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最新招聘信息:(转)《古瓷痕迹鉴别法实战举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9 23:14:14
)《古瓷痕迹鉴别法实战举例》(2010-03-19 16:28:17)转载 标签:

杂谈

 

 

古瓷痕迹鉴别法实战举例(王春城)

众所周知,瓷器收藏是中国收藏界最受关注的门类之一。近年来,随着关注、收藏瓷器的群体越来越多,市场中藏品的流通量没有减少反而“水涨船高”。对于这种异常的现象,我们不能说市场中流通的就没有真品,但是必然也存在着一定数量的赝品。那么如何鉴别瓷器的真伪,就成为各位藏友首先需要学习的问题。下面我结合近些年在实践中的观察和研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瓷器鉴别方法思考

就鉴定来讲,没有捷径可走。但是,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依,理智,就是我们获取好方法好捷径的基础。如果没有理性的东西,总想跳跃式地寻找途径、捡些漏,笔者认为是最危险的。本文主要论述自己在对古代瓷器“目鉴”过程中积累的心得——痕迹鉴别方法。

对古陶瓷的鉴定来讲,传统上不外乎从瓷器的胎、釉、款识、纹饰、烧造工艺、制作工艺、窑口特征几方面来鉴定。有的书上或者有的专家在讲课中,对一些时代特征的分析非常透彻,目前尚难以突破。但是,也很难让人理解。为什么呢?因为所有结论完全凭自己的感觉所书。比如说,宋代定窑胎子非常致密,釉色非常莹润,有牙黄色泪痕。莹润到什么程度、致密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你认为润、致密,我认为不润、不致密,没法比,无法量化。如果拿宋代定窑的胎质跟明、清瓷器相比,肯定胎子不是很致密,烧造温度没有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瓷器的温度高。

许多收藏爱好者反映,瓷器教科书上描绘的词汇,读起来非常动听,却很难理解。究其缘由,主要是感官的东西太多,缺少量化的标准,很难让人掌握。古代瓷器年代的鉴定取决于什么?是鉴定者的感觉?是鉴定者经验的积累?还是鉴定者所掌握的科学方法?如果说三者都有,依然让人难以理解。于是,不知何时鉴定者在神秘光环的照射下令人敬畏,不止让同行迷茫,更让藏友“敬仰”。由此看来,我们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式鉴定证书能有这么大的市场了。

对古代瓷器鉴定真的没有标准吗?我认为,鉴定古代瓷器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

广义的概念是类比法。比如说龙泉窑、越窑、临汝窑还有钧窑,每个窑在随着它的早期、中期、晚期的发展进行类比,同时也可以各个窑之间相类比。由此,得出胎、釉、绘画、款识、窑口及烧造工艺的鉴定方法。 关于这五个方面鉴定方法,我认为有关瓷器鉴定的书中已经写得很多了,这里不做赘述。

狭义的概念是痕迹鉴定法,是笔者在对古代瓷器鉴定过程中的心得。用观察痕迹的方法去鉴别古陶瓷的真伪有两点优势:一是便于入门初学、不掌握基础鉴定方法者应用;二是对具有鉴定古代瓷器能力者,有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古陶瓷来源不外乎三种:

(1)传世瓷器,就是那些代代传下来的没有入过土的或者是早年间出土经过几代传下来的。

(2)出土瓷器,无论是窖藏、窑址、墓葬还是遗址,反正是在土底下挖出来的。

(3)海捞瓷器,也就是出水的,像前几年安徽至河南段大运河河道改造、兴修水利或者是疏通河道出土或海里打捞出水的瓷器。

对于这三种来源的古陶瓷的鉴定,是可以量化的,因为无论哪种都必然带有相关痕迹。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掌握这些痕迹的特点,当掌握了这些痕迹的主要特征以后,再对古代瓷器的胎、釉、款识、工艺、绘画风格、用料和窑口特点有研究,一个事半功倍的途径即鉴定的捷径就为人们所掌握。

