教授说:“人类在劳动实践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人类自己,同时也创造了人化的自然。当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变化,发展到自然能与人发生审美关系的时候,自然美也就诞生出来了。”(《美学新论》第223页)所以说,“自然的人化”是奇石美(自然美)生成的前提条件;奇石美(自然美)是“自然人化”的结果。由于“自然的人化”是在人类长期的社会实践的作用下实现的,所以,奇石美(自然美)也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二、奇石美生成的历史原因及其过程
         “自然的人化”是奇石美(自然美)生成的前提条件。所谓“前提条件”就是指的“可能性”,奇石美(自然美)只有在“自然人化”的条件下才可能生成,否则就不可能生成。至于奇石及其他自然景物,在“自然人化”的大前提下,是在什么历史时期是什么历史原因使它成为了人的审美对象从而产生了奇石美,自然美的,那就是另一回事了。李泽厚教授在《美学四讲》中说:“哲学美学所处理的自然美问题,只关系美的根源、本质,至于具体的自然景物、山水花鸟如何和何时成为人们的审美对象(美学客体),则属于历史具体地逐一研究的实证的科学问题。”“在美的本质的大前提下,作为审美对象的山水花鸟、自然景物却仍有其不同变迁、发展的过程和历史。”
        具有审美特性的石头及其他自然景物,是在什么历史时期、因为什么历史原因使它成为了人们的审美对象从而产生奇石美、自然美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
        第一,具有审美特性的石头成为人的审美对象经历了从“致用”、“比德”到“畅神”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从非独立审美到独立审美的发展过程。
        在石器时代,人们对石头的好恶,主要是以“实用”为标准。凡是适合于制造石器、玉器的石头,就是好石头,就是美玉,人们就喜爱它、欣赏它。这种欣赏和喜爱,就是一种审美的萌芽或审美的成分。但是,这是依附于功利之中的审美,不是独立的审美。好石、美玉都还只是制造玉器、石器的原材料,因此,它们主要是实用的对象,还不是审美的对象。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后,人们对石头之美的认识有了新的进步,已经不再拘泥于从实用观点来划分石头的好坏优劣,开始与人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把美的石头看作是人的道德的象征,例如,《荀子·法行》记载:子贡问孔子,君子为什么喜欢玉?孔子回答说:“夫玉者,君子比德矣,温润而泽,仁也……”因此,人们对那些道德高尚的人,夸他是“温其如玉”。《论语·雍也篇》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说,聪明的人喜欢比德于水,仁爱的人喜欢比德于山。这种“比德”审美观,是人类对自然美、山石之美的认识的一种飞跃,开始摆脱物质功利性的羁绊,从精神领域来评价山水之美了。不过,它是依附于道德认同的审美,仍然是非独立审美。因此,它们主要是比德的对象,还不是纯粹的审美观照的对象。
        奇石美的生成——具有审美特性的石头成为人的独立的审美对象,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事。自汉末以来,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人们对自然美和山石之美的认识又有了新的飞跃,这就是“畅神”审美观的出现。人们认为,山石之美以及整个的自然美,它们的魅力不只是在于象征人的道德情操,更在于能使人心情舒畅,怡养情性。从此以后,自然山水及奇峰怪石开始成为了纯粹以观赏为目的的观赏物,既不具有功利实用的目的,也不具有象征比德的目的,其主要标志是山水诗、山水画的蓬勃兴起。到了南北朝时期,自然山水中的奇峰怪石,逐渐地从自然山水中分离出来,成为了独立形态的审美对象,奇石与奇石美便从此生成。
         第二,为什么奇石美生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奇石美是伴随着自然美的产生而产生的。研究奇石美生成首先必须研究自然美的生成。为什么自然美、奇石美产生于魏晋南北朝而不产生于别的什么时代?其中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法自然”的老庄思想比较盛行,他们的目的在于“效法自然规律来治国、驭众、固位、保身”。效法自然必然是崇尚自然、发现自然、赞美自然。因此,老庄思想的盛行成为了自然美、奇石美生成的精神气候和舆论环境,自然美和奇石美就是在这种“气候”和“环境”中生成的。二是经济和社会风气方面的原因。晋宋以来,士大夫阶级由于官场失意或穷士失职,便隐逸田园山林,寻找慰藉,并渐成风气。与此相联系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主庄园经济有了新的发展,霸占田园山林,建造亭台楼阁,役使大批奴役,作为地主阶级的休息娱乐场所,同时也为士大夫阶级隐逸田园山林提供了物质条件。相当多的知识分
子和达官贵人,终日生活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寻幽访胜,游山玩水,极大地增进了人们对大自然的了解,正是他们和广大的诗人画家最先发现了自然美和奇峰怪石之美。
         第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成的奇石美,主要是自然山水中具有皱、瘦、透、漏审美特征的奇峰怪石之美,其他石种,如雨花石之美、大理石之美、各种卵石、水冲石之美、风砺石之美、矿物晶体石之美、生物化石之美,那是宋代及明清时期逐步发现的,到了清代渐趋完善。现在,新的奇石品种层出不穷,奇石之美更加丰富多彩了。
