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四季糖水:资本的思路 ——农产品价格博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5/01 04:13:55

什么是市场? 在我个人看来,市场就是进行自愿、对等交易的场所。 自愿就是某一方
不能强迫其他交易方进行交易;对等交易就是双方力量对比相对均衡,能够进行势均力敌的
对话谈判。 可以说,只有在自愿对等的前提下,市场才能够持续交易下去。 因为一旦交易
各方处于对等均衡状态,其中一方才不会通过“巧取豪夺”的方式实现垄断,将其他各方应
得的利益置于自己名下,在其他人非常穷困的状况下自己还能够花天酒地。 总的来说,在
交易双方中,实力强大的一方总是拥有优势资源,具有“巧取豪夺”的机会;而弱小的一方
则因为各种能力有限,经常会处于“任人宰割”的处境中。 那么,如何在一个大户和散户
同时存在的市场上,保障散户的利益,实现市场的持续交易呢? 关键在于通过市场规则的
制定,约束实力强大的交易方,扶持实力弱小的交易方。 同理,市场经济可以理解为以自
愿对等交易为核心的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运转过程中,政策也应当以实力弱小的人群为重
点,“天平”向实力弱小的人群倾斜,重点保护弱势人群的权益,使弱势人群获得应有的额
外保护,实现经济中的力量均衡状况。 一句话,市场经济就是在自愿交易的基础上,保护


弱者正当权益的经济。

 

 在任何一个社会中,农民都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 在古代,奴隶主和封建主通过抢夺
土地,榨取农民的血汗,获得自己的生活来源,过着奢侈的生活。 而欧洲资产阶级的兴起,
通过自愿对等的市场交易方式,获得了整个社会的支持,资产阶级通过精明的计算,让封建
主陷入累累的债务之中,然后使封建主退出历史舞台。 而在英法这些资产阶级力量强大的
国家控制的北美殖民地,人们的自愿对等交易的市场意识更加明确。 当华盛顿等美国大庄
园主们带领北美殖民地人民独立之后,通过制定联邦制的国家宪法和法律系统,直接确定了
自愿对等交易的市场经济基础,让美国成为市场经济的典范。 美国从法国人手里购买路易
斯安娜之后,开始了向西大规模扩张的过程。 在西扩的过程中,国家把大片的土地免费提
供给无钱无地的新移民,让他们拥有了安身立命的生活方式。 但即使是这样,随着美国工
业的发展,大量的美国农民(是有自己大块土地的farmers,而不是无地或者只有小块土地
的peasants)仍然离开自己的土地,进入城市去做工。 为什么会这样? 对于第一代新移民
来说,生存往往是他们的目标,所以他们愿意在土地上耕种,用自己的勤劳换取自己的生存
空间。

 

 但是,从这些移民的第二代开始,他们考虑的就不是生存问题,而是生活的问题。那么,
什么是生活? 在我看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生存就是“一条路走到黑”,毫无生活的选
择;而生活就是全面计算自己的不同生存方式,计算自己不同生存方式的得与失,然后选择
自己希望的生存方式。 一个美国电影《大河流过(a river runs through it)》,我看过好多遍
的关于兄弟、家庭之情的感人至深的影片,就涉及到生活的问题。 兄弟生长在中西部蒙大
拿一个小镇的牧师家庭,哥哥准备到芝加哥大学当老师,希望在地方小报作记者、赌博成瘾
的弟弟(布拉德•皮特饰演)跟他一起去芝加哥,因为芝加哥有更多的机会。 但是,
弟弟拒绝了他的邀请,因为弟弟选择了呆在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这就是他的生活。 而对
于大多数农民的孩子来说,他们选择了哥哥的道路,虽然没有像哥哥那样直接找到一个名牌
大学的教职,虽然他们往往只是盲目地流向城市。 他们宁愿到大城市去,从“一无所有”
的平民开始奋斗,也不愿意守在农村,“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苦劳作。 因为大城市有他们
的机会,承载着他们的梦想,让他们有机会“出人头地”。 而在人们做出对自己生活的选择
过程中,反映出整个社会的经济现象,即使在美国这样的市场经济的典范国家,农民们仍然
处于劣势的社会地位。

 

 为什么说农民是弱势群体? 关键在于机会的经济学分析,机会的成本和机会收益的对
比。 从机会角度来说,一个城市中的人拥有大量的机会收益。 随着美国工业和服务业的发
展,城市通过承载工业和服务业而兴起,几乎所有经济机会都集中到城市。 而且经济机会
决定社会机会,经济地位决定社会地位。 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殖民地经济状态,华盛顿这样
的种植园主可以领导独立战争,并且能够做美国总统。 但是到了20世纪,工业与服务业经
济形成的高度专业化分工,造就了无数专业化富豪,形成了专业化系统集成的经济导向,进
行决定社会发展和战争的专业化系统集成的方式,比如说,总统越来越倾向于MBA出身的
乔治 W 布什,或者政客出身的克林顿和奥巴马,而这些管理者或者政客出身的总统通过建
立专业化的总统管理团队,领导国家的运转。 同理,这种专业化经济给了城市的人们大量
的机会,“白手起家”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勤奋进取,创造出新的企业,或者在企业中向上“爬
升”,成为中高级管理者或者专业技术人员,获得高薪及股票期权。 而这种勤奋进取本身就
意味着“侵略性扩张”的态度和行为,在美国和世界范围抢占资源。 与之相比,很多农民
却没有这样发展的机会,更没有机会成为亿万富翁甚至百亿美元富豪,缺乏机会收益空间;