二、传世瓷器的痕迹研究

不同传世文物遭历的磨难不一样,它所走过的历程不一样,遗留下来的痕迹也不一样,笔者通称其为传世过程中的使用痕迹。

以盘、碗的使用痕迹为例,因为盘和碗总是要叠压在一起放置的,所以就必然会产生瓷器与瓷器摩擦的痕迹。瓶和罐的使用痕迹和盘碗相比,磨损痕迹是不一样的,主要表现在底足、口沿或体部最易磨损的地方。通过对使用痕迹的辨识,我们能够找出它的规律用来区别后期仿品人为做出来的“使用痕迹”,这样就将痕迹鉴定方法量化了。比如说,盘或碗,无论它的底足多么光滑,由于叠压在一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磨损程度自然而然会加重。大家都观察到,古代瓷器的釉每个时期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特点,其中一个方面就是釉面和底足不完全在一个水平面上,有凹凸不平的现象。因为它是纯手工产品,在烧造过程中它会产生水分的烧失,胎子的烧结,都会存在一个收缩比。而由于凹凸不平,瓷器的磨损程度也会随之不同,凸出来的部分磨损会多一些,凹进去的部分磨损会少一点甚至没有,也就是说磨损程度是自然形成的。

而仿造的磨损是如何形成的呢?民国以来,大约是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前,一件瓷器的打磨方式是用一块麂皮慢慢地去擦,主要为了擦掉瓷器上最刺眼的“火光”,只要瓷器上的光柔和了,就会产生一种年代感。鉴别这种人工打磨,只要通过肉眼或放大镜在光线合适的情况下就能够发现有均匀的、相同规律的摩擦痕迹,这种摩擦痕迹是与自然磨损痕迹不同的。现在去光的方法就很多了,有时候一件瓷器,尤其是瓶和罐,先用手摸,感觉非常涩不是很光滑,有的局部地方更涩,是由于瓷器经过药物处理,酸性药物侵蚀到釉面里面去,破坏了瓷器釉面的玻璃相,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使釉面产生出一种发涩的感觉,也就是其玻璃化的瓷面受到了损害。而传世瓷器,即使在使用过程中失去了原有的光泽,用手抚摸的时候也不会出现涩的感觉,而是非常光滑的。再如制造盘和碗叠加的“磨损”,就用电动工具加上一个布轮,这时候你会发现,这样制作出来的“磨损”不是光磨掉了瓷器的光,而是把釉的表面都磨下去一层。但是在合适的光源下甚至用放大镜看,你很难找出它摩擦的一种规律,好像这件东西使用了很长时间一样,已经磨损到一定程度了,在鉴别使用痕迹的时候,也需要防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再有一种情况,无论是缸、罐还是瓶,由于它的重量非常重,随着时间长短不同,所处环境不同,底足势必要有一定的磨损,无论磨损的轻重,总之要磨损。正常的磨损翻过来一看,底足中间最高出的部分,磨损程度最多,凹下去的地方它不磨损或者是磨损线很窄。而有的磨损又是什么样呢?一个泥鳅背形式的底足,底足的平面、外墙和里墙都有磨损,而且磨损的程度几乎一致,那么这种磨损和正常的磨损明显不一样。其实鉴别方法也很简单,就是按照正常使用的规律去分析这些问题。现在外面做假也好,做旧也好,有一个问题就是该磨损的地方不磨损,不该磨损的地方都磨损掉了;或者是该磨损的地方磨损了,不该磨损的地方也磨损了。再用罐子举例,罐子的肩部和腹部是凸出来的,是一个半球状的,在腹部下面势必要往回收一点,那么收的部分的磨损程度肯定要比凸出部分的磨损程度要小得多。如果一个罐的肩部有磨损,腹部有磨损,下收磨损得更严重,就是说磨损的比例不正常,其真伪就值得怀疑。而瓷壶,大家都知道流和柄是最容易磨损的,盖是最容易丢失的,其次才是口部最容易磕坏。当我们看到一把壶,壶盖没有什么磨损,甚至连使用痕迹都没有,壶嘴丢了一半,壶底和柄里面都有一道一道的划痕,就像磨损过了。我认为,这件东西我们先不管它好坏,从基本的一个磨损程度就足以支持我们对这件东西产生怀疑,通过我们的怀疑再结合它的胎、釉、器型、烧造窑口、烧造工艺和纹饰等去辨别,都会有一定的心得。