       三、奇石美生成的客观依据
        奇石美的生成有了“自然人化”为前提条件,又有了具体的历史原因与背景,似乎是“万事俱备”了,其实不然,即使是各种客观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也不是无论什么石头都可能产生奇石美的。我们都知道,有的石头能吸引人,能给人以美感,有的石头却不能,这是什么原因?我们外出旅游欣赏自然风光,为什么一定要去黄山、桂林、张家界,而不是别的什么荒山野岭?说明自然美、奇石美的生成是以自然物本身条件为依据的。
        奇石美生成的客观依据是奇石中自然生成的具有审美意义的自然物质属性,即那些引诱于人的形状、色彩、纹理、质地所具有的潜在的美。这些自然属性都是天生的,它能诱发人们的审美情感,引起人们的审美注意,与人建立审美关系,成为人的审美对象;它所具有的潜在的美,因与人建立审美关系而转变为现实的美,奇石美因此而生成。由此可见,不具有此类审美特性的石头,是不可能与人建立审美关系的,也是不可能产生奇石之美的。
        不同的自然景物、不同的奇石,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因而,它们与人构成不同的审美关系,形成千姿百态的自然美、奇石美。黄山之奇、华山之险、泰山之雄、峨嵋之秀,它们的美互不相同,这是由于它们存在不同的审美特性的缘故。石林的阿诗玛的美不同于三峡神女峰之美,前者活泼可爱,后者高贵神奇,也是由于它们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引发人们产生不同的美感。在千千万万的奇石中,也因它们的审美特性不同而呈现出千千万万的美来。有的是湖光山色,有的是彩霞皎月;有的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有的是丽姿艳色的奇花异草;有的细描如真,有的写意如画……这都是由于不同的奇石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给人以不同的审美感受。客观依据不同,审美景象各异。如果没有奇石的审美特性为依据,奇石美的生成,将是无源之水,无米之炊。
        四、奇石美生成的主观能动作用
        奇石美生成的客观依据——奇石的审美特性,只是一种潜在的美,要使这种潜在的美转化为现实的美,在“自然人化”的前提下,关键的因素是人——鉴赏者的主观能动作用。
 奇石鉴赏是一种精神性实践活动,它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人的精神、意识、心理活动领域。奇石美产生于人与奇石的审美关系中,其实,在客观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奇石美就产生于人的审美心理活动中。奇石美的生成就是指的在审美心理活动中以奇石为对象的审美创造。要创造对方,就必须接受对方、感受对方。
 要感受对方,鉴赏者首先要有超功利非实用的审美心态,要有凝神观照的审美注意。凝神观照的目的是为了扩宽心理空间,敞开心扉,充分接纳五彩缤纷的美。
         鉴赏者把审美注意力集中在奇石之上以后,便会立即对奇石的形式、形象产生感觉、知觉、甚至幻觉,“物以貌求,心以理应”,“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经过人与石(心与物)的反复交流,以达到对奇石的审美特性的整体直观把握,形成知觉完形,鉴赏者便产生一种悦耳悦目的心理状态,进而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物化”的审美境界。
        审美感知的目的在于审美创造。在审美创造的心理活动中,鉴赏者的记忆表象发挥着重要作用。记忆表象就是储存在大脑中的各种客观事物的形象。记忆表象越丰富,就越能浮想联翩,就越能“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就越能海阔天空地自由地进行审美创造。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奇石鉴赏者要有深厚的生活阅历和丰富的审美经验的原因。
        奇石鉴赏的实质是人的精神对象化和对象在人的精神上人化。鉴赏者将在奇石鉴赏活动中产生的情感思绪,通过“寄兴移情”作用,外化到对象中去,赋予对象多彩多姿的生命情趣,使无生命的石头生命化、情趣化,使对象人性化、人格化。至此,由对象的形式、形象与鉴赏者的主观意识相统一的(即情与景、意与象相统一的)审美意象与意境便呈现在人们眼前。这就是奇石美,这就是奇石美的生成。
        审美心理过程是主体认识对象、形成新的审美意象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具有递进性、阶段性,又具有迅捷性和非自觉性,是在瞬间迅速完成的,往往不被主体意识到。奇石美作为美的对象而言,就是在这种既复杂又迅捷的审美心理活动中生成的。
        概括起来说:
        奇石美的生成,从美的本质、根源而言,它是在人类长期的劳动——社会实践中,由于“双向进展的自然人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断发展,发展到人与奇石(自然)之间能建立独立的审美关系的时候,奇石美(自然美)就诞生出来了。所以说奇石美(自然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是“自然人化”的结果。
        奇石美的生成,作为美的对象而言,它是以奇石的审美特性为客观依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通过“观物动情,寄兴移情”的心理活动,使对象人情化、人格化的结果。所以说,奇石美(自然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