同时,农民却有机会因为粮食歉收、因为“谷贱伤农”而导致亏损或者破产,充满了机会成
本和机会风险。 人们从趋利的角度出发,自然会选择机会收益空间大的城市工作,所以美
国农民纷纷离开土地,流向大城市,曾经很多中西部地区的土地和城镇也因此重新成为荒地。

 

 所有的经济关系,都要回到“吃”的问题上。 在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作为两个“超
级大国”,各自带领自己的阵营,相互进行竞争。 双方都在试图通过自身的经济增长、军事
实力,证明自己的优越性,扩大自己在全球的影响范围。 双方进了40多年的竞争,看上去
美国占了一些上风,而苏联仍然拥有强大的工业系统,以及技术研发和工业支持的军事力量。
即使在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初,苏共中央四月全会上雄心勃勃地提出了振兴苏联经济
的“加速战略”,试图在此后15年内使苏联不仅赢得速度优势,实现国民收入和工业产值翻
一番的任务(年均增长率为4.7%),而且还要实现技术和效率方面的大突破,在保持与美国
军事方面均势的同时,争当经济和科技超级大国,以全面增强与美国抗衡的综合国力。但是,
到1991年,看上去强大的苏联突然之间就被宣布解体。 根本在于,从1989年开始,当时
苏联的通货膨胀率加速上升,从89年的个位数,在90年翻倍后达到两位数,再到91年达
到三位数。 从90年开始,生活必需品已经极为匮乏,货架上空空如也,同时黑市猖獗。 缺
衣少食的人们终于忍无可忍,在外国大量驻军的苏联最终因为内部瓦解而宣告成为历史。 而
美国则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超级农业大国、超级工业大国、超级服务业大国。

 

 美苏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从农业开始的。 苏联早期依靠剥削农业,获得了“经济增
长奇迹”,但结果是饿死十分之一的人口。 但是,其机制根本不吸取教训,后来仍然希望通
过剥削农业,保持重工业增长和军事开支,结果导致了在1990年代的“超级大国”,人们竟
然吃不上饭。 这样的经济增长和军事强大,对于广大的民众有什么意义呢? 其实,苏联解
体一点也不奇怪。 因为从本质上,苏联的机制跟自古以来的封建机制并没有明显的不同。 古
代的封建机制就是依靠剥削压榨农民而维持自己的生存的,压榨农民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
人们往往有“柿子捡软的捏”的倾向。 与之相对比,谁敢随便减少军队的待遇呢? 而且,
越是压榨农民的机制,就越需要保证军队的待遇。 不仅如此,苏联的机制比一般的封建制
还变本加厉,通过集体农庄把农民们桎梏在一起,不让农民进行自主选择。 结果,既缺乏
农业投入,又缺乏农民的工作积极性,看上去空前强大的苏联,连80年的寿命都不到,最
后因为最原始的粮食问题而烟消云散。一个拥有2200万平方公里国土、大量肥沃良田、极
为丰富的各种自然资源、地广人稀的国家,竟然养活不了自己,而且最后负债累累,国家信
用完全丧失,成为世界历史上的一个“荒诞剧”。


 

 同时,美国则把农民这个“弱势群体”变成了社会中的富裕阶层。 美国的市场经济路
径就是,降低农民的机会风险,增加农民的机会收益。 以美国农业部为代表的国家资本,
通过技术指导、信息指导、农业资金补贴等方式,让农民能够实现“保底”收入,就是降低
农民机会风险的措施。 不论是因为荒年歉收,还是因为“谷贱伤农”,国家资本都会通过补
贴,让农民们的损失减到最少。 同时,商业资本则行动起来,通过“高精尖新”的知识服
务,增加农民的机会收益,帮助农民富裕起来,并且从农民富裕中获得“一杯羹”。 商业资
本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机会的主要场所是,期货市场。

 

 期货市场其实并不神秘,它只不过是标准化的远期市场。 比如说,中国农民往往在收
获后,很快就交公粮或者把粮食卖给国家。 但是,美国大部分的粮食都是由农民们储存的。
那么,农民们就要面临两个问题:什么时候卖、多少钱卖。 “什么时候卖”的结果就出现


了远期市场;“多少钱卖”的结果就出现了投机。 比如说,北京的大白菜在12月份的时候
是0.4元/斤。 这时候,农民如果有很大储存地窖的话,就要考虑是否应该进行储存。 如果
储存到2月份的话,材料成本和人工成本共0.5元,损耗0.2元,白菜价格必须卖到0.7元/
斤才能够打平成本。假如再考虑机会风险成本,0.9元/斤才能够打平成本。 那么,如果到
了2月份,白菜价格达到1元/斤,储存大白菜的菜农就能够赚0.3元/斤,其中机会风险收
益为0.2元,溢价收益为0.1元。 如果卖0.8元/斤,菜农表面上赚了0.1元/斤,但是因为
机会风险造成的担惊受怕,所以农民会觉得不太合算。 这时候,如果一个商人在12月份的
时候,跟农民签订一个合同,让农民在2月份供应5万斤大白菜,价格是0.8元/斤,预付
0.3元/斤的定金。 那么农民也会欣然同意,因为商人承担了0.2元的机会风险,让农民稳赚
0.1元/斤;即使商人最后违约,0.3元的定金也让农民提前收回了60%的初始投资,农民相
信自己也很难赔钱。 那么,这个合同就是远期供货合同。 而如果把这个合同做个规范,比
如说A级大白菜,数量是1万斤一个单位,在2月12日交货,地点是北京岳各庄农贸批发
市场。 然后,买卖大白菜的人们,到时候就不管谁买或者谁卖,都按照这个规范合同进行
交易,然后到时候找岳各庄批发市场管理部交钱取货,那么这就成了期货交易。