磨损痕迹对瓷器的辨别是非常重要的,包括在磨损过程中出现的“伤”。比如说,使用过程当中,盘子的口缺了或者罐子有个磕口,腹部有一个鸡爪纹,随着磕的痕迹的加重,有的釉面崩开了、剥釉了,上面的粉彩有划痕,或者划得不清楚了。特别是清康熙时期,一些洒蓝釉瓷器上的金彩几乎都见不到了,只能够看到金彩留下的痕迹,这都是属于传世文物中使用痕迹的范畴。当然,我们看使用痕迹时也要全面地看,比如说一件罐子,它的底足磨损程度一般或者是没有磨损,它的腹部出现了一个或者两个鸡爪纹,口部出现了一个崩口,或者是爆釉爆得很严重。在辨别这种使用痕迹时,要思考和分析这件瓷器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出这样的鸡爪纹?在什么情况下有可能会产生这样的磕痕?在什么情况下出现剥釉现象等。如果光看到有伤有缺有磨损的痕迹,而忽视了分析,在辨别使用痕迹方面是不全面的。比如说一个罐子,它的磕痕受力点是什么,缺损以后它的断面层的痕迹是人为做上去的,还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附着上去的;包括剥釉,是人为的剥釉还是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烧造工艺的特点而产生出来的一种剥釉。这些方面我们都需要去认真地观察、体会和揣摩,判别它的原因,判别它的真和假。

笔者最近在宣武区博物馆鉴定的过程中,发现民国的瓷器特别丰富,解放前后时期的瓷器也有相当一部分。有些东西搁在市面上流通,我们就会把它列为现代仿品,也有一部分就列为民国,忽视了对这段空白期的研究。每段时期的瓷器都有每段时期的特点,如果仅按一个朝代的结束而终结一个鉴定方法是不可取的,它会有一个延续。那么在这批瓷器里面有相当一部分能够看出它的使用痕迹,也有一部分是近几十年来没有人动过的,上面全是尘土,底足磨损程度不是很强。因为民国瓷器要比清代瓷器磨损程度轻得多。因此,一件瓷器无论它在什么情况下,一定要对磨损程度有一种合理的解释。

