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自101路时间表:高压开关柜完好标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偶看新闻 时间:2024/04/25 22:14:54
- 4.1 断路器、隔离开关
4.1.1 应按本分册2、3节的规定进行检查。
4.1.2 断路器、隔离开关相间的电气间隙符合出厂要求,固定牢固。
4.1.3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及内部零件无氧化变色,真空度符合出厂规定。
4.1.4 多油断路器油箱升降机构灵活,滑轨平整。油箱内隔板齐全,固定可靠。
4.2 母线
4.2.1 支承瓷瓶表面清洁,无油垢、积尘,无破损、裂纹,无放电痕迹。
4.2.2 母线固定牢靠,接头接触紧密,母线漆色及相序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 母线相序及漆色表

4.2.4 母线运行温度不得超过70度。
4.2.5 母线焊缝、接头温度不得超过65度。
4.2.6 有规定期内母线交流耐压试验合格记录。
4.3 二次回路
4.3.1 配线整齐、清晰,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柜内导线不得有接头。
4.3.2 导线线端标志齐全、清晰。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
米、电压不低于400V的铜芯绝缘导线,但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
4.3.3 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在潮湿地点(井下)允许降为0.5MΩ.
4.4互感器
4.4.1 表面绝缘无变色、老化,外壳接地可靠,运行中无异响。
4.4.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可靠。
4.5熔断器及继电保护装置
4.5.1 熔断器的熔体选用合适,过流和欠压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应符合保护方案的要求。真空及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漏电、绝缘监视等保护整定合格,动作可靠。有规定期内的整定记录。
4.5.2 仪表指针、触点灵活可靠,无刮卡现象。继电器触点无烧损现象,刻度清晰。
4.6操作机构、闭锁装置
4.6.1 操作(蓄能)机构动作灵活、正确,无卡阻现象。分、合标志清晰,与触头位置相一致。
4.6.2 分、合闸继电器和辅助切换开关动作准确可靠,触点接触良好,无烧损或锈蚀;继电器铁芯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运行中无异响。
4.6.3 闭锁装置牢固可靠,联锁装置动作正确。
4.7 开关柜本体
4.7.1 外架无严重变形,表面无锈蚀及大面积脱漆现象,表面清洁,无灰尘积垢。
4.7.2 零部件完整齐全,仪表、信号灯、按钮齐全,安装正确、牢固。
4.7.3 有编号、用途、整定值的标志牌。
4.7.4 运行中无异常音响,仪表指示正确。
4.8 接地装置
标志明显,装置符合规定,有规定期内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记录。
 
 
4.1 断路器、隔离开关
4.1.1 应按本分册2、3节的规定进行检查。
4.1.2 断路器、隔离开关相间的电气间隙符合出厂要求,固定牢固。
4.1.3 真空断路器的灭弧室及内部零件无氧化变色,真空度符合出厂规定。
4.1.4 多油断路器油箱升降机构灵活,滑轨平整。油箱内隔板齐全,固定可靠。
4.2 母线
4.2.1 支承瓷瓶表面清洁,无油垢、积尘,无破损、裂纹,无放电痕迹。
4.2.2 母线固定牢靠,接头接触紧密,母线漆色及相序应符合表4-4-1的规定。
表4-4-1 母线相序及漆色表4.2.4 母线运行温度不得超过70度。
4.2.5 母线焊缝、接头温度不得超过65度。
4.2.6 有规定期内母线交流耐压试验合格记录。
4.3 二次回路
4.3.1 配线整齐、清晰,导线绝缘良好,无损伤。柜内导线不得有接头。
4.3.2 导线线端标志齐全、清晰。应采用截面不小于1.5平方毫
米、电压不低于400V的铜芯绝缘导线,但电流回路导线截面不小于2.5平方毫米。
4.3.3 绝缘电阻不低于1MΩ,在潮湿地点(井下)允许降为0.5MΩ.
4.4互感器
4.4.1 表面绝缘无变色、老化,外壳接地可靠,运行中无异响。
4.4.2 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接地可靠。
4.5熔断器及继电保护装置
4.5.1 熔断器的熔体选用合适,过流和欠压保护装置的动作整定值应符合保护方案的要求。真空及六氟化硫断路器的漏电、绝缘监视等保护整定合格,动作可靠。有规定期内的整定记录。
4.5.2 仪表指针、触点灵活可靠,无刮卡现象。继电器触点无烧损现象,刻度清晰。
4.6操作机构、闭锁装置
4.6.1 操作(蓄能)机构动作灵活、正确,无卡阻现象。分、合标志清晰,与触头位置相一致。
4.6.2 分、合闸继电器和辅助切换开关动作准确可靠,触点接触良好,无烧损或锈蚀;继电器铁芯动作灵活,无卡阻现象,运行中无异响。
4.6.3 闭锁装置牢固可靠,联锁装置动作正确。
4.7 开关柜本体
4.7.1 外架无严重变形,表面无锈蚀及大面积脱漆现象,表面清洁,无灰尘积垢。
4.7.2 零部件完整齐全,仪表、信号灯、按钮齐全,安装正确、牢固。
4.7.3 有编号、用途、整定值的标志牌。
4.7.4 运行中无异常音响,仪表指示正确。
4.8 接地装置
标志明显,装置符合规定,有规定期内的接地电阻的测定记录。本文来自: 中国煤矿安全网 (www.mkaq.cn) 详细出处参考:http://www.mkaq.cn/show.php?contentid-37141.html