 

 那么,期货交易如何增加农民们的机会收益呢? 从刚才的农民和商人的交易来看,这
个交易对农民来说是“有利可图”的,看上去是个自愿、公平、对等的交易。 但是,如果
从资本的角度“鸟瞰”整个交易的话,那么整个画面可能就会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个商人
为什么要付给农民0.3元/斤的定金呢? 原来,他经过系统的调研,认为到了过年,人们因
为大量吃饺子需要白菜,而到时候白菜的价格可能达到批发价1.5元/斤。 那么,这个商人
就要用0.3元/斤的机会风险,去搏0.7元/斤的机会收益,这就是资本的意义。 到时候,如
果白菜价格为0.8元,那么商人就不赔不赚;如果白菜价格为0.6元,商人赔0.2元,如果
低于0.5元,那么商人就赔0.3元;如果达到预期的1.5元/斤,那么商人就赚0.7元。 从商
人多年的经验和对市场调研的分析,赔钱的机会微乎其微,而赚钱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商人
就通过0.3元/斤的资本投入,去赌赔钱机会小,赚钱机会大的远期合同。 那么回过头来说,
为什么农民不去赌呢? 在传统的农业中,农民往往只会种地,不会去考虑市场。 尤其是小
农经济下,小农的特点就是只注重眼前、只考虑蝇头小利,只要有一点利润就去做,不去考
虑、也不会思考如何提升自己的收入。 当然,期货市场改变了一切,期货市场让农民不仅
仅成为农民,而且成为具有资本意识的经营者,帮助农民们分享属于资本型商人的那块利润。

 

 美国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粮食期货交易所的代表。 农民的主要特点是,生产规模小、
缺乏自我拓展市场的能力和经验,所以主要依靠粮食中间商进行销售。 在期货交易所出现
之前,弱小农民往往在与粮食运输商人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往往处于劣势状态。 芝加哥位
于美国大豆和玉米主产区,同时紧邻美国的粮食主产区。 每年秋收以后,农民将收获的大
豆和玉米等粮食都运到芝加哥市,然后从这里转运到全国和全世界。 但是在最初,每逢秋
天收获季节,粮食大量集中上市,而粮贩们只能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采购。 遇到丰收的时
候,农民们大量的粮食卖不出去,只好倾倒到湖里,蒙受巨大的损失。 而到了来年春季,
粮贩和加工商又开始大量的购买粮食,粮食价格又会出现大涨。 为了让粮食价格在每年保
持较为平稳的价格区间,人们开始设立远期合同,并且成立了芝加哥交易所。 再到后来,
形成了标准化的可转让期货合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也保持着世界最大的粮食期货交易市场
的地位,它的粮食期货价格影响着美国和全世界粮食市场,成为国际粮食贸易的参考定价的
标准。 通过交易商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规则和交易合约,弱小的农民们也能够享受到
平等的交易。

 


 在期货交易过程中,农民与其它贸易商站在同一个平台上“对话”。 在美国的期货交易
中,大部分属于“套期保值”的合约。 大量的农民参与到交易中来,跟具有实际需求的用
户建立起直接贸易的关系。 而且,很多农民可以借助国家的储备粮机会,为自己创造获利
的空间。 对于国家来说,储备粮是在粮食价格过高时打压粮价的措施,不是为了获利;而
对于农民们来说,农场主进行粮食储备的目,就是为了赚钱。 农民参加储备粮计划的时候,
首先必须和商品信贷公司(CCC)在各地的分支机构签订合同。CCC负责按合同规定的数
量向农场主支付储藏费用和低息贷款。参加储粮计划的农场主必须执行政府的粮食种植计
划,对储备的粮食在三年内必须保证质量,且不能自行处理储备粮,否则要被罚款。只有当
市场粮价剧涨时,农场主方可出售储备粮。当然,CCC有一定的限制条件,要求农场主必
须在特定时间内归还贷款,以迫使其抛售粮食。如果此时农场主还想将储备粮留着,CCC
就不再支付储粮费用和保证提供低息贷款。 通过这样的计划,农民们也有了通过储备粮获
得“意外之财”的机会。

 

 而且,由于市场的透明化,散户具有灵活的优势,而大户存在“船大难掉头”的问题,
交易意图容易被散户发现。 由于美国农民长期以来就紧跟科技进步的步伐,因此大多数北
美的农民们形成了通过互联网提供的数据,持续研究分析未来行情,并且根据对未来行情的
判断,进行相应的种植计划和市场销售计划。 而且,由于农民们聚集起来成为一个庞大的
力量,相关的期货经纪公司专门建立起相关的部门,为农民们提供相应的投资服务,这些服
务包括专业分析和市场操作策略等。 与农业部“大而全”的宏观报告相比,期货经纪代理
公司的服务更加具体,更符合农民的需求。 通过这些公司的服务,农民们能够做到“知彼
知己”,更加有效地应对更大的对手。 在这样的市场上,农民们不会被大粮食商“各个击破”,
反而可能形成“蚂蚁搬泰山”的情形。 中国的大豆进口商们就做了一回“冤大头”。 2003
年8月,美国农业部将大豆库存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于是,CBOT大豆价格从2003
年8月时的最低点约540美分,开始一路上涨。2003年底,中国大豆进口商代表团到芝加
哥去访问,其中就有很多美国大豆的大买主。 而且,中国大豆采购团当时还将采购时间、
地点、数量等“商业机密”公布与众。 这样的结果是,大豆价格涨势更加迅猛。中国压榨
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在2004年初以接近大豆30多年历史新高的价格上,从美国“抢购”
了800多万吨大豆。后来,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快速回落,跌幅近50%。国内
大豆加工由原先的赢利变为全行业亏损。一些加工企业放弃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采购合同和
定金,造成了所谓的“洗船”事件。