三、出土瓷器的痕迹研究

出土文物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容易量化的就是在土下埋藏的痕迹,也就是土蚀、水蚀的痕迹。现在市场上见到的大量瓷器、陶器都以出土自居,甚至有的瓷器、陶器包括铜器、石刻在内,几乎让土覆盖得连本来面目都分不出来了。可是,一件出土文物无论瓷器、玉器、铜器包括石刻,满面被泥裹着的现象少之又少,尤其是在北方地区,气候非常干燥,在土里面虽有土蚀、水蚀的现象,但是它不可能像个泥蛋一样包着,这是不现实的。湖南、湖北地下水位高,它水蚀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南方瓷器和北方瓷器的出土痕迹区别在于,南方出土瓷器水渍非常严重,北方出土瓷器土痕要多于水渍,而且碱性土质对釉面的腐蚀程度较大,有时候釉面甚至被土蚀得没有光泽了。土蚀的痕迹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出土文物的土一定要结实,要有贴骨的感觉,就是说泥土和瓷胎、瓷釉贴合得非常紧密。因为任何一件东西埋在地下只要经过几十年以上,没有干扰处于一种全封闭的状态,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降、时间的沉积,土壤一定是结实的。如果我们看到瓷器上裹着的土肉眼看上去呈颗粒状,那么这件瓷器是赝品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有藏友说,文物上保留的土都被买回家的时候清理干净了,已经完全看不到出土痕迹了。鉴定出土痕迹不是仅仅去寻找土,是要找到土蚀、水蚀的痕迹,而不是说土刷干净就没有出土痕迹了,我们不是以土来辨别东西的真伪,而是根据埋在地下土蚀出现的现象来辨别真伪。一件东西釉面的光洁度遭到破坏是土蚀痕迹的主要特点,我们在鉴别瓷器的时候,往往会碰到这样一种现象,器物上面不全都是土,只是其中一部分有土或者有土蚀的痕迹,而它侵蚀的部位非常值得怀疑。比如说,一个罐子的肩部有土蚀的痕迹,而整个下部都没有任何土蚀的痕迹,这种现象笔者认为解释不通。因为中国有一个传统的习俗,死者为大,凡是为死者陪葬的东西一定会摆放好,不可能把罐子口朝下斜放,当然有的大墓葬里面的东西是七扭八歪的,这是由于地下水位上涨时东西都漂浮起来,水位下降时东西自然就倒了,也不是摆放的时候乱摆的。有的东西土蚀的位置不对,痕迹不符合基本的瓷器在地下埋藏的原理,也是我们提出质疑的一个理由。其实,这些鉴定方法就是一个生活规律的总结,只不过有时候有所忽视,如果我们把这些方面重视起来,对鉴定就会有一定的帮助。还有一点就是土壤里面埋藏过的东西都会有土香味,注意这里是土香味不是土味。但是土香味如何量化呢,一件东西的埋藏由于几百年没有经过人为干扰,随着地下水位的升降,土壤得到了局部的净化,这种土我们称之为净土,闻上去有一股扑鼻的土香味;而现在作假的土味,由于离不开土,离不开能够附着到瓷器上造成土蚀现象的化学物质,闻上去的感觉就会很脏,这两种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四、海捞瓷器的痕迹研究

大约两三年前嘉德有一场拍卖会是海捞瓷器专场预展,笔者看完以后感觉这场海捞瓷器最大的特点就是有很多海藻或贝壳类附着的痕迹。同时也听到有些藏友说,海捞文物好鉴别呀,只要看到海藻或贝壳类附着的痕迹就行了。其实不然,国内外有许多打捞上来的文物几乎没有任何海藻或贝壳类附着的痕迹。究其原因,这些瓷器都装在商业运输沉船中。船沉的时候包装多数是完好的,海藻或贝壳类难以附着上去,因此,不可能只要是海捞文物都有海藻或贝壳类附着的痕迹。虽然有的海捞文物有海藻或贝壳类附着的痕迹,有的海捞文物没有,但是它毕竟都经过海水长时间的浸泡。众所周知,海水里含盐,因此被海水浸泡过的瓷器釉面一定会被侵蚀。目前基本上海捞瓷器打捞上来后都要做脱盐处理,把上面的盐分去掉,这就造成经过脱盐处理过的瓷器像被84消毒液泡过一样,表层釉面几乎失光,整个胎釉都非常洁白。因为大部分海捞文物都属于出口商品,所以几乎没有其他的使用痕迹,也没有任何一点出土痕迹,只有海水浸泡和脱盐的痕迹。国内沿海一带的人都知道有用网箱养殖海产品这样一种做法,近闻,已经出现了网箱“养殖”海捞瓷器。关于海捞瓷器的痕迹研究笔者只能点到为止,由于身在内地的局限和缺少更准确实物研究,只能作浮浅的表述。

近年来,笔者对景德镇现在烧造瓷器的原材料,包括胎子的原材料、釉的原材料、彩的原材料,包括它在不同时期不同温度烧成之后的成品都做了采集和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的问题。在这里,笔者希望各位同好和藏友在今后的研究或收藏瓷器的过程中去关注一件瓷器的成型工艺,那么我们就会找到一个时期、一个时代的工艺特点,它的工艺痕迹也是我们辨别瓷器的一个主要特征。这些问题都有一个捷径:因为瓷器几乎都离不开白釉,如果你能把各个时期白釉的色调有个比较心得,那么对鉴定来讲事半功倍。现代的仿品白釉都是煞白煞白的,没有那种白中透青、白中闪灰的感觉,这也跟制作原料有关,对于这些制作工艺痕迹的关注也是我们鉴定瓷器中需要研究的一种痕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