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款海马s5图片:《母亲石》作者:秦岭山人?播读:池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30 09:17:25
母亲是我们永远的牵挂!别忘了,经常回家看看老母亲,经常给母亲打个电话,经常给家里的父母一声问候! 原文地址:《母亲石》作者:秦岭山人 播读:池儿作者:池儿

',1)">
《母亲石》作者:秦岭山人 播读:池儿
母亲走了,母亲永远的走了.
在母亲睡过的炕上,度过了三个不眠之夜,我也要走了.远离家乡的一个地方,有我的工作和事业,有我的希望和理想...
老家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又都是那么陌生.别样的留恋使我怎么也迈不开起程的脚步.我心里深深地知道,这一走,与往日的走,有着天壤之别:往日,有母亲的叮咛,有母亲的相送,有与母亲早点回来的约定...这次,我要自己锁门,我要孤独一人,我要满面泪痕...
后门外的一块石头,使我把已经关了的后门重新打开,我看着这块石头问自己,是否把它依旧放在门外?
这块石头再熟悉不过了:小时候在我们居住的天井里,雨天是我们全家的垫脚石;晴天, 是祖母和母亲的搓衣板.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举村大搬迁的时候,留下故居痕迹的,最显眼的东西,就这块石头了.我还记得,是母亲三令五申之后,我们兄妹几个用架子车从塬下费了好大的劲才拉上来的.
不起眼的石头,就放在不起眼的地方---后门外.这块石头,大头小尾,很不规则.高约十五色公分,上面长约三十多公分,宽十五到二十公分不等,很平.放在门外,石凳一个.在我眼里,除过纯香色这点入目之外,再无可取之处了.可在母亲的心里,简直是块宝了.
在母亲有病再不上地劳作的几年里,她相当一部分时间是与这块石头为伴的.我家后门外是我们村的打麦场,每到夏收秋收,全村的人都回来了,大都集中这个打麦场上,这里人来人往,热闹异常...母亲就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着儿女们打麦,看着左邻右舍们晒粮.屋后巨大的泡桐成了天然的纳凉地,汗流满面的人们抽空在这儿喝水,抽烟和歇息.母亲总是不厌其烦的给他们倒上水,听他们聊着天南与海北...有时担出几个有点外行的问题,引起大家一阵轰笑...
在我们村子里,谁都知道,这块石头,是母亲的专坐.母亲不坐的时候,谁都想抢着坐,因为坐着这个石头,舒服,凉爽.母亲出现了,任谁坐着,都会给母亲让出来,母亲礼让一声之后,就会坦然的坐下来.
夏日周末的下午,我回到了家,前门洞开,院内无人,十有入九在后门外,坐在那块石头上,或者与几个老人聊天,或者手中拿着简单的活计,一边纳凉,一边做一些她认为非常重要的活计.
不是我们为子女的不孝,我们几个子女家里她都住过.总是说受不了,除过看电视就是睡觉,没有病也会急出病来.她也想孙子,她也想我们,每到此时,她会打电话给我们,问这问那.我们理解老人的心思,回去接她,她很听话的.嘴上说不去,还是跟我们来了.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月,她的话就少了,脾气就多了,这儿多么多么不好,乡下多么多么的好...我不来,你们硬把我接来,让我在这里活受罪...等等等等.我们没有二话,又是在周末,把她又送回家去.
母亲后几年是一日不可离药的.每当吃药的时候,不是骂医生,就是骂吃药不见效.细微之间,透露出一种无可名状的恐惧.每每此时,我们做儿女的,都会感觉到一种锥心的疼痛.
看着那块不起眼的石头,我真切地看到的母亲的开心,看到了母亲的喜悦,看到了母亲的忘我,看到了母亲对生命的热望....
我恍然,没有犹豫,搬起那块纯香色的光可鉴人的石头,向屋内走去.这石头,散发着母亲的气息,传导着母亲的温暖,铭刻着母亲的喜悦,亦记载着母亲的希望....
对着这块不起眼,但此刻在我心里重如山的石头,我毕恭毕敬地磕了三个响头.心里说:
母亲,我走了,我会回来看你的.
我走了,我会回来看你的---我的母亲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