 

 在美国农民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因为国家资本和商业资本的支持,减少机会风险、提高
机会收益的时候,中国的农民的收益越来越难,而风险越来越大。 因为,在90年代粮食体
制重新回到封闭状态之后,农民们失去了跟市场接轨的最佳时机,同时享受的补贴少或者没
有,而税费仍然较多,再加上各种农资的涨价,农民们又开始了每况愈下的痛苦过程。 而
这个过程经过十几年的演变,就成了农民收入低、耕地获利少或者亏损。 造成农民种粮缺
乏积极性,也支持了各地将农田转化为建筑或者工业用地的行为。 而在2010年,这个问题
开始成为危及整个社会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点,中国正在面临前苏联在1990和1991年面临
的危机。 那么,下面我们就分析中国农民面临的政策和市场状况,思考中国农业的市场危


 金融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的核心部分,是其它市场的“指向标”。 2006-2008年,原油
价格在商业资本的轮番炒作下,价格屡创新高,最后达到让人瞠目的147美元/桶。 在120
元/桶以上的位置,陷入恐慌的中国企业购入了大量的石油期货,进行“套期保值”。 没想
到,2008年下半年,石油价格“飞流直下”,让这些中国企业在期货上损失惨重。 当然,
这些损失对于中国企业来说,算不了什么。 因为他们背靠着中国大市场,只要把损失转嫁
到中国消费者身上就行了。 同时,抛出“美国阴谋论”,说是美国想要整垮中国经济,转移
大家的视线。 结果,很多中国人就相信了。 很多中国人不思考美国作为世界上主要石油进
口国之一,是石油涨价最大的受害者,石油输出国组织才是最大受益者。 而且,石油涨价
让美国民众怨声载道,最后美国国会进行听证会,调查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 但是,相信
阴谋论的中国人并不睁开眼看看,到底谁在石油涨价中受益。 另外,很多中国人不会去想,
除了中国,没有人会以“自损一千,杀敌一百”的方式打击敌人,美国更加不可能。 所以,
很多中国人认为,美国的“阴谋”导致石油价格暴涨,“卡住”中国经济发展的“脖子”,让
中国人损失惨重。

 

 一件事情被证明有效,就会被重复使用。 从一本关于金融的拙劣幻想小说问世,引发
全国购买热潮后,“阴谋论”被证明忽悠很多中国人是有效的。 于是,“阴谋论”被用来解
释几乎所有的涉外经济金融领域。 因为华尔街的“阴谋”,中国企业投资次贷债券而损失惨
重;还是因为华尔街的“阴谋”,中国企业投资欧洲和美国金融机构的股票损失惨重; 因为
美国的阴谋,中国的车主们“享受”着高价的汽柴油;因为美国的阴谋,中国人一次次在国
际粮食市场,高级购买粮食;因为美国的阴谋,中国的粮食和食油价格被其他人所操纵;因
为澳大利亚的阴谋,中国铁矿石总是以最昂贵的价格进口。 华尔街的资本还阴谋控制中国
的各个产业,而且实际上已经控制了食品等产业。 不仅如此,就连一个小小的孟山都公司
都有阴谋,要控制中国的粮食生产,让中国人成为转基因食品的“小白鼠”。 看来,生活在
处处“阴谋”之中的中国人,正在成为“阴谋”的牺牲品。

 

 这时候就有了两个问题: 为什么总是外国人在“阴谋”中国人,让中国人损失惨重? 同
时,中国人似乎却没有一次去“阴谋”外国人,让外国人损失惨重? 这两个问题可以总结


为一个问题:为什么只见外国人“阴谋”中国人,不见中国人“阴谋”外国人? 中国人的
权谋文化已经延续了两三千年,应该已经达到“博大精深”的水平。 再看看美国人,一个
个傻得要命,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有太多的拐弯,而且经常很轻易就相信别人。 他们跟中
国人打交道经常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中国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但是,中国人的权谋能力到
了国际市场上就变成了“零”,连孟山都这样一个小小的企业都能“阴谋”整个中国? 中国
人总说自己聪明,但是为什么所谓5000年文化的结果就是到了世界上总是“被阴谋”? 在
国际市场上,中国人为什么总是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

 

 虽然时代在发展和进步,中国也加入了WTO,并且成为世界的加工大国,但是中国人
的智商并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从“阴谋论”盛行的角度来看,中国人在2000年代和1990
年代相比,系统智力反而明显退化。 1990年代,中国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也亏了很多钱,但
是当时没有人认为自己是被阴谋的。 因为,进入金融期货市场“搏杀”,必须要认识到“商
场如战场”。 所以,赚钱的时候要有冷静的头脑,赔钱的时候“认赌服输”。在当时,有个
流行词汇叫做“下海”,就是离开国有企业到市场里去生存。 当时,很多人贸然“下海”之
后,体会到了生存的艰辛之后,感慨自己要学会“游泳”。 但是,在中国“不惜一切代价”,
主动跳到WTO的全球市场的“大海”中之后,发现自己从呛水到“大口大口喝水”的时候,
不思考自己的问题出在哪里,反而去埋怨“水太深”。 这样的情绪就像当年义和团一样,不
承认自己落后,反而说外国人在搞“妖术”。而从智力的角度来说,自己落后的时候,认识
到自己的落后,承认自己“技不如人”,虽然从心理上非常痛苦,但是仍然有成长的希望;
而自己落后的时候,不承认自己落后,这就变成了愚昧。 而从整个社会来说,中国的民智
正在向愚昧退化。

 

 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是民智的提升,关键的标志也是民智的提升。 而民智可以解释为
农民的智力。 因为,即使在发达国家,农民也是属于一个社会中,智力水平中等偏下的群
体。 那么,一个国家农民的智力水平能够反映出国民智力的整体水平。 比如说,以色列的
农民接近一半都是大学毕业,在荒漠之地都能想办法让自己生存下来,并且获得非常高的农
业收入,这在其它国家是很难相像的。 而以色列的农民智力水平极高的状况,反映出以色
列的国民智力处于非常高的水平。不论美国还是以色列,都通过大量推广计算机技术和互联
网应用,支持农业生产,重振农业经济,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提升。 而作为农民,其智力
水平反映在使用先进的计算机和其它耕作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同时,通过使用
互联网,合理利用期货市场,种植市场需要的农产品,并且在市场上卖出最高的价格,实现
自己收入的提升。与之相对比,新华网2004年4月12日发布消息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
心最近在济南公布的《2003年山东省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山东有627万网
民,其中高居榜首的是学生,接近1/5。另外几个比较集中的群体有专业技术人员、商业服
务人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教师、国家机关和党群组织工作人员,所占比例均在1/10
以上。甚至无业人员也占到了4.4%。 但是,农民由于上网用户过少竟然被忽略不计。 山
东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民上网都是问题,那么中西部农民上网更是无从谈起。这种上
网的差异,就是“数字鸿沟”,是决定中国农民与中国城市人口经济差异、决定中国农民与
美国以色列农民经济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数字鸿沟”反映的是“民智鸿沟”。 克林顿上台后,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宏
大计划,通过互联网主导国家战略实现美国的复兴。 1998年,克林顿提出了“closing digital
divide”(消除数字鸿沟)的发展目标,消除因为“数字鸿沟”而导致的贫富悬殊扩大的问题。
但是,克林顿这个项目目标却没有达成。 人们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


并不能替代人们自身的智力水平。 在现实生活中,通过持续的知识积累,提升自己智力的
人们,通过更好的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获得更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同时,在生活
中缺乏知识积累和智力训练的人,由于缺乏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使用能力,反而在互联网经
济中,更加缺乏市场竞争力。 反映到具体经济表现上,沃尔玛发射自己的商用卫星,来降
低物流仓储成本,保证店面的商品供应,现在开始推广射频条码技术,进一步降低物流仓储
和人工成本。 而美国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再加上市场经济,全面改造美国的农业,
在保持水土和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同时,提高美国农民的收入。 但是在中国,大学门口成排
的网吧,高端的计算机配置和高速网络不是用来创造生产价格的,而是大学生们用来逃避无
聊无用的课程,kill time耗费生命的。 更不要说,虽然中国网民人数已经是世界第一,但
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不知道如何使用互联网。

 

 那么,中国民智退化的局面是如何造成的? 中国民智的退化与市场经济退化密切相关。
而中国市场经济的退化,又集中反映到了期货市场上。 1993-1994年,期货行业在中国兴
起,成为最“火”的词汇之一。 最初,数百家期货经纪公司很快建立起来,这些期货经纪
公司主要代理国际期货品种。 当时,有些做生意赚了钱的人们,开始接触这个“高风险、
高收益”的行业。 很多中国人的“赌性”很浓,而恰恰有些“赌性”很浓的人在当时富了
起来。 而且,“赌”期货比去赌场赌博来得更加刺激,需要更高的智商。 所以在广东,很
多人用编织袋拎上现金去期货公司开户。 因为商品期货主要是美盘,在晚上交易,而外汇
是“全天候”,在晚上的时候因为欧美市场开盘也更加活跃,所以期货公司里面的人“黑白
颠倒”,越到晚上越热闹。 一年多的“火爆”之后,人们发现在期货市场能够生存下来的寥
寥无几,能够赚钱则几乎没有。 而从当时的新闻舆论导向来看,据说当时一年人们因为期
货交易亏损,导致中国资金的外流达到数亿美元。 很快,朱看到这个情况后,一纸禁令就
停止了人们做外盘期货。 虽然从局部来看,这个政策每年少外流资金几亿美元。 但是,导
致了后来中国经济整体上,数以千亿美元计的期货交易和其它现货交易损失。 更主要的是,
关闭境外期货可以说是民智倒退的一个重要开端。

 

 期货市场起源于农产品期货。 而且,农产品期货到今天仍然在期货市场占据着关键位
置。 农产品期货是农产品市场的最高形式,主导着世界农产品的价格走势。 欧美期货市场
是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们进行“搏杀”的场所,商业资本通过对未来市场的价格预判,调动资
金做多或者做空,形成剧烈的价格波动,并且乘机获利。 食品加工企业在粮食价格较低的
时候,大量进行买入的“套期保值”;而农民们则在价格被炒高时,进行卖出的“套期保值”。
而美国通过严厉的期货监管法律制度,保障市场以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交易。 早
期参与外盘期货炒作的人们,必须首先学习这些期货市场规则机制,学习市场基本面信息,
学习技术面内容,并且学会制定投资策略。 而最初人们炒作期货的过程,虽然是个赔钱的
过程,但是在市场的“大海”里学习“游泳”的过程。 每个人都必须持续地学习和思考,
了解投资理论和经验,思考前人赚钱或者赔钱的经验,才能够在这个市场中生存下去。 而
且,当时的期货市场吸引了相当一部分优秀人才,参与到市场中来,学习和锻炼在市场中的
“搏杀技能”。虽然当时资金流出数亿美元,但是对于吸引优秀人才,锻炼优秀人才,起到
了重要的作用,潜在的价值远远要超过这几亿美元。

 

 但是,着眼于“蝇头小利”的政策掐断了这个在国际市场中学习的过程。 当时,一些
国内的期货交易所也建立起来,被期货吸引的资金无法参与外盘炒作之后,纷纷转向国内期
货炒作。 不过,此“国内期货”已经非彼国外期货,看上去类似,但是在本质上有了不同。
国外期货市场源于现货市场,由现货商人发起建立,主要用于降低交易成本,而且套期保值


占了主要部分。 但是,国内的期货市场则是相关利益部门建立起来的,主要希望通过期货
市场获利。 那么,获利的来源主要是成交量,通过成交量把投资建立期货交易所的钱赚回
来。 而且,内盘期货运作早期的早期,期货市场上交易的多为小品种农产品,而且期货品
种从开始就设计的合理,相关的期货法律法规更是无从谈起。 除了金属等少数期货品种,
大都是在缺乏现货生产和交易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加上缺乏公平的规则,整个期货市场就
像是“空中楼阁”。 而且,从最初的建设基因里,期货市场就缺乏成交量的支持。 而为了
能够达到赚钱的目的,期货交易所就吸引投机资金进行炒作。 而投机资金也要赚钱,那么
不是通过“搏杀”的方式赚钱,而是以“博傻”的方式赚钱。

 

 什么是“博傻”? 比如说,天然橡胶的市场价格本来不到12000元,而且现货价格还
在持续下跌。 按道理来说,应该继续打压橡胶价格。 但是,投机资金进来之后,不能继续
打压,因为没有持仓量,赚不了钱。 那么,投机资金就决定把价格抬起来,从12000元一
直抬到16000元。 这样的方式似乎很傻,但是“傻”的背后是精明。 投机资金早已跟期货
交易所打好招呼,或者说就是跟期货交易所“合营”。 投机资金通过抬拉价格,吸引空头进
入,因为空头会认为现货价格正在下跌,所以期货价格也要下跌。 而等持仓量增加到一定
程度之后,投机资金就开始猛烈的“逼空”,让无数做空的人赔钱。 那么,人们就要问,把
价格抬到16000元,不会引发大量的现货“套期保值”的抛售吗? 答案是:不会。 因为,
当时投机资金已经跟交易所“沟通”好了,不准现货入库。 也就是说,即使你有现货,也
进行不了“套期保值”,到最后也只能认赔出场。 到时候,不仅亏了钱,而且还亏了货。 在
欧美发达国家,期货交易所早就通过法律法规,防止这种操纵市场的“逼仓”行为,并且优
先保证套期保值者的利益;而在国内,期货交易所与市场操纵者勾结起来,通过不让现货入
库的方式,保证投机资金的利益。 这就是外盘和内盘的本质区别。 那么,被“逼仓”的交
易者怎么办? 赔钱、赔大钱。 没有保护这些交易者的规则么? 没有! 《期货法》早就被
呼吁,但是从来没有被出台。 所以,当时的期货市场就是操纵者的“天堂”,也是按照规范
思想进行交易的投资者的地狱。

 

 那么,这造成了什么样的后果? 整个社会利益严重受损、农民利益的严重受损。 首先,
在价格下跌的过程中,这种“逼空”炒作扭曲了市场价格,导致了中国大量的“高价进口”。
在胶合板“逼空”的时候,当时正好是胶合板处于高位。 那么,空头就在高价上大量进口
胶合板,推高了国际胶合板的行情,也让国内产生过量的胶合板库存。 等“逼空”行情结
束后,国际胶合板价格大幅下滑,国内胶合板更是无人问津。 天然橡胶逼空的时候,引发
了大量天然橡胶进口,支持了国际天然橡胶价格,同样让国内形成过量的天然橡胶库存。 等
“逼空”结束后,国家天然橡胶价格大幅下滑,国内天然橡胶同样无人问津,天然胶价从
12000直接跌到8000多。 这些“博傻”和“逼空”的结果,就是造成的外汇损失远远超出
参与炒作外盘的外汇损失。 另外,红豆、绿豆这些产量很小的小期货品种的“逼空”行情
直接导致当时现货价格涨到“天价”,误导了农民的种植方向。 因为这些豆子的“需求”都
是交易所的库存,是“逼仓”的筹码,而不是市场上真实消费的反映;就像现在的房地产是
“资金”的筹码,而不是真实消费反映一样。 而农民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看着豆价涨到天
上,都开始加紧种植。 没想到,当年的“逼空”行情结束,第二年不再“逼仓”。 不仅新
种植出来的豆子超出人们的预期,而且过去一年的陈豆以极为便宜的价格倾销,让种豆子的
农民又是损失惨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向厌恶所谓“金融投机”的朱又有了清理的借口。 本来,期货应
该在法治规范的轨道上,进行系统的发展,并且形成国际期货与中国期货的“联动”,促进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 但是,这个方向并没有被采纳,而是通过投机资金和交易所联合
“操纵逼仓”而保持交易量。 这个问题出现之后,还没有进行法治规范,而是根据中央要
求,监管部门进一步整顿、撤并期交所,仅保留了上海、郑州和大连3家交易所,然后将当
时的35个交易品种压缩为12个。 到1999年6月,国务院颁布了《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
随后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
高级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和《期货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等四个规定。 这些规定仍
然不是以法治来规范市场,而只是国务院随时可以修改的条例,毫无法律效力。 另外也明
确,通过随时可以修改的条例,压制期货市场这个市场经济的核心部分。 可以说,期货市
场在朱的系统措施执行,从投机导致的低迷走向压制导致的萧条,大量人才流失,交易量快
速下降。 尽管有12个交易品种,但实际有交易量的只有大豆、铜、铝、小麦、橡胶、豆泊
等7个品种。资料表明,1995年全国期货市场合计成交量达10万亿元,到1999年只有2.2
万亿元,也就是说,在4年时间交易量年均递减30%。曾经极为火爆的期货市场,渐渐淡
出人们的视野。

 

 逐步打压期货市场只是朱采取的政策的一个方面,重新让国有机制垄断粮食流通是更主
要的一方面。 在美国,期货市场是引导农民们按照市场规律安排自己的生产,并且获得机
会收益的关键场所,那么在中国就成为可能误导农民的错误“方向标”。但是到后来,连纠
正错误的机会都失去了。 另外,美国国家资本结合市场机制,大量对农民进行补贴,减少
农民们的机会风险和机会成本。而在中国,则通过粮食垄断增加农民的机会成本和机会风险。
1998年,国家重新垄断粮食流通的政策开始执行后,曾经“法办”过一些进行粮食流通的
小贩,私人粮商就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当时在河南,比如说市场上一斤小麦的价格是
0.55-0.56元,那么小贩就可能用0.5元的价格从农民手中收粮食,然后每斤赚取0.05-0.06
元的差价。 而让小贩消失后,国家粮食部门据说在名义上按照0.55元的“平价收购”农民
的粮食,然后国家财政对粮食部门进行大量的“粮食补贴”。 但是,河南当地粮食部门出价
0.38元收购农民粮食,农民爱卖不卖。 而因为粮食垄断,再加上前几年粮食连年丰收,据
当时粮食部门的人说,粮库都装不下了,所以农民们只能卖给粮食部门。 在当时,农民还
必须得交农业税等各种税费,而且必须自己承受因为天气等因素导致的歉收等损失。 所以,
在所谓的粮食改革中,农民不仅享受不到发达国家农民应该享受到的补贴,更增加了一层压
榨机构。

 

 期货市场萧条和粮食流通国家垄断,让中国在加入WTO之前,失去最后提升民智的机
会。 当期货进行萧条之后,期货行业的人员并没有消亡,很自然的流入了股市这个期货市
场的“孪生兄弟”里。 从1996年之后,尤其是1999年开始的上涨行情来看,股市表现与
1995年之前相比,涨跌更加凶猛强悍,资金操控思路清晰缜密,操作纪律更加严格,与期
货市场的资金操控方式非常接近,非常像期货资金操控风格。 但是,这对于股市来说,并
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因为,这种操控方式在市场缺乏严密监管、操纵市场行为无法受到严
厉惩罚的股市中,危害则更大。 因为,这种与国际市场规则“背道而驰”的运作模式和文
化氛围,腐蚀着大多数参与股市的人们。 在期货市场中,参与者主要都是专业人士,即使
是农民或者用户这些非专业参与者,也是受到专业人士的技术支持,所以“操纵市场”的行
为不会被认可。 但是,参与到股市中的散户们,很多都是对股市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很
容易认为操纵市场是正常的。 尤其是2007年“全民炒股”之后,大量对股市一无所知的股
民涌入股市,更以为中国股市和外国股市一样,想当然认为欧美金融市场也像中国股市一样
暗箱操作、资金和上市公司联合操纵股价。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相信“阴谋论”也就
很正常了。


 

 “操纵”市场的结果就是市场智力退化。 外盘期货被禁止,内盘期货被操纵到被压制
后,一般的人们也就很难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外盘期货时期,各经纪公司大量雇佣懂英语、
学经济的大学生,翻译市场信息,研究市场走势,帮助客户了解国际市场状况与趋势。 在
内盘期货时期,人们仍然要了解国际市场状况,分析国际期货行情,对内盘期货有所指导。
到了期货陷入萧条,研究国际市场的人们大量流失。 再加上粮食被国有机构垄断,价格研
究就显得更加“多余”。 于是,整个市场从开放走向封闭,从敏锐感知市场到市场停滞。 在
这个过程中,了解市场的专业人士都寥寥无几,更不要说能够把握国际市场、指导客户进行
国际期货市场操作的资深投资分析员了。 同时,国有垄断的“好处”就是,在国内市场通
过操控市场获得丰厚的利润,即使在国际市场亏了钱也不在乎。 如果真的像石油“套期保
值”这样亏很多的话,也可以在国内进行提价,让广大民众“共同消化”掉这些亏损。 另
外,在固定价格机制下,农民们也没有主动了解市场的必要,所以上网只不过是一种奢侈行
为,农民们仍然保持着“小农”式的思路。

 

 加入WTO之后,中国面临的民智退化的问题更加严峻。 在“不惜一切代价”加入WTO
之后,高端的金融期货行业并没有开放,而放开的主要是低等出口产业,仍然是从眼前利益
出发的政策兴旺。 低等出口产业的兴旺吸引了大量人才进入低等产业,产生了与世界可以
发展升级相反的经济方向。 而与世界“背道而驰”的股市同样无法培养出能够参与国际市
场竞争的金融期货投资人才群体。 同时,低等出口的结果是,大大加快了国内资源损耗的
进程,让本来已经资源匮乏的中国,“跑步进入”资源枯竭的状态。 于是,中国必须大量进
口粮食和食品、矿石和金属、木材、石油和天然气等等大宗商品。 在人民币对外升值、对
内贬值、资源枯竭的综合作用下,虽然农民们收入很低,但是中国的多种粮食价格与国外相
比,已经显得昂贵。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粮食危机早已经露出苗头,而人们则沉浸于低
等加工出口带来的收益而狂喜不已,忽略了农民们面临的困境。 而当人们只考虑自己,不
关注其他人的时候,尤其是把供给自己衣食原材料的农民忘掉的时候,没有意识到巨大的粮
食风险已经近在眼前了。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6年7月25日文章《粮农丰收惜售背后 收入分配改革令
农民利益受损》。河北、山东等大部分粮食产区出现惜售现象。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
据说,当年中国夏粮总产量达到1138亿公斤,增产74亿公斤,但粮食生产价格比去年
同期下降0.6%,其中,谷物下降0.5%,小麦下降4.0%。数据显示,上半年,在
这样农产品价格状况,让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797元。 而且,在通过膨胀状况比较明显
的环境下,作为占低收入者最大比重的农民却面临着农业收入缩水的反向趋势。 所以,"
几乎没有人卖掉刚收的麦子,至少涨到8毛钱一斤才能和去年持平,而政府收购价才7毛
钱"。 而且,随着中国劳动力价格上升和通货膨胀加剧,中国在粮食种植方面的劳动力优
势正在成为劣势。 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中国农业竞争力远远低于土地和资本集约的美
国。"但是,根据在加入WTO时所作的承诺,中国成为世界上农业最开放的国家之一。2006年,中国在加入WTO所争取的农业过渡期结束,"农产品关税将由2001年的23.2%下降到2005年的15.35%,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
成为世界上农产品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 更主要的是,美国政府每公顷农地补贴100-150美元,欧盟则是300-350美元,中国每公顷补贴才200元人民币,大
约25美元。而在税费改革前,中国每年在每公顷农地上不是补贴而是收取100-200
美元的各种税费。" 相关农业专家秦庆武感觉仍有政策提升的空间--虽然目前取消了农
业税费,但是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局面。比如地方政府低价征用农民手里耕地5万元一亩,


转手时高达每亩100万元,中国每年大约有3000多万亩被征用。"

 

 与粮食生产危机相匹配的,是粮食储备的潜在风险。 在美国,农户和商业资金进行粮
食储备, 而这些储备数据都要经过国家的验证,确保美国的粮食安全。 一旦美国粮食接近
粮食安全“警戒线”,美国资本就会立即行动,通过支持农户扩大储备粮种植面积,促使农
民们进行粮食储备的粮食生产与储存。 但是在中国,本来私人可进行储粮的地方,也随着
经济的发展变化,被人们丢弃了。在2000年代早期,因为通货膨胀等因素,农民们越来越
不愿意种植主要粮食作物。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柏乡粮食储备库主任尚金锁建议,在目前中
央、省、市三级粮食储备制度基础上,建立完善中央、省、市、县、农户、用粮企业六级储
备制度。 改革开放初期,农民每户都存2至3年的粮食,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存
粮,只有一些老人还存半年或一年的粮食。但是如果倡导推进农民存粮,按照一家三口每年
的消费量,每个农户能存500公斤粮食,那么全国农民将存粮1000亿公斤粮食。“ 这是一
个非常巨大的数量,将大大减轻国家粮食储备的投入。 他的总结说,”“如果粮食安全出问
题,将比金融危机还要厉害!”

 

 2009年4月至8月,国家开展了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清查工作,清查结果表明,2009
年3月末全国国有粮食企业粮食总库存4508亿斤(原粮),账实相符率为99.7%,质量总体良
好,质量合格率为97.1%,宜存率为99.1%。总库存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粮食为2008年收获
的新粮,库存品种结构更加合理,区域布局进一步改善。。2009年4月至8月,国家开展了
全国范围的粮食库存清查工作,目前已顺利结束。清查结果表明,2009年3月末全国国有
粮食企业粮食总库存4508亿斤(原粮),账实相符率为99.7%,质量总体良好,质量合格率为
97.1%,宜存率为99.1%。但是,根据网友们的回复,大家都不相信这个数字,认为这个数
字是虚假的。 当然,如果这个数字在真实世界中被抢救过来还好,如果这个数字有问题,
通货膨胀也就会把粮食危机的问题显著放大。

 

 农民种粮积极性进一步降低。 假如储存数量是真的,那么可能还对商品、经济产生一
定的支撑。 而如果储存数量存在较多的水分,加上大多数人们的家里已经不储粮了,那么
粮食危机会快速出现。 而且,大规模的粮食危机可以已经快开始了。 粮食危机可以说“迫
在眉睫”了。 到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像58年high过之后,没想到一下子会饿死几千万人。
虽然中国已经进入WTO ,粮食进口会缓解可能道到来的粮食危机。 但是,如果粮食危机
比较严重,民众面对没饭吃的局面,往往会面临很大的心理波动。 那么,人们有可能面对
缺乏食物的困境。


 

 随着货币印刷越来越多,农民们也开始面临两难的境地。 在通货膨胀的状态下,如果
粮食价格不涨,那么农民会变得越来越无利可图,当农民们开始因为货币贬值的因素,更加
不愿意种粮食的话,那么粮食危机大致会很快发生。 那么,如果在通货膨胀的过程中,国
家如果认为农民需要提升收入,让粮价涨起来。 那么,粮价的上涨会进一步刺激其它社会
产品的价格,增加社会成本,引发更大程度的通货膨胀。 那么,这次通货膨胀的结果可以
比较清楚地看出来,粮价上涨似乎已经成相当必然的一个结果。 那么,面对这样的形势,
对于有能力储存粮食的人们来说,在主要的粮食价格还没有明显上涨之前,去买粮食“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